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我們的教學經驗,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對數字的認識能力。
2、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一、引言
幼兒園數學教育是通過直觀教具使幼兒從具體材料和游戲活動中進行抽象的、由外部的感知活動內化為內部的思維活動,并運用語言促進思維,培養幼兒對數學興趣的數學活動。數學高度的抽象性、嚴密的邏輯性,決定了幼兒園數學教育對幼兒發展的作用。因此,幼兒園開展數學活動應更多的通過真實問題的情景產生來運用數學解決問題,并在探索中發現數學和學習數學。
二、活動背景
新綱要要求幼兒"應從生活中和游戲中感知事物的數量關系,還要關注幼兒探索操作、交流問題和合作能力。"在前些階段,本班幼兒已經學習了8以內的數的組成和分解,對于數的組成和分解已具備一定的經驗基礎,幼兒學習并掌握數的組成和分解使數群概念得以發展,能進一步理解數之間的關系,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因此,我設計了這一活動。在《和9做游戲》的數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數的分解和組成的經驗,同時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三、教學要求
1、探索9的分合,培養幼兒科學的探究意識;
2、引導幼兒用9的分合知識,解決活動中的問題,激發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3、用適合幼兒的方式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調動幼兒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性;掌握9的分合。
五、教學過程
1、從操作中探索9的分合
(1)師:"今天,老師準備了9個雙色的圓片,并且還要和這9個圓片來做游戲呢!大家可要看仔細了。師幼齊唱歌曲一遍。
師:"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讓我們的教室也象小花園一樣的美麗呢?"
幼兒:"想"
師:"你們看,草地上有那么多的花瓣,我們聽音樂去拾花瓣吧!"
教師講解拾花瓣和貼花瓣的要求:聽音樂去拾花瓣,并且看看花瓣上面的分合式,其中的方框中應該是數字幾,就把花瓣貼在相應的花盤里。
第一遍游戲:教師請女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黃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二遍游戲:教師請男孩子去拾花瓣,顏色是紅色的,一次拾一個花瓣。集體檢查,及時糾正。
第三遍游戲,教師請全體孩子一起去拾花瓣,一次拾二個花瓣,集體檢查并糾正。
全體幼兒唱《我的小花園》結束。
六、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進行很順利,孩子們參與積極性高,興趣濃厚,能大膽嘗試各種操作材料進行操作,也能用他們自己的方式記錄下結果,活動結束后,我對這次活動進行了反思,認為有幾個比較成功的地方:
1、提供的材料豐富且易于操作;
2、提供很大的操作平臺及思維空間,也不急于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讓他們在操作中通過對比、討論來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3、重視活動延伸的指導,在區域活動中讓幼兒自由操作并作好記錄。
整個活動,充分體現孩子的主體作用、教師站在幼兒背后,全體幼兒都能主動去操作、嘗試愿學、樂學,達到預期的目的'。同時,活動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值得我去深深的思考:。在孩子們操作的環節中,當我提示孩子們操作即將告一段落,準備進入下一環節的時候,有位孩子興致正濃,表示還想玩,但我為了活動按時有序的進行,我用"商量"的語氣告訴他:"等會兒再玩",活動結束后,他果然非認真的再操作,一直把9個圓片的結果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全都記錄下來為止。我們都知道,數學活動最主要的是讓孩子在操作學習,可每個孩子的能力是不同的,因此,給孩子充分的操作時間還是必要的,反之,就是把抽象的知識強加給孩子,同時也體現不出操作真正的意圖。
反思:
幼兒學習掌握數的組成使數群概念得以發展,進一步理解數之間關系的標志,也為幼兒學習加減運算打下基礎。在數組成教學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操作實物,讓幼兒通過自身的探索、操作活動獲取有關上數的組成經驗。并引導幼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使學與用結合起來。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2
設計思路
12月是辭舊迎新的日子,這時候“時間”往往成為孩子們最敏感的話題之一,于是我抓住這一切入口設計“迎新年”的系列活動,“共同度過20xx”便是其中之一。在組織本次活動前,我先通過創設環境“新年倒計時”來激發幼兒對新年的期盼。其中我提供了20xx年和20xx年的月歷,讓孩子們借助月歷來了解、記錄離新年還有幾天,引發幼兒產生使用月歷的需求,積累經驗,在此基礎上開展活動“共同度過20xx”。在活動過程中,我和幼兒一起解讀月歷,了解月歷上的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回憶共同度過的美好時光。在流程設計上,我首先從幼兒的已有經驗人手,讓他們提出問題并通過交流、討論來解決,以此認識月歷上的不同數字,理解數字所代表的含義(如年、月、日),從而學會看月歷。然后,我用問題“每個月有幾天”激發幼兒的思維沖突,讓他們自主探索、記錄,促使他們關注“每月的天數并不相同”這一特征。接著,我通過引導幼兒尋找月歷上的一些文字來進一 步了解月歷蘊含的豐富信息。最 后,我出示了幼兒在園度過的一些 特殊日子的照片,讓他們在月歷上 找出是哪月哪天,回憶共同度過的 美好時光。與此同時,我又讓幼兒 在月歷上尋找自己最開心的日子, 分享快樂,進一步感受月歷上的數字與我們生活的密切關系。
在整個活動中,我緊緊扣住兩點:
一、梳理幼兒對于月歷的零星經驗;
二、解讀年歷的秘密,讓幼兒 通過自己提出問題、交流討論、探索操作來解決問題。
活動目標
1、解讀月歷,感受月歷在日常 生活中的作用,同時了解數字在實 際生活中所表達的含義及其運用。
2、回憶美好生活,與同伴分享 快樂的情感。
活動準備
1、利用20xx年和20xx年的掛 歷在活動室一角創設“新年倒計r 時”的環境,讓孩子們每天更新日 期,以此引發他們對時間的關注, 知道當天是幾月幾號,數數離新的 一年還有幾天。
2、臺歷若干(與幼兒人數相同),記錄用的筆、紙,展示板。
3、20xx年12月份的月歷(教師按標準月歷放大制作)。
4、-組有代表性的反映幼兒共同生活、游戲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月歷上的數字
1.有誰能用完整的語言說出今天是什么日子?(某某年某月某號,星期幾)離新年還有幾天?
