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時間:2023-01-21 01:45:19 地理教案 我要投稿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精選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中高一地理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精選7篇)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1

  課標要求:

  根椐有關資料,說明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材分析:

  從標準的要求看,學習的重點不在全球氣候變化本身,而是把全球氣候變化看作是客觀存在的事實,從而探討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所以教材并未分析全球氣候變化的原因,而從資料中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地理環境及人類活動的影響。

  所以教材安排了三方面的內容:

  (1)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2)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三方面說明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系

  2、了解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趨勢

  3、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二、能力目標

  1、培養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培養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樹立學生的環境、全球觀念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具準備:錄像帶、投影儀、投影片、全球變暖的有關資料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閱讀資料:

  ①1982年冬,美國紐約出現22℃高溫,創百年紀錄;

  ②1987年夏,希臘雅典出現罕見持續46℃高溫天氣;

  ③1988年7月,中國武漢高溫天氣持續25天之久。

  ④20xx年也出現了持續40多天的高溫天氣。

  思考:上述現象反映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全球變暖。

  教師引入:全球變暖已成為全球性大氣環境問題,它直接造成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基礎的破壞。因此,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板書: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6—47《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氣候變化?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是什么?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

  ④各種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氣候變化的相互關系?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我國的情況如何?

  3、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系?

  板書: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學生回答:

  1、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變化的一種反映。

  (1)氣候變化主要表現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2)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近代氣候變化三種類型。

  (3)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4)大尺度的氣候變化是小尺度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據,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則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我國氣候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近百年來,我國氣溫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氣溫都在上升。例如,我國北方地區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氣溫上升并不明顯,甚至下降。這說明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板書: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為什么?

  (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么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二者的變化差別很大。

  (2)近現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該因素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毀林等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過渡: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那么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1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部分思考這一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板書: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于有些地區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

  板書:

  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紹: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象,它是長期緩慢進行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將會上漲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

  板書: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介紹:溫度是農業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科學家預測,就地區而言,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發展中國家位于低緯度地區,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板書: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介紹: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過程,可能使蒸發加大,改變區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轉折:既然全球變暖會引起很多不利影響,那么作為人類應如何面對這一挑戰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板書: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討論: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部分討論人類應如何面對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規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課堂總結: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1、概念、表現、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定性與供需矛盾。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教學反饋:

  1、與“溫室效應”的產生有關的主要是下列氣體中的:B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二氧化硫D、氧化氮

  2、全球變暖的后果有:C

  A、因蒸發強烈,海平面下降

  B、中緯度溫帶地區降水倍增

  C、對人們的生存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D、高緯度地區會因氣溫升高而使降水減少

  3、全球氣溫升高和生態環境惡化是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就全球氣溫升高對今后100年內地

  球環境的潛在環境的潛在后果,表述不正確的是B

  A、山地零度等溫線將上移150~500m

  B、全球將普遍變的干旱

  C、森林帶將向兩極推移

  D、海平面將上升10~95cm

  4、太平洋海域附近某珊瑚礁島國因環境變遷將_舉國移民,這里所講述的“環境變遷”最可能的是A

  A、海平面上升B火山爆發

  C、酸雨侵蝕D臭氧層空洞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2

  一、教材分析:

  地殼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眾多要素的基本載體。了解地殼的物質組成與物質循環,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前提。地殼的物質組成主要為礦物與巖石,地殼物質的運動,構成了大大小小的物質循環過程,其中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就是地質循環。

  二、教學目的:

  1.了解礦物的定義及分類,能正確識別常見的礦物。

  2.觀察巖石標本,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3.運用示意圖說明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過程。

  4.結合實際,理解地質循環對地表形態的影響。

  5.通過對不對礦物、巖石的對比,初步學會對常見巖石的識別方法。

  6.通過對常見礦物和巖石的簡易識別,了解礦物的基本特征,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

  7.通過填繪地殼物質循環示意圖,說明地殼物質的循環過程,從而提高學習能力和想像能力。

  三、教學重點:

  1.三大類巖石的特征及其成因。

  2.地殼的物質循環。

  四、教學難點:

  1.正確識別常見的礦物。

  2.地殼的物質循環。

  五、教具:

  教師:礦物、巖石標本、瓷板、多媒體課件學生:采集巖石標本

  六、教學方法:

  講解法;圖表對比法;多媒體課件演示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在第一章,我們從宇宙的角度了解了地球,現在讓我們回到地球,站在地球上來認識人類的唯一家園--地球。我們知道,地球從形成至今經歷了46億年,而在這漫長的時間里,其地表形態、大氣環境等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這些變化是由于什么引起的呢?

