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一年級數學教案

時間:2024-07-02 08:43:15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一年級數學教案優選(15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數學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一年級數學教案優選(15篇)

一年級數學教案1

  一、認識圖形(二)

  單元學情分析

  這部分內容是在上學期“認識物體和圖形”的基礎上教學的,通過上學期的學習學生已經能夠辯論和區分所學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了,這里主要是通過一些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間的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一些關系。

  本單元教學的關鍵是把握好教學要求,既不能在上學期的基礎上簡單重復,又要能拔高教學要求,上學期在認識物體和圖形時,也有拼擺,但那時只是用所學的形狀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圖案和事物,使學生加深對所學圖形的認識,從中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同時體會圖形的顯著特征。而本單元“圖形的拼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擺、拼、剪等活動體會平面圖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和立體圖形間以及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間的關系。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以及正方體的形狀,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辨別和區分這些圖形。

  2、培養學生初步發展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

  3、通過觀察、操作、使學生初步感知所學圖形之間的關系。

  單元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

  單元難點: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聯系與區別

  單元課時安排:約3課時

  第一課時:認識圖形(1)

  教學內容:認識圖形(1)

  教學目標:

  1、通過直觀使學生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形狀和邊的特點。

  2、通過折一折、擺一擺、剪一剪、拼一拼,加深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能辨別、區分這兩種圖形。

  教學重點:通過操作讓學生明白長方形和正方形各自的特點。

  教學難點:能夠根據各自的特點進行簡單區分與判斷。

  教學方法:觀察法、操作法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剪刀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長方形,請學生說一說長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兩條長邊相等,兩條短邊相等)

  再出示正方形,也請學生說一說正方形的邊有什么特點。(四條邊長度都相等)

  二、新課。

  1、拿出每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正方紙,師生共同操作。

  (1)引導學生先看正方形,先上下對折,邊要對齊,看上下兩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上下兩條邊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左右對折,方法同上。然后把正方形紙的兩個斜對著的角對齊,折后觀察折痕兩旁的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再繼續對折一次,觀察折出的幾部分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四條邊是不是完全合在一起。(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得出結論)

  (2)用長方形紙折一折,看一看長方形的邊長怎么樣。

  要求學生先思考:怎樣折長方形的紙,就能使分成的兩部分完全合在一起?然后,自己動手折一折,以四人一小組進行討論,再翻開課本進行核對。

  (3)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

  拿出事先準備好的長方形和正方形(長方形的一邊與正方形邊長相等)先將兩個圖形重疊在一起,讓學生觀察:兩個圖形的邊有什么關系?如圖:

  2、小結:今天我們學了什么?大家有什么收獲?

  3、學做風車。

  (1) 先出示一個風車,將風車展開,讓學生觀察風車是由什么圖形剪拼成的.。

  (2)拿出準備的長方形紙,同桌互相商量,想一想要折一個風車該怎么做。

  學生動手操作。(先將長方形紙剪成一個正方形,再動手做成一個風車)

  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認識圖形(2)

  教學內容:認識圖形(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剪一剪、拼一拼、擺一擺等方法,加深對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感性認識。

  2、初步認識這些圖形之間的關系,同時通過對圖形的分解與組合,初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方法弄清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的特征,并能進行判斷

  教學難點:

  圖形的分解與組合

  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法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把下列圖形的題號填入相應的括號內。練習一

  長方形( ) 正方形( )

  三角形( ) 圓 ( )

  2、用小棒分別擺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各一個。

  二、新授。

  1、取出事先準備好的兩張長方形紙,如讓學生思考,兩個這樣的長方形可以拼成什么樣的圖形呢?學生動手操作發現兩個這樣的長方形可拼成一個正方形,也可拼成一個長方形。

  2、出事先準備好的四個小正方形,讓學生想一想有幾種擺法。

  3、取出12根小棒,想一想,你能擺出幾種圖形。學生以四人為一小組進行討論。(手畫)

  4、完成教科書P4、4。

  5、請學生拿出若干個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分組合作,自由拼擺圖形,充分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

  三、鞏固練習。

  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認識圖形(3)

  教學內容:認識圖形(3)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直觀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2、通過學生動手拼一拼、擺一擺,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征,能辨認和區別這兩種圖形。

  教學重點: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形狀以及特征

  教學難點:能辨認和區別

  教學方法:引導探究法

  教學準備:長方形、正方形紙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出示一些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

  讓學生指出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

  2、在長方體下面的括號里面畫“ ”,正方體的下面括號里面“√”。

  3、口答。

  長方體有幾個面?正方體有幾個面?

  二、新授。

  1、取出兩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2、取出三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3、取出八個正方體,可以拼成什么圖形?

  教師:通過學生自由拼擺,讓學生發現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區別以及之間的關系。

  4、取出四個長方體,如:可以拼成什么圖形?(一種拼成長方體,一種拼成正方體)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科書P5、1。

  2、完成教科書P5第5題。

  學生獨立完成,全班講評。

  3、完成教科書P7第7題。

  先讓學生觀察長方體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間的關系,然后進行正確的劃線連接。

  4、完成教科書P6第五題。

  觀察:(1)第一行和第三行有什么關系?

  (2)第一行和哪幾行有關系?

  (3)第二行和哪幾行有關系?

  (4)你發現了什么?

  (5)圖中缺了幾塊 ?你是怎樣得出來的?

  5、完成教科書P7第六題。

  6、完成教科書P7第8題

  根據正方體的平面展開圖,讓學生想象正方體的六個面上分別標的是哪些數字,教師出示實物演示。

一年級數學教案2

  【學習目標】

  1.通過新年游園會提出數學問題,解決數學問題,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

  2.通過小組和全班同學的交流、合作、體驗到十幾減9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培養數學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識。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初步了解“十幾減9”的計算方法,并能探究多種計算方法。

  學習難點:理解“破十法”的算理。

  【學習過程】

  一、學習新課,探究新知。

  1.收集信息,理解題意。

  小丑手中一共有15個氣球,賣了9個。

  思考、提出問題:還有幾個?