2.在這張月歷上,你有沒有看不懂的地方?有什么問題?
3.這么多的數字在月歷上有什么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引導幼兒分小組互相提問,互相交流,解決問題。)
4.小結:數字出現在月歷的不同地方,表達的意思也不同。(我們能通過這么多數字知道年、月、日和星期幾。)
5.12月份有幾天?一年中每月的天數都一樣多嗎?(幼兒先表達自己的想法,然后翻看臺歷驗證自己的想法。)
(1)請你們邊翻看臺歷,邊記錄每個月的天數,并寫上自己的名字,然后將記錄結果展示在活動板上。
(2)你通過記錄發現一個月有多少天?一年中有哪幾個月的日子是一樣多的?你是怎么記錄的?(幼兒通過講解,分享不同的記錄方式。)
6.游戲“大小月我知道”。
一個月有31天的是大月,其他的都是小月。如果不看月歷你們能記住嗎?我們來玩一個游戲:一手握拳,拳心向下,此時有四個指關節突出在拳背上,從食指開始,突出的關節部位代表大月,兩指之間下陷部位代表小月。數到七月后退回原位接著數。
二、月歷上的文字
1.馬上就要到20xx年了.20xx年的第一天是幾月幾號?這一天又叫什么?
2.(出示日期下的文字“元旦”)“元旦”是什么意思?(師幼共同理解“元旦”的含義——一年中的第一天,也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元旦”那天全世界人民都要慶祝新年的到來。)
3.中國的新年叫什么?是哪一天?(教師出示漢字“春節”,幼兒在20xx年年歷上尋找“春節”兩字,講出相應的日子是幾月幾號。)
4.離中國新年還有幾天?那時我們能干些什么?
5.元宵節是哪一天?我們可以做什么?
6.小結:月歷上不僅有數字還有文字,數字能告訴我們這一天是哪一年幾月幾號、星期幾,而文字則能告訴我們一些重大的節日。
三、共同分享年的快樂時光
1.20xx年就要過去了,在這一年中我們共同度過了許多快樂時光。(教師出示一組反映大家快樂活動的`照片。)
2.師幼一起根據照片回憶活動,并在月歷上尋找活動的日期,如6月1日,做上相應標記。
3.-年中哪一天你最開心?請用筆在臺歷上圈出來。
4.請幼兒介紹自己圈出的日子,講講開心的原因。
活動反思
亮點:該活動的內容選擇和時機把握恰當,將迎新年與時間教育、數教育和文字認識有機結合,既豐富了幼兒使用月歷的生活經驗,也有利于幼兒加深對時間概念、節慶日的感知。活動內容和過程設計突出知識性與情感性、生活性的結合.留給幼兒較多的提問、探索和分享的空間。
不足:該活動還可以在以下兩方面加強對幼兒的引導:
1.歸納提升幼兒對有關月歷上的數字所代表的含義的理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尋找月歷上的規律。
2.在認識月歷的環節中沒有設計“一年有幾個月”的問題.而是直接進入讓幼兒統計每月天數和記大小月的活動,因此缺乏邏輯順序,易造成幼兒認知上的不適應。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3
活動目標:
1、感知立體圖形在空間的存在形式,正確點數立方體。
2、體驗數形關系,有一定的空間概念。
活動準備:
多媒體、30個立方體、若干積木、筆、調查表以及操作紙。
活動過程:
1、復習幾何形體。
教師出示正方體、長方體讓幼兒進行辨認,并能說出它們的特征。(告訴幼兒這些圖形有一個
2、學習數立方體。
1)看圖數立方體
要求幼兒看清圖形,正確點數正方體。"來;自。屈;老師;教。案;(小朋友之間進行校對;通過多媒體來進行校對。)
2)幼兒操作活動
把幼兒分成三組,用立體圖形進行拼搭,要求幼兒說出“我用了幾個立體圖形拼搭了什么?”
3)運用多媒體讓幼兒正確點數立方體,學會將隱藏部分給找出來。
通過此活動來提高小朋友學習的興趣。
3。延伸活動:數高樓
運用調查表的形式讓幼兒對小區內的.高層樓房進行層次的統計,從中了解到我們的樓房也是通過一個個的立體圖形而組成的。
活動反思:
充分利用幼兒現實生活中的資源,通過作用于幼兒的活動對幼兒發生實質性的影響,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4
設計意圖
在一次創游活動中,我班幼兒在飛飛超市里發現了購買物品與錢計算不清楚的問題,有的孩子說應該做一個清單,有的孩子說就應該把買的東西畫下來,孩子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提出:5-6歲幼兒已能發現生活中許多問題可以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并從中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為抓住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真”問題,并以此為支持幼兒學習和發展的契機,我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購買初步感受10以內錢幣的換算。
2.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購買計劃,并能對購買商品統計分析。
3.鼓勵幼兒獨立完成購買活動,體驗換算錢幣的樂趣。
重點難點
1.運用不同的紙幣+硬幣的組合方式組合10元錢。
2.10以內的減法運算。
難點:
1購買物品后找零的運算。
2探索購買物品數量與錢的關系
3嘗試分類物品。
活動準備
1.超市圖片、標有價格的物品。
2.幼兒購買物品賬單、個1元硬幣、5元紙幣、10元紙幣若干、托盤若干
活動過程
1.開始導入
(1)教師出示超市圖片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這是什么地方?
教師:這里是干嘛用的?
教師:買這些東西需要什么呢?
