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時間:2023-10-18 11:37:44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篇(優秀)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篇(優秀)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

  【教材依據】

  《進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

  【設計思想】

  教材從回顧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開始,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等方法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學目標】

  情感:利用原有的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知識,通過觀察情境圖,適時動手擺小棒,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計算方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結合進位加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態度: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從小養成仔細計算、認真書寫的好習慣;教育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熱愛國家。

  價值觀: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系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提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維能力,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點】

  1、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意義。

  2、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學難點】

  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法選擇】

  以活動為主,適當伴有講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對比、學習、總結、積累經驗。

  【學法指導】

  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比較、學習、總結、積累經驗。

  【教學準備】

  教科書第11頁情景圖、第14頁例3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師指導學生總結: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口算時可以先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把一位數相加,也就是先算個位上的數。】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豎式計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導入新課(出示第11頁情景圖)

  師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

  2、學習例3(出示第14頁例3圖)

  35+37=

  ①、先用小棒擺一擺,想:先加什么?

  a、指導學生分別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學生自主擺小棒。

  c、同學交流擺放結果。

  【方法一】:先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師總結一、二方法的相同點:先加單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這兩種方法的相同之處是把單根的相加,滿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單根的和整捆的加起來。

  ②、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怎樣寫?怎樣算?

  匯報交流:

  a、寫豎式時相同數位對齊。 35

  b、計算時從個位加起。 + 37

  c、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72

  d、我想從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學會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以前學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及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兒相同,哪兒不同。

  4、通報學生總結結果

  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

  5、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像這樣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寫豎式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四)、課堂作業設計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個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書練習二第4~7題。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學生在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的方法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為此我設計了兩個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學習環節。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很快學會新知識,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1、動手實踐。學生通過擺小棒活動,誘導學生把單根相加,夠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從而暗示: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在探究能否從十位加起時,我故意讓學生試一試,不強調“計算時應從個位加起”、“個位和個位相加的和應如何在豎式中寫”,進而造成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有從十位加起的,也有不進位的,或是進位后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最后告誡學生這種方法很麻煩,不可取。在這個活動中,讓學生按合作學習的要求,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進行探究,樂于交流。

  總之,在教學計算時,既需要讓學生在直觀中理解,也需要讓學生掌握抽象的法則,更需要學生充分體驗由算理直觀化到抽象化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把握。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2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4,練習三第1~3題。

  【教學目標】

  l.使學生知道除法的含義,懂得把一個數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計算。

  2.使學生初步學會除法的算式和寫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正確理解除法運算的意義。

  難點:除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

  【教具準備】

  教材第13頁的例題4的圖片,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出示12個竹筍和4個籃子。

  再出示題目: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可以放( )個。

  提問:“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是什么意思?(強調:每盤要放同樣多)

  小結:把12個竹筍,放在4個盤子里,就是把12個竹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個。

  像這樣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或把15個橘子平均分成5份等,都是屬于“把一些東西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的問題,都是平均分,在數學上我們用一種新的方法——除法來表示。(板書課題:除法)

  二、新課探究

  1.以前我們學過加法、減法、乘法的符號,除法的符號是“÷”。

  指導書寫:寫除號時,先畫一短橫,上下各一點,橫線要平直,上下兩點要對齊。

  2.出示教材第13頁的例4。

  教學“把12個竹筍平均放在4個盤子里,每盤放( )個?”這道題應該怎樣列式?

  (1)要分的竹筍是幾個?(12個)把12寫在除號的前面。

  (2)把12平均分成幾份?(4份)把4寫在除號的后面。

  (3)每份是幾?(是3)把3寫在等號的后面。

  教師一邊說一邊板書:12÷4=3

  (4)教學12÷4=3這個除法算式,它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這個算式讀作:12除以4等于3。

  3.出示:15÷3=5

  請一個同學讀一讀這個除法算式。(15除以3等于5)

  請一個同學說一說這個除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把15平均分成3份,每一份是5)

  三、鞏固練習。

  1.完成教材第13頁的“做一做”。

  通過讓學生平均分、寫算式,再次體會除法的意義和鞏固除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

  2.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1題。

  3.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2題。

  4.完成教材第15頁練習三的第3題。

  讓學生討論后寫算式,并說一說為什么這樣列算式?