  引起這些變化的主要因素就是自然環境中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那么自然環境中的物質是怎樣運動的?能量又是如何進行交換的呢?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課程地殼的.物質組成和物質循環。

  講授新課

  一、地殼的物質組成(板書、圖片、幻燈片并講解)

  (一)礦物(板書并講解結合用表格形式講解)

  1、礦產的概念(板書并講解)

  2、礦產的基本存在形式(板書并講解)

  3、礦物的硬度等級

  4、礦產的形成

  地殼中的礦物很少單獨存在,它們常常按一定的規律聚集在一起,形成巖石。(二)巖石(板書并講解)1、巖石的概念(板書并講解)

  2、地球上主要的巖石類型、成因及主要特征(用表格形式講解)

  研究表明,我們生活的地球已走過了她46億年的漫長歷史。在這46億年中,她經歷了滄海桑田的變化,其中規律最大、歷時最長、影響最為深遠的是地質循環。

  二、地殼的物質循環(板書并講解)

  (一)地質循環(板書并講解)

  (二)巖石的轉化(板書并講解結合幻燈片講授)

  巖漿巖沉積巖

  上變變風化

  升熔質侵蝕

  冷融作搬運

  凝沉積

  巖漿變質巖

  熔融作用

  特別講授:化石的地質意義

  復習新知

  地殼物質循環需要的時間很漫長,往往需要幾十萬年,有的要經過幾億年,遠遠超出了人類歷史的長度。從這個意義上說,巖石和礦產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我們要提倡保護和合理利用礦產資源。

  地殼的物質循環一刻也不停地進行著,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地表形態,只是地殼的物質循環一段時期內留在地表的痕跡而已。因此,在自然界中物質的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我們要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地殼的演化。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3

  學習知識要點

  (1)解釋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點。

  (2)了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

  (3)掌握天體的系統結構,以及地球在天體系統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重難點分析:

  本節內容是學習本單元知識的基礎,也是同學認識地球宇宙環境的重要內容。其中天體和天體系統結構是本節的重點,是認識宇宙的組成和運動變化的基本內容,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是本節的重點也是難點。

  學習思路:

  [問題] 什么是宇宙

  [問題] 宇宙中的物質通稱為 。有哪些類型如何區別它們

  恒星

  行星

  衛星

  星云

  流星

  彗星

  [問題] 宇宙中各種天體之間有何運動關系

  將天體系統層次用簡圖表示:

  [問題] 讀太陽系模式圖和九大行星數據完成

  (1) 在示意圖中標注九大行星名稱、小行星的位置

  (2) 注意九大行星的公轉和自轉的'方向及軌道,參比公轉和自轉的周期。

  (3) 按結構把九大行星劃分為類地、巨、遠日行星,它們各有哪些

  [問題] 地球是一顆普通的行星,但又不同于太陽系中其它的行星,為什么

  (根據地球在太陽系中位置和九大行星的數據資料,分析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條件。)

  討論活動

  [問題] 在地球以外的天體上是否有生命存在

  (收集關于UFO、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資料,批駁一些偽科學言論)

  [問題] 人類如何好好保護自己的家園——-地球

  同步練習:完成基礎訓練P2-4

  知識檢測:(省會考綱要)

  1. 什么是天體:

  2. 用簡表區別不同級別的天體系統:

  3. 日地的平均距離是:

  4. 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的

  說明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巖石的組成、三大類巖石及其簡單成因,并通過了解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化從而明確地殼物質循環關系。通過學習巖石、礦物和礦產等概念,使學生了解巖石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系。通過閱讀地層和化石等資料,使學生認識巖石在科學研究上的意義,并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辯證唯物主義教育和科學觀念教育。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是整個單元的知識基礎,關于這一點教材在引言部分敘述的較清楚,引言部分說明巖石是地殼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陸地環境和整個地理環境重要的組成要素,是陸地上生命及人類生存的基地。巖石是構成地貌的物質基礎,這在第二節教材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密切關系,巖石是土壤的發育及其物質組成的基礎,這可從第四節教材中得知,另外引言中特別提到巖石與人類關系最為密切,對人類也最為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各種礦產資源。引言部分敘述較為概括、簡練,并且與后面章節的聯系較為緊密,也為后面章節的學習進行了較好的鋪墊。

  除引言外,本節教材還包括三部分內容:巖石的組成、三大類巖石及其簡單的成因、三大類巖石的相互關系及地殼物質循環。這三部分知識環環相扣,由地殼中的化學元素在地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礦物→礦物組成巖石→三大類巖石及其簡單成因→三大類巖石的相互轉換關系→地殼物質循環,教材以遞進的方式呈現,利于學生的學習。

  在“組成巖石的礦物”這部分內容中,教材首先介紹地殼中主要化學元素的含量,并以圓內扇形百分比圖的形式呈現,使學生能夠一目了然;了解了地殼中化學元素的組成,教材進而說明礦物和礦產的概念,這部分內容突出的特點是與人類生產和生活聯系密切,特別是所舉實例都是與學生生活聯系最密切的,學生最為熟悉的,拉近了課堂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距離,同時所列舉的礦物實例又兼顧了學生對于巖石概念的理解,并突出了礦物與巖石的關系,而且配以圖片增強對礦物的感性認識。

