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時間:2024-05-07 19:31:08 賽賽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25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課堂教學,借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通用25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

  本節課,復習的主要內容是“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其中的基礎知識包括: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乘法算式的意義、相同加數連續相加的加法算式與成乘法算式之間相互轉化的方法。

  本節課主要包括三個環節:

  一、知識梳理、建構網絡;

  二、質疑問難、總結規律;

  三、綜合訓練、鞏固提升。

  一、知識梳理、建構網絡

  這一環節的設計意圖是幫助學生回憶基礎知識,包括概念型的知識和方法型的知識,并將所學的零散知識建構成知識網絡。從而讓學生宏觀把握知識框架。所以,在橫向上,主要復習了乘法算式的寫法、讀法、意義以及各部分的名稱,回憶對乘法的認識;在縱向上,通過與加法進行對比和轉化,加深了對乘法的'理解。

  二、質疑問難、總結規律

  這一環節主要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總結規律和技巧等,來突破易錯點和難點問題。通過平時的練習反饋,學生主要在相同加數連續相加的加法和乘法之間的轉化上存在問題,這一知識點也確實是難點。如5+5+5+5,為了突出乘法的意義,要求在寫出乘法算式時,第一個乘法算式必須寫成5×4(相同加數×加數個數)的形式,然后再寫成4×5的形式。但是,很多學生不清楚到底應該先寫哪一個,于是就很混亂。為了讓學生正確、順利地寫出乘法算式,本人總結出規律:加數是幾,第一個乘數寫幾;有幾個加數,第二個乘數寫幾。再如,很多學生不知道9×4表示幾個幾,根據這一乘法算式寫出加法算式時也存在問題,于是,總結規律——在解決“表示幾個幾”的問題時,要“從后向前說”,所以9×4表示4個9相加;在根據乘法算式,寫出加法算式時:第一個乘數是幾,加數寫幾;第二個乘數是幾,寫幾個加數。通過總結規律,讓學生先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應試能力,然后再慢慢加深理解。

  三、綜合訓練、鞏固提升

  這一環節主要通過習題的形式,來鞏固知識,查缺補漏,并提升學生的數學思維。

  通過這三個環節的設置,學生不僅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方法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基本思想和基本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復雜的乘法計算及其應用的重要基礎。在方案設計時,遵循 “導、學、議、練”的課堂教學模式,努力實現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的“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本課的教學環節上,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1.創設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根據學生好玩的心理特點,通過自己動手操作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義。由于二年級學生年齡小,加上新學期剛剛開始,學生的精神不在狀態,課始我簡潔的導入學習情境直奔主題,激發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欲望。這樣教學設計為認識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學生在愉悅的心情中提出自己的問題并且在解答的過程中自然且充分的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算式的特點。

  2.經歷乘法概念的形成過程,努力建構數學模型。本節課我從學生的基礎出發,放手讓學生主動地提出問題并用已有的方法解答問題。從3個2相加,到4個6相加,再到8個4相加……,這一系列的算式隨著加數的越來越多,學生逐步認識到像這樣的問題用加法來計算太麻煩了。親身體會到加法解決這類問題的局限性,從而使乘法的出現水到渠成。并且在出示乘法算式之后則引導學生觀察對比加法和乘法算式,強調乘法中因數的含義,體會乘法和加法的關系,明確求幾個幾相加的時候用乘法非常簡便。

  3.給學生一定的思維發展空間,培養創新精神。我安排了學生自主探索加法的簡便寫法部分教學環節。學生積極投入,思維非常活躍,展開了奇思妙想。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大部分學生是用合并加數的方法,使原來的算式變得簡便短了。還有的學生想到用符號、用語言敘述、用乘法等方法表示。孩子們的想法是那么的可貴,教師要保護他們的創造火花,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學生只要能夠創造出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和大力的表揚。

  不足之處:

  課堂的駕馭能力還有待提高。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一開始學生就說出了用乘法解決問題。因為這個班的學生比較聰明,可能從各種渠道知道了乘法,也有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但對乘法的意義還不是真正理解。我沒有靈活的順著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說出想法。應該靈活的順學而導,在“導”上下功夫。所以今后我應該在備課時就精心的備學生,精心預測課堂上學生的各種情況,靈活處理課堂上的生成資源。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3

  本節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學習新知識打下基礎。讓學生在觀察比較的過程中,感覺用乘法計算書寫起來很簡便,充分感知和體驗到新接觸的乘法運算,原來是加法的一種簡便計算。

  創設生動活潑的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興趣。通過學生動手實踐來擺出相同的圖形,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并初步認識相同加數,以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幫助學生理解這節課的重點。通過學會乘法后,又帶學生回到游樂場根據信息提題并解決這一做法,讓學生感悟到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體現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學生對學習5的乘法口訣困難不大,我把重點放在經歷編口訣的過程,理解每句口訣的含義,讓學生體驗口訣的來源及意義。在教學中采取扶———半扶半放———放的教學方式,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各環節的設計有梯度,為了使學生對5的乘法口訣有更好的理解,在練習設計中注重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主動建構知識的氛圍,并通過練習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進一步深化所學知識。

  用新穎的復習手段,來幫助學生靈活掌握所學知識。對學生半扶半放,讓學生主動學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情景,引起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從而順利地完成對新知識的學習,同時對學生進行愛護植物的教育。

  改進措施:

  1、課堂學習中進一步給學生提供更大的自主學習的空間,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體驗口訣編制的過程,明確口訣的來源,加深對乘法口訣的理解,充分把握小組交流的時間。

  2、有了5的乘法口訣,應該充分讓學生自主探討2、3、4的乘法口訣。

  3、課堂上多關注學生的表現,多聽聽學生的反饋信息。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4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乘法學習的起始單元,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較復雜的乘法計算及應用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初步認識理解乘法的意義,體會乘法與加法的關系。乘法源于加法,而加法分為相同加數和不一樣加法相加兩種情景。讓學生體會到相同加數用乘法算式表示更簡便,從而產生乘法產生的必要性,理解其意義。