教師總結:原來這里是超市,我們需要用錢在里面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
2.引導幼兒預估10元錢的價值,及對一般商品價錢預先斷。
教師:如果你有10塊錢你會在超市里些什么?
幼兒:我想買棒棒糖,鉛筆,零食。
教師:哦,原來你們有這么多想買的東西。熊老師很好奇你們想買的`這些東西都需要多少錢呢?例如:棒棒糖多少錢呢?
教師總結,我們喜歡的物品有的需要2元有的需要3元
教師:小朋友們算一算,如果你買棒棒糖2元鉛筆一元,夠不夠?有沒有多的錢?可不可以繼續購買?
3.教師出示1元硬幣及5元、10元紙幣,引導幼兒自行組合出10元錢。
(1)教師:今天熊老師給沒個小朋友都帶了1元硬幣和5元及10元的紙幣,熊老師很想知道如果是你,你會選擇怎么取出10元錢呢?
幼兒:可以取一個5元加5個硬幣
教師:我認為你說的很有道理,還有沒有其他的分法呢?
(2)教師總結孩子們對10元錢組合方式,為幼兒后期運用時做鋪墊。
4.引導幼兒運用記錄表,記錄自己的消費。
教師:我們買這么多東西,怎么知道每個多少錢,用了多少,還剩多少呢?
幼兒:我們可以用計算表來記錄
5.教師鼓勵幼兒換算錢幣獨立購買,并記錄自己錢幣的使用情況。
教師:我們在班上也開了一個超市,我們一起去買吧。
(1)第一次購買
教師:我們請每個小朋友去超市先買一樣物品后回到你的位置用記錄表記錄你的錢幣使用情況!
幼兒操作,教師當售貨員,引導幼兒購買物品時需要付錢。
待幼兒回位置換算好后,教師提問
教師:現在你們買了一樣物品后還剩多少錢?
教師:還可以繼續購買嗎?
(2)第二次購買,引導幼兒換算好自己的錢幣。
教師:買了兩樣物品后,你們還剩多少錢
教師:還可以繼續購買嗎?
(3)第三次購買,引導幼兒將錢使用完
教師:這次我們繼續購物,這次你們要好好想想我把10塊錢用完,可以買那些?
6.統計物品與數量的關系
(1)教師:現在我們用了10元錢買了許多的東西,請你們數一數,你用10元錢買了多少樣東西?
教師:為什么有的小朋友10塊錢買的多,有的小朋友10塊錢買的少?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買的物品貴,就數量就會少,物品便宜數量就會多!
(2)教師引導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分類物品。
教師:你有這么多東西你想怎么分類呢?
幼兒:我是按價格分的2塊的在一起,3塊的在一起
幼兒:我是種類型分,吃的放一起,用的放一起。
教師總結:我們有很多的分類方式可按價格分,可以按顏色分,可以按種類分……
7.分享購物體會,結束活動
教師:今天我們當了一次購物員,購買了許多的物品,請小朋友將你的購物心得和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8.活動延伸:
最后還有一個小小的任務,利用假期休息時間和父母一同去逛商場,超市等地方詳細看一看大人如何購物,如何使用人民幣,也可以自己去購買,把你的想法和同伴交流一下,也可以告訴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將幼兒的學習與他們真實的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了一起,突出科學領域學習“情景化、過程化、活動化、經驗化”的特點,通過對錢幣的組合,現了10以內的部分加法,在隨后的活動中我運用孩子們自己設計并使用的“計算表”來記錄自己的活動,在購買活動里我設計了三個層次,在每一次購買后引導幼兒總結自己之前購買的物品及剩余錢,為幼兒再次購買做預算,通過探索,“超市物品購買的”方式,體驗了10以內減法的運算,同時也感受了數字帶來了樂趣,最后以討論的方式探索出購買物品數量與物品價格之前的關聯,通過真實可見的物品鼓勵幼兒做出自己的判斷。同時活動符合《3-6歲兒童學習發展指南》的要求,及幼兒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不斷積累經驗,并運用與新的學習活動中,有利于形成終身受益的學習品質。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5
一、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的理解兩數之間的多大小。
2、更進一步得理解數數。
注意:在數物時的手不要遮住圖案 ,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時有一定長度的東西來帶領幼兒按物數數。
二、活動準備:
1、一張圖,上有20個蘋果 、15個梨 、10個香蕉,按每排5個用排列法排列
2、卡紙做的獎品彩色小蘋果、香蕉、梨圖案小勛章數個。
三、活動過程: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喜歡吃水果嗎?
教:那你們喜歡什么水果呢?
教:那么多,,那天水果王國給我送來了幾個勛章圖案,他們說你們好聰明,是個肯動腦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給你們 (拿出水果勛章)你們看好看嗎?幼:好看。
教:想要嗎?
教:那好。(拿出圖)你們看這上面有什么呀?
教:對了,我們來看看他們有多少個,我們一起來數好嗎?
幼: (1、2、3、4、5、6、...)
教:小朋友有多少蘋果個呀?誰來回答。
教:恩,對了,你回答的很好,給你一個蘋果圖案小勛章。
(一樣的依次的和幼兒再數一數香蕉和梨各多少)
教:數出了香蕉15個梨10個,香蕉和蘋果誰多一 點呀?
