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我的教研課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教研課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雙休日的一天,我在公園里看到一家早教機構的老師利用大塊彩色圓形的布帶領孩子們做認識顏色的游戲,但孩子們對布的興趣遠遠超過認識色彩的興趣,他們或躺、或坐,或打滾,或踩踏,非常開心。由此引發了我的思考。何不利用布的特性,開發其鋪墊、折疊、拉扯、包裹等功能,來調動小班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發展幼兒的動作呢?正巧,我發現園內手工制作室內堆放了一些幼兒園的宣傳標語條幅,有的已沒有再次懸掛、使用的價值。我就拿來簡單拼接,做成了一塊大大的長方形綢布。
活動目標
1 在跑、跳、鉆、滾等運動中提升身體的敏捷性,促進大動作的協調發展。
2 體驗運動的樂趣,培養樂觀開朗的個性。
3 體驗和大家共同活動的快樂。
活動重難點:練習不同姿勢的翻滾。
活動準備
長約6米、寬約3米的大塊長方形綢布,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幼兒或坐或蹲在紅色長條布圍成的鴨圈中,聽到音樂《幾只鴨子下河洼》,起身,模仿小鴨子進場。
2 伴隨兒歌熱身:一群鴨子,個子矮矮,走起路來,屁股歪歪,拍拍翅膀,太陽曬曬,伸長脖子,愛吃青菜。
二、基本部分
1 基本動作練習。
師:“小鴨子要跟隨媽媽去小河捉魚蝦,路上會遇到一些情況,你們要小心啊。”
(1)“過河溝”,練習不同的跳:長布折成寬窄不同的長條,幼兒練習雙腳跳、單腳跳、跨跳。
(2)“躲浪花”,練習低頭鉆跑。
師:“小河里,大風卷起了浪花,孩子們,我們一起鉆過去吧。”兩教師抖動紅布,幼兒目測其飄揚及落下的速度和距離,從“浪花”下穿過。
(3)“打雷,下雨了”,練習鉆爬,頭部撫觸。
師:“聽,什么聲音?”幼兒鉆人大紅布下模仿躲避雷雨,教師拳頭模仿雨滴輕輕拍打幼兒。
2 練習滾動。
師:“小露珠在荷葉上是怎么滾動的?”“小鴨子在河里是怎么捉到小魚的呢?”
(1)幼兒在紅布上或場地上探索并練習滾動的不同方法。
(2)教師總結后,選擇一種方法,幼兒依次由紅布一端滾到另一端。
三、結束部分
1 “小小的船”,放松動作。
師:“天色不早了,天邊升起了月牙,水面上飄來一條小船。”全部幼兒坐在長條布上,面朝教師,手握兩邊的`布,左右搖晃,進行放松。
幼兒念兒歌:彎彎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兒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2 乘船回家,自然結束。
幼兒站于布側,一手抓布,一手做游泳狀,“游”出活動場地。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發現生活中處處有數字,了解數字與我們生活的關系。
2.感知數字排列順序的多樣化,體驗數字的有趣和神奇。
3.能大膽講述自己的發現,積極與同伴交流。
教學準備:
1.每位幼兒自帶一件上面有數字的物品;課前與家長一起尋找生活中的數字。
2.筆、號碼紙、空白聯絡卡人手一份,數字卡,小獎品。
3.與數字相關的生活場景和物品照片的課件、襯衫盒等有數字的物品。
4、激發幼兒對數字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教學過程:
一、講講我找到的數字
1、引入:“前幾天,小朋友都從家里帶來了一件有數字的東西,今天就讓我們來說一說,你帶的是什么,上面的數字有什么用?”
2、教師出示襯衫盒,引導幼兒共同說說上面的.數字。
3、啟發引導幼兒尋找自己帶來的物品上的數字,說出不同數字所代表的含義,鼓勵幼兒相互交流,講述自己的發現。
3、師生共同小結:生活中處處有數字。
二、找找生活中的數字
1、回憶生活中的有關數字,進一步感知數字的用途。
(1)教師:生活中除了這些,你還在哪里見到過數字?它們有什么用?
