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11-25 11:32:0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匯總(10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匯總(10篇)

科學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模擬月相變化的實驗。

  2、連續一個月觀察月亮,給月亮記日記。

  3、觀察一天中的月亮移動,并且給月亮的移動作記錄。

  知識與技能:

  1、了解月相的變化規律。

  2、知道月亮在天空的運行模式。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夠堅持做長期觀察。

  2、能夠克服恐懼感。

  3、能夠實事求是地觀察。

  二、教學準備 :

  學生準備:月相觀察記錄本,月相觀察紙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前一個月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月球的,你的觀察怎樣?

  2、 今天我們來學習整理下我們的觀察記錄。

  二、學習新課

  1、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

  (1) 你看過月亮嗎?你還記得它是什么樣子的嗎?

  (2) 畫出你記憶中月亮的.形狀。

  (3) 月球明亮部分的形象叫月相。

  2、 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

  (1) 裝實驗裝置,分小組實驗。

  (2) 觀察模擬的月相變化。

  (3) 小組交流、描述實驗現象。

  3、 整理我們的觀察記錄

  (1) 把我們的觀察記錄資料整理一下,你發現了什么?

  (2) 分享交流我們的記錄,比一比誰記的最好、最準確。

  (3) 小結:月相在不斷地發生變化,月球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在發生變化,包括同一天中和一個月中月球的位置變化兩種情況。

  4、 閱讀:月球相對于太陽的位置變化,形成不同的月相。

  三、總結應用

  (1)小結課文。

  (2)課后繼續觀察月球的運動,你還能發現什么?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設計:

  這節課是由門口的一個煙頭引起的,由這個煙頭孩子們展開了關于吸煙的討論,有的孩子說“吸煙不好,吸煙有毒。”另一些孩子則有不同意見:“你說香煙有毒,我家里也有人吸煙,他們也沒被毒死,活得還挺好呢!爸爸跑得像飛一樣快,沒有毛病。”都說香煙有毒,毒性有多大?對于孩子們這是一個質疑的問題,由這個問題使他們對“香煙真的有毒嗎”?產生了懷疑。是因為他們只是聽說并沒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我們想到能不能將實驗加入其中,通過實驗標本在實驗前后不同的變化,讓幼兒觸目驚心地感受到香煙的毒性。這種體驗會比單純的圖片、簡單的說教更容易讓幼兒了解香煙對個體以及他人的危害。活動名稱:吸煙的危害

  活動目標:

  1、從關愛親人出發了解禁煙的'社會意義。

  2、自覺樹立維護健康、抵制香煙的環保意識。

  3、通過實驗,能體會吸煙對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危害。

  活動準備:

  實驗準備(菜粉蝶、燒瓶、帶玻璃管的軟木塞、針筒、香煙)、布置圖片欄(或者課件)

  活動過程:

  一、出示香煙,引發幼兒討論。

  “這是什么?”“吸煙好不好?”

  小結:有些小朋友說吸煙有毒,有些小朋友說沒毒,有很多人吸煙也沒有死,那么到底煙有沒有毒,煙的毒到底有多大呢?我們做個實驗來看一看。

  二、教師進行實驗,幼兒認知香煙的危害。

  1、通過實驗、圖片,感知吸煙對個體的毒害。

  (1) 教師實驗,請幼兒說說菜粉蝶怎么了?為什么會這樣?

  (2) 展示圖片,幼兒自由結伴觀看圖片,并討論。

  師:你發現吸煙后身體同健康的身體,有什么不同?

  小結:剛才我們發現吸煙對人的牙齒、氣管、肺的影響最大,長時間的吸煙會引發口腔疾病、氣管炎、甚至肺癌,減少人的壽命,使人慢慢地走向死亡。

  2、出示禁煙標記,討論香煙對他人、及環境的危害。

  “這是什么標記?”“你在那里看過這個標記?”“為什么這些地方不允許吸煙?”(幼兒討論)

