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

時間:2023-05-06 03:32:16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5篇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高壓、低壓系統的活動規律與天氣特點。

  2、過程與方法:會運用簡易天氣形勢圖分析各地天氣系統及天氣變化趨勢,并分析其對人類生產生活的影響。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論聯系實際,增強防災抗災意識。了解科技前沿,樹立學習科學知識為生產生活服務的理念。

  教學重難點

  1、能根據氣壓分布圖判斷其氣流狀況及天氣特點;

  2、能讀懂簡易的天氣圖,推測近期的天氣變化趨勢,并用規范的語言來表達。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導入

  今年的9月3日特別有意義,它是抗戰勝利70周年紀念日,大家都回家看閱兵儀式了吧?這些鏡頭,你們還記得嗎?

  【PPT投影】展示閱兵儀式的照片:英姿颯爽的三軍儀仗隊、激動得流著淚的抗戰老兵、踏著“七彩祥云”而來的空軍方陣。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閱兵儀式上那道最美的風景——湛藍的天空呢?事實上,如此美麗的天空,來之不易。為了確保閱兵的順利進行,從8月20日起,北京地區正式啟動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通過全市上下共同聯動,積極協調周邊省市協同減排,全力保障閱兵紀活動期間北京的空氣質量。至9月1日,北京空氣質量已連續天天優良,空氣質量保障情況甚至超越了2008年奧運會期間。當然,如果沒有老天爺幫忙,誰也不能保證當天一定是好天氣。就像秋游之前,你是否也擔心過老天配不配合呢?先讓我們來看看專家9月2日的分析預測吧!

  我們之前已經對氣候有所了解了,氣候是一個地方多年的大氣平均狀況,范圍大,時間長,一般變化不大。但是天氣是指一個地方短時間里的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天氣是短時間的、多變的。那么,專家們憑什么就知道9月3日降水可能性小呢?

  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我們發現文中在講到晴的時候,提到了當時“影響北京的天氣系統主要是東移的槽脊”。

  【講授】引出“槽、脊、高壓、低壓”的定義

  教師引導:其實槽和脊是天氣系統的名稱。天氣系統通常指引起天氣變化的高壓、低壓和高壓脊、低壓槽,鋒面等具有典型特征的大氣運動系統。而所謂天氣預報就是對各種天氣系統的預報,通過對未來某時段內各種天氣系統的產生、移動和消亡的變化來分析未來一段時間內的天氣變化。

  請學生根據教材內容了解“高壓與低壓”、“槽和脊”,并歸納在這些天氣系統在等壓線分布圖上的氣壓分布特點。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內容,學習到了“高壓”和“低壓”,“高壓”即中心氣壓高于四周,“低壓”剛好相反。由高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高壓脊”,由低壓中心延伸出來的狹長區域叫“低壓槽”。

  教師引導:為了使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教師在等壓線分布圖上可先找到高壓脊,畫與之相垂直的一條線,請同學們說說其與等壓線相交的點上分別對應的數值,對比后發現,脊線上的氣壓值高于兩側。所以脊線本質是氣壓比兩側都高的點集合。

  【活動】探究一高壓與低壓的大氣運動特點及其對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案例分析,研究控制北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北京天氣的影響

  活動一(1)標出控制北京地區的天氣系統的名稱

  教師引導:下面讓我們來看看9月3日那天,部分地區的海平面氣壓分布狀況,請同學們來觀察一下圖上北京附近正被什么天氣系統控制著?

  學生活動:讀圖后,分析北京附近氣壓的分布情況,找到天氣系統的中心,通過比較中心與四周等值線的數值分布,結合教材內容,找到了“高壓”中心,并在圖上用“G”標出。在此基礎上,畫出由它延伸出來的高壓脊(脊線)。(一位同學上黑板演示,其余同學在學案上畫。)

  活動一(2)畫出此時北京和伊爾庫茨克的風向

  教師引導:先請同學講講風向的畫法。

  學生活動:畫過北京的風向的基本步驟,回答要點如下:

  1、先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

  2、北京在北半球,地轉偏向力偏右(右手定責畫法),風向右偏。

  3、近地面風向與等壓線成一夾角。確定風向,用箭頭標出。

  4、準確說出風向:西南風。過伊爾庫茨克的風向的畫法類似,為西北風。

  活動一(3)(4)完成高壓(反氣旋)示意圖(畫出高壓系統周圍四個點各處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并用簡要的文字歸納小結。

