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1
高一歷史必修二學案(5)
第5課 開辟新航路
一、本課目標
1、課程標準:概述迪亞士、哥倫布開辟新航路的史實,認識地理大發現對世界市場形成的意義。
2、重點:新航路開辟的經過和影響
難點:地理大發現使世界日益聯結成一個整體。
二、檢測反饋
知識點1 “東方的誘惑”——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條件
1.16世紀一位外交官說,在對東方的探險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黃金提供動機”。這反映了當時( )
A.尋找黃金是為了傳播基督教 B.輸出黃金是殖民擴張的重要方式
C.黃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黃金是新航路開辟的推動力之一
2. 新航路開辟前,人類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發展,不同區域文明之間的交流少、相互影響小。造成這一狀況的主要原因是( )
A.人類對世界尚缺乏整體的了解
B.人類技術水平難以克服地理障礙
C.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觀念差異
D.缺少富有冒險精神的偉大航海家
3. 地圓說的流行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條件之一。新航路開辟不久一位德國人繪制的世界地圖,它反映出( )
A.世界各國的封閉狀態被打破 B.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形成
C.中國與西方的貿易日漸頻繁 D.人們對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
知識點2 新航路的開辟
4.以下航海活動由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是( )
①迪亞士抵達非洲南端②達.伽馬到達印度 ③哥倫布從歐洲直通 美洲的新航路 ④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5.15-16世紀西歐國家開辟的新航路主要有( )
①由歐洲到美洲的新航路 ②由歐洲繞道非洲到 亞洲的新航路 ③由歐洲到非洲的新航路 ④由歐洲繞道美洲到亞洲的新航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6. 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劃定了一條分界線。這意味著( )
A.兩國當時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認
B. 大西洋是兩國爭奪的焦點
C. 其他國家被永遠排除在殖民爭奪之外 D. 開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傳播基督教
知識點3 “走向會合的世界”——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7. 馬克思認為,新航路的開辟“使正在崩潰的封建社會內部的革命因素迅速發展”。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 )
A.貿易范圍的擴大B.資本的原始積累 C.商品種類的增加 D.美洲的'殖民化
8. 在世界近代歷史上,曾出現如下國際分工:美洲和東歐提供自然資源,非洲提供奴隸勞動力,亞洲制造日常消費器和奢侈品,西歐則主要從事運輸業、金融業和制造業。促成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 )
A.新航路的開辟 B.荷蘭和英國的殖民掠奪C.世界市場的最終形成 D.第二次工業革命
9. 新航路的開辟后,人類歷史發生了重大轉折。這一“轉折”主要是指( )
A.使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發生轉移 B.世界各民族歷史開始融合為統一的人類歷史 C.人類社會開始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 D.歐洲經濟的發展逐漸超過亞洲
10. “價格革命”給16世紀的歐洲帶來的變化有( )
①金銀價值下降,物價猛漲 ②新興工商業資產階級獲取暴利 ③封建主勢力加強 ④勞動人民日益貧困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高一歷史必修二開辟新航路
11.人們在歷史研究中,由于立場和觀點的差異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會有不同,如關于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這一事件:過去歐洲人總以歐洲為中心來理解;美洲土著居民則立足自身看問題;當今全球史觀的引導下,人們又有了新的認識。能正確反映上述說法的排列是( )
A.發現,文明相遇,侵犯 B.文明相遇,侵犯,發現 C.侵犯,發現,文明相遇 D.發現,侵犯,文明相遇
1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東西航海組織和任務對比表
(2)結合材料一,從東西方航海方式的不同,說明我國明清時期的遠航事業與西方相比由先進轉為落后的原因。
13.(25分)1492年,哥倫布航行到達美洲,開啟了世界歷史的新時代。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問題一:偶然與必然:
有人認為,哥倫布是因為“迷路了”,才偶然“發現”了美洲。也有人認為,當時即使沒有哥倫布,也必然會有別人“發現”美洲。
(1)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的觀點并說明理由。(8分)
問題二:發現與相遇: 15、16世紀以來人們通常使用“哥倫布發現美洲”的提法,“發現”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歐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學者倡議改稱“美洲發現——兩個文明匯合”。1992年,聯合圍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哥倫布航抵美洲紀念活動。
(2)“發現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場上看待哥倫布遠航美洲的?“兩個文明匯合”和“兩個大陸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
問題三:交流與發展:
哥倫布 明清時期的中國 世界市場 歷史機遇
(3)結合所學知識,運用以上四個詞語以“交流與發展”為主題寫一則歷史短文。(10分)
要求:
①緊扣主題,觀點合理;
②史實準確,史論結合;
③條理清晰,合乎邏輯;
④字數在120宇左右。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2
一、培養能力:
(1)學會分析概括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全面影響,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
力,以及從材料中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讀圖識圖能力。
(2)發展學生的辨證思維、發散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對比分析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迪亞士、哥倫布、麥哲倫的學習,培養健全的人格、堅強的意志,確立積極向
上的人生態度。
(2)在認識到開辟新航路是歷史進步的同時,也認識到其過程的血腥味與罪惡感。
二、教學重點:
(1)新航路開辟的原因、經過。
(2)書本上的圖片資料 。
三、教學難點:
1、辯證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2、比較鄭和下西洋與迪亞士、哥倫布等人航行的不同
