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31 10:57:23 其它教案 我要投稿

科學教案【精選】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精選】

科學教案 篇1

  科學概念

  學生通過提供的工具和自己的觀察認識常見的幾種礦石。知道巖石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

  過程與方法

  學生利用工具,多種途徑發現巖石的成分。通過對巖石的觀察,收集記錄巖石的一些性狀。通過閱讀資料,能夠確定一些描述礦物特征的標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生對研究身邊的礦物有濃厚的興趣,將生活中的發現利用所學知識檢索定位。

  教學重點:觀察幾種常見巖石,了解巖石的組成。

  教學難點:能描述常見的礦物。

  教學準備:花崗巖、云母、長石、石英、小刀、放大鏡、閱讀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上節課我們知道了花崗巖是由幾種不同顏色的顆粒組成的,那么這幾種顆粒是什么樣的?它們又是什么呢?今天這節課來研究巖石的組成。

  二、探究過程

  1、研究花崗巖

  師:請大家拿出花崗巖,仔細觀察花崗巖,我們進行小組間的競賽,比一比那個小組發現花崗巖的秘密多。

  (1)學生進行觀察活動,師巡回指導。(準備:放大鏡)

  (2)匯報交流。小組派一代表,參加其他組的討論研究,交流發現所得。

  (3)教師提供云母、長石、石英礦物標本。

  投影圖片:云母、長石、石英標本

  (4)學生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它們各有什么樣的特點?

  學生交流、匯報:云母有閃亮的薄片;長石有肉紅色顆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顆粒。

  (5)利用提供的礦物標本再次鑒定花崗巖的成分。

  比較:花崗巖中的什么物質與這三種礦物中的哪一種礦物最為接近?

  (6)學生再次觀察并進行匯報。

  小結:石英、長石和云母都是自然界的礦物。礦物在自然界中很少單獨存在,通常都是幾種混雜在一起組成巖石。花崗石就是由石英、長石、云母組成的。

  2、常見的礦物

  教師提供一些礦物標本,學生試著觀察,進行描述兩塊不同的礦物標本。(描述中要求學生不是比較它們的異同,而是分別描述他們的特征。)

  (1)投影:煤、硫磺、石膏、赤鐵礦、方解石

  (2)師解說:世界上已發現的礦物近4000種。我們身邊有許多礦物制成的物品,如我們吃的'鹽,點豆腐用的石膏,做鉛筆芯的石墨,中藥用的雄黃,做首飾的金、銀和鉆石等。

  (3)你對礦物知道什么?請大家閱讀單元資料庫《礦物特征卡》,了解人們是怎樣描述礦物特征的。

  (4)學生閱讀單元資料庫《礦物特征卡》。

  (5)交流匯報: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去描述礦物?(學生:名稱、性狀、用途)

  (6)教師提供礦物,學生明確描述礦物著重于哪些方面后,試著模仿描述。

  (7)學生制作礦物鑒定分析卡。

  (8)匯報交流,教師與學生共同修正。

  三、總結

  1、通過這節課的研究我們知道了什么?

  2、所有的巖石都是由一種或幾種礦物組成的。并能夠確定一些礦物的特征。

  四、課外延伸

  制作自己帶來的巖石礦物鑒定分析卡。

科學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能利用實驗發現聲音是靠什么媒介傳播的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愿意與同學合作,共同完成研究聲音的實驗。

  科學知識目標:

  能舉例說明哪些物體能夠傳聲。能用自己的話描述聲音是怎樣傳播的。

  教學準備

  課桌、水槽、砂紙、水、毛巾

  教學過程

  一、引入:

  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里的?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二、活動一:你聽到了嗎?

  1、準備實驗材料:課桌

  2、注意事項:輕輕撓、把耳朵貼在桌面上。

  提出問題:為什么離得遠的同學反而能聽見?

  3、提問:這個實驗告訴我們什么?

  小組合作

  學生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是通過桌面傳播的`

  4、還有什么方法能夠驗證自己的解釋呢?

  三、活動二:水能傳聲嗎?

  1、提出問題:游泳的時候,頭浸在水下能聽到聲音嗎?

  2、實驗:

  學生分小組自己設計實驗

  全班討論

  得出結論:聲音能夠在液體中傳播

  3、組織學生學習科學在線

  4、提問:為什么我們在地球上可以聽到聲音?

