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

時間:2023-02-14 10:20:32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精選15篇)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掌握6的乘法口訣。

  2、培養學生簡潔地表達和遷移類推的能力。

  3、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教學重點:6的乘法的意義。

  教學難點:總結出6的乘法口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呈現情境。

  談話:今天我們要到兒童樂園里去玩一玩。(課件呈現兒童樂園的場景并定格在木馬轉盤上)

  2.提出問題。

  (1)木馬轉盤一次可以坐幾個人?

  (2)哪6位同學愿意在一起騎木馬?讓學生自由結合,組建6人小組。

  (3)一次可以坐6人,2次可以坐幾個6人,共是多少人?讓2個小組的學生走到教室前面來,大家看一看。

  (4)3次可以坐幾個6人,是多少人?再讓6人到前面來。那么4次、5次、6次呢?不要再走到前面來,設想一下,各有多少人?

  二、經歷過程,自主探索

  1.自己嘗試。

  2.出示表格: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上面提出的'問題,自己嘗試計算、填表。

  3.交流探討。

  小組內交流:自己是怎樣想的?怎樣算的?

  班內匯報:各組是怎樣解決這些問題的?

  結合學生的匯報,組織探討:

  (1)表格中填出的數各表示什么意思?(板書:1個6相加、2個6相加6個6相加)

  (2)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嗎?積是多少?怎樣知道的?讓每個學生都寫出6個乘法算式,寫好后相互檢查。

  4.編口訣。

  (1)你能編出6的乘法口訣嗎?

  說給小組內的同學聽一聽,讓他們評一評。

  (2)整理口訣。

  這些口訣,你們能按一定的順序排一排寫出來嗎?寫好后小組內相互檢查。

  (3)記口訣。

  把口訣讀一讀。說說哪幾句容易記住,哪幾句難記?相互介紹自己記口訣的方法。

  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自由記口訣。

  師生對口令記口訣。

  5.用口訣。

  口算:62 65 63 61

  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三、綜合應用,拓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一題

  學生各自做題,把得數填在書上,共同較對。

  2、做想想做做第二題

  3、做想想做做第四題

  A 6個2相加是多少?

  B兩個乘數都是6積是多少?

  4、做想想做做第5、6題,讓學生去觀察圖再進行討論并集體討論。

  5、課堂作業,做想一想第三題。

  四、總結評價。

  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

  板書設計:

  認識6的乘法口訣

  一六得六,二六十二,三六十八,

  四六二十四,五六三十,六六三十六。

  作業設計:

  1、 62= 36= 64= 65=

  46= 66= 56= 63=

  2、根據口訣,寫出兩道乘法算式。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2

  教材分析

  本單元的學習內容是認識表內除法,包括平均分、除法的初步認識,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讓學生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這是學習除法計算的開始,是今后學習表內除法(二)以及學習多位數除法的基礎。

  學情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義、學會利用乘法口訣口算表內乘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除法的含義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礎上的,在生活中小學生有分物品的經歷,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實踐經驗。為此,教學時要借助教材設計,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向學生提供充分的實踐活動機會。單元主題圖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熟悉的具體情境——參觀科技園的準備活動。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樣多”的生活實例,通過直觀操作展示了除法在應用時的兩種實際操作的方法,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解決問題的情境,讓學生了解知識于生活,消除學生因為第一次接觸除法而產生的陌生感,從而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數學思考:使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提出數學問題,并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獲得使用數學的成功經驗,逐步形成用數學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

  問題解決: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教學難點:除法的含義,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第一課時: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一)

  教學目標:1.初步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

  2.經歷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

  教具、學具準備:例1情境圖的放大圖,按練習三的第3題制作“信箱”和“信”(算式卡片);每個學生準備12個○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

  1.說出得數,并說出用哪句口訣。

  6×2= 4×3= 2×5= 3×3=

  2.填空。

  2×( )=4 3×( )=6 4×( )=8

  ( )×3=12 ( )×4=20 5×( )=15

  說一說( )里的數是用哪句乘法口訣想出來的。

  3.把12個○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寫出除法算式。

  請學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寫出的除法算式。

  二、新課

  1.引出除法算式12÷3。

  呈現例1放大圖,講述猴媽媽給小猴分桃的事。

  提出第(1)個問題:12個桃,每只小猴分3個,可以分給幾只小猴?

  請學生列出除法算式:12÷3。

  2.探討計算方法。

  (1)引導:我們會用動手分一分的方法解決“可以分給幾只小猴”的問題。如果不動手操作學具,怎樣算出結果呢?請各小組探討計算方法。

  (2)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探討出的計算方法。

  (3)根據學生探討的情況,給予積極評價。并且,突出強調:可以用乘法口訣想商。

  3.嘗試用乘法口訣求商。

  (1)出示例1的第(2)個問題,并讓學生列出算式。

  (2)請學生用乘法口訣想:商幾?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想商的過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訣。

  (4)交流想商的過程。

  根據學生的交流,教師重述:求12÷4的商,想4和幾相乘得12,因為三四十二,所以商是3。

  三、練習

  1.練習五的第1題。

  依據畫面請學生解決“每個小朋友幾個氣球”的問題。讓學生說一說題意,再計算。

  2.練習五的第2題。

  (1)讓學生根據畫面信息,完成填空。

  (2)讓學生獨立填寫除法算式。

  (3)交流。請學生說一說除法算式的實際含義,并說出,用哪句口訣想商。

  3.練習五的第3題。

  按題意組織送信游戲,說明要求:認真計算,商是幾,就投進幾號信箱。請每個學生當選郵遞員,并把“信”交給學生,讓學生完成送信任務。完成后,看一看每個信箱中的信,檢查是否都送對啦。最后,特別請學生觀察哪幾封信送進了1號信箱。并想一想,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點。促使學生發現:被除數和除數相同,商是1。

  四、總結

  1.請學生談收獲。

  2.教師總結:今天我們共同探討了除法的計算方法。我們發現,可以用乘法口訣來求商。計算時,看除數和幾相乘得被除數,就用那句口訣求商。我們在送信游戲中還發現,被除數和除數相同時,商是1。這節課小朋友學會了不少新知識。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除法計算,我相信小朋友會有更多的收獲。

  教學反思:經歷探索除法計算方法的過程,了解用乘法口訣想商的思路。學生初步掌握了用口訣求商的方法。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學習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并能用2~6的乘法口訣進行一些比較簡單的除法計算(被除數不超過36)。

  學習過程:

  1.按順序背乘積不大于36的2~6的乘法口訣。

  2.二( )得八 二( )一十 ( )六十二 三( )得九 ( )三得六 三( )十二

  3.讀出下面各除法算式,并說出每個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以及每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9÷3=3 8÷4=2

  12÷3= 4 l2÷6=2

  4、讓學生觀察練習五的第1題,并獨立完成后,再請學生說說你是怎樣想的。

  5、第2題請學生先從鴿子歸巢的情境圖中收集信息,完成填空。再讓學生提出問題,并填寫除法算式。

  6、第3、5題采用游戲的形式進行。

  7、第4、7題采用活動的形式進行練習。

  8、第6、9題采用比賽的形式進行練習。

  9、讓學生打開課本閱讀第8題。四人小組說說題意,并提醒學生用今天學習的`方法計算。

  10、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再填寫。如:要算12除以2等于幾怎樣想?用哪句口訣?在口訣的括號里應填什么?商是幾?那么,12除以2等于幾?在此基礎上獨立做"12÷ 6=□"。教師巡視,注意對差生的輔導,集體訂正。

  11、第11題,教師說明題意,并帶著學生先做。做題時,可以要求學生邊計算邊小聲說一說思路,或說出用的是哪句口訣。如果想不起來用哪句口訣,可以看除法算式上面的乘法算式。教師巡視,集體訂正。訂正時,要讓學生說是怎樣想的。對于學習比較好的學生,可以讓他們直接說口訣,不必再說"想幾和幾相乘得幾"這一步,以簡縮學生的思維。

  12、第12題是“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先讓學生根據直觀圖,口述要解決的問題和有關信息數據,再讓學生獨立解決提出的問題。

  13、師生共同總結本練習課的內容。熟練總結出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教學反思:對計算有困難的學生,還應讓他們按照先想乘法,再想口訣,最后得商的方法。使他們切實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

  第三課時

  學習內容: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學習目的:1.使學生能根據一幅圖(分完的結果)寫出兩個除法算式,從而進一步理解除法的含義。

  2.通過看一個除法算式,說出它表示的不同意思,使學生對除法的含義有比較全面的認識。

  學習重、難點:能根據一幅圖寫出兩個不同的除法算式。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8個球拍圖,3捆蘿卜圖,以及16根小棒;學生準備18根小棒。

  學習過程:

  一、復習和準備

  1.說一說平均分是怎樣分物品的。

  2.操作練習。先讓學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們平均分成4份。擺在桌子的左面。學生擺完以后,指名說一說是怎樣擺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貼出小棒。并問: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然后在小棒下面板書:

  8÷4=2

  再讓學生拿出8根小棒,把它們按每2根一份,看能分成幾份。擺在桌子的右面。學生擺完后,仿照上面的提問和教學過程,教師在黑板上貼出小棒,并寫出除法算式:

  8÷2=4

  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分得的結果和除法算式:看一看兩次分小棒的結果相同嗎?(不同。)它們的除法算式相同嗎?(不相同。)為什么?(因為分的方法不一樣,除法算式就不同。)如果只看分的結果,能確定是用哪一種方法分的嗎?(不能。)今天我們就要學習:

  看一幅圖怎樣寫兩個除法算式。

  二、新課

  教學例3。教師出示8個球拍圖。說明意圖:看圖寫出除法算式。先讓學生分組討論一下:看著這幅圖怎樣寫出兩個除法算式?為什么?然后多讓幾個學生發言。你能想出什么樣的除法算式?(8÷4=2)你是怎樣想的?(把8個球拍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個。)有多少同學同意這種寫法?還有其他的寫法嗎?(8÷2=4)你是怎樣想用?(8個球拍,每2個分成一份,分成了4份。)有多少同學同意這種寫法?哪種寫法對呢?有多少同學認為這兩種寫法都對?請兩名認為可以寫兩個除法算式的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想的。此時,只要學生說的意思正確即可。語言暫時不要求過高。在學生說明理由時,還可以讓他到黑板前具體分一下,使全班同學看到,分法不同。教師小結:由于兩種分法不同,只看分的結果,我們不能確定是用哪一種方法分成的。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知道看一幅圖,能夠根據不同的分法,寫出兩個不同的除法算式。

  三、課堂練習

  1.第29頁"做一做"中的題目。先讓學生觀察圖,說明題意。然后讓學生獨立寫出兩個除法算式。寫完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說一說每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是什么。并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么能看一幅圖寫出兩個除法算式。(只要意思正確即可。)

  2、出示課本第29頁的例題。先讓學生說一說,然后讓學生獨立做。在做的過程中,可以要求學生邊做邊小聲說一說每個算式所表示的意思。教師巡視,注意對差生的個別輔導。對于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讓四人小組幫助。

  3、如果又來了3人,每組平均應有幾人?讓四人小組合作完成。

  四、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看一幅圖寫出兩個除法算式,還練習了根據一個除法算式說出它表示的兩種不同的含義。

  教學反思:看圖寫算式不是很難,但是學生對于說理還是存在困難,讓學的透徹的學生先說,然后讓其他學生理解記憶,加深印象,達到掌握的目的。

  第四課時

  學習內容: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

  學習目的:1.通過操作,使學生知道"'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進一步認 識除法的含義。

  2.帶著復習已學的乘法口訣,為用乘法口訣求商做準備。

  教具、學具準備:教師準備6個蘋果和12塊餅干的圖片,若干張乘法口訣卡片。

  學習過程:

  一、復習

  1.讀出下面的除法算式。

  15÷3=5 10÷5=2 12÷3=4 8÷2=4

  2.分別說出上面每個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

  二、新課

  1.用圈一圈的方法來教學例題。教師出示6個蘋果的圖片(貼在黑板上)。同時口述題目:6個蘋果,每2個一份,可分成幾份?

  教師說明:上節課我們已經學習了用實際動手分一分的方法,把一些物品按每幾個一份分。今天我們學習用圈一圈的方法分物品。

  教師演示圈的方法;把兩個蘋果圈起來,表示2個一份。然后提問:繼續往下分,該怎樣分?(再把2個蘋果圈起來。)教師在黑板上再圈2個蘋果。讓學生注意教師是怎樣圈的。

  2. 讓學生打開書,看課本21頁的第6題的蝴蝶圖。教師讓學生說明題意,然后,讓學生按照剛才講得方法,自己在書上圈一圈。并在圈的基礎上,在方框里里填入適當的數。教師巡視,注意對差生的輔導。

  學生做完以后,教師通過提問,讓學生說怎樣想的。 一共圈了幾個圈? 每個圈里有幾只蝴蝶?(5只)

  圈的結果表示什么意思?(15只蝴蝶,每4只蝴蝶一份,分成了3份。) 算式是什么?(15÷5=3)

  算式中的5表示什么?(每5只一份。) 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表示分成了3份。)

  3.在平均分的基礎上,使學生初步知道"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的含義。

  教學例2。教師出示12塊餅干圖,并口述題目: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幾份? 提問:用圖一圈的方法該怎樣分?

