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時間:2023-12-30 11:03:31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

  教材分析

  本節課的設計思想完全遵循課程大綱按課時要求編寫教案,它以素質教育為指導思想,采用現代的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力求做到重難點突出,精心的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在學習了求積的近似數的方法、小數除法后,學生再來學習本節課的內容,不會感到太困難。教師盡可能的創造學生互相學習、互相討論的機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位學生突破自己,展示自己,同時應重點引導學生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正確地分析,選擇正確的方法取商的近似數。同時,引導學生善于觀察、發現求商的近似數的簡便方法。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義。

  (2)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能正確的按題意求商的近似值。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求近似值。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靈活應用的能力。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理解商的近似值的意義,掌握“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教學難點:能根據實際情況求商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口算。

  0.63÷7 0.24÷0.3 0.65÷0.13

  72÷144 1.44÷0.6 5.6÷0.08

  2.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一位小數.

  1.483 5.347 8.785 2.864

  3.按“四舍五入”法,將下列各數保留兩位小數.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2題后,要讓學生說明其中小數末尾的“0”為什么不能去掉.

  二、探索新課

  1.教學教科書P23頁例7.

  (1)出示例題7.(提問學生:一打是多少個羽毛球?)

  (2)要求根據書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計算.列式 19.4÷12

  (3)依據 單價=總價÷數量

  (4)依據題意要求,取商的近似值。

  2.小結:

  在日常生活中,小數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據需要,采用“四舍五入法”保留近似值,保留時,一般只除到需要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就可以四舍五入了。

  三、鞏固練習:

  1.求下面各數的近似數:

  3.81÷7 32÷42 246.4÷13

  2.做第23頁“做一做”中的題目.

  (1)教師讓學生獨立按要求進行計算,巡視時,注意學生計算時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對不對.做完后,讓學生說一說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樣求出來的?(計算出商的小數的位數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數位數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數.)

  教師問:你解題時用了什么技巧?

  (2)集體訂正

  四、課堂小結:

  (1)提問:今天我們學了那些內容?你有那些收獲?(出示課題:商的近似值)

  (2)求“商的近似值”與求“積的近似值”有什么相同點,又有什么不同?

  將學生分成6組,每組4人,合作探究,互相交流,探討真知。

  然后讓各小組匯報交流,達到生與生的交流,師與生的交流。

  隨后,教師進行總結。

  相同點:都要用到“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并且都要看要保留的那一位的后一位.

  不同點:求積的近似值,要先算出積的準確值再求近似數,求商的近似值不需求出商的準確值,只要求出要保留的下一位就可以了

  五、布置作業:

  練習四第10、11、13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2

  本復習課的設計就是讓學生經歷回顧、梳理、應用、拓展知識的過程。在整理知識的過程中,學生不但能整合知識,總結學習方法,而且能在由易到難的練習中進一步鞏固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及應用。本復習課在教學設計上主要關注了以下幾個方面:

  1、回顧所學知識,散落的知識經過小組的梳理與全班的交流基本上連成了線,學生基本上清楚了知識的前后聯系;經過應用與拓展,這些連成線的“知識珍珠”被穿了起來,這些閃亮的小珍珠足以顯示學生的思維魅力。

  2、引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網絡。復習不是簡單地把前面所學的知識進行練習的過程,而是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整理、學會歸納。通過把知識用情境的形式或者習題的形式呈現出來,才能系統化的整理歸納。

  3、引導學生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這也是數學教學的目標之一。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形成知識網絡,在綜合運用中體會數學知識是聯系在一起的。學生的學習能力會得到提高。

  4、讓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同時有新的收獲,這個新的'收獲就是在解決問題中提出或者發現新的解決問題的策略。設計本課應特別注意的就是要把知識連成線、形成串,便于學生把握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建立良好的認知結構。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方格紙

  教學過程

  ⊙整理復習

  1、復習軸對稱和平移。

  引導學生按下面幾個問題進行梳理:

  (1)軸對稱圖形的意義。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畫一個圖形的軸對稱圖形的方法。

  (2)在方格紙上畫簡單圖形平移后的圖形的方法。

  (3)如何利用平移和軸對稱設計圖案?

  (4)完成教材111頁3題。(課件展示)

  設計意圖:使學生再次經歷軸對稱和平移的過程,進一步體會圖形的變換過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先想一想比較圖形面積的方法,再借助方格紙,在下面圖形中找出與圖①面積相等的圖形。

  結合上面的練習題,復習了平面圖形面積大小的比較有多種方法:根據圖形面積的大小,可以直接進行比較;可以借助參照物進行比較;可以運用重疊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借助方格,利用數方格的方法進行比較;可以直接計算面積后再進行比較等。

  3、復習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1)求下面圖形的面積。

  (2)結合上面的練習題,復習求不規則圖形面積的方法:

  ①直接通過數方格的方法得出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②將圖形進行“化整為零”式的計算,即根據圖形的特點,將整個圖形分割為若干規則的小圖形,通過求小圖形的面積,得出整個圖形的面積。

  ③采用“大面積減小面積”的方法,即通過計算相關圖形的面積,得到所求圖形的面積。

  4、復習底和高。

  先讓學生在紙上分別畫出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然后邊畫高邊總結方法。

  (1)復習了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

  從平行四邊形一邊的某一點到對邊畫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平行四邊形的高,這條對邊就是平行四邊形的底。

  (2)復習用三角尺畫出平行四邊形的高的方法。

  ①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與平行四邊形的一條邊重合,讓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過對邊的某一點。

  ②從這一點沿著三角尺的另一條直角邊向它的對邊畫垂線,這條垂線(從點到垂足)就是平行四邊形一條邊上的高。

  注意:從一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可以向它的對邊畫高,也可以從另一條邊上的任意一點向它的對邊畫高,但把高畫在底邊延長線上在小學階段暫不要求。