幼兒:蘋果比香蕉多一點。(教師在黑板上寫上蘋果多一點,再在蘋果和香蕉的下面對應的寫上個數的數字)
教師:對了,那蘋果20個,香蕉15個,那么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
朋友們跟著我說:20比15多,20比15大,20個蘋果比15個香蕉多。
(再依次說蘋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關系)
結束語;小朋友你們回家后再數一數別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誰比誰多,誰的數量大)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6
活動目標
1.能從多個角度按物體特征進行分類。
2.積極探索,加強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提高觀察、分析、合作能力。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觀察,找出物體的某種特征,并進行多角度分類。
2.讓幼兒明白自己在選擇了一項分類特征時,要始終按同一標準進行。
活動準備
1:教具準備:分類娃娃
2、學具準備:分類娃娃人手1份;分類卡槽人手1分;紙帽、塑料玩具(形狀玩具、洪恩玩具、廚房玩具)、鈕扣若干,分別擺放在活動室的相應區域內。
活動過程
1、游戲導入
師幼問好,師:“今天老師要跟大家玩一個快快做的游戲,請大家聽指令,看誰做得快!”教師發出指令,如,早上是爸爸送來的蹲下,不是爸爸送來的的小朋友舉起雙手;穿涼鞋的小朋友蹲下,沒穿涼鞋的小朋友舉起雙手。幼兒聽指令快速做出相應動作。
小結:剛才老師和小朋友玩了“快快做”的游戲,所有的小朋友都按照老師的要求分成兩組做了不同的動作,第一次按照早上是否爸爸送來的分了組,第二次按照是否穿涼鞋的分了組。
2、集體活動
(1)創設情境:十個娃娃來做客。
師:“今天,還有一些娃娃也要跟我們做游戲,數數看有幾個!(十個)他們各有特點,現在老師要求他們排成兩隊,把有相同特點的分在一起,誰能來幫助他們呢?”教師邀請舉手的小朋友上來操作,并說說理由。
小結:原來像XX小朋友這樣把有相同特征的娃娃分在一起的`方法就是分類。
(2)請幼兒操作學具,說說自己的分類方法,是按照他們的什么特征分的,如衣服樣式、性別、動作等,鼓勵幼兒從多角度進行分類,發展幼兒的擴散性思維。
師:“請認真觀察,這十個娃娃還有沒有其他相同的特點呢?你們有沒有跟他不一樣的分法呢?現在老師為大家都準備了十個娃娃,請你們也來分一分。”“請誰上來說說自己的分法呢?”
小結:哇!原來我們可以找到娃娃這么多相同的特征,大家的觀察力很不錯哦!像你們這樣,通過觀察從多個角度找出物品的特征進行分類就是多角度分類。其實多角度分類在生活中應用得很多的。
4、分組活動
師:“咦!老師發現區域里小朋友玩過的玩具、紐扣和折的帽子都亂了,你們可以用多角度分類把它們整理好嗎?現在老師請大家找分成4組,找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幫它們進行多角度分類,請你們商量要選擇分的物品。”
第一組:分紙帽。將紙帽按顏色、大小、形狀分類。
第二組:分塑料玩具。將玩具按顏色、形狀進行分類。
第三組:分扣子。按扣子大小、形狀、顏色、孔的數量分類。
第四組:分廚房玩具。按顏色、用途分類。
教師在每組邀請一位小朋友說說他的分類方法。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師:“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會用到分類,我們今天學習的多角度分類還能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例如我們整理圖書、房間、衣服等等時都能運用到,分類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有條理,環境更整潔!我們今天的活動要結束了,請小朋友幫助老師把學具收拾好。”
活動反思
教學活動還可以延伸:
1、利用日常活動中的排隊游戲,練習多角度分類。
2、對于能力強的幼兒可以讓其用簡單的標記,記錄每一次分類的方法。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7
活動目標:
1、運用已有經驗進行10以內的數數,初步感知數的守恒。
2、以游戲的情景,感受圣誕節的'快樂氛圍。
活動準備:
圣誕樹、圣誕禮物、任務卡、小動物等等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1、圣誕節到了,你們有沒有收到圣誕禮物啊。
2、今天我給你們沒人都準備了一個圣誕禮物,你們想要嗎?
二、基本部分:
1、不過,老師準備的禮物是要你們動腦筋找的哦!
2、張老師在你們的椅子下面都放好了任務卡片(點數),你要根據任務卡片去找禮物。
3、我們來看看你找到的是你不是你的禮物呢?(驗證)
4、節日里收到禮物真的很開心,快打開看看里面是什么禮物。
5、你們找到禮物開心嗎?不過還有一些小朋友他們沒有收到禮物,他們一定很傷心的,我們也給他們去準備一份禮物,好嗎?
6、我有一張愛心卡片(數字),根據愛心卡片請你把禮物放在袋子里,等一下我們去送給他們。給幼兒再次操作的機會。
7、我們來看看你們裝的對不對,如果不正確他們一定不開心的。(驗證)
三、結束部分:
1、你們圣誕節都有禮物了,也給好朋友們準備了禮物。小動物們也很羨慕,看看是那些小動物呢?
2、它們喜歡什么禮物呢?那是不是呢?有多少呢?
3、我們一起來數一數?用了什么辦法?看看我的方法和你們是不是一樣呢?,(眼睛看,心里數;兩個兩個數;封閉式數)
4、原來,小動物們的禮物雖然看上去排列方式不一樣,大小也不一樣,但是我們還可以用好多的方法都是可以數出來的。
四、活動總結:
教學反思:
能通過圖片等方式,讓幼兒區分中外節日的不同,從而培養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讓每一位幼兒在娛樂中學習,從學習中娛樂。不足之處是沒有讓幼兒親手制作小禮物,而是自備小禮物互送。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8
設計理念:
平均分配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孩子的生活和學習中,為了能夠讓孩子更好的理解平均分配就是把一樣物品分成幾份一樣多的現象。我設計了本次活動。希望通過本次活動,孩子能夠真正掌握和理解平均分配的意義,便能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我們平日的生活中去。活動中,我遵循《新綱要》精神,能夠將數學教育生活化,創設了去小熊家參觀的游戲情境,讓孩子在玩玩、想想、分分、吃吃中輕松學數學。活動中我給孩子提供了大量自主探索和操作練習的機會,讓孩子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發現,在發現中理解。
活動目標:
1.在游戲中感知平均分配的現象,初步理解平均分配的含義。
2.能按要求進行數量分配,嘗試不同的平均分配方法。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
幼兒對數量有一定的認識。
物質材料準備:
(1)各種顏色的糖果若干,點心若干。
(2)活動PPT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初次接觸平均。
1.參觀新家今天小熊搬新家,邀請我們去參觀,想去嗎?
