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時間:2024-01-09 13:18:02 詩琳 數學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集合公開課教案(通用1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集合公開課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集合公開課教案(通用16篇)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集合》的內容之一。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在具體的情境中使學生感受集合的思想,感知集合圖的產生過程。

  2.數學思考目標:

  能借助直觀圖理解題意,同時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集合的思想,進而形成策略。

  3.問題解決目標:

  (1).能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滲透多種方法解決重疊問題的意識。

  4.情感態度目標:

  (1)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能力。

  (2)手腦結合、學中激趣,體驗合作樂趣,養成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重點:體會集合思想,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重疊問題,并且能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

  2.難點:對重疊部分的理解;學會用集合圖來表示事物之間的關系。

  教學方法:

  觀察法、分析法、討論法、操作法、直觀演示法、嘗試法。

  學法指導:

  1.借圖觀察、分析、討論、交流、操作。

  2.大膽嘗試用集合圖來表示事物之間的關系,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微視頻、切換筆、可以活動的姓名卡片、直尺、磁鐵、雙面膠、5朵紅花和5個五角星。一張大白紙。

  學具準備:

  常規學具、彩筆、作業本。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激情導入,引出例題

  師: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段視頻,希望同學們認真仔細的觀看,隨后,要回答老師的提問。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奉獻愛心、從小做起的微視頻)

  師:看完這段精彩而又讓人感動的畫面后,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在今后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需要幫助的人或事,你應該怎么做呢?(各抒己見)

  師:同學們說的真好!那么,我們荔東小學的同學們也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非常有愛心。請看大屏幕:這是我校三一班其中一個小組同學向災區“獻愛心”的情況。請同學們認真仔細地觀察這幅表格,你從中都發現了哪些數學信息?

  設計意圖: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滲透奉獻愛心、從小做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愛心教育。

  生1:我發現在這次“獻愛心”活動中,有捐款的,還有捐物的。

  生2:我發現捐款的有5人,捐物的有6人。

  師:你能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嗎?

  生1:捐款的比捐物的少幾人?

  生2:捐物的比捐款的多幾人?

  生3:捐款的和捐物的一共多少人?

  2.設問質疑,引發沖突

  師:參加捐款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如何解答?

  生:11人、10人、9人。

  師:這么一個簡單的問題怎么會有這么多不同的答案呢?

  生:里面的同學重復了。

  師:哪里重復了?(李彤和任一,課件閃動。)

  看來這張表格不能讓我們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那你們能不能想想辦法,在不改變題意的前提下,將表格中的名字作以調整,讓人們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多少人?為此,老師特意為大家準備了一個可以隨意活動姓名的表格。請看黑板:(揭示黑板上的活動表格)

  師:下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如何去調整表格?

  二、小組交流,探究新知

  1.分組討論、調整表格。(各組代表匯報、操作、展示)

  師:你覺得你們組這樣擺有什么好處?

  生:把重復的兩個同學擺在前面,能引人注意。

  師:誰都贊同他們的擺法?請把最熱烈的掌聲送給這個積極探索的小組。你們組的擺法的確不錯,可老師還是覺得,有時還會將總人數看成11人,哪一組還有更好的擺法?

  (課堂生成:如果學生沒有想到這個方案,可以啟發:當我們讀書的時候,眼睛從左往右看。那么,想引起人們的注意,應該把既捐款又捐物的人名移到左邊。)

  師:哇!你們的擺法很獨特,說說你們這樣擺有什么好處?

  生:因為有兩個李彤和任一,我們取下來一個李彤和任一,將剩下的李彤和任一放在中間,既表示捐款的人,又表示捐物的人,這樣,很清楚的看出一共有9人。

  師:你們組的擺法真的很有創意,他們組的擺法你滿意嗎?(生生評價)授予你們小組為“勇于創新小組”。同學們,掌聲鼓勵。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交流合作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積發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思維。

  (課堂生成:如果學生沒有想到這個方案,可以啟發:當你和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你既想牽爸爸的手,又想牽媽媽的手,你應該走到什么位置?那么,同樣的道理,李彤和任一這兩個同學既捐了款又捐了物,他們應該放到什么位置?)

  2.圈一圈。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張調整后的表格,捐款的都有哪些人?捐物的都有哪些人?你能分別把它們圈出來嗎?

  設計意圖:(不同顏色的粉筆圈出來更明顯)為韋恩圖的形成奠定基礎。

  3.探究韋恩圖

  師: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更直觀,請看大屏幕:

  (1)取消表格。

  表示捐款和捐物的人名單我們已經用線圈起來了,底下的表格已經沒有用了,可以將它取消。

  (2)捐款的移到左邊,捐物的移到右邊。

  (3)線條歪歪曲曲的,將它畫好就更美觀了。(課件出現韋恩圖)

  設計意圖:感受韋恩圖的形成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4)介紹韋恩圖。

  師:在很久以前,就有人給它起了個名字,叫韋恩圖。(出現韋恩圖三個字)你們知道為什么把它稱作韋恩圖嗎?因為這是英國著名的數學家韋恩在19世紀發明的,后來,就把這樣的圖叫韋恩圖,也叫集合圖。今天,我們就一起探究有關集合的知識《數學廣角》——集合。(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介紹課外知識,拓寬知識視野。