  因為它是把10個西瓜平均分放在2個框里面。因此把要分的`西瓜的個數10個寫在除號的前面;平均放在2個籮筐中,把平均分的份數2寫在除號的后面,每一個籮筐中裝5個,5寫在等號的后面。

  讓學生在練習中進一步了解除法的意義,鞏固對除法算式的認識。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3

  一、教學內容:

  P68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操作活動,讓學生初步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能夠判斷哪些圖形是對稱的,并畫出對稱軸。

  2、使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培養,同時感受對稱圖形的美。

  三、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長方形、正方形和圓的各色彩紙。

  四、教學重難點:

  能夠辨認對稱圖形,并能畫出對稱軸。

  五、教學過程:

  (一)情景引入(聽“小故事”)

  (二)認識對稱圖形

  1、認識軸對稱圖形的特征(當學生說出“兩邊一樣”時,再出現課件演示,一個圖形對折后,左右兩邊完全重合,象這樣的圖形就叫對稱圖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對稱圖形”,這里還有一些對稱圖形,還有一些剪出來的。(飛機、魚、龜)

  2、動手剪對稱圖形(討論怎樣才能剪出對稱圖形)

  a、師示范剪對稱圖形(一張長方形的紙,并對折,畫出一半的.形狀,剪下來,打開,“左右兩邊完全一樣”它是對稱圖形嗎?

  b、學生動手剪對稱圖形,(畫一畫、剪一剪,剪出一個自已喜歡的對稱圖形)

  c、學生展示自已剪的對稱圖形

  (三)認識對稱軸認識對稱軸(每個對稱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你能不能給這條折痕取一個名字?)

  對稱軸(師畫虛線)

  (四)鞏固練習

  1、欣賞對稱圖形(你能列舉生活上的對稱圖形嗎?)

  2、 P68(做一做)這里還有一些圖形,請你判斷;畫出它們的對稱軸。(小魚的對稱軸在那)對稱軸有橫的、還有豎的)

  3、 P70第2題(4人小組)折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各有幾條對稱軸?并畫出來。

  4、 P70第3題,畫出對稱圖形的另一半。

  (五)總結:

  這節課的學習,你學習到了什么?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進位加的算理,掌握進位加的運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

  2、教學難點: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創設情境。

  1.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請幫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蘿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學生試算,交流方法。

  2.擺小棒。說擺法。問:一捆幾根?捆好的有幾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合起來是多少?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5+7超過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協商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5+31與35+37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你覺得應該還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問題?

  二、拓展運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著幾?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5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一

  教學目標:

  1、能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整十數的口算加減法。

  2、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通過用數來描述現象,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逐步發展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

  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產生和作用;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知道這些數是由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能說出各數位的名稱,識別各數位上數字的意義;會計算簡單的整十數的口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結合現實素材讓學生感受大數的意義,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教具準備;情景圖、小學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談話:同學們,上個星期天,我們的手拉手學校的同學來到了青島,你們看看,他們都參觀了咱們城市的哪些地方?(學生回答)。

  請學生找出信息,并讀出信息.

  (學生可能有些數讀不出來)

  師適時小結:看來這里有很多新的數,我們還不能很準確地讀出來,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認識和學習“千以內的數”(板書課題)

  二、主動探究、建立數感。

  1、初步感知。

  (1)出示一小堆方塊(10塊)

  談話:你能估計一下這里有多少個方塊嗎?請你數一數。

  (學生進行初步地數數體驗)

  提問:我們是怎樣數的?(學生可能回答:一個一個地數)

  教師根據學生回答適時板書:[一]

  繼續提問:我們還可以怎么數?(學生可能回答:2個2個地數、5個5個地數)

  教師對學生多種數的方法都要給予肯定。

  (2)出示一堆方塊(100)

  談話:你能估計這堆方塊有多少塊嗎?

  (學生進行估計,可能回答50塊或80塊)

  課件演示:一排10個方塊,共10排。

  提問:現在你知道有多少個方塊嗎?你為什么能一下子說出是100塊呢?

  引導學生理解以10作單位清楚、方便,并板書[十]

  請學生隨著課件一十一十的數一數:10、20、30……90、100

  (3)出示更大一堆方塊(1000塊)

  談話:你現在還能估計這堆方塊有多少個嗎?

  (學生再次進行估計)。

  課件演示:一板100個方塊,共10板。

  提問:現在知道有多少個方塊嗎?你為什么也能一下子說出是1000個方塊呢?