2.感知數量小熊家到了,請每個小朋友找小椅子坐下來,坐6組,要求每組的'人數要一樣多。
二、初步操作,學習分配。
1.集體操作,感知平均分配
(1)小熊給我們小朋友準備了一份點心,我們看看是什么呀,數數有幾個?
(2)請小朋友將這些點心分一分,每人分的要一樣多?
(3)幼兒講述。
2.逐一添加,體驗平均分配
(1)小熊發現這么多點心太少了,再給你們添一點,讓你們吃得更飽一些!(教師添加點心)
(2)除了這個辦法,還有其它的分法嗎?
(3)我再添一些點心給你們,請你們用不同的方法分一分,要求每個小朋友分的一樣多。
教師小結:原來把一樣物品分成幾份一樣多的現象叫平均分配。
三、分享糖果,鞏固平均分配。
1.出示糖果
(1)小熊除了邀請我們來做客,還請了幾個小動物來做客,可是它遇到了難題,想請你們幫個忙請你們把這些好吃的糖果也分給他們,用不同的分法讓他們的糖果一樣多!
(2)集體交流
2.分享糖果現在我們就和客人老師一起分享好吃的糖果吧!
教學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孩子們也在學習中體會到了平均分配的意義,也能對人事物進行平均分配。首先我不是憑空講課,使幼兒理解更困難。而是以實物操作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幼兒能更明了的學到知識,理解平均分配。最后以操作題的方式,讓幼兒對平均分配進行鞏固練習。
在本次活動中,我也發現了很多不足。由于家長在孩子旁邊,孩子們就會有一定的注意力分散,所以導致了孩子們上課時的注意力不夠,就直接影響到了教學。在教學活動中孩子對概念還不是很夠理解,平均分配還不夠著重突出。我會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更進不足,努力把教學工作做到更好。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9
【活動目的】
1.通過觀察及幼兒自身的嘗試活動來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系,掌握整點、半點并知道其規律,結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培養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及大膽嘗試精神。
【活動準備】
1.創設“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4.可以用來自制鐘面的有關材料(如長短針、1~12的數字、各種形狀和造型的硬板紙或吹塑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設嘗試情境,激發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字以及數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字的關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
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
4.得出結論:當時針走一個數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認識整點、半點,尋找和發現它們之間的規律。建立正確概念
1.教師操作演示:一只鐘兩根針都指在12上;一只鐘時針撥到1上,分針撥到12上;另一只鐘時針撥到12和l的中間,分針撥到6上。
2.提問:
①三只鐘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它們分別代表幾點鐘?
②整點時,分針總是指在哪里?半點時,分針指在哪里?
③想一想,2點整時,時針應在哪個數字上,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1點半時,時針指在哪里?分針應在哪個數字上?
3.老師歸納:整點時,時針指在一個數字上,分針總是指在12上;半點時,時針指在兩個數字的中間,分針指在6上。
4.小朋友第二次嘗試練習:
①按老師的要求撥整點、半點;
②結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整點、半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字。
五、教師總結時鐘的有關知識內容
六、幫助幼兒理解時鐘的功能,重點說明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1.提問:小朋友,你們家里有鐘嗎?你還在什么地方看見過鐘?為什么那么多的地方都要用到鐘呢?(啟發幼兒結合生活經驗或看圖片來說出鐘的'用途)
2.教師歸納:時鐘和手表都是計時工具,它可以告訴人們,現在是什么時間了,應該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鐘的用處可大啦。
七、出示時鐘演變過程的圖片,讓幼兒簡單了解從古到今計時器的變化,激發幼兒嘗試探索知識的興趣
師:古時候沒有鐘,人們用沙漏、日晷、滴水的方法來計時。日晷在常州的天寧寺就有,小朋友可去看看。隨著科學的發展,聰明的叔叔阿姨設計、制造了各種各樣的鐘和表(鬧鐘、石英鐘、音樂鐘、工藝鐘、手表、懷表),給人類生活帶來方便,還可以美化人們的生活。小朋友,你們現在好好學習,長大后也來發明創造出更多更美的鐘和表,好嗎?
延伸活動: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幼兒在游戲中學習,能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以游戲作引導,以掌握概念為目標,以幼兒操作為手段,讓幼兒從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動手和觀察過程中認識時鐘的結構,運行規律和整點,同時又滲透了時間觀念教育,將原本枯燥的教學活動變為趣味盎然的活動。幼兒在感性經驗的支撐下建立起鐘表面的直觀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維特點,提高了孩子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而以比賽的形式進行,又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競爭意識。同時更好地激發了幼兒學習看時鐘及關注時間的興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兒在學習由時針、分針賽跑,引導幼兒感知時針、分針的運轉規律這個環節時剛開始時有點不理時針和分針的關系,還有的幼兒是理解之后卻不能用語言來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這節課,我會更加注重一些小細節,讓整個課程活動更加活躍,效果更好。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0
活動目標:
1、能熟練運用互補、互換的方法進行10的分合操作,知道10有種分合法。
2、學習書寫數字10,掌握10的正確書寫方法。
活動準備:
1、小木偶圖片;1—10的數字卡片;雪花片
2、幼兒用書第3冊第33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教師出示木偶圖片,今天老師帶了一個小木偶要和小朋友一起游戲,他想先和小朋友玩一個"碰球"的游戲,要求小木偶手里的球和小朋友手里的球合起來是9。"嘿嘿,我的1球碰幾球""嘿嘿,我的1球碰8球"。用此形式來復習9的分合式。
二、基本部分
教師以小木偶尋寶的游戲口吻,,引導幼兒觀察并發現分合式的互換、互補規律,啟發幼兒熟練運用互換、互補規律得出10的分合式并做好記錄,教師在旁邊觀察并指導。
⑴、小木偶說要帶小朋友去數字王國探險,王國里的秘mi花園藏著很多寶藏,小朋友想和小木偶一起去尋寶嗎?