  上課時,首先給出3幅圖:

  (1)每組2個圓片,有5組;

  (2)每袋有5顆星,有3帶;

  (3)每盤3個蘋果,有4盤。先讓學生說說圖意,數數有幾個幾,求一共有多少個?列出連加算式并進行計算后,及時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3個算式你有什么發現?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小組討論,引導學生用自我的'語言來描述。體會這些加法算式的加數都相同,教師引導說出都是加數相同能夠說成是相同加數,這些算式都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

  當加數相同時,能夠把加法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介紹方法:先找加法算式中的相同加數,再數有幾個相同加數,中間寫乘號。也能夠先寫有幾個相同加數,再寫相同加數。改寫幾道算式后。教師說明:當加數相同時能夠寫加法算式,也能夠寫乘法算式。那要是100個2相加的和是多少?你寫加法算式還是乘法算式呢?為什么不寫加法算式呢?看來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計算比較簡便。使學生體會到乘法的必要性。

  本節課首先出現了很多的同數連加,之后讓學生體會同數連加的特點,為認識乘法產生的必要性做準備,使學生經歷了知識產生的過程和知識的自主建構過程。

  其次,在引導學生進行相同加數求和的計算,遇到100個2相加是多少的問題,使學生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感受到多個相同加數相加的瑣碎性和乘法產生的必要性。

  唯一的不足是,這節課忽視了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時間,再后面的教學中,還要多用小獎品刺激、鼓勵,讓學生的注意力更持久、更集中。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5

  表內乘法是學習乘法的開始,它是今后學習和多位數乘法的基礎,所以我在教的時候以學生最愛玩的游樂場的地方,教材用游樂場創設了很多相同加數求和的情景,并充分利用教材的學習資源,讓學生在這些情境中感受到生活中大量相同加數求和的事例,使學生利用它充分感受乘法的意義。在做練習時讓學生采用多種方法去算,讓學生自己感覺自己去發現相同加數求和的加法有改革的必要,使學生經歷知識發生發展的過程。所以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很輕松的接收新的.知識為今后的學習打下了基礎。使學生對學習乘法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乘法”產生親切感。

  在學習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稱時,由于各種原因,孩子們得到了不同版本的名稱,如:被乘數、乘數、積,乘數乘數積,因數因數積。對于這種情況我們不能感到生氣不理解,至少說明老師不是在單獨作戰,還有很多人和我們一起在幫助孩子學習,當然,必須糾正所出現的問題就行了。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6

  今天,聽了王老師講的《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不論是教學設計,還是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和解決問題的基礎。本節課著重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和感悟乘法的意義。為了能達到此目的,王老師在課的開始抓住了學生喜歡小動物的心理,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境,參與活動,激發學習興趣。

  利用學生感興趣的小動物來進行導入,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進行學習,產生學習新知的欲望。

  二、發現問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中心環節,通過觀察加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相同加數。在老師說算式與學生寫長長的同數連加算式的活動中,比如寫:7+7+7+7+7+7+7+7+7+7+7+7。再比如,老師說200個6相加,學生感到很茫然,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確確實實很麻煩,從而促使他們思考:怎樣寫簡便 ?再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況,適時地引出乘法。這樣學生可以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的加法,有了自己的簡化方法之后才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三、應用新知,解決生活問題。

  這是本節課的練習環節,先通過觀察公園游樂場的情景圖,提出數學問題,讓學生在這些問題中自主選擇,并用今天學習的乘法知識解決問題。再呈現一些鞏固練習,讓學生進一步地體會到乘法的意義,乘法與加法之間的關系。最后一道開放題。放手讓學生思考,討論,交流,促使學生發現不同的方法比如:3+3+3+9和4+2+2+2+2+2+2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解決問題策略多樣化的教學思想。在練習中交流鞏固,雙基得到了很好的落,開闊了思維,培養了能力。

  不足之處:

  1.在給加法算式分類時,沒有砸實,學生只把相同加數的算式分為一類,而另一類,加數不相同的算式,沒有分,老師也沒有理會,導致后面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沒有更好的理解。如果老師讓學生觀察,這樣的算式為什么不能寫成乘法算式?這樣把問題給學生,促使他們積極思考,得出加數不相同,所以不能寫乘法算式。我認為這樣學生對乘法的意義理解的會更好。

  2.揭示課題如果放在新授課后,效果會好一些。

  3.練習題有個別沒有處理,教師的語言不要過于羅嗦。 總之,聽完了王老師的這節課,我想,在以后的教學中,作為教師如何想盡一切辦法使學生掌握新知識,運用怎樣的方法手段,使學生對數學感興趣,進而提高課堂效率非常重要。需要認真鉆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最終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7

  因為是初次認識乘法,教材十分重視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有層次的組織學生認識乘法的活動。教材安排了兩道例題,先認識“幾個幾相加”,再認識乘法的含義以及乘法的各部分名稱。在教學時,我先通過圈一圈、指一指、數一數等活動引導學生理解“幾個幾相加”,而后在“幾個幾相加”的基礎上認識乘法的含義、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等知識。

  一、由扶到放理解幾個幾相加

  在情境圖中,兔子是2只一堆的,有3個2只;雞是3只一堆的,有4個3只。對于這樣的排列,學生是有生活經驗的,教學時先讓學生指一指一堆一堆的兔子,再依次數一數1個2,2個2,3個2,然后完整地說一說,兔子有3個2只,最后再追問3個2只是多少只呢?指名學生說出算式2+2+2=6,教師適時相應板書。同樣的方法教學雞有多少只?雞有4個3只,算式是3+3+3+3=12只。兩個連加的算式呈現在黑板上后,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算式與我們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學生能夠說出是3個數連加、4個數連加哦,還能說出加數都一樣,在第一個算式中,加數都是2,3個2連加,在第二個算式中加數都是3,4個3連加,教師相應板書3個2相加,4個3相加,在此基礎上引出“幾個幾相加,幾個幾相加得幾。”“試一試”的內容我放手讓學生先各自完成,而后再請學生說說,這些小棒是怎樣擺的.?指導學生完整描述:小棒是2根2根擺的,有5個2根,算式是2+2+2+2+2=10,5個2相加得10。