  在學生對礦物已理解,初步了解礦物與巖石關系的基礎上,教材安排了“巖石及其成因”的內容,這部分教材首先以花崗巖為例介紹巖石的概念,其次介紹了三大類巖石分類依據、簡單的成因以及巖漿巖、沉積巖、變質巖中幾種常見的巖石及其特點以及巖石與礦產、礦石的關系,介紹三大類巖石的成因實質上是闡明三大類巖石之間相互轉化關系,這部分教材是為后面了解地殼物質循環作知識上的鋪墊。強調巖石與礦產、礦石的關系,是為了強化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系,使學生能夠明確學有所用。關于地層和化石,教材通過正文、閱讀材料和示意圖三種方式呈現,既不加深學習的難度,又使學生能夠認識巖石在科學研究上的意義,了解一些關于地學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教材在最后安排了“巖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的知識,這部分內容可以是前面知識的小結,同時又是后面知識的引言,三大類巖石轉化的知識在前面已經涉及,通過知識的遷移,學生能夠較好地理解地殼物質循環的原理,地殼物質之所以能夠循環是由于外力和內力共同起作用的結果,關于內、外力作用的知識,在后面一節教材中可以了解到,因此在本節教材中不需要過多的解釋內、外力作用的概念,只要與實際相聯系,使學生理解其如何起作用即可,這段教材最終是使學生能夠明確地殼中的物質通過相互的轉化不斷進行循環。 本節教材中配備了多幅圖片和示意圖,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圖片和示意圖從中獲取有用信息,并通過對信息的加工處理完成學習過程,從而培養學生認定、提取、加工處理信息的能力。如果有條件還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物標本進行觀察學習,因此在教學中還應特別注意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教法建議

  建議采用教師引導,注意聯系實際,學生觀察、討論,師生共同總結歸納的形式完成教學過程,考慮采取上述教學形式的原因是:本節教材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較為緊密,但學生平時對存在于周圍的這些熟悉事物注意不夠,可能更多地是忽視這些事物的存在,因此學習時,應該給學生創設條件,使其感到所學的知識就存在于周圍,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舊知識的遷移學習新知識。關于“地殼中的化學元素”及其在一定地質條件下組成的“單質”或“天然化合物”等概念,學生在化學課中已具備這些知識,地理課上側重強調“礦物”這個概念即可,教學中可以展示一些礦物標本引導學生觀察,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由礦物標本引出“礦產”的概念,使學生明確只有有用的礦物在地殼中或地表富集起來,并能被人類所用,才稱其為礦產,而一塊礦物標本是不能稱其為礦產的。如果沒有實物標本,則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三幅圖片,使學生對這幾種常見的造巖礦物有一定的認識。關于“巖石”的概念,可以沿用“礦物”概念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提供的圖片或花崗巖標本,找出其中的礦物,由此引出“巖石”的概念。關于“三大類巖石及其簡單成因”的學習應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圖片,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各類巖石的形成原因是什么?描述各類巖石的形成過程。說明每類巖石的代表性巖石有哪幾種?教師如果有實物標本提供給學生引導其觀察各類巖石的特點,教學效果會更好,如果沒有實物標本,則利用教材提供的圖片進行教學也可以。在說明“沉積巖”的特性時,注意引導學生觀察其分層的特點,并由此引出“地層和化石”的概念,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提供的相關資料及示意圖,使學生理解地層和化石對地學研究的價值,另外本段教材中出現了兩個新概念“礦石”“品位”,教師注意引導學生理解“礦石”與“礦產”“巖石”之間的關系及區別。在學生對三大類巖石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三大類巖石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化,怎樣進行轉化”?引導學生分組討論并將轉化的過程各組設計出示意圖,利用學生繪制的三大類巖石相互轉化示意圖說明地殼物質是不斷轉化和循環的,學生對此理解會比較深刻。

  教學重點

  ①化學元素——礦物——巖石之間的關系;②三大類巖石及其成因;③地殼物質循環

  教學手段

  礦物標本,各類巖石標本

  教學過程

  (引課)引導學生從周圍環境入手思考:陸地環境由哪些要素組成?各要素之間有什么相互關系?特別是巖石與其它要素之間有什么關系?

  (出示花崗巖標本)花崗巖是由石英、長石和云母組成的,石英的成分是什么?→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礦物是由化學元素組成。

  (板書)一、組成巖石的礦物

  1.地殼中的化學元素

  (閱讀教材中扇形圖)地殼中所占比例較大的化學元素有哪些?化學元素在一定地質條件下構成礦物,舉生活中實例或根據化學課所學知識說明有哪些物質是礦物,這些礦物是由哪些化學元素組成的?→明確有些礦物是單質,有些礦物是化合物。 (出示礦物標本)礦物對人類最重要的是什么?標本是否可以稱為礦產?