  學生口述,教師把前3塊餅干圈起來。讓學生說一說題意.然后讓學生按照圈的方法分分看。教師巡視。

  學生分完以后,可以讓學生回答以下問題: 每圈里有幾塊餅干?(3塊。) 圈了幾個圈?(4個。)

  也就是分了幾份?(4份。) 看圖說一說圈的結果。(12塊餅干,每3塊一份,分成了4份。)

  12塊里面有幾個3塊?(因為分成4份,所以12塊里面有4個3塊。) 12里面有幾個3呢?(4個3。)

  用什么方法計算呢?(用除法計算。) 除法算式是什么?(板書:12÷3=4) 這個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還可以表示什么?(12里有4個3。)

  教師小結:把12個按照每3個一份夾分,分成了4份,也就是說12里面就有4個3、這種問題也要用除法計算。

  三、課堂練習 。

  四、小結(略)

  教學反思:通過操作,使學生知道"'求一個數里面有幾個另一個數"用除法計算,進一步認識除法的含義。

  第五課時

  學習內容:用乘除兩步運算解決實際問題。

  學習目標:

  1、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2、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用于生活,并很好地為生活服務。

  教、學具準備:課本第31頁中例4所需要的商品。

  學習過程:

  一、用談話的方式引課。

  問小朋友們喜歡逛商店嗎?他們喜歡,再讓他們猜猜練習本、文具盒、球、球拍等的價錢。

  二、探究新知

  1、出示兒童商店,展示各種商品和單價。

  2、以四人小組的形式開始購物。

  (1)先說說你有多少錢,準備買什么?在組里談談自己的購物打算。

  (2)小組分工合作,有的扮演營業員,有的扮演顧客。

  (3)學生開始購物。

  3、在全班交流你們購物的過程。以表演的形式展示。

  例: A、12元可以買3輛小汽車。

  B、我想買5輛小汽車。

  C、應付多少錢?

  D、應付20元。

  4、請表演的D同學說說他們是怎樣算出來的。

  12÷3=4(元) 4×5=20(元)

  5、再請一小組上黑板前展示他們的購物過程。

  6、小組相互交流。

  7、師生小結。

  三、學生獨立完成第31頁的“做一做”。然后根據“做一做”的圖提出能用乘除兩步運算的問題并相互解答。

  四、全課總結。

  教學反思:學生初步學會根據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解決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

  第六課時 整理和復習。

  復習目標:

  1、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

  2、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

  3、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4、使學生初步學會根據除法的意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5、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的學習習慣。

  復習重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復習難點: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復習過程:1、小組比賽背乘口訣。

  2、讓四人小組說說本單元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3、全班匯報四人小組討論的結果。

  4、師生共同梳理第二單元的內容。(1)除法的含義。(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3)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5、從上面的(1)、(2)、(3)方面進行復習。

  (1)除法的意義。

  A、老師呈現課本35頁第1題的實物圖,讓學生根據實物圖填寫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學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商”。

  B、讓學生相互說說這3個算式之間的關系。

  C、練習。(老師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讓學生說出算式中的被除數、除數、商。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訣計算的算式,讓學生進一步解乘法和除法之間的關系。)

  (2)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A、老師出示小鳥、小鹿選汽球的圖面。再采用倒計時的方法搶算。

  B、讓算得快的小朋友結合具體的算式說說怎樣想商。

  C、再組織以四人小組為參賽單位的摘平果游戲。讓學生在歡樂的氣氛中熟練用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

  (3)用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A、老師出示課本35頁工人叔叔運水果的情境圖。先讓學生觀察,再讓學生說說你從這幅圖中得到了哪些數學信息。

  B、讓學生根據得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重點展示用除法計算的問題。

  C、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D、讓學生在四人小組中交流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

  6、師生共同小結本節課的收獲。

  教學反思: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夠比較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3

  教學內容:

  教材第26-27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除法的意義,結合練習回憶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及讀法、寫法。

  2、熟記乘法口訣,并能熟練地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

  3、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重點:用2-6的乘法口訣求商的方法及解決問題。

  難點:理解除法的含義和用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安排:

  課件

  教學方法:

  練習法講授法

  課時安排:

  總共1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在第二單元中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復習表內除法的相關知識。

  回顧整理:

  1、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的第1題圖文

  (1)組織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明“平均分”的含義。

  (2)什么是平均分?用自己的方式舉例說一說。

  (3)9根小棒3份,每份3根,是平均分。

  (4)畫了2組圓,每組5個,一組一組地圈,是平均分。

  (5)你們可以根據自己說的例子,寫出除法算式嗎?寫出算式后,說說除法算式的各個部分的名稱。

  2、課件出示教材第26頁第2題圖文。

  (1)乘法口訣是計算表內除法的`基礎,組織學生將乘法口訣補充完整。

  (2)復習一個乘法口訣可以列兩道乘法算式和兩道除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

  鞏固應用

  1、完成教材第27頁的練習六的第2題。

  讓學生讀文字題,理解題目的意思,再根據題意列出算式并計算出結果。

  2、完成教材第27頁練習六的第3題。

  讓學生認真理解題意,獨立完成解答。

  3、完成教材第27頁的第4題。

  引導學生讀題,理解各小題的意思,思考它們之間的區別,想一想這些問題各自應該使用什么方法解決。

  課堂小結

  通過整理和復習,大家對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各個部分的名稱、用乘法口訣求商,以及解決問題都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已經較熟練地這些知識。

  板書設計

  整理和復習

  用乘法口訣求商

  用除法解決問題

  教學反思

  對本單元的知識進行總結與反思,可以培養學生歸納總結的能力。通過比較與分析,進一步理解除法。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除法的計算方法。同時積極開發學生的多項思維,有助于促使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點:

  1、使學生經歷長度單位形成的過程,認識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2、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3、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能力點:

  培養學生觀察、動手操作的能力。

  德育點:

  使學生養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活動,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整厘米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估測意識和能力。

  教學模式:

  “自主探究”教學模式。

  教具準備:

  各種尺子、硬幣、回形針、棱長1厘米的正方體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媽媽需要買一截松緊帶,需要多長呢?老師量過了,和你們桌上的小棒一樣長,請每個小組選擇一種實物量一量。

  學生匯報量的結果。

  問:奇怪了,同樣長的松緊帶,可你們量出的結果怎么不一樣呢?

