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集錦9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并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3、細心觀察,體驗探索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鏡子、大口袋、萬花筒、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鏡子1、游戲:摸口袋
師:①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覺怎樣?你覺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點?
3、教師小結
我們剛才見到的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涼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層特殊的材料,叫金屬漆,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體了。(幼兒學說金屬漆)
二、探索發現鏡子的用途1、回憶經驗
師:你還在哪里見過鏡子,它可以用來干什么?
2、討論鏡子除了幫助人們整理儀容,還有什么用途。說說汽車、商店等生活環境及自然環境中安裝鏡子的原因。
3、通過照鏡子使幼兒明白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尊重別人。
4、請幼兒說出還見過什么樣的鏡子。(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如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
5、鼓勵幼兒將兩面鏡子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說說有趣的發現。
6、教師小結。
三、游戲:照鏡子1、介紹規則。
師:現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照鏡子游戲,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鏡子,我做什么動作,你們鏡子也做什么動作,好嗎?
2、游戲: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四、延伸活動請幼兒玩萬花筒,進一步了解鏡子的特點。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1、觀察充氣過程,感受物體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2、能用動作表現玩具充氣前后的大小變化。
【活動準備】1、氣球,塑料袋,棉線。
2、《變大變小》音樂CD。
【活動過程】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奇妙的朋友,先聽我說一個謎語,猜猜他是誰。(有一個東西很奇怪,胖也胖的快,瘦也瘦的快,胖了飛上天,瘦了落下來)。
幼:氣球。
二、觀察氣球變大變小。
師:現在這個氣球是胖的還是瘦的?是大的還是小的?
幼:瘦的',小的。
師:我怎么能讓這個氣球變大呢?
幼:吹氣。
師:氣球變大了,如果我一直吹一直吹氣球會怎么樣?
幼:破,爆炸
師:小朋友在吹氣球的時候也不能一直吹一直吹,氣球爆炸的話會傷到臉和眼睛,非常危險。現在氣球變的大了,我怎么讓氣球再變小呢?
幼:放氣,撒氣。
師:氣球小姐還帶來了她的好朋友,氣球先生,可是呢,氣球先生生病了,你來看看他發生什么事情了?
幼:漏氣。
師:氣球漏氣的時候是慢慢漏氣的,還是一下子漏氣的?
幼:慢慢漏氣的。
三、嘗試給充氣物品充氣。
師:你還知道哪些東西是充氣的嗎?
幼:皮球、熱氣球、游泳圈。
師:我還知道有一個東西也是可以充氣的,(塑料袋),你來試試怎么能讓塑料袋充氣呢?
幼:每人一個嘗試。
四、游戲:“變成一只大氣球
(1)請幼兒想象自己是一只大氣球,教師給氣球充氣,幼兒用肢體動作表現氣球漸漸變大的樣子。
(2)幼兒手拉圓圈,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與破掉的情形。
(3)幼兒牽手拉個圓圈,合作表現氣球逐漸變大、漏氣、越來越小的情形。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風的形成是由于空氣的流動。
2、通過操作,知道風能產生動力、風的大小能影響物體移動的速度這些特性。
3、鼓勵幼兒大膽探索,樂于嘗試。
活動準備:
牛奶紙盒和泥工板人手一份。風車、自制彩帶、紙制青蛙若干。事先對于空氣的知識有一些了解相關視頻。
活動過程:
1、通過感受扇子扇在臉上的.感覺了解風的形成。
t:我們已經知道在我們的周圍到處都有空氣,現在我用扇子對著你們周圍的空氣扇一扇,你有什么感覺呢?
t:為什么你會覺得身上涼涼的呢?風是怎么來的呢?
小結:空氣動起來了,風就來了。
t:現在,我再用扇子扇一扇你們,看看,有了風,把你身上的什么地方吹的動起來了?
2、了解風的特性。
(1)風能產生動力(出示風車、紙制青蛙、彩帶)
t:那我們可以用什么辦法讓空氣動起來?(出示輔助材料)先請個別幼兒嘗試。
t:我這里有一些玩具,我們一起來看看有哪些玩具?現在他們安安靜靜地躺在那里一動也不動?我們怎么樣想辦法請風來幫忙讓他們動起來?(提示幼兒可以交換玩)
t:你是怎么讓他們動起來的?