  (3)復習三角形的底和高。

  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到它對邊的垂直線段是三角形的高,這條對邊是三角形的底。

  (4)復習用三角尺畫出三角形的高的方法。

  ①把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對準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另一條直角邊與這個頂點的對邊重合。

  ②從這個頂點沿著三角尺的一條直角邊向它的對邊畫垂線,這條垂線(從頂點到垂足)就是三角形一條邊上的高。

  (5)復習梯形的底和高。

  從梯形的兩條平行線中的一條上的某一點到對邊畫垂直線段,這條垂直線段就是梯形的高,這條對邊就是梯形的底。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3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在探究、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面積計算公式,體驗其推導過程。能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

  (2)通過對圖形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轉化和平移的思想。

  (3)在數學活動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探究的精神,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并能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圖片、剪刀、平行四邊形框架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大家請看大屏幕(欣賞綏濱農場風景圖片),我們學校門口有兩個花壇,小明認為長方形的花壇大,而小剛認為平行四邊形的花壇大,誰說的對呢?你想來幫他們評判一下嗎?(想)

  你認為要根據什么來確定花壇的大小呢?(花壇的面積)長方形的面積我們會求,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我們怎樣求呢?這節課,我們就共同來探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板書課題)

  出示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教具,引導學生觀察后說一說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各部分名稱。長方形與平行四邊形有什么區別呢?(引導學生說出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板書各部分名稱,標注直角符號。)請大家回憶一下,我們以前學長方形面積公式時用過什么方法來求面積,誰來說一說?我們用過數方格的方式求過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那我們能不能也用數方格的方式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呢?(課件演示)

  二、自主探究,合作驗證

  探究一:用數方格的的方法探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請大家打開你們的百寶箱(學具袋),里面有老師把兩個花壇按比例縮小成的兩張卡片,自己判斷一下能不能用數方格的方法來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認真按提示填表。出示溫馨提示:

  ①在兩個圖形上數一數方格的數量,然后填寫下表。(一個方格代表1㎡,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教師強調半個格的意思。

  ② 填完表后,同學們相互議一議,并談一談發現。

  你是怎么數的?你有什么發現嗎?能猜測一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是什么嗎?(學生匯報)

  探究二:用割補的方法來驗證猜測。

  小明和小剛通過數格子后和我們有了一樣的猜測,但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測的正確性,想驗證一下。同時也想總結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你想參與嗎?學生小組討論。(鼓勵學生盡量想辦法,辦法不唯一。)

  我們已經會求哪幾種圖形的面積了?(預設:學生回答會求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接著小組合作:大家想想辦法,試試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圖形,然后在求它的面積呢?請大家拿起你的小剪刀試試看吧!出示合作探究提綱:(出示教學課件)

  (1)用剪刀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其他圖形。(剪的次數越少越好。)

  (2)剪完后試一試能拼成什么圖形?

  師:你轉化成什么圖形了?你能說一說轉化過程嗎?轉化后的圖形和平行四邊形各部分是什么關系?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我們的發現過程(大屏幕出示):

  回顧發現過程:

  1、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后,( )沒變。因為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 ),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 ),所以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用字母表示是( )

  2、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平行四邊形的( ) 和( )。

  探究過程小結(板書)

  師:小剛和小明馬上到校門前測量了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得出:長方形的長是6米,寬是4米,平行四邊形的底是6米,高是4米。

  然后他們手拉手找到老師說了一些話。你知道他們說了什么?

  生: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面積一樣大。為什么會一樣大?誰來講解一下。(指名板演)

  三、運用新知,練中發現

  1、基本練習

  (1)口算下面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A、底12米,高3米:

  B、高 4米,底9米;

  C、底36米,高1米

  通過這組練習,你有什么發現嗎?(教學課件)

  發現一:發現面積相等的平行四邊形,不一定等底等高。

  (2)畫平行四邊形比賽(大屏幕出示比賽規則)

  比賽規則:

  1、拿出百寶箱中的方格紙。在方格紙上的兩條平行線間,畫底為六個格(底固定),看能畫出多少個平行四邊形。

  2、誰在一分鐘之內畫的多,誰就獲勝。學生畫完后(用實物展示臺展示,引導學生發現)

  發現二:1.發現只要等底等高,平行四邊形面積就一定相等。

  2.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形狀不一定完全相同。

  四、總結收獲,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2、小明和小剛學完這節課后把他們的收獲寫了下來,你們想知道是什么嗎?

  大屏幕出示(教學課件演示)

  平行四邊形,特點記心中。

  面積同樣大,形狀可不同。

  等底又等高,面積準相同。

  要是求面積,底高來相乘。

  (齊讀) 希望同學們也要向小明和小剛一樣,經常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總結,做一個學習上的有心人。

  拓展延伸

  請大家看老師的演示。(用平行四邊形框架演示由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如果把長方形拉成平行四邊形,周長和面積有沒有變化呢?課后我們可以小組合作,親自動手做實驗進行研究,并把發現記錄下來,作為今天的作業。

  五、板書設計: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4

  教學目標:

  1.會利用已有的知識,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比較經濟的方案,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的意識。

  2.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3.培養學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覺養成精打細算的好習慣。

  教學分析:

  本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上,讓學生能夠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較經濟的方案,從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教學設計通過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購買門票和租車問題入手,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產生探究的想法,從而培養學生綜合的水平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教師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探索為主線的教學模式,教學中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活躍思維。從而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教學重點:

  依據實際情況從給定的優惠方案中選擇比較經濟的方案。

  教學難點:

  培養學生結合具體情況選擇不同的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具學具:

  課件、電子白板。

  教學過程:

  一、對話交流,引入課題。

  師:課前老師想給同學們先看一組美麗的照片。(本溪水洞)十一長假期間,老師到本溪水洞游玩了一番。(電子白板出示)

  師:你知道本溪的旅游景點還有哪些嗎?(五女山、關門山等)

  師:你們都到過哪些地方旅游過呢?(學生回答)

  追問:旅游時,都有哪些費用呢?

