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時間:2024-05-21 18:15: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

  教材簡析:正值春天來臨,此次實踐活動可以引發學生樹立春化太倉,美化自然的意識。教材以三個班中小朋友參加植樹的情境,通過出發時的交談以及植樹時的互相提問,呈現數學問題,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解答。由于提出的問題難易不同,可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要,從中也可以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在實踐活動中,發展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仔細觀察的習慣。教學重點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數學問題。教學難點是解決二班的植樹問題和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教學目標:

  1、在活動中,學生認真細致觀察場景圖,認真收集圖片呈現的有關信息、處理信息、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運用乘除和有余數的處罰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2、在實踐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力,思維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在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多媒體、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春天,萬物復蘇,大自然多美啊!(出示圖片)

  小朋友們去干什么?原來是3月12日植樹節,他們一起去植樹。太倉近兩年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綠化美化太倉。有沒有發現太倉的樹木多起來了,太倉的綠地多起來了?

  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我們去植樹)

  【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引入新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整體感知,收集信息

  1、學生仔細觀察場景圖,說一說看到了些什么?

  2、學生先同桌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你準備先解決哪些問題?

  【通過整體的觀察,使學生學會自主的收集信息、處理信息。】

  三、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解決班級種樹棵數

  a、收集信息:三個小朋友一邊走一邊說,他們在說些什么呢?

  學生讀一讀,說一說。

  一班學生說:我們班領了4捆樹苗,每捆8棵。

  二班學生說:我們班準備每7人一組,每組栽6棵。

  三班學生說:我們班準備把樹苗栽成5行,每行6棵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知道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初步學會除法算式的讀寫法。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教師準備6個桃、3個盤子的圖片,每個同學還要準備8個小正方體,12根小棒和15個小三角形。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師生合作進行實物演示,揭示“同樣多”的含義。教師和3名同學做分鉛筆的游戲。教師先說明游戲的要求:要把這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同樣多。

  2、讓學生觀察教師是怎么分的,手中的筆分完沒有。使學生知道:老師一個一個地分,每人又分給1支。手中的筆分完了。

  3、教師引導全班學生觀察:6支鉛筆分給3個同學,每人分得幾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怎樣?引導學生明確:每人分得2支,每人分得的鉛筆數同樣多。板書:“同樣多”。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使學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教師請同學們拿出8個小正方體放在自己的課桌上。

  (2)教師要求學生按照剛才分鉛筆的方法把8個小正方體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學生自己邊說邊擺,實際動手分一分,教師巡視,觀察學生操作過程。

  (3)教師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

  (4)教師請學生觀察分得的結果,每份分得的正方體同樣多嗎?每份是幾個?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像這樣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分法叫“平均分”,教師板書:“平均分”。

  (5)教師出示“8個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個?”

  教師讓學生理解一下“平均分成4份”是什么意思?“每份是幾個?”同學之間可以互相議一議。使學生明確:

  (1)平均分成4份就是指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要分得“同樣多”。

  (2)把8個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每份2個。(板書:2)。

  2、教學例2,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

  (1)教師繼續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出示題目:6個桃平均分在3盤里,每盤幾個?(板書)

  (2)教師提問:“平均分在3個盤里是什么意思”,引導學生知道;把6個桃放在3個盤里,每盤要放得同樣多。

  (3)師生合作分桃子。

  ①教師讓學生回想分正方體的方法,引導學生思考應先怎么分,再怎么分。在獨立思考后同桌討論。

  ②學生用學具自己試著分一分。

  ③學生匯報分的過程和結果,教師同時繼續演示課件“除法的初步認識(一)”。學生的匯報可歸納為:先把桃每盤放1個,沒分完,再把剩下的桃,每盤放一個就分完了。分得的結果是每盤放2個。

  ④師生小結:6個桃,分在3個盤里,每盤分得同樣多就是把6個桃平均分成了3份,每份是2個。(板書:2)

  (4)歸納概括除法含義:

  教師講述:像上面把8個小正方體,平均分成4份;把6個桃平均分在3個盤里,都是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里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除法)

  3、結合例2,學習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板書:寫除號時,光畫一橫線,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兩點要對齊。)

  (2)教師問學生“把6個桃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個?”這道除法算式怎么列呢?

  ①要分的桃是幾個?(6個)。把“6”寫在除號前面。(教師板書:6÷)。

  ②把6平均分成幾份?(3份)把“3”寫在除號的后面。(板書:3)

  ③每份是幾?(是2),教師把“2”寫在等號后面(板書:2)

  教師讓學生對照算式6÷3=2說一下,這道除法算式是怎么列的?可以讓學生同桌互相說一說。

  (3)教師指著“6÷3=2”向學生說明:這個算式叫除法算式,它表示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這個算式讀作:6除以3等于2(板書)。

  (4)同學之間互相說說算式表示的意思并讀出算式。

  4、教師出示“8÷4=2”,讓學生讀算式,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學生知道:這個算式讀作“8除以4等于2”,表示把8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引導學生歸納本節課學習了哪些知識。教師板書:除法的初步認識。

  5、學生自己讀書,并完成分桃圖。

  (1)學生自讀教材第40頁內容,不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學生討論,師生答疑。

  (2)引導學生看第40頁上小朋友分桃圖,可以先說說圖意。左圖表示一個學生要把6個桃平均放在3個盤里;右圖表示分的過程,虛線表示已經分了的,實線表示沒分的。再指導學生用連線的方法,把右圖剩下的桃分完。

  三、全課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的方法,還學習了除法算式的讀法、寫法。希望同學們課下認真復習,理解掌握本節所學知識。為進一步學習新的知識打基礎。

  隨堂練習

  1、擺一擺,再寫出算式。

  (1)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幾根?12÷□=□

  (2)把12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幾根?___________

  第1題。要讓學生看清題目的要求,實際動手分一分。提示:第(1)題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親自動手擺小棒,并讓學生把除法算式寫全,教師要注意觀察學生分法是否正確。指名說說除法算式中的每個數表示什么。第(2)題可以讓學生獨立做,然后集體訂正。

  2、(1)8÷4=210÷2=5

  把8平均分成□份,把□平均分成□份,

  每份是□。每份是□。

  (2)讀下面的算式,用▲擺一擺,再填得數。

  8÷2=□10÷5=□15÷3=□

  第(1)題。教師讓學生豎著看,根據題意獨立填空。填完后集體訂正,并讓學生讀一下。最后,教師讓學生把文字敘述部分蓋住,只看8÷4=2,10÷2=5,就能說出算式表示的意思。

  第(2)題。教師先引導學生完成8÷2=□。可以讓學生思考這個算式表示的意思,再想應該拿出幾個△,然后動手分一分,在除法算式上填出得數。10÷5=□,15÷3=△這兩題讓學生獨立做,都做完后要讓學生再說說每個算式表示的意思。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第16頁的內容及第17頁練一練的第1、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解決現實生活的問題中掌握3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3的乘法口訣的編制與掌握

  教學方法

  自主探究

  教具準備

  小棒。

  學具準備

  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直接揭示課題

  師:今天,我們要幫助小熊一起解決“需要幾個輪子”這一數學問題,大家打開課本16頁,觀察圖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生:有一個小朋友在給三輪車安裝輪子。

  師:大家發現圖中的數學問題了嗎?

