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初中地理教案

時間:2024-09-08 02:17:49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精選初中地理教案合集十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初中地理教案合集十篇

初中地理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了解不同類型國家的人口、面積、制度等方面的不同

  2、知道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3、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重點】:

  1、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2、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學習過程】

  一、自主學習

  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P87文字,結合1999年資料,了解世界不同類型國家的.情況

  1、目前,全世界______億人,分別居住在________多個國家和地區。

  2、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廣大__________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國家,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被稱為___________。

  3、中國是世界_________人口大國,澳大利亞是一個____________的國家。

  4、從政治體制看,中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美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

  5、背誦課本P87的1999年資料中,面積前10位的國家,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國家

  學習任務二:閱讀課本P88文字,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的特點

  1、根據經濟發展水平的高低,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發達國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這些發達國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都分布于____________。

  2、發展中國家以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___的國家為主,絕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中國也是____________。

  學習任務三:閱讀課本P88-P91,理解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的差異

  1、閱讀第一段,思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哪些不同?(課本上劃出)

  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異造成的。

  2、發達國家利用其掌握的__________和從發展中國家購買來的___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__的工業品,并銷往到世界各地,獲取__________,因而經濟發展水平比較高。

  3、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由于歷史上長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侵略剝削,大量資源被掠奪,生產品種_______,建設資金_______,生產效率_______,導致社會經濟發展相對落后,有些國家還處于非常貧困的狀態。

  4、閱讀“南北關系“了解”南北差距“、”南北對話“、”南南合作“

  5、閱讀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填空:

  (1)圖5-3發達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________發展中國家占________。

  (2)圖5-4發展中國家占世界國內生產總值的________,發達國家占___________。

  6、閱讀圖5-5,了解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工農業生產發展差異

  7、完成活動題的填表

  8、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各國都應該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項原則,以求得共同發展與進步。

  二、合作共建

  1、讀”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比較圖“,完成下列要求

  (1)在圖中填出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所占的比例

  (2)將下列國家同它們所屬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線連接起來

  (3)根據以上連線并聯系”世界政治地圖“可以知道,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發達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從北半球位置分析,發達國家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北部,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_______半球。

  三、系統總結

  發與一、不同類型的國家(數量、面積、人口、政治體制)

  展發二、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的分布特點:發達國家:主要在______半球,

  中達發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南半

  國國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差異

  家家三、發展中國家與人口與國內生產總值差異

  發達國家差異工農業生產發展差異、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

  四、診斷評價

  1、有關世界上面積居第二位的國家的敘述,正確的是()

  ①人口也居世界第二位②地廣人稀③屬于發達國家④發展中國家⑤資本主義國家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

  2、下列不是我國五項原則內容的是()

  A、各國應該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B、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C、和平共處,平等互利D、求同存異

  3、發達國家大部分位于()

  A、南半球B、北半球C、亞洲D、非洲

  4、下列敘述中,不符合歐美發達國家狀況的是()

  A、交通擁擠,人口增長快B、工農業生產發達,生產水平高

  C、市場繁榮,環境幽雅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質量好

  五、課后反思

  發展中國家應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以縮小同發達國家的差距?

初中地理教案 篇2

  一、教學目的:

  1.使學生在掌握經線的基礎上,了解經度的概念。

  2.使學生掌握經度的劃分方法。

  二、教學時間

  約10分鐘。

  三、教具

  地球儀,一張直徑30cm的圓紙,一條注出經度的寬3cm的長紙條。

  四、教學過程:

  師:[指地球儀上經線]我們已經講過了經線,它是連接兩極的半圓線;所有經線長度都相等;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經線圈;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為了區別每條經線,給經線標出度數,這叫經度。它是怎樣劃分的?[出示一張直徑約30cm的圓紙片]我們來看,這圓紙的兩邊是兩個半圓線,代表兩條經線,它們現在是相對的,組成了一個……[指圓紙周邊]

  生:經線圈。

  師:對,現在把圓從中間折起,這折出的直線相當于地軸,它和經線之間形成兩個半圓的面。請看現在這兩條經線之間[折成直角]所夾的角是多少度?

  生:90°

  師:[又縮小一半]這樣呢?

  生:45°

  師:對,[展示圓面]現在這兩條線中間多少度?

  生:180°

  師:很好,[指圓紙背面]如果再看這面呢?