  教師引導:請學生在黑板上標出該高壓系統北部和東部的風向。

  學生由此發現,在高壓系統的不同部位風向是不同的。水平方向上大氣好像發生了旋轉。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大氣水平渦旋,我們把它叫做反氣旋。高壓和反氣旋是對同一個天氣系統的不同描述,一個指氣壓狀況,一個是指氣流狀況。畫過北京、伊爾庫茨克等四個風向后,可利用這一方法在高壓系統的模式圖當中將大氣運動的示意圖畫完整。教師最后引導學生做規律小結。

  學生活動:(抽兩名學生上黑板畫,一個畫北半球反氣旋示意圖,一個畫南半球反氣旋示意圖。其余學生在學案上畫。)主要步驟:

  1、在高壓中心用“G”標明。

  2、畫四點的水平風向。

  小結:

  1、通過畫圖,我們得出結論:北半球,反氣旋順時針向外輻散,南半球由于地轉偏向力向左,所以逆時針向外輻散。因為近地面水平方向上中心空氣會不斷輻散,于是垂直方向上,由高空空氣下沉來給予補償。

  2、關于天氣,高壓區,垂直方向上,高層大氣自上而下來補充,盛行下沉氣流,空氣下沉升溫,教師可引導“云消雨散”,故少雨。描述為,在高壓控制下的地區,天氣一般“晴朗干燥”。聯系北京9月3日“秋高氣爽”的好天氣。

  【活動】案例分析,研究控制東京附近的天氣系統及其對當地天氣的影響

  教師引導:【PPT投影】9月3日上午,部分地區的衛星云圖

  學生活動:觀察北京上空的.云層特點,發現此處晴空萬里。繼而驗證了受高壓控制,天氣晴朗干燥的規律。

  教師引導:那么在該高壓系統的東面呢?可能正在受什么天氣系統的控制?

  學生活動:該處云層厚,很有可能是多云或降水天氣。可能是受低壓(氣旋)的控制。

  學生活動:

  1、標出低壓、低壓槽

  2、畫出此時伯力、東京的風向

  3、完成低壓(氣旋)示意圖(畫出A'B'C'D'的風向以及垂直氣流的運動方向)

  4、水平方向向中心輻合(北逆南順),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氣流,天氣陰雨。

  小結:教師應引導學生邊畫、邊想、邊理解。自然地理難,往往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但是其科學性強,邏輯性強,一環扣一環。這個活動題中,從確定中心氣壓性質(低壓區),到畫風向(水平方向上,大氣從四面八方向流入中心),到了解垂直氣流方向(中心的空氣上升,盛行上升氣流),最后推測天氣變化(氣流上升遇冷凝結容易成云致雨,往往形成陰雨天氣),一步接著一步。只要學生能把整個過程從頭到位不折不扣地理通理順,那么這個問題就解決,掌握了,甚至可以說,以后都很難忘記。

  【活動】探究二研究2015年8月6日部分地區海平面氣壓分布示意圖,分析有關問題。

  教師引導: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了解到,不同的天氣系統對天氣的影響是不一樣的,而天氣系統的產生、發展和消亡,又時時刻刻使天氣也隨之變化。生活中,我們研究天氣系統,也是為了預測天氣的變化趨勢,從而更好地指導人們安排好生產和生活。

  學生活動:觀察、思考、討論:

  學生活動1、請根據等壓線數值,標出甲、乙分別是何氣壓中心。

  學生答:甲,低壓系統;乙,高壓系統。

  學生活動2、圖示時間,影響北京和上海的分別是什么天氣系統?