  教師小結:吸煙對自己對別人、對環境都有很大危害,因此全世界的各個地方人們都開始禁止吸煙,有了無煙超市、無煙餐廳等。還規定每年的五月三十一日為禁煙日。

  三、討論并得出禁煙的好辦法。

  “盡管香煙的危害這么大,可是還有很多人在吸煙,我們周圍就有許多人,你家里有人吸煙嗎?”“他們是我們最愛的人,我們可以怎樣幫助他們呢?跟你的好朋友說說你的好辦法”。(幼兒討論) 活動延伸:制作禁煙標記、禁煙畫報;禁煙小衛士

  附:實驗方法:

  將菜粉蝶放入燒瓶中,把燃著的香煙固定在軟木塞上的玻璃管的一頭上,軟木塞塞住燒瓶、教師在玻璃管的另一頭用針筒往里打氣,保證香煙燃燒的狀態。

科學教案 篇3

  ▲識記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理解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4、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5、深化教育改革

  ▲運用 1、科技創新的重要性

  2、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重點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難點 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教具 投影機(片)、

  ▲教法 讀-問-導-練

  ▲導入新課

  閱讀下列圖表,分析、討論它所反映的問題:

  表1:1998年部分國家科技實力的名次比較

  國家 分數 名次 科技貢獻率

  美國 100 1 66%

  日本 89。3 2 58%

  法國 69。35 4 54%

  中國 58。57 13 -

  表2:部分國家符合科學素養條件的人口比例

  國家(地區) 美國 歐盟 中國

  占總人口的比例 6。9 4。4 0。3

  提示:圖表反映出科學技術對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時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還存在較大的差距,科技人才占全國人口的比重也較小。

  認識:當前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必須高度重視科技實力的提高和科技人才的培養。為此,我國要大力發展科學、教育和文化事業,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學習新課

  ◆讀

  1、 學生快速閱讀教材P123-126,要求:時間為3分鐘,尋找本課的知識點,理清知識體系。

  2、提問學生,歸納本課的知識體系。

  ◆問

  1、學生再細讀課文5分鐘,思考有關思考題。

  2、投影出示思考題:

  1)發展科學技術有什么重要性?

  2)如何理解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3)發展教育事業有什么重要性?

  4)為什么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忣的戰略地位?

  5)我國教育的現狀如何?

  6)發展教育事業的具體要求是什么?

  7)我國為什么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

  3、教師提問,學生依次回答,對于不會的學生,讓其再讀再思考,讓已會的學生糾正,實在難懂的問題,由教師點拔。

  4、由學生提問,師生共同解決。

  ◆導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生產力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決定力量,在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科學技術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和主要標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對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和思想觀念的變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2、發展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1)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且是先進生產力的集中表現和主要標志;

  2)科技進步和創新,是增強綜合國力的決定性因素;

  3)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

  4)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3、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因為,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教育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先導性、全局性的作用。培養同現代化要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是關系到21世紀社會主義事業的全局。建國以來,我國教育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當前仍不能適應社會主義建設的要求,制約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發展。所以,必須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通過大力發展教育事來,全面提高國民素質和民族創新能力,培養與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

  〖創新問題〗

  選擇: 我國之所以重視教育科學文化建設,是因為它:( )

  A、是物質文明建設的首要條件

  B、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設水平重要因素

  C、是公民應遵循的行為準則

  D、決定著精神文明的性質和發展方向

  答案:B

  〖課堂小結〗

  著重理解:①教育和科技的地位;懂得為什么要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②認清科技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國與國的競爭是綜合國力的競爭,關鍵是科學技術的競爭。科技的競爭實質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③要聯系實際談談怎樣培養科技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如何改變思想觀念、學習方法、學習態度。

  ◆練

  1、 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科技創新

  ⑴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

  ⑵科學技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

  2、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

  ⑴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⑵深化教育改革

科學教案 篇4

  《做框架》是教科版《科學》六年級上冊《形狀與結構》單元的的第五課,下面為大家分享了科學做框架的教案設計,一起來看看吧!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

  過程與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構。

  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師自己準備:框架結構建筑的圖片或影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現示各種框架結構的圖片(可選視頻材料)

  二、研究簡單框架

  1、 實踐體會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長方形框架

  觀察經們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

  哪一個容易變形?

  可以把長方形框架加固嗎?