  生:也是180°

  師:對,所以經度一共有360°,為了區別清楚,要找一個0°作起點,經過各國共同商定,以通過英國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原址[板書]的經線作為0°經線[指地球儀],叫作本初子午線[板書],現在大家都從圖上找一找。

  生:[看圖]

  師:0°經線確定后[在地球儀上指出并演示]向東10°、20°、30°……越向東度數越增加,到180°;從0°經線向西10°、20°、30°……越向西度數越增加,也到180°。[板書]向東為東經度(E),向西為西經度(W)。0°和180°是東、西經共有的。[畫板圖]請看這兩幅圖(圖1)有什么不同?并和我一起畫。

  生:0°經線向東是東經度,數字遞增;0°經線向西為西經度,數字也是遞增的。

  180°經線向東為西經度,數字遞減;180°向西為東經度,數字也是遞減的。

  師:對,我們注經度時一定要注明東經度或西經度。地球儀的經度常注在赤道上,地圖多注在圖下。

  [出示注好經度的紙條,并圍成一圈]

  大家回去裁一張紙條(2cm—3cm寬,40cm長)從0°開始,注上經度(每1cm作10°),最后在180°處粘在一起,成一紙圈,幫助你加深對經度劃分的了解。

初中地理教案 篇3

  一、分析本課在地理教學中的位置

  本節課放在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教科書第一冊的第一節,是為學生從小學階段向中學階段轉換而設置的銜接課。通過給學生講解有趣的地理現象和人地關系方面的地理趣味知識,以增強學生對地理學科的重新認識,提高學生上好地理課的自覺性,使學生逐步養成熱愛地理科學、鉆研地理科學的良好風氣。

  二、分析教學對象

  學生由小學升入初中,由于環境的巨大變化,往往給心理上造成了不適應。為了扭轉這種情況,除社會、家庭、學校采取一系列針對性的措施外,作為地理教師也應從心理學、教育學、地理教學法上入手,從這節課開始就使學生認識地理與社會環境的關系,教育他們認識地理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巨大作用。

  三、分析教材內容

  1.教學目標:

  ①使學生了解學習地理的內容和意義,從而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強烈欲望和興趣。

  ②引導學生懂得學習地理課的方法,為學生學好地理課指出正確的途徑。

  2.知識結構(如下表)

  3.教學重點 介紹學習地理的內容和學習方法。

  4.教學難點 教師要用“磁性效應”強烈地吸引住學生,使學生有效地掌握學習地理的方法。

  5.教學思路 ①采用提問、講解、讀課文等綜合方法,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告訴學生,學習地理與人們生活的關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②通過“想一想”,利用彩色圖片、地圖冊、電化教學等教學方法,演示一些有趣的地理現象,讓學生初步掌握從5個方面思考的學習地理方法。③課后組織課外地理興趣小組。從課外閱讀、看電視、看電影、聽廣播中增加地理知識的學習。辦地理小專刊、黑板報。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地理課外興趣小組。

  6.課程類型 閱讀欣賞課。

  7.課時安排 1課時

  8.教具準備 ①自制本課知識結構圖。②自制學習地理五步法圖表(貼在教室)。③收集有趣的地理知識圖片2~3張。

  9.學具準備 課本、地圖冊、填充圖、紅藍鉛筆。

  10.組織教學(3分鐘)

  四、教學過程

  1.教師用信任的目光,將學生看一遍,然后充滿激情地向學生講道:“寧靜的夜晚,我們看到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它們每一個都像地球一樣,甚至比地球大得多,滿天的.星星組成了龐大的銀行系,銀河系外面還有更大的河外星系。地球僅是銀河系內的一個成員,太陽系里的一顆行星。如果說,河外星系就像我們的學校,銀河系就像我們的班級,太陽系則是班上一個小組,地球就是我自己”。我們今天就學習地理課第一節‘學習地理 認識人類之家’板書課題。

  2.講授新課

  ①為什么要學習地理(13分鐘)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但對地球的真正面目還認識不清楚。例如,我國“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研究”測量出我國大陸每年向東偏南運動8毫米;科學家預言地球軌道正面臨隕石進入的高峰期,美國科學家自1994年開始利用衛星控測隕石突破大氣層后的軌跡;我們附近的小造紙廠給我們環境造成的嚴重污染。這些問題都是地理課中要研究的問題。教科書中講了7個地理學中學生們最感興趣的問題,同學們分成小組討論一下,就可以對這些問題作出正確的回答。