  師:如果我們要得到一個統一的結果,用什么工具量呢?

  生:尺子。

  二、自主探究:

  1、認識1厘米。

  拿出直尺看一看,你發現了什么?

  學生觀察,匯報。

  A、數,按順序讀一讀。問:最左端是幾?尺子上的零表示什么?叫零刻度。

  B、線,有長有短,叫刻度線。

  C、字母“cm”,表示厘米,厘米是一種常用的長度單位。

  一厘米有多長?(尺子上0刻度到1刻度之間的長度是1厘米)

  找出自己尺子上的1厘米。還有哪段是1厘米?你發現了什么?(每一大格都是1厘米)

  找一找,比一比在我們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厘米。

  用手比劃一下1厘米是多長。閉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2、認識幾厘米。

  師:我們知道1厘米有多長,那2厘米、3厘米……又是多長?

  問:2個1厘米是幾厘米?4厘米里有幾個1厘米?你能在尺子上指出6厘米的一段嗎?

  3、用厘米量。

  舉起藍紙條,估計一下他大約是幾厘米?

  用尺子量一量。填在書上。

  量松緊帶的長。

  三、拓展運用:

  1、判斷下面的量法對嗎?說明理由。

  (1)沒對準0刻度線的。

  (2)正確的。

  (3)不是從零刻度量的。

  2、如果尺子的前面斷了,看不到0刻度線,怎么辦?

  3、小組合作量指定物體長度。

  4、老師想量手腕一圈的長度,用直尺量不方便,你有好的方法嗎?(介紹各種尺子)

  5、選擇尺子和自己感興趣的物體量一量。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5

  教學內容:

  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信息窗二

  教學目標:

  使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體驗數的發展;初步認識計數單位“萬”,能說出個位、十位、百位、千位、萬位的數位順序。

  使學生通過聯系實際等活動,初步理解萬以內數的實際含義,了解萬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

  使學生學會用數描述身邊的事物,并與他人交流;培養用數學的眼光看待周圍事物、用數的觀念分析日常生活中各種現象的意識和能力,初步體驗量化的思想,促進數感的發展。

  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增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識。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感受身邊的數據。

  師:我們以前認識過哪些數?你還記得哪些有關數的知識?能大聲的說給同學們聽嗎?

  其實在我們身邊還有更多,更大這樣的數,你瞧:(多媒體出示信息窗2的情境圖。)

  這是老師收集到的數據,你呢?(請學生匯報收集到的數據并展示。)

  二、認識計數單位“萬”

  1、故事競猜:課件出示故事畫面

  森林里小豬、小熊、小猴比賽數數,大象當裁判。它們從989開始數,比比誰先數到5000。

  小熊是這樣數的:989、990、991、992、993……

  小豬是這樣數的:989、990、1000、1010、1020、1030、1040……

  小猴是這樣數的:989、990、1000、2000、3000……

  (1)小朋友你猜猜誰先數到5000?為什么?數數都可以怎樣數?

  (2)你能像小猴這樣繼續數下去嗎?試試看。

  (3)在計數器上撥一撥。師生一起邊數邊撥,當撥到9000時,問:再撥1000是多少?怎樣撥珠?

  小結:10個1000是10000,這就用到一個新的計數單位“萬”(板書:萬),他所在的位置是什么?你能聯系前面的知識說說嗎?

  (4)今天學了“萬”你覺得應該怎樣補充數位順序表?

  (5)讀數位順序表。從右往左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

  2、感知“一萬”。

  問:你們在平時的生活當中用過“萬”這個計數單位嗎?你們覺得萬這個計數單位大不大呢?你知道“一萬”究竟有多少嗎?我們來看看吧。

  A、 在剛剛結束的第二十八屆雅典奧運會上,我國女子長跑運動員邢慧娜獲得了女子10000米跑的冠軍。你知道她圍著體育場的跑道跑了多少圈嗎?(25圈)(課件二)

  B、 我們學校有多少人?(1036)想象一下,一萬人大約有多少?(10個我們學校這么多人。)(課件三)

  C、 一張紙非常薄,10張紙疊起來大約厚1毫米。一萬張紙疊起來有多厚呢?(1米)(課件四)

  D、 如果每秒數一個數,連續不停的數,數到一萬,大約需要多長時間?(3小時,就是同學們從上早自習起到第三節課下課那么長的時間。)(課件五)

  3、認、讀、寫萬以內的數。

  剛才聽你們讀起這些數時都那么流利,真不錯。那你們是怎么讀的呢?

  (1)認、讀、寫幾千幾百幾十幾

  教師一次在計數器上撥出3個百、6個十和5個一。問:這個數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再在千位上撥上2個千。問:這個數是多少?試著讀一讀。再問:你是怎樣讀的?(千位上的“2”讀作“二千”,百上的“3讀作“三百”,十位上的“6”讀作“六十”,個位上的.“5”讀作“五”。)學生齊讀一遍。

  學生嘗試寫數。(一生板演,并講解:千位上寫2,百位上寫3,十位上寫6,個位上寫5。)

  練習:師在每個數位上再添一個珠。問:有幾個千、幾個百、幾個十和幾個一?3個千、4個百、7個十和6個一合起來是多少?

  學生試讀寫,一生匯報,一生板演。

  (2)認、讀、寫萬以內中間有0的數。

  A、去掉百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7個十、6個一)。

  問:這個數是怎樣組成的?你能讀出它是多少嗎?(強調:百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要讀作“零”。)你能寫出來嗎?(一生板演)

  B、去掉十位上所有的珠(3個千、6個一)。

  問:這個數是由什么組成的?應該怎樣讀?