  在小組里互相說一說已知條件和提出的問題。并把算式在練習本上寫出來,然后組長向全班匯報。

  2.比較15 9和15 3這兩道算式。

  二、達標檢測

  1.寫出下面的.氣溫。

  零上15℃( )

  零下10℃( )

  零下20℃( )

  零上33℃( )

  2.在( )里填上適當的數。

  9+( )=13

  9+( )=15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的數。

  9 ( )=12

  12 9=( )

  9 ( )=16

  16 9=( )

  9 ( )=17

  17 9=( )

  4.用喜歡的方法計算。

  17 9=_____

  16 9=_____

  13 9=_____

  19 9=_____

  11 9=_____

  10 9=_____

  18 9=_____

  14 9=_____

一年級數學教案3

  教學內容:

  課本第84-85頁。

  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操作,經歷認識11-20各數的組成的學習過程,能夠正確地書寫11-20各數。

  2、認識計數器,了解數的十進制,認識數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教學重難點:

  認識數位,進一步認識11-20各數的組成,學會11-20各數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練習數數。

  (1)從4數到19,先順數一遍,再倒數一遍。

  (2)同桌互相當小老師,先從2到20順數一遍,再倒數一遍。

  (3)兩個兩個地數,從0數到20。

  2、讀一讀。

  (1)1、2、3、4、5、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2) 14 2 11

  20 0 19

  (3)以最快的速度數一數,并且說出來。

  ○○○○○ ○○○○

  ○○○○○

  □□□□□□□□□□

  □□□□□□

  3、提問:看著11這個數,你能用小棒表示嗎?你怎樣擺的?1個十和1個一合起來是多少?(板書:11)

  二、探究交流

  1、教學12的組成。

  (1)認識數位。

  談話:原來有11根小棒,再添上1根,是多少?12里有幾個十和幾個一?這1捆表示什么?它對的位置,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叫做“十位”。這2捆表示什么?它對著的位置我們也有一個名字,叫做 “個位”。

  (2)認識計數器。

  談話:12這個數,我們還可以用計數器來表示,出示計數器,你能找到個位和十位嗎?說給同桌聽聽。

  小結:從右邊起第一位就是個位,第二位就是十位。

  在計數器上表示出12。

  提問:怎樣用計數器上的珠子表示12呢?

  1個十,就在十位上撥1顆珠子,這顆珠子就表示1個十。請學生撥1個十。

  這是2個一,我們該怎樣撥珠?學生操作后反饋,在個位上撥2顆珠子。個位上這2顆珠子就表示什么?1個十和2個一合起來就是多少?

  (3)教學12的寫法。

  2、教學11的組成。

  11這個數用計數器怎樣表示?同桌討論并操作。

  匯報撥珠方法:十位上撥1顆珠子,個位上撥1顆珠子。

  用數字卡片擺出11。學生操作后匯報。

  討論:十位上的“1”和個位上的“1”表示的意思一樣嗎?

  3、自學13-19各數的組成。

  談話:剛才我們先擺小棒,然后撥珠,再把數擺出來,你能用這樣的方法自學13-19的'組成嗎?學生操作,教師巡視。學生匯報過程,課件演示。

  14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15呢?16、17、18、19呢?

  談話:通過剛才的操作和觀察,你發現了什么?

  4、教學20的組成。

  談話:出示1個十,這是多少?該放在什么位上?怎樣用珠子表示它?學生操作。又添上1個十,現在是多少?

  提問:十位上為什么撥2?個位上為什么沒有珠子呢?

  提問:20是怎樣組成的?

  5、教學數位表。

  (1)出示數位表。

  師:同學們,這是數位表,數位表上從右邊起,第一位叫個位,第二位叫十位,有幾個一就在個位上寫幾,有幾個十就在十位上寫幾。

  (2)問:13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有一個十,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有3個一,我們就在個位上寫3,讀做十三。

  問:14里面有幾個十,幾個一?

  有一個十,我們就在十位上寫1,有4個一,我們就在個位上寫4,讀做十四。

  想:15應該怎么寫?為什么?16可以怎么寫?

  討論:20怎么寫?

  6、小結:這就是今天我們學習的11-20各數的認識。

  三、反饋完善

  1、搶答。

  1個十和2個一是______。

  十位上是1,個位上是6,這個數是______。

  2個十是______。

  1個十和9個一是______。

  2、看數撥珠。

  12 13 20 15

  3、猜謎游戲。教師說一句話,學生猜數。

  1個十和6個一是幾?

  十位是2,個位是0,這個數是幾?

  比14大,比16小的數是幾?

  四、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又學到了什么知識呢?

  板書設計:

  11--20的寫數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學反思:

  讓學生在創造中學習,在學習中創造。我們的教學就應該挖掘每一個孩子身上的創造欲望和能力,從而促進他們的發展。這也是本節課的一大特點。為學生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間,真正落實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

  從重視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并把這份經驗作為教學的起點和教師備課的出發點。

  精心設計提問。在教學時,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自己嘗試解決問題也是這節課的一大特點,激發了學生思考、探究的動力,使課堂成為學生不斷進取的空間。

一年級數學教案4

  課型新授

  本課題教時數: 4 本教時為第 1 教時 備課日期XX月XX日

  教學目標

  1、經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的活動過程,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在數學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教學準備

  媒體課件、桃子卡片、圓片、學生準備圓片、小棒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課前導入。

  二、教學新課。

  三、鞏固練習。

  四、小結。

  同學們,新的學期又開始了,在新的學期里,我們將一起學習新的知識,掌握新的本領,解決新的問題。

  1、讓學生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1)、出示桃子圖片,讓學生隨意分。

  小朋友手里都有6個桃子,你能把它們分成兩份嗎?小朋友可以互相合作,也可以自己動手分。

  (2)、展示學生分的成果。

  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的呢?