四、教材分析
本課教材主要從三個方面向學生介紹了歐洲人開辟新航路的歷史:東方的誘惑(即原因和條件),新航路的開辟(即經過),走向會合的世界(即影響)。
本課內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當重要,建議教師在教學時必須注意理順前后教材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興起是新航路開辟的經濟根源;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整個世界相對孤立的狀態,促進了人類文明逐漸成為一個整體。
五、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是高三年級上學期的學生,思維活躍,興趣廣泛,樂于表現,通過高中兩年的學習,對于歷史理論問題的理解能力,歷史知識的儲備和認知水平和抽象思維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沒有形成知識體系,分析問題還缺乏深度。
六、教學方法:
多媒體教學法、問題探究法、歷史情境教學法、、對比教學法
七、教學過程:
(導入)
多媒體顯示15世紀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和16世紀中期歐洲人繪制的世界地圖,讓學生比較兩幅地圖的區別(教師歸納:15世紀的地圖七大洲中只有歐洲、非洲、亞洲三大洲,四大洋中也沒有太平洋。16世紀的地圖形狀雖與現在不同,但基本輪廓已經與現在的世界地圖沒有區別了。),并說出形成這種區別是什么歷史事件造成的,由此導入新課——高一歷史必修二開辟新航路
一、新航路的開辟
(推進新課)教師提問:與新航路相對立的是舊航路,那么什么是舊航路?“舊航路”出現了什么問題讓歐洲人不得不探尋新的通道?新的通道指向哪里?是什么驅使歐洲人去那里進行探尋?14世紀末的西歐人都有這種狂熱追求嗎?這種現象根本上反映了什么?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新航路開辟的原因。 。
多媒體顯示一、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學生帶著以上問題閱讀課文自己找出答案并在課堂上展示)
多媒體顯示“舊航路”
(1)從中國或印度出發,到中亞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達小亞細亞轉往歐洲。
(2)從印度出發,由海路到波斯灣,然后經兩河流域抵達地中海東岸。
(3)從中國出發,由海路進紅海,然后陸路穿越蘇伊士地帶前往埃及轉往歐洲。
教師分析:
早在15世紀以前,歐洲和亞洲就有了貿易往來,商路主要有三條:
一條是完全的陸路,由中亞沿里海和黑海沿岸到達小亞;其余兩條則海、陸并用;
一條先由海路到波斯灣,然后經兩河流域抵達地中海東岸的敘利亞一帶;
另一條從海路進紅海,再穿越蘇伊士地峽前往埃及的亞歷山大。
這三條商路最后都匯聚于地中海東部沿岸地區,東方商品一般先運抵此地,然后轉運歐洲。當時,東方的商品,如香料、樟腦、檀香、絲綢、寶石、布匹等在歐洲市場上極受歡迎,是上流社會的生活必需品,但經過波斯人、阿拉伯人、東羅馬人、意大利人的多次倒手,價格一抬再抬成為極度昂貴的奢侈品。而當時的東西方貿易基本上被意大利人和阿拉伯商人所壟斷,歐洲商人要想直接經營東方商品獨占豐厚利潤只能繞開阿、意商人,另辟蹊徑。
更嚴重的是十五世紀中葉以后,奧斯曼帝國勢力強大,控制了亞歐商路的樞紐,傳統的東西方貿易雖然沒有完全中斷,但土耳其人的橫征暴斂和長期的戰爭使正常的商業秩序遭到破壞,商旅裹足不前。從此東方運到歐洲的商品數量急劇減少,價格卻迅猛上漲。歐洲上層社會一貫視東方奢侈品為生活必需品,不惜高價大批采購,由此導致貿易嚴重入超,貴金屬大量外流,財政不堪負擔。加上西歐商人和消費者早就對居間盤剝的意大利和阿拉伯商人怨聲載道,于是各國紛紛采取行動,希望另尋出路開辟能夠繞過地中海通達東方的新航路。
多媒體顯示 必要性
1、商業危機:東西商道受阻 多媒體展示
材料一哥倫布說過:“黃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寶貴的,黃金是財富。誰占有了黃金,就能獲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同時也就取得了把靈魂從煉獄中拯救出來并使靈魂重享天堂之樂的手段 。”貴金屬黃金成為人人都渴求的東西。
材料二 文藝復興運動興起于14世紀至16世紀,人文主義是其指導思想。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最初形式。它肯定人性和人的價值,要求享受人世的歡樂,要求人的個性解放和自由平等,推崇人的感性經驗和理性思維。
人文主義是一種哲學理論和一種世界觀。人文主義以人,尤其是個人的興趣、價值觀和尊嚴作為出發點。對人文主義來說,人與人之間的容忍、無暴力和思想自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最重要的原則。
學生根據材料回答新的通道指向哪里?是什么驅使歐洲人去那里進行探尋?教師總結并用多媒體顯示
2、社會根源 :“東方的誘惑”--歐洲出現“尋金”熱(《馬可·波羅行紀》的誘導)
3、思想根源:人本主義提倡冒險精神
【備課資料】馬可·波羅和《馬可·波羅行紀》
1271年,馬可·波羅同他的父親、叔父三人,離開了威尼斯。他們穿過西亞和中亞,到達元朝朝廷。他們受到了元世祖的接待,馬可·波羅為元朝政府服務17年。1295年,馬可·波羅回到威尼斯,以后在一次對熱亞那的戰爭中被俘,他在獄中口述了東方見聞,他的口述由一個叫做羅思蒂謙的人記錄下來,成為《馬可·波羅行紀》。
在書中,他描繪了中國的富庶景象和繁榮的城市、眾多的人口。他在書中稱元朝大汗的禁衛軍為男爵,共1.2萬人。他說,大汗每年“頒賜此1.2萬男爵袍服各13次。每次袍色各異,由此共為13色。此種袍服上綴寶石珍珠及其他貴重物品,每年并以金帶與袍服共賜此1.2萬男爵,金帶甚麗,價值亦巨,每年亦賜13次,君主亦有袍服13襲,顏色與諸男爵之袍服同。
唯較為富麗,而其價值未可以數計也。”他還敘述了東南亞和南亞各國的宮殿和佛塔,特別說到那里富有黃金、珠寶。馬可·波羅的敘述中有些荒誕的地方,例如說日本“據有黃金,其數無限??君主有一大宮,其頂皆用精金為之??宮廷房室地鋪金磚,以代石板,一切窗櫳亦用精金,由是此宮之富無限,言之無人能信。”
(教師提問)14世紀末的西歐人都有狂熱追求黃金嗎?這種現象根本上反映了什么? 多媒體顯示圖片《西歐商人清點錢幣》學生根據圖片理解: (教師引導分析)教師:圖中男主人公正在干什么? 學生:數金幣和銀幣。
教師:他身邊的女主人在干什么? 學生:看著他或者幫著他數錢。 教師:女主人手下是什么? 學生:書。
教師:你猜想,在當時的情況下,女主人會讀什么書? 學生:《圣經》或者祈禱用的書,總之與宗教有關的書。
教師:女主人并沒有專心致志地讀書,而是眼睛緊緊地盯著丈夫手中的錢幣,這說明了什么?
學生:說明他們喜愛金錢,渴求金錢,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宗教信仰。
教師:這幅畫實際上反映了當時歐洲人普遍的一種心態就是對金錢的崇拜。對金錢的崇拜從根本上反映了當時商品經濟的發展,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的需要。
4、經濟根源:商品經濟發展和資本主義的萌芽(多媒體顯示)
5、宗教因素:傳播天主教(多媒體顯示)
此時開辟新航路已成為必然之舉,那么要具備那些條件才能使遠航成功?多媒體顯示假
如你是當時的航海家,在怎樣的條件下才能遠航呢?學生自由回答后教師歸納。
多媒體顯示 可能性:
1 客觀條件:
①物質條件:包括海船、物資和資金。
②航海技術:指南針的應用。
③造船技術:已出現了新型的輕便、多桅多帆、快速、艙寬的大船
④地理知識:歐洲開始流行地圓學說,繪制地圖的技術較高
2 主觀條件: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多媒體顯示)合作探究一: 西班牙、葡萄牙走在開辟新航路前列的原因?
①地理位置處于大西洋沿岸
②掌握了航海技術
③是中央集權國家,侈奢享樂需要
④人文主義思想提供了精神動力
⑤傳播天主教的需要
(過渡)在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航海家們開始了探索世界的遠洋航行。
二、新航路開辟的經過
學生閱讀第二目內容及地圖完成表格(多媒體顯示)
教師總結記憶技巧:西班牙向西走,越過大西洋;葡萄牙向南行,繞過好望角。
(多媒體顯示)合作探究二:根據上面的表格內容歸納歐洲航海家開辟了哪幾條新航路?