  師:同學們,我們通過自主探究、動手操作、小組討論,將一幅不能很清楚的看到“捐款和捐物一共有多少人?”的表格,經過旋轉演變后,轉化成這副既科學合理又形象直觀的韋恩圖,你們真的很了不起!師:請大家仔細觀察大屏幕,回答老師的提問。

  4.列式計算。

  (1)課件分別出示韋恩圖的五個部分,學生分別說出每部分所表示的含義,課件一一呈現數學信息。

  師:同學們看懂韋恩圖了,也真正領悟到了每部分所表示的含義,并且,從中發現了這么多的數學信息,現在,你能計算出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多少人嗎?請同學們獨立解答。

  (2)計算板演。

  方法一:5+6-2=9(人)答:捐款和捐物的一共有9人。(貼答數)

  討論:為什么要減2?(因為有2個人既捐款又捐物)

  方法二:3+2+4=9(口答)方法三:5+4=9(口答)方法四:3+6=9(口答)

  設計意圖:發展學生思維,體現方法多樣化。

  三、實踐應用,鞏固內化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學會了許多知識和本領,其實,利用韋恩圖可以幫我們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我們來看看:

  1.舉一反三(4道搶答題)

  2.思維訓練

  三年級有10名同學參加競賽,其中,參加數學競賽的有5人,參加作文競賽的有6人。

  (1)既參加數學競賽又參加作文競賽的有幾人?

  (2)只參加數學競賽的有幾人?

  (3)只參加作文競賽的有幾人?

  設計意圖:有梯度的練習題有利于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收獲。舉一反三搶答題強調重點,內化知識;思維訓練題求重疊部分,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總結質疑,自我提高

  1.學生說這節課的收獲并質疑

  2.互相評價、共同提高(自評互評生評師師評生)

  師:同學們,你們課堂上,善于觀察、認真思考、踴躍發言、敢于創新。表現得非常出色!通過自主探究、小組交流學到了很多關于集合的知識,下面,有請獲得紅花和紅星獎勵的小朋友上臺。紅花站左邊、紅星站右邊。

  引發沖突:兩種都有的學生應該站哪?(中間)請觀察這一排同學,回答問題:

  1.獲得紅花獎勵的指哪些同學?

  2.獲得紅星獎勵的指哪些同學?

  3.既獲得紅花獎勵又獲得紅星獎勵的指哪些同學?

  4.只獲得紅花獎勵的指哪些同學?

  5.只獲得紅星獎勵的指哪些同學?

  6.獲得紅花獎勵和紅星獎勵的一共有多少人?

  設計意圖:內化集合知識;實現評價方法的多元化和評價方式的多樣化;滲透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思想教育。

  五、作業布置,知識升華

  我是小小設計師。(課后作業)

  請以講臺前獲得紅花獎勵和紅星獎勵的學生人數為題材,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設計一個集合圖。大膽嘗試吧!只要我們能在知識的海洋里成風破浪、歷練出一身好本領,一定會設計并創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開放的空間,以講臺前獲得紅花獎勵和紅星獎勵的學生人數為題材,用今天所學到的知識,讓學生自主探索,自己設計出集合圖。充分地利用韋恩圖,讓他們明白韋恩圖在平時生活中也是非常有用,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2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韋恩圖的產生過程,能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思考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知集合的思想,并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學生對重疊部分的理解。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姓名卡片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出新知

  1.出示信息。

  出示教科書例1,只出示統計表,不出示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從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2.提出問題,激發“沖突”

  讓學生自由提出想要解決的問題,重點關注“參加這兩項比賽的共有多少人”這個問題,讓學生解答。關注不同的答案,抓住“沖突”,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獨立思考表達方式,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師:大家對這個問題產生了不同的意見。你能不能借助圖、表或其他方式,讓其他人清楚地看出結果呢?

  學生獨立思考,并嘗試解決。

  2.匯報交流,初步感知集合概念。

  (1)小組交流,互相介紹自己的作品。

  (2)選擇有代表性的方案全班交流。

  請每幅作品的創作者上臺介紹自己的思考過程,注意追問“如何表示出兩項比賽都參加的學生”,體會兩個集合中的公共元素構成的交集。

  預設1:把參加兩項比賽的學生姓名分別列出,把相同的名字連起,就找到兩項比賽都參加的學生了,有3人。這樣參加跳繩比賽的9人,加上參加踢毽比賽的8人,再去掉3個重復的,應該是14人。

  預設2:先寫出所有參加跳繩比賽同學的姓名,再寫參加踢毽比賽的。如果與前面的相同就不重復寫了,連線就能表示了。一共寫出了14個不同的姓名,說明參加比賽的有14人。從姓名上如果引出兩條線,就說明他兩項比賽都參加了。

  預設3:把參加兩項比賽學生的姓名分別放到兩個長方形里,再把兩項比賽都參加的學生的名字移到一邊,兩個長方形里都有這三個名字,把這兩個長方形的這部分重疊起來,名字只出一次就可以了。可以看出只參加跳繩比賽的有6人,兩項比賽都參加的有3人,只參加踢毽比賽的有5人,一共有14人。

  3.對比分析,介紹韋恩圖。

  (1)對比、分析,提示課題。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強,而且畫出了這么多不同的圖示表示。上面的三幅圖中,你更喜歡哪一幅?為什么?