  二、舉一反三理解乘法的意義

  教學例2時,先出示情境圖,學生運用剛學到的知識經驗數一數、填一填,同時又是鞏固新學知識,進一步理解:(4)個(2)相加,(2)+(2)+(2)+(2)=(8)。然后引出:4個2相加,還可以用乘法(板書)計算,寫成:4×2=8或2×4=8;指出:×(乘號)、2和4(乘數)、8(積),4×2讀作:4乘2,2×4讀作:2乘4。在學生初步理解2+2+2+2=8可以寫成4×2=8后,引問學生:2+2+2=6可以寫成乘法算式()×()=();3+3+3+3=12,可以寫成乘法算式()×()=();2+2+2+2+2=10,可以寫成乘法算式()×()=()。師邊指著板書邊小結: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4個2相加得8可以寫成4×2=8,3個2相加得6可以寫成3×2=6,5個2相加得10可以寫成5×2=10,4個3相加得12可以寫成4×3=12。這樣一改寫,你發現了什么?學生們通過觀察,能夠感悟到加法與乘法間是有聯系的,乘法算式比較簡潔!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8

  本節課是學生接觸乘法的第一課時,所以我把教學目標定位為:

  1、理解乘法的意義,會讀、寫乘法算式;

  2、會把加法改寫成乘法算式。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覺得有些方面處理得還可以。

  主要表現為:

  1、利用主題圖,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和生活的密切聯系。第一幅拼圖的游戲,讓學生認識乘法,體會乘法的意義,并且會把加法改寫成相應的乘法算式;第二幅主題圖――熱鬧的游樂園,讓學生通過練習,鞏固對乘法的認識,并且感受到玩中也隱藏著許多數學知識,感受數學的無處不在。

  2、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完整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生其實并不是一張白紙,在教學乘法之前,部分學生其實已經或多或少地接觸過一些乘法,所以,在教學時,通過學生對算式的比較、探究,讓學生在說一說,想一想,改一改中,逐步認識乘法,理解乘法的意義,并且能夠根據圖畫,根據加法算式清晰地表達出乘法所包含的意義。同時,板書清晰,能讓學生對所學知識點一目了然。

  3、練習的設計體現重難點,并且有一定的梯度,讓各個層面的學生都有所發展。第1個練習是根據本單元的主題圖提數學問題,并且用加法和乘法兩種方法列式計算,是對本節課基本內容的一個鞏固和檢驗;第2個練習是把加法改成乘法算式,前3個是比較簡單的,第4個是一個延伸,讓學生在練習中初步體會到乘法的簡潔性,同時明白只有清楚了幾個幾相加,才能寫乘法算式,第5個是用字母來表示具體的數,不但適應本節課的教學,同時還滲透了一個符號化的思想;最后一個練習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5×2,該題對于剛接觸乘法的孩子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難度,所以在出示題目時,我也給了學生一個小小的提示,即“5×2表示什么意思?”,通過理解意思,再經小組合作討論交流,那么突破該題也不成問題了。本題在第二課時還將涉及到,所以即使學生只能理解其中的'一個意思,那也是可以的,不要求人人都會。

  幾個需要改進的地方:

  1、雖然在備課時,有設計讓學生來讀一讀各個算式,說一說各個算式以及其中的數字所表示的意思,但在實際操作時,這個過程還是有所忽略,還需加強,盡量讓孩子都來讀一讀,說一說個中意義。

  2、主題圖的出示可再清晰。本節課用到了2幅主題圖,即擺小棒和游樂園,里面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很容易對孩子造成干擾,所以,當孩子提到某一具體內容時,如果能出示相應的放大圖,那么學生就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對意義的理解和認識。

  3、對于乘法算式的出現,我是先讓學生寫乘法算式,然后再來得出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雖然在板書時,我已有意識地把兩種情況分開,但是,如果在得出加法算式后馬上進行分類,從而得出只有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才能改寫成乘法算式,這樣學生對乘法的認識可能會更清晰。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9

  最近我們學了與乘法有關的內容,孩子們是第一次接觸乘法,之前都是加法和減法,在接觸乘法的時候,他們感到新奇有趣,而且是渴望去學習乘法的,我非常開心。

  在備課的時候,我很認真,因為我想帶給孩子們最有趣,并且最有意思的課堂,但現實和想象總是有一些差距,第一堂課內容不是很多,主要是帶著孩子們去充分的'認識加法算式和幾個幾,所以孩子們也很開心的,暢所欲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可等到第二節、第三節、第四節,內容的難度有點提升,孩子們發言的頻率變低了,舉手的人也變少了。這一點是我不想看到的。

  孩子們知道乘法口訣是什么,但是當我問三四十二什么意思的時候,孩子們有些迷茫了,不知道該說些什么。這和平時上課也有關系,前一段時間在課堂上,我讓孩子們說話的次數少了,大部分時間都是我在說,孩子們回答,回答的問題都是一些有固定答案的問題,對于有開放性的問題,都是孩子們簡單的說一說,最后我來進行總結,才導致現在他們有點說不出來,這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注意給孩子們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去說出來自己的想法,這樣才能夠真正的去認識懲罰的意義,明白乘法的作用,能夠去用乘法解決問題。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0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的內容,這節課是乘法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血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這對于孩子以后學習表內乘法,及多位數乘除法至關重要。

  對于教師方面,本節課中最重要的是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而乘法最基本的意義就是要解決幾個幾的和的問題。所以圍繞乘法的本質,為了突出幾個幾相加的教學,我從兩個層次出發:

  第一層是幫助學生建立幾個幾相加的表象。我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入手,為學生提供多個幾個幾相加的素材,讓學生觀察并說出獲取的信息來實現。例如:在解決第一個問題“跳啦啦操的一共有多少人?”時,當學生說出“5+5+5+5+5=15”時,我有連續追問“這是幾個幾相加?”“為什么是5個3相加?”引導學生借助直觀圖,引導學生說出“每組3人,共有這樣的'3組,所以是5個3相加”讓學生初步認識了幾個幾相加。