  學生會有很多種分發,教師用媒體課件都展示出來。

  (3)、發現“平均分”。

  教師帶領小朋友觀察:小朋友,這里的幾種分法都是不同的,我們來仔細觀察,你們有沒有發現什么?

  讓小朋友發表意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現有兩種分法的每一份都是相同的。

  小朋友們都發現了有兩種分法與別的不同,那么我們就仔細來觀察這兩種分法:我們發現這兩種分法的每一份的數目都是相同的。我們把這樣的`每一份都一樣的分法就叫做“平均分”。讓學生和教師共同讀幾遍。

  教師接著演示:把4個桃子分成左邊2個,右邊2個,引導學生說出這是平均分。并連貫說:“把4個桃子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個。”

  2、進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義。

  (1)、教師出示幾種物體的分法,讓學生說說是不是平均分。

  (2)、如果是平均分,分成里幾份,每份有幾個?

  3、讓學生動手平均分。

  (1)、讓學生小組合作將手中的8個圓片平均分,并互相說說平均分成幾份,每一份分得幾個。

  (2)、發表意見。

  (3)、表揚說的好的小朋友。

  4、動手操作。

  (1)、教師提出意見,讓學生邊操作,邊說出結果。

  有8個桃子,每只小猴子分得2個,可以分給幾只猴子呢?

  (2)、讓學生動手,找學生演示。

  (3)、連起來說說。

  (4)、在書上填寫出來。

  1、完成“試一試”的題目。

  (1)、讓學生相互合作,邊操作邊得出結果,填寫在書上。

  (2)、集體訂正。

  2、完成“想想做做”的題目。

  (1)、完成第一題。

  說出哪種是平均分,并說出理由。

  (2)、完成第2題。

  教師讀題目,讓學生先圈一圈,再填寫。

  填寫后讀一讀。

  (3)、完成第3題。

  這道題目不讓學生動手操作,看學生能否回答出。

  回答后教師出示教具演示。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什么樣的分法叫做“平均分”?

  課后感受

  本節課是讓學生發現什么叫做平均分的,所以有些學會已經掌握了平均分的含義,而有些學生卻不十分理解。

一年級數學教案5

  教學內容:

  數一數

  課型:

  新授課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幫助學生了解學校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2、通過數數活動,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情況。

  重點:

  了解學校生活

  難點:

  數數活動

  教學準備:

  2-3頁的教學掛圖,1-10數字卡一套。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小學生了,要與老師一起學習很多的數學知識。數學知識是很有用的,學會它你就能增長本領,會解決許多生活中的'問題。你們會從1數到10嗎?與老師一起一邊伸手指一邊數數。看圖數數。

  二、激發興趣。

  1、出示教科書2-3頁彩圖。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一所美麗的鄉村小學。大家看看這里都有一些什么呢?

  2、數圖中的數量。

  (1)小朋友們認真地數一數,這里有幾面國旗?用數字幾表示。

  (2)生答有一面國旗,一位老師可以用數字“1”表示。

  3、認讀1-10各數。10個數都數完后,教師讓學生讀一讀這些數。

  4、數教室里的實物。這幅圖上有這么多事物的數量能用數來表示,那么我們身邊的.事物能不能用這些數來表示呢?

  三、小結:今天我們一起數了美麗的鄉村小學里的人呀,紅旗呀,花和鴿子等許多東西,還數了我們身邊的門窗,鉛筆等事物,小朋友們還可以數一數我們校園里的事物。

  四、請用火柴棒從1擺到10。

  五、作業:開心數數

  六、板書:數一數

一年級數學教案6

  單元教學目標:

  1、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意思。

  2、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并能對他們進行拼圖、折紙等活動!

  3、初步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并能在釘子板上圍出相應的圖形。

  4、欣賞利用圖形組成的美麗圖案,并能嘗試進行設計。

  教學重點:

  正確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和圓

  教學難點:

  會用學習過的平面圖形拼圖

  教學時間:7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

  數學第二冊36-37頁的內容。

  教學目的:

  1、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2、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解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3、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教具、學具:課件、小圓印章,三棱柱、圓柱、正方體、長方體模型

  教學過程:

  一、聯系實踐、復習引入。

  1、同學們,我們已經學過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誰能在我們教室里找出什么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2、從桌面上拿出自己喜歡的物體,并說說它們的的形狀。

  3、摸一摸手中的物體,有什么感受?與同學交流想法。

  4、引導學生說出有些物體的一面或幾面是平平的,揭示課題。

  二、動手操作,認識圖形。

  1、認識長方形。

  A:讓學生動手找出長方形的面(生可以用摸、描、印),認識長方形并出示圖形。(電腦出示:從長方體中取下長方形。)

  B:其余生也找找手中物體中的長方形的面,看一看,摸一摸。

  2、能不能從其他物體上找到其他的圖形呢?(學生獨立找、小組內找、與教師一起找)。

  3、匯報交流,認識正方形、三角形、圓。(電腦演示)

  4、請小朋友仔細觀察,今天我們認識的圖形和過去認識的物體有什么不同?

  5、用自己的辦法把圖形從物體中“印”下來。

  三、聯系實際、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1、出示教材中的交通標志圖讓學生辨認,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2、在生活中,你在哪兒見過這些平面圖形呢?請同組的同學相互說說。

  四、探索與實踐。

  1、淘氣和同學們一樣也認識了這些圖形,這是淘氣利用今天認識的圖形拼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電腦演示)你們能從這幅美麗的圖畫中找出今天學的這些圖形嗎?

