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美術教案集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美術教案7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美術教案 篇1
教學內容分析
陀螺是我國民間玩具之一,歷史有4千多年,人們對其的喜愛經久不衰,而且經過不斷的改進,產生了現在形形色色的陀螺。通過本課的學習,要讓學生了解陀螺的歷史,欣賞其藝術美,感受中國玩具的魅力,形成民族自豪感。本課內容較豐富,集中了繪畫、剪貼、設計等,是多方面的訓練課。通過學習,學生除了要能完成一個自己設計的玩具,還要得到美術技能的培養和鍛煉。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多種問題,所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另外結合本節課是“玩具”的特殊性,讓學生真正快樂地玩,營造快樂的氛圍也是很重要的。
教學目標
1.了解陀螺的歷史和結構,感受陀螺在造型、圖案、色彩等方面的美感特征
2.通過制作紙陀螺及開展活動,與運用多種材料設計制作紙陀螺,并進行簡單的裝飾
3.培養對美術設計制作的'興趣,增強創意設計制作的樂趣及審美體驗,誤會中國玩家的魅力
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課的教學對象是三年級學生,三年級學生好玩好動,充滿了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缺乏自制力,對美術充滿濃厚的興趣
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本課是一堂手工制作課,我將它歸類為造型表現,主要采用圖片欣賞法、直觀演示法等教法
教學重點及難點
教學重點:制作轉面有創意的陀螺
教學難點:制作時,陀螺面與陀螺軸的連接
教學過程
一、動畫引入,激起學習興趣
1、小朋友,熊伯伯 的“陀螺收藏室”今天開放啦,為了慶祝,他給我們帶來一件精美的小禮物,我們一起打開來看看吧。(播放課件)
2、在這份禮物(動畫片《陀螺戰士》)里面都看到哪些陀螺?現在我們就跟著小動物去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室”瞧瞧吧!
二、欣賞古今陀螺
1、熊伯伯介紹陀螺,講解陀螺的歷史演變故事。 熊伯伯的陀螺收藏品真是多啊,可是熊伯伯卻有個遺憾到底是什么呢?請聽: 我想把我的收藏室變的更大大,想收集更多,更有創意,現代或者未來的陀螺,小朋友,你們愿意參加我的收藏行動嗎?
三、揭示課題《小陀螺,轉啊轉》
太好了,我們就一起加入熊伯伯收藏行動吧!
四、新課教學
1、教師玩陀螺
看了熊伯伯這么多美麗的陀螺,老師現在也忍不住想做做,玩玩了 (教師現場利用廢舊品,邊講解邊做陀螺)
你們瞧,簡單的陀螺就做好了,我們來看看它能不能轉起來,為什么轉的這么慢這么不平穩呀?誰來當當老師,幫幫我!
小結:小棒要在陀螺旋轉面的中心位置,而且洞不能太大 那么靜態的與動態的陀螺有哪里不一樣呢?
2、觀察比較:
A 欣賞靜態的陀螺,觀察其外觀,旋轉面的顏色
B 欣賞動態的陀螺,啟發、引導學生對陀螺的外觀、旋轉速度、平穩性、旋轉面的色彩變化等進行觀察和研究。
3、現在請小組討論討論,說說你們小組準備做怎樣的陀螺,怎么做。
學生反饋,師播放課件
① 剪旋轉面 ② 裝飾陀螺 ③ 在中心點上固定小棒
五、欣賞同齡人作品(播放課件)
六、作品創作 作業要求:
1、從陀螺的外形、圖案、色彩、牢固度、轉動時又快又穩等幾方面思考
2、小組自由選擇材料制作陀螺
指導要求:
1、教師及時發現、鼓勵學生在材料使用、造型、顏色匹配等方面的新創意。
2、學生創作,老師巡回指導。老師表揚并展示構思好、有創意的作業,鼓勵學生嘗試用剪貼的方法,用雙面膠、紙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表現,并針對性地指導
3、小組為自己的陀螺取個名
七、展示評價
1、學生向熊伯伯介紹自己的作品。 真能干,把你設計的陀螺取個名字告訴熊伯伯,說說你是用哪些材料做的?
2、欣賞同伴的作品,學習評價。
陀螺真多,你們猜猜看,熊伯伯會喜歡哪個陀螺?為什么會喜歡?
