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教案精華[10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美術教案 篇1
教材思路:
本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的美術課。是第二冊的第一課,旨在放松學生的心情,讓學生感受藝術的魅力。下雪是自然現象,也是孩子們喜歡的自然景觀。這節課要求學生們回憶下雪的情景,表達感受,用繪畫材料描繪雪景。
雪中場景在孩子的眼中是生動有趣的。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各個方面、不同角度來描繪,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在活躍的氣氛中作畫。
課 時:2課時
教學目標:
*回憶季節給自然界帶來得變化,感受冬天的情趣。
*練習表現自然特征和最生動、熱鬧的活動,培養熱愛生活和自然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將記憶中的形象組織成生動的畫面,培養和提高學生繪畫的創作能力。
教學難點:選擇最有趣的活動,人物活動畫的生動。
教學準備:
教師:學生未完成的作業、彩粉筆、油畫棒或蠟筆、藍色水、板刷、水,一張8開白色演示紙、一張8開、深色演示紙、剪刀和白紙、膠水。
學生:各種彩筆。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猜謎語導入:“叫花不是花,美麗人人夸,花開不結果,遇熱它就化。”
利用課件,欣賞雪花的圖片,了解雪花的外形的特點:六角菱以及雪的形成原因,增加學生的課外知識。
1.說說冬天最有趣的活動。
(逛廟會看花燈、放煙花、打雪仗、堆雪人等)
冬天的景色是什麼樣?
(樹木光禿禿的,下雪)
欣賞雪景圖片六張,感受雪景帶給人的潔凈之美。
2.看書的彩圖感受冬天
冬天美麗的景色:冰、霜、雪掛、冰雕、冰糖葫蘆。
冬天的戶外活動:滑冰、逛廟會等。
●討論及反思
利用游戲的方式帶領學生感受雪的快樂。方法:用大白紙揉成球,使之成為雪球,帶領學生到教室外面學習滑雪和打雪仗,使學生真切的感受雪帶來的快樂。
1.提問:你對冬天的什么活動最感興趣?
大家互相談談,交流感受。
并引導學生細心觀察周圍學生的動作,為下節課的創作作準備。
2.演示:請同學在黑板上畫有關本次創作的人物動態骨式站、走、跑、投擲、蹲。
教師稍加修改,引發學生聯想:這些人物姿態像在干什么?
站:歡呼、捂耳朵、觀戰看熱鬧;
走:逛廟會、燈會、在雪上走;
跑:滑冰、追打;
蹲:團雪球、拍雪人;投:扔雪球。(教師出示部分參考圖片)
請同學在黑板上再將骨式人物畫成具象動態人物。讓學生隨意畫,啟發全體同學的形象思維。教師對學生的演示給予肯定。
3.構圖。(見附圖)
教師演示:
(1)定位、構圖。用鉛筆輕輕畫骨式動態人物,姿態多樣,有前后關系,使畫面充實,主題突出。
(2)畫具體形象,用鉛筆在人物骨式上畫出各部分的基本形。先畫前邊的人,再畫后面的人,處理好前后遮擋關系。
(3)勾線,用單色彩筆,將人物描畫得更細致、生動。教師巡視,及時表揚較好的畫面。
●嘗試與練習
1、學生作畫,自由選擇不同顏色的作業紙。
2、結束工作:讓學生擦掉鉛筆畫的骨式線,整理畫面,寫姓名;教師收作業,囑咐下節課帶齊彩筆。
第2課時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練習平涂染色技能,用顏色表現景物。
教學難點:色彩多樣,畫面有生活情趣。
教學過程:
●欣賞及交流:
1.欣賞:看書上的學生作業,美麗多變的.雪花,小朋友穿著鮮艷、色彩多樣、厚實的衣服在看燈、打雪仗......用藍白對比效果,夸張地表現了雪花。
2.教師演示:
(1)用多樣的彩色粉筆給臨摹的人物形象平涂上色。
(2)表現雪花。
①用天藍色、灰色或白色蠟筆、油畫棒在白色演示紙上畫大雪花。板刷蘸藍水色平涂,產生蠟水游移效果,顯示出白雪花。
②用白色紙折疊成六等分,復習第一冊工藝《紙雪花》技法,剪出白雪花,用膠水粘貼在深色紙上,或用白色油畫棒在深色紙上畫白雪花、白雪點。一一學習用不同的方法表現背景。