  全班交流

  得出結論:聲音可以通過空氣傳到我們的耳朵里

  四、總結全課。

  板書設計:

  4 物體傳聲

  聲音可在固體中傳播

  聲音可在液體中傳播

  聲音可在氣體中傳播

科學教案 篇3

  內容如下:

  科學減災依法應對主題班會以防震減災知識為基礎,圍繞地震知識、抗震減災、地震避險、自救與互救等主題內容,開展了形式多樣的防震減災知識學習。首先組織學生觀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視頻,并根據地震資料圖片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特別是在讓學生觀看“尼泊爾大地震發生時街道路面的情況”的視頻時,學生們都被眼前的畫面震驚了,他們難以想象地震來臨時的危險和恐懼。觀看完視頻后,各班主任老師組織學生談談當地震來臨時該如何自救,并說說自救的建議。

  今年5月12日是我國第七個“防震減災日”,主題為“科學減災、依法應對”,20xx年5月11日至20xx年5月17日為防災減災宣傳周,為認真做好第七個“防災減災日”宣傳教育工作,切實提高廣大師生防范各類自然災害的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根據克拉瑪依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xx年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活動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緊緊圍繞今年“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主題,大力弘揚我國傳統防災減災文化,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以保障師生生命財產為根本,以預防和應對突發性災害事件為重點,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和避災自救技能,增強師生防災減災觀念,全面提升師生應對各類災害事件的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二、活動主題

  科學減災、依法應對

  三、活動時間

  20xx年5月11日至17日(5月12日為“防災減災日”)

  四、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成 員:

  五、活動內容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

  要高度重視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的開展,牢固樹立“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的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本著對學校安全工作高度負責的態度,切實把安全教育主題活動擺在學校議事日程上,作為學校安全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

  2、大力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1)制定學校開展“防災減災日”宣傳活動方案,明確活動目標、措施、方法等;

  (2)5月11日,在校內宣傳欄張貼防災減災宣傳圖片和懸掛宣傳標語,營造防災減災活動的濃厚氛圍;

  (3)5月11日至15日,利用校園廣播、黑板報宣傳防災減災知識。

  3、開展防災減災系列教育活動。活動形式和內容:結合我校小學生的實際,開展“五個一”活動。

  (1)、閱讀一本關于防災減災的書籍。少先大隊組織各班進行讀書交流活動,并將活動內容在各班展板中展出。

  (2)、5月11—15日,德育處安排,少先大隊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宣傳,其主題《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建平安和諧校園》。

  (3)、進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題活動。學校在5月11日星期一利用升旗儀式由校長進行一次識別災害風險,掌握減災技能的教育講話。德育處組織以班為單位開展“校園安檢我參與”的活動,讓每一位同學都參與校園安全大檢查,寫出自己的檢查報告(不安全的行為及設施,以及好的建議)。

  (4)5月15日,各班圍繞“弘揚防災減災文化,提高防災減災意識,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為主題開展一次主題班會活動,深入淺出地宣傳防災減災有關知識。

  (5)5月12日,開展一次防震應急避震疏散演練,提高師生應對自然災害突發事件的'能力。

  4、開展校園安全隱患排查和整改。5月11日開始,由學校安委會組織相關人員對學校的教學樓(樓道、教室、功能室等)、校園環境、學校師生思想工作及校園周邊環境進行一次全面排查,發現隱患及時整改,防患于未然。

  六、活動要求

  1、要高度重視“防災減災日教育”活動。充分認識防災減災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預防為主”體現在“教育為主”上。要把“防災減災”活動作為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把防災減災活動列入議事日程,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精心組織,周密安排,把防災減災教育日活動抓緊、抓好、抓落實。

  2、認真開展好“五個一”活動,務求實效。從實際出發,講求實效,克服形式主義,防止走過場,把各項活動抓好、抓緊、抓落實,務必使“五個一”活動取得實效。

  3、長期堅持,落實長效機制。以防災減災教育日為契機,堅持安全工作“常抓不懈,警鐘長鳴”的方針,不斷夯實我校安全工作基礎,繼續深入細致地開展各項活動,為師生營造一個安全健康的育人環境。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西紅柿、黃瓜的特征

  2、知道多吃瓜果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準備

  1、西紅柿與小黃瓜若干,提籃人手一個。

  2、各組貼有西紅柿與小黃瓜標志的籃子各一個;餐盤若干,濕紙巾人手一條。

  3、切好的西紅柿、小黃瓜若干;小碟子、湯匙人手一套;白糖若干。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

  引導幼兒通過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了解西紅柿與小黃瓜的外形特征。

  二、運用多種感官,進一步感知西紅柿和小黃瓜的主要特征。

  1、幼兒人手一個西紅柿,看一看、摸一摸,然后說一說西紅柿的外形特征:

  西紅柿是圓圓的.紅紅的身體,滑滑的。它的身體軟軟的,摸起來涼涼的.。

  2、鼓勵幼兒看看并摸摸小黃瓜,然后說出其特征:又綠又長。

  3、引導幼兒通過與小黃瓜的比較,了解西紅柿的特征。

  4、比較西紅柿和小黃瓜的顏色、形狀、大小。

  三、觀察切開的西紅柿與小黃瓜,在比較中了解西紅柿的內部特征。

  1、西紅柿有紅紅的肉,有籽,還有許多汁流出來。

  2、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你看到了什么?摸了覺得怎樣?用鼻子闖到什么氣味?