①歐洲從海洋上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②歐洲通往美洲的新航路;
③從歐洲除出發經有由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回歐洲的環球航行的新航路。
(多媒體顯示)合作探究三:學生根據下列材料比較鄭和下西洋與迪亞士、哥倫布等人開辟新航路的不同。
材料一 成祖疑惠帝(建文帝)亡海外,欲蹤跡之,且欲耀兵弄城,示中國富強。(敕鄭和)等通使西洋,將士卒二萬七千八百余人,多赍(攜帶)金幣。
材料二 據《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來”政策,對竭誠朝貢者“皆倍償其價”;(鄭和下西洋)“欲耀兵異域,示中國富強。所取無名寶物不可勝計,而中國耗廢亦不貲(貲:計算)。”
材料三 哥倫布被任命為發現地的統帥,可以獲得發現地所得一切財富和商品的十分之一并一概免稅;對于以后駛往這一屬地的船只,哥倫布可以收取其利潤的八分之一。 ——哥倫布同王室簽訂的合同
教師總結:
1、目的:鄭和下西洋為了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諸國的聯系,滿足統治階級對異域珍寶的需求;歐洲人遠航是為了開拓市場,攫取暴利,掠奪財富,特別是香料和金銀。
2、性質:鄭和下西洋是封建制度下的政治行為和不計經濟效益的貢賜貿易;新航路的開辟是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性質,屬于資本原始積累的范疇。
3、規模:鄭和下西洋規模龐大,每次航行大小船只有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萬人,最大的海船長44丈,寬18丈,先后航行7次;新航路開辟規模小,人少、船小。
4、時間:鄭和下西洋歷時近30年,而且比新航路開辟早了近半個世紀。
5、經費來源:鄭和下西洋是由政府投資;新航路開辟的經費來自于個人投資或王室支持。
6、歷史影響:鄭和下西洋促進了與亞非國家的友好往來,但貢賜貿易無益于國計民生;此后,中國的遠洋航行幾乎銷聲匿跡。新航路的開辟為新興資產階級開辟了新的活動場所,促進了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加強了世界各地的聯系,人類開始從各民族分散孤立地發展開始走向整體世界。
7、成就不同:鄭和下西洋是中國有史以來去到最遠的地方,但那些地方都是早被世界所了解和發現了的。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則是發現了當時不為世界所知的一塊大陸。
(過渡)新航路的開辟對人類歷史進程產生了重大影響,那么具體有哪些影響?
三、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多媒體顯示)
合作探究四: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有哪些?(提示:從對世界、歐洲和亞非美洲的影響三大方面分析)
對世界:
1、新航路開辟的過程也被稱為“地理大發現”
2、加強了世界各地聯系,逐漸結束各地彼此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融合世界日益連成一個整體
3、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
對歐洲:
1、推動了歐洲的商業發展、貿易中心轉移,引發了商業革命
2、西歐國家走上了殖民擴張與掠奪的道路
3、加速西歐封建制度的解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
對亞非拉:
給亞非拉人民帶來深重災難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3
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主要包括三部分:“柯立芝繁榮”、沖擊資本主義的大危機、意義深遠的新政。
學習本課的目的主要在于使學生對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以及羅斯福新政有比較全面而清晰的認識。1929—1933年經濟危機不僅僅是資本主義世界在經濟上的一次重大危機,也是整個資本主義制度的一場危機,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政治以及國際局勢產生了重大影響,推動了世界整體性發展進程。而羅斯福新政則避免了美國經濟的徹底崩潰,不僅保存鞏固了美國的資產階級民主制度,而且開創了國家大規模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為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樹立了典范。所以本課在世界現代占有重要的地位。
學情分析:
學生對經濟危機和羅斯福新政等世界史內容接觸較少,需借助更多的史料幫助學生理解分析歷史現象和歷史事件。
教學方法:
直觀教學法。針對本課中難度較大的問題,通過引導學生閱讀多種形式的歷史資料,幫助學生認識歷史現象,客觀地去評價歷史事件。
學習方法:
自主研習、小組合作探究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歸納1929—1933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特點和影響。歸納羅斯福新政措施、效果,探究“新政”特點和影響、充分理解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對西方發展的影響。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通過閱讀課內外多種史料獲取歷史信息、認識歷史現象、分析探究歷史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習羅斯福身殘志堅、自強不息和勇于面對危機克服困難的精神。認識到經濟危機是資本主義的不治之癥,只要資本主義制度存在,經濟危機就不可避免。
重點:
1929—1933年資本主義經濟危機影響。羅斯福新政措施和影響
難點:
全面客觀地認識羅斯福新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播放CCTV公益廣告《讀書-主持人篇》視頻,【教師活動】閱讀可以提升我們的品味和文化素養。同樣閱讀豐富的史料也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歷史現象,解決歷史問題。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以閱讀課的方式來學習一下《羅斯福新政》。
大家跟老師一起迅速瀏覽課本,看一下共包括哪三個子目:
【師生共讀】1.“柯立芝繁榮”;2.沖擊資本主義的大危機3.意義深遠的新政。
【投影展示】學習目標和重難點(略)
二.【新課探究】
(一)自主研習
1.自讀課本33頁小字回答:柯立芝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矛盾?
2.自讀課本33--34頁內容歸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
3.自讀課本35--36頁內容歸納羅斯福新政涉及的領域、措施、影響。
(二)自學檢測、合作探究、教師點撥強調
【教師引導】一戰后,國際環境相對穩定,資本主義經濟也出現了一度繁榮,歷稱為“柯立芝繁榮”,那么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矛盾呢?
【投影展示】自學檢測一:柯立芝繁榮的背后隱藏著什么矛盾?
【學生回答】略
【教師引導】生產的相對過剩,造成產品大量積壓,最終引發了股票狂跌,企業倒閉、一些大股東瞬間變得一無所有【投影展示】資料和漫畫
【教師引導】這樣1929.10.24一場空前嚴重的經濟危機就在美國爆發了,那么這場危機具有哪些特點呢?
【投影展示】自學檢測二:歸納1929—1933年經濟危機的特點。
【學生回答】學生根據材料分析說明
【教師引導】這場爆發于美國的經濟危機迅速波及全球,對世界各國,特別是資本主義國家產生了重大影響,下面大家閱讀以下史料探究”經濟危機的影響”
【投影展示】反映經濟危機影響的歷史資料
【學生活動】學生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國際關系角度說明“經濟危機的影響”
【教師引導】這次經濟危機對資本主義經濟、政治,乃至國際關系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這次經濟危機中受害的`是美國,災難中的美國此時迎來了第32屆總統大選。胡佛和羅斯福成為美國總統的候選人,下面大家共同讀他們的競選主題,【投影展示】胡佛和羅斯福競選畫面和競選主題
【學生活動】學生讀競選主題
【教師引導】假如你是美國的民眾,你將把寶貴的一票投給誰呢?
【學生活動】投票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就加一個小插曲,【投影展示羅斯福的生平】據此闡述一下羅斯福最讓你敬佩的地方在哪?
【學生自由發言】(略)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材料來了解一下羅斯福執政時遇到了那些棘手的問題?羅斯福總統又是怎么解決的呢?
【投影展示】危機中美國面臨的種種問題和羅斯福新政的措施,【教師引導】通過這些措施我們共同歸納一下羅斯福新政的特點。
【學生活動】小組討論
【教師強調】新政的特點就在”在它拋棄了美國信奉的傳統的“自由放任”政策,通過立法手段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全面干預,最后使美國成功渡過了危機。
【教師引導】下面我們通過材料來共同了解一下新政后的美國,歸納一下“新政的影響”
【投影展示】新政后美國社會發展的資料
【學生活動】合作探究根據材料從經濟、政治、資本主義發展角度歸納新政效果。
【教師引導】新政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新政不僅挽救了美國,而且使資產階級民主制度得以保存,更重要他開創的國家干預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在二戰后被資本主義國家廣泛推廣,迎來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個黃金時期。就此能否新政“完美無缺”呢?我們又應該如何全面客觀地認識‘羅斯福新政’呢?
(三)師生交流園、拓展延伸
【投影展示】
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于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更堅強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制度面臨到毀滅邊緣的時候,是這個政府(即羅斯福政府)挽救了它。——羅斯福
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羅斯福
【教師引導】問題1.新政有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私有制?