  預設1:喜歡第三幅,去掉了重復的學生的姓名,更清楚,很容易看出參加這兩項比賽的學生情況。

  預設2:喜歡第三幅,用兩個長方形的重疊部分表示兩項比賽都參加的學生,很直觀。

  師:在數學上,我們把參加跳繩比賽的學生看作一個整體,叫做一個集合;把參加踢毽比賽的學生看作一個整體,也是一個集合。今天我們就研究集合。(板書課題:集合。)

  (2)介紹用韋恩圖表示集合。

  師:第三幅圖先把參加跳繩的和踢毽的`學生的姓名分別放在了長方形里,很直觀。回憶一下,在認識百以內數的時候,按要求寫數時,就把提供的數和按要求寫出的數都用類似長方形的圈圈了起,每個圈都分別表示一個集合。

  師:在數學上我們常用這樣的方法,直觀地把集合中的具體事物表示出來。(多媒體課件出示左下圖,或在黑板上將姓名卡片圈起。)

  師:這個圖表示什么?

  預設:參加跳繩比賽的學生的集合。

  出示右上圖,隨學生回答將參加踢毽比賽的學生姓名填入圈中。

  在填入姓名時,引導學生發現,每個圈中的姓名不能重復、不能遺漏,體會集合元素的互異性;每個圈中姓名的擺放次序可以多樣,體會集合元素的無序性。

  (3)介紹用韋恩圖表示集合的運算。

  提問:利用這兩個圖怎樣才能讓他人直觀地看出“參加這兩項比賽的人員情況”呢?

  通過多媒體課件,動態展示將左右兩個圖部分重疊的過程,或操作姓名卡片,去掉重復的姓名卡片,幫助學生理解姓名出現兩次的學生是這兩個集合的公共元素,可以用兩個圖的重疊部分表示它們的交集。

  提問:中間重疊的部分表示的是什么?

  預設:兩項比賽都參加的學生;既參加跳繩比賽又參加踢毽比賽的學生。

  提問:整個圖表示的是什么?

  預設:參加這兩項比賽的學生;參加跳繩比賽或參加踢毽比賽的學生。

  4.列式解答,加深對集合運算的認識。

  (1)嘗試獨立解決。

  (2)匯報交流,體會解決問題的多種方法。

  預設:9+8-3=14,9+(8-3)=14,8+(9-3)=14,6+3+5=14等。

  讓學生通過圖示與算式結合進行表達,感悟多種集合知識。可以讓學生在韋恩圖上指一指它們求出的是哪一部分,體會并集;指一指算式中每一步表達的是哪一部分,如“8-3”和“9-3”,體會差集。

  (3)比較辨析,體會基本方法。

  通過對各種計算方法的比較,發現雖然具體列式方法不同,但都解決了問題,即求出了兩個集合的并集的元素個數。重點讓學生說一說9+8-3=14這一算式表達的含義,“參加跳繩比賽的人數加上參加踢毽比賽的人數再減去兩項比賽都參加的人數”,體會“求兩個集合的并集的元素個數,就是用兩個集合的元素個數的和減去它們的交集的元素個數”這一基本方法。

  (三)聯系生活,鞏固練習

  1.完成“做一做”第1題。

  先獨立完成,再匯報交流。

  可先分別出示兩個集合圈,讓學生填入相應的序號,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態展示將兩個集合并的過程。

  2.完成“做一做”第2題。

  學生先獨立完成,再匯報交流。

  提問1: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第(1)題的?要注意什么?

  預設:圈出重復的姓名,再數出。要認真仔細找,不要漏掉。

  提問2:第(2)題是求什么?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

  預設:第(2)題求的是獲得“語文之星”或“數學之星”的一共有多少人,只要獲得了任何一個獎都要計算進去。先數出獲得“語文之星”的集合的人數,再數出獲得“數學之星”的集合的人數,相加后,再去掉既獲得“語文之星”又獲得“數學之星”的人數。如果學生理解題意有困難,可以借助韋恩圖幫助學生理解。

  (四)全課小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集合的知識,還會運用集合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說一說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3

  【教材分析】

  重疊問題,學生對它的掌握程度允許有差異性,即學生能掌握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所以設計的重疊問題有較簡單的,也有一題多法的,還有課后讓學生繼續研究重疊問題的實踐題目,使每個學生各取所需,各有所得,各有所樂,同時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和實踐能力;又由于重疊問題中各部分之間的關系較復雜和抽象,所以設計讓學生在操作學具中領會重疊問題的基本結構,并讓他們借助實物圖等幫助思考。

  【學情分析】

  學生從一開始學習數學,其實就已經在運用集合的思想方法了。如學習數數時,把2個三角形用一條封閉的曲線圈起來。而以后學習的平面圖形之間的關系都要用到集合的思想。集合是比較系統、抽象的數學思想方法,針對三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應讓學生通過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題材去初步體會集合思想,為后續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學生只要能夠用自己的方法解決問題就可以了。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操作、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活動中感知集合圖形的過程,體會集合圖的優點,能用集合圖分析生活中簡單的有重復部分的'問題。

  2.結合具體情境體會用“韋恩圖”解決有重復部分的問題的價值,理解集合圖中每部分的含義,能解決簡單的有重復部分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集合圖的各部分意義,能用集合圖分析生活中簡單的有重復部分的問題。

  難點:借助直觀圖解決集合問題。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流程】

  【情境導入】

  1.看電影:兩位媽媽和兩位女兒一同去看電影,可她們只買了3張票,便順利地進了電影院,這是為什么?