  (生自由回答)

  有些人去同一個地方,花費卻有多有少,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一起來研究旅游費用。(板書課題:旅游費用)

  二、自主探究,解決問題。

  1、出示信息

  我們本溪也有許多旅游景點,本溪明珠旅行社針對關門山旅游景點,推出了兩種旅游優惠方案,我們來看一看,出示優惠方案。(電子白板出示兩種優惠方案)

  A:景園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B:景園一日游,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

  師:誰能告訴老師,你從中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

  生:A種方案玩一天,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生:B種方案玩一天,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花100元。

  追問:團體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這是什么意思?

  生:只有夠5人才能有資格買團體票,不管大人還是孩子,每位都100元。

  團體票每位100元,對于個人票中大人每位160元來說怎么樣?對于個人票小孩票來說怎么樣?

  生:團體票每位100元,對于個人票中大人票來說便宜了60元,對于個人票中小孩票來說每位貴了60元。

  師:好的,這里有兩個個問題:(1)如果去4個大人,2個孩子,選那種方案省錢?(2)如果去2個大人,4個孩子,選那種方案省錢?

  師: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組在討論:這兩種情況,分別選那種方案省錢?

  教師提出活動要求:①小組合作討論購票方案,力爭人人出力。②根據購票方案,列出算式,計算出購票總價。③每組選出喜歡的方案,并填在表格里。④每組選一名同學說說小組的購票方案。

  思考:觀察大人和孩子人數的特點,你發現什么規律?附:表格

  (學生小組討論)

  師:哪個小組匯報一下討論結果。并說一說各用了多少錢?

  生1:第(1)個問題A方案是:1604 =640(元) 402 =80(元)640+80=720(元); B方案是:6+2=6 (人)1006=600(元)所以B方案省錢。

  生2:第(2)個問題A方案是:1602=320(元) 40 4 =160(元)320+160=480(元);B方案是:2+4=6 (人)1006=600(元)所以A方案省錢。

  師:在他們的介紹中,你發現什么問題?

  生:有時方案A省錢,有時方案B省錢。

  師:觀察大人和孩子人數的特點,你發現什么規律?

  生:大人多 ,孩子少,按B 種方案買票省錢;大人少,孩子多,按A種方案買票省錢。

  師:那么如果6個大人,3個孩子,選哪種方案省錢? 自己想一想?

  生:方案A:1606=960(元) 403=120(元960+120=1080 (元) 方案B:6+3=9(人)1009=900(元)方案B省錢。

  師:還有沒有更省錢的方案?

  生:(6個大人買團體票,3個小孩買個人票,需花720元。)6個大人,3個孩子方案A:1006=600(元) 403 =120(元)600+120=720(元)A、B兩種方案結合省錢。

  師:真棒!同學們想出了更省錢的辦法,真會精打細算。

  2、活動二:租車問題

  師:同學們,咱們剛才研究的.購票的問題大家表現得特棒。下禮拜咱們五年級要組織看話劇,校長要幫我們租車,我們幫她設計一個租車方案好嗎?

  生:行!

  師:學校要組織五年級115人去看話劇。大客車每天每輛1000元,每車限乘40人。小客車每天每輛650元,每車限乘25人,怎樣租車合適?

  師:你從中獲得那些數學信息?

  追問:限乘什么意思?

  生;就是最多座這么多人,不能超過這些人?。

  師:比一比,看哪個小組討論出的方案最多,而且租金最少?完成下列的表格。(電子白板出示)

  師:哪個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并說一說怎樣算的?

  生1:我們組想的方案是租2輛大車,2輛小車。共有130個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2+6502 =3300(元)

  生2:我們組想的方案是租3輛大車,不租小車。共有120個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3=3000(元)

  生:我們組想的方案是租1輛大車,3輛小車。共有115個座位。付的租金是10001+6503=2950(元)

  生3:我們組的方案是沒租大車,5輛小車。共有125個座位。付的租金是 6505=3250(元)

  師:哪種方案最省錢?

  生:租1輛大車,3輛小車最省錢。

  師:剛才通過同學的努力,找到了最佳方案。在現實生活中,許多問題需要我們運用數學頭腦,采用優化、組合和統籌等方法,用最少的錢辦成同樣的事情。這樣既可以增強勤儉辦事的意識,又可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培養我們的數學思維能力,用我們的聰明才智更好地生活。

  師:同學們,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請你把今天的收獲將給爸爸媽媽聽,下次再在遇到這類問題你可以幫著家長多出出主意,我相信,你一定會想出一種最佳方案。真正成為家長的小助手。

  板書設計:

  旅游費用

  選取最優化方案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5

  教學內容

  教材第105頁例4第106頁例5及練習二十三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中位數在統計學的意義,學會求中位數的方法。

  2、了解中位數與平均數的聯系與區別,會根據數據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統計量。

  過程與方法

  經歷中位數的認識計算過程,體驗合作探討,理解認識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全面多角度分析問題的意識和初步的統計觀念。

  情感態度價值觀

  在學習活動中,感受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廣泛應用,激發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在生活中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熱愛體育運動的良好情感,  重點難點

  重點

  理解中位數的意義,掌握中位數的計算方法。

  突破方法:

  小組合作探究,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中位數的方法。

  難點

  掌握求偶數個數據的中位數的方法。

  突破方法

  通過嘗試理解,討論交流體驗來突破

  教法與學法

  教法創設情境質疑引導引導與講解相結合

  學法小組合作探究自主實踐體驗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復習準備

  1、教師投影出示

  王麗同學1分鐘跳繩比賽成績如下表

  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成績124108136132

  她這四次測試的平均成績是多少?