(3)畫其它背景一一光禿禿的樹、房屋等。
●嘗試與練習
1.鼓勵學生應用多種色盡情地給人物染色。教師巡視鼓勵學生踏實、動腦筋靈活地選色配色,不要機械死板。使用深色作業紙的同學,油畫棒色彩用力染勻,方可鮮艷。用白色作業紙作畫,可用彩筆直接填畫光禿禿的樹干、房屋、天空、大地等背景。或者用淺色蠟筆、畫雪、冰,到老師那里平涂水色。用深色作業紙作畫,最好用淺色蠟筆、棒直接添畫冰、雪紋樣和其它背景。填畫和粘貼時,注意人物與背景的前后關系。
2、結束工作:請學生整理畫面,整理用具;教師收作業,囑咐下節課應帶的工具和材料。
教后記:
自然與人密切相關,許多自然現象通過感受、觀察、描繪顯得非常生動有趣。本課是以回憶雪作畫,,課前應讓學生收集相關的資料,教師適當補充某些知識點,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氣氛。學生們通過欣賞回憶,可以拓展思維,從多層面、多角度表現他們心中的雪景。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分辨上下等方位,有控制地進行橫豎線的涂鴉;
2、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見的小動物愛吃的食物,愿意為小貓送去它愛吃的魚。
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辨別上下方位,有控制地畫橫線和豎線。
教學難點: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并且與邊緣封閉。
活動準備:
1、小貓的生日PPT一套,小貓留言錄音;
2、布置織網區和捕魚區,捕魚區設置三個架子,架子上鋪上漁網,并懸掛大小不同、顏色不同的魚備幼兒捕撈;
3、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魚每人若干;
4、深藍、深紫色馬克筆、淡藍、淡紫色卡紙制的空白的“漁網”若干(可設置不同形狀、不同大小),示范的漁網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小貓的生日禮物(出示PPT)
1、聽聽、猜猜誰來了?(是小貓)引出今天小貓過生日。
2、說說小動物們會送給小貓哪些好吃的`作為生日禮物呢?(教師以故事的形式引導幼兒說出小猴送愛吃的桃子,小兔送她愛吃的胡蘿卜,小狗送她愛吃的肉骨頭。)
3、想想小貓最想吃什么?(播放小貓的留言)引發為小貓去捕魚的愿望。
二、討論織漁網、捕魚的辦法
1、討論用什么工具可以捕到許多魚?(漁網)
2、出示漁網:漁網是什么樣子的?(一格一格的,用一根一根的線編織出來的,中間的空格子叫網眼)。
3、展示PPT,說說PPT中的漁網能捕到魚嗎?為什么?改進后的漁網能網到魚嗎?
小結:原來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才能網到小魚。
4、教師示范“編”漁網。(強調,從網的邊緣從前往后、從上往下編,線條要直直的,漁網要編織得緊緊的密密的,不然小魚就從網眼里溜走了。)
5、捕魚:貼上小魚,數數小貓捕到幾條小魚?
三、一起為小貓捕魚
1、檢查漁網的邊緣是否封閉。
2、檢查漁網是否編織緊密,小魚會逃走嗎?
3、引導幼兒說說你捕了幾條魚,給誰吃?
四、欣賞分享
1、給小貓送禮物。
2、一起為小貓唱生日歌。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手掌朝各個方向壓印花瓣和樹葉,并在兩兩合作中完成太陽花的造型。
2、在觀察同伴手掌的壓印方向的基礎上,調整自己手掌壓印的方向。
3、探索太陽花制作的步驟,明確合作的方法,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定的計劃和控制。
4、地方進行壓印。
教學準備:
1、每人一張黑色大卡紙。
2、將各色養料調好后放在盤子里,水彩筆和抹布若干,太陽花范例一份。
教學過程:
1、出示熱帶魚的圖片,師幼共同欣賞。
2、教師出示手印畫范例,引導幼兒思考整理作畫步驟。
教師:猜猜看,這些小魚是怎么畫出來的呢?先怎么做?現怎么做,然后怎么做,最后怎么做?