  引導學生理解在這里以100作單位,能更方便地數數。板書[百]

  請學生隨著課件一百一百的數一數:100、200、300……900、1000

  (4)進一步感知1000這個數

  請學生回憶并提問:剛才我們在900以后數的數是多少?我們剛才是怎么數出1000的呢?

  (學生根據數的過程回答:一百一百地數,10個一百是1000。)

  引導學生開火車數數:

  一百一百地數,從100數到1000

  一百一百地數,再從1000數回100

  2、認識計數器上的“千”。

  提問:同學們,你們能在計數器上撥出一百二十五嗎?

  (學生自己嘗試撥數)

  引導學生在小組中交流:一百二十五里面有幾個百、幾個十、幾個一?

  讓學生在回憶前面所學計數器上數位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

  繼續提問:你知道從右邊起的第四位是什么位嗎?

  (學生利用遷移規律認識千位)

  3、活動體驗。一千到底有多少呢?

  (1)[出示一本筆記本]

  談話:請同學們看,這本筆記本有100張紙,1000張紙有這樣的幾本?

  請學生想象一下做做手勢,比劃一下1000張紙的厚度。

  (2)[出示一袋牙簽]

  提問:這袋牙簽有200根,多少袋牙簽是1000根呢?

  學生能夠估計出大約5袋牙簽是1000根。

  教師呈現1000根的牙簽,讓學生進一步感知1000這個數。

  (3)[出示一本書]

  提問:書上的這段文字大約多少?請你估計一下。一頁大概有多少字?1000字有這樣的幾頁呢?

  學生從估計簡單的文字數量到估計稍多一點的`文字數量,逐步感知千以內的數。

  (4)生活中感知:

  提問:

  我們的階梯教室能坐500人,幾個這樣多的人是1000人?

  我們班同學40個,多少個班的同學大約有1000人?

  一千到底有多少,你能不能也舉出你身邊的例子呢?

  4、數數練習(一個一個地數):

  (1)從195數到204。

  (2)從407數到414。

  (4)從989數到1000。

  5、學習寫數:

  談話:剛才我們學習了讀數,你能試著寫出這個數嗎?寫125。

  請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寫的方法,并向學生介紹習慣的寫法是從高位寫起。

  練習寫數。

  談話:同學們仔細思考,想想三百和八百零八怎樣寫呢?(學生自己試寫)

  如果個別學生將八百零八寫錯,引導學生仔細想一想,八百零八里面有幾個十,(一個十也沒有),在十位上應該寫幾?

  三、解決問題,實際運用。

  談話:其實,在生活中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數。我們來看看我們身邊的數!

  1、談話:剛才我們在情境圖上看到了很多的數,現在你能準確地讀出這些數嗎?

  請學生在小組中交流。

  2、出示:溫州大橋全長6977米,橋塔有50層樓那么高。184根鋼索,把寬27米、跨江400多米的巨大橋身托了起來。橋面上有6條行車道。399根雙叉燈柱整整齊齊排列在兩旁。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6

  教學內容:

  教材第26-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結合練習回憶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讀法、寫法。

  2、熟記乘法口訣,并能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難點:理解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安排:

  課件

  教學方法:

  練習法講授法

  課時安排:

  總共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在第二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

  回顧整理:

  1、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的第1題圖文

  (1)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含義。

  (2)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一說。

  (3)9根小棒3份,每份3根,是平均分。

  (4)畫了2組圓,每組5個,一組一組地圈,是平均分。

  (5)你們可以根據自己說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嗎?寫出算式后,說說除法算式的各個部分的名稱。

  2、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第2題圖文。

  (1)乘法口訣是計算表內除法的基礎,組織學生將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2)復習一個乘法口訣可以列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

  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27頁的練習六的`第2題。

  讓學生讀文字題,理解題目的意思,再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2、完成教材第27頁練習六的第3題。

  讓學生認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解答。

  3、完成教材第27頁的第4題。

  引導學生讀題,理解各小題的意思,思考它們之間的區別,想一想這些問題各自應該使用什么方法解決。

  課堂小結

  通過整理和復習,大家對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各個部分的名稱、用乘法口訣求商,以及解決問題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已經較熟練地這些知識。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用乘法口訣求商

  用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反思,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比較與分析,進一步理解除法。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多項思維,有助于促使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能力目標: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達自己的想法,學會傾聽他人的意見,通過合理解決實際問題,體驗成功的喜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悟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靈活運用有余數除法的`有關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發展應用意識。

  教學難點: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業從圖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問題嘗試解決。

  教學內容:有余數除法的應用

  教學過程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一.情境導入:

  二.探究新知。

  出示掛圖,談話引入同學們,到了公園,你最喜歡做什么?你能把圖上的情景講給大家聽嗎?