  3、小結:西紅柿外表是又圓又紅的,頂上有綠色的葉子;

  切開后里面果肉的顏色是淺紅的,有汁和籽,摸起來光滑皮薄。未切開前沒有味道,切開后有點酸的氣味。

  四、品嘗西紅柿、黃瓜,感知味道,知道多吃瓜果對身體有好處。

  1、教師:西紅柿有什么作用?你吃過西紅柿嗎?是怎么吃的?

  2、引導幼兒了解西紅柿的吃法---西紅柿汁、西紅柿蛋湯、西紅柿炒蛋等;

  知道吃西紅柿有益于身體健康。

  3、將切好的西紅柿、黃瓜分發給每組。

  引導幼兒用小碟子、湯匙取出自己想要的份額。

  4、提出品嘗要求:

  將手擦干凈(洗})后品嘗;品嘗時注意衛生;吃完后將碟子、湯匙放在指定的地方、用紙巾擦嘴等。

  五、幼兒邊品嘗邊自由交流

  西紅柿有酸酸甜甜的味道;黃瓜脆脆的,很清淡。

  在品嘗中自由結束活動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

  2、了解人類探索月球的歷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知道環形山的形成。

  4、了解宇航員是怎樣在月球上開展科學探究的。

  教學準備:

  有關月球的圖片、文字及影像資料等,沙盤、大小不一的石子、記錄紙、牙簽、手電筒等。

  教學過程:

  一、引導學生認識月球的基本情況。

  (1)教師講解:人們從古代起,就開始對月球發生了興趣,不斷對月球進行著觀察和探索,并幻想著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當時的科學技術還很不發達,所以人們就編造了不少關于月球的神話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直到17世紀,意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遠鏡觀察了月球,并發現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這以后,人們對月球的觀察不斷深入,天文學家開始用更大的天文望遠鏡進行觀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觀察月球向著地球的一面。

  (2)提問: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一定會知道不少有關月球的科學知識,誰能回答下面這些問題?

  ①月球離地球有多遠?

  ②月球的大小怎樣?

  ③月球上有什么?沒有什么?

  ④月球上溫度如何?

  ⑤月球上有引力嗎?大小怎樣?

  學生回答。(教師應組織學生首先進行分組討論,然后再請學生回答以上問題。學生的答案,很可能不太確切,教師應認真去聽,并整理正確的答案,為下一步歸納小結做準備。)

  二、討論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做模擬環形山形成的實驗。

  (1)組織學生討論環形山是怎樣形成的。

  (2)組織學生做相關的試驗:①把沙子倒進沙盤,均勻地晃動,使沙子的表面盡量平坦。把牙簽垂直插進沙子的中心,牙簽的一頭要能碰到沙盤的底部。在牙簽與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筆做個記號,這個牙簽就相當于標尺。②從不同的高度將大小不一的石子丟入沙盤中。用一根尺垂直立在沙盤的旁邊,用另一只手拿著石于到沙盤的上方,確定好高度后,松手丟開石子。③小心地拿走石子,盡量不要碰著沙子。石子在沙盤中砸下一個坑,把牙簽按照剛才插入沙盤的方向再次插進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種顏色的筆做個記號。④用小尺測量兩記號之間的距離,確定沙坑的深度。

  (3)在獲得大量數據的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環形山的形成和什么因素有關。

  (4)模擬實驗完成后,讓學生用手電筒照射沙盤上的坑,觀察影子的.變化,討論什么時候看環形山效果最好。

  三、引導學生了解人類登月工程。

  (1)播放幻燈片,創設情境:美國人在1969年7月20日 第一次登上了月球,留下了他們的足跡。

  (2)談話:同學們,你們想上月球嗎?老師這里有一個內部消息,我們中國馬上也能上月球了,而且以后我們國家要成立月球旅游公司,發展月球旅游業。月球旅游公司需要招聘一批對月球知識非常熟悉的人作為導游,如果同學們能成為導游,就能免費上月球啦!

  (3)學生介紹已有的月球知識,討論自己最想了解什么內容。

  教學反思:本課中有一個實驗,內容是模擬環行山的產生。實驗用細沙代替月球表面,用大小不等的石子代替流星與隕石,用石子撞擊細沙模擬流星與隕石對月球的撞擊,從而研究環行山的大小與隕石大小和撞擊速度的關系。實驗分兩步,第一步是用大小不同的石子從相同的高度落下,第二步是用相同的石子從不同的高度落下。

  這是一個簡單的實驗,實驗前我讓學生自己閱讀實驗要求,然后學生自己動手實驗,然而在實驗中卻暴露了不少問題,有的撞擊點重合,有的撞擊點過多,難以觀察到實驗現象,有的對兩步的要求不明確,實驗混亂,沒有觀察價值。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02-22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精選)07-30

優秀的科學教案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