如何理解“新政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
2.新政能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
3.羅斯福新政的實質是什么?
【投影展示】全面客觀評價羅斯福新政資料
【教師引導】目前我國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改革任重而道遠,我們從成功的改革案例中用應該吸取哪些經驗呢?
三.以史為鑒:改革路上的探索
【投影展示】列寧新經濟策:——借鑒資本主義“市場經濟”探索社會主義道路
羅斯福新政:——借鑒社會主義“計劃經濟”,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教師點撥】啟示:開拓國際視野,相互學習、相互借鑒、不斷發展進步,走適合本國國情的道路。
【教師引導】本節課我們利用大量的可內外資料探究了“羅斯福新政”的重點知識,下面大家根據老師提供的知識結構梳理一下本課內容,以便幫助我們構建一個整體的知識結構。
四.知識梳理、課堂小結
【投影展示】學生根據板書自行梳理知識結構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4
知識與能力:
基礎知識:
1、重點: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2、難點:認識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能力培養:
培養利用歷史資料分析、處理問題的能力,通過討論與思考,初步培養高一學生用歷史眼光和歷史意識來理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產生發展和影響。
方法與過程:
①分組討論:前后桌一組,選出組長一人,記錄討論的中心論點并作好發言準備。
②分階段進行問題解決,在高一學生自學階段,老師走下講壇,深入各組討論中,以便隨時發現高一學生在解決過程中出現的疑惑或難點,增加課堂解決的針對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使高一學生認識到我國幾千年前,就有了相當完備的國家運行機制,有相當高的政治文明,從而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認識到中國是一個淵源流長的文明古國,理解宗法制對歷史和現實的影響。
講授新課:
一、單元序言分析: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從1996年開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更進一步證實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那么四千多年前我國國家機器是怎樣運作的呢?本單元我們一起來探究中國古代國家機器運作的制度,即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1、中國古代的朝代:(理清朝代,使高一學生形成時間概念。)
2、本專題的關鍵詞是“政治制度”。考查一個國家一定時期的政治制度,就要注意它的中央政治制度、地方政治制度、政治制度的沿革和影響等各方面的內容。本單元分四個階段對中國古代不同時期政治制度的內容、特點、沿革和影響進行了概述,向我們描述了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脈絡和趨勢。
二、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導入新課:從“大禹治水”的故事講起,可以由高一學生講述導入夏朝的建立。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設問:夏朝是如何建立的? “大禹治水”:傳說很久以前,黃河發大水,把莊稼和房屋都淹了。當時的部落聯盟首領舜就派鰥去治理洪水,但鰥沒有使洪水馴服。鰥的兒子禹就自告奮勇地要求繼續治水。他改變了他父親的做法,用開渠排水、疏通河道的辦法,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從而-了洪水。在治理洪水的十三年間,禹“三過家門而不入”。也正是因為他治水有功,才被舜通過禪讓制推選為部落聯盟首領。后來,禹的勢力越來越大,于公元前20xx年建立了我國歷第一個王朝——夏朝(根據斷代工程,科學地測定夏存在時間為公元前20xx—公元前1600年)。
設問:請觀察一下教材中的插圖《戴冠冕的夏禹》,這時的夏禹有何變化?這時的夏禹因為權勢的強大,已經從部落聯盟首領轉變為夏國王了。(舉例:在禹統治的時期,禹已有特權。相傳因為有個部落酋長參加會議遲到,被禹處死,可見禹已在行使著君王的權力。)冕是古代帝王專戴的禮帽,圭為古代帝王舉行禮儀所用的玉器。
1、王位世襲制
禪讓制,是原始社會部落聯盟內部民主選舉首領的制度,“選賢與能”。設問:成為夏國王的大禹還會繼續推行禪讓制,選出他的繼任者嗎?
材料分析:禹繼位后,社會進一步發展,階級已經形成,組成國家的各政治、軍事要素已經具備,國名“夏”,禹就是“夏后氏”(夏朝)的第一位國王。他的兒子啟殺掉益而奪得王位。從此,“禪讓時代”結束,“夏傳子,家天下”的時代開始。
——《中外歷史問題八人談》
禹雖然按照傳統的禪讓制推舉伯益為繼承人,卻不給他實權。相反,禹把實權給了自己的兒子啟,啟殺掉益而繼承王位。這說明我國原始社會的禪讓制已被王位世襲制取代,中國社會也由“天下為公”的時代進入到了“家天下”的時代。
提供兩段材料給高一學生,可比較分析原始社會的“天下為公”與階級社會的“家天下”: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和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材料二: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大人世及以為禮,城郭溝池以為固故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湯、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選也。
需要注意的是,王位世襲制不僅指子承父位,也包括兄終弟及這種形式。
2、夏商的行政管理制度
夏商時期,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制定了一套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以商朝為例說明。在中央,統治者為王,設相、卿士參與商王決策;卜、祝、史負責占卜、祭祀和記錄王朝大事;武官師執掌軍權,各類官職的主要職能劃分非常清楚。在地方,商時期方國林立,方國首領被商王封賜為“侯”“伯”等,他們對方國擁有一定的支配權力,同時對商王效忠,定期納貢、朝見,并奉命征伐。(這里可結合《商朝疆域圖》和高一學生所熟悉的《封神榜》,以周方國的文王被賜封為西伯侯為例講述,高一學生更易理解。)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前1046年,陜西一帶周部落首領周武王滅商,以鎬京為中心建立西周。西周在強盛時控制的地區,已經遠遠超過商朝。
材料說明:“我自夏以后稷,魏、駘、芮、岐、畢,吾西土也。及武王克商,蒲姑、商、奄,吾東土也;巴、濮、楚、鄧,吾南土也;肅慎、燕、亳,吾北土也。”
西周控制區域西起今甘肅東部,東達海濱,北起遼寧,南達長江,是三代中疆域的王朝。
情境設置:對于如此龐大的`王朝,作為周王,怎樣才能有效地統治?(西周疆域圖)
1、西周的分封制(“分土封侯制”) (武王開始,周公繼續)
(1)分封的目的
鞏固周王室的權力,一是要“封建親戚,以藩屏周”,二是要防止商的遺族叛亂,三是要適應人口不斷發展、疆域不斷擴大的需求。(最根本的即鞏固統治)
情境設置:如果我是周王,我該怎樣進行分封呢?(結合《周朝分封諸侯分類示意表》說明分封的對象,能認識到分封的主體是同姓分封,同時可結合地圖說說一些功臣的封地)
(2)分封制的內容(周王與地方諸侯之間的權利與義務關系)
①武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別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
②被封的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盡到鎮守疆土、隨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舉實例說明,周成王、周康王時期的會盟諸侯,周昭王時期的巡游南方。)③受封的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內實行再分封。(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封制也是一種分級立宗制,天子-諸侯-卿大夫-士,士以下不再分封。)