  1.說一說,想一想。

  從圖中的情境入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1)從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個同學去劃船,至少要租幾條船?

  先獨立思考:你是怎樣想的,如何列式,怎樣回答問題。

  學生說圖。

  獨立探究,小組交流方法。

  教學流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四、總結:2.試一試,有30元,租1條船最多可以劃幾小時?想一想,說一說。

  你能列式解決嗎?

  1.完成練一練的1、2題。

  2.完成練一練的3、4題。

  (1)獨立完成。

  (2)小組交流,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獨立完成,交流反饋。

  學生總結。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2、通過動手操作等活動,初步感性地了解軸對稱圖形的性質;培養學生觀察、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能力,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合作能力。

  3、通過對生活事物及相應圖形的欣賞,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

  初步認識對稱現象

  教學難點:

  能正確找、畫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具準備:

  課件、各種對稱的圖片,剪刀,長方形,正方形,圓。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猜一猜、激趣導入。

  師:在這花兒盛開的季節里,昆蟲們歡快的飛舞著,看!它們向這兒飛來了,不過它們只有半個身影。它們說:“只要你猜對它們是誰,它們就會出現。”

  師:請你猜一猜它們分別是什么?(課件出示:蜻蜓、蜜蜂、蝴蝶的半個身影,讓學生猜一猜,猜中的就出示昆蟲的另一半。)

  師:同學們真棒!那你們仔細觀察這些昆蟲,你發現了什么?

  生:它們兩邊都是一摸一樣的。

  師:像上面的左右兩邊都一樣的物體,我們把它叫做對稱。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更多對稱的知識。

  觀察、感知,互議自己的發現。有的同學從圖案的形狀上觀察出對稱的特點。

  匯報自己的'發現:這些圖形的兩邊都是一樣的。

  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是軸對稱圖形。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剪一剪,教學教科書29頁例1

  (1)老師示范,先將一張紙對折,再畫一畫,最后沿畫的線剪。打開是一件上衣。

  (2)學生模仿,做一個剪紙。學生動手剪時,師:用剪刀時注意安全,不要傷到自己的小手。

  完成后觀察這件上衣有什么特點?(是對稱的)

  (3)小組內說說你是怎樣剪對稱圖形的?

  (4)展示學生剪的作品。(把優秀作品貼黑板)

  師:同學們剪得都很漂亮,在對稱圖形的中間你發現了什么?

  生:我發現所有圖形的中間都有一條折痕。

  師:對,這些圖形中間都有一條折痕,這條折痕把這個對稱圖形分成了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樣的兩部分。那咱們能給這條折痕起一個名字吧!這條折痕在數學王國中叫做對稱軸。(板書:對稱軸)翻到教材29頁,拿出剪刀、長方形紙,照樣子剪一剪,剪好后展示自己的。作品。

  剛才我們發現圖片里都是對稱的圖案,能不能通過我們的小手也來找一找對稱圖形呢?

  2、折一折

  (1)拿出課前準備好的長方形紙先左右對折,打開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左右對稱)再上下對折,又發現了什么?(上下對稱)

  (2)拿出準備好的正方形紙片折一折,你發現了什么?(同桌互相說一說)(上下對稱,左右對稱,對角也對稱。)

  (3)拿出準備好的圓形紙折一折,你又有什么發現?(不管怎樣對折,都是對稱的。)

  教師小結:通過對折,我們知道了長方形、正方形、圓形都是對稱圖形。

  師:先用直尺標齊,再用虛線畫出對稱軸。

  學生自由發言。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課本29頁,做一做。

  圖形中哪些是對稱的,畫出它們的對稱軸。

  2、下面的字母、數字和漢字哪些是軸對稱圖形?它們各有幾條對稱軸?