  教師板書7個問題將在地理課本中的那些章節詳細講解:地球運動──氣候──地形──地殼運動──資源的利用及工農業生產──人口分布──環境保護等章節。

  教師小結:地理課的內容遠比這些問題廣闊的多,中國的、外國的、本地的,同學們在初中、高中、大學的地理專業學習的內容都有很大差別,學習研究的目的都是了解認識人類之家,讓人們在地球上生活得更好。

  ②看彩圖,想一想我們生活中的地理知識(8分鐘)

  引導學生看彩圖:火山噴發

  東方明珠香港圖片

  初中地圖冊

  讓學生想一想:舉例說明地理知識在我們生活中的用途。“旅行、書報、看電視、天氣預報、筑路、治理環境等等”

  ③怎樣學好地理(13分鐘) 教師將學好地理應思考的5個方面貼在黑板上引導講解。學習什么內容──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同人類有什么關系──用什么方法處理好人類同自然環境的關系。

  學會閱讀地圖,掌握繪制地理圖表的技能,初步形成觀察自然和社會環境的能力。

  引導組織地理課外活動,積極參加課外活動小組,辦地理小專刊,收集地理自然景觀圖片等,以豐富自己的地理知識和才智,啟發探索大自然的奧秘和興趣。

  ④地理小游戲(3分鐘) 話說世界稀奇事。活動內容始終圍繞地理題材,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課后小結(5分鐘)

  講地理科學的發展前景。培養熱愛“人類之家,建設人類之家──地球”的遠大情懷。

初中地理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了解四川經濟發展水平及其地區差異;了解四川旅游業的發展;了解四川省的交通發展。

  2.能力目標

  學會運用地圖、資料分析四川省經濟發展的優勢;培養學生對比、歸納和綜合分析等能力。

  3.情感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情感和終身學習地理知識的愿望。

  教學重點

  如何充分發揮當地優勢發展地方經濟。

  教學難點

  學會如何從社會經濟的角度描述一個地區。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 四川東西差異大,自然災害頻繁。特別是20xx年“5.12”汶川特大地震給四川帶來了重創,同時也給四川帶來了更大的機遇。四川人民在20xx年以14.5%的經濟增速向全國人民遞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四川人民是如何在經濟上迅速崛起的呢?讓我們一起走進“崛起的四川”。

  [教師活動]

  1.(板書)崛起的四種。

  2.用多媒體展示圖8.7、8.8、8.9、8.10、8.11.

  3.提問: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特色的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西部的.經濟強省。

  3.家鄉人民把四川建設成了我國的西部地區工業總產值最大、工業門類齊全、優勢產品較多的省級行政單位。

  4.提問:家鄉人民發掘了哪些優勢條件來發展經濟?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板書)旅游天堂。

  3.(轉承)“天下山水之觀在蜀”。四川的旅游業,地震災后迅速復蘇。20xx年,四川人民將旅游業作為災后重建的優勢產業和先導產業,大力實施重振旅游工程,全省累計實現旅游總收入1472.48億元,同經增長34.8%.

  4.說說自己家鄉有哪些旅游景點?

  [學生活動] 回答:

  1.……

  2.……

  [教師活動]

  1.補充飲食文化及紅色旅游資源等。

  2.對旅游資源分類:

  自然旅游資源

  旅游資源

  人文旅游資源

  [學生活動] 將自己列舉的與老師補充的旅游資源分類。

  [教師活動] 作為學生,在旅游業發展中我們能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 完成P.105的活動。

  [教師活動]

  1.更正或補充。

  2.(轉承)旅游業的發展離不開交通。由于受盆地地形的影響,昔日的四川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之說。但四川地處西南腹地的位置,使四川自古就是西南交通的要沖。在四川人民的努力下,如今的四川,早已天塹變通途,成為大西南的交通樞紐。

  [學生活動] 完成P.107的活動。

  [教師活動] 用多媒體展示四川的發展戰略,激發學生熱愛四川的情感和建設四川的責任感。

  [師生小結]