⑵、教師出示雪花片做的花壇,這里是數字王國的秘mi花園,它的里面有5個花壇,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每個花壇里有幾朵花,并根據花的顏色把每個花壇里的花分成兩組,并做好記錄。小木偶想和小朋友一起觀察第一個花壇里的花。可得出10可以分成1和9;10可以分成9和1。讓幼兒觀察分合式的不同,可以發現分合式的互換規律:分合式左右兩部分分數的位置可以互相交換,變成兩個分合式。
⑶、請幼兒自己觀察完成剩下的花壇,分別用互換規律得出10的其它分合式:10可以分成2和8,10可以分成8和2;10可以分成3和7,10可以分成7和3;10可以分成4和6,10可以分成6和4;10可以分成5和5,讓幼兒記在記事本上。請幼兒數出10共有幾種分合式?(9種)
教師和幼兒小結:一個數的分合式數量始終比總數少一。
⑷、小木偶要給數字10個兄弟排排隊,請小朋友好好觀察一下,看看怎么排合適?讓幼兒觀察、發現分合式的互補規律:分合式左右兩個部分數,左邊的數逐漸增大,右邊的數就會逐漸減小,無論怎么變化,它們的總數是不變的。
小木偶和我們在數字王國里找到了數字10的兄弟,就讓他們和我們一起回家吧,看看他們能給我們帶來什么神奇的.魔力。看幼兒用書,復習10的分解組成。
三、結束部分
學寫數字10,并向老師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師講解并示10在田字格的正確寫法:
⑴寫在田字格的左半格,斜豎要直;0寫在田字格的右半格,不要寫出格。
⑵提醒幼兒握筆和寫字的姿勢,幼兒完成后隨音樂向老師們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動延伸
晨間、區角活動中引導幼兒做舉牌或碰球游戲,不斷理解數的分解組成。
課后反思:
幼兒對體育游戲很感興趣,積極性很高,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交流自然輕松。聽到老師說要讓大家一起去“尋寶”,孩子們表現出了異常的興奮和創意,這時,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的頻率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1
活動目標:
1、感知“左”“右”的空間方位,發展空間方位的知覺和判斷力。
2、激發幼兒與同伴交流的興趣,能比較準確地說出物體所在的“左”“右”方位;
3、以客體為中心來正確區分左右;
活動準備:紅圓點20張:
活動過程:
1、猜謎導入:一棵小樹五個杈,不長樹葉不開花。能算會寫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手)
2、每個人都有兩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們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嗎?幼兒交流。
3、教師發出指令,幼兒按指令舉起相應方位的手并做出動作。
如:教師:來,來,來,舉起你的右手來。幼兒:我的右手舉起來;
來,來,來,舉起你的左手來。幼兒:我的左手舉起來;
(教師看幼兒是否舉對,糾正個別不對的)
那我們的兩只手是左手幫我們事情做得多,還是右手做得多,請幼兒說說你的右手都會做什么事情,你能表演一下是怎么做的嗎?
4、教師出示右手,手上貼有紅圓點,提問:你知道老師手上有什么嗎?你知道它是我的左手還是右手,請你舉起和我相同的手?
(1)教師觀察幼兒舉手的情形,并在舉對的孩子手背上貼上紅)對于舉錯的幼兒,教師可以站在幼兒身旁,和幼兒同方向站,讓幼兒對照,是不是舉對了。師強調,幼兒按指令做動作:
二、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我們知道了左手和右手,那么老師還想考考你,你的身體上,除了左手和右手之外,還有什么部位也可以分左右呢?(耳朵、眼睛、腳、腿、肩、鼻孔、眉毛等)
2 、提問:老師的.左右腳、左右耳朵和你們一樣嗎?總結:我的和你們相反,你的左邊我就是右邊,你的右邊我的就是左邊了。
3、聽口令做動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聳聳你的左肩,聳聳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腳,跺跺你的右腳;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左手拍左腿、右手拍右腿……
4、教師:有6只小動物看到我們玩的那么開心,也來湊熱鬧了。、看,誰來了。(出示六只小動物的圖片。)
提問:
#、有幾只小動物?最左邊是誰?最右邊是誰?誰的左邊是誰?誰的右邊是誰?
三、以客體為中心區分左右
1、剛才小朋友玩的開心嗎?其實不管什么時候在我們的左右邊都有人或東西,你們能說說你的左邊右邊有什么?或者你的左右邊坐著誰?練說(用左右說一句話,如:我的左邊有什么?或我的右邊坐著誰?)
2、請三個小朋友上來,面向大家站,區分X的左邊是X,X的右邊是X?(讓幼兒體會他們是面對我們站的,方向和我們相反)。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2
活動目標:
1。能說出球體的名稱,知道球體的外形特征,即不論從哪個方向看球體都是圓的,不論向前、后、左、右它都能轉動。
2。發展幼兒的觀察力、空間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幼兒每人一個小筐子,筐內有乒乓球、圓片紙、鉛筆、操作材料各一。
2。教師演示用的.大范例,教室內角落放有球體形狀的物體。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拿乒乓球,從上(下)面、前(后)面、左(右)邊等方向看乒乓球是什么形狀的,請幼兒觀察后回答。
教師小結:乒乓球從各個方向看,它都是圓的。
2。請幼兒拿圓片紙,比較圓片紙和乒乓球的不同,進一步了解球體的特征。
引導幼兒從各個方向看圓片紙,從旁邊看是一條線,幼兒觀察回答,教師小結。
3。把球放在桌子上,讓幼兒玩球。注意不要讓球離開桌面,引導幼兒把球向前(后)、向左(右)等方向滾動,并啟發幼兒說出:球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滾動。
教師小結:球能向各個方向滾動,小結:球體的外部特征,從各個方向看都是圓的,能往各個方向滾動的,這樣的形狀叫球體。
4。找找哪些東西是球體的?