3、學生和小熊一起玩陀螺游戲,在音樂聲中結束活動。
八、延伸活動
出示幾個用紙杯等不同的工具、材料制作的陀螺并演示,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用多種材料制作,用多種形式、多種裝飾美化陀螺的方法。
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 、 能 熟練用 剪刀,并知道剪刀的作用和特點。
2 、 幼兒嘗試創新剪落葉。
3 、 學會對稱剪法。
活動準備:
剪刀 彩色的紙張 膠水
活動過程:
1 、 教師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秋天)秋天有什么變化?(水果熟了、天氣變涼爽了、樹葉飄落下來了 ---------- )
2 、 教師出示一片已經剪好的落葉。
教師和幼兒一起觀察落葉的顏色和特征。
3 、 教師示范剪落葉。
先拿一張自己喜歡的'顏色的彩紙,對折,在紙上畫出葉子的半部分,在沿著線條剪下。打開就是一張美麗的落葉。
教師著重講解畫落葉的方法:畫樹葉的時候,要畫出落葉的特點:有細細葉柄,寬寬的葉面,尖尖的葉角。
4 、 幼兒動手操作。
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巡視,并幫助動手操作比較弱的幼兒。
5 、 幼兒作品評價。
美術教案 篇3
執教:曾朝彬 教材: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下冊美術第19課
學習領域:綜合·探索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欣賞了解家居和家具的造型美。
2.引導學生利用各自準備的材料來設計制作家居模型。
3.培養學生樂于與同伴合作、共同合作完成作業,增強集體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
設計家居模型、制作家具。
教學難點:
如何根據收集的材料設計制作家具,培養設計意識。 教學準備:
教師:美工刀7把、剪刀35把、彩色卡紙6包、膠棒、課件
學生:收集各種小紙箱、牛奶紙盒、彩色包裝紙、畫報紙、彩色卡紙、膠棒、
教學過程:
一、引導階段
今天,我要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我有同學就要搬進新的小區,他想自己設計一套寢室,可是我不知道該如何設計,大家可以幫助他一起來設計一套小朋友的家嗎?
(同學們很高興)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設計娃娃家好嗎?激發學生設計的愿望。引出今天的教學內容,設計布置娃娃家。
二、發展階段
1、老師搜集了一些設計師設計的小朋友的家,大家一起來看看好嗎?(圖片展示優秀的兒童房設計)
2、我請同學告訴老師我們的同學家里面兒童寢室都有些什么家
具?(床、沙發、衣柜、書桌、收納箱等)小組討論。(圖片展示)
3、我們看了 一些簡單兒童家具,我們再來欣賞一些漂亮的家具好嗎?
(沙發、床、衣柜、書柜、寫字臺、綜合設計組)
4、首先展示沙發(第一組的同學為沙發設計組)
5、展示床(第二組的同學為床的設計組)
6、展示書柜(第三組的同學為書柜設計組)
7、展示衣柜(第四組的同學為衣柜設計組)
8、展示寫字臺(第五組的同學為寫字臺設計組)
9、第六組就是我們的綜合設計組
10、下面我們進入我是小小設計師,那么設計師們又是如何做的呢?(首先設計好圖紙,然后按照圖紙施工制作。)(圖片展示) 制作施工階段
1、同學們都已經學習了家具的'設計,我們就應該把家具制做出來。首先我們來看看用紙盒做的家具好嗎?(教師展示家具、圖片展示紙盒家具)
2、小組討論:這些家具都是用什么方法制做出來的?