  板書設計

  西部的經濟強省

  自然旅游資源

  崛起的四川 旅游天堂

  人文旅游資源

  高速發展的現代化交通

初中地理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1、 能讀圖說明歐洲西部所處的地理位置及特點,并能在圖上指出主要的島嶼、半島、海灣、海峽和內海

  2、 讀圖熟悉歐洲西部的主要國家的名稱和位置

  3、 了解歐洲西部實際世界上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經濟發展水平最高的國家

  4、 了解歐洲西部是世界上旅游業發展最繁榮的地區并分析原因,熟悉本區主要旅游景點的分布

  [教學重難點]

  各國經濟發展概況、特點;繁榮的旅游業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具準備]

  歐洲西部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在我們地球上有這么一個地區,它的面積只比我國的陸地面積稍大,卻分布著30多個國家,這個地區是世界上資本主義發展最早的地區,也是目前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大家猜一猜,這是哪個地理區域呢?

  一、 位置和范圍、國家

  1、 展示“世界地圖”,指出歐洲西部的范圍:即歐洲的西半部。

  2、 學生觀察‘世界地圖“,從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說明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按如下步驟進行:

  (1) 歐洲西部的北、南、西分別瀕臨什么海或洋?

  (2) 歐洲西部的東面與什么大陸相連?這種三面臨海,一面連陸的的分布可稱作什么?

  (3) 歐洲西部最南端的緯度大約是多少?最北端的緯度大約是多少?在五帶中大部分處于什么溫度帶?

  (4) 學生小結歐洲西部的地理位置特點

  3、 觀察“歐洲西部圖“,思考:歐洲西部的海岸線有什么特點?這對歐洲西部的氣候和經濟有什么影響?(討論)

  4、 引導學生在“歐洲西部地形圖”上找出歐洲西部的.主要島嶼、半島、海峽和海灣及歐洲西部的主要國家

  5、 設問:歐洲西部各國,從經濟發展水平來看,大多屬于何種性質的國家?

  二、雄厚的經濟實力

  1、 引導學生閱讀P54圖2-26,設問:從圖表中可以看出歐洲西部的經濟在世界上處于什么地位?

  (過渡)歐洲西部作為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地區,主要可以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

  2、 學生閱讀P54文字,思考回答,教師小結:發達的經濟可以從工業、農業、發達的交通業等方面說明

  3、 一學生朗讀P55“閱讀”,了解歐洲部分國家的特色產業,教師結合有關資料適當補充說明。(見教參P77)

  (過渡)歐洲西部發達的經濟還可以從其繁榮的旅游業表現出來

  三、繁榮的旅游業

  學生自讀,思考:

  1、 歐洲西部為什么能成為世界上旅游業最發達的地區?有哪些豐富的旅游資源?

  2、 引導學生在地圖冊上熟悉歐洲西部主要的旅游資源

  3、 討論:歐洲西部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經濟的發展有什么借鑒意義?

  4、 學生自讀P56“閱讀”,了解瑞士的自然風光和德國的啤酒節

  5、 完成P56活動

  [小結] 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作業布置]見基訓、填充圖冊

  [板書設計]

初中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 了解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及其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2. 了解洋流的類型及其成因,大洋表層環流的分布規律以及洋流的 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建議

  關于表層洋流的分布的 教學建議

  在 教學中, 教師可引導學生讀《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以太平洋和大西洋洋流為例,對比兩大洋洋流的分布,找出分布的規律。然后, 教師引導學生讀《世界洋流模式》,歸納出世界大洋中低緯度和中高緯度環流分布規律。

  關于海水運動形式的 教學建議

  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讓學生根據對海洋的了解說明海水運動形式。然后, 教師歸納出海水運動的主要形式:波浪、潮汐和洋流。在講解波浪和潮汐運動時,可從能量來源、形成過程、產生的影響和驅利避害的措施幾方面進行講述。

  關于洋流的形成的 教學建議

  教材的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洋流按形成原因分類,既風海流、密度流和補償流。在課堂 教學中, 教師可首先介紹風海流的形成,這是一個重點內容,然后介紹密度流和補償流。在 教學中,要講清三類洋流的概念、成因,補償流的分類等。在洋流形成原因的分析中,要聯系行星風系、海水的溫度和鹽度分布、海陸分布、地轉偏向力等諸多影響因素。