(2)觀看生活中有數字的實際場景或實物圖片。(找一找、讀一讀數字)
2、討論:如果沒有數字,我們的生活會怎樣?
3、師生共同小結:數字的重要性。物體上的數字還真多,有表示時間日期的,有表示地址的,有表示不同號碼的,有表示價錢的,有表示物體重量的,還有表示物體長短的,數字的作用可真大。
三、玩玩數字游戲
1、師引入:數字不僅重要而且還很有趣,數字還會和我們做游戲呢,下面我們就來玩一個“幸運號碼”的游戲
2、師幼游戲,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熱情。教師給每位幼兒一張號碼紙(每張號碼紙上有3組號碼),請幼兒說出號碼紙上的數字,教師在小黑板上隨意更換五位數字的位置,幼兒核對號碼,與老師一樣的號碼即可中獎。游戲反復四次(可請客人老師編一次號碼、請小朋友編一次號碼)
3、引導幼兒交流所排列的號碼進行比較,感知數字排列順序的多樣化。
四、師生互留通訊錄
1、教師談話:生活中還有許多數字,以后你發現了怎樣告訴我?引導幼兒運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寫寫自己家的電話號碼。
2、請幼兒在空白聯絡卡上寫出自己的學號及電話號碼。
3、師幼互換互換電話號碼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有感情朗讀課文。
2、體會作者喜歡桂花、搖桂花的樂趣和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3、在體悟文章情感的基礎上創作小詩,練習寫作。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2、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小詩創作。
教具準備:
電腦課件、小詩創作作業紙每人一份
一、談話導入。
(課前欣賞桂花圖片,吟誦描寫桂花詩詞)
1、剛才讀了那么多的描寫桂花的古詩,真讓人回味無窮,這節課呢,讓我們繼續走進著名作家琦君筆下的《桂花雨》。
2、作者小時候,最喜歡桂花。喜歡桂花的什么呢?(板書:桂花香、搖花樂)
3、是呀,作者喜歡桂花是因為桂花迷人的香味兒,它不與繁華斗艷,更是因為那樂趣無窮的“搖花樂”和陣陣令人情牽夢繞的桂花雨。 “搖花樂”樂在哪里呢?當陣陣桂花雨紛紛落下又是一番什么樣的景象呢?讓我們跟著作者一起去搖桂花,同作者一起享受那落英繽紛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二、感受“搖花樂”
1、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3自然段。想想從哪兒感受到作者那么地喜歡搖桂花,從中獲得了無窮的快樂。用波浪線畫出體現“搖花樂”的句子。對于那些你感受較深的詞語也可以圈圈點點,適當做些批注。
2、討論交流(課件出示幾個句子)
(1)“搖桂花”對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纏著母親問:“媽,怎么還不搖桂花嘛!”
討論點:
a、“老是”“纏”這兩個詞可以看出作者是那么喜歡搖桂花,盼著搖桂花。
b、注意這句話后面的感嘆號,體會作者心情的急切。
c、指導朗讀,讀出這種急切、迫不及待的心情?
(2)這下我可樂了,幫著在桂花樹下鋪竹席,幫著抱桂花樹使勁地搖。
a、把握幾個動詞“幫著”“鋪”“抱”“使勁地搖”
b、由這幾個動詞你眼前出現了一個怎樣的小姑娘呢?(說說表情和動作)
c、指導朗讀,讀出這種快樂、忙碌的景象讀出來,讀出那種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畫面。
(3)桂花紛紛落下,落得我們滿頭滿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a、此時桂花落在你的頭上、脖子里、身上,是怎樣的情景呢?你又會有什么樣的感受呢?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音樂起)
b、學生漫談各自的想象的情景與感受。
c、指導朗讀。
(a)想一想,如果是你,你會怎樣喊?