  2.地殼中的礦物

  (1)礦物的概念

  (出示花崗巖、石灰巖等標本或觀察教材中的圖片)說明幾種熟悉巖石的組成→明確巖石的概念

  (板書)二、巖石及其成因

  1.巖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類

  (出示三大類巖石的代表性巖石標本并結合教材中巖石成因的相關圖片)觀察玄武巖、頁巖、板巖等,從外觀上對三大類巖石進行區別→結合實物標本觀察教材中的圖片→明確三大類巖石的成因及特點。

  (出示有化石的巖石標本)觀察化石多存在于哪類巖石中?化石能夠起什么作用?

  (閱讀教材中補充資料和示意圖)通過閱讀了解有關地層和化石的知識→完成示意圖中的問題。

  (提出問題引導思考)日常生活中常提到的礦石與巖石及前面提到的礦產有什么區別?如何評價礦石的優劣?

  (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討論)三大類巖石之間是否可以相互轉化,如何轉化?請用圖示的方式表示出來。

  (板書)三、巖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

  設計思想

  對本節教材的處理力求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巖石、礦物、礦產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緊密,但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忽略這些地理事物的存在,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盡可能列舉生活中常見的實例,使學生感到所學知識與實際聯系密切,特別是在教學中如果所用的巖石或礦物標本是學生或教師親自在野外采集的,其效果更好。另外培養學生從圖像中獲取信息、認定加工信息的能力,也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重點,因此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已有的各類圖像資料,設計問題,引導學生分析、思考得出結論,同時注意培養學生運用圖示的形式總結概括知識結構。

  板書設計

  第一節陸地環境的組成——巖石

  一、組成巖石的礦物

  1.地殼中的化學元素

  2.地殼中的礦物

  (1)礦物的概念

  二、巖石及其成因

  1.巖石的概念

  2.按成因分類

  三、巖石相互轉化與地殼物質循環

  探究活動

  某地區不同地層依次發現有三葉蟲,恐龍,劍齒虎化石,說明該地區缺少魚類化石的原因?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5

  主要內容:

  第一節環境與資源特征

  第二節產業基礎與經濟發展

  第三節資源開發與環境整治

  教學重點:

  1、闡明東北區的資源與環境特征和資源優勢。

  2、闡明東北區農業、工業等布局的特征和發展前景。

  3、指出東北區資源開發和利用中的主要問題。

  第一節環境與資源特征

  東北區位于中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和遼寧省,面積78.8×104k㎡,約占全國陸地國土面積的8.2%,人口10696萬(2001年),約占全國總人口的8.4%。

  一、自然地理條件

  (一)地表結構

  略呈半環狀的三帶,外帶是黑龍江、烏蘇里江、興凱湖、圖們江和鴨綠江等流域低地;緊接著是山地、丘陵;山地、丘陵地以內則是廣闊的平原。中生代燕山運動,奠定了本區的地形輪廓。

  (二)自然景觀

  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漫長,地表積雪時間長。深厚的季節凍土與多年凍土廣泛分布,草甸化與沼澤化現象顯著。夏季氣溫較高,降水集中,對植物的生長有利。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及草甸草原是東北自然景觀的主要表現。

  二、資源優勢

  (一)農業資源豐富、質量良好

  (1)有遼闊富饒的土地資源,為農業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耕地面積為192×104h㎡,約占全國耕地面積的19.7%,人均占有耕地為0、167h㎡,相當于全國人均量的2倍。土壤比較肥沃,東北區廣泛分布黑土、黑鈣土、草甸土等,都有深厚的暗色表土層。全區可墾荒地多,約有667×104h㎡。

  (2)是我國森林主要分布地區。大興安嶺北段為寒溫帶針葉林分布區,以興安落葉松為主,小興安嶺、長白山地以紅松、糠椴、胡桃楸、水曲柳等為主,材質優良。

  (3)東北草甸草原區,草地面積2866、7×104hm㎡,占全區土地面積的23.8%,是我國重要的牧業基地之一。牧草的蛋白質含量高,草質好,適口性強,適合多種牲畜飼養。

  (4)本區內陸水面約333、3×104h㎡,南臨黃海、渤海,利于發展淡水漁業和海洋漁業。

  (二)水資源比較豐富

  較多的降水,較低的蒸發量以及植被茂密的山嶺,保證了本區有比較豐富的水資源。集水面積在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290多條,水網稠密。多年平均河川徑流總量為1653×108m。6—9月汛期占全年水量的70%~80%。

  地下水資源較豐富。平原區地下水資源量約為330×108m。水力資源的理論蘊藏量約為1530×104kW(大于10000kW),其中可開發的約為1370×104kW。

  本區水資源分布的特點是東豐西歉,北多南少,總量屬中等,人均占有量少,相當于全國人均值的72.5%。

  (三)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配合較好

  礦產資源豐富,礦種比較齊全,已探明儲量的有100余種,其中儲量居全國前3位的達45種。主要金屬礦產有鐵、錳、銅、鉬、鉛、鋅、金以及稀有元素等。能源礦產有煤、石油、天然氣、油頁巖。非金屬礦產。