  學生答:北京受低壓控制,上海受高壓控制。

  以上兩題,難度系數都較低。第二題中,學生答出北京受低壓槽控制,超出預計水平,說明對槽脊的概念已經理解掌握,能在圖中判斷并描述出來了。

  學生活動3、假如你是天氣播報員,請你來播報一下當時北京和上海的天氣情況。

  學生答:北京,陰雨天氣;上海,高溫晴朗。

  這一題難度系數略高,一方面需要結合之前剛學的規律,從高低氣壓來判斷天氣,這個還不算難;更難的一面是,題目要求“假如你是天氣播報員,請你來播報一下當時北京和上海的天氣情況”,這就需要學生用規范的術語來回答這個問題。普遍的結果是學生知道意思,卻不會表達,或者表達得不夠精確。以此作為機會,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所在,既要用準確的文字來表達,也要通過口述,來檢驗其合理和流暢的程度。教師應要求學生盡量用較為簡略的語言來描述,言簡意賅,突出天氣的兩個要素(氣溫和降水特點)。

  提供當時的天氣預報,ppt展示文字材料,一來驗證學生的推測分析,提高趣味性,二來引導學生作出更精確的歸納。北京:天氣悶熱,降水概率高。上海:高溫天氣,且無降水。

  <過渡>炎熱干燥的伏旱天氣就是由副熱帶高氣壓帶引起的。

  介紹:伏旱是指我國長江流域及江南地區盛夏(多指7月8月)降水量顯著少于多年平均值的現象,屬于季風區災害性氣候。一般在西太平洋副熱帶高氣壓控制,且少臺風活動時,容易出現嚴重干旱。夏季是農作物生育旺盛的時期,伏旱對作物的生長及產量都有重要影響。圖片展示伏旱中,皸裂的土地。伏旱期間雖然晴朗少雨,但因長江中下游和川東地區河網密布,水汽蒸發很多,低空濕度仍很大,故熱量不易散發。高溫加高濕,人體不易排汗,感到悶熱難耐,還可能引發疾病,危害人、畜健康。那么這個時候最能緩解高溫酷暑的是誰呢?

  學生活動4、據圖判斷當時影響臺灣的天氣系統。

  學生答:低壓(氣旋)。

  教師引導:這題本身不難,但是老師應該引導學生做進一步探究。例如:

  1、從該系統等壓線的分布來看,氣壓值向中心方向急劇下降,中心氣壓值非常之低,這是普通的低壓中心嗎?

  2、等壓線排列如此之密集,又反映了什么?

  學生活動:受教師的啟發后,思考并得出結論:這是一個強烈發展的低壓中心,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就大,表示四周風力很大。學生恍然大悟,是臺風。

  介紹有關臺風的源地、移動路徑等知識。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初步認識大洲是世界第一大洲。運用地圖說明亞洲和歐洲的經緯度位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對地圖的閱讀,使學生學會從地圖上學習地理知識的能力情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教學內容稱述性知識“亞細亞”和“歐羅巴”亞歐大陸亞洲的地理位置時區與區時

  運用引導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掌握亞洲和歐洲地理位置及特征。原認知知識

  好感

  培養學生熱愛我們所居住的'大洲——亞洲的良好情感,激發學生的自評價方法作業評價、小測試評價教學資源印刷資料小測試題多媒體資源flash動畫模型實物:地球儀教學重點學會運用地圖說出某地區的地理位置。教學難點學會運用地圖說出某地區的地理位置。

  教學關鍵

  運用引導法、讀圖分析法、對比分析法學會分析某個未知區域各地理事物之間的相互

  聯系及該區域的地理特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請大家看一段錄像,猜一猜片中展現的景觀在哪里?(播放一段關于亞洲的錄像資料,如長城、日本富士山、沙漠中的阿拉伯人、喜馬拉雅山脈等)

  學生發言:中國、亞洲、日本?

  (二)新授

  板書第一章認識大洲第一節亞洲及歐洲

  指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二頁第一自然段。指導學生找到南北半球和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學生閱讀。教師進行總結。

  板書一、“亞細亞”和“歐羅巴”

  1.大洲名稱的由來

  2.亞歐大陸

  亞洲和歐洲的大陸部分連在一起,合稱亞歐大陸,是世界上的大陸。學生通過閱讀圖1-1,進行討論后總結。提問亞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呢?