(3)分封制的影響設問:當周天子把同姓王室貴族、立功的異姓貴族和先代貴族的后裔分封到各地做諸侯以后,他們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是否真如周天子所想,鞏固統治,擴大疆域?(用此設問主要是讓高一學生充分體會分封制帶來的影響,高一學生可結合教材以及自己的認識進行思考。)
教師總結:認識分封制的影響,要注意兩個問題。
第一,周王室力量是否強大,與諸侯國勢力強弱成反比。當周王室力量強大時,就能保持對諸侯國的震懾力,并能通過諸侯國強化對邊遠地區的統治;當周王室力量衰弱時,諸侯國獨立性就會增強,并威脅到周王的統治地位。
第二,分封制在西周時期對周王朝統治的鞏固起了積極作用,但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明顯地削弱了周王室的統治,這是歷史發展的必然。我們既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也不能用后者掩蓋前者。
2、西周的宗法制
設問:在分封制下,為什么分封的主體是同姓王室貴族?同姓王室貴族和周王的關系最親。他們之間是有血緣關系的。而血緣關系的親疏對周朝同姓貴族政治地位的高低,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實際上,西周以血緣關系為紐帶形成的親疏不同的家族結構,構成了當時另一個重要的政治制度——宗法制,它與分封制密切相關。
(1)宗法制的含義簡單說即宗族的法規。它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是用規定宗族內庶嫡系統的辦法,來確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中的地位,最終保證王權的穩定。
(2)內容:嫡長子繼承制,余子分封;龐大的宗族網;與分封制互為表里(其中嫡長子繼承制是的特點)。
(3)影響:確立一整套分配與繼承制度,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家國一體。
早期國家制度以宗法制為核心,用分封制為治理國家的基本形式,用世卿世祿制為選拔官吏的基本方式。
總結:在夏商周時期,王位世襲制、分封制和宗法制構成了古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內容。宗法制通過血緣關系的親疏,規定了西周金字塔式的社會統治秩序,分封制則保證了周王對全國各地的統治。它們互為表里,相互滲透,共同維持西周社會秩序正常運轉。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5
第一單元蘇聯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一課俄國十月革命
一、課程標準:
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二、知識結構:
1、歷史條件
客觀:經濟基礎——具備了帝國主義的特征,生產社會化提高
政治形勢——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一戰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
主觀: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革命性一、課程標準:
簡述俄國1917年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概況,了解世界歷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誕生及其重大意義。
二、知識結構:
1、歷史條件
客觀:經濟基礎——具備了帝國主義的特征,生產社會化提高
政治形勢——是帝國主義鏈條上的'薄弱環節
一戰加劇了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
主觀:階級基礎——無產階級革命性、戰斗性強
領導條件——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黨的正確領導
同盟軍——占全國人口大多數的農民支持革命
2、二月革命
時間:1917年3月
結果:-沙皇統治,形成兩個政權并存的局面
性質: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3、革命準備
方針:《四月提綱》提出兩種不同性質革命的過渡
策略:先提出和平奪權,后組織武裝起義
準備:黨中央會議決定武裝起義
4、十月革命
起義:1917年11月7日;彼得格勒
性質:無產階級社會主義革命
結果:-臨時政府,建立工農蘇維埃政府
措施:對內——宣布平等,廢除特權,收歸國有,沒收土地
對外——簽訂和約,退出一戰
5、鞏固政權
背景:國內——地主資產階級的叛亂;
國外——協約國的武裝干涉
措施:軍事——征兵制、組建紅軍,擊潰白軍;
經濟——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全部國有;余糧征集;取消商貿;強制勞動
6、歷史意義
國際:成為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了一種新的社會制度;
鼓舞推動國際共運和民解運動;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6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建議:
(1)學生課前多方面收集材料(圖書館、網絡、咨詢身邊的親朋好友等等)了解十一屆三中全會前后中國社會的情況,初步感受十一屆三中全會給中國帶來的巨大變化;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制作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探討、師生交談等形式。
(2)導入:教師播放《春天的故事》這首歌,創設歷史情境,營造輕松的歡樂氣氛,將學生的思維激活帶領學生融入歷史,走進歷史。
(3)關于“工作重心的轉移”一目,建議教師,①利用課件展示視頻“十一屆三中全會”,及其他一些相關的圖片、文字資料,讓學生先從直觀上感受這次隆重的會議;
②引導學生從思想、政治、組織三方面分析(歸納教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主要決策;
③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史實分析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并分組討論:為什么說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4)關于“改革:從農村到城市”一目,建議教師:
①有關“農村的經濟體制改革”:
A、演示影視、圖片、文字等資料,再現歷史情境,引導學生討論分析:為什么中國經濟體制改革要首先從農村開始。長期以來我國農業面臨哪些不利因素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怎樣才能調動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呢?
B、演示影視、圖片、文字等資料先熟悉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由來,進一步體會理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概念及意義。
C、結合對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意義的認識,使學生進一步認識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投影近幾年農村出現的“拋荒現象”,引導學生分析原因及解決之策。
②有關“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建議教師提供相關文字、圖片等資料,創設歷史環境引導學生從改革的原因、主要內容等方面進行分析歸納。
(5)關于“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一目,建議教師:
①、引導學生課前查閱資料,分析我國對外開放的.國際和國內背景有哪些,認識對外開放的必然性; 整理對外開放取得的成就。
②、課上以設問的形式,引導學生分組分析這一目內容,可設問如下:
第一組:A、為什么要對外開放設立經濟特區?
B、何為經濟特區?
C、為什么首選深圳等四個地區為經濟特區?
D、經濟特區的設立和發展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和影響?
第二組:A、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14個城市的位置以及1985年后開辟的四個沿海經濟開放區。
B、我國沿海開放地帶發展經濟具有哪些有利條件?
第三組:A、浦東開發的目的?
B、浦東開發的條件?
C、浦東開發前后的變化?
第四組:A、我國的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是如何形成的?