  有菱鎂礦、石墨、滑石、白云石、石棉、鉀長石、硼、金剛石等。相互配合良好,便于開發利用。

  第二節產業基礎與經濟發展

  一、以重工業為主導產業的工業基地建設

  東北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建成的第一個重工業基地。前期以鋼鐵、機械為重點,后期以石油開采加工為重點,逐步形成了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工為主體的重型工業結構。

  (一)以鋼鐵工業為主的冶金工業基地

  鋼鐵工業是東北區工業的基礎,以鞍(山)鋼、本(溪)鋼為主,建起了包括大連鋼廠、撫順鋼廠、北滿鋼廠,以及通化、齊齊哈爾、凌源等鋼鐵廠在內全國的鋼鐵工業基地,有力地支持了全國的經濟發展。

  (二)以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為中心的機械工業基地

  以沈陽、齊齊哈爾為主,形成機床、重型機械、冶金設備、礦山設備生產基地。以長春、大連為中心形成運輸機械制造中心,能夠生產汽車、內燃機車、船舶、鐵路客車、拖拉機、收割機等。以哈爾濱為中心形成動力機械制造業基地,能夠生產大、中型水電、火電發電機組及先進的輸變電設備。

  (三)利用資源優勢,建立了能源生產基地

  煤是本區主要常規能源。全區煤炭儲量約723×104t,煤集中分布在本區東部和西部。石油儲量和產量長期約占全國的1/2左右,是我國的儲油和產油區。其中80%的儲量集中分布在大慶。

  (四)以大慶、吉林、遼陽、大連、盤錦、錦西、撫順為主的化工工業基地

  石油加工能力占全國29%,以硫酸、純堿、燒堿、硼酸為主的基本化工原料工業,以有機化工原料、合成材料、精細化工、橡膠加工等為主的化學工業在全國有相當的優勢。化工產值占全國的12、6%。以石油化工為主的化學工業可成為全區有潛力的支柱產業。

  (五)其他骨干產業得到良好發展

  全國重要的紡織工業基地;食品工業具有堅實的基礎和發展遠景;建材工業也有相當規模;木材加工及綜合利用工業也具有優勢。

  二、農業基地建設

  (一)農業生產的基本特征

  (1)本區是大農業結構比較完整,農、林、牧、漁業俱全的農業地區。全國重要的糧食、大豆、甜菜生產基地,玉米、大豆、甜菜的產量分別占全國的32%,45%和54%,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甜菜、亞麻、柞蠶繭產量分別占全國的54%,90%和82%,均為本區的重要工業原料作物。

  (2)以農區舍飼為主的畜牧業。本區畜牧業既有與耕作業緊密結合的舍飼畜牧業,也有以放牧為主的畜牧業,但以舍飼為主。全區產奶量約占全國的1/4,是中國主要產奶區。

  (3)具有全國意義的用材林基地。東北區是全國的天然用材林區,全區林地總面積約4665×104h㎡,其中有林地3550×104h㎡。東北林區基本上為國有林區。全國130多個森林工業局有82個分布于本區。

  (二)松嫩平原農業基地建設

  從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出發,堅持開發利用、保護、治理相結合,堅持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統一。今后應立足于資源的深度開發,著重解決產量不穩不高的問題,加強水利建設和建立旱作農業技術體系,增強對旱、澇的抗御能力;合理調整作物品種布局,避免、減輕低溫冷害;努力培肥地力并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和強化種植業和飼養業、農區和牧區的結合;鞏固提高以玉米、水稻、小麥、大豆、甜菜以及肉、奶為主的農業綜合商品生產基地。

  (三)三江平原的開發治理

  三江平原是由黑龍江、松花江和烏蘇里江三江沖積而成的低濕平原。1949年以來,以國營農場為主力軍,開墾了大量荒地,耕地面積由1949年的40×104hm2擴大到目前的370×104hm2。國有農場機械化程度高,機耕、機播、機械收割面積分別達耕地的99.5%,93.4%和87%。沼澤蘊藏著豐富的生物資源和泥炭資源,又有廣闊的土地資源。對沼澤的開發利用,應全面規劃,因地制宜,綜合利用。

  三、交通運輸、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

  (一)比較發達的綜合交通運輸網

  在東北區的交通運輸網中,鐵路居主要地位,約有70多條,營業里程占全國的28%。鐵路密度達125km/k㎡,高于全國57km/k㎡的水平,縱橫交織的鐵路連接著全區各主要城市和工礦中心。

  東北區公路建設發展迅速。公路總長已達14×104km,以大中城市為中心形成不同層次的輻射公路網。

  以大連港為中心,以及營口、丹東、錦州港的海上運輸已展開。管道運輸主要是從運輸大慶、扶余油田的石油至東北、北京各煉油廠,部分經大連鲇魚灣港外運。

  (二)郵電通訊業:目前綜合通訊能力嚴重不足

  目前綜合通訊能力嚴重不足,主要表現在電話普及率低,長途電路不足,農村通訊嚴重落后,管理機制和服務質量跟不上發展的需要。

  四、對外開放與邊境貿易發展

  (一)東北區具有對外開放的優越區位

  周邊有俄羅斯、蒙古、朝鮮,與韓國、日本也相距不遠。從世界地緣角度看,我國東北區及俄羅斯的西伯利亞、蒙古、朝鮮半島、日本共同構成“東北亞經濟圈”。東北區正處于這一經濟圈的中部,為本區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在南部形成了以大連為中心的港口群,在北部形成了滿洲里陸上口岸。