  2.小明排隊:小明排隊去做操,從前數起小明排第3,從后數起小明排第4,你猜這排小朋友一共有幾人?

  師:在生活中這種現象很多,我們經常會遇到,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數學廣角,來研究一下這有趣的重復現象。(板書課題)

  【探究新知】

  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初步感知重復現象。

  (1)調查本班學生參加數學小組、作文小組的情況。

  (2)游戲:參加數學小組、作文小組的學生分別站在兩個呼啦圈里。

  問題:當有同學既參加數學小組,又參加作文小組時怎么站?

  引出問題,學生想辦法解決。

  (3)說說呼啦圈里各部分學生所表示的意思。

  2.自主繪圖,加深理解。

  課件出示:

  三(1)班參加數學、作文課外小組的學生情況表

  數學

  小明丁旭小小小強小兵小東張偉趙軍

  作文

  小平劉紅小東于麗小史陶偉小小盧強小光

  (1)提問:參加數學課外小組的學生有幾人?參加作文課外小組的學生有幾人?參加數學、作文課外小組的學生共有多少人?(學生意見不統一,請學生說說理由)

  師:能不能設計一幅圖,把學生的姓名寫在合適的位置,讓我們能一眼就看出參加數學的、參加作文的和兩個項目都參加的有哪些同學呢?

  (2)學生小組合作,自主繪圖。教師巡視指導。

  3.學生匯報交流,逐步整理出簡潔明了的直觀圖(韋恩圖)。

  師:你們知道嗎?這個圖是一個名叫韋恩的科學家創造的。你們剛才也像科學家一樣,把這個圖創造出來了,真了不起!

  4.讀圖訓練。教師引導學生用準確的語言表述圖中的各種信息。

  5.觀察圖表,算法探究。

  師:你們能很快地算出參加數學、作文課外小組的一共有多少人嗎?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列式。

  6.比較圖與表格,突出韋恩圖的優點,肯定學生的科學創造過程。

  【鞏固應用】

  教材第106頁練習二十三第1、2、3題。

  【課堂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既……又……

  8+9-2=15(人)8-2+9=15(人)

  9-2+8=15(人)6+7+2=15(人)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4

  教學內容:

  等量代換的思想(課本第109頁的例、練習二十四的第3、4、5題)。

  教學目標:

  1、通過解決一些簡單的數學問題,使學生初步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2、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在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天平、相應的物體模型等。

  教學過程:

  一、教學準備:認識天平

  1、取出天平,讓學生認識天平及法碼。

  2、在天平的.左邊放一個物體,稱其重量。

  理解只有當天平平衡時,左右兩邊的物體的重量一樣重,右邊法碼是多少克(或千克〉,左邊物體的重量也是多少克(或千克〉。

  二、親身經歷,探索新知

  1、課件出示例2第一幅圖,學生觀摩天平,教師提問:

  (1)天平左右兩邊保持平衡說明了什么?

  (2)1個西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2、出示第2個圖:

  觀察:天平左右兩邊是否平衡,這說明了什么?4個蘋果重多少千克?你怎么想的?

  3、這時讓學生觀察第1、2兩個圖:從這兩個圖例中,你們還可以收集到哪些信息?

  4、出示第3個圖:

  (1)學生觀察天平,領會圖示的意義,然后自己提出問題:幾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

  (2)小組討論:

  ①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自己的答案想法

  ②匯報、交流討論結果。

  (3)匯報結果,思想交流。

  通過討論、交流,學生基本懂得思想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全體學生明確:16個蘋果與1個西瓜同樣重。

  三、課堂活動:

  課本第109頁的“做一做”。

  1、觀察圖例,領會題目意圖。

  2、明確題目所提出的問題2頭牛和多少只羊同樣重。

  3、帶著問題進行探究活動。

  四、鞏固練習

  練習二十四的第3、4、5題。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初步體會運籌思想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2、使學生認識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形成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的意識。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理解優化的思想,形成從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重點:

  體會優化的思想

  難點:

  尋找解決問題最優方案,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圖片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1、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合理安排來提高效率?

  2、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數學廣角。板書課題:數學廣角

  二、探究新知

  1)出示情境圖片:

  碼頭上現在同時有3艘貨船需要卸貨,但是只能一條一條地卸貨,并且每艘船卸貨所需的時間各不相同,那么按照怎樣的順序卸貨能使3艘貨船等候的總時間最少呢?

  2)觀察圖,說說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問:要使三艘貨船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卸貨?

  學生討論

  3)可以有哪些卸貨的順序?每種方案總的等候時間是多少?

  列出表格,問:從表中你有什么發現嗎?

  引導學生思考匯報

  4)找出最優方案

  三、鞏固新知:

  1、書后做一做

  小名、小亮、小葉同時來到學校醫務室。要使三人的等候時間的總和最少,應該怎樣安排他們的就診順序?

  2、有210人選舉大隊長,有三位候選人甲、乙、丙,每人只能選之中1人,不能棄權。前190張票中甲得75張,乙得65張,丙得50張,規定誰的票最多誰當選。若甲要當選,最少還需要多少張票?

  四、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五、作業:

  補充練習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6

  教學內容:

  數學廣角找次品(教材第111頁的內容及第113頁練習二十七的第1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指導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策略問題,初步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嘗試用數學方法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學難點:

  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

  教具準備:

  課件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天平教具,提問:這是什么?(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嗎?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二、新課講授

  1.自主探索。

  (1)出示教材第111頁例1:這里有3瓶鈣片,其中有一瓶少了3片,你能用什么方法把它找出來嗎?