  2、根據要求分組操作,并作好各種形狀的記錄。

  主要思考增加斜桿起什么作用?

  并說說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點。

  三、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

  1、請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個堅固的方體框架。

  2、制作一個較復雜的結構,應當先畫草圖,計算材料。

  3、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要多少根橫桿?多少根豎桿?多少根斜桿?它們的長短一樣嗎?

  4、每根斜桿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個三角形?

  5、考驗我們的正方體的承受能力。

  在我們的正方體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書,它能承載多少本?

  四、 小結

  板書設計:

  制作的原則 做成的形狀

  穩定

  承壓大

  用料少

  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整體活動是非常明晰而有邏輯性的,通過圖片觀察讓學生建立起框架結構的概念,初步了解它的優點,自己做三角形和四邊形的框架并在實踐中發現三角形的穩定性,最后是利用三角形的穩定性來加固正方體的框架。在做教學設計的時候以為這節課上起來會比較簡單,但上下來才發現自己忽略了太多的細節問題。

  首先,對學生的了解和溝通不夠。在第一個環節認識框架結構的活動中,出示很多圖片讓學生自己說說框架結構是什么樣的,城區的學生現實生活中見的多一般會表述的較好,而鄉鎮的學生會有點不知從哪說起,很容易出現冷場,所以后來我設計了很多提示性的問題:這些建筑是實心的嗎?用什么材料怎樣搭建而成的?像人體的什么部分……在這樣的具體提示下學生會更有針對性的觀察和思考,從而認識像人體骨架式的構造就是框架結構。

  其次,有先入為主的觀念,對小組活動的合作指導有欠缺。在本校上課時,學生已經習慣了小組合作的模式,因為畢竟已經是六年級的學生了,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根本沒有想到要對小組合作做具體的指導,在一個學校上課時就出現了小組中一個人做框架,其他人看著的情況,我立刻意識到了自己的疏忽,馬上提醒同學們該怎么分工合作。這是一節以手工為主的制作課,沒有很好的分工合作是不可能在40分鐘內完成的,這對我也是一個提醒,任何時候都不要忽略對學生合作和團隊意識的培養。

  再次,對三角形的穩定性的研究中感覺自己主導作用過多,學生被教師牽著在一步一步往下探究,其探究的內需力沒有很好的`能到激發,最好能將學生的內需力激發出來,有意愿去研究三角形的穩定性,如果能夠設計一個情景,出現學生想做的框架有三角形的,也有四邊形等其他形狀的,學生們也各自據理力爭,有內在需要通過實驗去檢驗這些框架到底誰的穩定性最佳。可是六年級的學生在數學上已經知道三角形的穩定性,所以要設計出這種教學情境很困難。

  最后,在加固正方體框架的活動中,從節約的原則出發,其正方體的上、下兩個面上的斜桿可以不加,對框架的穩定性影響不大。但事實上有時候學生作出來加了四根斜桿和加六根的承重能力還是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我們搭的正方體,尤其是學生搭的,不可能是理想中的穩固的正方體,其邊總有長短差異,出現正方體框架傾斜,不能完全直立,如果在上面壓重物,就有可能出現重物向下的壓力向側面傾斜,這是要考慮到的,因為你的比賽規則是先看承重多少,后看材料的多少。所以在這個環節中我加上了這樣一段評價:“在做框架的過程中手工的精細度也是很重要的,有時可能不是你的設計有問題而是在做連接的時候有些偏差,就像現實生活中的建筑一樣,如果在施工和用料等方面有疏忽,再科學的設計建造出來的也只會是工程!細節決定成敗!”這樣既能解釋結果和設計的為什么會出現偏差,又能培養學生嚴謹的態度。

  細節決定成敗,這句話也送給我自己。開放式的課堂上什么情況都有可能出現,注重細節才能更好的做學生的引導者。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選擇自己擅長的方式描述物體的位置。

  教學重點: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

  教學難點: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

  能力目標:能夠定性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知道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參照周圍其他物體的位置來確定。

  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具備一定的確定物體位置的生活經驗,,但能正確定性的描述人和物體的位置,還有一定的困難。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識到定性描述物體位置對我們的生活很有意義;通過描述物體位置的活動體驗到合作與交流的愉快,樂于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服務生活。課前準備:游戲道具、圖畫紙、彩筆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感知問題