  板書

  3.亞洲的地理位置

  (1)經緯度位置

  北部深入北極圈內,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緯度范圍:南緯10度~北緯80度之間經度范圍:東經25度~西經170度之間主要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2)海陸位置

  亞洲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是世界第一大洲。

  我們通過對亞洲的學習,直到認識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應該從經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方面來說明。

  承接通過我們對亞洲的學習,請同學們都歐洲的地理位置,來描述一下。學生通過讀地圖1-1,對歐洲的地理位置進行描述。活動分小組討論,發表各自意見,然后進行總結。歐洲:

  緯度范圍:北緯36度~北緯71度之間經度范圍:西經9度~東經66度之間

  總結歸納了解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可以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學生回答經緯度位置(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兩方面。

  點撥利用你所掌握的描述亞洲地理位置的方法和步驟來分析掌握歐洲的地理位置。(學生小組探究完成)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3

  一、教材分析:

  地殼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眾多要素的基本載體。了解地殼的物質組成與物質循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地殼的物質組成主要為礦物與巖石,地殼物質的運動,構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質循環過程,其中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地質循環。

  二、教學目的:

  1.了解礦物的定義及分類,能正確識別常見的礦物。

  2.觀察巖石標本,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運用示意圖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過程。

  4.結合實際,理解地質循環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5.通過對不對礦物、巖石的對比,初步學會對常見巖石的識別方法。

  6.通過對常見礦物和巖石的簡易識別,了解礦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

  7.通過填繪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說明地殼物質的循環過程,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學重點:

  1.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殼的物質循環。

  四、教學難點:

  1.正確識別常見的礦物。

  2.地殼的`物質循環。

  五、教具:

  教師:礦物、巖石標本、瓷板、多媒體課件學生:采集巖石標本

  六、教學方法:

  講解法;圖表對比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第一章,我們從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現在讓我們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來認識人類的唯一家園--地球。我們知道,地球從形成至今經歷了46億年,而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其地表形態、大氣環境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這些變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那么自然環境中的物質是怎樣運動的?能量又是如何進行交換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課程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講授新課】

  一、地殼的物質組成(板書、圖片、幻燈片并講解)

  (一)礦物(板書并講解結合用表格形式講解)

  1、礦產的概念(板書并講解)

  2、礦產的基本存在形式(板書并講解)

  3、礦物的硬度等級

  4、礦產的形成

  地殼中的礦物很少單獨存在,它們常常按一定的規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巖石。(二)巖石(板書并講解)1、巖石的概念(板書并講解)

  2、地球上主要的巖石類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講解)

  研究表明,我們生活的地球已走過了她46億年的漫長歷史。在這46億年中,她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其中規律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地質循環。

  二、地殼的物質循環(板書并講解)

  (一)地質循環(板書并講解)

  (二)巖石的轉化(板書并講解結合幻燈片講授)

  巖漿巖沉積巖

  上變變風化

  升熔質侵蝕

  冷融作搬運

  凝沉積

  巖漿變質巖

  熔融作用

  特別講授:化石的地質意義

  【復習新知】

  地殼物質循環需要的時間很漫長,往往需要幾十萬年,有的要經過幾億年,遠遠超出了人類歷史的長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巖石和礦產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們要提倡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

  地殼的物質循環一刻也不停地進行著,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態,只是地殼的物質循環一段時期內留在地表的痕跡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地殼的演化。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4

  一、教材

  在上節內容中,我們已經對宇宙中的地球進行了初步學習,為學習太陽對地球的影響奠定了基礎。“萬物生長靠太陽”,在本節內容中,我們要學習與地球以及人類生存、生活密切相關的恒星——太陽對地球的影響,由此,我們才能繼續學習下面幾節與太陽對地球的影響有關的內容。所以,本節內容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學情

  1.在初中對區域地理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太陽輻射的分布已經略有了解,在此基礎上要引導學生從原理上理解影響太陽輻射強弱的因素,并總結太陽輻射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對于太陽活動的認識,學生剛剛接觸,因此比較陌生,所以學生需要一個認識學習的過程。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結合實例,認識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2.結合太陽外部結構說出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以及特征。

  3.簡述太陽活動對地球的主要影響,并能用實例加以分析和說明。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圖片、資料和生活體驗提出問題,認真思考,與同學共同探究,尋求結論。培養分析問題、總結歸納問題的能力。

  2.通過閱讀課本中出現的地理空間分布圖,掌握讀圖分析并總結地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養成熱愛生活,善于觀察生活中的現象,從生活中發生的地理現象去學習、分析的習慣。

  2.通過探究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樹立事物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觀點。