(b)現在我們大家就這樣來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現場作詩:搖啊搖搖落點點的金黃伸出手 接一片濃濃的香)
過渡:這是一場期盼已久的.桂花雨,作者怎么能不興奮快樂呢。感受著這份快樂的難道只是作者一個人嗎?還有誰,也從中感受到了快樂呢?(父母)
(4)指名讀(出示課件,點擊“洗凈、撮”出現紅色)
母親——洗凈雙手,撮一點桂花放在水晶盤中,父親則——點上檀香,爐煙裊裊,兩種香混合在一起。于是父親詩興發了,即時口占一絕 “細細香風淡淡煙,竟收桂子慶豐年。兒童解得搖花樂,花雨繽紛入夢甜。”
a、寫母親動作的詞“洗凈”“撮”說明什么
b、你從父親的詩中讀出了什么呢?(課件單獨出現父親的詩)
c、搖桂花,搖出香,搖出樂,搖的花雨繽紛,搖的好夢連連。
過渡:搖桂花給我和我的家人帶來了無窮的快樂,還有什么人也樂在其中呢? (5)指名讀第4自然段,
a、 課件出示:全年,整個村莊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俗話說,好花不常開,再好的花兒都有謝的時候,為什么這里的桂花全年都香呢?看來不僅僅是指桂花本身的香了,那是什么的香呢?
引讀:原來勤勞能干的家鄉人在搖落桂花以后,全家動員,先
然后 ,再 。桂花曬干了就 。收藏好的桂花可以 ,可以 ,過年時還可以 。
b、說到這兒啊,老師又有了幾句詩,你們想不想試試?
創意填空:
搖啊搖 搖啊搖
搖出 搖出
喝一口 嘗一口
三、體悟“思鄉情”
作者十二歲時就和母親離開了老家,也離開了這給他帶來童年快樂的桂花樹,每次作者從外地回家時,總要給愛桂花的母親捧上一大袋……
1.[出示課件]可是母親常常說——“外地的桂花再香,還是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
a是外地的桂花不香嗎?
b那么為什么就比不得家鄉舊宅院子里的金桂呢?(學生回答,相機板書:思鄉情)
C、故鄉的桂花雨,是母親珍愛的。現在讓我們假設作者在外地打電話給母親,他在電話里說:
(1)這里的水真甜,母親會說——
(2)這里的人真好,母親會說——
(3)十多年后,作者來到了國外定居,她說:“國外的生活真好呀!”,母親一定會說——
2、古詩詞交流
a、再甜不如家鄉水,再濃不如家鄉情,再好不如家鄉人,再香不如家鄉桂啊!哎,正如杜甫詩中說的那樣露是——今夜白,月是——故鄉明,你還知道其他的表達思鄉之情的詩詞嗎?
b、學生交流。
C、聽了你們的朗誦,我更能體會到母親那濃濃的思鄉情了。讓我們再來讀讀母親的話吧。
d、我想當母親想起家鄉的桂花樹,想起那勤勞純樸的家鄉人,一定會忍不住——熱淚盈眶。說到這兒,我也忍不住想做一首小詩了,你想不想試試呢?
3、母親對故鄉充滿了無限的懷念,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所以作者說——
(出示):“每到這時,我就會想起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那陣陣桂花雨。”
想象一下,作者此時眼前會浮現出怎樣的情景,耳邊又會響起什么聲音呢?