  游戲導入:

  1、玩貼鼻子的游戲

  2、同學們齊心協力合作完成1、一名學生貼鼻子,其他同學幫忙,共同完成。采用學生感興趣的游戲方式,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思考如何來描述物體的位置。

  探索體驗解決問題1、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1)自由描述。引導學生以教室為活動場景,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描述自己的位置。

  (2)學習繪制平面圖。

  (3)交流評價。

  2、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1)指出活動指向:描述教室、操場、旗桿、實驗樓、廁所、辦公樓等的位置。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2)總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3)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

  引導學生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強調繪制平面圖需要注意的問題。

  3、小導游活動。

  情景:假如今天家長要來開家長會,你如何把家長順利的引導到教室呢?

  4、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展示樣板。為學生展示幾個簡單的房屋布局平面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

  (2)學生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自由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

  2、學習繪制平面圖。

  3、同學們交流評價。

  4、描述校園里物體的位置。

  5、總結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嘗試繪制學校平面圖。

  6、繪制自己家的房屋平面圖。

  1、目的是為了豐富和提升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的生活能力。因為同學之間進行游戲,興趣比較濃,開展室內活動,學生參照物比較熟悉,且能夠全員參入,活動比較充分。

  2、意在提示學生利用平面圖尋找物體所在的位置,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提高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

  拓展延伸 應用創新

  今天,我們研究了怎樣描述不動的物體的位置。那么,你想知道輪船在大海的位置嗎?應該如何確定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終有一天,我們回遨游太空,那怎樣描述飛船和火箭在太空中的位置呢?

  1、思考怎樣描述運動物體的位置。意在引導學生對活動過程進行交流和總結,進一步歸納整理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初步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板書設計:

  19、我在哪里

  東西南北

  教學反思:

  主要通過對我的位置、升旗臺的位置、學校的位置在方向、距離、時間等方面進行定性地描述,知道一個物體位置的確定需要相對于另一個物體的位置。物體有不同的參照系,就會有不同的運動情況。認識位置是研究物體運動的前提條件。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啟發孩子的好奇心,使孩子心情快樂地參與探知教學,培育孩子對科學教學的興致。

  2、啟發孩子觀測和察看、了解水的沉浮。

  3、協助孩子學習使用語言來表述,進一步提高孩子述說。

  教學預備:

  盆、可舀水的.玩具杯、海綿、沙、棉花、石塊、積木、朔料玩具、白紙片、

  一個熟雞蛋一生雞蛋。

  教學過程:

  (一)啟發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產生探知的欲望。

  1、展示2個大盆,里頭裝有水讓孩子自由在四周用玩具舀水玩。

  2、把種種積木、朔料玩具逐一投放進水中,教師:這一些物品怎么樣?它們有沒沉到水下?為何會漂浮在水上?請2個孩子上來試。

  3、把石塊、沙投放到水中,教師:這一些物品又怎么樣哩?為何會沉到水中?請2個孩子上來試一試。

  4、把棉花、海綿投放到水中,啟發孩子觀測和察看。

  (二)孩子操作、了解。

  1、孩子每人一籃積木、朔料玩具、小小石塊等嘗試。

  2、協助孩子用語言述說自個兒探究過程。

  (三)探討、延伸經驗。

  1、教師展示一張白紙片,平放到水面上“它又怎么樣啊?為何浮在上方”教師慢慢用水弄濕白紙片,瞅瞅白紙片慢慢沉到水中。

  2、教師展示一生雞蛋,投放到水中,瞅瞅它怎么樣?又展示一熟雞蛋問:它會怎么樣哩?

