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作文輔導:如何才能讓文章“內容充實”
高三作文輔導:如何才能讓文章“內容充實”
從根本上說,文章內容的充實體現于材料的充實。這里所指的材料,就記敘而言,體現為揭示中心的人、事、景、物;就議論而言,體現為用以支撐觀點的事例和理論(即論據);就說明而言,體現為對說明對象相關特點的介紹翔實具體;若是寫成小小說,則要求情節完整、人物形象豐滿;若是寫成詩歌,則要求意象選擇典型、充分。不同文體對“內容充實”的具體要求各有各的特點。
如何才能讓文章“內容充實”呢?
1.注意積累素材。
積累材料在平時,大腦的倉庫是在有意無意中豐富起來的。高三時間緊張,再去讀大本的課外書不現實,但并不意味著高三就不應該在積累材料上下工夫。巧妙利用現有條件,激活現有庫存,適量吸入新鮮空氣,做到“內容充實”應該不是什么難事兒。
①從生活中挖掘。有些同學可能會抱怨,我們的生活經歷少,生活內容單調,沒多少可寫的材料。但只要用心觀察和感悟,還是能從比較“少”和“單調”的生活中發掘出豐富的素材的:家庭親情、親戚街坊、師生情誼、同學朋友甚至素不相識的人,旅游購物、文化娛樂,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喜怒哀樂、酸甜苦辣,無不可入文。單以高中生活為例,三年時間一千多個日日夜夜,生活應該算得上豐富了。可有的同學卻守著寶庫當乞丐,文章內容單薄貧乏,怎能得高分呢?
②從課本中挖掘材料。課本(包括歷史、政治等)、讀本乃至練習冊上的閱讀材料是作文的素材寶庫。就語文來說,高中3 年教材、讀本就有12冊,上千萬字。其中的名家名篇,凡人美文不下數百篇,蘊含著豐富的內涵、深刻的哲理和獨到的見解。合理、恰當地使用這些材料,無疑是最便捷的路徑。比如,關于身殘志堅的材料,就有海倫·凱勒、斯蒂芬·霍金、史鐵生等,用這些材料遠比用保爾·柯察金、張海迪要新鮮得多。再如關于人的精神家園的材料,就有孔子和孟子、莊子、陶潛、辛棄疾、李樂薇、金開誠等,把這些材料進行合理的加工組合,不就做到“內容充實”了么?
另外,高三階段的大量練習中有大量的閱讀和作文材料,其中不乏優美雋永的文句和新鮮時尚的內容,都可以靈活地遷移到寫作中來。
③從報刊中挖掘材料。中學階段,尤其臨近高考,各門功課的學習任務很重,要閱讀大量文學名著顯然是不可能的。但像《讀者》、《雜文報》、《青年文摘》、《報刊文摘》等經典刊物,我們還是要擠出時間品讀一二的,因為這些報刊上的文章均短小精悍,最適合高三這些只允許有少量“自由”時間的讀者閱讀。報刊上的很多精品文章,或語言雋永,或見解深刻,或情感充沛,或結構精巧,閱讀時要靜下心來,細細品賞,琢磨一番,思考一下文章的感人之處、巧妙之處,腦子里有了個深刻的印象,寫作文時,自然就會用上了。
2.合理選擇材料。
材料充實,不是堆砌材料、多多益善,這就關系到選用材料。選擇材料的基本原則是:圍繞中心選材,力求典型、準確、新穎。典型,就是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具有代表性和說服力;準確,主要是指數據、引用等材料的可靠無誤,考場上如果用作論據的名人名言記不準了,可用“有位名人說過”、“前人說過”等來替代,切不可張冠李戴;新穎,主要指材料具有“我”的特點,言他人之所未言,古今中外均可,選材新穎的前提是要多讀多看,視野狹窄,只能與“新穎”無緣。
另外,還要注意材料的組合與搭配,既有典型性,又有全面性,才能既充足,又無堆砌之嫌從而能充分有力地再現事物,展示特點,表現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