教師幫助幼兒整理作畫步驟,作畫的要求。
第一步:將手伸平,用排筆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涂在手掌上,注意涂滿整個手掌和手指。
第二步:將手伸平,五指分開,稍用力壓印在紙上不動,停一會兒再拿起。
第三步:用手指蘸上同魚身對比的'養料,通過點、畫,增添熱帶魚的眼睛、花紋等。
第四步:用手指蘸上養料畫出愛跳舞的水草和水中的泡泡。
3、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裝飾出與別人不同的熱帶魚花紋。
教師:那里有很多漂亮的小魚在不里游來游去。想一想,你的小魚應該印在哪里呢?
如果想選的顏色已經被別人選走了,怎么辦?
4、在水館的音樂中,幼兒扮演小魚在教室外邊游動邊欣賞同伴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明與暗
課時:4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通過觀察、分析、比較,使學生初步掌握物體的明暗發現方法。
2、技能:學生能初步運用明暗表現方法去觀察、分析、描繪物體的立體感覺。
3、情感:培養學生對客觀世界存在的自然現象的研究興趣。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和比較物體在光照射下的明暗變化的原理和規律。
教學難點:
初步運用物體的明暗畫法規律,表現出物體的立體感。
教具準備:
1、球體、立方體石膏模型數個
2、射燈
3、靜物臺
4、范畫兩幅
5、鉛畫紙一張(4k)、鉛筆、美工刀。
學具準備:
開素描紙,繪圖鉛筆、畫板、橡皮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我們看教室兩邊墻上,這些是美術興趣小組同學們的素描作品,你們能看這些作品有什么特點?
師:對,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現的石膏體。那么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來共同學習新的一課“明與暗”。(出示課題)
(二)新授: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學生理解物體明暗的產生。)
師:我們首先來研究研究明暗怎樣產生的。
(寫生燈)你們來看,這是一張白紙,我們把它放在燈光下,你來觀察一下,在它的表面上有沒有明暗變化?誰能想辦法讓這張紙產生明暗變化?(學生上臺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來觀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發生了什么變化?師總結:有了從明到暗的漸漸過渡的變化。
師:下面來看這位同學把紙折了一下,我們把它放到燈光下,有了什么變化?
師總結:對,明和暗有了一條明顯的分界線,對比非常強烈。
師:還有一位同學把紙揉皺了,看看它在燈光下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師總結:紙上出現了豐富的明暗變化。
師:通過剛才的觀察,你能總結出明暗時怎樣產生的嗎?
師總結:對了,有體積的物體在光線的照射下,會呈現出一定的明暗變化。
(三)觀察體會
(設計意圖:通過對實物的觀察理解,加強學生對物體明暗認識與體驗,并為下一步進行實踐創作做準備。)
1、同學們這里有一個石膏球體,我們來觀察,當光線照射的它時,我們會發現什么?(出示石膏球讓學生思考、議論后回答)
總結:光照后,球體表面出現了明、暗半球。你們再仔細看看,球體的亮部有沒有明暗變化?暗部呢?
總結:球體的明暗變化比較復雜,而且是逐漸轉變的,可概括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側面受光面),暗面(即沒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線(區分明暗兩部的界限),反光(側面環境光影響)。
2、剛才我們分析了球體的明暗變化規律,其實任何物體在光的照射下都會產生這些明暗變化,我們來找找看。(出示石膏幾何體讓學生觀察)
(四)主動參與
(設計意圖:演示繪畫方法,給學生直觀印象。)
下面老師就用鉛筆畫素描的形式表現圓柱明暗關系。
1、第一步是整體觀察分析,要確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線所在的位置。
2、觀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線畫出圓柱的結構輪廓;接著畫出明暗交界線、投影;
3、然后就可以鋪大色調了,鋪出暗面、投影的基調;(注意:用直線排成塊面,順著球的弧面畫;投影注意近實遠虛。)
4、最后進行細致刻畫:從明暗交接線入手,先畫出背光面基本調子;背光面近暗遠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調亮;再從明暗交界線向亮調子由深到淺過度;亮調子用較硬鉛筆畫。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設計意圖:給學生營造一個學習氛圍,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
作業設計:
1、學生選擇立方體或圓柱體畫出明暗素描,教師進行巡回指導