  (四)小實驗:會游泳的蛋孩子。

科學教案 篇7

  實驗:用刻度尺測長度

  1. 學會使用刻度尺測長度。

  C. 把細銅絲在圓鉛筆上緊密排繞若干圈,測出這個線圈的總長度,算出絲銅絲的直徑,把這些數據填入下表。

  細銅絲的直徑

  線圈長度 線圈圈數 銅絲直徑

  讓學生將投影片上的實驗目的、器材、步驟抄在作業本上,準備寫實驗報告用。

  (2) 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實驗。

  師:請同學們檢查一下桌上的器材是否齊全。

  生:齊全

  師:對你使用的刻度尺進行一下檢查。

  A. 觀察刻度尺零刻度線的位置。若零刻度線在刻度尺的端

  點,應檢查端頭是否已磨損。

  B. 觀察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和量程。

  師:現在我們用刻度尺測量物理課本的長邊,測量三次,然

  后求其平均值填入表內。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在黑板上畫表一、請三個實驗小組將他們測得的數據填在表一中。

  [板書2]表一

  實驗小組 第1次測量結果 第2次測量結果 第3次測量結果 平均值

  第×小組

  第×小組

  第×小組

  教師巡視,看學生操作是否規范,指導學生進行實驗。

  師:現在我們看一下第×小組,第×小組,第×小組的測量結果。看來三個小組的測量結果都比較好,并且注意了估讀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和正確記錄所測數據。如果哪個小組測得數據與黑板上的數據差異較大,請課后再重新測量,重新記錄測量結果,不要隨意涂改實驗數據。

  師:現在我們來測量細銅絲的直徑。

  教師拿起一段細銅絲讓學生觀察。

  師:我們看到銅絲很細,我們用刻度尺直接去測量它的直徑很難測得準確。在測量長度或寬度很小的物體時,常常采用積累的辦法。我們要測量這段粗細均勻的銅絲的直徑,可以把它一圈挨一圈地密繞在圓柱形鉛筆桿上,就能用刻度尺測量出它的直徑了,同學們想想為什么要將銅絲密繞在圓柱形鉛筆桿上?怎樣才能做到密繞。

  生:如果不密繞中間有空隙,我們測出的銅絲的直徑就不準確了。要想密繞就要把銅絲捋直,中間不能打折。

  師:你如何測算出銅絲的直徑?

  生:用刻度尺量出密繞銅絲的長度,除以圈數就可以求出銅絲的直徑。

  教師演示將細銅絲密繞在圓柱形鉛筆上,告訴學生不要將銅線繞在削過的鉛筆之處。

  學生動手實驗,老師在黑板上畫表二。

  [板書3]表二

  實驗小組 線圈長度 線圈數 銅絲直徑

  第×小組

  第×小組

  第×小組

  教師巡視學生實驗,指導學生實驗,,糾正學生的錯誤操作、錯誤讀數和不認真測量的作風,培養學生嚴肅認真的實驗態度,并請第×小組,第×小組,第×小組的同將測得結果填在黑板表二中。實驗數據若有錯誤,可以讓這組同學講一下如何測量的,教師幫助他們查出測量錯誤的原因。

  師:剛才我們學習測量物理課本的邊長和細銅絲的直徑,同學都做得很認真,完成得也較好。現在我們學習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測出五分硬幣的直徑,同學們有什么測量方法?

  學生討論并提出測量方法

  教師將學生提出的方法加以歸納,對錯誤的測量方法講明為什么是錯誤的

  教師提出一種測量方法如圖3-1,將測量方法圖畫在幻燈片上用投影儀打在屏幕上,或某同學提出圖3-1的測量方法,教師可以說我們把某同學的測量方法打在投影屏幕上。

  教師講解測量方法。

  如圖3-1所示,將硬幣靠在直尺的刻度線上,用兩個三角板的直角夾住硬幣,并保持兩個三角板都有一個直角邊靠在直尺的刻度線上,記下兩個三角板的直角頂點處直尺的刻度。這兩點之間的距離就等于硬幣的直徑。我們可以在直尺上直接讀出硬幣的直徑。