試著作小詩:
搖啊搖
搖出
哦
的童年時光
搖啊搖
搖出
哦
的故鄉
四、評價結課。
今天我們跟著作者一同分享了芳香四溢的桂花雨,和他一起感受了童年的搖花樂,還因此作了一首不錯的小詩呢!(展示全詩)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4
教 學 設 計
教材分析:連加連減是在教學10以內加、減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加、減法的意義,進一步熟練加、減法的口算,學習解決稍復雜一些的實際問題,并滲透加減兩步計算的運算順序,為后面學習20以內的進位加和退位減做好準備。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實際情境建立連加、連減的數學模型,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會進行10以內連加連減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在具體的情境中提高獲取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在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協作意識。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理解和掌握知識的同時,感受學數學、用數學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算式競賽,左邊小朋友做上一行,右邊小朋友做下一行,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1. 9-7= 6+3= 8-5= 3+2= 8-8=
7+2= 9+1= 9-3= 4-4= 10-5=
2. 4+2= 6+1= 7+2= 9+1=
10-2= 8-3= 5-1= 4-4=
學生匯報,說說你們組的題目和想法.
講述:第一個算式的得數正好是第二題開頭的這個數,第三題開頭的數正好是第二題的結果…
二、創設情境,自主探索
1、出示主題圖,先相互說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
師:秋天,奶奶家的南瓜豐收了,小紅幫奶奶運南瓜,第一次運了4 個,第二次運了2 個,第三次運了1個,小紅一共運了多少個南瓜?怎樣列式?(4+2=6 6+1=7)
(4+2+1=7)板書
為什么這樣列式?你是怎樣算的?
板書: 4+2+1=7
這個算式和我們以前學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樣?你能給它起個名字嗎?
小結:一個算式里連續有兩個以上的加號,就叫它連加。(板書:連加)
2、情境圖,弟弟也來幫奶奶摘絲瓜,你能看著這幅圖講個故事嗎?討論交流,表述:絲瓜架上原來有8根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 根,第二次又摘下1 根,還剩下幾根?怎樣列式計算?
討論,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根據回答板書算式,
8-3-1=4
小結:像這樣連續減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
三、鞏固深化,應用拓展
1、想想做做1:先觀察圖,指名說說圖意,再填寫算式。交流匯報
2、想想做做2:先指名表述圖意,再填寫算式。
3、想想做做3:看圖列出算式,相互說說算式的含義,
9-2-4=3 9只鴨子游走2只,再游走4只,還剩3只。
9-2-3=4 河里有9只鴨子,先上岸2只,又上岸3只,河里還有4只。
4、想想做做5:看圖獨立列出算式,再指名說說所列算式的意義。
四、總結
今天我們學到哪些知識?
課堂作業:想想做做4
思考題:
找規律填數:1、2、3、5、8、( )
在□填數使橫行、豎行上的數相加的都是10。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
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這節課我做了這樣的思考:
1、創設情境導入,激發學習興趣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新課標的一個重要理念。因此,精心創設情境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一項重要教學策略。在數學教學實踐中創設恰當的課堂情境,不但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自由發展的陣地。
本堂課我創設了一個去摘南瓜的情境,鼓勵學生快速算出幾道口算題,然后,一名學生完整地說圖意,學生們比較感興趣,能很快地投入到學習的狀態,使整堂課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這也是有效提問的一種手段。
2、合理設計復習,做到以舊引新
導入過程的設計充分利用舊知識,引導學生主動探索新知識。教學一開始,安排了十道10以內的口算題,然后又追問了兩道有聯系的文字題“3加2等于幾?再加1呢?”和“8減2等于幾?再減1呢?”學生分步列式后,提問:“誰能把這兩道算式合成一道算式?”這一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會的學生說出答案,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從而產生想學的渴望,真正達到我要學。
學生列出連加、連減算式后,提問“這個算式和以前學過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引起學生思考,使其在頭腦中對連加、連減算式和原來的一步加減法算式能有一個初步的區別。學生回答后我稍加總結“這樣有2個加(減)號的算式就是連加(減)法。”使學生的思路更清晰,此時我板書課題,就這樣自然而然的導入新課。
課堂上有效地創設情境,是一種“趣問”,有一定難度,卻又能引起學生思考的提問是“巧問”,巧問還可以拓寬學生思路,充分發掘好學生的潛力,給他們展示自己的機會,又可以引起不會的學生思考,激發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實踐證明,有效的提問,既可以調節課堂氣氛,促進學生思考,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5
目的:
1、幫助小猴設計新房周圍的環境,使幼兒了解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2、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
準備:
1、幼兒已觀察過小區周圍的環境。
2、圖片,設計圖紙和筆。
重點:
理解環境與人們生活的關系。
難點:
為小猴設計新房周圍的環境。
過程:
一、談話活動,主題導入
1、小猴剛搬了新房,我們一起去參觀參觀。
2、小猴為什么一點也不高興?