  1、2、3、4、5、6、7、8、9

  3、教材練習七第1-3題。

  四、回顧整理,拓展延伸

  1、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2、師小結:同學們都說對稱圖形很美,是啊!只要我們用眼睛仔細去觀察,用雙手去創造,就能用對稱圖形把生活裝扮得更加美好!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9

  【教學內容】

  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解決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2.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

  發現法,問題教學法,研究性學習,小組合作等方法。

  情感與態度:

  1.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

  2.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口算卡片,課本插圖。

  【課時按排】

  本單元可用13課時進行教學。

  除法的初步認識…………………………………… 6課時左右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課時左右

  解決問題…………………………………………… 4課時左右

  1.除法的初步認識

  (1)平均分(一)

  【教學內容】12頁—14頁例1、例2 做一做練習三1~3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通過生活中常見的“每份同樣多”的`勢力和活動情境,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合作探究

  情感與態度:讓學生探索平均分的方法,會平均分,提高動手和合作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探索平均分的方法

  【教具準備】實物投影

  【學具準備】

  每個小組12塊糖.每個學生實物卡片.三角形.圓形學具若干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教師:最近我們五小二年級一班要組織一次春游活動,我們幫他們分一分春游需要的物品,好嗎?

  請小組長來領要分的物品,(每個小組12塊糖)

  請學生試著分一分,要求要分得大家都滿意。

  學生先在小組中分,再請學生到前面展示分的結果。

  多請幾個小組,說說自己分的結果,預計都是每人分得3塊糖.

  教師:這樣分大家都滿意嗎?為什么?

  教師揭示課題:像這樣把物品分成幾份,每份分地同樣多,就叫做平均分。(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索:

  (一)分一分

  1、每個小組8張面包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2、每個小組4張桔子的實物卡片,學生用卡片在小組里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3、每個同學用自己手中的學具分一分,(要求平均分)分完后請學生展示分的過程,說說分的結果。

  (二)找一找

  想想生活中什么時候要平均分?是怎樣分的?

  先在小組里說說,再指名說。

  (三)連一連、圈一圈

  把10條魚平均分在2個漁缸里,請學生連一連或圈一圈,

  說說分的結果。

  三、做一做

  1、把12瓶礦泉水平均分成3份。說說你怎樣分的。

  2、練習三1~3

  第1題:給每個花瓶里插上花,應該怎么插?如果要求每個花瓶里插上同樣多的花,又應該怎么插?插幾枝?

  四、總結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材第48頁例2,以及練習十一第4~6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兩級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夠進行正確運算。

  過程與方法:通過情境理解乘加的運算順序,通過知識遷移應用到除加或除減混合運算,學會解答兩級兩部混合運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掌握含有兩級的兩步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知道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準備

  投影儀;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脫式計算。

  35-4+27 6×3÷2

  學生計算,說說計算的過程。

  2.談話:上節課我們知道了,在混合運算里加、減是同一級,乘、除是同一級,我們再計算一道算式里只有加減或只有乘除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減法,又有乘除法,怎么辦呢?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混合運算。

  二、互動新授——乘加問題。

  1.出示例2。

  談話:看,這是蹺蹺板樂園,同學們玩的多開心呀!仔細觀察,每個翹翹板上有多少人?有幾個蹺蹺板?草坪上有多少人?(有3個蹺蹺板,每個蹺蹺板有4人,草坪上有7人。)

  提問:蹺蹺板樂園一共有多少人?怎樣計算?(學生自由回答。)

  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進行適時引導。

  方法一:分步計算,先算翹翹板上有多少人,再算一共有多少人。

  4×3=12(人)12+7=19(人)

  方法二:列綜合算式。

  4×3+7、7+4×3或7+(4×3)

  教師提問:觀察這幾個算式,你發現了什么?(這幾道算式里既有乘法,又有加法。)

  教師說明:像4×3+7、7+4×3這樣,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后算加減法,而不管乘法在前還是在后。

  2.談話:如果把乘法換成除法,應該怎么辦呢?

