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學反思
根據教材的設計意圖,在認識厘米之前,要通過一系列的操作活動,讓學生經歷統一長度單位的過程,切身感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由于受教學條件的限制,這一環節準備不夠充分,效果不是很明顯。我是這樣設計的:在黑板上貼了一張紙條,問學生:你知道這張紙條有多長?有些學生準備拿尺子上臺測量,但又不知道怎么讀尺子上的刻度。我開始引導,老師認為這張紙條有兩個黑板擦那么長。誰能像老師這樣用你手邊的物品來測測紙條的長度,這時,學生的思維很活躍,很多學生拿著自己的學習用品測量了這張紙條的長度,有的說有一支鉛筆那么長,有的認為有老師的教鞭那么長.....為什么同樣的一張紙條,選擇不同的物品去測量,測出的結果會不一樣?由此啟發學生想到:應選擇同樣的物品作為標準去量。雖然學生被老師一直牽著轉,但還是體會到了測量需要同一個物品做標準。為了讓學生建立1厘米的表象,我設計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動:看一看、比一比、量一量。首先讓學生找到尺子上的1厘米,用眼看,把1厘米的長度印在頭腦中;用手比劃,感知1厘米的長度;閉上眼睛,體會1厘米的實際長度。當學生完成這一流程,已基本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
“用厘米量”是這一節課的難點。我設計的是“看老師測量的方法對嗎?”讓學生在老師錯誤的操作中掌握規范的測量方法,同時在測量之前,讓學生進行估測,培養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FFKJ.Net]的估測意識,由于學生只是初步建立起了1厘米的表象,估測的結果與實際長度相差甚遠,但學生對估測很感興趣。
由于我班學生年齡偏小,平時沒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一節課中如果涉及到操作的環節,學生們喜歡把學具當玩具玩。如何讓學生進行有效操作,我得好好思考思考。
《統一長度單位》教學反思
本課是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的內容,是建立在學生已經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基礎上,學習認識長度單位的。在教學中我根據兒童學習數學的特點,讓學生親身經歷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用自己的活動建立對人類已有的數學知識的理解。
教學中我利用例1,讓學生充分感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讓學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測量物體長度,結果學生發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同一長度。讓學生思考:為什么都是量的數學課本的寬,量出的結果卻不一樣呢?由此啟發學生想到:要想得到相同的結果,應選用同樣的物品作標準進行測量。第二種情況: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量不同的長度。讓學生體會到:因為選用不同的物品作標準去量,可能數值上一樣,但由于它們的長度不同,所以測量的結果可能會與事實不符。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感受統一長度單位的必要性。
接著引出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準確、方便的表示物體的長度,人們發明了帶有刻度的尺子,為了便于交流,尺上的刻度作了統一規定,由此引出厘米尺,為后面學習厘米作了鋪墊。
最后通過“做一做”、“量一量”等活動加深學生的認識。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
通過教學,我發現在本節課中有以下的不足。
1.這節課,就目標而言,學生不難達到,但總體感覺上得太匆忙,不輕松。而且,每次總有個別學生不帶學具,不認真聽操作要求,這也是個問題。
2.教師的指令應和有效的時間相結合。
雖然讓學生動手操作經歷長度單位統一的必要性非常好,但也要注意控制好時間,不要一操作就收不回來而導致課堂混亂,要能合理掌控時間。要求教師在下達要求時要注意講清楚、說明白,這樣,就能更好的體現操作的有效性。這節課在這方面做得還不是太好。
讓學生在活動中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活動課上,學生學具的準備、課堂紀律的控制都是需要考慮、重視的問題。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案03-08
《認識厘米 用厘米量》的教案04-25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教學反思(通用6篇)09-15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4-16
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4-16
《認識厘米》的教學反思04-30
《厘米的認識》教學反思04-08
「原創」《認識厘米》教學反思04-30
認識厘米聽課反思03-10
認識厘米和米的教學反思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