  關于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的 教學建議

  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沿岸氣候、海洋生物分布和漁業生產、海洋航運、海水凈化等方面。關于洋流對流經海區的沿岸氣候的影響,可以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兩岸的氣候類型進行對比,說明寒暖流對氣候的影響;關于洋流對海洋生物及漁業資源的影響,可從寒暖流的交匯和補償流的上升說明;關于洋流對海洋航運的影響,可以北印度洋的季風洋流為例,說明在冬夏不同季節,洋流的流向的變化對海洋航運的影響。最后,聯系海洋污染物的擴散和加速自凈,說明洋流的作用。

  教學設計方案

  〖引入新課〗

  1. 提問:在同學們中可能有不少人去過海濱,你知道海水運動有哪些形式嗎?

  2. 歸納:海水運動有多種表現形式,主要是波浪、潮汐和洋流三種。

  〖海水運動形式的 教學〗

  1. 讀:課本《波浪》景觀

  2. 講解:海水的波浪運動,就能量來源和產生原因來說,有其能量來自風能形成的風浪,有其能量來自地震和火山爆發釋放出的地球內能或熱帶風暴引發的海嘯,也有其能量來自天體引力使海水漲落形成的潮汐波。然而,最常見的一種波浪是風浪。在風力作用下,海面波狀起伏,隨著風速越大,波浪的規模越大,破壞力也越大,對沿海建筑、航運、漁業、海洋石油生產等有不利的影響。遇有巨大的風浪襲擊時,應采取加固海堤、封航、休漁、拋錨等措施。

  3. 讀:課本《大潮和小潮》、《錢塘潮與杭州灣地形》示意

  4. 演示:錄像《錢塘潮》

  5. 講解:潮汐的概念,大潮和小潮的形成與月相變化的關系,著名的錢塘潮的形成與杭州灣地形的關系,以及潮汐對航海和海岸工程建設的影響。

  6. 讀:課本《墨西哥灣暖流》示意

  7. 講解:以墨西哥灣暖流為例,說明洋流的概念;從墨西哥灣暖流的規模上引出洋流的形成。

  8.板書:海水運動形式:

  1、波浪:風浪、海嘯、風暴潮、潮汐波等

  2、潮汐:大潮(朔望月)小潮(上下弦月)

  3、洋流:海水常年大規模定向流動

  〖洋流的形成的 教學〗

  1. 復習:地球上的氣壓帶和風帶分布。

  2. 講解:風海流是在盛行風的作用下形成的規模很大的洋流,如在信風帶形成了赤道洋流,在西風帶形成西風漂流等。在風海流形成過程中,還受到了陸地形狀和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3. 讀:課本《直布羅陀海峽兩側海水鹽度剖面及海水流向》示意

  4. 講解:密度流是各個海域的海水因溫度、鹽度的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在相同水深處出現液體壓強差異,引起海水的定向運動。例如,地中海的鹽度高于大西洋,在水深500米處,地中海的海水經直布羅陀海峽流向大西洋,而大西洋表層海水則流向地中海,補償地中海海水的缺失。

  5. 板:《南美大陸西岸的秘魯寒流及秘魯漁場的形成》示意

  6. 講解:補償流的形成、分類,秘魯漁場的形成。

  7.板書:洋流的形成:

  ⑴風海流:主要受盛行風和地轉偏向力作用形成。

  ⑵密度流:海水溫度、鹽度不同導致密度不同形成。

  〖表層洋流的分布的 教學〗

  1. 讀:課本《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2. 提問:對比太平洋和大西洋中、低緯度的洋流分布,從洋流的流向和性質等方面找出共同點。

  3. 讀:《世界洋流模式》

  4. 講解:世界海洋表層洋流分布規律。

  5. 讀:課本《世界表層洋流的分布》

  6. 提問: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流向;形成該海域洋流流向隨季節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7. 講解:北印度洋冬、夏季洋流的形成。

  〖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的 教學〗

  1. 讀:課本P5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2. 提問: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岸的氣候類型有什么不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 講解:澳大利亞大陸東岸為濕潤的氣候類型,西岸為干旱的氣候類型。這是因為澳大利亞大陸東部沿海有東澳大利亞暖流流經,西部沿海有西澳大利亞寒流流過。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增溫、增濕的作用,寒流則對沿岸氣候起降溫、減濕的作用。寒暖流對澳大利亞大陸東、西岸氣候的形成以及氣候的差異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4. 讀:課本P51《世界氣候類型的分布》