  出示:20-8÷2 81÷9-2

  師:乘、除法是同一級的,把乘法換成除法,計算時,也是先算除法運算,再算加減運算。

  學生計算,指名兩位學生寫在投影片上。集體訂正時,要提醒學生注意書寫格式。

  20 –8 ÷ 2 81 ÷ 9 + 2

  =20 – 4 =9 + 2

  =16 =11

  3.小結計算方法。

  談話:觀察黑板上的這四題,你能總結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嗎?(學生自由發言。)

  教師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

  4反饋練習。

  完成教材第48頁“做一做”的剩下兩小題。

  圈出第一步先算什么,并說說理由。

  三、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4題。

  先讓學生說一說:有除法和加減法,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

  2.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5題。

  學生先計算出左邊的得數,再和右邊的數進行比較。

  學生獨立比較,集體交流,說說計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練習十一第6題。

  先填空,再列出綜合算式。

  讓學生先看懂樹葉上的數有哪些,再列式計算。

  學生計算,寫出計算的結果。

  四、課堂小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發言。

  師生小結: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除法。

  【板書設計】

  第2課時含有兩級的混合運算

  20 –8 ÷ 2 81 ÷ 9 + 2

  =20 – 4 =9 + 2

  =16 =11

  在沒有括號的算式里,有乘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乘法;有除法和加減法的,要先算除法。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分橘子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2、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3、讓學生正確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試商方法。

  4、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

  教學重點:

  1、讓學生體會到學習有余數除法的必要性。

  2、讓學生體會到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昨天,我們幫小熊分了蘋果,大家還記得我們是怎么分的`嗎?今天小熊又要請客了,它家里只有14個橘子,它想每盤放4個,可不知道放幾盤,你能幫助它解決這個難題嗎?

  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究

  1、有余數的除法及其豎式的計算方法

  學生試著自己列豎式后,展示不同學生的豎式并讓學生說明豎式中各部分的含義,同時其他學生可以質疑。因為有除法算式做引導,估計學生不會出現余數大于除數的現象,如果有的話,就直接拿來當作下一環節的樣本,解決余數不大于除數。然后教師做小結。

  2、完成“試一試”,體驗余數一定要比除數小

  教師小結:在有余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一定比除數小。

  三、應用遷移,鞏固提高

  1、完成練一練第1題。

  2、完成練一練第2題。

  3、用豎式計算。

  9÷4 21÷5 14÷3 19÷6

  4、釘一件上衣需要5個扣子,現有23個扣子,能釘幾件上衣,還剩幾個扣子?

  四、總結

  1、說說今天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2、你今天最成功的是什么?你打算以后如何做?

  板書設計:

  分橘子

  每盤放4個橘子,14個橘子可以放幾盤?

  14÷4=3(盤)……2(個)

  答:14個橘子可以放3盤,還剩2個。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2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三109頁例2,練習二十二第十二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并會繪制條形統計圖。

  3、能簡單分析和預測。

  教學難點:能根據數據的大小確定用不著格表示幾個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記記錄單

  種 類轎 車面 包 車客 車貨 車

  輛 數

  (2)學生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會產生困難,反饋時如果學生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記錄才能完整。強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計表。

  4、制作統計圖。

  (1)學生分組討論。如果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5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共同完成統計圖。

  先讓學生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三者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一~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組織學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3

  教學目標

  1、知道鏡像對稱圖形的特點。

  2、通過學生活動,正確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體會鏡像對稱的相對性。

  教學具準備

  鏡子、教科書的開放題、卡片

  教學過程

  一、玩一玩鏡子,創設情境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來玩一玩鏡子,好嗎?(每人一面小鏡子)

  師:你在鏡子里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自己;我看到了書;我看到了黑板……

  師:這是怎么回事?

  二、引導探索,體驗鏡像對稱的特點

  1、出示教科書的主題圖,請學生仔細觀察。

  (1)師:這幅圖畫中,怎么會出現兩棟房子、六只天鵝?怎么岸上有樹,水底也有樹?

  (2)生:下面的'房子、天鵝、樹是水里的影子。

  師:(放大房子圖)水上的房子和水下的房子是相同的嗎?它們的方向怎樣?

  生:樣子相同,但方向相反。

  師:其實這也是數學知識,是一種鏡面對稱。(出示課題)

  2、請學生用手中的鏡子做游戲。

  (1)發給學生只有半邊圖象的卡片,請他們想辦法猜出另半邊圖象是什么?(小組活動)

  小組匯報:用鏡子照;把卡片對折……

  (2)用鏡子照自己的臉并做各種面部表情,同時觀察鏡子里的你面部表情的變化。

  (3)出示教科書中的小朋友照鏡子圖(例3)

  師: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鏡子里面的小朋友又在干什么?

