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08年江蘇省觀摩課教案(數學)(一)
1、認識線段——陳艷華…………………………………………………………… 1 2、認識線段——張玉云…………………………………………………………… 3 3、認識厘米——王勇…………………………………………………………………5 4、確定位置——張艷莉………………………………………………………………7 5、認識角——周娟……………………………………………………………………10 6、除法豎式——嚴蔚…………………………………………………………………12 7、觀察物體——劉倩…………………………………………………………………16 8、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劉妍慧………………………………………………18 9、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黃斌……………………………………………………20 10、24時記時法——成小麗……………………………………………………………23 11、24時記時法——王德祥……………………………………………………………25 12、認識分數——陳芝娟………………………………………………………………28 13、認識分數——孔祥華………………………………………………………………30 14、平均數——虞益鋒…………………………………………………………………33 15、找規(guī)律——胡曉穎…………………………………………………………………35 16、找規(guī)律——王春晴…………………………………………………………………39 17、加法交換律和加法結合律——黃亞蕾……………………………………………42 18、三角形的認識——吳靜……………………………………………………………44 19、認識負數——顧娟…………………………………………………………………46 20、認識負數——傅燕娟………………………………………………………………49 21、小數加法和減法——尹素文………………………………………………………51 22、找規(guī)律——孫春育…………………………………………………………………53 23、認識公頃——梅志華………………………………………………………………55 24、解決問題的策略(倒推)——劉國文………………………………………………57 25、認識比——吳存明…………………………………………………………………60 26、解決問題的策略(假設)——徐志剛………………………………………………62 27、百分數的認識——陸建民…………………………………………………………64 教學設計 認 識 線 段 東臺市實驗小學 陳艷華 【教學內容】 教科書二年級(上冊)48頁例題和49頁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經歷認識線段的活動過程,會描述線段的特征,會畫線段。 2.聯系學生生活的實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教學具準備】 學具:每人一根毛線、一張彩紙。 教具:鉛筆兩根(一曲一直)、毛線一根、課件。 【教學過程】 一、曲直對比,引入新課。 1.出示兩根鉛筆(一直、一彎),引導學生發(fā)現它們的不同之處。 2.出示兩組學生活動圖,一組跳繩、一組拔河。 引導學生比較手中的繩子有什么不同? 二、動手操作,認識線段 1.變曲為“直”,初步認識線段。 (1) 引導學生想辦法把一根彎曲的毛線變直。 (2) 學生匯報演示自己是怎樣做的。 (3)教 師講述: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就是線段。(板書:認識線段) (4)生指,從哪兒到哪兒可以看成線段?說說線段是什么樣的? 教師講述:兩手捏住的地方,是線段的端點。(板書;端點) (5)同桌合作,互指毛線的哪一段是線段?兩個端點在哪里? 教師演示變式。先彎,師問:為什么不可以看成線段?再向不同的斜方向:為什么可以看成線段?師捏住毛線的一部分,生指出:哪里可以看成線段? 2.實物感知,強化線段特征。 (1)生活中有很多物體的邊都可以看成線段。比如,(長方體)的邊都可以看成線段。師帶學生指出。 (2) 引導學生觀察,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邊可以看成線段? 總結:直尺、課本、黑板的每條邊都可以看成是線段。 3. 依據線段模型練習。 (1)在數學上,線段可以用這樣的圖形來表示。()這兩條短豎線表示線段的端點。 (2)請學生閉上眼睛想想線段的樣子。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1題。 (4)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題。 同桌討論、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5)圖形組合成小房子,數數這個圖形上有幾條線段?變化組合圖形,直至變成一個圓形。 (6)引導學生在圓紙片上創(chuàng)造出一條線段。 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 教師講述:折痕也可以看成線段。 引導學生折出比剛才的折痕長的線段。 比較發(fā)現,得出結論:線段有長有短。 4.畫線段 (1)教師先示范畫一條線段,再讓學生試畫。 (2)提出問題,引發(fā)思考:如果沒有尺,還能用哪些工具畫出線段? 三、聯系應用,拓展認識。 1.P49第3題。(CAI出現兩個點)學生嘗試以這兩點為端點畫出線段。 2.P49第4題。 (CAI出現三個點)引導學生理解“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這句話是什么意思?猜一猜畫出來是什么圖形? 3.P49第5題。(CAI出示四個點)學生獨立嘗試畫線段。 4.判斷線段的長短。(對不能直觀看出長或短的線段,引導學生比較。) 四、全課小結,引入下節(jié)課的學習內容。 (略) 認 識 線 段 泰州師專泰興附屬實驗小學 張玉云 【教學內容】 蘇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8~49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實際的觀察和操作建立線段的表象,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主要特征,能把物體直的邊看成線段。 2.使學生能根據對線段的初步認識,從一組圖形中辨認出線段,會數圖形里線段的條數,并會畫線段。 3.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實踐能力和想像力,感受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故事導入:貓捉老鼠。 揭示并板書課題:認識線段。 二、操作體驗,探究新知。 1.初步感知。 (1)變曲為“直”。 引導學生觀察學具(毛線),問:你們能想辦法把這根線變直嗎? 比較:拉緊后的線與原來的線有什么不同? 指出: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一段可以看成線段。 小結并板書:線段是直直的。 (2)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師(一手拉住線)問:這樣能得到線段嗎?怎樣才能得到線段? 得出:用手捏住線的兩頭,這兩頭就是線段的兩端,兩頭的點叫做“端點”。 提問:線段有幾個端點? 小結并板書:有2個端點。 (3)變式判斷。 師捏住線的兩端進行變式,引導學生觀察。 (4)認識線段的示意圖,建構線段模型。 (5)小結特征。 (6)完成“想想做做”第1題(認線段)。 2.強化特征。 (1)到生活中找線段。 ①引導學生指出直尺上的線段。 ②讓學生找出生活中的線段。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到圖形中找線段)。 3.操作實踐。 (1)折線段。 組織學生折彩紙,體會“線段有長有短”。 (2)畫線段。 引導學生探索畫線段的方法。 4.深化理解。 (1)完成“想想做做”第3題。 學生完成后,引導學生理解“連接兩點只能畫一條線段”。 (2)完成“想想做做”第4題、第5題。 引導學生先猜想“畫成的是什么圖形”,再完成。 三、自主總結,課外延伸。 你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拓展延伸,激勵探索。 認 識 厘 米 沭陽縣第一實驗小學 王勇 【教學內容】 蘇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48~49頁例題及“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長。 2.使學生掌握用“厘米”作單位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能正確測量或畫出整厘米長的線段。 3.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及估測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尺、紙條、作業(yè)紙、多媒體課件等。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引入新課 1.師生談話 ① 老師和學生比高矮,讓學生體會要知道物體的長度是多少必須量一量。 ② 用喜歡的工具測量課桌面的長,讓學生體會要想得到統一、準確的測量結果。必須用尺子來測量。 ③ 指出:尺的種類有很多(出示學生尺、鋼尺、卷尺、米尺……并逐一介紹名稱),今天我們先來認識學生尺。 2.出示學生尺,觀察一下尺上有些什么。(討論) ① 交流:尺上有數;有很多長短不一的線;有字母“cm”。 ② 講解:尺上這些長短不一的線叫做刻度線,每條長的刻度線下面或者旁邊都寫著數,第一條刻度線下面寫著0,它就叫做0刻度。“cm”代表“厘米”。“厘米”是測量長度的常用單位,人們一般用它作單位量比較短的物體。 今天老師就帶領小朋友一起來認識厘米。(板書:認識厘米)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認識1厘米 ① 師:你們想知道1厘米有多長嗎? 指出:0到1這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 問:從1到2這兩個刻度之間的長度也《欧美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免费A级毛片,男女肉粗暴进来动态图.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江蘇省觀摩課教案數學一】相關文章:
大班綜合活動觀摩課《菊花展》教案08-25
幼兒園大班優(yōu)秀觀摩課教案11-14
中班數學一樣多教案03-27
高三數學一輪復習教案01-29
數學一年級教案01-30
觀摩課總結05-08
觀摩課反思03-09
觀摩課體會04-28
數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1-29
數學一年級優(yōu)秀教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