  5. 提問:找出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并說出寒暖流的名稱。

  6. 講解:寒暖流交匯的海區,形成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另外,洋流還對航海和海洋污染物的擴散產生影響。

  7.板書:洋流對 地理環境的影響:

  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降溫、減濕

  漁業:寒暖流交匯區形成大漁場

  航運:順風順水快,逆風逆水慢

  污染:范圍擴大,凈化加快

  探究活動

  探究活動:觀測海水運動

  1.觀測風浪運動:

  在沿海地區的學校,可組織學生觀測海洋風浪運動。可利用風速儀測出觀測時的風速,也可收聽當地氣象臺站的氣象預報,將風力大小的數據以及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同時,將目測的浪高數據以及發生的時間記錄下來。分析風力和浪高數據,找出海洋風浪運動的規律,為沿海的捕漁業和航海業提供服務。

  2.觀察潮汐現象:

  在沿海地區的學校,可組織學生觀測海洋的潮汐現象。觀測內容為每天海水的漲落時間、次數、潮差,結合月相變化觀察大潮和小潮的出現。

  >

初中地理教案 篇7

  一、 教學目標:

  1.運用事例,說明地球的形狀;

  2.學會用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表面積描述地球的大小

  3.通過了解人們認識地球形狀的歷史過程,初步培養科學探索的精神

  二、 教學重點: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三、 教學難點:

  地球大小的單位。

  四、 教學過程:

  環節一、地球是圓的嗎?

  人類認識地球的形狀的歷史過程

  1. 天圓地方

  2. 渾天說

  3. 麥哲倫環球航行

  4. 地球衛星照片

  5. 地球是圓的`

  6. 證明地球是圓的證據

  1.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歷史,主要的理論和人物介紹

  2.由于科技的進步,人類對地球形狀和大小有了充分了解。

  環節二、給地球量一量“身”

  認識地球大小的歷史過程及認識地球的真實面貌

  麥哲倫環球航行用三年,今天飛機航行用兩天,地球到底多大?

  可以分別從地球的平均半徑、赤道周長和地球的表面積來回答。

  環節三、地球儀

  1、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

  2、認識地球儀上的裝備。

  3、緯線和緯度。

  4、經線和精度

  5、練習如何利用經緯網定位。

  環節四、本節主要知識小節(標題)

  附:板書

  地球和地圖:

  1、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2、地球儀

  3、緯線和經線

  4、經緯網定位

  環節五、作業布置:

  練習冊第一節 地理填充圖冊第一節

初中地理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讓學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個基本方向,并且學會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2)了解圖例和注記及其應用。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能在地圖上判斷方向,能在野外辨別方向;會繪制教室平面圖和校園圖。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所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

  教學重點

  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

  教學難點

  在經緯網地圖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二、教學過程:

  三、教學時間:三課時

  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講演法

  五、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1.學生打開繪圖本,標注當天的日期,依慣例寫出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晝夜長短的情況。

  2.問上課的此時我們看太陽是往哪個方向看?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提問】養成記地理日記的習慣;復習舊知,從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課題。

  過渡:

  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樣判斷方向?學生交流

  我們今天主要來研究地圖上的方向。

  【學習目的】體驗生活中的地理。

  新授:

  (一)一般地圖的方向判斷

  你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嗎?你會判斷不同地點的相對方向嗎?教師板圖。

  學生說明判斷方向的步驟和關鍵點。

  【設計】1.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判斷方向的方法。2.一般地圖方向的判讀對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點是“參照點”問題,所以,講清楚參照點是關鍵。

  (二)有指向標地圖的方向判斷

  1.所有地圖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嗎?(展示學生中秋節搜集的門票地圖,用箭頭標注了北方。)

  2.為什么有的地圖要標注指向標。

  3.怎樣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

  學生同桌交流、回答。

  4.通過學生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判斷指向標地圖方向的方法。

  (三)經緯網地圖的方向判斷

  1.還記得經線和緯線指示的方向嗎?(經緯儀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經線緯線的.指示方向)

  2.怎樣在畫有經緯線的圖上判斷方向呢?板圖展示。(復習舊知,期待做錯的同學說出或畫出自己的想法)

  4.學生練題

  學生回答。學生板圖畫方向。

  【設計目的】1.經緯線地圖方向的判讀是難點,尤其是兩極地區的地圖判讀,畢竟,對于七年級的小孩子來說,空間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適當運用,可以化難為易,直觀、生動的展示難點內容。2.鼓勵學生說出錯誤答案,對他和其他同學都有好處,老師能從中發現問題所在,使教學更有針對性。3.編題可鍛煉學生從教師的角度思考問題,是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四)小結

  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話:“找不到北了。”來說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頭緒、不知怎么做等等。這句話對你今天學習方向有沒有啟發呢?