  3、師說:“小朋友們,讓我們來照照鏡子吧,好嗎?”出示三面穿衣鏡,請學生在鏡子面前表演各種動作,同時請學生說出鏡子里面的自己動作是怎樣的。(小組活動,教師參與其中。)

  生:我向前走一步,鏡子里的我也向前走一步。

  鏡子里的我左手拿筆,右手拿本子,鏡子外面的我左本子,右手拿筆。

  我往左走,走鏡子里的我往右走。

  學生任意做動作……

  三、運用拓展

  1、判斷。哪個是你在鏡子里看到的樣子?圈出來。(教科書第5題)

  2、找朋友。

  3、思考題:第1題、2題。

  (1)看鏡子寫數

  (2)看鏡子寫時間

  四、小結評價

  師:看,照鏡子、水面倒影等等這些生活中的事就是數學知識,你知道了嗎?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4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二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基本練習

  談話:同學們,誰想談談上節課你都學會了哪些數學知識,今天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會用這些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好嗎?

  1、接力數數(課本第17頁第1題。)

  學生分組用小紙條接力,一個同學做完就傳給下一個同學,直到全組都做完。哪個組先做完、做對的是贏家,并給這個組獎勵。

  2、填空。

  9089的下一個是( ),9799的下一個是(),9899的下一個是(),下一個是( ),9989下一個是( ),9999的下一個是(),

  3、課本第18頁第4題,并補充以下練習(課件出示)。

  (1)南京長江大橋公路橋長4589米,鐵路橋長6772米

  (2)我國是世界上野生動物種類最多的'國家,共有鳥類1189種。

  (3)南浦大橋是上海市區第一跨越黃浦江的大橋,全長8346米。

  4、填一填

  (1)3560讀作( ),是由()個千、( )個百、( )個十組成的。

  (2)5316讀作( ),是由()個千、( )個百、( )個一組成的。

  (3)9998再數( )個一就是10000。

  (4)9920再數( )個十就是10000。

  (5)9800再數( )個( )就是10000 。

  5、搶答題(課本第19頁第6題)

  把口算題制成不同的動物頭形,先在組內搶答,誰做對誰得到頭像,誰就是裁判。哪個小組先做完,哪個小組就得到一個大的動物頭像。

  教師宣布比賽規則,

  教師宣布比賽開始,

  給有關組獎勵。

  二、變式練習

  擺數游戲:教師出示寫有數字的小棒,請你用2個4和2個0組成以下各數:

  a、擺出只讀一個0的四位數。

  b、擺出不讀0的四位數。

  擺出之后再讀一讀。

  課后反思:

  這節課是一節練習課。對于低年級的孩子來講,游戲是他們最喜歡的一項活動。于是本節課就采用了游戲的形式,如接力數數和搶答題都是孩子喜愛的活動形式。這種活動為學生提供了多種自主學習的機會。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

  本冊教材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編寫,體現了新世紀(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第一學段教材編寫的指導思想、基本框架和呈現形式。為同行們能增強教學的針對性,下面結合本冊教材的編排內容,作一些分析、說明。

  一、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

  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

  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地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第五單元“除法”

  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境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和除法的互逆關系。

  4、第六單元“時、分、秒”

  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境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地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

  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觀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

  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

  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日廣場”“月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近生活形式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學生將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二、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本冊教材以學生的數學活動為主線呈現學習內容,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動手操作,在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經歷抽象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獲得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體驗。下面結合具體學習內容,闡述本冊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色。

  (一)在數與代數的學習中,重視動手操作與抽象概括相結合,體驗乘除法的含義,發展學生的數感和符號感

  1、關于乘除法的含義

  第一單元的標題為“數一數與乘法”,第四單元的標題為“分一分與除法”,體現了教材要通過大量的動手操作,幫助學生體驗乘除法含義的設計思路。在學習乘法之前,教材安排了“數一數”的活動,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3個3個地數、4個4個地數、5個5個地數……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存在著大量可以用乘法表示的問題。而學生只學過用加法,將感受到用相同數連加的方法進行計算有一定的局限性,從而體會到學習乘法的必要性。通過“兒童樂園”“有幾塊積木”“動物聚會”等情境,由幾個幾個地數,抽象出用乘法算式表示的模型,使學生具體地體驗乘法的含義,而不是背誦乘法的結論。在學習除法之前,教材安排了三個“分一分”活動——“分桃子”“分蘋果”“分糖果”,數目由小到大,突出除法的本質是“平均分”。在大量的“平均分”活動中,抽象概括出除法算式。學生在活動中逐步體驗除法的含義。教材不要求學生背誦除法的結論,也不分“等分除”“包含除”。