  第二層是讓學生充分理解幾個幾相加的意義。例如:在解決完三個問題時,引導學生觀察“這些加法算式有什么共同點?”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他們的加數都相同,及在整節課課中我不斷的在反復追問“這是幾個幾相加?為什么?”引導學生借助直觀圖或文字信息來說一說,讓學生對幾個幾相加有更深入的認識。

  在改寫乘法算式時,幫助學生在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之間建立幾個幾相加的橋梁,并讓學生說一說一個乘法算式的表示什么?在改寫乘法算式時需要找到誰和誰?等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乘法的意義。

  在對這三個情境問題的處理我采用層層遞進的形式。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和解決問題,培養和增強學生的“四能”。例如:讓學生來通過情境提出問題、在解決問題時讓學生來說一說自己的思路、讓學生給自己的同桌出一道題目并批改等等。

  在鞏固練習環節,設計了三道層層遞進的常規題目和一道拓然題目,通過常規題目的練習來照顧到大部分學生,通過拓然題目的延伸,來給學有余力的學生更大的學習和發展空間。

  在本課的授課后,反思自己發現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課堂中呈現的問題主要有,語言邋遢、課堂氛圍不夠高漲、教師評價語過于單一、未能合理利用課堂中的生成、教師板書和示范動作不夠規范等等。這些問題的主要突出的表現就是作為教師自身的基本功和專業素養還有待提高。例如,語言不夠簡練、精準;對學生的評價不夠準確;自身的親和力還不夠,不能聲情并茂的渲染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技能和應變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時的捕捉和利用好課堂中的生成;同過本課,也可以看出在平時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數學素養的培養仍需加強;課堂駕馭能力、組織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不能及時的照顧到個別學生;教師的示范和板書能力仍需規范等等。通過反思,讓我知道了自身還存在很多的不足,也讓我明確了今后努力學習和提升的方向。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1

  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它是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的簡便運算。而乘法的初步認識這一教學內容是二年級學生對乘法的第一次系統的'了解和認識。我在設計這節課時,通過出示學生熟悉和喜愛的游樂場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比較,以學生的活動情況呈現出幾個相同加數求和的情況,引出乘法運算。

  華應龍老師曾說過:“數學教學就是讓學生心中有數,讓學生覺得數學好玩,數中有趣吸引人,數中有味吸引人。”秉承這一思想,我讓學生在觀察連加算式的過程時,都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活動中,積極培養學生的探索意識。

  反思這節課,有幾點不足。第一:在教學時候,突破難點“幾個幾相加”,學生只是概括性說了說。這一環節,應該豐富課堂形式,讓孩子用小棒、磁珠擺一擺、說一說,加深對乘法含義的理解。第二:學生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只是在理論上看出乘法簡便,并沒有實際體驗。在今后的數學教學中,我要多創設一些以學生自主參與為主的學習活動。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2

  今日最終開始學乘法了。

  乘法是從加法變來的,于是從加法入手,為理解乘法意義作鋪墊。經過比較,感知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殊性,改寫成乘法已經是很多孩子早就明白了的,今日這樣充分的加法教學應當足夠促進他們理解了。

  開學到此刻,很久沒寫反思了,反思教學不足,如何改善接下來的教學,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比如說,在教學乘法初步認識揭題時,很多孩子異常迫切地想讓大家明白:他已經會了什么?在列出乘法算式時,他們也很想秀秀自我會了一點的乘法口訣……但我們因為個人設計與教學需要,并不能時時刻刻滿足孩子的`表現欲,這時又該怎樣調動起他們表現不能,卻又得繼續以飽滿的熱情學習?是值得我去思考的一個問題。

  練習時,孩子出現的錯誤大致有兩類:看圖填圖中是幾個幾?有一部分學生容易將份數和每份數混淆,反思教學,我一味地強調加法算式的列法,卻忽視了讓孩子盡快從加法中跳出來,引導他們從份數和每份數的角度看乘法。還有些孩子做題技能極弱,完全不明白該干什么?題目意思是什么?還需要教師一對一指導,好在當頁書本作業兩個班全部搞定。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3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理解乘法的含義。

  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了教材所呈現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這一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首先,通過主題圖讓學生觀察游樂園游戲項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地體會“幾個幾”。 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通過例一的主題圖為情境先解決問題,再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的反饋和學生解決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讀法,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使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1、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只是理論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并沒有實際體驗。因此,對于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境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

  2、“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還只停留在理論階段,沒有深入人心。在教學設計中,能盡量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比如根據所知道的數學信息,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自己選一個數學問題解決等環節都為學生提供了探究的時間和空間,提供了充分的活動與交流的機會。但是問題是在教學實踐中,仍然較多地考慮自己的教學設計,不能及時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調整教學思路。對于學生提出可以用乘法來求“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的方法置之不理,(當時一是怕中下生聽不懂,影響學習情緒,二是怕展開討論會影響教學時間)致使認識乘法的意義兜了一個大圈,浪費了很多時間。其實追究起來還是被舊的教學思想影響,還沒有真正實施新的課程標準。回避學生的問題或者敷衍都是不可取的。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課堂是生成的,是不能被預設的。況且開放的課堂上什么都有可能發生,學生的創造性言行、質疑等等這些都有可能發生。教師事先備好的教學過程被打亂,教學進度或加快或減慢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教學過程的真實推進及最終結果,更多由課的具體行進狀態、以及教師當時處理問題的方式決定。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及時調整教學結構這節課經過研討和不斷地改進使我認識到:教師在數學教學中重組與激活教學內容、設計彈性化的教學結構、組織動態化的教學過程、實施激勵性的教學評價旨在打破以“課堂中心”的封閉性的教學時空,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開放性;旨在打破以“教師中心”的灌輸式,進行溝通與對話,真正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這就是當今教師所必須做到的。同時,我想作為一名教師應當需要認真鉆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4