  學生試讀,指名匯報,強調:中間有一個0或連續兩個0,只讀一個零。

  學生嘗試寫數,一生板演。

  練習:師寫出6003,讓學生說一說它的組成和讀法。

  獨立練習P17第2題(強調:末尾的0不讀)

  問:像這樣的萬以內的數,你們在生活中遇見過嗎?把你們收集到的數據跟你小組的同學說一說、讀一讀。

  請幾生匯報:1202,6078,2002,6008,2260,2200,2000。讀一讀

  小結萬以內數的讀法與寫法。

  三、練一練。

  1、P18D3

  2、發散練習:按要求寫數。

  (1)4個千和9個百組成的數是( )。

  (2)4個千和9個十組成的數是( )。

  (3)4個千和9個一組成的數是( )。

  (4)1個萬、6個千、4個百和8個一組成的數是( )。

  (5)寫一個比 3205 小的四位數。

  (6)寫一個比 9080 大的四位數。

  (7)寫一個最接近 10000 的四位數。

  (8)寫一個比 7839 小 2000 的數。

  (9)寫一個比 6045 大 5 的數。

  (10)組數游戲:請你用0、6、0、1組成四位數并讀一讀,寫一寫。

  四、全課總結。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什么收獲?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6

  【教材依據】

  《進位加法》是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第二課時的內容。

  【設計思想】

  教材從回顧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開始,引導學生在原有知識的基礎上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等方法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教學目標】

  情感:利用原有的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知識,通過觀察情境圖,適時動手擺小棒,使學生理解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算理,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計算方法;體會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感受生活中有數學,數學中有生活;結合進位加的學習,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態度:培養學生的觀察、比較、分析、綜合及動手操作的能力,從小養成仔細計算、認真書寫的好習慣;教育學生熱愛數學、熱愛生活、熱愛國家。

  價值觀:領會事物之間是聯系和發展的辯證唯物主義觀念,提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辯證思維能力,學會合作學習,樂于與別人交流。

  【教學重點】

  1、理解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的意義。

  2、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學難點】

  掌握進位加的豎式寫法。

  【教法選擇】

  以活動為主,適當伴有講解,引導學生在活動中了解、對比、學習、總結、積累經驗。

  【學法指導】

  讓學生在活動中了解、比較、學習、總結、積累經驗。

  【教學準備】

  教科書第11頁情景圖、第14頁例3圖、小棒若干。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1、口算,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

  26+6= 18+7= 39+5= 47+6=

  55+5= 64+9= 52+8= 33+9=

  【師指導學生總結: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口算時可以先把兩位數分成整十數和一位數,先把一位數相加,也就是先算個位上的數。】

  例如:26+6=32,先算6+6=12

  再算20+12=32

  2、用豎式計算

  22+45 36+51 43+15 21+56 54+23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導入新課(出示第11頁情景圖)

  師談話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兩位數加兩位數。

  2、學習例3(出示第14頁例3圖)

  35+37=

  ①、先用小棒擺一擺,想:先加什么?

  a、指導學生分別拿出3捆零5根及3捆零7根小棒。

  b、教學生自主擺小棒。

  c、同學交流擺放結果。

  【方法一】:先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3捆加3捆再加上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方法二】:先加整捆的,3捆加3捆是6捆。再加單根的,5根加7根是12根,夠10根捆成1捆。再加整捆的,6捆加1捆是7捆,7捆和2根是72。

  e、師總結一、二方法的相同點:先加單根的或先加整捆的都可以。這兩種方法的相同之處是把單根的相加,滿十后捆成1捆。然后整捆的相加,再把單根的'和整捆的加起來。

  ②、小組討論,用豎式計算,怎樣寫?怎樣算?

  匯報交流:

  a、寫豎式時相同數位對齊。 35

  b、計算時從個位加起。 + 37

  c、個位滿十,向十位進1. 72

  d、我想從十位加起。

  3、比一比

  學會了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和以前學的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及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比一比,想一想哪兒相同,哪兒不同。

  4、通報學生總結結果

  個位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

  5、進位加法的計算法則

  像這樣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寫豎式時要注意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四)、課堂作業設計

  1、做一做

  56+37= 46+24=

  56 46

  +37先算()+()=()+ 24個位是()+()=()

  ()再算()+()=()十位上是()+()=()

  2、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37+29= 26+38= 33+48= 36+39=

  3、教科書練習二第4~7題。

  【教學反思】

  為了使學生在對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及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以充分的理解,并能在熟練計算的基礎上,通過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比較、推理、總結的方法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法,為此我設計了兩個以學生自主活動為主的學習環節。這樣,使學生既能熟練舊知識,又能懂得已有知識及新知識之間的聯系,很快學會新知識,從而達到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目的。

  1、動手實踐。學生通過擺小棒活動,誘導學生把單根相加,夠10根的要捆成1捆。再把整捆的相加,從而暗示: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10向十位進1。

  2、在探究能否從十位加起時,我故意讓學生試一試,不強調“計算時應從個位加起”、“個位和個位相加的和應如何在豎式中寫”,進而造成學生在后面的練習中,有從十位加起的,也有不進位的,或是進位后忘記加上進上來的1。最后告誡學生這種方法很麻煩,不可取。在這個活動中,讓學生按合作學習的要求,以個人或小組合作學習為主要形式,進行探究,樂于交流。

  總之,在教學計算時,既需要讓學生在直觀中理解,也需要讓學生掌握抽象的法則,更需要學生充分體驗由算理直觀化到抽象化的過渡和演變過程,從而達到對算理的深層理解和對算法的切實把握。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7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頁例4及課堂活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初步建立1毫米的概念,感知1毫米有多長,知道1厘米=10毫米。

  2.讓學生通過整理,對相鄰兩個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有系統、完整的認識。

  3.結合實踐活動,滲透長度單位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及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硬幣、學生直尺、身份證、彩條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媒體展示:美麗的七色彩虹。

  教師:多美的七色彩虹呀!在各小組的桌上有和彩虹一樣漂亮的七彩紙條,請各小組分工合作量出它的長度有多少厘米,并作記錄。

  學生匯報后,發現紫色彩條的長度有爭議。

  教師:用厘米作為長度單位測量,有時得不到準確的結果,需要一個比厘米還小的單位——毫米。(板書:毫米)

  二、探索新知識

  1.觀察直尺,看1厘米中間有些什么

  (1)看一看,直尺上1厘米中間有些什么?

  (2)找一找,直尺上有哪些長度單位,你是怎樣發現的?教師小結: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還有更小的小格,1厘米間的每一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教師媒體展示——毫米。強調: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3)指一指:用筆頭指一指1毫米,看一看1毫米有多長。(要求學生多指幾處)

  (4)數一數:1厘米中間有多少個1毫米。

  (學生匯報時,要求學生說出數的是從幾厘米到幾厘米,中間有多少小格)

  根據學生匯報,引導分析、概括出1厘米=10毫米。

  練習:2厘米=( )毫米8厘米=( )毫米( )厘米=50毫米60毫米=( )厘米

  (5)介紹字母表示毫米。

  提問:千米用什么字母表示?米呢?厘米呢?猜一猜,毫米用什么字母表示?