  (二)圖們江地區開發

  圖們江部分河段是中、朝、俄三國界河。以圖們江口為中心,以900km為半徑,可以到達東北亞各國。圖們江下游地區處于東北亞地區的中央部位,它是我國從陸路進入日本海的惟一水路通道,也是實現東北亞各國的區域經濟互補的重要結合點和經濟聯系的樞紐。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將“小金三角”定義為圖們江經濟區,把“大金三角”定義為圖們江經濟開發區。圖們江開發一般指“小金三角”的經濟開發。

  第三節資源開發與環境整治

  一、水利建設東北區水資源分布不均,南部、西部水資源短缺,特別是遼中南地區,城市密集、工業集中,水的供需矛盾十分尖銳。跨流域調松花江水入遼河是解決南部水資源短缺的'主要途徑。

  水利建設的另一重點是松花江、遼河的整治,提高干流防洪工程的標準,同時加強遼河支流柳河流域的水土保持。

  二、森林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森林資源豐富是本區得天獨厚的優勢,樹種在300種以上,經濟價值較高的有50多種。森林生態嚴重破壞:

  (1)采育失調,采伐大于更新,資源減少,材質下降。

  (2)森林覆蓋率下降,生態環境日趨惡化。19世紀末至今,黑龍江省森林覆蓋率由70%降到35、55%,林緣平均后退150km。并造成生態平衡失調,氣候變壞,水土流失加劇,旱澇災害頻繁發生。

  合理開發措施:

  第一,堅持合理采伐。

  第二,促進珍貴樹種紅松的更新。

  第三,積極營造人工林。

  三、開發旅游資源

  1、冰雪旅游。

  2、長白山、五大連池、鏡泊湖等火山熔巖風景名勝旅游。

  3、自然風景有千山、林海雪原、興凱湖、以及扎龍等自然保護區。

  4、沈陽故宮為清初皇宮旅游四、生態環境建設。

  大量采伐森林,長白山和大、小興安嶺采育嚴重失調,森林日減,林相漸趨惡化,特有的野生動植物也在迅速減少,有的瀕臨滅絕。草原建設投資很少,而開墾草原,以農擠牧的現象嚴重,加上草原普遍超載過牧,導致土地沙化、堿化,草原退化加劇,產草量下降。從農業上看,水土流失加劇,土壤肥力普遍下降,有機質明顯減少。對環境保護重視不夠,大氣、水、土壤污染嚴重,危及人體健康。環境中的化學元素或化合物過剩或不足,而引起的地方病也較普遍。主要有克山病、大骨節病、地方性甲狀腺腫、地方性氟病等。

  東北區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必須切實加強資源保護與環境的治理。依靠法律和經濟、技術手段加強對水、土、森林、草場、野生動物、水產等可再生資源的合理利用,有效保護;積極治理三廢污染,凈化生態環境;對地方病多發區加強環境的改善,逐步促使生態環境的良性、協調發展,達到資源環境的永續利用。

  四、能源建設

  為了解決能源不足,需加速建設東西部和南北兩頭能源基地建設。

  (1)西部煤電新基地建設。重點開發霍林河、元寶山、伊敏河等大型煤田,相應新建和擴建元寶山、伊敏河、通遼、海拉爾等電廠,建設坑口電站。

  (2)開采北部煤炭資源,建設一批火力、水力發電站,擴建鶴崗、雙鴨山、雞西、七臺河煤礦及相應的電廠,將來可與俄羅斯合作在黑龍江中上游建設大中型梯級電站。

  (3)開發東部的琿春煤田,新建擴建白山水電站等。

  (4)擴大南部的能源建設,利用鐵法煤建鐵嶺電廠,用晉煤建綏中電廠、鲅魚圈港口電廠,同時籌建核電站。

  教學活動建議主題:東北區在東北亞經濟圈中的地位和作用

  方法:閱讀文獻

  能力訓練:網上收集信息能力

  要求:完成1份小報告

  思考與練習

  1、簡述東北區的基本特征。

  2、分析東北平原農業開發中的主要環境問題

  3、分析東北工業基地的發展前景如何?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要求:

  1.使學生了解地球的圈層構造,初步掌握地球內部圈層的組成和劃分依據

  2.使學生了解各內部圈層的界限、厚度、物理性狀等。

  二、能力要求:

  1.使學生了解研究地球內部構造的方法,從而認識人類對未知事物所進行的探索實踐,激發同學們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

  2.了解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實況及各層主要特點,從宏觀上認識全球的整體面貌,形成地球系統觀念。