3、小結:原來新房周圍空蕩蕩的,一點都不美,所以它不太滿意。
二、初步交流,經驗分享
1、請小朋友幫助小猴想想辦法,并說明理由。
2、要求幼兒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
三、討論分析,經驗拓展
1、理解圖片內容,感知各家新房設計的長處。
▲小猴來到誰的家?看到它們的新房子周圍有些什么呢?
▲你覺得小動物家周圍的環境怎么樣?好在哪里?
2、這些好朋友的新房子環境都不錯,小猴應該聽誰的'呢?
四、設計活動,大膽表達
1、如果你是小猴,你會怎樣設計新房周圍的環境?
2、請小朋友做設計師,為小猴設計新房周圍環境。
3、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的設計圖。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寫字板和畫圖的綜合運用。
2、畫圖和寫字板中數據交換(將寫字板中的文字復制到畫圖中或將畫圖中的圖復制到寫字板中)。
教學任務;
制作賀卡送同學、老師。
教學重點:
將圖畫復制到寫字板中。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學校,對于我們每一位同學來說再熟悉不過了,這里有我親愛的老師,有我喜歡的朋友,還有……今天,我要借用這小小的電腦,通過“寫字板”和“畫圖”的結合,寫一篇有插圖的漂亮文章,來傾訴我的內心世界。
二、畫出我心中的學校
①進入“畫圖”軟件。
②利用工具箱中的畫圖工具畫出心目中的學校。
③用文字工具A,選用適當的文字字體、大小、顏色,在相應的位置上寫上樂學、文明、和諧、進取。
④單擊菜單欄上的[文件],選擇[保存],輸入文件名我的學校,保存圖畫。
⑤單擊[編輯]菜單,選擇[全選],選中整幅畫。
⑥單擊[編輯]菜單,選擇[復制],將畫復制到“剪帖板”中。
三、在寫字板中插入圖片
①進入“寫字板”軟件。
②輸入文章題目我的學校,設置好字體、字號及顏色,并將題目居中。
③單擊[編輯]菜單,選擇[粘貼],剛才在畫圖中畫的'圖就出現在“寫字板”中了。
④單擊圖片,拖放圖片周圍的8個黑點,適當改變圖片的大小。
⑤和設置文字的位置方法一樣,設置圖片的位置。
⑥輸入描寫學校的文章,并排版。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2.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編兒歌
3.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語言美
2.敢于在集體面前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難點:
3.學習用兒歌中的.句式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動物圖片若干 自制紙箱1個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
觀察動物圖片,引出活動主題
1.請幼兒從紙箱中依次摸出一張動物圖片,互相進行觀察。
2.圖片上的動物叫什么?它什么地方最特別?這些特別的地方能干什么?
3.假如你像動物一樣有這些特別的地方,你想做什么?
4. 有一首兒歌,寫的就是剛才我們講的事情,名字叫《我想……》
二:基本環節
(一)引導幼兒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地朗誦兒歌,引導幼兒發現兒歌的排列句式
2.問:兒歌的題目是什么?有哪些詞重復出現?
(二)鼓勵幼兒創編兒歌
1.如果你是小鳥(小兔小魚),你想做什么?
2.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為每段兒歌續編一句話,如:我想有對翅膀,我用翅膀飛翔。
(三)導幼兒根據兒歌句式創編新的兒歌
1. 還喜歡什么小動物?你想變成什么?想做什么?