  教師指出:國際上規定用“mm”表示毫米,1毫米可以寫成1 mm,那么1厘米=10毫米可以寫成1 cm=10 mm。(板書寫出)

  嘗試:你能用字母表示2毫米、3毫米、7毫米、10毫米、43毫米嗎?

  學生獨立嘗試,全班展示。

  2.實踐活動,感受1毫米的長度

  (1)猜一猜,桌上什么物體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量一量,身份證的'厚度究竟是不是1毫米?

  (3)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教師示范:用拇指和食指拿身份證,然后抽出身份證,指出兩指間的縫隙就是1毫米。要求學生反復練習,體驗1毫米的長度。

  (4)說一說:桌上還有什么東西的厚度是1毫米?

  (5)想一想:生活中你見過哪些物體的厚度是1毫米?

  3.實際操作,用毫米作單位測量

  (1)認一認,媒體出示練習十三中第2題的兩幅圖,引導學生認一認是多少毫米。

  (2)嘗試量一量。

  ①媒體顯示兩種量曲別針的測量方法,哪種正確?并要求學生說明理由。

  ②嘗試量紫色彩帶的實際長度和量數學課本的厚度。

  ③開放測量,找合作伙伴一起,對周圍物體作隨意測量,看是多少毫米。

  4.探究相鄰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議一議: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小組討論交流,然后全組匯報,教師引導學生整理。

  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通過整理,引導學生探究:除km和m間的進率是1000以外,其他相鄰兩個長度單位的進率是10。

  二、用新知,解決問題

  1.做教科書第26頁課堂活動第1題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全班交流,然后選擇合適的單位填入括號中。

  2.學生獨立完成課堂活動第2題教師提醒學生用mm為長度單位,引導學生認識其測量誤差。

  3.指導學生做課堂活動第3題先估計100張紙的厚度,再實際量一量,并做好記錄。

  4.鉛筆的長可能是幾厘米?

  三、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應用了哪些方法探究毫米的有關問題?

  教學反思: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8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三109頁例2,練習二十二第十二3、4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表現數據。

  2、使學生認識條形統計圖,明確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表現形式,能根據統計圖提出問題,并初步進行簡單的預測。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1、認識、并會繪制條形統計圖。

  3、能簡單分析和預測。

  教學難點:能根據數據的大小確定用不著格表示幾個單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談話: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離不開車,各種車輛每天都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便,而且道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請同學們看,這是一條道路上往車輛的錄像片。請同學們幫助記錄一下四種車輛的數量。

  二、探求新知

  1、組織記錄。

  (1)給學生記記錄單

  種 類轎 車面 包 車客 車貨 車

  輛 數

  (2)學生記錄。

  同學們,在觀看錄像的時候,你是如何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的?交流后明確用“正”字的方法記錄既快捷又方便。

  (3)再次播放錄像,學生記錄。

  由于車輛過往速度快,學生記錄會產生困難,反饋時如果學生記錄不全,再次組織學生研究如何記錄才能完整。強強調分組合作記錄,每人記錄一種車輛的數量。

  (4)再次記錄四種車輛的數量。

  (5)整理數據并填入統計表。

  4、制作統計圖。

  (1)學生分組討論。如果運用一個■表示1輛或5輛車,最多畫幾個格?應該怎么辦?明確用1個■表示5輛車比較合適。

  (2)師生共同完成統計圖。

  先讓學生嘗試獨立繪制條形統計圖,然后回答問題。

  組織討論:20分鐘后來的第一輛車最有可能是哪一種車?為什么?

  (3)師生總結繪制用1格表示5個單位的`條形統計圖的方法。

  三、鞏固應用

  1、獨立完成第三者111頁的“做一做”。

  2、完成練習二十二的第一~題。

  (1)練習二十二的第1題。

  組織學生提供信息,收集信息,記錄數據并填寫統計表,完成填空題。

  (2)練習二十二的第2題。

  (3)練習二十二的第3題

  (4)練習二十二的第4題。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9

  第一課時 東南西北

  第二課時 辨認方向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知道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

  2、能運用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3、在制作方向板的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

  教具:

  教學重點:

  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它七個方向,經歷知識的過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資助探索確定東南、東北、西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說一說上節課我們學過哪些方向?

  學生回答

  師:上節課我們學過的'兩個辨認方向的方法你們還記得嗎?找兩名同學到前面來用這兩種方法辨別一下方向。

  (指名活動)

  二、新課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有關方向與位置的其他知識,辨認方向。

  (板書課題)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中的情境圖,分別看一看體育館在學校的__面,商場在學校的__面,醫院在學校的__面,郵局在學校的__面。

  (指名回答)

  師:圖書館在學校的什么方向呢?

  學生:北面

  師:剛才說了體育館在學校的北面,那描述的時候該怎么區分一下呢?其實只用東南西北來描述方向是不夠的,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也可以用來描述方向。

  (板書:東北、東南、西北、西南)

  出示方向板

  找出八個方向點,將北方向給出,讓學生寫出剩下的七個方向。

  再次給出第一幅情境圖,讓學生分別說出剩余的四個建筑物在學校的什么方向。

  通過例題講解確定觀測點,讓學生知道方向具有相對性,確定方向時,首先要找準以誰為觀測點,再根據觀測點判斷方向。

  師:現在以自己為觀測點,找一找自己的東西南北都是誰,同桌之間交流一下。

  三、鞏固提高

  練一練第一題 指名回答

  第二題,第三題 學生做,指名匯報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五、課后作業

  下課后自己制作一個方向板到操場上看一看,記錄校園各個方向有什么,下課找同學匯報。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0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9頁例2,例3,(做一做)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地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退位減法。

  2、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退位減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兩位數退位減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使學生感受退位減法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退位減法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兩位數退位減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退位減法的計算順序。

  教法

  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自主探究,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

  學法

  通過看一看,擺一擺,想一想,說一說等活動理解退位減的算理。

  教學準備

  課件、小棒、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我最棒

  16—8= 10—4= 15—7= 12—5= 17—8= 12—8= 10—5= 18—9=

  2、算一算

  43=21= 64—32= 56—41= 77—43=

  學生上黑板筆算,教師檢查,表揚做的又對又快的。

  3、(出示第17頁奧運金牌榜的表格)同學們,今天我們還是要研究各國奧運金牌的`問題,上節課同學們針對這張表格提出了很多數學問題。誰還記得我們解決了哪些問題?我們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的?

  讓學生回憶上節課的內容。

  學生回答:中國比美國多多少枚金牌?