2、注意把握以下問題:
A、灰調過少或高光位置不對;
B、明暗交界線不準;
C、投影不準;
D、排線問題;
E、反光太亮。
四、欣賞講評
(設計意圖:給學生一個師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臺。)
教師把學生完成的作品擺放到前面,全體學生欣賞討論,然后說出自己的觀點。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物體明暗變化的基本規律,知道了怎樣運用明暗變化表現石膏幾何體的立體感,希望同學們能將這些知識運用到繪畫中,觀察生活中各種不同物體的明暗,并用畫筆把他們描繪出來。
六、拓展:
觀察其他幾何體在光照射下其結構特點及明暗變化,并進行寫生。
教學反思:
尋找美的蹤跡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綜合探索
教學目標:
1、知識:認識肌理,從整體和局部尋找美、體會美
2、技能:培養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
3、情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肌理的美
2、合理構圖
教學難點:從多角度發現事物的美。
教具學具準備:
牙刷、吸管、水粉顏料、水粉筆、墨水、宣紙等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不同的數量不同的方法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1、請學生欣賞一朵花照片、幾朵花照片和許多花的照片。
教師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師:小結:一朵花明朗清晰、幾朵花重疊綻放,2、揭示課題
我們一起來《尋找美的蹤跡》。(板書課題)
(二)新授
1、請學生欣賞長城的遠觀和近看的圖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遠近的不同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教師再分別請學生談談對三張照片的體會
師小結:近處的長城威嚴壯觀,遠處的長城宛如一條長龍盤旋在山間。
教師啟發學生:古代詩人杜甫曾有一首詩來形容廬山。“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也是來形容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的美。
2、請學生欣賞樹林、沙漠的照片(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發現宏觀和微觀,整體和局部都可以表現出不同的美)
提問學生:從這些自然的景色中,還隱藏著哪些美的蹤跡呢?小結:這些景色都是我們平時注意到的美。成林的大樹很美,片片的樹葉也美麗。無限的沙漠很美,顆顆的沙粒也很美麗。
3、學生用這種排比句的形式表達自己找到的美麗。(設計意圖:開拓學生思維,從不同角度發現美的蹤跡。)
例如:汪洋的大海很美麗,滴滴水珠也美麗。
我家的房屋很美麗,整齊的磚瓦也美麗。
我們的學校很美麗,也美麗。
4、欣賞肌理圖片。(設計意圖: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肌理現象,找尋肌理制作的方法。)
自然界的肌理圖片以及制作出的肌理圖片。(制作的肌理圖片表現點和線的各一張)
在欣賞照片肌理現象中,提問學生:你覺得它們象什么?
在欣賞制作的肌理圖片中,提問學生:這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一幅是用白菜的葉子沾墨拓印制作成的。制作肌理圖片中的第二幅是用揉皺的紙張沾墨,然后打開后的效果。
學生討論
小結:線可以用吸管吹,用墨和生宣紙渲染等方法
點可以用牙刷、噴壺、水彩筆點等方法進行制作。
教師在學生回答時,演示其中一種到兩種方法。
三、學生作業,教師輔導
作業設計:
可以用數碼相機直接拍攝風景或者肌理的照片。也可以用你喜歡的方法制作肌理效果的作品。
四、作業評價:
學生相互欣賞,通過師生互評對作業進行評價。
五、拓展:
(1)用照相機記錄事物的發展過程,如植物的生長、季節的變化、昆蟲的演化等。
(2)比比,看誰的照片拍得好。
教學反思:
泥浮雕
課時:2課時
學習領域:造型表現
教學目標:
1、知識:了解浮雕的概念和分類
2、技能:學習用陶泥制作一個浮雕作品。
3、情感:培養在生活中發現美,并用自己雙手美化生活的情趣。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教學重難點:
設計一個自己喜愛的泥浮雕。
教具學具準備:
收集有關浮雕的資料、圖片、陶泥、泥塑工具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二、講授新課:
(一)導入:
1、欣賞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大家到雕塑館去參觀,想去嗎?
課件展示一起欣賞古今中外的浮雕作品
如:中國唐朝的《昭陵六駿》,《人民英雄紀念碑》、非洲浮雕、青島沿海的浮雕柱子等或者是其他學生的浮雕作品
師:欣賞到了這么多的雕塑作品有什么感想?
教師拿泥筆筒或完全立體的雕塑與我們欣賞的這些雕塑有什么不同?