小結:跑一跑,扇一扇,吹一吹都能變出風來,有了風,就能讓一些東西動起來。
(2)風的大小影響物體移動的速度(出示牛奶盒子、泥工板)
t:跟風玩游戲開心嗎?還想不想繼續來跟風玩一玩游戲?(出示泥工板和牛奶盒子)我這里有泥工板和牛奶盒子,誰來試一試,用泥工板讓牛奶盒跑起來。
小結:我們可以用泥工板靠近牛奶盒子的底部朝著一個方向扇一扇,牛奶盒子就能向前跑了。(兩人一組找空地方比一比)
t:(請幾個幼兒到前面來比一比)剛剛誰的牛奶盒先到達,誰的晚到,為什么會這樣的?
小結:原來風大,東西就跑的快,風小,東西就跑的慢。
活動延伸:
t:那到底風大好呢,還是風小點好呢?(觀看視頻)
科學教案 篇4
一、活動目的:
1、引導幼兒獲得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2、初步了解影子的作用,引發對這一自然現象的興趣。
3、引導幼兒主動參與操作活動,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求知欲望。
二、活動材料:
1、彩色紙剪的各種物體形象,立體玩具和影子棋盤。
2、白紙、手電筒、膠水若干,記錄紙人手一份。
3、無影燈圖片若干張。
三、活動過程:
1 以談話活動“我知道的影子”,引起幼兒探索欲望。
師:你知道影子是什么樣的嗎?
師:今天我們準備了四組材料玩影子,而且這四組材料都不一樣,你可以選擇喜歡的材料玩一玩、畫一畫,看看你有什么發現?
2、幼兒操作玩影子,了解影子與光線的關系。
師:你們發現了什么?(個別幼兒演示并介紹記錄結果)
師:(整理記錄)當光線位置變化了,影子會變;當物體位置變化了,影子同樣會變。
(示圖一)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示圖二)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3、利用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玩“影子棋盤”。
玩法:幼兒兩人一組,分別選擇紅方、藍方。輪流把中間的`水彩筆的影子照在對方的棋盤標志上,影子的最遠處停在不同的標志上可以得不同的星數,比一比誰的星最多。
4、影子在日常生活各種運用。
師:影子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它對人們的生活有什么作用?我們什么時候不需要影子?
5、延伸活動:踩影子。
6、親子活動:制作影子鐘
四、注意事項
為了活動的效果,活動教室的窗戶最好用防紫外線的窗簾進行遮擋。
五、知識背景材料:
影子產生條件:物體擋住了光就有了影子。
當光線低斜時,影子就長。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更多的光線。
當光線位置較高時,影子就短。這是因為物體阻當了較少的光線。
探索求知:信息是如何傳遞的
1、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積極的從不同途徑、用不同的方法收集傳遞信息,
2)幼兒在活動中了解信息傳遞的不同渠道,學習使用不同的信息工具。
2、 活動準備:幼兒通過查詢、采訪等方式了解相關知識。
3、 活動過程:
1) 交流:我所知道的信息傳遞的方式。可啟發幼兒從物體發信號、用聲音發信號、用文字發信號等幾個方面考慮。如:通過手勢、旗語、煙火等物體發信號;通過吹號、打鈴、敲鼓、廣播電話等聲音發信號;用信鴿捎帶、郵局傳遞、發傳真、發電子郵件等多種文字形式發信號。
2) 教師配圖講述有關人們傳遞信息的故事。如:古時候長城的烽火臺上燃煙火傳遞敵情;抗日戰爭時期,用放倒消息樹的辦法報告敵人的去向等。
3) 討論:現在人們怎樣傳遞信息?引導幼兒了解常用的通訊工具。
4) 組織幼兒玩通訊游戲傳電話:教師將幼兒分為兩組,分別向每組的第一個人說一句悄悄話,開始后,再一個一個的往后傳,各組最后一個報告電話內容,傳的又快又準的一組為勝。
4、 活動延伸:
1) 組織幼兒自己操作電腦。
2) 在活動區內提供半成品材料,學習制作這些通訊工具,為幼兒開展角色游戲提供道具。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活動中,了解水的特征,知道水是透明的。
2.知道水可以反復利用的,萌發節約用水的意識。
3.對水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4.積極參與探索活動,萌發求知欲,體驗成功快樂。
活動準備
節約用水的視頻、有關干旱的圖片、一次性杯子、勺子、臉盆、水桶、奶粉、果珍、米、水。
活動過程
一、變魔術導入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杯水,還有一杯米。現在,老師要給小朋友變個魔術(把玻璃珠偷偷放入米中和水中)。
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發現了什么?為什么能看到水中藏的.玻璃球卻看不到米中藏的玻璃球?