  (2)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設想,積極發言。

  方案:打開瓶子數一數,用手掂掂,用天平稱。(板書課題:找次品)

  2.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樣利用天平找出這瓶少了的鈣片,我們可以拿出3個學具,代替鈣片,想象一下,怎樣才能找出少了的那瓶?

  (2)獨立思考,有一定思維結果的時候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①一個一個地稱重量(利用砝碼),最輕的就是少了的那一瓶;

  ②利用推理:在天平兩端各放一瓶,根據天平是否平衡來判斷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說明剩下的一瓶就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說明上揚的一端是少的。

  (4)小結并揭示課題。

  ①綜合比較幾種方法(數一數,掂一掂,盤秤稱,天平稱),哪一種更加快速,準確?

  ②在生活中常常有這樣一些情況,在一些看似完全相同的物品中混著一個重量不同的,輕一點或是重一點。利用天平能夠快速準確地把它找出來,我們把這類問題叫做找次品。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7

  教學內容:

  數學廣角找次品(教材第112頁的內容及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第2~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2、過程與方法: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數學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培養探索和創新精神。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猜測、試驗、推理等活動,體會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及運用優化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有效性,感受優化思想。

  教學難點:

  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教具準備:

  課件、小黑板等。

  教學方法:

  小組合作、交流的學習方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了解天平的工作原理后,會正確使用天平解決問題。

  二、新課講授

  1.提出問題

  (1)出示教材第112例2:9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就保證一定能找出次品?

  (2)獨立思考。老師鼓勵學生大膽假想,積極發言。

  2.自主探索

  (1)引導學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樣利用天平找出零件里的.次品?

  (2)先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

  (3)全班匯報

  利用推理:把9個零件分成3份,每份分別是3個,3個,3個。天平兩邊各放3個,天平平衡,則次品在另3個零件中,再從3個中拿出2個,在天平兩端各放1 個,天平平衡,剩下一個零件是次品;如果第一次稱量中,天平不平衡,次品零件在重的3個當中,拿出其中兩個,在天平兩端各放一個。如果平衡,則剩下一個是次品,如果不平衡,則重的那個是次品。

  (4)你還有什么其他方法嗎?

  三、課堂作業

  1.完成教材112頁做一做。

  學生在小組中討論交流,共同完成。

  2.完成教材第113~114頁練習二十七的第2~6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稍復雜的找次品問題,你收獲是什么?

  五、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練習

  板書設計:

  稍復雜的找次品問題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8

  教學內容:

  課本P100頁。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具學具:

  動物圖片、語文、數學、自然等教科書。

  教學過程:

  一、游戲一:

  故事導入:森林王國要舉行運動會,入場時要組織一個花束隊,雞大嬸讓藍貓和非非準備一束花,雞大嬸說:他們拿的分別是紅花和藍花。藍貓說:我拿的不是紅花。雞大嬸說:請同學們猜一猜,藍貓和非非分別拿的是什么花?

  今天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同學們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

  [設計意圖]:故事導入新課等于抓住了兒童的天性,激起了他們玩的樂趣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游戲二:

  (1)出示例2的'第一組圖讓學生注意觀察。

  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拿的是什么書?

  請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4人一組,兩名同學分別拿語文數和數學書,其中一名同學說:我拿的不是什么書。另外兩名同學比賽看誰猜得快。交換進行。

  (3)、同桌活動。

  拿出準備好的動物卡,又一名同學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學生猜,交換進行。

  三、游戲三:

  1、找三名同學配合,創設真實情景,根據例題做一做,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A、師:把猜一猜的游戲規則說一說。4人一組輪流進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進行活動。教師不做任何規定,讓學生撇開思維,自己去猜。

  C、小組交流,向全班匯報活動過程。

  3、觀察比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4、鞏固練習:師生一起做游戲。

  [設計意圖]:通過多種游戲活動,既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活動,一起在活動中探索新知。放手讓學生隨意玩,鼓勵他們玩出新意,教師捕捉創新的火花,培養他們的求異思維。

  五、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上得真愉快,你們在游戲中都學會了什么?

  教學反思: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9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會等量代換的思想。

  教學準備:

  小動物圖片、“嘉年華”游樂園代幣

  教學過程:

  一、借助熟悉題材,滲透集合思想。

  1、巧妙設疑,直觀感悟。

  (1)談話:老師知道同學們有很多的興趣愛好,有的喜歡音樂,有的喜歡美術,有的兩樣都喜歡,老師想進一步了解你們,請允許我對其中的一個小組進行調查,好嗎?

  (2)(指定小組)分別在“音樂”和“美術”下面簽上名字,兩者都喜歡,兩邊都簽。

  (3)全班一起統計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人數。

  (4)(故作驚訝):咦,這個小組沒有這么多人呀?問題出在哪兒呢?

  (5)四人小組討論發現:統計過程中有學生既喜歡音樂又喜歡美術,是重復的,在計算總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2、圖示方法,加深理解。

  (1)(出示)先是兩個小組的集合圈,再把兩個圈進行合并。

  (2)讓學生說一說圖中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

  (3)讓學生列式求出喜歡音樂和喜歡美術的共有多少人。

  (4)全班交流,說說想法。

  (5)師根據課堂實際情況適當小結。

  3、運用集合思想解決問題。

  (1) 情境出示課本P110第2題。

  (2) 學生獨立思考并解決。

  (3) 同桌交流,重點說說想法。

  (4) 反饋。(昨天和今天進貨的重復部份用重點號顯示)

  二、靈活運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1、談話:小動物在討論在陸地上生活還是在水里生活好。一共來了10種動物,有6種動物可以在陸地上生活的.,有6種動物可以在水里生活。這里面有幾種動物既可以在陸地上生活也可以在水里生活?