  生:一輛三輪車3個輪子,9輛車需要幾個輪子?

  二、探討新知

  1、數一數,填一填。

  師:一輛車3個輪子,2輛車幾個輪子?

  生:2輛車6個輪子。

  師:好的,下面大家就用圓片代替輪子擺一擺、數一數,看看3輛、4輛……9輛車分別需要幾個輪子,并把表格填完整。

  (學生獨立擺、數、填,老師個別輔導。)

  師: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填的?

  生:我是每次加3、6加3等于9、9加3等于12……

  師:好辦法,就是每多一輛就多了3個輪子。用連續加3的辦法可以算出9輛車需要27個輪子。

  2、合作學習,擺一擺,說一說,寫一寫。

  教師用三根小棒圍成一個三角形,問:擺一個三角形需要幾根小棒?

  生:擺一個三角形要3根小棒。

  師:一個三角形是幾個3?能列一個乘法算式嗎?

  生:1個3,1×3=3或3×1=3。

  師:很好,同學們的乘法知識掌握得很不錯。大家能編句口訣記住1×3=3嗎?

  生:一三得三。

  師:小朋友們真聰明,能自己編出乘法口訣。接下去,同桌之間相互合作,兩人一邊擺三角形,一邊說算式,編口訣,并把算式和口訣填寫在課本16頁試一試的第2小題中。

  (學生同桌合作學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編寫情況。)

  3、集體交流反饋。

  師:剛才,老師看到很多小朋友同桌之間合作得非常認真。相信每個小朋友都有不少的收獲吧!誰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收獲呢?

  (引導學生說了算式和相對應的乘法口訣,老師可以多讓一些孩子反饋,加深他們對乘法口訣的印象。)

  師:小朋友們真會動腦筋,自己編出了有關3的乘法口訣。下面,每個小朋友自己把乘法口訣讀一讀。想一想,你可以用什么方法很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4、找規律,記憶口訣。

  (1)學生獨立思考,小組中交流。

  (2)全班反饋。

  師: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

  生1:我想,如果忘記了,可以用加法算一算。

  師:哦,你是把乘法算式轉化成加法算式來記的'。其他小朋友還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2:我發現上下兩句口訣得數相差3,我背誦的時候只要每次加3就可以了。

  師:你的發言真精彩,其他小朋友發現這個規律了嗎?大家試試,用××同學的方法是不是能較快地記住3的乘法口訣。

  (給學生再次用規律記憶口訣的時間)

  師: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都要善于觀察、思考。這樣,就能找到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三、鞏固練習

  1、口訣接龍。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口訣接龍比賽,接得又對又快的小組獲勝。

  2、練一練的第1題。

  讓學生獨立練習,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用口訣的情況和認真觀察題目的習慣。

  (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學習形式進行反饋)

  3、練一練的第2題。

  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規律后填數,學生獨立完成,然后交流找到的規律。

  四、總結

  師:最后我們用今天學的3的乘法口訣,計算有關3的表內乘法,比一比,哪位小朋友用口訣求積最棒。

  (教師出示口算卡片,學生計算并說出所用的口訣。)

  五、作業

  選用課時作業設計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4

  教學內容

  三位數的讀寫法

  教學目的

  使學生掌握三位數的組成,學會正確地按照數位順序讀寫三位數.為以后理解四則計算做準備.

  初步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抽象概括的能力.

  培養學習認真觀察、思索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一位數和兩位數的讀寫法.

  (1)讓學生口頭各舉出一個一位數和兩個兩位數.(要求兩位數應包括末尾是0和末尾不是0這兩種情況)

  (2)學生在黑板上寫出上面列舉的數.

  (3)引導學生說出列舉的數的組成.

  (4)提問式小結.

  讀數、寫數都從什么位開始,末尾的0讀不讀.

  2.設疑出課題.

  師:生活中常用的是不是只有一位數和兩位數呢?(結合生活實例,讓學生舉出三位數.然后通過學生翻看數學書右下角的頁碼,發現三位數,明確學習內容.)

  板書課題:三位數的讀寫法.

  二、講授新課

  1.三位數的組成.

  (1)出示例3教學圖:10根1捆的每10捆一堆,有2堆,以及另有3捆10根1捆的,還有5根單根的

  引導學生看圖,數一數圖里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出示例3填空題.

  圖里一共有二百三十五根小棒.這個數是由2個百、( )個十和( )個一組成的

  引導學生觀察圖,照著圖口答出填什么,教師板演填出括號里的數.

  (3)看圖填空練一練.(圖為346塊木塊,分別表示有3個百,4個十,5個1.)

  圖里有( )個百、( )個十和( )個一.這個數是多少?

  2.數位的意義.

  (1)教師出示計數器并進行如下提問:

  ①從右起第一位、第二位、第三位、第四位各表示什么數位?

  ②每個數位的計數單位是什么?

  ③10個一是( )、10個( )是一百、( )個一百是一千.

  (2)教師分別在計數器的百位、十位、個位上各撥上兩個珠子.

  提問:百位、十位、個位上的2個珠子各表示什么意思?

  小結:2個珠子所在的數位不同,它所表示的意思也不同.

  3.三位數的讀寫法.

  例4

  (1)教學不帶0的三位數.在計數器上表示235.

  ①讓學生說出怎樣在計數器上表示出二百三十五這個數.隨著學生的回答,教師在計數器上演示撥珠過程.然后出示例4第一幅圖.

  ②結合兩位數的寫法,同桌討論:這個三位數每個數位上的數如何寫,它們各表示什么?學生回答后,教師在圖1下面寫出這個數.

  ③根據這個三位數,讓學生直接說出讀作什么?

  ④學生讀后,繼續同桌討論:這個三位數應該從哪個數位讀起,每個數位上的數是幾,讀作什么?

  (2)教學中間帶0的三位數.

  ①先在計數器撥出205,引導學生觀察并與第一幅圖進行比較,看哪兒變了?

  ②讓學生看十位上一個珠子也沒有,想:十位上寫什么?

  ③學生在學具卡片上寫出這個數,其中一人在圖2下面板演出205這個數.然后組織學生討論:205這個數,中間的0不寫行不行?不寫的話,這個數是多少?(著重說明,用0來占位的道理.)

  ④讓學生直接讀出205這個數.再口答出每個數位上的數是幾,讀作什么?著重問:數

  (3)教學末尾帶0的三位數.