小結:因為水是透明的,所以能看見水中藏的的玻璃球;因為米是不透明的,所以看不見里面米里藏的玻璃球。
二、觀察與比較
實驗一:幫水寶寶搬家。
選用工具,把水從臉盆里搬到水桶里,實驗結束后,說說你是用什么工具給水寶寶搬家的?搬了幾次?
小結:剛才小朋友們用了很多種方法給水寶寶搬家,有的用勺子,有的用杯子,有的什么都不用,直接倒過去。
實驗二:了解水是流動的。
提問:老師這里有很多種勺子,我們來看看,用這個有小洞洞的勺子能不能給水寶寶搬家?為什么?
小結:因為水是流動的,所以有小洞洞的勺子不能給水寶寶搬家。
實驗三:了解水是無色無味的,知道溶解現象。
請小朋友們自由進行制作飲品,并品嘗。
小結:水是無色無味的,因為在水中加入了奶粉或者果珍,水才變得有顏色有味道的。像奶粉和果珍倒入水中,用力攪拌下,過一會看不見奶粉和果珍了,這種現象叫做溶解。
三、知道水的作用,探討如何節約用水
活動延伸:
設計節約用水的標志,玩紅黃藍三元色水變色的游戲。
教學反思:
這節課中,我覺得我的活動提問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提問的效果也很好。可以說在大家的討論下,提問的有效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幼兒不僅會說了,而且還更會問了。這樣的自由探索活動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也激發了他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在輕松、愉快地氛圍中,發揮了他們在活動中的主動性,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發展。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結構。
過程與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來加固框架結構。
設計、制作一個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結構。
情感、態度、價值觀
體驗動腦、動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準備
為小組準備:筷子或塑料吸管、橡皮筋、剪子。
教師自己準備:框架結構建筑的圖片或影像。
教學過程:
一、 導入新課
現示各種框架結構的圖片(可選視頻材料)
二、 研究簡單框架
1、 實踐體會
利用筷子捆一 角形框架和長方形框架
觀察經們受到力的作用時有什么不同?
哪一個容易變形?
可以把長方形框架加固嗎?
2、 根據要求分組操作,并作好各種形狀的記錄。
主要思考增加斜桿起什么作用?
并說說三角形框架有什么特點。
三、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
1、 請同不思考如何制作一個堅固的方體框架。
2、 制作一個較復雜的結構,應當先畫草圖,計算材料。
3、 做一個堅固的正方體框架要多少根橫桿?多少根豎桿?多少根斜桿?它們的長短一樣嗎?
4、 每根斜桿起什么作用?框架中有多少個三角形?
5、 考驗我們的正方體的承受能力。
在我們的正方體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書,它能承載多少本?