(生答:一種是完全立體的,一種是在平面的基礎上有一部分立體)
2、揭示“浮雕”的概念
師:我們知道,從背景中凸出形象的雕塑稱為浮雕。根據凸出的程度不同,還可以分成高浮雕和淺浮雕。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特點。為什么我們說浮雕具有繪畫與雕塑相結合的特點呢?
生:因為浮雕和普通雕塑一樣是凸出的,但卻又和繪畫一樣只能從一個方向進行觀察,所以我們這樣說。
(二)新授:
學習制作泥版浮雕(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看書和師生的共同演示、探究,自己總結出制作的方法)
1、看到這么多的浮雕作品,我想同學們也都躍躍欲試了,你們想做一個什么樣的浮雕呢?(生答:動物的、人物的、植物的、太陽的等)
2、制作步驟:
(1)揉泥
(2)拍泥板
(3)割邊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稻草作畫,能夠利用稻草來為小松鼠制作房子,體驗特殊的繪畫方式帶來的樂趣。
2.通過活動,知道稻草在生活中的廣泛用處。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大膽嘗試繪畫,并用對稱的方法進行裝飾。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活動準備:
剪刀、白膠、稻草若干、作畫紙和房子圖片、彩筆、稻草畫欣賞范例、ppt。
活動過程:
一、出示稻草,引起幼兒的興趣
1.觀看稻草
師:誰來告訴大家,這是什么?你在哪里看到過?(稻草)
2.師:收下來的稻子有什么作用?師:稻谷進行加工成大米,大米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糧食。
3.師:稻谷可以加工成大米,那么剩下的稻草它還有用嗎?它有什么作用?
教師請幼兒講述稻草的作用,并對幼兒的回答作簡單的提煉和總結。
二、欣賞并感受稻草畫的美,嘗試制作稻草畫
師:稻草還可以用來畫畫,老師還從網上找到了許多漂亮的稻草畫。
1.欣賞稻草畫,激發幼兒制作稻草畫的興趣。
2.討論交流:怎樣制作稻草畫,引導幼兒觀察先畫邊框線、稻草的排列方向、長短的控制、排列的技巧等。
3.今天我們的小松鼠說天氣冷了,它需要一個家來擋擋寒風,我們就用稻草來為它制作一座房子吧。
4.幼兒大膽嘗試制作稻草畫,在活動過程中,適當的給予幫助。
三、展示交流
1.師:誰來介紹一下你的作品。你用稻草做了一座怎樣的房子呢?(將幼兒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和你的`作品合影留念。
2.引導幼兒討論交流創作的方法。展示幼兒作品,欣賞交流自己和同伴的作品。
活動建議:
1.活動第一環節要多引導孩子產生興趣。
2.在活動展示評價上可以從粘貼稻草的方法上多加引導。
活動反思:
通過觀察及談話,對我們農村田園的稻草有了大致的了解。對稻草作畫有了濃厚的興趣,能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藝術鑒賞能力。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嘗試用長短不同的線條表現小雨滴。
2、了解各種顏色的名稱,例如紅、黃、藍、綠等,并能與油畫棒相匹配。
3、愿意選擇多種顏色作畫。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涂鴉感興趣,并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油畫棒、繪畫紙、有關雨聲的錄音磁帶、錄音機。
2、活動前組織幼兒觀察過雨天。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導入活動教師播放一段雨聲的音樂,讓幼兒傾聽并思考聽到的是什么聲音。(雨聲,有時下大雨,有時下小雨)
二、學習小雨滴的繪畫方法
1、教師示范用油畫棒畫出長短不同的線條。
2、請幼兒說一說小雨滴的繪畫方法。下雨了,小雨滴從天空落下來,是什么樣子的?你們知道哪里是下大雨,哪里是下小雨呢?