  出示卡片:五百四十.

  ①師問:這個數是由什么組成的?并讓學生用圓片在學具卡片上擺出這個數.教師隨后出示例4第三幅圖.

  ②學生在學具卡片上寫出這個數,其中一人在圖3下面板演出540這個數.再次組織討論:個位上為什么寫0?什么時候寫0,0起什么作用?

  ③讓學生讀出這個數.引導著學生討論:每個數位上的數是幾?讀作什么?末尾有0的三位數的讀法與兩位數的讀法一樣嗎?(強調末尾的'0不讀)

  (4)觀察比較、歸納總結.

  ①學生對205、540這兩個數中的0進行比較,想:0在寫法上都起了什么作用,在讀法上又有什么區別?

  ②學生觀察235、205、540這三個數都是幾位數,最高位是什么數位?三位數都是由什么數位組成的?

  ③讓學生舉例說明三位數的讀寫法,與前面復習題相呼應.

  三、課堂練習

  1.基本練習.

  ①讀出下面各數.

  234 520 806 721 910 900

  ②寫出下面各數

  三百六十二 四百零四 六百五十 七百

  2.綜合練習.

  開展爭當優秀小老師活動.教師選四名同學做小老師,并分別發給他們四人每人一張卡片,卡片如下.

  小老師把讀法面向大家并讀出手中的數.任意叫一個同學說出它的組成.全班判斷,待答對后,小教師要對同學給予鼓勵.

  小老師讓同學看著讀法在練習本上寫出卡片上的數,然后把背面數字面向大家進行訂正.

  3.反饋練習.

  (1)寫出下面各數.一百八十七 四百二百九十 六百零五

  (2)寫出下面各數.

  2個百5個十和6個一  4個百和8個一

  9個百2個十

  (1)最小的三位數是幾,最大的三位數呢?

  (2)一個三位數,它的百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數,個位上最大的一位數,十位上是0,這個三位數是多少?

  (3)用0、1和3這三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四、布置作業.(略)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5

  一、課前調節

  今天巢老師來跟大家一起上一節數學課,你們開心嗎?在這節課上,巢老師希望你們能做到:“眼睛仔細看,耳朵仔細聽,開動小腦筋。”相信自己能做到嗎?

  二、講授新課

  1、圓片出角

  師:我們先來活動活動手指,做個小手工吧!(出示圓片)老師這兒有個大圓片,看,老師將要干什么呢?

  師:(圓片對折兩次)你能像老師這樣折一折嗎?試試看。

  師:請你像巢老師這樣拿著,找到這兒(頂點位置),戳戳你的掌心,你有什么樣的感覺?請你說。為什么會有痛的感覺呢?

  生:它是尖尖的。

  師:接下來,從這個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再從這尖尖的地方往這兒摸一摸(邊),說說這又是什么感覺呢?請你說。

  師:對的,這是直直的,

  師:現在請小朋友把紙片輕輕夾到書中。

  師:現在,老師要把剛才我們摸的那部分描在黑板上,小朋友們,請看。想想,當老師把紙片移開后,留在黑板上的是什么圖形呢?

  師:他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伙伴——角。(板書課題:角)

  2、圖形出角

  課件出示剪刀、三角形、鬧鐘

  師:像角這種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請看大屏幕,小剪刀、三角形、小鬧鐘都跑出來了,它們都說自己身上藏著角,巢老師就是找不出來,你能幫巢老師找到它們身上的角嗎?學生口答或是直接指出角,課件逐一顯示物體面上的角(剪刀開口處有角、三角形有三個角、在鐘面上,時針和分針組成了角)

  師:老師把它們身上的角畫下來了,就是這樣的。(課件出示)

  3、各部分名稱

  師:繼續仔細觀察,這些角都有那幾個部分組成?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留有時間,學生仔細觀察)那么多想說的,同桌相互說一說。

  師:小朋友,誰有發現的?請你說,還有什么?

  師:是的,每個角都有一個點,這個點,我們給它取個好聽的名字叫頂點。(齊讀:頂點、角的頂點)角還有兩條直直的線,這直直的線我們把它叫做邊,(齊讀:邊)這一條直直的線我們也把它叫做邊。(同時在相應的位置板書頂點、邊、邊)我們通常用小圓弧作為角的標記。看一看,這個角的頂點和邊在哪兒呢?請你說,這是(頂點)?這是?(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這個角,誰來說?很好,誰來指一指黑板上這個角的頂點和邊?你來。說的真好。

  4、畫角

  師:想知道巢老師是怎樣畫出這些角的嗎?好的,小朋友們,要看仔細哦。先畫。(頂點)再畫?(對,兩條直直的線)這是頂點,這就是邊。你能學著老師的樣畫出一個角嗎?拿出作業紙,試試看。

  畫完了嗎?畫完了就坐正。誰能將黑板上的這句話補充完整?問:角有()個頂點()條邊。(板書這句話,多指名幾位學生回答)

  5、辨角

  過渡:今天,還有位小伙伴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看,是誰?(小蝸牛)它也畫了一些角,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些角畫的`對不對?

  師:(課件出示)下列圖形是角的在()里畫笑臉,不是角的在()畫哭臉。第一個……(重點講述第二題)

  師:第二個圖形為什么給它哭臉?(因為它有一條線是彎的)第二個……有人說笑臉,有人說哭臉,怎么回事?覺得是笑臉的舉手,你的意思是它就是角了,請你說說你的理由。同意嗎?又有人覺得它不是角,說說你的理由。聽清楚了嗎?誰能把話說的清楚些?誰能再說一遍,讓大家都能明白?(反復讓學生自己說出理由)是的,角有一個角和兩條邊,而且這條邊必須是什么樣的?直直的第三個……第四個……為什么是哭臉呢?第五個……等等,它不是有兩條直直的邊嗎?怎么不是角呢?