3、我們以沙發和高低床為例來學習制做的方法。
4、小組討論分工:制做家具基礎形狀、家具裝飾、協調設計組。用什么材料(紙盒、泡沫塑料板、牙膏蓋等)。
10.同學動手制做,教師巡視輔導。
11.小組分工,每人領到自己的任務,合作制作一件家具,由一人安排家具的擺放。老師提醒學生材料資源的共享。
12.教師啟發引導學生根據家具的特征來選擇材料,進行設計加工,要求同學既分工又合作,大膽地創新設計出與眾不同的家具,又要把家設計得溫馨可愛,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家。
三、作業展示
每組將自己制做的家具,擺放到老師準備的家中,組合成完整的家。同學互評、欣賞。教師總結點評。
美術教案 篇4
《精美的郵票》是蘇少版美術五年級課程,定位是“欣賞與設計”,兩課時。先賞析,后進行郵票的設計。我的教學設計是按部就班,中規中矩的,可以說只要循序漸進,自然是水道渠成,這應該是一次很順利的美術課堂教學。
可是在第一節例行的“課前小調查”時,我才發覺我先前的感覺和認識都錯了。每個班都有不少集郵愛好者,而他們對郵票知識和集郵常識的了解卻幾乎是一片空白!這與我先前的“自以為”完全是大相徑庭的,很多學生只知道收集郵票,卻連什么是紀念郵票、什么是普通郵票都區分不清,更不用說對集郵活動意義的認識了。面對學生這樣的知識層面,我果斷的進行了欣賞內容的調整,減少郵票圖案的欣賞,重點認識郵票知識,了解集郵常識。
于是,我在‘欣賞“這一環節中,重點為學生講解了郵票知識以及有關的集郵常識,讓學生認識到了紀念郵票、特種郵票和普通郵票的區別。期間穿插一些關于郵票的有趣故事,什么“大龍郵票”、“蘇維埃第一張郵票”、“真假郵票”、“錯版郵票”等等,學生們聽的是津津有味。很多學生馬上拿出自己收集的郵票,進行現場分析對照。我們師生一起交流探討,真可謂其樂融融。
看到同學們興趣盎然,就順手把“你為什么要集郵”這個話題拋給了學生,通過與其他一些活動的相互比較,特別是與“課間打鬧”、“上網玩游戲”等活動進行對比,同學們才發現集郵不僅可以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還可以通過集郵認識朋友,增進友誼,鍛煉交際能力;同時,集郵也是一項有趣的財力投資活動,可以在交換和買賣中培養敏銳的理財能力。有了這么多的優點,很多同學都表示要加入到集郵者的行列,做一件有意義的課外活動。
一節本來規規矩矩的'美術課,卻因為我的“多事”而憑添了許多“冒險”的成分,這樣的課還是美術課嗎?這一節課我雖然減少了對圖案美的欣賞,但我教會了孩子們一種生活的常識與技能,并讓他們對在課外活動中自身行動的美的認識統一了起來,這不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嗎?看著孩子們興奮的面孔、滿足的眼神,我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因為快樂,也同樣感染著我。常言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我想,在教育教學中,不正是無數教師們的“多一事”而多出許多的感動嗎?
美術教案 篇5
教材分析
恐龍,曾經生活在地球上,很多動物還未出現,人類遠未誕生,恐龍則由較低等的原始爬行類動物進化演變而成。現又從地球上消亡了,人們為了不斷了解恐龍,隨著恐龍化石的不斷發現和對它的研究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人對恐龍的來龍去脈非常感興趣,有關恐龍的影視、圖書更是備受少年兒童的酷愛,使我們感到繁榮的恐龍時代仿佛就在昨天。然而,由于環境的變化,恐龍的消亡之謎對我們人類的現在和未來尤顯得神秘而重要。
在教材編寫上,《恐龍世界》分為兩個方面。其一,情景再現。其二,想像表現。情景再現選取畫家的繪畫作品為依據,給學生一個真實的場景——恐龍時代是什么樣子。畫家所畫恐龍及場景也是猜想的結果,是依據恐龍遺骨化石還原以及地質歷史研究的成果,合理想像而成的。再現場景的主圖是英國畫家史迪夫·柯克所畫,表現了白堊紀早期亞洲河流的一塊三角洲地帶的'生態畫面。由遠至近畫了烏埃哈龍、禽龍、準噶爾翼龍、盤足龍和蘇鐵樹、針葉樹及馬尾草等。主圖之外的各種恐龍是菲利浦·懷特菲爾德等畫家所畫,有吃昆蟲的細腭龍、劍龍、奔龍、甲龍、躍龍和虛幻龍,既為了解恐龍世界設置了一個可信可觀的情景,也為畫好恐龍提供了形象參考。想像表現以學生作業為主,加上提示,為畫好恐龍及生活環境提供了不同樣式。目的在于讓學生大膽想像,也能畫出自己心目中的恐龍世界。
學情分析
“恐龍”是孩子們很感興趣的話題,他們從小就玩恐龍的連環畫,聽關于恐龍的故事,因此,這節課從題目上就很容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學中可充分利用相關的模型、書籍和圖片,引導學生了解恐龍的相關知識,幫助學生了解不同種恐龍的特點。
教學目標
1、了解恐龍消失的原因,增加對恐龍的認識。
2、在認識的基礎上把握恐龍形態及環境的一般特征,畫一幅表現恐龍生活的畫。
3、培養學生仔細觀察。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獨立完成一幅恐龍為主題的想象畫。
教學難點:正確把握不同體型恐龍的身體各部分的比例。