三、幼兒嘗試用油畫棒繪畫小雨滴
1、幼兒選擇一枝油畫棒,教師放音樂,幼兒依音樂節奏的快慢,在繪畫紙上畫出長短不同的線條,表現下大雨、下小雨的情景。
2、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自由繪畫彩色的雨滴。
四、集體欣賞作品
請幼兒展示作品,向同伴說一說自己讓天空中飄下了什么顏色的.雨滴。相互交流畫線條畫的經驗。
活動反思:
今天的美術活動是一個“手指點畫”,小朋友們第一次接觸手指點畫,興趣非常高。活動前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觀察雨滴落下來的方向“從上往下落”,老師在講解示范時看的非常認真,知道要“伸出手指蘸一蘸,點點點”,換一種顏色之前要把小手擦干凈。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還是有個別小朋友是隨意點雨滴,并沒有按照“從上往下”的順序進行點畫。另外,還有部分小朋友忘記把小手擦干凈就換顏色進行點畫。經過多次提醒,情況才有所好轉,今后在“手指點畫”方面多加練習。
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感受螃蟹爬的樣子,嘗試用不同的繪畫方法表現螃蟹的形象。
2、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把螃蟹放在一個美好的地方。
3、體驗著用不同形式表現螃蟹的快樂。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養成大膽用色、均勻涂色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1、彩色筆、油畫棒、水彩顏料、調色用品、水墨畫用品;繪畫紙(白紙、生宣紙、水彩畫紙);
2、彩筆畫、線描畫、刮畫、油水分離畫、齊白石蟹作品。
活動重難點:
能自由選擇一種表現方式畫出螃蟹。
能用語言表現自己的作品。
活動過程:
1、觀看螃蟹
1)教師:小朋友我們可以數數螃蟹有幾只腳?幾個大鉗子?有人想知道這些螃蟹誰是爸爸、誰是媽媽嗎?
2)引導幼兒觀看螃蟹的肚子,有的肚子上△大,有的△小。
3)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螃蟹的眼睛、鼻子、嘴巴在哪?
2、請幼兒談談螃蟹應該在哪里,它的家里會發生一些什么事情。
1)如果孩子說螃蟹生活在水里,老師同時出示油水分離畫,引導幼兒用油畫棒畫螃蟹,水彩顏料畫水的表現方法。
2)如果幼兒說螃蟹家的奇特故事,就出示一些彩筆畫和線描畫,引導幼兒用彩筆畫形式或線描畫的形式表現螃蟹。
3)如果孩子提到螃蟹是黑色的,如果想畫成黑色怎么辦?引導幼兒欣賞齊白石的蟹,看看老一代畫家如何用墨表現的。
3、引導幼兒用不同形式表現螃蟹。
1)幼兒根據自己的要求愿望選擇不同的繪畫工具,指導幼兒繪畫過程中,油棒畫的螃蟹可以色彩豐富一些,中間不要留空白。
2)指導彩筆畫幼兒,表現童話世界的意境。
3)線描畫的幼兒,指導他們用線條裝飾背及背景。
4)指導水墨畫幼兒可以用畫背和畫肚子的兩種方法表現螃蟹。
4、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
1)引導幼兒說出自己作品中螃蟹在什么地方?
2)請一個代表講講童話世界里的螃蟹。
3)欣賞水墨畫螃蟹用濃、淡墨就能表現出的螃蟹。
活動延伸:
螃蟹除了我們見過的河蟹,還有些什么蟹呢?
分析和反思:
對于大班的孩子來說,螃蟹是個過于簡單的主題,但我的這節課沒讓孩子覺得不值得一畫,小朋友都非常認真的,快樂的參與了活動。通過觀察,小朋友發現齊白石的國畫蟹,有兩筆的背,也有三筆的背,彤彤小朋友說三筆好看就畫三筆;嘉嘉說:我畫螃蟹肚子,三角形大的`是媽媽,三角形小的是爸爸。駿駿說:老師我用竹簽畫好看吧!喲畫壞了,沒關系我再用黑色油畫棒涂涂可以重畫。馨兒說:螃蟹在水里搭了座房子,水里還有好多其它的小魚。中兒說:螃蟹在水里的房子好象倒的,其實不是倒了,是水在動。杰杰說:看看螃蟹的黑白衣服怎么樣?好帥呀!孩子們不停地講述著自己的作品,欣賞著自己的作品。
我一直覺得繪畫教學有點單調,這次活動我從繪畫表現形式上入手,采用了彩筆畫、油水分離畫、刮色畫、水墨畫、線描畫等多種形式,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不同的繪畫工具,使繪畫活動豐富多彩。我覺得一些繪畫活動可以采取這樣的一些方式,讓孩子們更加喜歡參與。同時還發展了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把螃蟹放在一個童話的世界里,講述著螃蟹家里發生的故事。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說駿駿,他繪畫有時力不從心,總是“畫壞了”,按孩子的話說。他采用竹簽刮畫,如果畫壞了,可以再涂黒色,重新用竹簽再畫。增強了他的信心,我第一次看到他上繪畫那么高興。整節活動中孩子們都感覺很快樂,有的采用一種方法畫完后,還想選擇另一種方法,想去嘗試多種表現形式畫螃蟹。孩子們在藝術活動中真正感受了快樂,表現了自己。
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制作有趣的垃圾箱。
2、學習運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進行創作,發展幼兒手部小肌肉動作的靈活性。
3、教育幼兒懂得垃圾不能隨地亂扔,要仍到垃圾箱里,培養幼兒從小要有環保意識。
活動重點:
能使用不同的材料設計、制作、裝飾垃圾箱。
活動難點:
學習運用拍打、捏、推、撕抓等方法進行創作。
活動準備:
1、剪刀,透明膠,彩色面團,切割好的飲料盒,有趣的動物造型垃圾箱圖片。
2、裝飾品材料,如:毛絨條、各種豆子、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紙、扣子等分別放在盤子里。
3、每個幼兒一個座墊,手工用的透明桌墊,打印出每個幼兒的名字卡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談話:逛街時如果有垃圾應該扔到哪里啊?