  3.正確認識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樹立科學的宇宙觀和發展觀。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

  1.太陽能量的來源,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2.通過讀圖,分析太陽輻射的緯度分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

  3.了解太陽的外部大氣結構與太陽活動的類型,理解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難點】

  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五、說教學方法

  講授法、讀圖法、對比分析法。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5

  一、教學目的

  “三圈環流”一直是教學的難點。由于本節內容空間尺度大、要素多,只憑課本中的圖片,學生難以理解吃透,借助多媒體課件的動畫展示,也只能看得見,仍然摸不著,學生也只是憑借畫面去想象,難以形成空間思維的概念,最后也是暈頭轉向。因此我們決定讓學生動手,制作三圈環流模型。以此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二、教學思路

  本次實驗按照實驗準備――小組分工――合作互助――模型展示――教師總結這5步完成。在實驗準備階段,由老師事先安排好實驗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組分工對材料進行加工,形成最后模型制作所需要的材料;然后,小組結合課本上“三圈環流的形成”相關文字介紹,合作完成模型;最后對模型進行展示,教師對模型制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點評。

  三、教學準備

  (1)地球儀。每個班準備10個橡膠地球儀玩具,其大小適中,并自帶經緯網,學科性強,可以在實驗的同時幫助學生加深地理認識。

  (2)硬紙條。以打印紙為材料,上面已經繪制了4個垂直氣流、3個近地面風向和3個高空風向,只需要學生在上課時沿線剪下即可,大大節省了課堂時間。同時,在設計上,高空風和近地面風是不一樣的,高空風成弧形,最后偏轉了90°,近地面風成直線形。這是因為高空風向和近地面風的成因略有差異,在制作前需要給學生具體強化。

  (3)透明膠布、剪刀等。

  (4)模型制作:①明確分工。在課堂上,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合理分工。2個同學負責剪紙,2個同學負責折疊,準備出4個垂直氣流、3個高空風、3個近地面風,另2個同學負責閱讀課本,了解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②合作互助。材料準備齊后,小組同學群策群力,共同完成模型。

  第一步,赤道地區受熱最多,近地面空氣膨脹上升,所以在赤道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氣流;而極地終年寒冷,空氣堆積下沉,所以極地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氣流。

  第二步,赤道地區空氣上升后,高空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極地地區空氣下沉后,高空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高空空氣由赤道流向極地(南風),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風逐漸右偏成西南風,在30°N附近高空偏轉成西風。這樣,來自赤道上空的氣流不斷在此堆積下沉。因此,30°N附近有下沉的垂直氣流。因此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空氣由此向南、向北流出,其中向南流的氣流(北風)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逐漸偏成東北風(近地面),低緯環流形成。

  第三步,從30°N近地面向北流的氣流(南風)受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逐漸偏成西南風(近地面);極地空氣下沉,近地面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空氣向南流出(北風),逐漸偏成東北風(近地面)。于是在60°N附近,從南邊來的.西南空氣和從北邊來的東北空氣相遇,暖而輕的氣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氣流之上。因此60°N附近有上升的垂直氣流。

  第四步,60°N附近空氣上升后,在高空分別流向30°N(高空風)和90°N(高空風),組成了中緯度和高緯度環流圈。

  四、模型展示

  模型制作完成后,各小組派代表展示小組模型制作成果,并結合模型說出三圈環流的過程。

  五、教學評價

  本次模型制作,體現了模型制作的以下優勢:

  一是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傳統的教學以老師講授為主,學生只靠死記硬背掌握知識的要點,學習的興趣不濃,效率不高。而本次“三圈環流”模型制作,讓全體學生都參與進來,在小組中合作學習,動手制作,體現了地理學科的特色,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二是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完成本次模型,需要調用以往所學的“熱力環流”、“風”、“地轉偏向力”等知識,這也是“三圈環流”的難點,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查閱相關資料,加深了對以往知識的理解,也培養了學生的探究精神。

  三是將復雜、運動的地理事物進行分解,直觀地展現出來,深化了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通過本次模型制作,學生對三圈環流的形成過程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認識。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02-02

高一必修二教案01-16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05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精選14篇)08-08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0篇)12-01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10篇12-01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09-28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合集10篇)12-02

地理必修二新人教版教案示例05-04

地理必修三教案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