2. 教師示范創編,如:我看見小鴨,我想有雙鴨蹼,我用鴨蹼游到海里玩。
3.以4人一組合作創編一段兒歌。(討論)
三:結束環節
1.每組選一代表進行創編一段詩歌。(創編)
2.師幼整理詩歌。
四:活動延伸
1.教師與幼兒共同歸納,整理所編的兒歌,然后用大字書寫出來,掛在語言區中,供幼兒隨時閱讀
2.引導幼兒在美工區活動時畫自己最喜愛的動物,以自己最喜愛的動物為素材繼續創編兒歌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通過幼兒游戲,欣賞,續編,創編來內化兒歌的思想情感。再通過自己的多種表達方式把它真誠地表露出來。使兒歌的情感得以深化升華,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上課時能注重生與生、師與生之間的互動,既有教師對幼兒的評價,又有學生對教師的評價使每個學生能正確接受學生與教師的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體現了一種平等的師生關系。
本節課教學從始至終都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服務者,教師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創設豐富多彩聽、說、讀、寫、畫、演等一系列活動,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讓孩子們在一個自由、寬松的課堂氣氛圍中學習,使學生真切感受課文的熏陶。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8
一、教學目標
1 、會認 3個生字,會寫 13個字。能正確讀寫“冰鞋、斧頭、手鋸、玩意、免得、搶走、難過、算術、當初、隨便、仍然、敵人、臺階、所以、懂得”等詞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請文章脈絡。
3 、能讀懂課文的主要內容,了解科里亞是怎樣埋木匣、挖木匣的,感悟時間在變化,人在變化,周圍的一切都在變化的道理。初步學習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4、學習通過生活中一件事說明一個道理的表達方法。
二、教學過程
1、導入。
①今天,讓我們走進蘇聯作家左琴科的故事里,去認識一個也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科利亞一起喊喊他的名字,他有一個小木匣,可喜歡了,板書:木匣指導寫法、讀音。
②你認為木匣什么樣?科利亞的木匣究竟有什么奧妙呢?
二、初讀課文,理清順序。
1、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注意預習提示:
①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出自然段。②想想課文講了科利亞圍繞木匣做了些什么?
2、交流。
①讀詞語:小手鋸臺階多音字(量盛)
②課文講了科利亞圍繞木匣做了些什么?
③幫老師完成板書,理清文章敘述順序:()木匣——()木匣 ——()
④文章哪幾段寫的是這些內容?
三、品讀感悟,明白道理
1、埋木匣
(一)讓我們跟隨作者走進科利亞的世界吧,請同學們認真讀1-3段,畫出科利亞埋木匣的句子。
出示:“他放好了木匣,蓋上土,用腳踩實,還在上面撒了一層細沙,免得被人發現。”
(1)指名讀,哪些詞語寫出了科利亞的動作?
(2)再讀,注意這些表示動作的詞。
(3)師讀生做動作,這是一個怎樣的科利亞?
2、科利亞為什么這么認真的、小心的埋木匣?(簡單補充衛國戰爭的資料)
3、這小木匣里到底裝些什么?
出示:“木匣里盛著各種各樣好玩的東西,有冰鞋、小斧頭、小手鋸和其他小玩意兒。”
(1)、同學們想想,里面還會有哪些小玩意兒?
(2)原來,小木匣里裝了這么多小玩意,什么都有,句子中哪個詞是這個意思?(各種各樣)這些好玩的小玩意兒,對于五歲的科利亞來說,那可都是(),這個小木匣也可以稱作他的(寶匣)
(3)再讀句子。
4、難怪科利亞埋木匣時那樣認真、小心,這可都是他的寶貝呀,就讓我們帶著這份喜愛,和科利亞一起埋下小木匣吧。(讀埋木匣的句子)
(二)挖木匣
過渡:科利亞埋好了木匣后,跟隨家人遠離故土,來到了喀山城,這一住就是四年,整整四年啊!這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里,科利亞無時無刻不在想念他的家鄉,無時無刻不在思念曾給他帶來多少歡樂的小木屋,尤其讓他惦念的是他心愛的——小木匣。四年的衛國戰爭終于結束了,回到家鄉的科利亞多么想( )
默讀4—12自然段,畫出科利亞挖木匣的句子,找找他挖了幾次?