四、 小結
板書設計:
制作的原則 做成的形狀
穩定
承壓大
用料少
【信息反饋】:
《做框架》是一堂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課。在學生動手實踐之前,要求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三角形的穩定性和四邊形的不穩定性。懂得增加斜桿能加固立方體框架是本節課的難點,為此我花了一定的時間找了些資料做了點課件,想讓課盡量生動些。
原來打算以課件的形式出示艾菲爾鐵塔,并講解相關的知識之后,用課件演示三角形穩定性的原理:因為三個邊相互起到了一個“推”和“拉”的作用:四邊形在中間加上斜杠之后也就變成了三角形,從而和三角形一樣有了穩定性。然后安排了一個加固立方體比賽的環節。執教時,我就改為以故事形式導入,從巴黎鐵塔的設計師埃菲爾因為設計這座鐵塔遭遇當時工地附近居民的起訴,設置懸念,激起學生對本節課的探究。充分借助課本插圖,讓學生認識什么是框架結構,框架結構有哪些優點,構成框架結構大多是什么形狀,最基本的形狀又是什么,接著讓學生研究三角形的.穩定性,怎樣加固長方形框架,在討論斜桿起到什么作用時,將課件演示轉化為兩個學生上講臺演示,最后讓學生做加固正方體框架比賽。可以說整堂課的條理還是清楚明了的,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到兩個實驗中,而且在做實驗時都有具體要求,提出相應問題,讓學生邊做實驗邊思考。這些是這堂課的成功之處。在聽取了其他老師的講評后,我才意識到這節課的不足之處:首先是導入后讓學生看課本插圖不能馬上告訴學生這些建筑物是框架結構,應該讓學生找建筑物的共同點,讓學生自己來認識框架結構。接著又馬上讓學生說框架結構的優點,這個環節課本上是放在兩個實驗之后,我擅自將教材做了處理,以為會起到更好的效果。在做三角形穩定性研究實驗時,讓學生解釋原因,當學生表達不夠清楚,我就立刻接過話題,替學生表達,急于在黑板上畫三角形用力學原理分析,這樣做違背新課程理念。然后學生在討論增加的斜桿起到什么作用時,由于學生沒有把四邊形框架擺平,致使學生認為增加一根作用不明顯,應加兩根。這一難點由于我處理不當沒有突破。這節課時間上的安排也欠妥當,在做加固立方體框架比賽實驗時,離下課還有8分鐘,正常情況下,最慢的小組實驗時間也要8分鐘。
科學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信是人類用來交流思想的一種表達方式,也是人類生活忠的一種重要的交流工具,而在幼兒以往的生活經驗中,電話、電腦就是溝通的所有手段,他們不知道“信”是用來做什么的?當門衛伯伯將我的一封信送到活動室時,便引起了幼兒的好奇,他們圍在我得身邊問個不停:“老師,這里面是什么呀?”“誰給你的呀?”“用來做什么的?”······為了滿足幼兒的好奇心,我結合主題活動“信的旅行”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包括“有趣的信”、“好看的信封、信紙”“我是郵遞員”、“班級小郵箱”“神奇的郵票”等,旨在于通過活動讓幼兒了解如何通過特定的方式傳遞信息,培養幼兒的前閱讀、前書寫的能力。在一系列活動之后,結合幼兒的興趣所在又設計了“無字天書”這一活動,目的在于讓幼兒通過活動累計寫信、寄信的經驗,激發幼兒科學探索的熱情,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在科學小實驗中培養幼兒探索的熱情。
2.在操作中體驗發現的樂趣。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木偶表演,錄音片段。郵遞員一名,小猴子六名
2.各種實驗材料:放大鏡、蠟筆、水彩筆、記號筆、漿糊、水牛奶米湯、碘酒
3.每組一份:棉花棒、白紙、自制信封、漿糊、
4.科學發現角投放材料:碗、水、筷子、面粉、碘酒、棉簽、白紙、杯子、噴壺。
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引導幼兒積極探索
活動難點:能夠自己發現米湯寫字加碘酒,可以使字顯現。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美猴王送祝福。
1.師:今天老師請了一位神秘的客人,你們想不想知道是誰呀?讓我們用掌聲歡迎。
2、和孫悟空通電話。小朋友們,你們好,俺老孫很想和你們一起玩,可師傅派我去捉妖,所以我來不了了。但是我寫了一封有趣的信給你們,這是一封無字天書,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能看到我寫的祝福。再見!