  《乘法的初步認識》一課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6~48頁的內容。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最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本課引入新課時采用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并且配合課件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游樂場的情景引入,不但達到了數學生活化的目的,還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增強了學習的趣味性,學生的學習動機強烈,學習效果增強。

  大多數學生對乘法的認識是陌生的。同時也有個別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會背誦幾句乘法口訣,但這部分學生對乘法的意義是不理解的。所以理解乘法的意義是這節課的'重點。因此,應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學生自主動手操作、觀察、探究、思考,對乘法產生親切感,逐步體會乘法的意義。在練習上,通過拍手游戲、我會連、我會填、星級大比拼等一系列的活動,使學生初步掌握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還可以用乘法計算,并能正確寫出乘法算式。這些鞏固性、多樣性、層次性的練習,符合二年級小朋友的心理特征。同學們在動中學,玩中學,游戲中學,他們對新知的認識升華一步,進而形成技能。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5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

  本節課的中心環節。經過觀察加法算式,引導學生進行比較,讓學生認識相同加數。在活動中,使學生親身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確確實實很麻煩,從而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思考:怎樣讀簡便?再讓學生經過小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出一種比較簡單的表示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展示匯報情景,適時地引出乘法。這樣學生能夠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乘法的知識并不是教師硬塞給學生的,而是學生在體驗了簡化的加法,有了自我的簡化方法之后才呈現出來的'。這樣的教學不再是教師機械講解,學生被動理解的過程,而是學生在不斷思考、探索和創新中得到新發現,獲得新知識,感受成功體驗的過程。

  這一環節的設計主要引導學生自我對知識進行梳理,從而培養他們的歸納能力。

  但課無完課,在教學中,有的環節點得不夠多,不夠透。異常是在說乘法意義的環節中,學生對于幾個幾的理解還沒有到位。還有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評價與練習的處理上不夠到位,異常是第一節試教時,練習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有點走過場的味道。在第二次教學時雖然注意到了這一點,但處理得還是有點倉促。在時間的安排上也需要必須地調整,分配得不是很貼切。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6

  在教學中,我首先出示信息窗口2的情景圖來創設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參與學習的熱情,同時讓學生感到加數相同的情況在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再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這么多數加在一起,你覺得怎樣?有沒有更好的辦法?以3+3+3+3+3+3=18為例,6個3,10個3,20個3呢?突出矛盾,計算不方便,學生討論,板書出有代表性的想法。比較算式,剛才用合并加數的方法,把算式變短了,誰能用一句話表示?剛才我們用這種辦法把算式變短了,你們知道數學家是怎么想的?板書:6×3你有什么問題要問嗎?生可能問“×”叫什么?6從哪里來?3呢?乘號是加號斜過來的,因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聯系,乘法就是由這樣的加法得來的,因此,科學家就把加號斜著得來的。怎么讀呢?師領讀6乘3,生齊讀。然后問:用乘法表示這樣的加法簡單嗎?

  上完這節課我才發現并不像我想像中的那樣好。課后我想,如果不用書上的情境圖,能不能讓學生直接來一個擺小棒比賽呢?如擺三角形比賽,擺小樹比賽,擺正方形比賽,擺小房子比賽……擺之前要明確要求,在規定時間里,比一比誰擺得圖形又快又多!接著再來一個計算比賽:我們比一比看誰最先算出自己擺的圖形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然后,組織學生進行比賽。學生會說出很多個相同的'數相加的情況,如3+3+3+3+3+3+3;4+4+4+4+4;5+5+5;6+6+6+6……教師可以再追問一次,如果100個4相加呢?給學生一分鐘的時間,在練習本上進行計算,這時學生會“啊”的一聲或者愁眉苦臉,這時教師還不講乘法,問學生你為什么會“啊”?你怎么不算了呢?這時學生會說這樣太麻煩,教師這時趁熱打鐵引入乘法,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可以用乘法表示。我覺得這樣做,學生會更加清楚我們為什么要學習乘法,乘法是怎么得來的,效果會更好。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7

  1、初步感知

  通過學生動手擺學具,創設了一個動手操作的情境,由于學生喜好不同,擺出的堆

  數個數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數的和”,使學生初步感知存在著“相同加數的和”的數學問題,為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做好鋪墊.

  2、引導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

  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切身體會

  設計教學時讓學生真正體驗乘法的優越——簡便.學生表面說加法不方便,是否真

  正體會了乘法的簡便呢?其實不然,可以設計兩個環節讓學生體驗:

  ①偏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學生一口氣說算式很累,甚至說不清,書寫時,師如果巧設障礙,忘了該寫幾個6;

  ②寫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在說與寫的活動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確實很麻煩.

  4、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我在學生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可以用幾個幾表示,從而寫出乘法算式時是由我自己教學生,而不是由學生自己得出.從加法到乘法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應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果當時能讓一位好學生來介紹乘法算式,教師進行鼓勵,不僅能讓這位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效果遠比老師直接傳授要好.

  雖然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問題,但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將會改進未來的教學.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8

  1、初步感知

  通過學生動手擺學具,創設了一個動手操作的情境,由于學生喜好不同,擺出的堆數個數都不相同,由此引出“相同加數的和”,使學生初步感知存在著“相同加數的和”的數學問題,為學生理解乘法的含義做好鋪墊。

  2、引導探究

  主要是引導學生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通過列連加算式從直觀到抽象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加法與乘法的比較,幫助學生體驗乘法的發生、發展、形成的過程。參與“相同加數”、“相同加數的個數”、“幾個幾”、“乘法算式”等數學知識的“再創造”,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3、切身體會

  設計教學時讓學生真正體驗乘法的優越——簡便。學生表面說加法不方便,是否真正體會了乘法的簡便呢?其實不然,可以設計兩個環節讓學生體驗:

  ①偏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學生一口氣說算式很累,甚至說不清,書寫時,師如果巧設障礙,忘了該寫幾個6。