  (適當給學生介紹“兩棲動物”的常識,擴展學生知識面。)

  2、(情境出示)談話:小動物們要來個交換大行動,它們規定: 6根胡蘿卜換2個大蘿卜,9個大蘿卜換3棵大白菜。6棵大白菜換多少根胡蘿卜?

  3、談話:動物們交換得正熱鬧,幾個圖形也來了,它們分別是“○、△、□”。你能求出○、△、□所代表的數嗎?

  (1) △+□=240 (2)○+□=91

  △=□+□+□ △+□=63

  △=? △+○=46

  □=? ○=?△=?□=?

  四、小結。

  1、談談這節課的收獲。

  2、小調查: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到今天所學知識來解決。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準備:

  數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幣。實物、練習本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上一節數學活動課,你們喜歡嗎?

  出示課題:數學活動

  2、我們先來做一個拼圖游戲:小朋友每人的桌子上有三張圖,請你任選兩張拼一拼看看是什么?先和同桌說一說。

  3、交流反饋。用不同的圖可以拼出不一樣的效果,如果老師給你數字卡片,你能拼出什么數呢?

  [設計意圖]:激趣導入,讓學生在游戲中產生興趣,在活動中找到啟示。

  二、動手操作,探索規律

  1、用1和2兩張卡片擺數。

  (1)自己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誰最愛動腦筋,誰的小手最巧。

  (2)獨立動手擺,然后在班內說一說自己用這兩張卡片擺了那些數。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張卡片擺數。

  教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從數字卡片中任選兩張卡片,你能組成什么數?可以與小組同學討論,并把結果記錄下來。

  學生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引導學動腦,找規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朵而不重復。

  3、學生擺完后,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記下來,并擺數的.方法。

  4、小組匯報。師生,指明學生說一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在操作活動中成功,在交流中找到方法,在學習中應用。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三、小組合作,鞏固發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2、師:我這由三本練習本賣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人民幣,動手試一試。誰想來賣?

  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到臺上來賣。

  板書學生的方法。

  3、衣服搭配

  出示兩件不同的上衣和兩條不同的褲子圖:請看這里有幾種搭配方式?試一試。

  交流反饋。

  [設計意圖]:用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應用意識,同時使學生受到學習的樂趣。并通過不同形式的練習不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而且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四、課堂

  這節課玩的有趣嗎?說說你學會了什么?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1

  教學內容:

  集合的有關思想(課本第108頁的例、練習二十四的第l、2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借助具體內容,初步體會集合的思想方法。

  2、使學生能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被學生初步體會集合的有關思想方法。

  教具準備:

  利用教具,學具等教學輔助手段幫助學生理解。

  教學過程:

  一、導入談話

  今天老師將把同學們帶人“數學廣角”,讓同學們去認識體會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

  二、探究新知

  1、教學例1

  (1)讀懂統計表。

  教師用電腦課件出示統計表,列出參加語文興趣小組和數學興趣的學生名單。

  說一說:從統計表中,你收集到哪些信息?

  議一議:三(1)班共有多少人參加了這兩個課外興趣小組?

  教師引導:看來同學們已經發現了問題,那么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呢?我們可以用圈來表示:

  (2)認識集合圈。

  ①用多媒體課件分別出示兩個集合圈。

  ②讓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畫出集合圈,填上相應的學生姓名,然后再匯報結果。教師根據學生匯報,多媒體顯示填寫內容。并讓學生說一說兩個圖中所表示的意義。

  ③提出問題:

  有的學生姓名在兩個集合中都有,應該如何來表示才能更直觀、更形象、更簡單呢?

  教師利用電腦課件再出來二個空白集合,并填上學生姓名再合并。

  問:你們知道這個圖的意思嗎?(讓學生大膽猜想,說出自己的想法)。

  填寫完成后,再讓學生說一說不同位置所表示的`不同意義,然后再引導學生將集合圈和統計表進行比較。

  (3)列式計算。

  通過以上分析、討論,學生已經明白楊明、李芳、劉紅這三位學生既參加了語文興趣小組又參加了數學興趣小組,所以是重復的,在計算點人數時只能計算一次。

  學生列式計算,并說說算式的意義。

  三、鞏固運用

  1、課內外作業:

  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

  第1題,首先要求學生根據動物的不同屬性“"會游泳的”和“會飛的”把它們進行分類。然后再要說一說中間位置“表示什么”。

  第2題,可以引導學生先把兩天進的貨中重復的部分找出來,然后再計算兩天一共進了多少種貨。學生計算的時候可以用加法進行計算,也可以直接點數。

  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2

  教學目標:

  1.經歷“鴿巢問題”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鴿巢問題”,會用“鴿巢問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通過操作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形成比較抽象的數學思維。

  教學重點:

  經歷“鴿巢問題”的探究過程,初步了解“鴿巢問題”。

  教學難點:

  運用 “鴿巢問題”,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每組都有相應數量的杯子、小球、撲克牌、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引入:

  師:我們今天來做個游戲,游戲要求,把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的組長手中有3個小球和2個杯子,要求把所有小球全都放進杯子里。同學們看看老師猜的對不對。

  請三位小組長上臺來猜另外三小組同學小球是怎么放的。生講師板書。

  師小結:一定有一個杯子里至少有兩個小球。

  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知道為什么老師會知道呢?板書課題:鴿巢問題

  二、探究原理:

  1、動手擺一擺,感受原理。

  (1)探究物體個數比抽屜多1的情況。

  例1、現在要把4支鉛筆放進3個文具盒里,會有幾種不同的放法?請大家擺一擺,邊擺邊記錄。

  全班分小組擺一擺。

  各組長邊擺邊記錄。教師板書,全班同學報數,一起記錄。

  聯系小球放進杯子的游戲,引導學生講出:不管怎么放,總有一個杯子至少放有2根小棒。

  師:總有一個杯子至少有……

  師:A、總有是什么意思?

  師:B、“至少”又是什么意思? “至少’的'意思是2根或2根以上。

  師:如此往下想,7根小棒放在6個杯子里,

  10根木棒放進9個杯子里

  100根木棒放進99個杯子里會有怎么樣的結論?

  要證明這個結論能想出一種簡便的方法來嗎?大家討論討論。

  學生討論。

  師:想出什么辦法?誰來說說。

  剛才這樣分是怎樣分?為什么要用平均分,才能證明這個結論?

  (邊擺邊說。如果用算式怎樣表示?板書(4÷3=1……1)

  學生得出:只要小棒數量比杯子數量多1都有這樣的結論。

  2、探究商不是1的情況。

  討論7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想知道結論嗎?還要擺嗎?

  那8本書進3個抽屜里。

  10本書放進3個抽屜里又是怎樣?你發現了什么?

  我發現 7÷3=2……1

  8÷3=2……2

  10÷3=3……1

  板書:至少數=商+1。

  小結:我們今天探究的原理就是數學中有名的鴿巢原理。

  三、本課總結:

  鴿子÷鴿巢 = 商…… 余數

  至少數 = 商+1

  四、用今天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1、做一做

  2、玩撲克的游戲。

  五、板書:略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3

  設計說明

  1、加強動手操作訓練,促進學生的思維。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本設計積極引導學生理解天平平衡的原理,加強對用天平稱物和畫圖的動手操作訓練。使學生經歷稱物、分輕重的過程,了解和思考稱物的不同情況,逐步把思維條理化、邏輯化,并想辦法用圖示表示出來,從而促進學生邏輯思維的發展。

  2、自主探索,體會優化思想。

  本設計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索的空間,通過試驗、匯報不同的解決問題的方法,發現如何分份是優化“找次品”方法的關鍵,從而總結出最佳的分份方法和最佳的圖示方法,滲透優化思想。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天平 藥瓶

  學生準備 天平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你們每天上學通常要走哪條路?為什么要選擇這條路?

  (生自主回答)

  2、你們真聰明,在平時做事的時候就能選擇最簡便的方法。在數學學習中,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但通常都有一種最有效、最簡便的方法,我們把它叫最優化的方法。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優化的思想走進課堂。(師出示2瓶鈣片)

  師:老師這里有2瓶鈣片,其中有1瓶少了3片,你們能不能想辦法幫我把它找出來呢?(生回答想法)

  師:老師準備了一架天平。如果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里放上質量相同的物品,天平就會平衡;如果一邊重一邊輕,那重的一邊就會沉下去,輕的一邊就會翹起來。今天我們就借助天平來完成本節課的學習內容。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根據次品的特點發現用天平“稱”的方法,知道并不需要稱出每個物品的具體質量,而只要根據天平的平衡情況對托盤兩端的'物品進行判斷就可以了。

  實踐操作,自主探究

  1、提出探究要求。

  師:同學們很容易就從2瓶鈣片中把這瓶次品找到了,如果是3瓶鈣片,你還能從中找到這瓶次品嗎?同桌可以用學具擺一擺,試一試。

  2、動手操作,匯報方法。

  學生動手試驗后匯報。(先在天平的兩端分別放上1瓶鈣片,如果天平平衡,剩下的一瓶就是次品;如果天平不平衡,輕的那端就一定是次品了)

  3、總結歸納記錄的方法。

  組織學生把用天平稱的過程用圖表記錄下來。

  合作交流,研究探討

  師:同學們真聰明,這么容易就從3瓶鈣片中找到了次品,其實你們已經用自己的聰明才智解決了教材中例1所提出的問題。那么,例2又向我們提出了哪些問題呢?

  理解題意,動手操作。

  (1)先讓學生讀題,說說“至少”的含義。

  (2)小組分工合作:用學具擺一擺,并嘗試用圖示和表格表示擺的過程,完成下表。

  (合作要求:2名同學擺學具,1名同學用圖示法作記錄,1名同學填表)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4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三年級下冊P108例1及相關練習。

  教學目標:

  1、通過數學活動讓學生體會重復現象在生活中的運用,以及解決重復問題的解決策略,理解集合圈的集合思想。

  2、使學生學會借助直觀圖,利用集合圖的思想方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體驗數學的圖形美、簡潔美,增強學習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集合圈的集合思想,會用集合來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創設游戲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生成數學問題,先請兩生兩把椅子玩搶椅子的游戲,發現椅子數和人數一樣游戲無法玩?