2、討論:
(1)說說垃圾箱有什么作用?
(2)說說垃圾箱是什么模樣的?
(3)你見過那些造型有趣的垃圾箱?
二、基本部分。
1、欣賞討論——教師隨著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有趣的動物造型垃圾箱圖片,如:熊貓垃圾箱,并將圖片貼在柜面上,與幼兒一起欣賞,說一說:
(1) 垃圾箱長什么樣子?引導幼兒說出動物垃圾箱的主要特征。
(2) 這些垃圾箱的外形有哪些地方不一樣?
(3) 它們相同的.地方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設計?
2、教師示范制作垃圾箱——今天小兔子和朋友出去玩,吃了好多東西,又很多垃圾,可是它們找不到垃圾箱了,怎么辦?我們一起來制作垃圾箱吧!
(1) 出示材料,告訴幼兒用它們來制作垃圾箱。
(2) 選用一種顏色的面團,先將面團撕開,拍打壓扁,然后用面團把飲料盒包裹起來。
(3) 在包時可以用推、拉、捏的方式將紙盒包住,底部可以不包,包到切割口部分可以把面團包進紙盒內。
(4) 將飲料盒完全包好后,說想做什么動物造型的垃圾箱,說出特征,再用不同的材料裝飾垃圾箱。
3、創作指導——老師說明要求,請幼兒上桌坐好,先發給幼兒面團和紙盒,教師進行指導,待幼兒快做好后再發放裝飾材料,教師巡回指導。
4、動物垃圾箱展覽會——制作完成后,老師協助幼兒貼上名卡,并請幼兒將作品擺放在展覽柜上,組織幼兒座回小墊子上,大家欣賞交流。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真厲害,制作了好多漂亮的動物垃圾箱,小兔子和他的朋友們可以把垃圾扔到垃圾箱里了,小朋友們也應該向小兔子們學習,如果有垃圾不要隨地亂扔,應找到垃圾箱仍到垃圾箱中去。
活動延伸:
1、將彩色面團、各種紙盒、裝飾品材料,如:毛絨條、各種豆子、不同形狀顏色的卡紙等投放在區域中。
2、生活中引導幼兒將垃圾扔到垃圾箱中。
美術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三原色,三間色的基本概念。
2、進行用三原色調配的三間色的練習。
3、培養學生對色彩的情感。
二、教學重點: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和三間色。
三、教學難點:
如何調配出漂亮的色彩,并進行應用。
四、課前準備:
教師:著三原色的圓紙片(每色各兩張),涂上三間色的圓紙片(每色各一張),液體三原色,玻璃杯三個。
學生:常規水彩畫用具,油畫棒。
五、教學過程:
1、引入談話,揭示課題:
學生在以往的作畫過程中,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將一種顏色涂到另一種顏色上,顏色會起變化,教師可提出這一問題,激起學生的興趣。
2、講解實驗:
(1)在五顏六色的色彩中,有三種顏色是最基本的,它們不能用調出來,卻能調出其他許多的'顏色,這三種顏色是“紅、黃、藍”,合稱三原色。
(依次將“紅黃藍”紙片貼于黑板,請學生找出相應的顏料)
(2)將其中的兩種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種顏色了。教師用液體三原色在玻璃杯中調配,并用圓色片在黑板上貼出相應的關系式。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所調出的橙、綠、紫三種顏色,合稱“三間色”。
3、學生作業:
(1)用“油畫棒”畫出“吹泡泡”的樣子。要求人畫小些,泡泡相應地夸張畫大,并要求有泡泡兩兩相交。可參照書上的范圖。