  看題理解題意,學生獨立解答匯報

  同學們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學習求平均數的方法,并且用平均數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但有些時候平均數并不能代表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新朋友——中位數

  體育課上同學們擲沙包的成績是多少呢?學生匯報,同學們可真棒!咱們去看看五1班同學正在進行擲沙包比賽,他們的成績如何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投影出示教材第105頁例4情景圖

  設計意圖(從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興趣盎然,躍躍欲試)

  姓名李明陳東劉云馬鋼王明張炎趙麗

  成績36.834.725.824.724.624.123.2

  從他們的成績表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學生觀察,小組交流獲得信息,師:用什么數來表示這組同學的擲沙包的水平呢?

  生:學生小組中議一議算一算。

  學生匯報交流,可能有小組算出了這組數的平均數

  師:根據匯報板書27.7m

  如果用27.7m這個成績代表這組擲沙包的水平你沒有異議么/?

  生:觀察數據特點,小組議一議,說一說。

  生:發現兩個同學的成績太高

  大多數同學的成績都低于平均值,和平均數相差太遠

  用平均數表示這一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不太合適,那么用什么樣的'數表示呢?

  學生這是可能有些困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認識中位數

  設計意圖(創設問題情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估計,計算比較,發現用平均數表示一般水平不合適,從而引入新的內容——中位數,符合學生認知規律,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

  2、師:介紹中位數

  平均數與一組數據中的每個數據都有直接關系,任意一個數據大小的變化都會對平均數值產生影響,所以我們來尋找新的統計量來彌補平均數在描述某數據組的不足,這個數的名字叫中位數,顧名思義中位數就是把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后,位置居中的就是中位數

  優點(不受偏大偏小數據的影響

  五1班擲沙包成績的這組數據中的中位數是多少呢?

  生:動手嘗試,從小到大排列找出中位數24.7

  師:小結求中位數的方法

  a按大小順序排列b求中位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理解,體驗求中位數的過程,掌握求中位數的方法,并理解中位數在統計學中的意義。)

  小結:平均數和中位數都是反映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統計表,但當一組數據中某些數據嚴重偏大或偏小師,最好選用中位數來表示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

  3、教學例5

  投影出示例5五2班7名男同學的跳遠成績表

  姓名李志強陳文王文賢趙軍張鵬劉衛華于國慶

  成績3.062.902.743.522.832.892.78

  師問: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這一組數的一般水平呢/

  生:

  (1)求出平均數2.96

  (2)按大小順序排列,求中位數2.89 2.96比這一組數據中大多數數據都高,用它來表示這組數據的一般水平不合適,應選中位數

  (3)同學之間議一議

  (4)如果再增加一個同學楊東的成績2.94m,這組數據中的中位數是多少?

  矛盾產生;一共有偶數個數最中間的找不到/

  生:小組內討論,議一議

  得出結論;一組數據中有偶數個數的時候,中位數是最中間兩個數的和除以2

  (2.89+2.90)/2=2.895

  設計意圖(學生在小這合作中自主探究發現知識規律,并動實踐求平均數,中位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中位數的意義。)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教材第107頁練習二十三第1題

  (1)生讀題,小組討論,共同解答,匯報交流

  (2)教材第108頁練習二十三第3題

  學生討論自由解答

  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完成練習,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交流水平,能在練習中鞏固所學知識)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你有拿些收獲?

  什么叫中位數?和平均數有什么區別/

  怎樣來求中位數?

  板書設計

  中位數

  例4

  23.224.124.624.725.834.736.8

  中位數是24.7

  一組數據按大小順序排列后,最中間的數據就是這一組數據的中位數,它不受偏大偏小數據的影響

  例5

  (3.06+2.90+2.74+3.52+2.83+2.89+2.78)/7

  =20.72/7

  =2.96

  中位數:2.742.782.832.892.902.943.063.52

  (2.89+2.90)/2=2.895

  課堂設計說明:

  1創設情景生產問題,在教學開始,我提出一個生活中的真問題,讓學生參與引發他們的理性認識,通過小組討論交流引起學生對擲沙包的一組數據一般水平的認識沖突,發現單靠平均數來描述數據特征有時不合適,讓學生從具體問題中體會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在分析討論中促進學生對概念的理解,通過觀察分析討論,在共享集體思維成果的基礎上逐漸構建。

  同學們,你們平時都喜歡什么體育運動?(生回答)我們班的同學也非常喜歡體育運動,經常在一起進行體育比賽。前幾天有七名同學舉行了一場投沙包比賽,讓我們去看看吧。(幻燈片:照片)

  師:這是他們比賽的成績統計表,從表上你知道了什么?(統計表上只出示7名同學的成績的平均數,沒有個人成績。)

  生:7個人的成績平均數是27.7。

  師:有一名同學叫劉云,他的成績是25.8米,你猜猜他可能排在第幾?

  生猜測比較靠后的位置。

  師:你為什么猜他排在后面呢?

  生:因為他的成績比平均數小,所以成績在后面。

  師:我們看看是這樣嗎?(出示七名同學的成績,劉云排在第三)

  師:為什么劉云的成績比平均數低,還能排在第三呢?

  生觀察統計表后回答。(預設)

  生:因為這組數據中有兩個數特別大,平均數就跟著大了。所以劉云的成績比平均數低還能排在第三。

  師:這組數據中,只有兩個數比平均數大,有五個數都比平均數小,用平均數表示他們的投沙包水平合適嗎?(生:不合適)想想辦法。從這組數據中挑出一個數代表他們的投沙包水平,自己找一找,和同桌說一說。

  生:我找到的數是24.7。

  師:為什么找這個數?