  2、下面請同學們小組互相合作,利用老師給你們的圖形拼出自己喜歡的漂亮的圖畫,要盡量和淘氣的不一樣。

  五、課內小結與課后延伸。

  1、下面請同學們閉上眼睛,在腦子里想想今天認識的圖形。

  2、在生活中我們到處都可以見到這些圖形,同學們回到家后仔細觀察家里的物體,看看能在哪些物體上找到這些圖形,把你的發現告訴你的爸爸、媽媽,好嗎?

一年級數學教案7

  教材方面:

  《數花生》是北師大版數學教材第二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教材很重視學生數感的建立,通過估計和比較幫助學生建立數感,此外,教材還十分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問題串是第4版教材的特色之一,

  教學內容以問題串的形式,形成了一個連續動態的問題組合,引領學生逐漸學會從頭到尾獨立思考。本課三個問題,引導學生不斷經歷數的過程,層層遞進,步步提高,使學生能順利地了解100以內數的順序,并能用不同的數法熟練地數出100以內的數,增強對100以內數的認識,感悟事物與數之間的對應關系。問題串使課程內容的展開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的教學過程、課程目標的達成過程四位一體。在活動中引領學生獨立思考,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在交流中學習數學知識、形成技能,積累經驗,發展思想。

  學情方面:

  一年級的學生在一年級上冊的學習內容中,學生已經熟練掌握了20以內數的數數,很多學生在未學習這一課前已經能熟練數出100以內的數,而且他們的生活體驗中常常會接觸到100以內的數,但孩子們的頭腦中,還沒有100以內數的.概念,這一課教學就是要幫助孩子們建立100以內數的概念,為以后學習數學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而且,雖然學生能數很多的數,但是僅僅限于用嘴數,一旦要對應事物,數事物的個數時,體現一一對應的關系,正確率不高,孩子們手口對應方面還是欠缺的。

  教學目標:

  100以內的數數教學不是單純的學會空口數數,這樣只能說學生了解了數的順序,更重要的是學生要體驗每一個數字的增加,實際上是事物疊加的結果,數字的變化代表的是事物多少的變化,在生活中我們用到的更多的是聯系實物進行數數,學生要有這種一一對應的關系,并能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數數的方法,其次,學生已經能熟練地數出100以內的數,我們這節課的落腳點放在哪里?而是要重視學生點數的能力,因此,這節課,我讓學生準備學具花生,讓學生充分利用學具用不同的方法進行數數的學習。通過以上兩點的思考,我制定如下的教學目標:

  1.結合多種數數活動,會數100以內的數,初步認識100以內的數,感知100的意義。

  2.在多樣化的數數活動中,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感受數數的樂趣。

  3.通過數數培養數感,感受位值。

  教學過程:

  為了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結合我們二小的課堂教學模式“雙向四環十六字”進行教學,圍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問題解決和情感態度,將自學引導、交流合作、展示點撥、練習評測和諧融洽地結為一體,建立起真正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雙向”指參與教學活動的學生和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相互合作,相互協作,共同促進,共同發展的雙邊活動。“四環”指課堂教學過程中相連接的四個基本環節。《數花生》的四環體現為:第一環:自學引導(獨立數數)。提出問題,產生數的興趣。第二環:交流合作(換一種方法數數)。互相檢查再數,強化數的方法。小組合作嘗試數出100個花生。第三環:展示點撥。學生展示不同的數法,教師強化十個十個數。第四環練習評測(探索練習)。體驗不同的數法。

一年級數學教案8

  一、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62-63頁的內容。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進一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

  2、能力目標: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對知識遷移的能力,以及小組互相合作的意識。

  三、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四、教學難點:

  探索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五、教學關鍵:

  發展初步的估算意識。

  六、教具、學具的準備:

  電腦多媒體。

  七、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出示主題圖(小東、小紅和小亮在跳繩),并配上解說:今天,小東、小紅和小亮利用課間操的時間進行了一場跳繩比賽,老師把比賽結果制作成了一張統計表,請大家看看,說說你從統計表中得到了那些數學信息。

  學生看表,并匯報:小東跳了62下,小紅跳了48下,小亮跳了70下。

  (二)、探索新知,從問題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據數學情景和信息,提出相關問題。

  在小組中說說,從統計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學生匯報:小東比小紅多跳幾下?小亮比小紅多跳幾下?

  小紅比小東少跳幾下?小紅比小亮少跳幾下?

  或者提出小東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亮和小紅共跳了幾下?小東和小亮共跳了幾下?

  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進行解決。

  請學生說出是怎么想的?如何列式?

  62-48=70-48=70-62=

  62+48=48+70=62+70=

  2、探索算法。

  先請學生估計以下62-48=,可能等于幾,再請學生通過具體計算,進行驗證。

  如果有困難可以在小組中交流,互相幫助。

  匯報小組意見(允許學生使用各種算法)

  (1)、我想62-40=22,22-8=14,我會計算兩位數減整十數,所以先把48看成40,減完40,還少減了8,所以再減去8等14。

  (2)、我想62-50=12,12+2=14,把48看成50,減完50,還多減了2,所以再加上2等14。

  (3)、我想各位上的2不夠減8,于是就向十位借十,就成了12-8=4,十位上的數被借走了十,所以就成了60-10-40=10,再把10+4=14。

  用的是“滿十進一”的`方法。

  (4)、用豎式計算。

  62十位上的6借走1還剩5,-485-4=1

  方法是多樣的,只要正確即可。

  3、比較幾種算法的簡便性。

  請學生說說以上幾種算法,哪一種更為簡便,而且不容易出錯。

  教師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如:老師認為“滿十進一”的計算方法比簡便,而且不容易出錯。

  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掌握情況,選擇自己所接受的方法。

  (三)、實際應用。

  1、完成70-48=70-62=

  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2、教科書第62頁的“想一想”。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說說自己的算法。

  3、教科書第63頁的第1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反饋時,小組之間互相檢查,并說說自己所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如:沒有進一,數位沒對齊等。

  4、教科書第63頁的第2題。

  先要讓學生看懂圖意,并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淘氣用50元買了一個羽毛球拍售貨員阿姨找了他29元,買一個羽毛球拍需要多少錢?