  師:你們的速度真快,老師必須送個你們個大拇指。

  總結: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一定要注意看是不是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還要看這條邊是不是直直的。

  6、數角

  過渡:為了感謝小朋友的幫忙,小蝸牛特地帶來了禮物盒要送給大家,可是,它把密碼忘了,盒子打不開了。你愿意幫它找回密碼嗎?小蝸牛說啊,只要你們能數出下面圖形中有幾個角,就能找到密碼了,有信心嗎?拿出作業紙,自己完成第二題。

  師:這個可不容易哦,我們要先判斷它是不是角再來數一數,做完了還要記得再檢查檢查。重點講述第一題。

  師:第一個圖形有幾個角?1個,同意嗎?你上來指一指。還有嗎?還有呢,你來指一指,一共3個。有誰反對?請你說。你說的真清楚,你來指給大家看看,哪條不是直的?有幾個角?正確答案只有1個。

  總結:我們在找角的時候,也要記住了,角有尖尖的,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這兩條邊必須是直直的。

  師:密碼是什么?盒子打開了。

  7、找出身邊的角

  過渡:小蝸牛給大家帶來了一個五角星,你喜歡嗎?老師在這個面上找到了許多的角,你能找到嗎?別著急,老師也找到了一個角。下面仔細聽,聽巢老師是如何介紹這個角的。我找到的是這個角,這是角的頂點,這是它的一條邊,這是另一條邊。你學會了嗎?你能像巢老師這樣介紹你所找到的角嗎?好的,你來介紹。說的真不錯。誰還找到了不同的角?你來介紹。聲音真響亮啊。

  小朋友們的眼睛真厲害,能很快地找到圖形中的角,其實,我們的身邊處處存在著角,我們一起去找一找吧。

  找一找:和你的同桌找一找,我們的課桌上和教室內哪些物體的面上藏著角,并指出它的頂點和兩條邊。

  師:同桌互相幫忙。小朋友,哪些物體的面上有角呢?請你上來指一指。(糾正學生指角方法)學生若指出課桌的面、鉛筆盒的面、黑板的面上有角就指出生活中的角和數學上的角是有區別的:為了安全起見,我們生活中如果做出尖尖的角就可能傷害到別人,所以工人叔叔就想辦法將它磨圓了。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6

  本冊教材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編寫,體現了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學段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現形式。為同行們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下面結合本冊教材的編排內容,作一些分析、說明。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

  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

  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五單元“除法”

  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和除法的互逆關系。

  4、第六單元“時、分、秒”

  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日廣場”“月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近生活形式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呈現學習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

  1、關于乘除法的含義

  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一數與乘法”,第四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了教材要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驗乘除法含義的設計思路。在學習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3個3個地數、4個4個地數、5個5個地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問題。而學生只學過用加法,將感受到用相同數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兒童樂園”“有幾塊積木”“動物聚會”等情境,由幾個幾個地數,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學生具體地體驗乘法的含義,而不是背誦乘法的結論。在學習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個“分一分”活動——“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數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動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體驗除法的含義。教材不要求學生背誦除法的結論,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關于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是我國小學生提高基本計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冊教材分兩段進行,“乘法口訣(一)”是2~5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二)”是6~9的乘法口訣,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個數的乘法口訣都是9句),并分成兩段展開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分散記憶的難度,由于2~5的乘法口訣數目比較小,相對好記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記2~5的乘法口訣,然后再進行6~9乘法口訣的教學;6~9乘法口訣的數目雖然比較大,但是新學的口訣越來越少,而舊的口訣又得到相應的鞏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還有以下特點。

  (1)每一部分口訣都是緊密聯系學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例如,第10頁創設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通過數奧運標志“五環圖”的環數,引入編5的乘法口訣;第14頁一雙筷子2根,通過就餐擺筷子的情境引入編2的乘法口訣。這樣安排,便于引導學生自覺地投入學習活動,用連加算出得數,為編口訣做準備。

  (2)以5的乘法口訣作為起始內容進行編排

  因為每只手有5個手指,這是人人都有的學具;數數時,經常5個5個地數。這些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有助于學生探索規律,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掌握口訣編制的方法。

  (3)在編制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逐步擴大學生探索的空間

  在編制2~5的乘法口訣時,一般都安排實物情境圖,填寫相同數連加的得數,并先給出2~3句編制過程的范例。6~9的乘法口訣則要求學生獨立編制。這樣安排,逐步擴大學生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口訣編排設計上注意體現一定的規律性,啟發學生找聯系、找規律,以便于學生來記憶口訣。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

  例如,第16頁學習3的乘法口訣時,教材安排了“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引導學生找規律。第72頁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安排了“想一想”的小欄目,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6×8=6×7+□=6×9-□,幫助學生找相鄰的口訣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熟記口訣。

  另外,教材設計了新穎的富有童趣的練習,除了一般的題目和“對口令”等形式外,還安排了“小動物找新家”“誰射中的氣球多”“找座位”等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表內乘除法,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3、關于表內乘除法的應用

  本冊教材把表內乘除法的運算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首先乘除法的認識都是從實際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應用問題的學習,另外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加強乘除法知識的應用。

  (1)練習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圖文結合的、或有多種信息,有時答案不惟一的問題,有時還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

  例如,第19頁第3題,要想得出這輛玩具汽車多少錢,需要通過售貨員和顧客的對話(小熊付給大象3張5元和1張10元,大象回答:“正好”,而得出這輛汽車25元)。第45頁第4題圖中呈現:有28人需要租車,大客車限乘客10人,小汽車限乘客4人,可以怎樣租車?答案有多種。第56頁第5題,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一張方桌圍坐4人,2張方桌坐8人,而兩張方桌拼在一起圍坐6人,從而推想3張、4張、5張、6張桌子的情形,引導學生用列表找規律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以上問題都和傳統的應用題呈現的形式和要求不一樣,沒有應用題的類型,不要求學生說程式化的語言,而立足于知識的應用,初步學會一些數學思考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

  (2)通過數學故事、數學游戲、實踐活動等欄目,應用所學的知識

  例如,第17頁數學故事,通過連環畫的形式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可以溝通數學與語文之間的聯系,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第22頁數學游戲,要求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問題,本身就是數感的培養,進行回答時要運用所學的知識。教材中還安排了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和除法。

  以上這些都體現了乘除法知識的實際應用。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7

  一、教材分析

  1、地位、作用和特點本節教材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數一數與乘法”的第2節課(第18、19頁)。繼上一節課“有多少塊糖”對連加算式有了一定體驗的基礎上,結合“兒童樂園”的現實情境,提出并解決其中需要列連加算式進行計算的數學問題,并經歷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為乘法算式的過程,初步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改寫為乘法算式,體會到乘法的簡便性。為后面有“有多少點子”的學習做準備。

  2、教學目標1)結合“兒童樂園”這一現實的生活情境,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2)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掌握它的讀法、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3)結合具體情境,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并應用加法計算簡單的乘法算式的結果。

  3、教學重、難點重點:從相同加數連加的運算中抽象出乘法算式,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并能正確的讀寫乘號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難點:準確地讀寫乘法算式;正確說出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初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會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

  二、學情分析

  小學二年級屬于小學低段,注意力集中的時間短,不穩定,所以在教學中設計了懸念和小組討論的環節有助于激發學生興趣和集中學生注意力。經過一年對新教材的接觸,學生已初步學會觀察生活、發現信息和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可以在小組內有序合作、與人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三、教法和學法分析

  (一)教法分析

  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在教法上,我以教師為主導,主要采用互動、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創設大量的活動情境,放手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里,根據自己的學習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通過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等方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通過小組討論得出結論。