(2)用顏色對“泡泡”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處,如是相交的兩個泡泡,這們的顏色要有區別;再在相交處涂上相應的三間色。色彩要“均勻、鮮艷”(三間色要三原色調配)。
4、作業評講:
對學生的作業博覽進行討論分析,教師歸納小結。
美術教案 篇10
名畫欣賞六:《大碗島的星期天》
目的:
1、通過欣賞名畫,讓幼兒感受美,并能用較豐富的語言描述自己的想法與感受。
2、讓幼兒模仿畫面的構圖、造型,從而掌握繪畫中的一些技巧。
準備:名畫課件,幼兒繪畫工具。
活動過程:
1、與幼兒回憶畫過的人有哪些樣子。
2、演示名畫《大碗島的星期天》,引導幼兒欣賞:
(1)你在畫中看到了什么?
(2)這些人在干什么?他們有些什么樣的姿態?你能不能表演一下?
(3)這是什么季節?你能猜出他們在什么地方?有什么樣的風光?
(4)從畫面上你能看出這是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
(5)畫面上用了哪些線條?這些線條是朝哪些方向延伸的?看上去有什么感覺?
(6)畫家畫這幅畫用了哪些顏色?這些顏色在畫面上是怎樣安排的?
(7)畫家是怎么安排畫面的?(前面畫了些什么?后面畫了些什么?看上去一樣大嗎?哪個看上去更清楚些?為什么?)
(8)看完整幅畫后,你感覺怎么樣?給這幅畫起個名字。
(9)教師配樂朗誦解說詞,讓幼兒充分感受這幅畫的意境。
3、讓幼兒模仿這幅畫的構圖方式繪畫〈〈快樂的秋游〉〉。
附解說詞:
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了風景優美的大碗島,這里有綠油油的草地,茂密的樹林,蘭色的、清澈的河水在四周靜靜流淌著,河面上蕩漾著幾葉小舟;這里有各色各樣的.人,男的、女的、老人、小孩,他們有的坐著輕聲交談,有的躺著休息,有的在河邊釣魚,有的在悠閑地散步……我躺在這片嫩綠的草地上,就象躺在柔軟的地毯上,舒服極了;我閉上眼睛,聽到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從樹枝上傳來小鳥動聽的歌聲,人們隱隱約約講話的聲音,河面上小船劃過水的聲音……陽光暖暖地照在我的身上,象媽媽的手輕輕撫摸我的臉,我還聞到了花草淡淡的清香,我全身放松極了,這真是美妙的休息,我想永遠逗留在這里。
活動觀察記錄與反思:
這幅名畫所傳遞的信息非常豐富,因此在欣賞活動中幼兒的對話也很精彩,特別是在分析這幅畫的構圖時,幼兒找到了許多的對比關系:大的人在前面、小的人在后面,近的人明顯、遠的人模糊,明暗的對比,(人物)高矮的對比,
多少的對比(有的地方人多,有的地方人少),粗細對比,胖瘦對比,直線(地平線)與曲線(河岸線)的對比,綠色和紅色的對比……孩子們的觀察力和分析能力真令我嘆服!
到目前為止,幼兒已進行了六次的名畫欣賞活動,開始呈現出不同的發展水平,有的幼兒還只停留在對作品某一個細節的注意,有的能較好地描述畫面,有的能對作品進行形式分析(即造型、色彩、構圖的分析),有小部分的幼兒甚至能理解作品所蘊含的內在意義。
因此,在欣賞活動中,有的幼兒只能維持很短時間的注意,有的幼兒卻能自始至終保持很高的熱情,實現積極的互動。怎樣對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進行相應的指導,是我在以后的欣賞活動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教案01-26
《美術》教案02-18
美術的教案01-04
經典美術教案03-05
美術教案【經典】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22
[精選]美術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