B、有什么特點?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7
通史概要:
本專題主要從古代農業、手工業、商業,以及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四個方面介紹古代中國經濟。在初中已經介紹了一些基本史實,在教學中我們需要把握下列重點:
一是中國古代農耕技術的發展、土地制度的演變和小農經濟的地位;
二是中國古代冶金、制瓷、絲織業的發展概況和技術成果;
三是中國古代歷朝商業發展的表現和特點;
四是中國古代明清時期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和緩慢發展的原因及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地位。
課標要求:
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遠古時期,農業就占據了主導經濟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了解中國古代賦稅和徭役,進而明白古代中國的農民承受的沉重負擔。了解古代中國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問題。了解古代中國水利事業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重大作用。通過對課本內容的學習理解古代中國農業占據主導的經濟地位的原因,從而鍛煉歷史分析和歷史概括的能力。通過對主要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演進的了解,理解工具變革在生產發展中的關鍵作用,從而培養學生運用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歷史史料和歷史圖片,并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大膽想象、數理分析和創新性思維。并使學生學會用比較法、閱讀法、觀察法和歷史聯想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知道古代中國有高度發達的農業文明;我們的祖先在生產實踐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聞名的水利工程,從而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偉大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1.5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和認識中國古代的土地制度和賦稅制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依附于土地的兩個不同階級的深層次關系;理解土地集中與農業經濟發展和民眾-的關系;理解生產工具的革新與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
教學建議:
(1)由十二生肖的圖片導入新課。鑒于本節內容較松散,可以先讓學生快速閱讀各目標題,歸納出本節主要內容。然后在教師引導下,使學生明白本節主要講述了以下幾方面內容:農業的起源、農耕方式和農耕工具的改進、賦稅和徭役繁重、土地兼并問題、古代水利事業的發展。
(2)第一目“‘神農’的傳說”,主要從“神農”傳說和新石器時代的歷史遺存兩方面闡明遠古時代已經存在農耕。在講述中可利用幻燈片打出“神農氏”的畫像和半坡遺址中“粟和菜子”的圖片。
(3)第二目“從‘刀耕火種’到‘以牛田’”,主要闡述了古代中國農業的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可以讓學生閱讀教材后,歸納出古代中國農業的耕作方式和生產工具的改進的具體經過。教師可以利用幻燈片打出耒耜、石斧、鐵鐮,以及耦犁等圖片,增加學生的興趣。然后引出設問:為什么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古代中國的農業一直都使用牛耕,而沒有得到突破性的進步呢?由此引出古代中國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主。
(4)“泰半之賦”和“沉重的力役”兩目內容主要闡述古代中國農民承擔著賦稅和徭役,在講授中只需要使學生明白古代中國農民負擔沉重,處于社會的低層即可。
(5)第五目“貧者無立錐之地”,需要依據課程標準,補充介紹古代中國土地制度,使學生了解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存在著不同的`土地制度。在講述“土地兼并”問題時,讓學生閱讀教材中幾個相關的例子,切身感受古代農民受到地主的沉重盤剝,由此引導出土地兼并嚴重必然會導致王朝動亂。
(6)第六目“大禹和他的繼承人”,只需要按照教材介紹,可以補充大禹、都江堰等圖片資料。
二、古代中國的手工業經濟
課標要求:
列舉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認識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掌握古代中國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并深入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結合課本中所提供的歷史圖片和內容,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與能力;結合地圖理解古代中國不同時期手工業中心的地理分布,培養學生的歷史時空感和觀察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中所提供的歷史文獻和圖片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大膽的想象、合理的歷史推理和主動的探究。并嘗試運用觀察法、閱讀法(包括歷史文獻、地圖等)訪問法、調查法等方法進行歷史問題的探究和思考。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內容的學習,知道我國古代有高度發達的手工業技能和完備的手工業部門,中國的手工業生產歷史悠久、成就輝煌。從而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對我們偉大祖國與中華民族的熱愛之情。
教學課時:2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
難點:理解中國古代手工業發展的基本特征。教師要引導學生從當時的社會經濟形態上去理解手工業的發展,可以適當地借助歷史文獻法和講解法,加深學生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分析“工官”制度的利弊及其原因,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學生進行探究。秦朝創建中央集權制度的作用和影響。
教學建議:
(1)教師首先采用談話法,了解學生關于對我國古代手工業的知識有哪些?例如,絲綢之路是什么時候開通的?海上絲綢之路的路線是什么?為什么說中國有“瓷器大國”之稱?青銅器的原料是什么?然后進入本課學習。
然后從總體上讓學生明白:本節主要講了兩部分內容——古代手工業經營形態(田莊手工業、官營手工業和私營手工業)和古代手工業主要內容(紡織業、冶金業和陶瓷業)。
(2)“田莊手工業”一目,總體上介紹了中國在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背景下的手工業生產的基本情況。首先需要使學生明白“自然經濟”的含義,然后結合教材中幾個實例,理解莊園手工業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重要內容,其處于輔助性地位,是副業。
(3)“工官”制度一目,主要介紹了官營手工業。學生除了解官營手工業產生的原因、特點外,重點理解官營手工業存在哪些弊端。
(4)“織女的勞績”一目,主要以朝代為序敘述了中國古代絲織業的發展與成就。在進行這部分教學時,可適當增加古詩詞中的史料,如《詩經》、漢樂府《孔雀東南飛》和《陌上桑》、等一些關于蠶桑生產和絲織業發展的史料情景,使學生認識蠶桑絲織技術是我國的偉大發明,激發學生愛國主義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5)“攻金之工”一目,主要講述我國古代冶銅和冶鐵技術的發展。教學時可以適當增加有關青銅器、冶煉廠、鐵器等有關實物和照片,讓學生感受到歷史情景的再現;同時引導學生回憶初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關于冶銅技術、冶鐵與煉鋼技術的內容,認識到鐵農具的推廣與使用,有力地推動了社會生產的發展。
(6)“奪得千峰翠色來”一目,主要介紹古代中國的陶瓷業的成就。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展示古代精美的陶器和瓷器,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民族自豪感。有條件的學校可組織參觀景德鎮或當地瓷窯,了解瓷器的制作工藝及瓷窯建設史,撰寫一篇考察報告。培養學生觀察問題與分析問題及寫作的能力,讓學生養成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習慣。
三、古代中國的商業經濟
課標要求:
概述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國商業發展的特點。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中國古代商業生產和轉運貿易的基本情況;了解中國古代各朝代“市”的基本知識;了解各朝代文人對當時商業發展的客觀性描述;了解各朝代作為商業中心的都市;深入理解中國古代商業發展過程中“市”的發展歷程及其在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的突破的內在原因,以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的遷移能力和理解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還可以通過觀察法結合教材中所提供的歷史圖片和史料對中國古代“市”的發展和演進、古代中國商業中心都市的基本情況進行分析和論證;教師可以利用啟發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在必要的關鍵環節上還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給予學生以適當的指導;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可以了解到中國古代商業經濟的發展狀況,認識商人在中國經濟進步中的作用。同時學生還應當認識到,雖然中國古代商人擁有巨大的財富,對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他們的社會地位卻十分低下。而且歷代統治者都通過“重農抑商”政策來限制和壓制商業的發展,阻礙了中國新的富有活力的經濟形態的誕生。