  ②寫相同加數的`連加算式。在說與寫的活動中,學生親身感受到相同加數連加用加法算式表示確實很麻煩。

  4、自主學習

  建構主義學習觀認為,學習不是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學生建構知識的過程,我在學生體驗到相同加數連加可以用幾個幾表示,從而寫出乘法算式時是由我自己教學生,而不是由學生自己得出。從加法到乘法是學生認識上的一個飛躍應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如果當時能讓一位好學生來介紹乘法算式,教師進行鼓勵,不僅能讓這位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而且效果遠比老師直接傳授要好。

  雖然教學中還存在著很多值得深思和挖掘的問題,但這些更深、更全面的思考將會改進未來的教學。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19

  乘法的初步認識,是在學生理解了加減法的意義、掌握了100以內加減法計算方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乘法學習的起始,是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也是進一步學習比較復雜的乘法計算及應用的重要基礎。學生要理解乘法的算理,即相同加數連加的和。

  由于學生沒有乘法的概念,在這種情況下,教材一開始就專列了此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知道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它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本節課首先通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十分喜愛的游樂園引起學生的興趣,為認識乘法作準備。接著讓學生用小棒擺各種各樣的.圖案,由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

  從中我們可以清晰地得出二個知識點:

  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教學的一條主線。

  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

  教材十分重視數學來源于生活及學生實際操作。本節課注重培養學生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0

  思考一:我們讀懂編者是啥意圖了嗎?教材上供給了一個游樂園的場景,其中在小飛機、小火車和過山車里蘊含了同數連加,在旋轉木立刻,還有不一樣數的加法。教材的三個情境是依次開放的,第一個情境中,小精靈提示一共有5個3,第二個情境,個6,第三個情境,是個,都是讓學生在情境中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加法,利用幾個幾的形式表現出來,可是層次性異常明顯,為乘法的改寫做出充分的準備,同時突出了乘法的意義,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問題,教育學生要用數學的眼光看待數學。反思我們這節課,教師采用變魔術的方式,變出了一組組的燈籠,一盤盤的蘋果和一組組的花朵,這些活動中,學生是得出了幾個幾,可是和教材比較,我們改編教材之后教學的層次性體現出來了嗎?數學和生活的聯系體現出來了嗎?乘法的意義的本質體現的怎樣樣?用數學眼光看待數學怎樣樣?這些都是我們應當在課后思考的問題。

  思考二:我們滲透了數學的核心素養了嗎?學習乘法的意義是今后乘法計算和利用乘法解決問題的基礎。為了讓學生深刻地理解乘法的意義,教材供給了很多的現實情境,這些情境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遇見,這些是生活中直觀的表象,經過情境與數的對照,讓學生構成對乘法現實模型的認識。這體現了抽象和模型的思想。反思我們的這節課,情境一閃都沒有了,僅有黑板上的幾個算式,如何讓學生對照,如何讓學生抽象,如何建立模型呢?如何落實我們當前強調的數學核心素養呢?數學核心素養是指人用數學觀點、數學思維方式和數學方法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其傾向性,包括數學意識、數學行為、數學思維習慣、興趣、可能性、品質等等。我們首先應當在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從小就構成良好數感。第二是在數學課堂上,必須要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方法的訓練,構成學生數學探究能力。數學探究能力是數學素養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質的特征,數學探究能力的提高是經過數學思維方法的訓練來完成的`。第三是培養學生數學的情感體驗,包括思想品德和情感體驗兩個方面。所以在我們的課堂上,除了傳授知識之外,我們應當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愛國主義、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以及對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

  動參與,提升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態度和習慣。這些方面,我們還差很遠,需要不斷的努力。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1

  本節課是學生在掌握了加減法的基礎上安排的,是乘法學習的起始部分,也是后續學習乘法口訣的直接基礎。因此,本節課在整個小學階段數與代數的學習中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節教材主要是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運算的意義,認識到相同加數相加可以用乘法計算和乘法計算是相同數相加計算的簡便方法,讓學生掌握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因為學生之前在暑假大都背過乘法口訣,但這是是學習乘法的開始,學生沒有乘法的具體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所以這節課的教學重難點都是讓他們理解乘法的含義,體會乘法與加法相互轉化的關系,知道乘法算式的正確書寫和讀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首先利用游樂場的具體情境,引導學生發現數學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分別提出小飛機,小火車,過山車上總共有多少人。我有選擇地板書他們回答的三個加法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讓學生觀察,引導學生發現加法中的一類特殊加法(即加數都相同的加法),為理解乘法的意義做了很好的鋪墊,同時這一環節又讓學生體驗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經過提問,學生很容易就能發現每一個加法算式中的加數都是相同的, 從而我得出乘法的概念: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接下來我改寫出第三個加法算式的乘法算式,2×7=14,7×2=14,并寫出它們的讀法,指出加法算式變成乘法算式里又多了一個7,這個7到底是什么意思,班上的學生反應也很快說出有7個2相加,不需要我作過多的說明,教學到這里,最后安排了學生讀之前寫的幾個加法算式,直接感受乘法的簡潔性。隨后,我安排了幾道習題鞏固練習,深化學生對乘法意義的理解,課堂的最后,我和學生一起對本節課作了總結。