3.郵遞員送信。
二.探索活動——讀“無字天書。
1.師:猴王到底寫了什么呢,讓我看看。咦,我怎么看不出呀?你們來看看。有什么辦法可以看到信的內容呢?(請個別幼兒回答)
2.教師將“無字天書”變成六份,請幼兒分成六組進行探索。
4.幼兒交流探索過程和結果。
5.教師示范:用毛筆沾碘酒在白紙上涂一遍,無字天書開始現形,教師讀信的內容,幼兒欣賞。
6.介紹碘酒。
小結:原來美猴王的“無字天書”要用碘酒涂一遍才能看到,真神奇呀!我們小朋友想不想寫一封“無字天書”呀?那它到底是怎樣寫出來的呢?讓我們來問問美猴王吧!
三.實踐活動——制作無字天書。
1.打電話。
師:喂,是美猴王嗎?我們看到你的.無字天書了,謝謝你的祝福。我們小朋友也想寫一封“無字天書”,你能告訴我們是用什么寫的嗎?錄音片段:寫無字天書的材料我已讓孩兒們給你們送去了,至于用那一種材料寫的,小朋友們動動手自己嘗試吧。回頭看,他們來了!
2.六只小猴按序送上材料:水、棉花棒、白紙,幼兒自制的信封和郵票,漿糊、毛巾。
3.幼兒制作無字天書:
師:請你先想想信要寫給誰,內容可以用字寶寶或圖畫的方式來完成。別忘了寫上收信人和寫信人的名字,裝好信封,再貼上郵票。如果是寫給班里的好朋友,就放入班級小信箱,如果是寫給班級以外的人,就請投入綠色大信箱,由郵遞員給你們送信。
幼兒自由制作,教師巡視指導幼兒探索。
3.出示表格并猜想做記錄
名稱?猜想操作后
水
牛奶
米湯
4.為孫悟空寫信并投入郵箱,活動結束。
收信,看信:
A.請班級小郵遞員將班級小信箱里的信送到收信人的手里。
B.收信人收到信后到老師那里去用火烤一烤,讓字、圖出現,看看信上寫了什么?
C.師:還有一些比較遠的信我們請郵遞員先休息一會,呆會再送出去,好嗎?
四.活動延伸:
師:今天美猴王教了我們一個本領,大家都學會了。知道用檸檬汁寫的是看不出的,一定要用火烤一烤才能看到。在我們的科學發現角里,還有一些大家意想不到的材料,也能制作出無字天書來,有興趣的小朋友可以去嘗試一下。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對皮球的動態——蹦、跳、飛產生興趣。
2、通過觀察、比較、理解空氣對皮球運動狀態所起的作用。
3、培養幼兒觀察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4、發展合作探究與用符號記錄實驗結果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誰住在皮球里》。
2、充足氣的皮球若干、癟皮球一個、氣針一枚。
活動重難點
重點:對皮球的動態產生興趣。
難點:知道皮球里面裝的是空氣。
活動過程
1、出示皮球,說說并玩玩會蹦、會跳、會飛的皮球。
(1)教師出示皮球,問:你們喜歡玩皮球嗎?誰來說說你平時會怎樣玩皮球呢?(拍皮球)師:嗯,你會拍皮球,那你能上來拍一下皮球給大家看好嗎?師:你們說這個皮球除了可以拍之外,還可以怎樣玩呢?誰來說說?分別請小朋友來說并演示皮球的不同玩法。剛才這些小朋友都很會玩皮球,真不錯!
(2)啟發幼兒說出玩皮球時,皮球的運動方式。
這些小朋友在玩皮球的時候,你們觀察到皮球它是怎樣動起來的呢?這時老師可以邊拍邊問?引導幼兒說出皮球會蹦,會跳,會滾,會轉等。哦,皮球能跳,能滾,能飛……
(3)請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的狀態。
師問:小朋友你們能用你的身體來模仿皮球蹦跳、滾動、飛起來(跳,蹦,轉)的動作嗎?讓我們一起學學皮球運動的樣子。問:皮球什么形狀的?(圓形)來,讓我們把自己變成一個皮球,現在我們先來學學皮球跳的樣子,再來學學皮球滾。分別讓幼兒模仿。
2、欣賞故事《誰住在皮球里》。
師:剛剛小朋友模仿的真好,可你們知道為什么皮球會蹦,會跳,會滾,皮球很硬,一定有什么東西在里面,究竟是誰住在皮球里呢?