  (二)學法分析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學習方法的引導上,我力求體現在具體的活動情境中,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獨特的學習方法;通過靈活、有趣和富于創意的練習及時反饋鞏固,通過聯系實際解決身邊的問題,讓學生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四、教學過程分析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把本課的教學流程大致分為三個環節:一、創設生活情境,體會乘法必要性;二、結合問題情境,體會乘法的意義;三,聯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

  第一個環節:創設“排隊去兒童公園”的情境,體會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用加法解決“每排有5個同學,一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同學們體會到連加這種方法的煩瑣。這時,我引導學生:象這樣每個加數都一樣的加法算式,有沒有更簡便的算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第二個環節:結合“兒童樂園”的問題情境,初步體會乘法的意義。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突出重點和難點的重點環節。我準備用以下四個步驟來解決問題。把主題圖以課件的形式展現在大屏幕上。

  1、請同學們自己在情境圖上尋找數學信息,根據這些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讓同學們在四人小組內進行問題交流,并進行匯報,教師根據具體情況把學生的問題一一板書在黑板上。

  2、請同學們獨立完成這些問題,為后面抽象乘法算式做準備。可以請幾個同學在黑板上板演,并共同核對答案。

  3、結合上述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進一步抽象出乘法算式。我以其中一個做例題,對學生進行乘法算式及其各部分名稱的講解。如以2+2+2+2=8為例,它可以用乘法表示,寫做2×4=8,或者4×2=8,讀作2乘4和4乘2。其中,中間的叉號叫做乘號,這是一個乘法算式,2和4在這個乘法算式中都叫做乘數。

  4、請學生把其他幾個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的形式,及時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在這四個步驟中,我還會提醒學生注意:乘法算式中兩個乘數:一個是相同加數(顯性的),一個是相同加數的個數(隱性的),要讓學生明確它們的由來。經過第二個環節四個步驟的學習,學生已經對乘法的意義及算式改寫及各部分的名稱有了比較明確的認識,也就自然而然可以到過度到本節課的第三個環節。

  第三個環節:聯系生活實際,感受乘法在生活中的運用。這個環節也可以分為兩個層次進行教學,首先,小組內交流,尋找生活中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并在全班進行交流;然后,把本課引入的“排隊”的問題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個環節的設計意圖是這樣的:數學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學習生活中的、有用的數學,因此,我們有必要把所學的數學知識延伸到生活中去。學生能夠在生活中尋找到用乘法解決的問題,也就說明他們對乘法的意義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已經真正掌握了乘法的意義。

  六、說板書設計

  相同加數的連加的算式和抽象出來的乘法算式對應著寫,這樣讓加法到乘法的轉化過程更直觀的展現出來,加深學生的理解。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8

  教學內容:

  課本第70頁例3,練習十五第5、6題。 授課日期 __年__月_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1、 通過“比一比”活動,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2、 通過“估一估”的活動,結合現實的素材,感受大數的的意義,體會估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3、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難點:

  1、 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數的實際大小掌握學會比較1000以內數的大小。

  2、難點:掌握千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能夠用正確的符號表示千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

  計數器、教學掛圖。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復習導入

  1、 出示插圖,看圖上有兩只小鳥在爭吵,到底哪只鳥叼來的木棒多?為什么?其實比較數的大小。

  2、 出示比一比,在○里填上> 或 < 。

  6○20 66 ○ 62 100 ○ 89 75 ○ 57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百以內的數大小比較的方法位遷移性的學習千以內的數大小對比較的方法作鋪墊。

  二、新課教學活動

  出示教學例3 : 小鳥叼卡圖 100○1000

  (1)教師分別撥出100和1000。

  ① 學生寫出兩個數,個別板演。

  ② 比較這兩個數,誰大?誰小?為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活動發展學生的`數感和估算能力。

  讓學生回答。使其明白:100是三位數,最高位是在百位上,表示一百。

  1000是四位數,最高位是在千位上,表示一千,10個一百是一千,所以100<1000。

  ③ 從這兩個位數不同的數的比較大小中,你還知道了什么?兩個整數比較大小,位數多的數就大。

  (2)教師分別撥出210和120。

  ① 學生寫出這兩個數,個別板演。

  ② 這兩個數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請學生說。

  (這兩個數都是由1、2、0三個數字組成的三位數。)

  ③ 它們一樣大嗎?為什么?

  (讓學生說,使其明白:因為百位上的數不同,一個表示二百,一個表示一百,所以210>120。)

  (3)再請看小鳥叼來的卡片圖:

  459 ○ 456 730 ○ 780(學生匯報,教師板書)

  (4)做一做。

  ① 比較兩數的大小,完成課本第70頁的第1題。

  (可以先估計一下誰多誰少,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比較的。)

  ② 練習課本第70頁的第2題。

  (同桌互說,再請學生說。)

  (5)小組討論: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認為怎樣比較兩個數的大小?

  ① 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方法。

  ② 請代表小組匯報討論結果。

  ③ 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小結。

  比較千以內兩個數的大小分兩種情況:

  得出:第一種:位數不同的數,哪個數位數多哪個數就大。

  第二種:位數相同的數,從最高位進行比較。如果相同就再看它們的下一位,誰大、誰小,如果第二位也相同,再看下一位,直到比出兩個相同數位上的數的大小,就可以了。

  三、鞏固練習

  1、課本第70頁的第3題。

  (1)請學生分角色讀題,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2)猜一猜,他們家各種了幾棵?

  (3)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2、練習十五第4、5兩題。

  (1)獨立完成4、5兩題的填空。

  (2)請學生說一說是怎么填寫的。

  3、練習五的第6題。

  (1)先觀察圖中的書架,估算一下,大約有多少本書?

  (2)說一說你的估算結果和方法。

  在這里,可讓學生明白,要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先要估算一下一層有多少本書,再估算整個書架上的書。

  [設計意圖]通過多樣的練習,鞏固新知的掌握。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什么?

  五、布置作業

  完成本課的練習題。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9

  教學內容:

  課本第52、53頁練習十一8~12題 授課日期:_ 年_ 月_ 日 星期

  教學目標:

  1、學生能熟練地利用7、8、9的乘法口訣進行求商。

  2、 進一步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培養學生仔細觀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熟練應用乘法口訣求商。

  2、會用口訣求商的技能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準備:課文插圖、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 背誦乘法口訣表

  2、 找幾句口訣說出它的乘法和除法算式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運用口訣的能力。

  二、展開學習

  1、 完成第52頁第8題

  (1) 出示表格

  (2) 說說商是怎么求的(被除數÷除數=商)

  (3) 計算并填表

  (4) 說說每一題所使用到的口訣

  2、 完成第53頁第8題

  (1) 學生獨立完成

  (2) 教對答案

  (3) 體會被除數變了要使商不變,則除數也應相應地變化。

  3、 完成第12題

  (1) 讓學生人人參與,將得數直接寫在書上。

  (2) 在同一時間內看誰對的多。

  (3) 樹立加、減、乘、除我都會我能學好口算的信心。

  【設計意圖】:利用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三、拓展應用

  1、 完成第9、11題

  (1) 出示插圖仔細觀察掌握信息。

  (2) 認真分析數量關系

  (3) 學生討論并解決書上的問題。

  (4)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設計意圖】:盡可能讓每位學生都有思考的機會,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思路。有助于促成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0

  教學目標:

  1、通過整理和復習,進一步體驗除法運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促使學生加深對除法含義的認識。

  3、鞏固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鞏固用乘、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讓學生對自己在本階段所學的知識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及情感等方面進行歸納總結與反思。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準備:主題圖或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揭示課題

  1、請小朋友回憶一下本單元我們學習了有關什么的知識?這節課我們就對這部分知識進行整理和復習。

  2、板書課題:整理和復習

  【設計意圖】:明確學習目標。

  二、探索學習

  1、單元知識整理。

  (1)、通過這些新朋友,我們又學到了什么新知識呢?