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組織學生欣賞大師作品,要求學生會解讀大師作品的創作特點及富有創意的表現形式。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模仿大師們的表現方法及形式來進行創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在欣賞中接觸到著名的美術作品,并能用簡短的語言大膽的表達對美術作品的感受,陶冶高尚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
了解多種藝術表現形式,能運用形狀、線條、色彩簡單構圖表現作品。
教學難點:
欣賞解讀藝術大師作品,通過想象嘗試抽象藝術表現手法。
教學策略:
本課屬于抽象的造型表現課,課程作業及要求對低年級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本課主要通過欣賞藝術大師的作品,使學生會解讀大師作品的創作特點及表現形式,引導學生像大師那樣敢于想象和表現,最后會用各種材料、大膽地、毫無顧忌地畫出自己想要畫的色彩和形象來。通過對基本形狀以及色彩的認識,了解大師作品的整體特征,運用色塊以及線條組合、形成作簡單的形與色的結合,教師通過賦予各種名稱進而啟發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作品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有寫實表現還會有這樣的.表現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通過相互的借鑒、在通過模仿大師的作品最后完成自己的創作。
二年級小學生想象力豐富,能夠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引發聯想,而且樂于想象,處在這一年齡段的學生,好奇心強表現欲望強。就繪畫而言學生想象力豐富,但表現作品的手法上單一,基本上以筆繪以及粘貼為主,從一年級開始基本上以寫實表現手法進行訓練。想象與表現之間還是存在著差異。本節課教學內容與以往內容有所不同,學生欣賞的作品,以及要表現的手法上有所突破,本課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從另外一節角度上切入讓學生盡量的擺脫寫實手法,讓他們能了解藝術表現還會有抽象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總體來說通過欣賞、比較、思考、嘗試,這一過程是學生能夠感受,并體驗抽象表現的樂趣,能從中鍛煉藝術表現手段,豐富藝術學習視野。
初次面對大師的抽象作品,學生沒有頭緒,有的學生看畫面覺得像這個,也有學生看畫面覺得像那個,各自有各自的看法。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時,可指定一個具體的形象讓學生來聯想,從學生的聯想中引導學生分析點線面的運用。在作畫的時候,大部分孩子從小受家長及周圍人的影響,接受的都是很具體的畫,所以會有學生不敢動手實踐,這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畫出一個抽象的形象,再鼓勵學生去進行想象、添加,學生就會逐步放開手腳,進而大膽地進行創作。
在整個學習活動中,教師可以采取以欣賞為主的模式, 能夠通過自己的分析與判斷,在集體解讀名畫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將大師作品中的單個符號元素解讀出來,他們集體解讀的過程同樣包含著欣賞與理解的過程,使他們能夠對大師獨特的繪畫形式與繪畫風格特點有比較清晰的認同與理解。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對點線基本形狀以及色彩的認識,了解大師作品的整體特征,運用色塊以及線條組合、形成作簡單的形與色的結合,教師通過賦予各種名稱進而啟發學生,從另外一個角度去看待作品的表現形式,不僅僅有寫實表現還會有這樣的表現形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通過相互的借鑒、在通過模仿大師的作品最后完成自己的創作。
教學過程:
美術教案 篇7
一、活動目標。
1、學習畫大大小小的圓形,能用多種顏色畫畫,畫得多。
2、體驗美術活動的快樂感和美感。
二、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鵝卵石小路
2、范畫、油畫棒、畫紙。
三、活動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出課題。
師:步行街要新造了一條小路,工人叔叔們來鋪鵝卵石的小路,既漂亮又可以鍛煉身體。
(二)欣賞感受,激發興趣。
師:鵝卵石鋪成的.小路很漂亮,小朋友走過鵝卵石小路嗎?走在上面有什么感覺?
(三)講解示范。
1、觀察鵝卵石是什么形狀的,顏色。
2、教師示范鵝卵石的畫法。
(四)幼兒創作。
鼓勵幼兒大膽下筆,一起來鋪路。能用多種顏色來畫,畫得滿。
(五)互相欣賞。
大家看一看,評一評,誰鋪的路鵝卵石多又好。
四、活動延伸。
大家一起走鵝卵石小路。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的教案01-04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精選】美術教案09-18
【經典】美術教案08-24
美術教案(經典)08-24
(經典)美術教案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