現在我也不知道,讓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播放故事課件《誰住在皮球里》
(1)幼兒完整欣賞故事,師問:現在故事看完了,你們說說皮球里到底住著誰呢?
(2)師:皮球里真的住著兔子、輪子和喜鵲嗎?教師啟發幼兒互相討論,幼兒之間互相講述皮球里住著什么?
3、了解是空氣住在皮球里。
(1)猜測、驗證皮球里住的是空氣。
啟發幼兒用多種方法探索皮球里住著什么?幼兒互相想辦法,講述自己想的辦法并做給其他幼兒看。
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用擠一擠、敲一敲、聽一聽、聞一聞、看一看、搖一搖等方式,探索皮球里住著誰?
請部分幼兒講講自己的`探索過程。
教師將氣針插入氣門芯,將皮球里的氣體放出來,保持適度距離并朝向幼兒臉上,問幼兒感覺到了什么?
教師總結:剛剛我們放出來的就是空氣。
(2)將充滿空氣的皮球與癟皮球進行比較,理解空氣與皮球運動狀態的關系。
師問:如果皮球里沒有空氣會怎么樣?請幼兒猜想。
教師出示癟皮球,演示拍、滾、踢皮球,驗證幼兒的猜想。
(3)教師總結:原來皮球只有充滿了空氣,才能運動起來,它就像兔子那樣蹦,像輪子那樣滾,像喜鵲那樣飛起來。空氣真了不起!
4、教師帶領幼兒到戶外玩球,感受皮球的運動狀態。
教學反思:
程序上出現錯誤,但幸好有圖片教具,后面的提問環節達到預期效果。在剛講故事時孩子們提出的各種想法沒能很好的利用是一失誤。目標的定制對本版孩子稍淺了些,應可以在提問為什么兔子住在里面時還可增加除了兔子會跳還有誰會跳等,擴散孩子的思維,對孩子的認知效果更好些。在后面看書的環節,前半部分還好,后半部分因沒能提前交代,孩子們在自己看書時直接看了下一篇的內容。對本節課的內容沒能鞏固加深,又是一失誤。總體上本課時的目標預期效果都達到了。但在過程中對孩子沒出現的不在預期中的反應利用與操作得不是很好。
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溶解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科學現象,孩子們知道糖化了、雪化了……但是對于溶解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卻是模糊的,不確定的。大班幼兒已有了一定的觀察、操作、記錄、分析以及推理的能力,并且對科學現象有濃厚的探索興趣。本節課就是引導幼兒通過實驗來感知、理解物體溶解的速度與物體的形狀、大小以及水的溫度有關系
活動目標
1、愿意思考并積極探索常見可溶物在水中的現象。
2、觀察糖在水中溶解的過程及水在口味上所發生的變化。
3、對溶解的現象產生好奇,能夠大膽地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重點難點
探索可溶物在水中溶解的現象
活動準備
材料準備:
吸管 水杯 白砂糖 大米 水 水彩筆 任務卡
經驗準備:
幼兒已會“攪”的動作
活動過程
1、導入
①師:小朋友們好,我是陳老師,今天陳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帶一瓶神奇的飲料,現在請小朋友們嘗一下,然后告訴我你們找到是什么味道呢?
幼:沒有味道
②變魔術引導幼兒說說水的味道有什么變化。
師:現在我來給小朋友變一個魔術,小朋友們再來嘗一嘗水的味道有什么變化?
幼:變甜了
師:那你們知道他為什么會變甜嗎?
幼:因為往里面加東西了,加糖了。
教師總結:糖放進水里,攪一攪會消失不見,這種現象叫做溶解現象。
2、幼兒動手操作
①認識材料
師:那小朋友們想不想自己來做一杯神奇的飲料?