教學課時:1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中國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市”的發展和演變,培養學生的歷史概括能力和總歸納能力。
難點:要求學生理解中國古代“市”在時間和空間上限制的突破和商品經濟的內在聯系;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中國古代商人經濟實力和社會地位不等的深層次原因。
教學建議:
(1)由《喬家大院》劇照,引出明清時代的晉商,引入本節內容。
(2)“富商大賈周流天下”一目主要講述兩部分內容:鄉村的商業活動和古代商人的活動引導學生分析《四民月令》中內容,使學生明白在鄉村中已存在農副產品的季節性買賣。對于“古代商人的活動”這部分內容,需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圖文資料,讓學生閱讀教材后,整理出古代商人的活動。
(4)第三目主要講述了古代“市”的發展。需要按照教材順序整理出從秦代到明清“市”的發展過程。在講述中充分利用教材中圖文資料,同時教師也可以補充一些相關的圖片,如《清明上河圖》,讓學生感受到古代“市”的繁榮,同時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
(5)“商人重利輕離別”一目,主要講到商人往來奔波的生活方式,發達的古代商運,以及客商的風險三部分內容。教師需要充分利用教材現有文字和圖片資料,讓學生感受古代商人的奔波、艱苦的生活。同時也可以讓學生介紹他們所了解的與商人生活相關名著,激發學生的興趣。
(6)“商業都會的崛起”一目,主要介紹古代中國商業都會的發展情況。需要按照教材順序,介紹從戰國到清代商業都市的發展情況。教師可以利用課本插圖“清《盛世滋生圖》”,向學生介紹清代蘇州城的商業繁榮情況。
四、 古代中國的經濟政策
課標要求:了解“重農抑商”“海禁”等政策及其影響,分析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發展緩慢的原因。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有關中國古代王朝經濟政策的基本知識;借助歷史文獻深入理解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政策的實施原因和所帶來的經濟后果,從而培養學生閱讀歷史文獻的能力,及借助歷史文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學生可以根據教科書與教師提供的考古材料、歷史文獻及自己的觀察所得,進行推理分析,大膽地比較論證,主動探究各個歷史問題的答案。學會用觀察法、比較法、閱讀法等探討有關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學生了解古代中國的重農抑商的經濟政策壓抑了中國社會新的生產方式的萌芽,理解我國今天的改革開放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教學課時:1課時。
重點難點:
重點:理解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政策和區域經濟管理方式,培養學生的歷史分析能力。
難點:古代中國是一個以農為本的社會,要求學生能站在這一高度上去理解重農抑商實施的原因,此外,不可忽視超越經濟的政治文化的因素;理解區域經濟管理的方式的差異和統治集團的階級屬性的深層次關系。
教學建議:
(1)先讓學生閱讀課前提示和各子目內容,讓學生明白古代中國采取了哪些經濟政策,其中最基本的經濟政策則是“重農抑商”政策。
(2)“重農抑商”一目是本課重點。使學生明白“重農抑商”政策的目的、各朝代實施的具體措施,結合教材“學習思考”,共同探討其歷史影響,側重于指出其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在分析原因時,可以補充一些歷史資料,加深學生理解“重農抑商”政策的弊端。
(3)“區域經濟政策的傾斜”一目,可依據教材講清這一政策帶來的影響——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重點闡述秦朝和西漢的具體政策。在講述東漢六朝全國經濟重心東南移時,注意補充古代中國經濟重心南移過程的資料。
(4)“工商業的管理”一目,首先使學生明白這是重農抑商政策的具體表現。然后介紹從秦代開始的各朝具體措施,重點闡明秦漢時期措施。在講述明清“海禁”時,補充一些歷史資料,加深學生對“海禁”政策的理解。使學生明白這種“海禁”政策使得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發展受挫,加速了中國落后與西方。同時使學生認識到:對外開放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意義。
(5)“禁奢侈”一目,重點闡明兩點:一、“禁奢侈”政策在某種意義上也是抑商政策的輔助政策,也是抑商政策的具體步驟。二、古代中國禁奢之風無法抑制的原因是統治者“自上”的腐敗。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8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了解陸王心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張;正確認識宋明理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及其影響。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史料研習,閱讀教材學習陸王心學的主張,培養史料分析及歷史信息獲取能力;通過小組討論,探討理學的歷史影響,提高歷史問題思考能力,培養團隊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對宋明理學及其代表人物相關知識的學習,進一步加深對中華民族精深,源遠流長的思想文化的理解,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陸王心學的主要觀點;理學的影響。
難點:對“致良知”的理解。
三、教學方法
1、教師講授法;
2、合作探究法;
3、史料研習法。
四、教學用具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講述“王陽明格竹”的故事:陽明治學,初效朱熹格物致知之說。曾與友同靜坐格竹,以期致知。友三日而憊。陽明持至七日,豁然頓悟,遂反其道而行之。那究竟王陽明是如何反其道而行之的呢?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來進入今天的學習。
環節二:新課教學
(一)陸九淵的心學
教師課件出示如下表格,要求學生閱讀教材,找出心學代表人物陸九淵在世界觀和方法論方面與宋明理學代表人物不同的觀點主張。
學生閱讀教材,得出陸九淵的世界觀認為“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尋找,“心即理也”,“心”是世間萬物的本源。并提出了“發明本心”的方法。
(二)王陽明的心學
(1)教師課件展示王陽明畫像,簡單介紹王陽明生平,并講授:王陽明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認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就在自己的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復良知就能成為圣賢。
(2)課件展示如下兩則小故事,加深對王陽明心學的理解:
故事一
一次王陽明與朋友同游南鎮,友人指著巖中花樹問道:“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王陽明回答說:“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既來看此花,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繼承陸九淵的.觀點,心外無物,心即理也。
故事二
王守仁的門人,夜間在房內捉得一賊。他對賊講了一番良知的道理,賊大笑,問他:“請告訴我,我的良知在哪里?”當時是大熱天,他叫賊脫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說:“還太熱了,為什么不把褲子也脫掉?”賊猶豫了,說:“這,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賊大喝:“這就是你的良知!”→人天生具有良知,要“致良知”。
(三)理學的影響
(1)師生共同歸納陸王心學代表人物及其觀點,回顧程朱理學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觀點。
(2)教師課件展示如下名言:
①魯迅的名言:吃人。(《狂人日記》)
②戴震:“人死于法猶有可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③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④于謙:“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⑤林則徐:“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驅之”。
⑥張載:“為天地立心,為聲名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要求學生感受如上名言,并結合教材進行小組討討論:理學的影響如何?教師引導從積極和消極兩個角度評價理學。
(3)學生討論之后自由發言,教師最終總結:
①消極:宋明理學用三綱五常維系專制統治,壓抑、扼殺人們的自然欲求,產生了消極影響。如清代學者戴震所抨擊的,“酷吏以法殺人,后儒以理殺人”,“人死于法,猶有憐之者;死于理,其誰憐之”。
②積極:理學重視主觀意志力量,注重氣節、品德,講求以理統情、自我節制、發奮立志,強調人的社會責任和歷史使命,又凸顯人性的莊嚴,對塑造中華民族性格起到了積極作用。
總結過程宗教師提示認識歷史現象要采用辯證的觀點,、客觀,一分為二的進行分析。任何只強調一個方面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環節三:小結作業
小結:教師帶領學生分別復習陸九淵和王陽明心學的主要觀點。
作業:自主探究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有什么異同之處?