  2、關于乘法口訣

  乘法口訣是我國小學生提高基本計算能力的有趣工具。本冊教材分兩段進行,“乘法口訣(一)”是2~5的乘法口訣,“乘法口訣(二)”是6~9的乘法口訣,共81句。教材采用“大九九”的形式(即,1~9中的每個數的乘法口訣都是9句),并分成兩段展開教學。其目的是為了分散記憶的難度,由于2~5的乘法口訣數目比較小,相對好記一些,所以教材先安排熟記2~5的乘法口訣,然后再進行6~9乘法口訣的教學;6~9乘法口訣的數目雖然比較大,但是新學的口訣越來越少,而舊的口訣又得到相應的鞏固。除此之外,教材在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還有以下特點。

  (1)每一部分口訣都是緊密聯系學生生活情境引入的

  例如,創設慶祝北京申奧成功的情境,通過數奧運標志“五環圖”的環數,引入編5的乘法口訣;一雙筷子2根,通過就餐擺筷子的情境引入編2的乘法口訣。這樣安排,便于引導學生自覺地投入學習活動,用連加算出得數,為編口訣做準備。

  (2)以5的乘法口訣作為起始內容進行編排

  因為每只手有5個手指,這是人人都有的學具;數數時,經常5個5個地數。這些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有助于學生探索規律,經歷編制口訣的過程,掌握口訣編制的方法。

  (3)在編制乘法口訣的設計上,逐步擴大學生探索的空間

  在編制2~5的乘法口訣時,一般都安排實物情境圖,填寫相同數連加的得數,并先給出2~3句編制過程的范例。6~9的乘法口訣則要求學生獨立編制。這樣安排,逐步擴大學生的探索空間,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4)口訣編排設計上注意體現一定的規律性,啟發學生找聯系、找規律,以便于學生來記憶口訣。教材安排了形式多樣的練習,有利于保證學生的基本計算技能

  例如,學習3的乘法口訣時,教材安排了“你是怎樣記住3的乘法口訣的”,引導學生找規律。學習6的乘法口訣時,安排了“想一想”的小欄目,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6×8=6×7+□=6×9-□,幫助學生找相鄰的口訣之間的聯系,有助于學生熟記口訣。

  另外,教材設計了新穎的富有童趣的練習,除了一般的題目和“對口令”等形式外,還安排了“小動物找新家”“誰射中的氣球多”“找座位”等活動,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表內乘除法,保證基本的運算技能。

  3、關于表內乘除法的應用

  本冊教材把表內乘除法的運算與解決問題結合起來。首先乘除法的認識都是從實際情境引入的,本身就是應用問題的學習,另外通過以下兩個途徑加強乘除法知識的應用。

  (1)練習中配有富于童趣的、圖文結合的、或有多種信息,有時答案不惟一的問題,有時還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并進行解決

  例如,第3題,要想得出這輛玩具汽車多少錢,需要通過售貨員和顧客的對話(小熊付給大象3張5元和1張10元,大象回答:“正好”,而得出這輛汽車25元)。第4題圖中呈現:有28人需要租車,大客車限乘客10人,小汽車限乘客4人,可以怎樣租車?答案有多種。第5題,以連環畫的形式呈現,一張方桌圍坐4人,2張方桌坐8人,而兩張方桌拼在一起圍坐6人,從而推想3張、4張、5張、6張桌子的情形,引導學生用列表找規律的策略來解決問題。

  以上問題都和傳統的應用題呈現的形式和要求不一樣,沒有應用題的類型,不要求學生說程式化的語言,而立足于知識的應用,初步學會一些數學思考方法,發展學生的思維。

  (2)通過數學故事、數學游戲、實踐活動等欄目,應用所學的知識

  例如,數學故事,通過連環畫的形式發展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問題的意識和能力,同時可以溝通數學與語文之間的聯系,并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數學游戲,要求學生從情境圖中找出問題,本身就是數感的培養,進行回答時要運用所學的知識。教材中還安排了實踐活動,如找一找生活中的乘法和除法。

  以上這些都體現了乘除法知識的實際應用。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教案03-31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2-11

第二單元教案12-17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20篇)10-09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5篇)02-14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2)12-17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1)12-17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4)12-17

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3)人教版12-17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通用20篇)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