  生1:因為7個數中有3個數比它大,有三個數比它小。

  生2:它處在這組數據最中間的位置。

  師:這個數在這組數據中這么重要,我們給它起個名字吧。

  師:數學家給這種數命名中位數,這就是這節課我們學習的新知識。(板書)

  這組數據的中位數是多少?在習題紙上圈出來,再想一想你是怎樣找出來的。

  生:中位數是2.78,我先看他是不是按順序排列的,再找到中間的數。

  用什么樣的數來表示這一組數的一般水平呢/

  在一組數據中,中位數平均數只有一個,怎么辦呢?

  生尋找辦法。

  師:你的辦法真棒,按照你說的方法,求一求吧。

  生在習題紙上計算,一人板演。

  師:誰能說一說,怎樣求偶數個數列的中位數?

  生:按順序排列后,找到中間兩個數,再求出他們的平均數。

  師:(板書)好,請你看著黑板,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如何找一組數據的中位數。

  生練習后匯報。

  教后反思:

  教材中通過結合生活實際來比較平均數,從而產生中位數的教學的必要性。本人循著教材的思路和自身的理解設計了“平均數有時不能正確反映中等水平,有時能——發現概括平均數時候不能正確反映中等水平——該用什么數表示,學習中位數——中位數與平均數的關系,——在練習中分散難點,進一步理解為什么有時候平均數不能正確反映中等水平,而中位數則可以,深入理解中位數的穩定性。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6

  設計說明

  1.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引出可探索的“數學問題”。

  “生活即教育”,數學知識只有來源于生活實際,學生的學習才有可能是積極的、主動的。本節教學設計從給學校的長方形宣傳欄刷油漆引入小數乘小數的計算,讓學生運用轉化思想初步經歷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的探究過程,并讓學生在此過程中感受到生活中的許多問題都可以用小數乘法來解決,加深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2.嘗試計算、自主探索,主動獲得小數乘小數的算理。

  《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教師教學應該以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經驗為基礎”。本節教學設計聯系原有的學習經驗,首先給予學生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獨立嘗試小數乘小數的計算,重點放在對小數乘小數的算理的理解上,不僅要讓學生學會怎么計算,更要讓學生理解為什么要這么計算。

  3.運用計算法則,聯系實際解決問題。

  數學來源于生活,必然又回歸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在學生初步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法則與算理的基礎上,應用生活化的練習讓學生的知識得到系統的整理與鞏固,并不斷拓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學生掌握了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后,通過不同層次的習題進行鞏固。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課堂活動卡 學情檢測卡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播放課件)我們的校園多美呀!有高大的教學樓、寬闊的操場。(課件出示正在刷油漆的宣傳欄)看!工人叔叔正在給宣傳欄刷油漆,可是有個問題卻難住了他們。你們能幫助他們解決嗎?(課件出示教材5頁例3)

  設計意圖:創設生活情境,從給學校的宣傳欄刷油漆的場面引入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既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滲透了數學來源于生活,且應用于生活的思想。

  ⊙探究新知

  1.教學例3,初步掌握小數乘小數的計算方法。

  (1)理解題意。

  師:要想知道一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必須知道什么條件?(宣傳欄的面積)

  師:那么,宣傳欄的面積怎么計算呢?

  預設 生:因為宣傳欄是一個長方形,所以我們只要根據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就可以計算出來。

  (2)嘗試列式。

  師:怎么列式呢?(2.4×0.8)

  (3)揭示課題。

  (教師指著算式)請同學們觀察這個算式,它有什么特點?(因數都是小數)

  揭題:這就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小數乘小數。(板書課題)

  (4)合作探究。

  師:兩個因數都是小數,應該怎么計算呢?下面請同學們在小組內討論一下這道題的計算方法。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并匯報)

  預設 生1:可以利用分米和米之間的進率進行計算。

  將“m”改寫成“dm”。

  2.4m=24dm    0.8m=8dm

  用豎式計算:

  將積的單位“dm2”改寫成“m2”:192dm2=1.92m2。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7

  1、教學設計

  學科名稱: 折紙(小學數學五年級)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所任班級五3班共有學生46人,男生21人,女生25人, 大部分學生聰明好學,學習主動性比較強,上課能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具有較強的探究能力,對數學學習興趣濃厚。但有個別學困生學習采取應付態度,作業不能按時完成。

  3.教學內容分析:

  這一節課是北師大版第九冊 第四單元 《分數加減法 》折紙 的第一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本節課是學生學習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就是先通分然后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

  4.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理解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2).能正確計算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

  過程與方法

  通過直觀的操作活動,是學生探索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算理。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運用分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把分母不同的分數通過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教具、學具:學生準備幾張用來折紙的紙張。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法

  5、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題

  1.在三年級時我們就已經學過了同分母分數加減法,大家還記得怎么計算嗎?

  2.先看書上的折紙活動

  師:要知道他們兩個人一共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要怎樣列式

  二、新授

  1.估一估他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2.再算一算他們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3.重點教學加的計算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要先通分然后才能計算的算理。

  口算。

  2/7+3/7= 5/6+1/6= 13/14-3/14= 1/12+5/12=

  同桌的兩個同學也像那兩個同學一樣折一折紙,并列出算式:

  1/2+1/4=

  通過折紙來估計

  小組討論書上兩幅圖的計算方法,理解通過通分把異分母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就是解決異分母分數不能相加減的辦法。

  回憶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

  通過折紙學生直觀的認識到異分母分數加減計算的學習必要性。

  通過折紙活動讓學生理解不是簡單分母與分母,分子與分子的相加。

  4.總結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計算法則。

  5.自學異分母分數減法

  學生自學,教師巡回指導。

  三、鞏固練習

  Ρ65練一練

  四、全課總結

  學生討論剛才的計算方法,并總結:異分母分數相加,要先通分,化成同分母分數,再把它們相加。

  學生自己看書學習

  第(2)題小紅比小明多用了這張紙的幾分之幾?