  二、自主探究。

  1、教學例2。

  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知道哪些條件?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尋找條件,列式。

  學生列式:51—36=?

  該怎樣計算呢?從哪一位減起?個位上1減6不夠減,怎么辦?拿出小棒擺一擺。

  有一下幾種分法:

  1、在5捆和1根中,先拿出1捆拆開,從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2、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3捆,再拿出1捆拆開,拿走6根。

  3、在5捆和1根中,先拿走4捆,再從4捆中拿回4根。

  4、在5捆和1根中,先拿1捆拆開與1根合在一起,再從中拿走6根,再拿走3捆。

  你發現了什么?要拆開1捆,從幾里拿走了6。

  2、你能試著列豎式嗎?

  你認為個位不夠減時怎么辦?十位還剩幾?

  教師教寫豎式的方法,說明退位點的用途,不要忘了減去退位的1。

  3、比較56-22與51-36在計算上有什么不同?

  4、你認為筆算兩位數減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從十位退1當10和個位上的數合起來再減。

  問:從十位減起方便嗎?

  5、試練:67-39 35-8 81-56 50-24

  6、教學例3。

  出示50-24請你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然后在小組內交流你的算法。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

  問:50-24十位退1后個位上要算幾減幾?十位再算幾減幾?

  7、小結。

  先學生思考計算方法,分小組交流想法,并匯報。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減起,如果個位不夠減,就從十位退1。

  三、拓展運用。

  1、完成教材第19頁做一做。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2、完成練習三第5題,第6題。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匯報并說明錯誤的原因及怎樣改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又學會了什么?

  五、布置作業。

  完成教材練習三的第7題和第10題。

  六、板書設計。

  第二課時退位減

  例:51—36=15例3:50—24=26

  5 1 5 0— 3 6 — 2 4_______ _______1 5 2 6

  七、課后反思: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1

  教學目的:

  1、讓學生經歷編寫5的乘法口訣的過程,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提高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整理乘法口訣以及練習中初步培養發現簡單規律的`能力。積累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能正確的編出5的乘法口訣。

  教學難點:應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掛圖、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1~4的乘法口訣,及相應的乘法。

  1、指名說出~4的乘法口訣。

  2、口算 13 22 43 32

  二、出示情境圖,探求新知。

  1、出示情境圖。

  (1)圖中一共有多少人?怎樣列式計算?報名說出每只船上坐5人,2只船上坐多少人?3只船

  (2)、出示表格:

  讓學生了解表格的填寫方法,引導填寫與船的只數用對應的人數。

  2、討論對照所填表討論怎樣編5的乘法口訣。

  (1)師板書

  一個5 15=5 一五得五

  兩個五相加 25= 二五()

  三個五相加 35= 三五()

  四個五相加 45= 四五( )

  五個五相加 55= 五五( )

  (2)指名先算出乘法的積,再說出乘法口訣。并說說為什么要那樣編口訣。

  3、探究發現乘法口訣的編寫特點。

  1、指導:口訣分兩步:如一五得五,一五部分是幾個幾相加得五部分得數即結果。

  2、討論交流其余四句的含義。

  3、觀察五句口訣看兩個數字,你發現了什么?

  先小組討論,再全班交流。

  三、練習想一想,嘗試用口訣解決問題。

  1、出示51= 53= 52= 54=

  各用哪一句口訣?

  四、練習想想做做1-6題。

  第一題指導學生比較每組兩個算式表示幾個幾相加?表示的意思一樣嗎?先討論再寫得數。第二題:練習乘法口訣,同桌合作進行練習。

  第三題:練習看算式寫口訣或得數。

  第四題:開火車回答。

  第五題:同桌合作完成,全班交流。

  第六題:獨立完成,指名讀出填寫情況,集體訂正。

  五、總結評價。

  這節課你學會編乘法口訣了嗎?編寫口訣要注意什么?

  板書設計:

  5的乘法口訣

  1個五 15=5 一五得五

  2個五 25=10 二五一十

  3個五 35= 三五( )

  4個五 45= 四五( )

  5個五 55= 五五( )

  作業設計:

  根據乘法口訣寫算式

  三五十五 35=

  ()() 45=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2

  教學內容:

  二年級上冊第11頁情境圖,第12———13頁例1、例2

  學情分析:

  因為學生已經學會兩位數加整十數和一位數口算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礎。而本節課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學習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新知識,并通過動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課的難點,從而更好地獲取知識。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用豎式計算兩位數的不進位加法。

  2、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筆算方法的過程,體會到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方法的多樣性。

  3、運用兩位數不進位加法計算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的過程。

  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用豎式計算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計算順序。

  教學準備:

  情境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二)新授

  1、教學情境圖

  (1)導入。

  教師:學校組織二年級的同學去參觀博物館。看,他們來到了博物館門前,小精靈明明正熱情地歡迎他們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圖)

  (2)引導學生看懂情景圖。

  (3)學生收集情景圖中的數學信息。(每班人數、每班有2名帶隊教師。)

  2、教學例1

  (1)導入。

  (2)引導學生列式,并揭示課題。

  教師:要求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有多少人,該怎樣列式呢?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35+2=

  教師板書課題:加法。

  (3)結合口算,感悟加法的算理。

  (4)探究加法豎式的寫法及用豎式筆算的方法和算理。

  (5)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明確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3、教學例2

  (1)導入。

  教師:剛才我們通過計算,知道二(1)班學生和他們班的帶隊老師一共有37人,那么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呢(邊說邊出示例2)?

  (2)指名學生說出算式,教師板書:35+32=

  (3)組織學生嘗試計算。

  (4)鞏固兩位數筆算加法的計算方法。

  三、課堂總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什么收獲呢?

  四、課堂作業

  第12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第13頁“做一做”第1題、第2題。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3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理解進位加的算理,掌握進位加的運算法則。

  2、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的筆算加法。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會正確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筆算加法。

  2、教學難點: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溫故知新、創設情境。

  1.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8+5= 9+6= 7+5= 3+1+1=

  5+6= 7+8= 8+8= 4+2+1=

  2.請幫小白兔找到要拔的蘿卜。

  34+5 26+32 56+40

  96 39 58

  3.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需要什么信息?如何計算?

  二、自主探究

  1.出示35+37=,學生試算,交流方法。

  2.擺小棒。說擺法。問:一捆幾根?捆好的有幾捆?怎么多了一捆?捆好的一捆放在哪?單根還剩幾根?合起來是多少?