  (2)、學生回憶在“表內除法”這一單元中結識了哪些新朋友。思考并回答問題。

  2、單元復習。

  (1)、復習除法的意義。

  出示第一題主題圖:比較這三道算式,說明乘法與除法的'關系。

  指名回答,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行小結、板書。

  (2)、復習除法計算。

  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分組進行口算。比一比看誰算得又對又快;說一說你是根據什么進行口算的。

  總結:我們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這樣可以算得又對又快。

  (3)、復習除法應用題。

  每位學生拿出8根小棒,平均分一分后再互相說說自己是怎么分的。

  誰能把你的分法和算式說給大家聽一聽。

  引導學生觀察這幾種分法和算式,你有什么發現?學生在組內交流分的過程和除法算式。

  (4)、小結:這幾種分法都是平均分,都用除法計算。

  【設計意圖】: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反思,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動手分一分進一步感受和理解除法的意義。比較和分析,進一步理解除法應用題的數量關系。

  三、拓展應用

  1、引導學生完成P35第1題。

  (1)、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匯報交流,說說是怎樣想的。

  2、引導學生完成第2題。

  先獨立完成后匯報交流,訂正。

  3、引導學生完成第3題。

  (1)、出示情境圖,學生看圖并在小組中提出問題進行解答。

  (2)、全班交流匯報,評價。

  4、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同時用游戲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習興趣。

  四、課堂總結。

  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1

  【教材分析】

  有趣的七巧板是數學與生活的綜合與實踐活動,七巧板拼圖是我國一種傳統的數學游戲。教材將平行、垂直及角的有關內容的呈現出來,旨在通過七巧板的拼、擺等活動,掌握與線段、角、平行線、垂線相關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發展和豐富學生的數學活動經歷和體驗。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探索七巧板的制作過程,并體驗七巧板的組圖功能,提高學生的圖形組合能力及對美的事物的發現。

  2.過程與方法:通過七巧板的制作、拼 擺等活動,豐富學生對平行、垂直及角等有關內容的認識,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探索圖形的性質、圖形的變換活動中,初步建立空間觀念。在拼圖活動中,讓學生對所拼的圖形給出自己所賦予的意義以及美好的愿望,既培養了學生的想像能力,又給了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機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資料意識到七巧板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從而使學生產生創新的欲望。在拼圖及其表達的過程中充分發揮自己的語言才能,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并能尊重他人的意見。

  【教學準備】

  七巧板 、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欣賞圖形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游戲嗎?老師也很喜歡,今天老師拼了一些漂亮的圖形,想不想欣賞一下?(課件演示拼成的圖形——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學生欣賞。

  師:這些拼圖漂亮嗎?這些漂亮的拼圖其實都是由這七塊圖形拼成的,有誰知道這是什么?(課件演示將帆船、孔雀、滑梯、火箭各拆開成七塊圖形,再將這七塊圖形旋轉、移動拼成一副七巧板)

  2、揭示課題:

  師:對!這是一副七巧板,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有趣的七巧板》。(板書課題:有趣的七巧板)

  3、介紹七巧板的來歷

  課件演示:

  七巧板自我介紹:同學們,我叫七巧板,別小看我,我已經大約有1000歲了,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有個叫黃伯思的人把我發明出來了,最早我叫“燕幾圖”,后來又有人叫我“七星”、“易方”、“智慧板”、“益智圖”, 19世紀流傳到西方,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并迅速傳播開來,被稱為“東方模板”。我雖然僅有七塊圖形組成,但是它們可以拼出多種多樣的圖形。因為我是由一個正方形分割的七塊幾何圖形組成的,現在的人就叫我“七巧板”。因為我的各種拼圖能開發兒童的智力,所以我被許多國家選為兒童智力開發的必選玩具。我已成為中華民族智慧的.一個代表啦!

  二、初步感知,建立表象

  師:誰先來說一說一副七巧板有幾種不同的圖形?

  生:有三種圖形,有三角形、正方形和平行四邊形。

  師: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生:三角形有5個,還有1個正方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師:比一比,哪些圖形是完全一樣的?

  生:2個大三角形一樣大,2個小三角形一樣大。

  三、自主探究,深化認識

  1、組織競賽。

  師: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也用七巧板來拼一拼?今天我們就來比一比,看誰拼得快,拼得好?拿出七巧板,準備好了嗎?我們比賽開始啦!

  2、用兩塊拼

  師:先來簡單一點的,請用七巧板中的兩塊圖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學生拼圖。

  師:哪位小朋友說說你選用的哪兩塊?拼成了什么?

  生:我用2塊大三角形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有不同的方法嗎?

  生:……

  師:剛才我們用大小完全一樣的兩個三角形拼成了一個正方形,你還會用這兩塊三角形拼成其他的圖形嗎?小組合作,拼好后貼在磁性黑板上。

  師:誰來說說你們小組拼成了哪幾種圖形?每組拼成幾種圖形就加上幾顆星作為獎勵。

  師小結:用這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通過不同的擺放,可以拼成我們認識的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三種不同的圖形。

  3、用三塊拼

  師:再來難一點的,如果拿出七巧板中的三塊,可以拼成哪些已經認識的圖形呢?請你試一試,每個小組將不同的拼法貼在磁性黑板上。比比哪個小組的同學拼的圖形種類最多。

  學生動手操作。

  師::你用哪幾塊拼成了什么圖形?

  生:我用1個正方形和2個小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

  生:我用2個小三角形和1個大三角形拼成了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平行四邊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

  生:我拼的是三角形,用了2個小三角形和1個平行四邊形。

  生:我用1個小三角形、1個大三角形和1個正方形拼成了五邊形。

  ……

  小組長統計本組共拼出了幾種不同的圖形,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加星鼓勵。

  師小結:小朋友們真棒!用七巧板中的三塊拼出了這么多圖形: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五邊形等。

  4、用四、五、六塊拼

  師:下面我們要來更難一點的,用七巧板中的四塊、五塊或六塊也能拼出我們認識的圖形。如果有困難,小組內可以商量商量,互相合作,合作的時候只能用一副七巧板中的幾塊;你還可以打開課本第29頁仿照書上的圖形拼。拼好后先在小組內說說你用哪幾塊拼出了什么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發現有創意的進行展示,說說你是怎么拼的?