  學生動手實驗,教師將表三畫在黑板上

  [板書4]表三:五分硬幣的直徑

  第×小組 第×小組 第×小組

  2.39厘米 2.40厘米 2.41厘米

  師在:三個小組記錄的數據雖不完全相同,但都正確的。

  因為我們使用的毫米刻度尺到毫米刻度都是準確的。這三組數據中的最后一位9、0、1都是估讀值。尤其應該提出表揚的是第×小組的同學,盡管刻度尺上指示正好與2.4厘米對齊,但他們仍在估讀數上寫上0,這種記錄方法是正確的,說明2和4兩位數是準確的,0是估讀的。2、4、0三個數字都是有效的。只記2.4厘米,就會被認為2是準確數,4是估讀值。所以正確記錄測量結果是非常重要的。那么三組同學記錄的結果不同,為什么都是正確的。那是因為我們使用的刻度尺不夠準確,使我們的測量結果出現了誤差。同學們不妨將你們自己的刻度尺對齊比較一下,就會發現有些刻度尺的刻度不完全一樣。

  學生動手比較,發現些刻度尺的刻線不夠精確。

  師:同學們想想,還有什么辦法可以測量五分硬幣的直徑?

  學生議論,提出方法。

  師:還可以在白紙上畫一條直線,在硬幣的邊緣做一個記號,讓硬幣的邊緣沿直線滾動,記住滾動了幾圈,用刻度尺測出這段線段的長度,算出一圈的長度L,然后利用數學公式:L=2πR,可以求出硬幣的直徑,這是測量長度的一種特殊的'方法。

  我們有時需要測量一張紙的厚度,一段曲線的長度,往往需要且一些特殊的方法去測量。我們相信同學們是會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開動腦筋,想出好辦法的、

  3.本課小結

  師:我們今天的實驗課讓同學們學會了正確使用刻度尺,并能正確的讀數和記錄測量結果。同學們都認真實驗,認真記錄數據,實驗完成得很好,我們希望以后的實驗課也能像這節課一樣完成得好。

  師:現在我們請同學們請點一下實驗桌上的儀器,看是否齊全,有無損壞,檢查完以后將儀器整理好放在實驗桌上。

  學生整理實驗儀器,教師再將實驗目的、器材、實驗步驟的投影片打在屏幕上。

  師:整理好儀器后請同學們看投影,我們剛上課時讓同學們將實驗的目的、器材、實驗步驟寫在作業本上,現在我們在實驗目的前面填上幾項,然后再將實驗數據填入表格內,完成我們的實驗報告。

  [板書5] 實驗報告

  實驗題目:用刻度尺測長度

  實驗人: 同組人:

  實驗日期:

  學生練習寫實驗報告。

  4.布置作業

  (1) 完成本節的實驗報告。

  (2) 完成課本上第11頁的小實驗,用自制的卷尺測身高。

  (3) 將課本上要求測的作業本的長、寬和物理課本的寬,課下自己測出后填在課本的表格中。

  (4) 閱讀課本上第9頁的閱讀材料。

  (5) 完成課本上第11頁習題中的1、2、3、4題。

  教學說明

  1.本節課是初中物理的第一個學生實驗課,學生初進物理實驗室做實驗,往往抱有極大的興趣,實驗室中的各種儀器對他們來說都是新鮮的,他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什么東西都想摸摸看看,這種積極性是好的,要加以愛護,但是也要注意引導學生不要在實驗室內打打鬧鬧不要亂拆亂動儀器設備,使學生養成遵守實驗室紀律,愛護儀器與工具的好習慣。在實驗態度上,應該要求嚴肅認真,一絲不茍,嚴格按實驗要求進行操作,實驗中遇到疑難問題要勤于思考,手腦并用,自己設法去解決問題,在記錄數據時,要實事求是,不得隨意涂改實驗數據。這些要求若能認真去做。在培養科學態度和嚴謹的作風方面就會有一個良好的開端。

  2.教材中要注分別測出作業本的長、寬和物理課本的長、寬,而沒有提出多次測量取平均值減小誤差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只安排了學生測物理課本的長,測三次求平均值,其他三項測量留在課下讓學生完成。

  3. 學生實驗時,教師應加強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學生實驗的錯誤以及實驗不認真的現象。并注意鼓勵那些認真實驗,勤于動腦提出問題的同學,有意識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4. 對細銅絲和硬幣直徑的測量,作為趣味實驗,要求學生先提出測量方法,教師分析、歸納、講解,然后測量,只測一次

科學教案 篇8

  一、說設計意圖:

  水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它,每個人離不開它,正因為水與我們生活的密切性,小朋友很早就接觸并認識了它,可以說,幼兒天生就愛玩水,在玩水的過程中,發現了很多有趣的而又新奇的現象。《新綱要》中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系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因此,我選擇了物體在水中的“沉浮”現象,作為幼兒科學教育內容,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了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會了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二、說目標定位:

  在新《綱要》中指出,五大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因此,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三個方面的目標:

  (1)、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

  (2)、初步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并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3)、培養幼兒的團結協助能力。

  三、 說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了解物體的沉浮現象。

  (2)、教學難點;學習記錄實驗結果。

  四、說活動準備:

  根據《綱要》中指出的“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我做了如下準備:

  (1)、各種操作材料:大水盆、每張桌上放有西紅柿、土豆、蘿卜、桃子、枇杷等日常生活中可收集的蔬果。每桌一盆水,記錄卡教師用(卡上畫有大水杯,水杯上有水位線)、幼兒用記錄卡(記錄表上畫有各種蔬果小圖片)。

  (2)、記錄材料:標有上下標記的記錄卡、記號筆。

  五、說教法:

  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地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因此,我采用了以下教法:

  1、觀察指導法:針對科學探索活動的隨機性,以及幼兒的自主建構過程,采取觀察指導法是比較合適的,教師通過敏銳地觀察,能針對地進行指導,還能在觀察中發現幼兒感興趣的事情以及其中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

  2、演示法:對于此活動中使用的記錄卡,幼兒并未見過,因此,教師的演示是有必要的,通過教師的講解演示,可以讓幼兒直接了解記錄卡的使用方法,減少了幼兒盲目探索的可能性。

  六、說學法:

  《綱要》中指出,要盡量創造條件讓幼兒實際參加探究活動,使他們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因此,此次活動中,幼兒的具體學法有:

  1、操作法:這是此次活動中,幼兒學習活動的主要方法。在新《綱要》中指出,教師要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因此,我為幼兒準備了各種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發現物體沉浮的秘密。

  2、記錄法;讓幼兒將探索結果記錄下來,為幼兒的討論、交流活動提供依據。

  3、體驗交流法:在探索活動結束后,教師組織幼兒進行探討、交流,發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體現了師生互動,幼兒與幼兒的互動。

  四、說活動流程:

  1、想一想,猜一猜。

  師:小朋友快來看呀!這里有許多水果、蔬菜。你們認識它們嗎?

  2、引發幼兒思考:這些瓜果蔬菜哪些能浮在水上,那些會沉在水底。

  3、幼兒猜測并記錄

  (1)出示記錄單,了解記錄的方法。幼兒針對問題進行猜測并記錄。(鼓勵幼兒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記錄)

  (2)教師出示上下兩個箭頭,上表示上浮,下表示沉下去,三角形可半沉半浮的狀態,并告訴幼兒如何做記錄卡的方法。

  (3)讓幼兒自由討論,請興趣較濃的幼兒上來操作,并把相應的圖片放在上下箭頭的后面。

  交流猜測的情況。教師將幼兒的發言在集體記錄單上。

  (4)教師:你認為哪些瓜果蔬菜能浮在水面上?那些瓜果蔬菜會沉在水底?為什么?

  4、幼兒試驗

  討論怎樣做試驗?

  教師和幼兒共同研究試驗的方法。如:試驗----觀察------撈上來-----記錄。教師觀察幼兒的試驗情況。

  5、交流討論。

  教師:你是怎樣做試驗的?哪些會沉在水底?哪些會浮在水面上?在試驗上你發現了什么?

  師:現在誰愿意把你的發現講給大家聽聽?

  如:我發現蘋果是浮在水面上的,香蕉是沉在水底的,西紅柿是浮在水面上的,土豆是沉在水底的。

  師:它們有的沉下去,有的浮起來,真有趣。

  師:你們有沒有什么不明白的問題?

  如:為什么大的西紅柿能浮起來,而小小的枇杷卻沉下去了呢?

  師:這個問題要留給小朋友們去動動腦筋,找找答案。另外,還有一個問題也要請小朋友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想想辦法,那就是怎么樣才能讓西紅柿沉到水底去,讓小枇杷浮到水面來?