六、板書設計
陸王心學
一、陸九淵
①心即理也
②發明本心
二、王陽明
③致良知
三、對理學的評價
積極、消極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9
教材解讀:
本課課標要求學生知道古代中國農業的主要生產工具和耕作方式,理解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學習時應從生產力角度提綱挈領地分析概況古代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農業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產部門,也是我國古代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逐漸形成了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也促進了生產組織的小型化,以家庭為單位的“男耕女織”式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形成,小農經濟成為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形態的基礎。小農經濟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在中央集權制度形成發展時期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水平,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展。但是隨著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發展,成為阻礙生產發展的因素。
方法指導:
為了更好地把握本課,課前要求學生分別搜集整理中國古代農業的相關知識,充分預習好課本知識。課上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通過歷史圖片和歷史資料提出問題、設置懸念,巧妙地引導學生主動認識歷史和探究歷史。通過情境再現,讓學生身臨其境,走進歷史。鼓勵學生進行問題探究,層層剖析和比較,大膽回答,積極發言,為學生展示自我提供機會和平臺。
教材整合:
本課一條重要的線索就是生產力的提高,而生產工具的改進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標志。
隨著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耕作方式不斷發生變化,從刀耕火種到石器鋤耕再到鐵犁牛耕,至此鐵犁牛耕成為主要耕作方式,精耕細也成為主要生產技術。精耕細作是對中國傳統農業技術的一種概括,萌芽于夏商周時期,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是技術成形期,隋唐宋遼金元是精耕細作的擴展期,明清是深入發展期。鐵農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廣是精耕細作技術發展的基礎。
商周時期,由于生產力低下,工具簡陋,勞動者集體耕作;春秋戰國時期,鐵農具出現和逐步推廣,以家庭為單位的個體農業經營成為可能,小農經濟逐步形成,集體耕作被小農經濟取代,男耕女織成為主要生產的組織方式。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首先給學生放映黃梅戲《天仙配》中《夫妻雙雙把家還》視頻選段。歌詞是“(七)樹上的鳥兒成雙對,(董)綠水青山帶笑顏。(七)從今不再受那奴役苦,(董)夫妻雙雙把家還。(七)你耕田來我織布,(董)我挑水來你澆園。(七)寒窯雖破能避風雨,(董)夫妻恩愛苦也甜。”提問學生,七仙女和董永所向往的生活是什么樣的?這種生活方式有什么特點?帶著問題進入新課。
感知目標
通過整合教材,整體感知目標,并通過多媒體展示,1、早期的農業生產2、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3、男耕女織的小農經濟4、中國古代農業的特點,使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前提下,把握本課重點。
講授新課
(一)早期的農業生產
1、請同學們看地圖冊《南北兩大農業經濟區的形成》,讓學生了解中國的農耕經濟形成了南北兩大經濟區,形成南稻北粟的格局,認識到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之一是以種植業為主以家畜飼養業為輔。
2、進行歷史遺跡探究,通過展示河姆渡遺址、半坡遺址和馬橋文化遺址的相關資料讓學生明白當時使用的工具是石斧、石鏟、石鐮、木耒、骨耜,分析歸納在原始社會、商周時期耕作方式。
(二)精耕細作的傳統農業
1、采用列表的方法,按照原始社會、商周,春秋戰國、兩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順序,從生產工具、耕作方法、農作物種類和水利灌溉等方面,說明中國古代農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2、展示春秋戰國以及西漢和唐宋農業生產的基本工具,使學生意識到中國古代農業生產工具的變革。
3、通過圖表讓學生明確我國傳統農業耕作方式的演變方式,形成精耕細作技術的基礎,分析出早期農業生產發展進步的根本原因,使學生了解生產工具和耕作方式的關系,最后了解中國古代農業在古代世界居于領先地位,使學生增強愛國意識。
(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1、展示小農經濟的幾個問題,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分別討論某個問題然后各個小組有一個代表進行回答。第一小組討論小農經濟形成的條件,第二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特點,第三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有利影響,第四小組討論小農經濟的不利影響。通過分組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展示材料
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今使烏獲、藉蕃(大力士)從后而牽牛尾,尾絕而不從者,逆也。若指之桑條以貫其鼻,則五尺童子牽而周四海者,順也。”
材料二:“徐州古豐縣,有村曰朱陳。去縣百余里,桑麻青氛氳。機梭聲札札,牛驢走紜紜。女汲澗中水,男采山上薪。縣遠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財不行商,有丁不入軍。家家守村業,頭白不出門。······”
材料三:春耕夏耘,秋獲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給徭役。春不得避風塵,夏不得避暑熱,秋不得避陰雨,冬不得避寒凍。四時之間,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來,吊死問疾,養孤長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復被水旱之災,急政暴賦,賦斂不時,朝令而暮改。 ——西漢晃錯《論貴粟疏》
請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產技術?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樣的生產方式?它有什么特點?
(3)材料三反映了小農的生產生活狀況,概括該則材料的觀點。
(4)根據以上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歸納我國古代農業發展需要哪些條件?
學生討論回答后展示答案:(1)牛耕技術。(2)生產方式:“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特點:①以家庭為生產、生活單位。②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③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主要觀點:農民長年勞累、生活貧困;賦稅和徭役負擔沉重:農民生產規模小,生產資料有限;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差;生產、生活條件艱苦。
(4)古代農業發展需要的條件:①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生產技術的不斷進步、水利的興修。②政府要減輕對農民的剝削。③優越的自然環境。④穩定的社會環境。
(四)概括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基本特點
從歷史地位、生產結構、基本特征、基本模式等幾方面,小組討論古代中國農業經濟的特點,然后展示。
1、歷史地位:中國是獨立發展、自成體系的世界農業起源中心之一。
2、生產結構:種植業和家畜飼養業相結合,以種植業為主,家畜飼養業為輔。
3、基本特征:農業生產精耕細作。
4、基本模式: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
知識拓展:
當今中國農村人口膨脹,農民生活條件急需提高,如何處理好“三農”問題是中國社會走向和諧健康發展的重要課題,回顧中國古代農業的發展歷程,結合農業發展的現狀,談談你的看法和建議。
展示:1. 因地制宜,發揮各地特色優勢2、精耕細作和現代科學相結合; 3.保護生態環境,堅持可持續發展;4.完善水利設施,政府重視。
課堂小結:
我國農業歷史悠久,在世界眾多文明古國中居于領先地位。在有利的自然條件下,由于生產工具的不斷改進,水利工程的興修,中國農耕文明得到發展。春秋戰國時期,形成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方式, 以家庭為生產單位、“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經濟也成為中國古代社會的主要基本模式。鑒古知今,了解我國古代農業的發展規律和特點,將有利于促進現代中國的農業發展。
教學反思:
本課以學生所熟知的戲劇入手,化抽象為具體,便于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易于接受。在教學中,結合教學目標,圍繞著四個問題,由淺及深,展開問題探究,有利于形成學生的思維主線。在充分利用課本資源的基礎上,教學中又整合了鮮活的歷史圖片和資料,使學生易于建立知識結構。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課試圖通過各種途徑,活化歷史教材,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追求知識,在掌握歷史知識中,提高自己認知水平,促進社會的發展。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10
課標要求:
了解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認識其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①了解鄧小平南方談話及其重要作用,認識鄧小平理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指導思想。
②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認識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③了解中共十五大關于建設比較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進行現代化建設的重大決策,充分認識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意義。
(2)過程與方法:
①多方面收集有關蘇東劇變、中共十四大、上海浦東開發、中共十五大等重大歷史事件的材料(圖書館、網絡等等),引導學生對材料進行判斷、整理和分析從中提取有效信息,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的艱巨性。
②通過本單元內容的回顧和綜合,培養和提高分析認識當代一些重大問題的能力以及從宏觀上把握歷史發展趨向的能力和動態歷史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條件。而中共十五大則是共產黨人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和認識深化,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業全面推向前進奠定了理論基礎。
②通過本專題的學習,充分認識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知道鄧小平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
③引領學生建立一種開放、包容和與時俱進的心態,樹立向偉人學習的志向和為中華民族進一步發展做貢獻的決心。
重點難點
重點:鄧小平南巡講話;中共十四大;中國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中共十五大
難點:如何理解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建議:
(1)、課前設置思考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開始了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在這個過程中仍然會遇到一些障礙,你認為會有哪些障礙?應如何突破這些障礙?引導學生查閱資料了解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階段的背景。
(2)、關于“歷史性的跨越”一目,建議教師:
①演示有關東歐劇變、蘇聯解體等文字、圖片材料,了解中國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經濟發展所面臨的惡劣的國際環境;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科學性和實踐的艱巨性。
②學生歸納鄧小平南巡講話的主要內容,并分析其意義。
③學生歸納中共十四大的主要內容,并分析其意義,明確鄧小平南巡講話和中共十四大的召開標志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3)、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一目,建議教師:
①學生概述中國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決策過程(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決定;國有企業改革;中共十五大的創新)
②分析中共十五大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上的意義。
(4)進行專題總結,讓學生明白以下幾個道理:
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是科學的、艱巨的。
②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我們要及時根據變化了的形勢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生產力的發展。
【高一歷史必修二教案】相關文章:
高一必修二教案01-16
高一歷史必修二知識點總結01-17
高一歷史必修二會考重要知識點總結06-14
關于必修三歷史精選教案07-22
高一地理必修二教案02-02
歷史:經濟成長歷程 (人教版必修二)同步試題+同步教案12-17
語文高一必修一教案10-19
蝶戀花教案(蘇教版高一必修)12-17
高一必修二英語必考作文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