  列式解答,最后組織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么想的。

  5、教科書第63頁的第3題。

  明確題意,學生獨立完成,其中“()+40”的答案不唯一。可以讓學生進行猜測,“()”可能是0,也可能是4,如果“()”是其他數,它就無家可歸了。

  (四)、總結。

  有什么向對大家說的?有沒有什么意見要發表?

  板書設計:

  跳繩

  62-48=14(下)

  我想:62-40=22我想:62-50=12

  22-8=1412+2=14

  62十位上的6借走1還剩5,-485-4=1

  14

一年級數學教案9

  教學目標:

  1、學會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

  2、學會列豎式計算進位加法,知道“滿十進一”的運算規律。

  3、通過自主探索、交流,培養綜合學習能力。

  4、提高學生探索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與他人積極合作學習。

  教材分析:

  在本節課中,要讓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計算。第一次接觸到列豎式計算進位加法,了解“滿十進 一”的計算規律,對于學生以后學習筆算加法非常重要。對豎式的寫法,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指導。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激發參與

  師:老師 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們學校的圖書館買新書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都有哪幾種書呢?

  (二)學習新知

  1、出示主題圖

  (1)說說從圖中你知道了什么。

  (2)你能根據圖上的條件提一個數學問題嗎?(學生提問,只要有價值教師就給予鼓勵,集體選擇有價值的問題。)

  (3)提出問題:《汪汪樂園》和《海 底世界》共有多少本?

  (4)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2、交流算法

  (1)學生獨立思考算法,試算28+4=()。

  (2)組 內交流算法,對每種算法進行評價。

  (3)全班同學交流算法。

  算法一:數小棒,先擺28 根,再擺4根,然后把4根小棒一根一根地加到28根上,一邊加,一邊數,數出最后的結果。

  算法二:先算28+2=30,再算30+2=32。

  算法三:先算8+4=12,再算20+12=32。

  算法四:列豎式。

  (學生已經學會列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有的學生已經有列豎式計算進位加法的知識儲備,所以當學生提出可以列豎式計 算時,教師就先讓學生試著列豎式計算,自己講解計算方法,然后再強調“滿十進一”的計算法則。)

  算法五:……

  (4)你喜歡哪種計算方法,為什么?

  (三)練習“試一試”

  1、《海底世界》和《咪咪學院》共有多少本?

  (先請學生獨立做題,然后全班交流計算方法和計算結果。)

  2、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你能解答嗎?

  (學生獨立 思考、解決問題;組內交流,全班匯報。)

  (四)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有什么想法?你自己這節課表現得怎么樣?學了本節課后,請你試著用本節課所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如果解決不了,可以存入“問題銀行”以后再解決。

  教學反思:

  本節課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出發,精心設計“圖書 館”這一問題 情境, 讓學生根據提 供的數學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真正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人人要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來源:學科網]

  2、走進學生的心靈,與學生真心交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平等的態度,走進學生的心靈,去把握、分析 學生的內心感觸與想法,讓學 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針對學 生計算時出現的錯誤,并沒有簡單地放過去,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細細揣摩學生的心理及錯誤的原因,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就勢帶領學生去看一看、找一找、改一改,糾正學生的不良做題習慣。

  3、注意學生的練習反饋,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練習時,沒有就題講題,而是引導學生回顧“滿十進一”的法則,注意引導學生在練習中反思--對于自己 做出的題目,給予適當的評價,發現自己做題的錯誤之處,并想一想錯誤是怎樣產生的,如何避免這樣的錯誤;對于他人所做的'題目,也能給予適當的評價,并能同自己的方法比較,發現優劣,從而對自己的方法進行調整。

  4、在交流算法時學生出現了“算法復雜化”的情況,沒有批評學生,而是讓學生繼續發言,然后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算法進行評價,“你認為你的方法怎么樣”,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能力。對于學生正確的答案先是不置可否,盡量用不帶傾向性的語言要求學生繼續發表 自己的見解,然后把評價的權力和機會交給所有的學生,引導學生進行公正的互相評價,在爭辯的過程中發現錯誤,使所有的人都知道錯誤如何避免,并提出建議,選擇合理算法。

一年級數學教案10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一年級學生52人,這些學生大部分是上過幼兒班,還有些學生是從外地轉入的。他們天真可愛,活潑調皮。據幼兒班老師介紹,這些學生各方面的差異較大。有的活潑開朗,還有個別學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開學初,經過和學生初步接觸了解,這些學生由于常規訓練少,一些起碼的常規知識都不懂,他們還像在幼兒班一樣沒有任何約束,想來就來,要走就走,上課時亂走亂動。本學期施行的實驗教材,主要是開拓學生的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因此,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在教學過程中,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注重對學生進行思維的開拓,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表、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

  三、教學重、難點。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會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系,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通過直觀演示和動手操作,認識“上、下”、“前、后”、“左、右”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7、初步認識鐘表,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四、教學措施。

  1、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根據學生的已有經驗和知識設計活動內容和學習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構建有關的數學知識。

  (2)盡量選擇、設計現實的、開放式的學習活動,讓學生通過活動,積極思考、相互交流,體會數學知識的含義。

  (3)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用數學的樂趣。

  (4)設計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5)聯系兒童實際、根據學生特點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視對數概念的理解,讓學生體會數可以用來表示和交流,建立數感。