  這節課準備時間不夠充分,在教材的理解上也不夠透徹,以下是我在課堂上出現的幾個問題:首先,在導入環節,雖然我已經列舉出幾個加數相同的加法算式,但是如果這里再安排一兩個加數不相同的加法算式,學生對由加法到乘法的過程會理解得更透徹些,這樣學生其實能更快的說出老師想要的結果,加快教學的進程;其次在教學乘法算式的讀法過程中我把2乘7口誤說成了2乘以7,這是事后我才知道的,數學教學講求準確,像這樣的失誤不該再犯;最后,也是一個最嚴重的問題,我上課的標題沒有寫,這也跟我平時不好的.板書習慣有關,結果一到上公開課全都顯現出來了。另外,這節課的課堂氣氛也不夠生動活潑,學生的發言也“中規中矩”,不夠出彩,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整節課上我的語言其實可以更生動些,這樣才能吸引孩子們,導入環節的情境也可以設計得更符合孩子的天性,上課更多的是讓他們自己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課堂上的教師應該是一位引導者、組織者,更多的是學生的參與,這也跟我在課堂上還不夠“放得開”有關。這節課在整個流程上沒有太大問題,導入、新授、練習、總結各個環節的時間分配以及教師的教態方面都還做的不錯;在提問環節,我提出的問題也能很好的讓學生回答到點子上。總之這節課我比較順利的完成了教學任務,通過觀察學生練習,我也了解到他們對乘法的理解已經達到了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作為一名年輕教師,資歷尚淺,上課難免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不斷的學習不斷反思,才能取得更長遠的進步。美國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過教師成長公式:教師成長=經驗+反思,葉瀾教授也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只有經過反思,我們獲得的原始經驗不斷的加工提煉,得到升華,為我們自己所用,這樣才能使我們教師的專業技能不斷提高,成為一名好的教師。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2

  《乘法的初步認識》這節課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學過加法、減法的基礎上,本節課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一年級學生一向利用加法解決數學問題,沒有乘法的概念,加之這個概念又難以建立,所以專列了一節乘法的初步認識,使學生明白乘法的含義,為以后學習乘法的其他知識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礎。現就本節課學習資料突出以下幾點:

  一、創設情境,激發探索動機。

  在課堂導入環節中,首先我經過學生比較熟悉而又異常喜愛的卡通小熊圖片引起學生的興趣,每張圖片有3只小熊,引出1個3、2個3、3個3...由相同數連加算式引出乘法。為接下來深入認識乘法作準備。

  二、創設認知沖突,理解知識含義。

  在學習新知的過程中,我還是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主,出示情境圖,根據圖中的信息來提問題,例如:一共有多少個寶葫蘆?在自主探索算法過程中,有的孩子列出加法算式,有的孩子列出乘法算式,經過比較,讓學生認識到乘法算式的簡便性。然后經過微視頻,清晰的引出兩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了乘法。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以及各部分的名稱,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讓學生識別相同加數,理解乘號前后兩個數所表示的不一樣意義,初步認識到乘法算式中,因數交換位置,積不變的道理。以及僅有有著相同加數的算式中才能夠用乘法進行計算。大部分學生都已經了解到乘法算式的意義,還有少部分學生只是單純的'去記憶,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以致于在轉換加法算式變乘法算式過程中,多讓學生去辨別加數和個數,鞏固理解幾個幾相加就是幾乘幾。

  三、重視反饋,鼓勵學生進取思維。

  由于低年級學生能力有限,往往達不到預期的目標,所以在教學中我總是及時的反饋,便于及時發現每個孩子身上的思維閃光點,同時及時準確地明白他們身上的不足之處。本節課中,重點還是讓孩子們了解并掌握乘法的意義,即幾個幾相加能夠更簡便的用乘法進行計算。所以在課堂自主練習中,我多鼓勵學生自主的參與到學習中來,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發表自我的見解,加深對乘法意義的印象。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并且在解決問題探索過程中,逐步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

  當然,在本節課中,我也十分清楚的認識到自我還存在很多不足之處。例如:

  1.本節課設計比較流暢,可是缺乏高潮,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導致整堂課的進程比較平淡,應當在個別環節中構成更加尖銳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探究新知的興趣。

  2.在組織學生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放的還不夠,例如在強調乘法算式中兩個因數不一樣意義時,應當多給與學生自我去體會和表述兩個數表示的不一樣意義,使兩個關鍵詞內化為學生的深刻理解。這樣,無論從加法算式中改寫成乘法還是直接列出乘法算式中,都能真正明白乘法的意義。

  3、在課堂練習中,情趣化色彩不夠濃厚,能夠增加游戲的方式解答習題,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從而鞏固訓練,真正理解乘法的意義。

  4、學生參與范圍不夠廣泛,個別學生游離于教學活動之外,組織教學時應對全體學生進行廣泛關注。真正做到民主課堂。

  總之,在本節課中,經過我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與同事們的探討中,發現的這些不足,相信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加以改善和提高,我也會繼續努力提高自我的授課水平,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數學教學上取得更有實質性的提高。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3

  本課是“乘法的初步認識”的第一課時,是學生學習乘法的開始,由于是一節概念課,資料比較抽象,前面的教案設計已經研究到了這點,所以采用了很多趣味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并經過拼擺小棒這樣的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動中學,玩中學,然而,課上下來以后,有幾點覺得還有待改善:

  1、尊重學生的認知水平。

  教學目標的設定研究到了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可是經過上課以后,發現這樣的設計和學生的已有經驗有偏差。原先教學中讓學生用小棒擺圖形,這樣的'拼擺活動能使學生充分發揮自我的聰明才智,擺出與眾不一樣的圖形來,所以,課中,學生一般都沒有連續地擺出相同的圖形,他們都擺出了很復雜的、別人沒有擺過的圖形,而我想經過學生擺圖形進而出現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算式的情景落空了。鑒于此,我覺得,讓學生在操作活動中感悟相同加數相加的設計是好的,問題是如何引導好學生拼擺圖形呢我覺得應當和上學期所學的找規律結合起來,讓每位學生擺出富有規律的圖形來,這樣,學生必須會充分開動腦筋,從各種各樣的圖形排列中也必須會出現加數都相等的算式的圖形排列。

  2、尊重學生的認知經驗。

  在學生沒學這課以前,其實有一部分學生對于乘法已有知曉,有的甚至能背出乘法口訣了,所以,在教學時,不能把學生原有的認知經驗置于不顧,教師一味地講解給學生聽,而應當先讓學生來說說看,象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還有沒有其他的更簡便的方法是什么方法如果有學生明白的話,那就要請他來介紹一下,如何把相同加數連加的算式改寫成乘法算式,如果學生說不清楚,能夠請全班學生開動腦筋來試著寫寫看,最終再公布正確的寫法。