1、交流。
(第一次)
出示:“挖呀,挖呀,坑已經挖得很深了,還沒找到匣子。他又朝左邊挖,朝右邊挖,仍然沒找到。”
(1) 仔細讀讀這句,這里用的最多的是哪個字?
(2) 從這五個“挖”字中,你讀懂了什么?
(3) 把你的感受送到句子中,指名讀。
(4) 師創情景領讀此句。是的,任憑科利亞怎樣挖,結果卻是沒挖到,此時的科利亞放棄了嗎?他又是怎樣做的?
出示:“科利亞丟下鏟子,坐在臺階上,用手摸著腦門想。”
1、科利亞在想什么?
2、他在想挖不到木匣的原因,總結同學們的'想象,有這幾種可能:木匣可能找不到,算術可能不管用,挖的方向可能不對,自己的步子可能有問題?
3、和同桌交流,科利亞是怎樣排除前三種可能的?
創設情境,老師采訪科利亞。
師:科利亞,你的木匣可能找不到了吧?
科利亞,算術不管用了吧?
科利亞,你到屋子后邊挖吧?
4、這些證據都證明了木匣一定還在,算術也管用,方向也對,那一定是自己的步子有問題,科利亞最終想明白了嗎?
出示:“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啦!……我馬上會找到我的木匣子。”
(1)、科利亞認為自己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只量五步?
(2)、這時的科利亞認為自己終于找到原因了,心情怎樣?
(3)、把你的感受送到這句話中吧。指名讀。
(4)、科利亞想的對不對呢?你從哪個詞知道的?
(5)、“果然”什么意思?再讀這個句子。
(三)明白道理
1、捧著心愛的小木匣,科利亞可高興了,他更高興的是什么?
2、指名讀13段。
3、通過挖木匣這一件小事,科利亞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
4、我想,他的小伙伴們也明白了:“時間一天天過去,人一天天長大,步子也在漸漸變大。周圍的一切,不是都起在變化嗎?”于是,我們都明白了()
5、想想,我們周圍都有哪些變化?
6、同學們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上完這節課,你有變化嗎?
四、拓展延伸
過渡:同學們,科利亞的故事讓我們懂得了時間在變,周圍的一切都在發生變化,處理問題的方法也在變,可是,有一個大人卻不明白這個道理,課下,請同學們閱讀園地七中的成語故事“刻舟求劍”,想想,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板書
26 科利亞的木匣
(埋)木匣——(挖)木匣——(明白道理)
一切都在變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9
活動名稱:甜蜜手語
活動目標:1學習用手語進行表達
2嘗試運用手語表現歌曲內容
3增長關心殘疾幼兒的情感
活動準備:歌曲《好朋友》、手語圖
活動過程:
一、 請幼兒猜猜手語。
老師先用手勢做出安靜的動作,如伸出一只手指放在嘴前,然后問幼兒:"老師做的動作是少年意思?"可以換一至兩個簡單動作請幼兒猜。如:"真棒""不要"等
二、請個別幼兒試試用手語"講話"其它幼兒猜一猜他說的是什么意思。
與幼兒一起討論用手語交流的作用
三、在這世界生有一些小朋友和我們不一樣,他們不能用嘴巴說話,但他們和我們是一樣的,難過的時候想把傷心的事情說出來,高興的時候想把快樂和朋友分享,所以他們會用一種特殊的語言"手語"來表達他們的喜怒哀樂。
四、老師教幼兒學打手語,如"謝謝,你好嗎,你高興嗎"等。幼兒相互間觀看練習。
五、請幼兒分組討論,自創甜蜜手語。之后可以請各組幼兒表現子創相互間觀看練習。請幼兒分組討論,自創甜蜜手語。之后可以請各組幼兒表演自創手語
六、創編手語歌《好朋友》
聽歌曲《好朋友》,請幼兒講講聽到了什么歌詞,根據歌詞創編手語表演手語歌《好朋友》。討論該如何關心有殘疾的幼兒。
活動反思:
殘疾人的世界對于正常的`孩子來說是個陌生的世界,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需要社會的關愛和幫助。每個人應有關愛他人的責任意識。因此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尤為重要。在此活動中通過學習一些基本的手語的動作讓孩子有了聾啞人進行溝通,交流的欲望,并一步引導孩子時殘疾人產生同情和愛心,知道關心幫助殘疾人,感受學習殘疾人堅強勇敢,克服困難的精神,在整個活動中幼兒興趣濃厚,課堂氣氛較好,由于孩子經常缺乏對于老師的問題體現想說而不敢說。
在學習手語的過程中,是孩子最感興趣的地方,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很高,達到了調動孩子,應該幫助他人的責任意識。在活動中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會進一步發揚優勢,改正不足不斷的訓練和積累,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我的教研課教案 篇10
課題:
認識小數
教學內容:
88、89頁
教學目標:
1、 結合具體內容認識小數,知道以元為單位、以米為單位的小數的實際含義。
2、知道十分之幾可以用一位小數表示,百分之幾可以用兩位小數表示。
3、 能識別小數,會讀寫小數。
教學過程:
一、 情景導入師:
同學們,你們是不是很喜歡到超市去買東西啊,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超市(觀察主題圖)。看,這是超市的一角,你看到了什么?師:你能說出這些物體的價格嗎?圖中用來表示價格的數有什么特點?對,這小圓點叫小數點,我們把這樣的數叫做小數。今天我們就要學習一些關于小數的初步知識。(板書課題認識小數){從同學們感興趣的事物入手,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了解我們的身邊處處有數學,從而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 認識小數師:
你會讀小數嗎?請試著讀一讀。同學們讀得真不錯,這小圓點讀作點,點前面的數就按以前所學數的讀法去讀,點后面的數應依次讀出每一位上的數。(師生練讀)生活中你見過這樣的數嗎?請把你了解到的有關小數告訴你們小組的同學。(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找同學代表說。(教師板書幾個有代表性的小數)他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請同桌的同學互相說,然后請代表說。你怎么回答的這么好,有什么竅門?介紹小數點前面的表示元小數點后面的第一位表示角第二位表示分。(表揚)(板書:元角分)
三、 教學例1
1、 觀察例1的情景圖讓學生說出圖意和圖中同學們提出的問題。
2、 引出以米為單位的一位小數。出示米尺: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那如果用我們今天學的小數來表示是怎樣的呢?那就是0.1米。3分米是幾分之幾米,還可以寫成零點幾米?
3、 引出以米為單位的兩位小數。指著米尺問: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怎樣用分數表示其中的一份?用小數表示又是多少呢?(請同學試著回答)3厘米是幾分之幾米,寫成小數是多少米?18厘米呢?讓學生把答案填寫在課本上。
4、 小組討論:王東身高1米30厘米,寫成小數是( )米。
5、 學生類推。完成課本89頁“做一做”。小結: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會讀小數了嗎?還學會了那些本領互相介紹一下。鞏固練習:完成練習二十一的1、2題。
【我的教研課教案】相關文章:
教研課教案12-17
教研課教案《比的認識》12-17
教研課《雷雨》教案12-16
認識線段教案(教研課教案)12-17
《折形狀》教研課教案12-17
校本教研“同課異構”教案12-16
《積的變化規律》教研課教案12-16
Book2 教研課教案12-17
Book8教研課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