  小組長匯報統計結果,給拼的圖形種類最多的小組貼星。

  5、說兒歌

  師問:七巧板好玩嗎?有趣嗎?老師帶來一首有關七巧板的兒歌,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念一念。

  出示兒歌:

  七巧板,真有趣,三種圖形在一起,動腦筋,巧拼移,

  小手創造出神奇。

  師:是啊!七巧板非常有趣,但是在拼圖時,一定要動動我們的小腦筋,這樣,才能拼出各種圖形!

  6、用七塊拼

  師:七巧板不僅能拼出我們學過的圖形,還能拼出生活中看到的各種有趣的圖形

  (1)模仿

  課件演示:魚、狗、人、貓這四幅圖形。

  指名說說這四個圖形分別是什么。

  師:你喜歡哪一個圖案?選一個自己喜歡的,照樣子動手拼一拼。拼的時候,先仔細觀察,用哪幾塊,每一塊怎么放?拼好后小組內互相看一看,比一比哪一組動作最快。

  集體反饋。

  (2)創新

  師:剛才我們是模仿來拼七巧板的,你能自己動腦拼出一些漂亮的圖案嗎?學生拼好后可以走下來參觀其他小朋友的作品。

  (3)參觀、點評作品。

  師:你最喜歡誰的作品,為什么?

  集體交流。

  師:看來同學們都動腦筋拼出了各種美麗的圖案,獲得了豐收。

  四、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上了一節有趣的數學課,你們玩得快樂嗎?能說說你的收獲嗎?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2

  課題:混合運算

  教學目標

  1.初步掌握沒有括號的兩步運算式題的運算順序.

  2.掌握脫式計算的書寫要求,并會正確地進行脫式計算.

  3.通過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及書寫規范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掌握沒有括號、含兩級運算的兩步式題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正確進行計算.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口算.

  24+832-63618947-10

  37+52874647-2549

  2.計算.

  24+8-6369

  47-21+52876

  訂正時,讓學生說說每個算式里含有哪些運算,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進行計算的.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從左往右按順序運算.

  二、探究新知。

  我們計算的兩步式題,都是直接寫出得數.為了看清楚運算的步驟,便于檢查運算過程,可以寫出運算的.步驟和每次計算的結果,用一種新的格式來表示,即脫式.

  1.教學例1.

  (1)板書:47-12+5

  教師提問:觀察算式發現什么?

  引導學生明確:算式中只有減法和加法,按從左往右的順序,依次運算.

  教師講述:用脫式計算兩步式題時,要先在原題下面的左邊寫=,再在=后面寫第一步運算的結果,還設計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接著對齊上面的=,在下一行寫=,在=后面寫第二步運算的結果.(邊說邊板演)

  教師板書:

  47-12+5

  =35+5

  =40

  (2)學生試算:

  48+16-375497

  指定兩名學生板演.訂正時再強調書寫格式.

  2.教學例2.

  (1)板書:63+5050-63

  教師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不管乘法在前在后,都要先算乘法.

  觀察左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先進行什么運算,教師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然后明確再算什么.

  觀察右邊的算式.引導學生說明在這個算式里先算哪一步,教師也在乘法算式下面用彩色筆畫上橫線,表示要先做乘法運算.

  強調:沒有參加運算的部分要照抄下來.

  讓學生試著計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9頁下面的法則.

  勾畫出法則并齊讀,然后指名復述.

  (3)反饋練習

  完成例2下面的做一做.

  19+5378-29

  提問:在有乘法和加、減法的算式里,先算什么?

  學生計算,指定兩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訂正時要注意書寫格式.

  3.教學例3.

  (1)板書546-77+546

  提問:觀察這兩個算式,你又發現了什么?

  教師說明: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除法和加、減法都要先算除法.

  引導學生明確:左邊的算式,先算除法運算,再算減法運算.

  右邊的算式,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法運算.

  啟發學生試算,指定兩名學生板演.

  (2)指導學生看課本例3上面的法則.

  (3)反饋練習:

  455-836+497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然后再計算.

  4.師生小結.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要先算除法.

  三、全課小結。

  師生共同總結本節學習的內容和應注意的問題.

  隨堂練習

  1.根據算式,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25-9+366395

  =()+()=()()

  =()=()

  46-74426+39

  =()-()=()+()

  =()=()

  2.下面的計算對嗎?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49+624-168

  =366=88

  =6=1

  15-62153+2

  =92=5+2

  =18=7

  3.計算.

  72+1630+56850-4640-248

  布置作業

  52-36+1953-39

  68+434976

  637-581-455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智填運算符號

  游戲目的

  引導學生巧選運算符號,加強四則混合運算順序的訓練,培養計算技能和合作精神.

  游戲材料

  1.4開白紙8張,教師出比賽題用.

  2.學生每人準備1支水彩筆.

  游戲程序

  1.教師啟發談話:同學們都知道+、-、、、()等都是運算符號,使用不同的運算符號可以取得不同的運算結果.巧妙使用運算符號,還可得到一些有趣的發現.比如在4個3中加上不同的運算符號,我們可分別得出0、1、2、3、4、5、6、7、8、9、10十一個結果.現在老師這里有兩組題目,請同學們分組按要求添上運算符號,看哪個組填得又對又快.

  2.分發第一組題目(教師自已出題)

  例:4444=0

  3.講評第一組題目,分發第二組題目(教師自己出題)

  例:5555=2

  注意事項

  1.出題后,可給幾分鐘讓小組長進行分工,然后各組統一開始填.

  2.只記小組成績,鼓勵同組內的同學互相啟發、幫助.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3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65、66頁。

  教材分析:

  二年級的孩子,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對直角有了初步的模糊的認識。本節課教材首先呈現三個學生身邊的生活物品——數學書、黑板、三角板,用紅線在物品上描出直角,讓學生直觀認識直角;通過“比一比,認一認”、“折一折,畫一畫”等多種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直角銳角鈍角的特點,加強對這三種角的認識。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實例,經歷從實際物體中抽象出直角的過程,直觀認識直角,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會借助三角板辨認直角、銳角、鈍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認識直角、銳角和鈍角,會借助三角板判斷三種角。

  教學難點:

  掌握直角、銳角和鈍角的畫法。

  教學準備:

  課件、三角板、卡紙、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圖形王國中的一位新朋友,它是誰呀?

  生:角。

  師:你都知道哪些關于角的知識呢?