  3.怎樣列豎式?要注意什么?從哪一位加起?5+7超過了10怎么辦?師:我們一般在十位的右下角協商一個小小的“1”字表示個位滿向十位進1。在加十位時,不要忘記加上這個1,也可以從這個1加起。

  4.比較35+31與35+37有什么不同?

  5.計算46+24,試算。可以借助于小棒。個位的可不可以不寫,為什么?

  6.小組討論: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你覺得應該還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問題?

  二、拓展運用

  1.算一算

  2,看看下面藏著幾?

  26+48=☆4 39+14=☆3 60+39=☆9

  37+12=☆9 54+16=☆0 45+8=☆3

  三、梳理知識,總結升華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又學會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教師引導梳理。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的算理,掌握進位加法的書寫格式和計算法則。

  2.通過提供的實物,給學生動手操作的機會,讓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的過程中突破進位加的難點,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途徑和方法。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學會與人合作,與人交流。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難點

  1.理解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的算理,掌握算法。

  2.體會從個位加起的必要性。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口算。

  8+4=9+9=26+4=14+5=

  7+8=50+13=9+6+1=5+7+1=

  2.筆算。42+56=

  說一說:筆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數位要對齊;從個位加起。

  二、探究新知

  (一)創設情境。

  課件出示情境圖,指導學生觀察。小精靈問: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引導學生列出算式35+37=。

  (二)合作交流,探索算法。

  1.小棒擺一擺。

  (1)讓學生獨立思考,同桌合作擺小棒。

  (2)小組討論交流,后集體匯報。

  指名匯報:先把5根和7根合起來是12根。滿了10根小棒要捆成一捆,剩下2根。再把3捆和3捆合起來是6捆,再加上剛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7捆多2根就是72根。(多指幾名同學邊說邊擺)

  2.豎式算一算。

  師:把剛才的擺小棒的過程用豎式寫出來,你會嗎?

  (1)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獨立嘗試列出豎式。

  (2)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個位上7加5得幾?該怎樣寫?十位上又是幾加幾?(演示從“小棒圖”過渡到下面的豎式圖。)

  達成統一認識:先算個位5加7得12,向十位進1,個位寫2;

  再算十位3加3得6,再加進1得7。

  【設計意圖】

  此環節重點突出單根相加滿10根,把10根捆成1捆的過程,理解進位的道理,圖形結合,可以更好地讓學生理解筆算的對位和算理。要求不僅能“做”,并且能說出“想”的過程,是一種能力的提升,更有利于孩子的理解應用。

  3.加深對算法的理解。

  同桌復述計算過程。

  4.討論算法。

  師:你發現今天我們學習的豎式計算與上節課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書課題: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

  小結:筆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應注意什么?

  (1)相同數位對齊;

  (2)從個位加起;

  (3)個位滿十,向十位進一。

  5.設疑:要是從十位加起,你覺得計算有沒有更方便?

  三、鞏固深化

  1.完成教材第14頁做一做。

  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學生匯報并說明算法。

  2.完成練習二第5題。

  提問:下面的計算對嗎?錯在哪里?

  先讓學生認真觀察這三道題的'計算過程,對照筆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計算法則。注重讓學生指出錯誤在哪里,并把錯誤的地方改正過來。

  3.完成練習二第6題。

  本題主要是讓學生先判斷個位相加有沒有“滿十”,再判斷十位需要不需要進1。

  4.腦筋加油站。

  2()4 7 ( )2 3 6

  +6 9 +( ) 9 + 2 8 +()9

  9 4 8 6 6 0 5()

  【設計意圖】

  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讓學生理解“進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讓學生經歷糾錯的過程,使學生明白筆算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避免出錯。

  四、全課總結

  本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在計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時,有什么需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地方嗎?

  教后思考: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有序整理和復習表內除法,發現除法算式的一些規律,加強學生對表內除法計算的掌握。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體會除法運算的意義。

  2、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計算習慣。

  3、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對數學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交流中養成傾聽他們的想法以及尊重他人、與他人進行合作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有序地整理和復習,能熟練正確地運用乘法口訣求商。

  [教學難點]

  能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卡片紙等。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1、師:同學們,大家還記得我們前幾節課學的有關除法的一些知識嗎?

  (1)要計算除法算式的商需要請誰來幫忙?(乘法口訣)

  (2)1-9的乘法口訣集體背誦一遍(共45句)

  2、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來把這些乘法口訣能解決的除法算式進行歸納和總結。

  師:這么多的算式卡片怎樣整理呢?我們一起來看看歡歡和樂樂是怎樣整理的,請觀察

  生:歡歡,他是按得數相同來整理的,這些算式的得數都是2

  師:樂樂又是怎樣整理的呢?

  生:她是按除數相同來整理的',這些算式的除數都是2

  師:你們覺得哪種方法比較好整理?(樂樂的比較好整理)

  那我們就按樂樂的方法把卡片在桌上擺一擺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中的表格,組織學生觀察。

  (1)一共有多少張算式卡片?45句口訣為什么有81張卡片

  生:每句口訣能寫兩道除法算式,乘數相同的除外,比如(略)

  (2)豎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每一數列的除數都相同,并且按照除數是1--9的順序從左至右排列。

  (3)橫著看,你發現了什么?

  生:每一橫行的得數相等,按照得數是1--9的順序從上至下排列。

  (4)整個看,你覺得哪行哪列比較特別?用自己的話總結

  生:除數是1,商和被除數相同。舉例

  生:被除數和除數相同,商是1。

  2、游戲

  組織學生根據寫出的卡片進行下面的活動。

  同學們真棒,下面我們利用這些卡片做兩個游戲吧!

  (1)同桌考一考

  一名學生隨意拿出一道算式卡片,說出算式,另外一名學生說得數。同桌之間互問互答,看誰答得又快又準。

  (2)看誰最會找

  以小組為單位,找出得數相同的所有算式卡片。

  三、鞏固練習

  完成教材“練習十”第3題。

  (1)觀察教材情境圖,說一說從圖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2)獨立思考,指名回答。

  (3)討論交流,還能提出哪些用乘法或除法解決的問題,并解答

  師:請在卡片中選一張關于信息的除法算式卡片,提問并解答

  四、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復習,你有什么收獲?我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學生交流,集體總結。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第二單元位置與方向教案03-31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2-11

小學數學第二單元小數除法教案10-03

數學 - 小學數學第二冊全冊教案-第二單元09-29

小學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09-27

第二單元教案12-17

二年級數學第二單元教案15篇02-11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1)12-17

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二冊第二單元教案(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