請幼兒想想并找找日常生活中哪些東西的球體形狀的,說說為什么要做成球體形狀?
5。作操作材料,三個圖例中,找找哪個是球體,為什么?
6。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在找找、做做、說說這一環節中,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到數學就在身邊,在生活中,調動幼兒的生活經驗,同時培養幼兒動腦、動口、觀察、比較等能力。從幼兒的操作結果來看,幼兒對于球體的認識是比較到位的,只有個別幼兒出了點小錯。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3
一、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活動,學習將一個整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愿意參與討論活動,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二、活動準備:
1、分別在兩塊黑板上布置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及它們的大盤子。
2、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彩色紙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飲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兩個小盤子、兩個小量杯、紙條、線、尺、餐刀。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小熊寶寶,另外一個是小熊。貝貝,這一天熊媽媽買了一些各種口味的餅干,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吵著要吃到每種口味的餅干,這可難住了熊媽媽,怎么辦呢?
(二)、第一次嘗試:二等分長方形
1、請幼兒嘗試將長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師: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長方形的餅干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好嗎?
2、幼兒嘗試操作,將長方形二等分,教師巡回觀察幼兒的操作,鼓勵幼兒想想有幾種分法。
3、嘗試操作后提問
(1)師:請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怎么知道分出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邊操作課件邊提問:原來長方形的餅干和現在分出來的一份餅干,誰大誰小?
(2)小結:像這樣把一件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整體小,整體比部分大。
4、師:現在我們把二等分后的餅干分別送給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吧!(幼兒把分好的餅干分別放進寶寶和貝貝的大盤子)
(三)、第二次嘗試:二等分正方形、圓形、橢圓形
1、熊媽媽這里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餅干要分給寶寶和貝貝,你們愿意再來幫熊媽媽分一分嗎?記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寶寶和貝貝會不高興的。
2、幼兒自由選擇圖形進行二等分操作。
3、幼兒將各種形狀二等分后,貼到寶寶和貝貝的盤中。
(四)、第三次嘗試:實物二等分
1、師:為了感謝小朋友,熊媽媽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吃的東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飲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呢?
2、師帶領幼兒集體觀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么方法來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對嗎?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嗎?哪個方法更好?為什么?
(五)、師:現在讓我們拿著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四、活動反思:
在我園“園本教研”中,我有幸參加了“一課多研”活動,我把大班的“二等分”這一活動經過了“設計-教學-再設計-再教學”,其中自己也經歷了不斷的反思。
在數學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活動、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系的,教師設計的材料是否適宜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操作興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
緊扣活動目標,遵循數學知識內部的邏輯規律操作材料的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幼兒能獲得什么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所以“操作材料應暗含幼兒通過操作能夠達到適宜的教育目標的內容。”在第一次設計的二等分圖形材料,請幼兒幫忙分窗紙,通過這樣的操作,幼兒能將材料分成。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生活中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征。
2.體驗玩格子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多媒體設備。
2.人手一張正反有8格和9格的格子圖譜,人手6個棋子。
3.布置"尋找周圍象格子形狀的物體"之任務。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題,了解日常生活中的許多物體呈格子形狀。
1.看課件,猜一猜禮物(格子)。
師:今天天線寶寶給我們帶來一件禮物,看看是什么呢?(放課件,至出現格子)
2.尋找和回憶生活中的格子師:你們平時有沒有見過什么東西也是一格一格像格子形狀的?(啟發回憶在家里、幼兒園、馬路上、野外等地方)
3.續看課件,了解生活周圍有許多東西呈格子狀。
二、感知8個格子的特征,和8個格子玩游戲。
1.那這個格子到底是什么樣的呢?看看相同的小格有幾個,橫線有幾條,豎線有幾條呢?引導幼兒從上往下數橫線,從左往右數豎線,并小結:原來8個格子由3條橫線和5條豎線組成。
2.看課件中的一個棋子,說出位子。(在第幾條橫線、第幾條豎線上)
3.我們已經可以快快地在格子上找到棋子的位置了,棋子要叫出很多朋友跟你們玩追棋子的游戲,請小朋友拿出棋子擺在你的格子上,看誰放得又快又好!
4.和8個格子玩追逐游戲,感知方位及空間,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
三、感知9個格子的特征,和9個格子玩追逐游戲。
1.師:8個格子,6個棋子,一點兒都難不住你們,想不想挑戰更難一點的格子?畫面出示九格,問有幾格,它是什么樣,由幾條橫線、幾條豎線組成的?
小結:九個格子是由4條橫線、4條豎線組成的。
師:格子想跟你做游戲,他跳到哪兒?你就追到哪兒?誰的棋子放對了,就捉到了。
2.請幼兒翻到9格的格子圖,玩追逐游戲,棋子由1個、2個、4個、6個遞增方法同上,速度加快。
3.玩格子轉轉轉、棋子跳跳跳的游戲。
規則:幼兒的格子不能轉,等畫面中的格子停下來后,重新移動棋子。
四、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
1.出示魔棒,介紹游戲規則:現在格子上所有的棋子都躲藏起來了,老師說出棋子躲藏的'位置,請幼兒用魔棒在對應的格子上點出來,如果點對了,會顯示出笑臉,點錯了,會出現警報。
2.幼兒玩棋子捉迷藏的游戲,反復進行幾次。
五、導入延伸活動:在12個格子上玩跳一跳的游戲。
1.畫面出示12個格子,老師同時出示大KV板,介紹規則:請6個小朋友來當棋子,電腦上調皮的棋子跳一跳,上來的6個小朋友快快地找到自己的位置,在這12個格子上站好。
2.邀請6個小朋友合作游戲一次。
3.提出游戲要求:要想玩好這個游戲,需要我們大家仔細觀察,共同合作,你幫我、我幫你。下課以后我們到操場上一塊兒玩好嗎?
