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學案導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與反思

時間:2023-04-28 07:07:01 教學反思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學案導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與反思

學案導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與反思

   陽城縣橫河學校 李功慶

學案導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與反思

  從今年秋季開學開始,全縣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課堂教學改革觀摩活動,熱鬧的課堂讓人耳目一新,過去的講堂變成了學堂,所有的課堂用上了全一色的學案。“學案導學”成為當下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流。從課堂教學的表面現象來看,學案的使用確實為學校教學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在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并得到了學生的認可與好評,學生手中的學案像一盞明燈,為他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增強了信心,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主學習的技能,同時促進了教師專業化發展。但在近兩個月的應用中,我們也發現了不少的問題,下面我就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 “學案導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困惑與反思。

  一、朗朗的讀書聲流于形式。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了閱讀教學的重要理念:“朗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手段,閱讀教學應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地熏陶,促進學生對語言的感受、積累、內化。”

  學案導學,從表面上看教師把課堂還給了學生,把尊嚴、激情、自主還給了學生,真正讓講堂變成了“學堂”,學生參與到了學習的全過程,同時卻忘了語文教學的關鍵:把朗朗書聲還給學生。

  用學案導學的語文課堂多的是學生的講評和分析,多的是練習和筆記;學案代替了老師的提問,情境的創設蕩然無存。老師要將學案上的問題分配下去,學生急于在有效的時間內學懂課文,完成老師的任務,展示講解時也只是針對學案上的問題,讓朗朗的讀書聲在我們的課堂中逐漸缺失,缺失了讀書聲的語文課堂就如同是一潭死水,而學生就在這潭死水中昏昏欲睡,一篇篇美文就這樣變成了催眠曲。

  為什么讀書聲在課堂中逐漸缺失了呢,有這樣幾個原因:

  1、朗讀成為公開課的必要環節,流于形式。很多時候誦讀只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學生還沒有誦讀完,教師就急匆匆的叫停,匆忙地進行下一個教學環節。還有很多時候,教師只是布置學生誦讀,到底每一遍誦讀有什么目的,有時候連老師自己都不清楚。目的性的缺乏,導致學生誦讀起來索然無味或無所適從。

  2、誦讀的范圍、方式選擇不當。并不是任何課文都可以誦讀,一篇文章并不是任何地方都適合誦讀,也并不是誦讀的花樣越多越好。課堂教學中,什么樣的文章適合誦讀,應該讀什么地方,應該采取什么樣的誦讀方式,這些問題不能太隨意,都應該經過認真的考慮。

  3、誦讀中缺少點撥指導 由于生活閱歷、知識水準、藝術涵養和想象力的不同,學生對同一文本的品評往往會大相徑庭。對于千奇百怪的誦讀,教師不能模棱兩可,也不能僅僅告訴學生應該怎樣讀,而應該引導學生充分領會寫作背景,揣摩具體語境中主人公的情感,關鍵是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那樣讀。

  二、富有激情的導語沒了。

  語文課堂特別需要感情的投入,需要氛圍的渲染,需要情境的體驗,需要心靈的溝通,以便創造出一種高雅的藝術境界,這對于課堂教學的成敗和效果的大小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有經驗的教師很重視營造教學氣氛,創設語文情境,上課伊始就以種種奇妙的藝術魅力牢牢地吸引住學生,這堂課也就成功了一半。

  可是現在的課堂中正好缺少的就是情境的創設,學案包含了課堂流程中的各個環節,我們指導學生如何進行小組交流,展示,指導學生如何做好評價,指導學生在展示時如何做好過渡語的銜接。于是我們的課堂變得熱鬧起來,課堂上各抒己見,探討的是如何答題,答案是什么等等。一節語文公開課,任何聽課的人都能感覺到學生動了起來,老師只是在有問題時引導點撥,如果學生的分析到位,不出問題,那么老師一節課的話語只是分配一下學習任務而已。課件出示的問題學案上都有,學生各組講解各組所分配的題,課堂被小組割裂成許多版塊,學生的學習也沒有一定的梯度性。對于教師如何設計導入語讓學生滿懷激情的走進語文課堂則不去考慮,不去精心設計。

  那么我們的課堂中如何成功的創設情境呢?我認為以下幾點可以借鑒:

  1、導語的設計。這是語文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簡可繁,簡的三兩句話即可,繁的成百上千言不多,它可以是不同教學內容的過渡銜接,也可是入情入理的誘導引發,視教學內容而定。

  2、材料的引述。材料大致有三種:一是背景材料。二是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情況介紹;三是有關作家作品及文學文化知識,尤其是初次涉及的。材料引述的目的在于疏通障礙,把學生帶到課文特定的環境氣氛中去,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但值得注意的是,無論何種材料的引述都應當不落俗套,富于變化,引人入勝,從而真正達到情境創設的目的,若方法生硬,程式呆板,令人生厭,就會事與愿違。

  3、問題的設置。上課時根據課文特點和教學目的要求,精心設計一些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然后在教學過程中使這些問題逐漸明晰起來,從而起到一定的教學目的。這種方法由于教學目的明確,一開始就抓住了學生,學生也學得積極主動,不失為一種經濟高效的方法。

  4、故事的誘發。上課之初,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將課文內容作提綱挈領的敘述,既引起學生興趣,又提示課文內容,引發學生思考。

  5、朗誦的渲染。朗誦有一種渲染情境的魅力。朗誦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了其他手段難以替代的積極作用。朗誦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可以是教師朗誦,也可以學生朗誦;可以單獨朗誦,也可以集體朗誦,還可分角色朗讀;可以放錄音,也可以配樂朗誦。

  6、電化教學手段的輔助。利用音像功能,或介紹背景材料,或提示內容梗概,或詩文朗誦,或課文分析,錄像、音響、投影等各盡所能。

  三、情感體驗蕩然無存。

  盡管我們一直在強調不要應試,可是考試壓力在我們的每個老師的頭上還是非常重的。所以在我們的學案設計中,老師圍繞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提出很多問題,學案變成題案。只要和內容相關的習題老師都會提到,我聽學生講解時,總有這樣的話“做這個題要怎樣。答這個題時得注意什么”,能選入教材中的都是美文,而我們學生的講解卻將美文肢解的支離破碎。用學案的過程中忽視了文本,跟著學案的思路走,情感教學就成為一句空話。學案導學的問題過多是老師的質疑,不是學生的情感體驗,限制了師生的思維,成了機械的做題,所以語文課堂失去了語文味。

  學案導學也體現不了教師的教學特色,平行的班級共用一份學案,束縛了老師的創造性與靈活性。各科統一的學案模式讓教師無從結合學科特點組織教學,從而弱化了老師的主導作用。應用“學案導學”的模式上課,完全以學案為主線,所有教師都是統一模式,我感覺那樣的課堂是那么的僵硬,缺乏一定的活力,限制了教師對課堂的延伸能力。所以我覺得教學中還是應以課本為主線,以學案為輔進行教學,才能充分施展教師的教學魅力及駕馭課堂的能力。

  合理有效的利用學案,讓學生先學,教師加以巧妙的引導,逐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終身學習的思想,形成學生個性化的學習方式和風格,讓學生“學會學習”,實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工具性,達到真正大面積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之目的。

【學案導學在語文教學中的困惑與反思】相關文章:

“學案導學”教學模式推行實施方案06-28

學案導學的心得體會12-21

《秋天》導學案12-17

《論語》導學案03-14

《草》導學案03-14

秋天導學案03-02

《早》導學案(蘇教版語文五下)03-06

利用學案導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02-29

學案導學的心得體會11篇01-08

導學案教學心得體會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