初中地理教案 篇9

  一、教學目標設計

  1.了解農業的主要部門、農業的重要性、我國農業分布的差異。

  2.學會用網絡查閱資料,能夠進行信息的分析與綜合。3.培養識圖能力。明確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重要性,增強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同時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二、教學內容及重難點分析

  八年級學生對地理知識已有所了解,有一定的讀圖能力,在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培養其“自主-協作”的學習習慣。農業是很重要的生產部門,但要受自然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農業分布情況,更重要的是要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觀念。

  重點:農業在我國地理分布上的差異。

  難點:理解農業分布差異的原因。

  三、教學模式

  這節課是基于局域網絡下的“學”與“教”,上網查閱著力于培養學生自主協作學習和動手動腦的能力。教學過程中通過人機交互、生生交互、師生交互開展教學活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如下。

  四、教法設計

  本節課利用網絡,采取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動手動腦,實現知識的'落實。

  五、教學過程設計

  授課程序教 師 活 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網絡應用分析導課“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都和農業有關,說明自古以來,人們都非常重視農業。回憶。復述。創設情境,引起興趣。新課探究(過渡:農業與我們有怎樣的關系呢?板書課題)我們先來談談農業與我們的關系。

  (一)農業與我們〖明確〗我們的吃、穿、用都來自農業。什么是農業?農業的主要部門有哪些?發展農業有什么意義?(教師小結)學生閱讀課文后舉手回答。發揮學生的觀察力,培養表達力。過渡:我國的農業是怎樣分布的呢?

  (二)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1.我國的種植業分布在哪里?以種植什么作物為主?為什么這樣分布,與什么有關系?2.畜牧業主要分布在哪里?畜牧業的分布與降水有怎樣關系?我國有幾大牧區?都有什么著名的畜牧品種?3.我國的林業主要分布在哪里?屬于什么地形區?降水情況怎樣?屬于什么干濕地區?4.我國漁業是怎樣分布的?我國淡水漁業最發達的地區是哪里?(教師評價、小結)〖明確〗表現為東部與西部、南方與北方的差異。

  上網查詢,把全班分成四個大組,每組查一個問題。師生互動。在教師指導下,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合作、交流的精神。培養學生歸納問題的能力。把范圍大的事物縮小化。創設視覺平臺。分析我國的農業為什么這樣分布。(師生互動共同完成)學生思考、回答。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反饋練習

  課本活動1(教師指導并評價) 學生讀圖分析、填圖。訓練讀圖能力。

  課本活動2(教師指導并評價)學生思考、分析、作答。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了解影響農業的因素除了氣候、地形之外還有海拔。小結師生共同回顧。查漏補缺,重申重點,進行愛國教育課外作業設計十年后理想農村的圖畫。創設學生大膽設想的平臺。

  六、板書設計

  因地制宜發展農業(一)

  農業與我們 (二)

  農業的地區分布1.農業 1.種植業、畜牧業、林業和漁業的分布

  2.農業的主要部門 2.分布特點

  3.農業的重要性

初中地理教案 篇10

  教學目標:

  1.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區。

  2.了解黃土高原的古代文明和“黃土風情”。

  3.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學重點

  讀圖說明黃土高原的位置、范圍和主要地形區

  教學難點:

  結合圖文資料,了解黃土成因和黃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原因。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明確任務

  說起黃土高原,人們眼前總浮現厚厚的黃土和千溝萬壑的大地景觀,那么黃土的由來和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

  (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知識點一、文明的搖籃讀圖

  1.讀圖6.25,完成下列各題。

  (1)在圖中找出:

  內蒙高原、秦嶺、太行山、鳥鞘嶺。

  (2)在圖中找出:

  陜西省、山西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甘肅省。

  (3)黃土高原東起 山脈,西至 ,北連 高原(大致以 為界),南抵

  (4)黃土高原因覆蓋著深厚的 而得名,地表 、,水土流失嚴重。

  2.古代文明

  (1)在黃土高原上,流淌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黃河流域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2)黃土高原土質肥沃,便于耕種。早在六七千年前,這里的平原就出現了原始的農耕文明。

  (3)北京中山公園是明清帝王祭祀土地、祈禱豐年的場所;位于陜西省黃陵縣的,相傳是華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園。

  3.黃土風情:黃土高原古老的文明和獨特的地理環境,形成了許多獨特的民風民俗。

  (1)黃土高原特有的傳統民居是 ,原因是黃土具有 性,不易崩塌,而且又比較 ,容易開挖

  (2)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陜北民歌是 ,其歌腔高亢而悠長,具有濃郁的“黃土風情”和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知識點二、風吹來的黃土

  運用黃土“風成說”,解釋下列現象

  課本P27頁活動:

  1.下列現象被認為是支持黃土“風成說”的.證據,寫出它們分別說明了什么問題。

  2.關于黃土的來歷,你還有其他的推測嗎?

  歸納:關于黃土高原的成因,科學家提出了很多假說,其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說”。該學說認為,黃土是由風從、和我國西北內陸地區吹來的

  知識點三:嚴重的水土流失

  1.水土流失的原因:

  黃土高原的地表千溝萬壑、支離破碎,造成這種狀況的主要原因。黃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_的地區之一。這里的遭到破壞,疏松的黃土缺少了保護很容易引起水土流失。特別是每遇,泥沙俱下,水土流失尤為嚴重。結合教材圖6.32,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和人為原因。

  (1)自然原因:

  ①黃土土質 ,多 ,許多物質易溶于水;②地表裸露,缺乏 保護;③夏季降水,且多 。

  (2)人為原因:

  ①人多地少,開發歷史悠久,長期的 導致生態環境惡化;② 等活動破壞地表。

  (4)合作探究:討論完成教材29頁“活動”2,得出結論是:①土質:(沙土或粘土)更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②坡度:(陡坡或緩坡)更容易水土流失。降水強度越,水土流失越嚴重。

  2.水土流失的危害

  (1)帶走地表肥沃的,破壞了和,使得自然災害加劇,惡化

  (2)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及河道整治造成了巨大困難。

  (3)閱讀教材29頁圖文資料,完成“活動3”

  知識點四:水土保持

  1、黃土高原生態建設的措施

  (1)采取 等生物措施與等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水土流失。

  (2)合理安排,如陡坡地退耕、,過度放牧的地方等。

  2.合作探究:

  結合教材,30頁“活動”題的圖文資料,討論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

  (1)讀教材圖6. 37 ,討論“打壩淤地”對水土流失的治理:在溝谷中修筑 攔截坡地流失的 ,堆積形成肥沃的 (2)讀教材圖

  6. 38,林草護坡的作用:植樹種草,建設 ,能夠有效減緩暴雨和流水對地表的侵蝕,減少表土流失,起到 、 的作用。

  (3)退耕還林、還草是國家保護生態環境的一項重大舉措:①陡坡地應全部退耕,緩坡地應修建 耕作。

  ②退耕結合 ,發展林、牧等多種經營,解決好農民的生活出路。 ③退耕的同時要控制 的增長,減輕其增長過快對土地的壓力。 ④退耕是一項綜合舉措,黃上高原的 和水土保持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仕務。

  (三)展示交流,自主構建

  (1)疑點、難點、分歧點探究思考

  讀圖6.29,試解釋由“塬”到“梁”再到“峁”的原因。

  明確:源的頂部平坦開闊,四周被流水侵蝕形成;源面受流水侵蝕,溝谷發育,分割成長條狀的;梁進一步被溝谷切割分離,形成孤立的饅頭狀山丘;溝谷進一步發育形成,它是黃土高原農業發達、人口集中的地區。

  (四)鞏固訓練,拓展提高探究

【初中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的教案01-05

初中地理教案04-14

初中地理教案:地形05-03

【薦】初中地理教案01-11

初中地理教案【熱】01-13

【熱】初中地理教案01-08

初中地理教案【熱門】01-09

初中地理教案【薦】02-15

初中地理備課教案05-01

初中教學地理教案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