教學反思:
《有趣的格子》是一節數學活動課,本活動以幼兒日常生活中處處可見的物體呈格子狀為切入口,挖掘有關格子的教育意義。活動共創設了四個大環節,即“觀察生活中的格子——認識八宮格,在八宮格上找棋子位置,舉一反三幼兒和不斷跳動的棋子來互動練習加大難度,出現九宮格,認識九宮格,舉一反三幼兒和不斷跳動的棋子來互動練習十二宮格,幼兒當棋子,團隊配合,在地面大棋譜上搶位置”,從中讓幼兒了解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體呈格子狀,感知格子的特點,促進了幼兒的空間方位概念的發展。接下來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材料準備、教學效果、不足之處四方面作反思。
一、圍繞主題,有序展開,實現既定教學目標
整個活動始終圍繞棋子這個中心,通過“情境激趣、適時引導、自由探索、集體競賽”這一主線進行展開教學,讓幼兒在合作、探究中得到意志的鍛煉。活動利用不同數量的棋子在不同格子上反復“跑來跑去”吸引了幼兒的'目光,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整個教學安排、活動實施簡而有序,教學調控靈活,有足夠的思索與探究空間與時間,并能及時獲取課堂反饋信息,適時調節課堂教學,教學效果達到了預設目標。
二、從身邊選擇游戲材料,簡而易懂
我們用常見的瓶蓋當棋子,取材簡單且環保。八宮格、九宮格圖片正反兩面來使用,在簡單練習中讓幼兒掌握快速找到“棋子”具體位置的方法,培養幼兒參加數學活動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索數學規律的愿望。讓幼兒在生活和游戲活動中感受到數學的有用和有趣。
三、在競賽游戲中,讓幼兒加強練習
大班幼兒獲勝心理較強,針對幼兒年齡特征,讓孩子在比賽中快速找到棋子的具體位置,鞏固所學的知識點,加深幼兒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活動最后我安排了一些能充份展示幼兒的機智、體現幼兒合作的游戲,盡量讓幼兒在玩中學,大大提高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四、不足之處
1.在第四個環節(幼兒當棋子做游戲),這個環節需要團隊配合,讓孩子在活動中發現問題,進行討論,再繼續開展,剩下的時間不太充足,應注意調整。
2.讓幼兒完整描述的時間不夠多。孩子們的觀察能力很好,但是完整描述的能力有些欠缺,幼兒喜歡實際操作,不善表達,在活動中應該引導孩子多說,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15
活動目標:
1、學習認識"+"和"=",理解加法的意義。
2、引導幼兒觀察畫面,根據圖意將算術填寫完整。
3、嘗試按組分別數蘋果,將數字填寫在正確的位置,進行10以內的加法練習。
4、愿意結合顏色邊操作邊講述:×個紅蘋果加上×個綠蘋果,一共有×個蘋果。
活動準備:
1、貼絨圖片、磁性數字卡。
2、水彩筆人手一支。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導出課題。
師:小朋友,菠蘿寶寶昨天回家啦,今天它跟我們一樣又來上學啦,我們先跟它打個招呼吧!嗨!小朋友。生:嗨!菠蘿寶寶10。師:嗨!小朋友。生:嗨!菠蘿寶寶8(用這樣打招呼形式分別認識其他幾個數)師:小朋友,秋天到了,秋風陣陣吹,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新的一課《秋風吹》。
二、展示圖畫,引導幼兒分析理解實物、圖示以及各種符號的意義,認識"+""—"和"="。
1、教師:小朋友,你們數數看這里有三組非常誘人的蘋果!你們數數看每組有幾個蘋果呢?
2、分析理解圖中右邊蘋果、格子和符號的意義。
教師:小朋友,在每組蘋果右邊的圖示是什么意思?這些蘋果和下面的格子表示什么意思?處。(引導幼兒說出右邊的蘋果表示紅蘋果和綠蘋果,格子里寫數字,表示紅蘋果有幾個,綠蘋果有幾個,兩種蘋果一共有幾個。)這是什么符號?(教師的手分別指示加號和等號)它們表示什么意思呢?(引導幼兒說出加號表示紅蘋果和綠蘋果合起來的意思,等號表示合起來紅蘋果和綠蘋果一共有幾個。)
3、遷移經驗,進一步理解圖中左邊的蘋果與右邊格子,符號的關系,學習完成練習的方法。
教師:請小朋友再數一數,每組紅蘋果有幾個,綠蘋果有幾個,正確填寫在格子里。看誰看得準,數得快。
三、嘗試根據圖意點蘋果,填寫數字,并進行加法計算。
1、教師:請小朋友看書仔細數數,填數字。(觀察幼兒完成練習情況,給予有困難的幼兒適當的幫助,同時提醒幼兒保持正確的'書寫姿勢。)
2、自由交流結果,互相檢查結果。
四、介紹自己的練習結果,清楚講述"幾個紅蘋果加幾個綠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
1、請小朋友把自己的練習結果說一說,板書在黑板。
2、提出不意見,正確學習加法計算。
3、對照答案,進行自檢。
小朋友,你們寫的和黑板上的一樣嗎?請你對一對,邊對邊說你的練習,(引導幼兒清楚講述"幾個紅蘋果加上幾個綠蘋果一共有幾個蘋果。)
游戲反思:
數學來源與現實,存在于現實,并且應用與現實,數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幼兒把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教育活動的內容選擇應既貼近幼兒的生活來選擇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有趣的圖案》11-05
大班優秀數學教案《8的加法》及教學反思11-04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量沙》09-2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種子排隊》09-2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找位置》11-06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新車出廠》09-2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連接游戲》09-2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熊請客》09-29
大班數學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友誼解密》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