幼:想
師:那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我們都需要哪些東西吧,小朋友們仔細看哦,我請舉手的小朋友們來回答一下。
幼: 杯子、吸管、大米、糖
師:小朋友們真棒都認識
②示范如何操作實驗
師:首先我們有兩個水杯,面前有兩種材料,一個水杯里面放一種材料。由習慣幾天假吧。輕輕的攪拌,看看哪個可以消失不見溶解哪個沒有消失不見沒有溶解。
③請幼兒動手操作
師:每個小朋友都有兩個水杯,小朋友可以從桌子上拿兩種材料,放進你的水杯里,一個水杯里放一種材料,然后用吸管進行攪拌,看看哪種材料是可以溶解的那種是不能溶解的。
師:小朋友們要記住水杯里面有水,小小朋友一定要小心,不要把水灑到衣服上,用吸管時也不可以往別的小朋友身上戳,要輕輕的握住水杯進行攪拌哦。那請小朋友認真等待老師給你們發材料。
師:那你們做完實驗以后舉手老師給你們發任務卡,任務卡上面有什么?
幼:大米、糖、笑臉、哭臉
師:那一會兒,小朋友做完實驗就可以去收,然后老師給你們彩筆你們就可以就可以在任務卡上面聯系那怎么連呢?仔細聽老師說。如果你放進去糖和大米它溶解了消失了那你就把它跟笑臉兒連起來,如果它沒有溶解沒消失不見,那你就跟哭臉連到一起。知道了嗎?
幼:知道了
師:那小朋友們可以開始操作實驗了
幼兒一邊操作實驗教師一邊巡回指導
3、活動延伸
師:老師悄悄告訴你們哦。在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想糖放進水里一樣消失溶解的,也有很多東西像大米一樣,是不能溶解的,小朋友回家以后可以跟爸爸媽媽一起去觀察一下,然后來幼兒園后分享給你們的好朋友,看看哪些東西可以溶解哪些東西不能溶解,好不好。
幼:好
師:他這節課到這里就結束了,小朋友們表現的真棒,給自己鼓鼓掌吧。
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我主要設計了一些簡單、明確、的.問題,來突破活動的重點與難點,活動中教師提問,如何能夠引起幼兒的興趣,是很重要的。
通過本次活動,我也發現并總結了不少小問題,如操作時提醒幼兒看好杯子,注意力要集中。口語上也要注意,在幼兒知道了那是溶解的現象時,教師在后面的講解時就要用上溶解一詞并且總結一下操作結果。整個過程的課堂氣氛還是比較安靜,應該更積情一點提高整堂課的積極性。幼兒的參與性比較少。另外,在本次活動中我選擇一些幼兒回答問題,但幼兒比較膽小、怯懦,所以幼兒回答問題十,比較磕巴聲音比較小,不自信。使幼兒得不到發展。活動中還可以設計一些比較有深度,但是經過思考后肯定可以回答出來的問題,適當地請幼兒勇于嘗試回答問題,我想每個幼兒都有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在活動中我們應該讓每個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感,從而增強自信心。相信在這樣的引導和鼓勵下,幼兒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
在操作實驗的環節,可以使用多種材料,讓幼兒自己嘗試動手操作。讓幼兒自己思想,想自己動手。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老師盡量地支持幼兒,鼓勵幼兒,老師可以讓做完的實驗先放在幼兒的面前,等幼兒做完任務卡以后,再把實驗材料收回。這樣可以更好的讓女兒觀察實驗結果。
教師問隨便成什么味道了沒有等幼兒直接回答,直接代替了幼兒回答,這里教師的有效提問應留給幼兒探索的空間,可以提示和鼓勵幼兒回答問題。在最后也應總結本節課實驗結果,也可以適當的提問幼兒還有哪些東西是可以溶解的,哪些是不能理解的,讓幼兒根據平常生活經驗進行思考。如:豆子、石子等物體不能溶解,如:食鹽、等物體是可以溶解的。讓幼兒回家后可以和父母一起做實驗一起操作后再來告訴老師,此處的靈活性很大,這需要在將來的教學中善于積累經驗。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科學教案02-22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精選)07-30
科學教案12-16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