  3.通過歸納、總結、對比地球內部各層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綜合歸納等思維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三、情感目標

  通過學習對學生進行熱愛自然、熱愛科學的教育,鼓勵學生獻身于科學教育事業。

  教學重點

  1.地震波的波速及傳播特點,區別橫波與縱波。

  2.地球內部圈層劃分實況及各層主要特點,特別是地殼的特點。

  3.巖石圈概念,軟流層知識。

  4.激發同學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地球系統觀念的形成。

  教學難點

  1.“地幔”的有關知識。

  2.激發學生學科學、愛科學的興趣及責任感,形成地球系統觀念。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具設計

  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地球內部結構示意圖,投影片(或多媒體、圖片)。

  講授過程

  導入新課“談天”是為了“說地”,“談天”中已知地球的形狀──球體,但它既不同于籃球──空心,也不同于鉛球──均質體,而是從里向外劃分為若干個球形的層次──圈層(出示“地球的圈層構造”示意圖)。地球有六大圈層:內部三個,外部三外,界限是固態的地表。六大圈層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有四個(“立足之地”──地殼、“空氣”──大氣圈、“水”──水圈、“食物”──生物圈),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主要講述這幾大圈層,

  板書第四節:地球的圈層結構

  過渡首先我們學習地球的.內部圈層:

  引發思考地球內部因地殼的阻擋,對人類來說始終是神密的,我們怎么會知道地球內部是由地殼、地幔、地核組成的呢?

  討論學生討論人類用什么方法可以了解地球?

  學生回答略。

  講解鉆探取樣分析,火山噴發帶來的地球內部信息;地震波帶來地球內部信息等。

  提問哪種方式能將地心的信息也傳遞出來呢?

  學生回答地震波。

  討論你知道其機理嗎?

  學生回答略。

  歸納講解當地震發生時,地下巖石受到強烈沖擊,產生彈性震動,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傳播,這種彈性波叫地震波。地震波是一種機械波。同學們總結機械波特點,進一步歸納地震波特點。人類通過對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的研究,將地球內部劃分了三層。

  板書

  一、劃分依據——對地震波的研究地震波特點

  1.縱波(P波):傳播速度較快,可通過固、液、氣傳播

  橫波(S波):傳播速度較慢,只通過團體傳播

  2.物質密度越大,傳播速度越快

  過渡雖然人類限于巖石圖阻擋,目前對地球內部的了解僅是皮毛,但人類的認識潛力是無限的,人類會日益深入地認識地球的真實面貌,從而和諧地與之共存。人類認識事物的一種方法是:了解宏觀結構到逐步深入分析微觀結構。對地球內部認識就是如此,首先通過研究地震波變化曲線了解其結構。

  板書

  二、地球內部圈層結構

  讀投影片“地震波速度與地球內部構造圖”分析:縱波和橫波的傳播速度隨著所通過的物質性質而變化。根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的傳播情況的研究,人們將地球內部劃分為幾個圈層結構。

  分析P、S波的波速變化情況,由波速的突然變化引入不連續面的存在和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①兩條波速變化曲線,區別出P、S波(依據:同一物質中P波速較S波快)

  ②總結P、S波速變化情況,歸納波速發生突然變化的層次及大致深度。

  ③定義不連續界面:霍面(平均地下33Km),古登堡界面(地下平均2900Km)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 篇7

  課標解讀

  1.結合實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態變化的內、外力因素。

  2.舉例說明地表形態對交通線路分布的影響。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詩詞賞析

  此詩為寫景名篇。詩人以大手筆描繪了廬山雄奇壯麗的風光,可謂描寫廬山的千古絕唱。同時,此詩也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氣概,抒發了詩人寄情山水、縱情遨游、狂放不羈的情懷,表達了詩人想在名山勝景中得到寄托,在神仙境界中逍遙的愿,流露了詩人因政治失意而避世求仙的憤世之情。詩思想內容比較復雜、感情豪邁開朗,磅礴一種震撼山岳的氣概。第二段描寫廬山風景,寫長江壯景則又換山韻,音響慷慨高亢。隨后,調子陡然降低,變為入月韻,表達歸隱求仙的閑情逸致,聲音柔弱急促,和前面的高昂調子恰好構成鮮明的對比,極富抑揚頓挫之妙。最后一段表現美麗的神仙世界,換清韻,音調又升高,悠長而舒暢,余音裊裊,令人神往。

  自古山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懷的首選。山所擁有的雄偉往往成為大眾遠大志向和雄偉抱負的寄托,那么山的這種屬性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山的形成與分類

  導學與自主探究請大家認真閱讀教材P73頁內容,結合學案分析思考下列問題:

  (一)山地與陸地的關系

  山地是陸地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也是陸地的骨架。山的形成和發展與內力有關。

  (二)山地的分類:褶皺山、斷塊山、火山等

  二、褶皺的形成和基本形式

  互動討論

  請觀察褶皺形成中巖層形態發生了什么變化?有幾種類型?