  3、要重視學生從生活中找數學。

  數學資料生活化,讓學生學習現實的數學,是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所以,在對乘法有了初步的接觸后,能夠請學生找找生活中的乘法素材,并把這些素材作為數學研究材料,使得學生感到數學親切、真實,研究的就是身邊的事,從而樂于參與到教學的活動中。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4

  乘法的認識是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的內容。是進一步學習乘法的基礎。乘法的本質是一種特殊的加法,乘法知識的生長點是幾個相同加數的連加。本節教學內容與相同加數連加有著相互依賴的關系,是在認清相同加數和相同加數的個數的基礎上引發出來的。因此,本課的重難點是是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理解乘法的含義。所以我在備課時注意在體會教材的編排意圖的基礎上,一方面充分運用教材所呈現的數學資源,另一方面,又根據新課程標標準提出的新的數學理念,對教材資源做了適當的補充與調整,提供充分的動手操作,自主探索,積極思考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親身經歷成乘法產生的一個過程,充分利用學生所熟悉的活動經驗,去自主開展活動。首先,通過主體圖讓學生觀察游樂園游戲項目中小朋友坐的位置,感性的體會幾個幾。重視讓學生實際操作,通過例1的主體圖為情境先解決問題,再提出了讓學生擺一擺算一算。通過實物圖的反饋和學生解決的加法算式再得出乘法算式以及讀法,這樣形數的有機結合是學生初步認識乘法,在認識乘法過程中,學會乘法算式的讀法和寫法。從中得出二個知識點:一是初步認識相同加數及相同加數的個數從而引入乘法,這是本節引入的一條主線。二是乘法算式的寫法和讀法,這是理解乘法的意義和實際計算的基礎。在教學完后再整整思路,覺得有許多值得反思的地方。

  例如:

  第一,在教學時必須突破難點。而難點就是在幾個幾相加上。在課的開始主題圖的出示中,我只是感性的讓學生體會,并沒有明確的說出幾個幾,這為學生在后面說乘法的含義時,設下了阻礙。應該在這個環節中很明確的.解讀幾個幾,那么學生在操作小棒時和說著乘法的含義困難就會小很多。

  第二,在擺小棒的過程中,沒有非常好的剖析教材中把每個加數都相同的等式寫在黑板上,這句話的分類思想只是把擺小棒作為幫助學生理解乘法涵義的一個促進活動,應該有遞進的設計擺小棒活動,通過學生擺小棒的情況分類得到有相同家數的加法算式,才能寫成乘法算式。

  第三,在比較加法和乘法算式中,這是理論性上去得出乘法的簡便,學生看并沒有實際去體驗。因此,對于乘法簡便性的體驗,應該設計一個情景性的練習,讓學生自己通過體驗去得出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教完后乘法的初步認識我有許多感慨我想作為一名老師,應當需要認真鉆研、不斷反思,在成功失敗中總結經驗,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 25

  本節課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課,雖然學生已經從很多渠道接觸過乘法,甚至有很多學生已經能很流利地把乘法口訣背一遍了,可是對乘法的意義,估計只有個別學習好的學生能說出來,所以這節課《乘法的初步認識》對以后學習相關的乘法知識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是學生進一步學習乘法口訣的基礎。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要使學生親身經歷乘法產生的過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義;培養團結合作精神,并在合作探索乘法算式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有條理的思考;認識乘號,知道乘法算式的讀法;最后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初步體驗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在課前,我反復地分析教材,研究教學設計,經過多次試教后,最后敲定了本節課的設計思路。本節課的設計主要是從學生的動手操作擺小棒導入,里面蘊含豐富的“相同加數”的因素,為引入乘法做準備,然后引導學生觀察思考,通過算式和圖、算式和算式之間的比較,體會乘法的意義。

  接下來,我想結合幾次試教和今天的這節課,淺談我的幾點體會:

  一、創設情景,激發探索動機。在教學中創設情景,可以使原來枯燥的、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生動形象,富有情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本課中動手操作擺小棒情景導入,使學生立刻進入學習狀態,生動有趣,再引導學生從所擺小棒圖中提取數學信息,列算式,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問題意識和探索動機,自然而然地驅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知識。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索能力。

  二、在強烈反差中感知求幾個相同加數的和用乘法比較簡便,由于學生是初次學習乘法,再加上未系統學習乘法口訣,學生暫時不能體驗乘法計算的簡便。教學時通過擺小棒,寫算式中對比強烈的`情景,從“2個4”到“4個2”再到“3個3”甚至到“50個3”,讓學生用加法來表示,隨著加數個數的增加,發現用加法算式表示比較麻煩,學生自然而然地體會到用乘法算式表示比較簡便,為今后進一步感受學習乘法的必要性打下基礎。

  三、注重對知識的靈活運用。練習設計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既有鞏固知識和形成技能的目的,又是為老師準確診斷課堂教學效果,矯正和調節課堂的重要環節。因此我覺得小學數學課堂有層次的設計是有效練習的重要基礎,能有效貫徹“循序漸進”和“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本節課在練習的設計上,有一定的層次性。不僅有基礎性知識,而且有提升性知識。適合所有孩子!

  這節課采用了開放式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學習熱情高漲。學生的思維打開了,爭相展示自己的想法,于是占用了很多課堂時間。另外由于教師個人的問題,如有時說話不太簡練,也耽誤了一些時間,使得這節課后面的練習來不及做。其次在試教的時候,幾位老師就跟我說過,我對學生“放”得不夠,老是把學生束縛住,在這節課里,還是能看到我暴露出這個壞毛病。而且在很多細節上,我處理的還不夠周全,比如說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忘記了教學過程,這是一個致命的錯誤。這些種種的不足都是我在今后的教學中值得引起高度重視的。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乘法教學反思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及反思08-26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4-13

《乘法的初步認識》數學教學反思04-16

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反思(通用16篇)10-11

乘法的初步認識教案02-08

《乘法初步認識》教案04-22

認識乘法教學反思04-16

圓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9-20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反思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