  3、計算教學應體現算法多樣化,允許學生采用合適的方法進行計算。

  4、根據兒童生活特點,從感必經驗出發直觀認識立體和平面圖形,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5、通過“用數學”的教學,培養學生初步的應用意識和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能力。注意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簡單的數學問題的能力。

  6、設計安排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實踐活動,注意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

  7、充分利用教材資源,教學方法應體現開放性和創造性。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盡量注意使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學中充分利用直觀教具和學具。

  五、教學進度安排(見附表)。

  教學進度安排。

  第一單元:準備課。

  單元教學內容:第一單元。

  單元教材分析: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第2——5頁的內容,第2、3頁是一幅美麗的畫面,圖中有教師、學生、鮮花、樹木、樓房,人和物的數目注意用到10以內的各數。新教材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將數擴展到20,而且畫面中,每個數量出現了多種角度數的話,還會數出很多,這就給予學生創設了充分觀察、探究的空間。在教學中,注意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數畫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學生的數數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數到,只要教師心中有數,在學生數出以后能給及時正確的評價即可`。

一年級數學教案11

  教學內容:

  做個加法表。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經歷小組合作,整理、交流10以內加法表的過程。

  2、過程與方法: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把10以內的加法算式有規律地整理在加法表中,能夠發現加法表中的簡單規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通過小組交流,列出所有算式,對10以內的加法進行歸納,從中發現規律。

  教學難點: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經歷研究與探索的過程。

  教具學具:10以內加法算式的卡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10以內的所有加法,今天我們就來總結一下。以前是老師給你們講,今天請同學

  們自己整理我們學過的所有加法算式。你們有信心嗎?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師:現在同學們先在小組內把我們學過的10以內的加法算式寫在卡片上,注意寫得越完整越好。學生在小組內共同

  討論寫卡片。

  師:老師已經把我們學過的加法算式都整理在了卡片上,我們要想把這些整理好,就要仔細看看,好好想一想先確

  定一個標準,按什么分類整理呢?

  學生可能會說:

  找出得數是3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數是10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4

  師:其實同學們說得都有道理,但是總結得不夠好,應該說我們可以以得數為標準進行分類或者以算式里面的數為

  標準進行整理,都可以。不過老師有一個更好的辦法,那就是把這兩者結合在一起,豎著把得數相同的算式擺成一

  列;橫著也按順序把含有同一個數的算式擺成一排,這樣就能整理成一個表格了。大家看(出示不完整的加法表),

  這個加法表還不完整,老師已經擺了一些加法算式卡片,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會發現:第一列兩個數相加都是10。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對,想一想第二列往下寫哪個算式呢?

  學生可能猜測:第二列兩個數相加都是9。往下寫9+0,8+1……

  師:按課前劃分的小組,每個小組在一起仿照這個開始整理,完成這個表格吧!

  學生認真看明白后,動手把相應的算式卡片放人表格里,教師巡視指導小組活動,關注小組分工是否明確,組織交

  流展示各小組合作探究的結果。

  2、探索規律。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你從中發現了什么規律學生可能發現:

  橫著看第一排算式都是加0,第二排都是加1,第三排都是加2……

  豎著看第一列算式得數是10,第二列算式的得數是9,第三列算式的得數是8……

  從右上到左下斜著看,每個算式的后一個數都比前一個算式多1,得數比前一個算式多1。

  每一個算式的前一個數減少1,后一個數就增加1,算式的得數相等。

  三、課堂總結:

  師:同學們,今天你們的表現很出色,學會了整理加法算式的方法,下一節課我們將用同樣的方法來整理減法算式,好好想想該怎么做。

一年級數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進行計算。

  2.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性,發展估算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獨立思考、交流合作,培養創新思維和交流能力。

  4.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系,初步培養探索意識。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課間都在跳繩鍛煉身體,下面我們來個跳繩比賽好不好?

  師:咱們每個大組選一個代表,時間半分鐘,看誰跳得多。其他同學做裁判,把他們跳的個數記錄在這張統計表內。(教師出示統計表)

  比賽開始,學生邊數邊記,熱情高漲。完成如下統計表:

  一組

  二組

  三組

  四組

  18

  27

  53

  36

  師: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你能不能提出一些加法問題,并列出算式?

  生1:一組和二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27。

  師:誰還能提出不同的問題呢?

  生2:一組和四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36。

  生3:二組和三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27+53。

  生4:一組、二組和三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27+53。

  生5:4個組一共跳了幾下?算式是18+27+53+36。......

  (教師選擇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的題目進行板書:18+27,18+36,27+53,27+36。)

  師:還有這么多的同學想提問題,下課后再跟老師說說好嗎?

  師:剛才同學們都很愛動腦筋,提出了這么多不同的問題,這節課我們先來解決這樣的問題(指黑板上的問題),其他的問題,我們把他們存入問題銀行,以后再來解決。

  (二)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1.獨立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

  師:我們先來解決18+27這一問題,算一算答案是多少。請每個同學先自己動腦筋想一想、算一算,然后在小組內說給大家聽你是怎么想的。看誰的方法多,誰的方法好。

  2.全班交流算法

  生1:我是這樣算的:18+20=38,38+7=45。所以18+27=45。

  師: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釋一下嗎?

  生2:他的意思是把27分成了20和7,先用18+20,再加上7,等于45。

  師:與他的方法一樣的還有嗎?(有很多學生舉手表示相同)與他的方法差不多的還有嗎?