  根據加法的法則自己總結法則。

  學生獨立完成第1題教師指名回答說說是怎么想的

  在獨立探索中掌握異分母分數減法的計算方法。

  五、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折紙

  異分母減法的計算方法:

  分母不相同的分數相加減,要先通分,化成相同的分母,再加減。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8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實例,在觀察、討論、操作的活動中,經歷認識簡單圖形旋轉的過程。

  2、了解順時針、逆時針的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3、在探索圖形旋轉并用語言描述的過程中,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了解順時針、逆時針的旋轉現象,能在方格紙上將簡單的圖形旋轉90°。

  課前修改:

  教學過程:

  一、旋轉方向

  1、觀察噴灑的情境圖,說一說看到了什么旋轉現象,是怎樣旋轉的。教師結合鐘表上表針的轉動介紹順時針、逆時針轉動。

  2、拿一把轉椅,按不同方向實際轉一轉,讓學生描述旋轉方向。

  二、旋轉90°

  1、教師簡筆畫分步演示噴頭順時針旋轉90°的畫面,讓學生認識并描述旋轉了多少度。

  2、再次旋轉轉椅,分別從順時針、逆時針方向旋轉90°,讓學生用語言描述轉椅是沿怎樣的方向旋轉的,旋轉了多少度。

  說一說

  1、觀察書中的兩組圖形,了解書中有什么。教師提出“說一說”的問題,給學生獨立思考的、判斷的時間。

  2、交流,重點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給學生充分表達的機會。

  三、圖形旋轉

  1、提出畫圖的`要求,并提示畫圖時要先確定旋轉方向,再考慮旋轉90°后的位置。

  2、展示畫出的圖形,交流畫的方法。教師介紹先確定兩條直角邊旋轉后的位置,最后連另一條邊的方法。

  3、讓學生看書中畫的三角形旋轉90°后的圖形。

  練一練

  1、弄清題目要求后,再判斷。

  2、學生在書中獨立完成,教師輔導后進。

  3、先引導學生了解圖的特點,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圖案。

  教后反思: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9

  教學內容:

  “住新房”練習題

  教學目標:

  1、掌握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2、能運用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的過程。

  教學重點:

  1、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不進位)的乘法的算理。2、2、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

  教學難點: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豎式的計算。

  教學準備:

  課件

  學生準備:

  復習舊知識,預習新知識。

  教學設計流程:

  一、回顧復習,引入新課

  1、師: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兩位數乘以兩位數一般乘法,都學習了哪些計算方法?生認真思考,互相交流。

  2、出示練習題,學生做集體訂正。

  二、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一般乘法

  1、繼續以14×12例,生:12看成10+2,14×110=140,14×2=28,140+28=168

  2、肯定并表揚學生的計算。

  3、請學生在黑板上演示乘法的豎式計算,生板演。

  4、肯定該生的板演。

  5、師總結:在豎式計算時,一定要注意數位對齊;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大家還有其他的寫法嗎?

  6、老師請生講述自己的.思想,為什么少了一個0。

  生:用個位2去乘14,得數的末尾與乘數個位數對齊,再用12的十位上的1去乘14得140。

  7、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它們有什么聯系和區別。

  三、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有什么收獲?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小數除法的意義。

  2、掌握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二)能力目標:能夠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受小數除法的異同,能夠與他人合作交流解決問題。

  (三)情感目標:經歷探索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計算方法的過程,體驗獲得成功的樂趣。

  教學重點:

  小數除法的意義,小數除以整數(恰好除盡)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教學方法:

  探究、交流、引導。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創設情境

  1、淘氣打算去買牛奶,你從圖上得到了什么數學信息?

  2、根據圖上的數學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3、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以往我們學過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被除數都是小數,除數都是整數。)

  師:我們今天就來研究小數除以整數的計算方法,看看淘氣到底應該買哪個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決問題

  1、師:兩個商店牛奶的單價分別是多少呢?我們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單價。

  2、學生交流討論,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引導學生比較匯總的各種方法,認為哪個方法比較簡便實用?

  引導出“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4、理解算理。

  5、引導歸納總結,明確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按照整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商的小數點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6、學生嘗試計算,教師巡視指導。

  三、鞏固練習,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1題。

  集體訂正。

  2、我是小小神算手。

  20.4÷4 96.6÷42 55.8÷31

  引導學生通過對比發現小數除以兩位數與除以一位數的,都要注意商的小數點要與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完成教材第3頁練一練第4題。

  教師巡視指導。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錢?乙甲商店牛奶每袋多少錢?

  11.5÷5=2.3(元)12.6÷6=2.1(元)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1

  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平行四邊形的特征,理解并能正確運用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本節課中學生要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理解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為今后學習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奠定基礎。

  教材首先以比較花壇大小的情境引入,充分體現數學源于生活的課程理念;通過數格法,比較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的面積大小,再通過割補法,將平行四邊形轉化成與它面積相等的長方形,從而滲透“轉化”的數學思想。

  教學目標

  1.探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掌握并能正確運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培養學生分析、抽象概括能力,滲透轉化思想。

  3.在探索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根據目標的定位,我將“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作為本節課的重點,而本課要突破的難點是“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探究過程”

  教學方法

  《數學課程標準》提出了重視學生學習過程的全新理念。在本節課中我主要以引導探究法為主,以學生參與活動為主線,引導學生大膽猜想、通過數格子和剪拼驗證、觀察比較,使小組教學和班級教學緊密聯系,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展能力。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

  設計意圖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二、動手實踐、探索新知

  三、嘗試練習,提升能力

  四、課堂小結,梳理提高

  以爭論面積大小的故事情境引入,引出要比較大小就得先算面積。回顧了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長×寬,并通過回憶長方形

  (一)提出猜想

  【提問】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等于什么?