  再通過加四人選一人的猜拳游戲留下一個人的游戲。學生猜拳,搶椅子。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質疑

  3位同學搶椅子,4位同學參加了猜拳游戲,請這7位同學站起來。怎么是6個人呢?少了一個人,那位同學哪去啦?

  學生解釋,師故作糊涂狀,引導多人解釋,辯析。

  1、站圈

  師出示呼拉圈。請參加搶椅子的同學站到這里來,參加猜拳游戲的站到另一個圈中。發現一個圈中少了一個人,怎么辦呢?

  提出問題,讓學生解決。

  等兩個呼拉圈交叉后,再請學生解釋,明確認識。

  2、畫圖

  讓學生將呼拉圈抬起來,給大家看。這兩個圈怎么樣了?左邊這個圈表示的是什么?右邊呢?中間這部分表示什么?

  將它畫在黑板上。

  生活中的呼拉圈變成了數學圈。認識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3、貼名,理解圖

  請剛才參加搶椅子的`同學將他們的名字貼到相應的位置,參加猜拳游戲的同學也貼。預計會出現兩種情況:

  A貼對了。指名解釋。

  B貼了兩張。怎么樣表示才對呢?引導學生理解“重疊”。

  4、理算法

  參加這兩項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怎么用算式表示呢?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列式,并理解其含義。

  由此引出課題。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出示教師課前調查的兩幅圖,引導學生理解圖的含義,區別重疊與不重疊兩種情況。(喜歡吃肉與喜歡吃菜的同學名單,分別放在兩個集合圈中)

  2、解決動動物園里的數學問題:你選擇哪幅圖?為什么?進一步理解重疊現象。

  3、文具店里的數學問題。(看書做)

  4、運動會上的數學問題:我們班參加跳繩比賽的有8人,參加跑步比賽的有6人,參加這兩項活動的一共有多少人?你是怎么想的?

  師展示動態集合圖,滲透動與不動的觀點,拓展學生的思維。

  四、評價小結。

  評價學生表現情況,簡單小結。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學會找出最簡單的排列數和組合數。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養學生有順序地、全面的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具準備:

  數字卡片、1角、2角、5角的人民幣。實物、練習本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今天小朋友們比一比看誰最聰明,行嗎?

  動手操作,探索規律

  1、 用1和2兩張卡片擺數。

  (1)生 :自己動手擺一擺,看一看誰最愛動腦筋,誰的小手最巧。

  (2)獨立動手擺,然后在班內說一說自己用這兩張卡片擺了那些數。展示大家看。

  2、用、1、2、3三張卡片擺數。

  師:激勵學生動腦擺一擺。

  生 :拿出卡片,自己動手擺一擺。

  引導學動腦,找規律去擺,我們比一比誰擺的數朵而不重復。

  3、學生擺完后,小組交流,組長把成員擺的數記下來,并總結擺數的方法。

  4、小組匯報

  師生總結,指明學生說一說。

  小組合作,鞏固發展

  (1)三人做握手的游戲。每兩人握一次手,一共握幾次。

  (2)小組匯報,三人到臺上有規律的'握手,得出結論。(3次)

  2、師:我這由三本練習本賣5角錢可以怎樣付錢。請同學們拿出你的人民幣,動手試一試。誰想來賣?

  生:用不同的方法到臺上來賣。

  板書學生的方法。

  課堂小結

  這節玩 的有趣嗎?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 16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讓學生感受簡單推理的過程,初步獲得一些簡單推理的經驗。

  2、培養學生的推理能力。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教具學具:

  動物圖片、語文、數學、自然等教科書。

  教學過程:

  創設情景:

  故事導入:森林王國要舉行運動會,入場時要組織一個花束隊,雞大嬸讓藍貓和非非準備一束花,雞大嬸說:“他們拿的分別是紅花和藍花。”藍貓說:“我拿的不是紅花。”雞大嬸說:“請同學們猜一猜,藍貓和非非分別拿的是什么花?”

  師:今天有許多這樣的問題等著同學們去猜,大家要比一比誰最愛動腦筋。

  1、教學例2:

  (1)出示例2的.第一組圖讓學生注意觀察。

  讓學生猜一猜他們拿的是什么書?

  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

  (2) 小組活動

  a、4人一組,兩名同學分別拿語文數和數學書,其中一名同學說:“我拿的不是什么書。”另外兩名同學比賽看誰猜得快。交換進行。

  B、同桌活動。

  拿出準備好的動物卡,又一名同學操作,左(右)手拿的是(不是)什么,另一名學生猜,交換進行。

  2、教學例3

  (1)找三名同學配合,創設真實情景,根據例題做一做,讓學生猜一猜,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2)小組活動

  a、師 :把猜一猜的游戲規則說一說。4人一組輪流進行,每人至少猜一次。

  B、進行活動。教師不做任何規定,讓學生撇開思維,自己去猜。

  C、小組交流,向全班匯報活動過程。

  3、觀察比較例3和例2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

  鞏固練習

  師生一起做游戲。

  課堂總結

【三年級上冊數學廣角公開課教案】相關文章:

《數學廣角》教案05-19

《數學廣角》教案02-10

《數學廣角》教案04-25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02-24

《數學廣角─集合》教案04-01

數學廣角推理教案03-28

小學數學教案《數學廣角》04-15

《數學廣角》教案15篇03-01

《數學廣角》教案(15篇)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