科學教案 篇9

  活動目標:1、認識常見的種子,比較其異同。

  2、學習種植的基本技能,體驗勞動的快樂,培養幼兒的持久觀察力及愛護植物的感情。

  3、會正確使用一些簡單的種植工具:鏟子、水壺等。

  活動準備:1、收集幾種種子,在自然角做發芽實驗。

  2、一些簡單的種植工具。

  3、蠶豆生長的圖片,讓幼兒事先了解蠶豆的外形特征、生長過程和種植的季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類種子:

  師:“小朋友拿來了這么多豆豆,現在請小朋友幫忙揀一揀,把相同的豆豆放在一個碗中。”(幼兒動手操作)“你分出了幾種豆?你認識嗎?”“對,它們是蠶豆、黃豆、紅豆。”“仔細比一比,蠶豆、黃豆、紅豆的樣子是什么樣的?有哪些地方是一樣的、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它們都是豆,表面很光滑,圓圓的、捏上去硬硬的,都可以當種子。不同的地方是有的大、有的小,顏色不一樣,吃起來的味道也不一樣。”

  2、了解蠶豆的生長過程,知道秋天是播種蠶豆的好季節。

  師:“豆豆是怎么長出來的'呢?”教師出示蠶豆的生長過程圖,讓幼兒觀察。“剛才小朋友看了圖片,了解了種子生長的過程,現在請你和好朋友一起討論:種子生長需要什么?什么季節是播種的好季節?

  教師小結:植物生長需要水、陽光、空氣、土壤。在種植時要選擇好種子,再種,種子才會慢慢的發芽、長葉、開花、結果。秋天是播種蠶豆的好季節。”“對了,現在正是秋天,是播種蠶豆的好時節,我們一起去種蠶豆,好不好?”

  3、學習選種。

  討論:是不是所有的蠶豆都可以當種子?為什么?

  師:“小朋友都很聰明,看的非常仔細:蠶豆上有蛀洞的、豆特別小的、殼的顏色枯黃的,都不能當種子。”“請小朋把顆粒飽滿的蠶豆選出來。”

  4、種植蠶豆。

  a)師:“剛才我們都知道了種子生長發育需要泥土、水、陽光、空氣。現在誰來說說怎樣種蠶豆?(請幼兒根據已有經驗講述)

  b)教師示范:先將土放在種植盆中,然后用小鏟子挖一個小洞,放進3——5粒蠶豆,然后用泥土蓋上,澆上水。

  5、學習管理蠶豆的技能,愛護蠶豆。

  師:怎樣才能讓蠶豆長的好?(適量的澆水、施肥、還要除草)

  教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棒,下面就讓我們大家去我們的種植園種蠶豆吧。

科學教案 篇10

  教學內容:青島版P2~P4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提出與病毒相關的問題;

  2、會查閱與病毒相關的書刊和其信息源

  3、能制作有關病毒的剪貼報.

  4、會用多種形式表達、交流研究的方法和結果。

  科學知識:

  一、知道一些由病毒感染的病的種類主要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

  二、了解病毒是一類什么樣的生物.

  三、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 有關病毒的資料

  學生準備:

  了解有關病毒的有關知識。

  四、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

  1、教師提問:關于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你知道些什么?如何預防呢?

  2、學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資料。

  (二)、猜想假設

  1、流感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2.學生討論,指名回答。

  (三)、制定方案

  1.教師講解.

  (四)、展示交流

  2.狂犬病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3.脊髓灰質炎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4.麻疹的癥狀有哪些?主要傳播途徑是什么?如何預防?

  (五)展示交流

  5. 病毒是一類什么樣的生物?

  6. 學生討論后,教師講解.

  (六)、拓展延伸(網上學習)

  1、教師講述:關于病毒,你還知道些什么?請回去以后在網上自主學習。

  2、學生交流學習收獲和體會。

  3、課后作業:

  (1)回去查資料,了解人類與病毒的抗爭史.

  (2)利用作文、圖畫或小報的形式,說一說自己的學習體會和收獲。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經典]08-02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精選)科學教案11-16

[精選]科學教案11-17

科學教案(經典)10-15

科學教案(精選)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