  受長方形面積公式的遷移學生可能會出現兩種答案:①底×高 ②底×斜邊(學生爭論)

  (二)動手驗證

  (課前準備好剪刀、方格紙、尺子、兩個圖形紙的學具,放在信封里。)請大家拿出信封,小組合作,驗證你的猜想。教師巡視并扮演好合作者的角色,給予適當地指導。

  1.多數學生會選用數格法,得到兩個圖形面積相等。

  【追問】如果讓你測量花壇的面積,你也用數格法嗎?

  【詢問】我們能不能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熟悉的圖形,再計算它的面積呢?

  再次驗證,并提出活動要求

  (1) 你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什么圖形?

  (2) 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3)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算?

  2.交流反饋(一個演示,一個講解)

  【提問】看懂這種方法嗎?有誰的和他不同?

  (三)動眼觀察

  【提問】這兩種方法有什么共同之處?

  學生可能會發現,都是沿著高剪的,因為只有這樣才會有直角,而且都拼成了長方形。

  【追問】什么變了,什么沒變?

  學生發現,形狀變了,面積沒有變。因為平行四邊形的底就相當于長方形的長,平行四邊形的高就相當于長方形的寬,根據長方形的面積等于長乘寬,所以得到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高。

  (小組內、同桌間說一說變化的過程,加深對公式的理解)

  (四)自學課本

  引導學生自學課本,用字母表示公式。

  S=ah(用S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用a表示平行四邊形的底,h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高)

  【追問】要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什么?

  (一)基本技能訓練

  (1) 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 藍色線這條高的.長度

  (二)解決實際問題

  快樂公園由三個高都是16m的平行四邊形組成,其中中間是一條長河,兩邊種植花草樹木。(如下圖)

  (三)提升思維能力

  1.在方格紙上畫一個面積是24平方厘米的平行四邊形

  2.如果這個平行四邊形的底是4厘米,那么能畫出幾種?

  這節課你學習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教材是以比較花壇大小的情境導入,但我認為這一情境不是很貼切學生的認知,教師在尊重教材的同時但又不能拘泥于教材,因此我對教材進行創造性地改編。

  感受數格法不受用,從而激發起探究欲望。

  本環節以“大膽猜想—動手操作—動眼觀察—動腦思考”為主線,引導學生帶著猜想自主探究,讓不同起點的學生都能經歷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體驗轉化思想,發展探索的能力,使學生在做數學的過程中感悟數學。

  打破學生思維定勢,感受高和底的對應。

  發散學生思維,同時滲透變與不變的辯證唯物思想,感受同底等高。

  通過對全課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形成知識體系,并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方法進行小結。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會運用公式正確地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2、通過操作、觀察、比較,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運用轉化的思考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對學生進行辯詐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理解公式并正確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理解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學具準備:

  每個學生準備一個平行四邊形。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請同學翻書到86頁,仔細觀察,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學過的圖形?

  2、好,下面誰來說一說你找到了哪些學過的圖形?

  3、請觀察這兩個花壇,哪一個大呢?假如這塊長方形花壇的長是3米,寬是2米,怎樣計算它的面積呢?根據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板書),得出長方形花壇的面積是6平方米,平行四邊形面積我們還沒有學過,所以不能計算出平行四邊形花壇的面積,這節課我們就學習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

  二、民主導學

  (一)、數方格法

  用展示臺出示方格圖

  1、這是什么圖形?(長方形)如果每個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是多少?(18平方厘米)

  2、這是什么圖形?(平行四邊形)每一個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自己數一數是多少平方厘米?

  請同學認真觀察一下,平行四邊形在方格紙上出現了不滿一格的,怎么數呢?可以都按半格計算。然后指名說出數得的結果,并說一說是怎樣數的。

  3、請同學看方格圖填87頁最下方的表,填完后請學生回答發現了什么?

  小結:如果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則它們的面積相等。

  (二)引入割補法

  以后我們遇到平行四邊形的地、平行四邊形的零件等等平行四邊形的東西,都像這樣數方格的方法來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方不方便?那么我們就要找到一種方便、又有規律的計算平行四邊形面積的方法。

  (三)割補法

  1、這是一個平行四邊形,請同學們把自己準備的平行四邊形沿著所作的高剪下來,自己拼一下,看可以拼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

  2、然后指名到前邊演示。

  3、教師示范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的過程。

  剛才發現同學們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長方形時,就把從平行四邊形左邊剪下的直角三角形直接放在剩下的梯形的右邊,拼成長方形。在變換圖形的位置時,怎樣按照一定的規律做呢?現在看老師在黑板上演示。

  ①先沿著平行四邊形的高剪下左邊的直角三角形。

  ②左手按住剩下的梯形的右部,右手拿著剪下的直角三角形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

  ③移動一段后,左手改按梯形的左部。右手再拿著直角三角形繼續沿著底邊慢慢向右移動,到兩個斜邊重合為止。

  請同學們把自己剪下來的直角三角形放回原處,再沿著平行四邊形的底邊向右慢慢移動,直到兩個斜邊重合。(教師巡視指導。)

  4、觀察(黑板上在剪拼成的長方形左面放一個原來的平行四邊形,便于比較。)

  ①這個由平行四邊形轉化成的長方形的面積與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比較,有沒有變化?為什么?

  ②這個長方形的長與平行四邊形的底有什么樣的關系?

  ③這個長方形的寬與平行四邊形的高有什么樣的'關系?

  教師歸納整理:任意一個平行四邊形都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它的面積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它的長、寬分別和原來的平行四邊形的底、高相等。

  5、引導學生總結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

  這個長方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長方形右面板書: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那么,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怎么求?(指名回答后,在平行四邊形右面板書: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6、教學用字母表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

  板書:S=ah

  說明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字母和字母中間的乘號可以記作,寫成ah,也可以省略不寫,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可以寫成S=ah,或者S=ah。

  (6)完成第81頁中間的填空。

  7、驗證公式

  學生利用所學的公式計算出方格圖中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和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相比較相等 ,加以驗證。

  條件強化: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底和高)

  三、檢測導結

  1、學生自學例1后,教師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講解。

  2、判斷,并說明理由。

  (1)兩個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等,它們的面積就相等()

  (2)平行四邊形底越長,它的面積就越大()

  3、做書上82頁2題。

  4、小結

  今天,你學會了什么?怎樣求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的?