  生3:老師,我的方法與他的差不多,我也是把27分成了20和7,但是我是先算18+7,又加20,結果也是45。

  師:你們的方法一樣,只是加的次序不一樣。

  生4:老師,我覺得我的方法跟他的也差不多,我的是把18分成10和8,8+27=35,35+10=45。

  師:你聽得很認真,也很愛思考,你們的方法都是把一個數拆開,變成我們學過的兩位數加一位數或整十數。這種利用舊知識解決新知識的方法叫轉化方法。

  生5:(著急地喊起來)老師,我的也跟他們差不多,他們是拆了一個數,我是拆了兩個數,18分成10和8,27分成20和7,10+20=30,8+7=15,30+15=45。

  師:你真棒!能發現自己的辦法跟他們的差不多。還有與他們的方法不一樣的嗎?生6:我是用豎式算的。

  師:請你到黑板上寫一下你的豎式,并向同學們介紹一下你是怎么算的。生6:(邊寫邊說)要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師:你講得真好,長大了你一定會成為一個優秀的老師。誰還有不同的算法?生7:我是先算20+27=47,47-2=45。

  師:誰聽懂了?能不能說一說為什么這樣算呢?生8:他是把18看成20,用20+27=47,因為多加了2,所以再減掉2。

  師:說得真有道理!生9:我的跟他的有點一樣,我是20+30=50,50-2-3=45。

  生10:我想問一下,為什么又減2又減3?

  師:誰聽明白了?誰來替生9回答?生11:因為他是把18看成20,多加了2,把27看成30,多加了3,所以要再減2減3。

  師:你這個小老師當得真好,說得很清楚。還有同學想說與他們不一樣的方法嗎?

  生12:我是用數小棒的方法來算的`。生13:我是這樣想的,18是2個9,27是3個9,一共是5個9,五九四十五,所以等于45。

  師:你真會動腦筋,你怎么能很快算出五九四十五呢?生13:我媽媽教過我乘法口訣。

  師:你真愛學習,這個方法很巧,但只用于一些特殊的題目。

  師:同學們,你們真愛動腦筋,想出了這么多的好方法!以后大家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進行計算。

  (三)應用升華

  1.師:下面,你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算一算黑板上這幾道題。

  2.出示課本“發新書”情境圖,讓學生明白主題圖的意思后,師問:“大家估計一下每人一本,40本書夠嗎?你怎么想的?”

  生:夠,因為19接近20,18也接近20,20+20=40,所以夠。(然后讓學生通過計算進行驗證。)

  3.出示課本53頁第3題“我們去春游”情境圖,首先讓學生明白題目的意思,再讓學生估算,然后鼓勵學生進行嘗試和探索,培養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能力。

  〖教學反思〗從課堂教學的實踐看,本課的總體效果良好,體現了算法多樣化,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較好地體現了事先的教學設想。下面幾點感觸較深。

  1.給學生提供“做數學”的時空,還學生自主,學生的創造力將不可限量。學習是學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后,學生的表現會讓你大吃一驚。放手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去解決18+27到底得幾,學生想出了這么多種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學習變成了自己的事,學得更主動,潛能得到了更好地發揮。

  2.要引導學生在合作學習中有效地交流。在合作學習中僅僅充分交流是不夠的,還要引導學生彼此溝通和相互理解。教師應該不僅讓學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方法,而且要引導相互間的理解;不僅讓學生了解方法的多樣性,而且讓學生理解方法的合理性,培養優化意識。比如在課堂中用“誰聽懂他的意思了?能解釋一下嗎?”“與他的方法差不多的還有嗎?”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進行比較、分析,在比較中深化理解,讓他們真正達到成果共享的目的。只有通過不斷地進行比較,使學生的思維不斷引向深入,智慧的火花不斷閃現和碰撞,才有可能引導學生不斷調整并優化自己的計算方法,達到熟練靈活地計算的目標。

一年級數學教案13

  教學目標:

  9.利用認識的圖形組出美麗的圖案。

  10.培養良好的'動手實踐能力。

  教學重、難點:

  動手實踐操作。

  課時安排:1課時

  課前準備:

  1、圖片;

  2、小棒。

  教學過程:

  一、欣賞圖案

  1.出示圖案:

  風車扳手萬花筒青蛙

  2.引導觀察

  3.小組討論:

  每人分別選一個圖案指出這個圖案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

  4.匯報交流

  5.小結評議

  6.介紹圖案的作用

  二、練一練

  1.想一想,涂一涂

  看清題意,動手畫一畫。

  2.擺一擺

  (1)用3根小棒可以擺一個三角形,擺兩個三角形最少用幾根小棒?擺3個呢?

  (2)用10根小棒能擺出幾個正方形?

一年級數學教案14

  【教學內容】

  北師大一年級下冊第42、43頁,第四單元第4課。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和設計圖案的活動,進一步認識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和圓。

  2、初步培養空間觀念、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不斷積累活動經驗。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進一步認識四個基本平面圖形。

  【教學難點】

  能從復雜圖案中辨認出幾種圖形,并利用圖形特征進行創作設計。

  【教學過程】

  激趣引入:

  老師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幾頂數學帽:一頂觀察帽、一頂思考帽、一頂想象帽,在今天數學之旅中你可能會用的上哦!

  活動一:動手做

  【展示我的作品】

  課前我們一起利用前幾課認識的平面圖形創作了自己獨特的作品,剛才董老師展示了我的作品,那下面就請同學們來分享,介紹你的作品是什么,并提出一個有關圖形的問題,再與大家交流,我要把這頂觀察帽借給大家,仔細看才能回答問題。

  還有那么多同學想來介紹自己的作品,下面就請大家像剛分享的同學那樣和你的同桌說說自己的作品吧,開始。

  看了同學們剛才的作品,我想說“原來數學可以創造藝術”,這是一幅畫展中的作品,還有一位荷蘭畫家蒙德里安,就用最簡單的正方形和長方形進行設計,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掀起一陣潮流。看了他的作品啊,我覺得咱們班的同學個個都成為藝術家。

  你們還想再一展身手,進行設計創作嗎?