  總結分析

  (一)褶皺:

  在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的.擠壓作用下,巖層會發生塑性變形,產生一系列的波狀彎曲。

  (二)褶皺的基本單位──褶曲

  巖層向上拱起部分稱為背斜;巖層向下彎曲部分稱為向斜。

  三、地球巖石圈板塊構造學說

  (一)地球巖石圈板塊示意圖

  活動:(展示板塊示意圖)說出板塊名稱并填注在板塊示意圖中。

  六大板塊名稱: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 南極洲板塊。

  (二)板塊屬性

  板塊的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塊邊緣地帶。

  (三)板塊運動與地表形態的關系

  模擬板塊運動的游戲

  游戲規則:

  1.以課室的中線為界,左邊的同學為第一組,右邊的同學為第二組,請各組各派兩位代表。

  2.兩組的代表抓住泡沫板的兩端。

  3.第一組的兩位同學從泡沫的兩側使勁往外拉。

  4.第二組的兩位同學從泡沫板的兩側使勁往內擠。

  討論 :

  1.將泡沫板從兩側向外拉會發生什么現象?這種現象與地殼板塊水平運動有何聯系?

  2.將泡沫板從兩側向內擠會發生什么現象?這種現象與地殼板塊水平運動有何聯系?

  (四)褶曲的判斷方法

  1.結合上圖,你可以從哪些方面來判斷背斜和向斜?

  (1)從形態上看:巖層向上為背斜、向下為向斜。

  (2)從巖層的新老關系上看:背斜中老翼新、向斜中新翼老。

  (3)從地貌景觀上看: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2.探索·褶皺地形──“地形倒置”的原因是什么?

  歸納展示:

  一般:背斜成嶺,向斜成谷;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背斜頂部受張力作用巖性較疏松,容易被外力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擠壓力作用巖性較堅實,不易被外力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五)褶皺的實踐意義

  1.利用向斜構造找水,利用背斜找油。向斜構造有利于地下水補給,兩翼的水向中間匯集,下滲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背斜是良好的儲油構造,由于氣最輕,分布于背斜頂部,中間為石油。

  2.利用背斜、向斜確定鉆礦的位置。如果巖層中含有某種礦產層,如煤、鐵礦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鉆井或打井應在向斜構造處;因背斜頂部易被侵蝕,背斜巖中的礦石很可能被蝕搬運掉了。

  四、斷塊山

  (一)斷層的形成

  當地殼運動產生的強大壓力和張力,超過了巖體承受能力時,巖體就會破裂;巖體發生破裂后,兩側的巖體沿斷裂面發生明顯的位移,就形成了斷層。

  (二)斷層的基本形式

  上升巖塊(地壘):常形成塊狀山地或高地。

  下沉巖塊(地塹):常形成谷地或低地。

  (三)斷層位移與地表形態

  斷層

  地表形態

  斷層的位移

  以水平方向為主

  錯斷原有的地貌,或在斷層附近派生出若干地貌

  以垂直方向為主

  相對下降的巖體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對上升的巖體形成山嶺或高地

  斷層構造帶

  常發育成溝谷、河流

  (四)斷層構造地貌

  斷層形態

  上升巖塊

  下降巖塊

  斷裂帶

  構造地貌

  塊狀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低地

  裂谷或河流

  實例

  廬山、泰山、華山

  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東非大裂谷

  (1)汾河谷地

  位于山西省中、南部。這里在地質史上為一東北—西南走向的斷層地塹,南與渭河平原相接,北與滹沱河谷地相連,后經汾河等河流沖積形成為河谷平原。汾河谷地土壤肥沃,灌溉條件優越,是山西省重要的糧、棉產地。

  (2)渭河平原

  又稱渭河盆地,系地塹式構造平原。位于陜西省中部,介于秦嶺和渭北北山之間。西起寶雞,東至潼關,海拔約325~800米,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窄不一,面積約3.4萬平方公里。因在谷關和大散關之間古代稱“關中”。春秋戰國時為秦國故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是陜西最富足的地方,也是中國最早被稱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的地方。

  (五)斷層的實踐意義

  1.利用斷層找水。斷層由于巖層破碎,往往是地下水外露的地方。

  2.建筑、工程隧道選址應避開斷層在斷層地帶搞大型工程易誘發斷層活動產生地震、滑坡、滲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向斜構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現為盆地,修筑鐵路、開鑿隧道時應避開向斜部位,因為如果在向斜部位開鑿,向斜是地下水匯集區,隧道可能變為水道。

  3.斷層能加大地震裂度。地震發生時,有斷層處的地區裂度會變大。

  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兩種山地──褶皺山和斷塊山的形成、地貌特征及其實踐意義。在山地形成學習中了解了板塊運動的基本特征。

【高中高一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高中地理教案11-02

(精華)高中地理教案08-30

高一地理教案02-23

高一地理教案08-29

高中地理教案15篇11-03

高中地理教案(15篇)11-03

高中地理教案(精選23篇)05-24

高中地理教案設計09-01

高中地理必修二教案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