  5、作業

  練習十五第1題。

  附:板書設計

  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

  長方形的面積=長寬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S=ah

  S=ah或S=ah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3

  簡易方程

  教學內容分析:

  簡易方程的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用字母表示數以后教學的,在解方程式,學生可以根據等式的性質進行教學,也可以根據四種運算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進行教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會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

  2、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簡易方程。

  3、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重點 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根據字母所取的值,求含有字母式子難點】的值,解簡易方程和列方程解應用題。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復習的內容是有關簡易方程的知識,通過復習要進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數的優點,會用字母表示常見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理解方程的意義,會解方程,會列方程解應用題。

  二、復習用字母表示數量關系,公式,運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運算定律。

  名稱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換律 a+b=b+a

  加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交換律 ab=ba

  乘法結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2、請學生說平面圖形面積計算公式和長方形、正方形周長公式。

  3、用字母還可以表示數量關系,a表示單價,b表示數量,c表示總價,說出分別求總價、單價及數量的字母公式。

  4、練習:期末復習第16題。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復習第17題。

  (1)原來每月燒的煤用30c表示;現在每月燒的煤用30×(x-15)表示。

  (2)學生計算現在每月燒煤的千克數。

  三、復習方程的意義和解方程

  1、什么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關系是怎樣的?

  2、練習:做期末復習第18題。

  學生練習。講解第(3)題,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復習第19題。

  請學生說一說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復習第20題。

  學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復習列方程解應用題

  1、(1)列方程解應用題的特征是什么?解題時關鍵是找什么?

  (2)請學生說一說列方程解應用題的一般步驟。

  2、做期末復習第21—23題。

  第21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并解答,根據已列方程寫出另外兩個不同的方程。

  第22題:

  師畫線段圖表示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學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題:

  學生說數量關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課總結

  這節課復習了什么內容。

  六、布置作業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4

  教學目標:

  1、明確組合圖形的意義,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補法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2、能根據各種組合圖形的條件,有效地選擇計算方法并進行正確的解答。

  教學重點:

  理解組合圖形面積計算的多種方法,會利用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這些平面圖形面積來求組合圖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

  根據圖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來分解組合圖形,達到分解的圖形既明確而又準確求出它的面積。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復習整理學過的面積公式,完成下表。

  (二)需要注意的地方

  1.弄清圖形,選擇公式。

  2.找對應的底和高。

  3.注意單位換算。

  4.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別忘了除以2。

  5.解決問題時,弄清面積與其他數量的關系。

  6.看青組合圖形是由哪幾個簡單圖形組成的.,找簡單的解決方法。

  7.已知面積,求底或高可以用方程解。

  (三)計算下面圖形的面積

  (四)組合圖形的計算方法:分割法或添補法(轉化):分解成簡單圖形。

  (分割法)

  小明家打算裝修,要給客廳(如下圖)鋪上瓷磚,求客廳面積是多少?

  方法一:把組合圖形分割成兩個

  長方形。

  43+37

  =12+21

  =33(cm2)

  方法二: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46+33

  =24+9

  =33(cm2)

  第三種方法:分割成兩個梯形。

  (3+7)32+(3+6)42

  =15+18

  =33

  第四種方法:分割成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

  76-33

  =42-9

  =33(cm2)

  歸納:方法一、二、三是分割法;方法四是添補法

  第二課時(完成練習)

  四、作業

  復習本單元知識點及錯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15

  一、教學目標:

  1、學生掌握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計算方法,能正確進行計算。

  2、運用乘除法的關系,正確地進行驗算。

  二、教學重點:

  掌握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的計算方法。

  難點:運用乘除法的關系進行驗算。

  三、教學準備:

  卡片和多媒體。

  四、教學過程:

  A、復習知識:

  a、計算:36.4÷413.76÷320.81÷9

  b、把54和102改寫成兩位小數。

  B、講授新課;

  例5:求102除以24的商。

  1、怎樣列算式?102÷24把它計算好。

  2、今天我們商要用小數來表示,怎樣計算呢?試一試。

  3、除到被除數的個位還有余數,我們可以在商的個位右邊點上小數點,在余數的右邊添上0,再繼續除。

  4、6表示什么?添上0以后60又表示什么?

  5、學生復述一遍此題的計算過程。

  6、我們怎樣驗算商是正確?學生驗算。

  C、鞏固練習:

  a:計算:162÷1281÷45434÷700

  1、學生獨立完成,要求驗算,對個別學生進行幫助。

  2、被除數小于除數,整數部分不夠商1,怎么辦。

  b:口算訓練:P-29第一題

  c:對比訓練:

  195÷50660÷75400÷32

  19.5÷5066÷754÷32

  1.95÷506.6÷750.4÷32

  1、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商的'小數點要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被除數縮小幾倍,除數不變,商怎么辦?

  d、根據15010÷95=158直接寫出下面各題的商。

  15.01÷951501÷951.501÷95

  1、讓學生獨立完成,并說出理由。

  D、課堂小結:

  1、整數除以整數商是小數應該要注意哪些方面?

  2、被除數縮小幾倍,除數不變,商怎么辦?

  E、強化練習:

  計算:P-29第四題

  F、布置作業:P-29第三題。

【五年級數學上冊教案優秀】相關文章:

五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01-23

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上冊優秀教案01-25

五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14篇01-23

五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14篇)01-23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5-26

五年級上冊數學優秀教案合集14篇01-23

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模板02-16

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教案02-08

數學上冊教案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