  活動二:動手畫

  我們全班有13個小組,下面就請組長拿出點子圖,四人分工合作,用平面圖形設計一個自己組的標志,在這董老師要請大家戴上這頂想象帽,盡情創作。

  哪個小組愿意與大家分享你們設計的小組標志?

  同學們的設計太棒了,從你們的設計當中老師還感受到了各小組合作學習的力量,今后你們還會一起迎接很多學習上的挑戰,你們會更加親密無間;

  其實無論之前我們見過的方格圖還是今天用的點子圖都是我們畫圖和研究圖形的好幫手,曾經有一位奧地利的數學家皮克就曾利用點子圖推導出了計算格點圖形面積的公式呢,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會經常用到點子圖。

  活動三:動手涂

  接下來難度要升級了,我們的圖形朋友們藏在了一個復雜的圖形當中,你們能從中找出哪些圖形呢?它由幾個小三角形組成的?

  誰來分享?誰還有跟他不一樣的發現?

  請大家拿出學習單,找到▲圖標,試著涂一涂吧。

  大家真了不起,有這么多發現,看來大家都擁有了一頂屬于自己的觀察帽,那接下來我們就用剛才的發現來玩一個游戲。

  活動四:動手玩

  游戲的名字叫魚網捉魚,這是小魚,這是魚網,出示規則,清楚了嗎?這個游戲,只有觀察帽可不夠了,老師還要送你思考帽,好開始吧。

  剛才同學們玩的特別開心,還有些意猶未盡,沒關系,課后老師給大家準備了更大的魚網,同學們可以盡情的玩。

  接下來還有更廣闊的圖形世界在等著你們。

  廣闊的圖形世界

  說到圖形,就不得不提到一位偉大的古希臘數學家、科學家阿基米德,請聽聽下面的介紹吧!(音頻)

  還有更好玩的.呢,這兩幅圖是著名數學謎題愛好者克利夫設計的經典謎題,除此之外,還曾有一門古老的科學叫“神圣幾何學”,你們想挑戰一下以上三個謎題嗎?請把學單翻到背面,任選一個你最想試試的圖形開始吧,可以同桌合作,也可以獨立思考,開始吧!

  回顧小結

  好了還沒找到答案的同學,可以課后繼續研究,今天我們通過四個活動走進了圖形世界,你有哪些收獲呢?今天的你能成為數學小達人嗎?可以試著回答學習單上最后的問題,如果答對了,恭喜你是今天的數學小達人,答不出來也沒關系,你可以想辦法去尋找答案,今天的課就到這了,希望你們能帶著這三頂數學帽,甚至更多的數學帽,去探索更多的數學知識。

  【教學反思】

  本課是北師大版一年級下第四單元內容,屬于圖形與幾何版塊。該節課的重點是進一步認識幾種常見圖形的特征,能用各種圖形,發展學生的創新、想象、動手操作能力。讓每一個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本節的追求。為此,本節課力求做到以下幾點:

  在活動中學習知識,發展能力 本節課,我努力營造一個生動、主動、和諧的學習環境,給學生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活動交流的機會以及發揮想象力的空間,引導他們在活動中,饒有趣味地掌握數學基本知識與技能,發展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培養學生的創新和應用意識 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拼出自己喜歡的圖形,讓他們在動手中培養發散思維,初步形成創 新意識,為自己班級設計班標這個實踐流動,密切了數學與生活的聯系,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注重小組合作培養協作精神 本次多次設計學生小組討論,合作解決問題,發揮了學生自主合作精神,讓學生共同享受到成功的歡樂和集體的力量。

一年級數學教案15

  一、指導思想

  數學是一個色彩繽紛的萬花筒,美麗而奇妙。數學是神奇的世界,肯定有不少學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訓練學生的思維活動是重中之重。在數學教學中探求問題的思考、推理、論證的過程等一系列數學活動都是數學教學中實施思維訓練的理論依據之一。因此,趣味數學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

  二、教材簡析

  一年級《趣味數學》教材課程,主要設計理念是:趣味性、實踐性。通過一系列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把數學與兒童生活實際聯系起來,讓學生看到生活中處處充滿數學,學生學起來也親切、自然,可以通過自己的認知活動,實現數學觀念的構建,促進知識結構的優化。學習內容以數學游戲、數學故事、數學實踐活動為主。

  三、目的要求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愛好,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

  2、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學習技能。

  3、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實踐活動經驗,能運用所學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4、培養學生與人合作、與人交流的意識和能力。

  5、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敢于質疑、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6、培養學生數學思考能力、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

  四、 時間安排

  單周四下午3:40——4:40

  五、主要措施

  1、以新課程的理念和新課程綱要為指導思想,以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現有知識水平為依據,采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愿意主動去發現生活中的數學現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敢于質疑,樂于討論探究各種現象,喜歡和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2、逐步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培養和強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應用中感受數學創造的樂趣,增進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3、課前讓學生準備好學具,課上組織好每一個教學活動,把每一個教學設計都落實下去。

  六、 內容安排

  1、認數

  2、我的位置

  3、趣味拼圖

  4、折一折,比一比

  5、我會編故事

  6、猜一猜

  7、找規律

  8、生活中的數字

  9、巧擺火柴棒

  10、有趣的數學題

【一年級數學教案】相關文章:

一年級上數學教案02-05

一年級北師數學教案02-25

一年級數學教案10-13

一年級數學教案09-22

一年級下數學教案01-27

一年級下冊的數學教案02-23

一年級數學教案04-25

小學一年級的數學教案01-07

人教版一年級數學教案01-11

一年級數學教案【熱】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