  生1: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生2: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角的張口的大小有關,張口越大角就越大,張口越小角就越小。

  生3:畫角方法:先畫頂點,再從頂點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邊。

  師:看來角真的是大家的老朋友了。

  2、課件出示圖片。

  師:這些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你能找出它們里面藏著的角嗎?(學生觀察并指認。)

  課件演示從圖中抽離出直角。

  (讓學生經歷從實際物品上描出直角的過程。)

  教師告訴學生:這些都是直角。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直角

  (1)認識直角符號。

  (2)肢體語言表示直角。

  師:請大家閉上眼睛,你能想象出直角的樣子嗎?你能用身體做出直角嗎?請學生上臺展示。

  2、判斷直角

  方法一:直觀判斷直角。

  方法二:借助三角板辨認。

  (設計意圖:教師重點示范方法,通過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比一比,這是對直接觀察的一種驗證,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嚴密性與準確性。)

  3、找一找直角。

  師:我們的教室哪里還有直角?說一說。

  比一比你找到的直角的大小,你發現了什么?

  (通過測量,得出結論:所有的直角一樣大。)

  4、用活動角擺直角。

  5、認識銳角和鈍角。

  師: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

  6、感受三種角的大小關系。

  師:如果將這三種角按大小排隊,怎么排?

  (學生獨立思考完成,可以從大到小排列,也可以從小到大排列,最后集體交流。)

  三、游戲延伸

  游戲要求:說出老師用活動角變出的角的名字。

  (1)判斷銳角。

  教師用活動角做出銳角,并逐漸變大,但仍然是銳角。

  得出:銳角有大有小,但再大都比直角小。

  (2)判斷直角。

  變出直角,用三角板比一比。

  得出:直角都是這么大。

  (3)判斷鈍角。

  教師操作,得出結論:鈍角有大有小,但再小都比直角大。

  四、動手操作。

  1、用紙折出三種角。

  2、畫三種角。

  (教師示范,學生獨立完成,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指導。)

  五、總結思考。

  師: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六、作業:

  課本第66頁第1、2題。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4

  一、觀察物體(一)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同學們,你們聽過盲人摸象這個故事嗎?誰來給大家講一講這個故事?(學生講故事)大家想一想為什么同一頭大象會出現不同的結果呢?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二、探究體驗

  1.活動一:觀察物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木頭大象和一些照片,四位同學坐在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圖像從這些圖片中找出來,放到自己的面前。

  著重討論側面的不同點。先說你坐在幾號位,再說說你看到的是木頭大象的哪一面,選的是哪張照片?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2)匯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

  (通過盲人摸象的故事,引出本課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通過親身實地的觀察,更加清楚直觀學習本課。)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四個同學當中誰站起來看到的和圖片上的一樣?

  (4)請小組長把大象和照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根據照片,判斷拍照角度。

  (1)小兔子和小猴子給兔博士的家各拍了一張照片,請大家猜猜這兩張照片分別是誰從哪個角度拍攝的?

  (2)學生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

  (1)同學們做的太好了,現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放著一個茶杯,請你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個茶杯,并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小組之間交流方法。

  (3)獨立完成第三題,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2.經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教學重點:在實際的觀察活動中,感受到在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是不同的。

  教學難點:正確辨認從不同側面(左側面、右側面)觀察到的物體的形狀。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出示餅干盒情境圖,讓學生說一說下面三幅圖是誰看到的?

  二、探究體驗

  1.活動一:觀察長方體找圖片(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看到的情景有時不一樣)。

  (1)觀察找照片:在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擺了長方體,四位同學坐在

  不同的位置,請從你的位置仔細觀察,然后把你觀察到的用圖畫出來。

  (2)匯報:請一小組的同學上臺匯報。

  說說你看到的是長方體的哪一面,畫的是哪種圖?

  這兩張照片都是側面,這兩個側面有沒有什么不同呢?

  (3)討論:老師這兒還有一張圖片(從上面拍的),討論一下,這是從哪個角度拍的呢?

  (4)和它們對著的三個面是什么樣的?

  (5)請小組長把長方體和圖片收到抽屜里。

  2.活動二:觀察正方體和球

  每個小組的學生從前面、側面、上面觀察,看到的分別是什么圖形,畫下來。

  (2)學生匯報交流。

  3.鞏固練習:

  (1)完成練一練第一題。

  (2)學生獨立完成第二題,小組之間交流方法。

  (3)獨立完成第三題,教師指名回答。

  四、課堂總結

  看來我們在觀察物體時應該從多個角度、全方位的觀察,觀察的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細節,才能比較準確。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15

  學目的:

  1、通過直觀的`數數使學生認識計數單位百、千、,并掌握數數方法,掌握10個一百是一千。

  2、初步理解相鄰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

  教學重點:能熟練地數千以內的數

  教學難點:拐彎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

  數一數:一個一個地數,10個一是( )。

  十個十個地數,10個十是( )。

  二、新授:

  1、(1)利用直觀圖一百一百地數:

  五百里面有幾個一百?

  一百一百地數,九百后是多少?

  一千里面有多少個百?(板書: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一千)

  師:這些數可以一、十、百、千來數數,一、十、百、千叫計數單位。(板書:一、十、百、千)

  (2)反饋練習:十個一是多少?一百里面有幾個十?一千里面有幾個百?

  (3)通過剛才的數數你知道了什么?

  2、教學例3:

  (1)用計數器幫助數數:

  從一百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一百一十五。數到一百零九。問:再添一個是多少,該怎么數?

  練:從三百九十六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四百零五。

  (2)從一百起,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一百八十;再接著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二百三十。(指名上臺數,數到一百九十問:再怎么數?)

  練:從六百七十起,一十一十地數,數到七百一十。

  (3)從五百起,一百一百地數,數到一千。

  (4)從數數中,你發現了什么?

  師:相鄰的兩個計數單位之間是十進關系。

  3、小結:你今天知道了什么?

  三、鞏固練習:

  1、(1)從七百七十起,一十一十地數,數到八百四十。

  (2)從九百九十起,一個一個地數,數到一千。

  (指名數)

  (3)從六百起,一百一百地數,數到一千。(同位互數)

  2、書上第36頁 第2、3題。(獨立思考,同位交流,指名回答。)

  3、搶答賽:

  (1)3個百是多少? 7個百呢?

  (2)在一百九十八后面連續數出五個數;在二百零七后面連續數出四個數。

  (3)四百七十七后面的第三個數是什么數?

  四、作業:

  十個一是( );十個十是( );十個百是( )。

  一十里面有( )個一;一百里面有( )個十;一千里面有( )百。

【小學二年級教案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數學教案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01-24

小學二年級的數學教案01-31

小學數學教案06-12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6

(精選)小學數學教案07-05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4

(經典)小學數學教案08-09

小學數學教案(經典)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