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八下第四單元教案《吆喝》(1課時)
18.吆喝 目標定向: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舊時吆喝的內容、種類、作用,把握文章的結構 2.合作調查能力、搜集整理能力、表演能力等 過程與方法 1.上集市搜集、調查、整理如今當地的種種“吆喝”,研究其規律、特點及價值,探討其中包含的民風民俗等 2.自學討論法、行動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 1.培養熱愛本土俗文化的情感。 2.歸類記錄類似吆喝的口頭文化遺產,為發揚古文化遺產做一點貢獻。 【教材分析】 蕭乾的《吆喝》以平易而又不乏生動幽默的語言介紹了舊北京街市上動人的一景,緩緩的追憶語調中流露出的是愉悅和懷想,讓人不由自主地品味到生活中蘊涵的濃郁的情趣。內容貼近生活,文字也不難理解。學生基本上可以自讀,在自讀后由學生質疑提問,師生共同解決。重點:帶有地方特色的吆喝的作用及其中蘊涵的濃郁的情趣。 【課時安排】 一課時 【課前準備】 1.以小組為單位,深入調查: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們或舊時生意人調查過去人們吆喝的內容和聲調,做好記錄或錄音 2.每人模仿一兩句舊時的吆喝聲如:賣豆腐的,收破爛的等 【教學目標】 1.交流學生調查或搜集到的舊時各種吆喝,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2.學習課文,把握文章內容及作者情感 【具體步驟】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先放吆喝。 2.請同學們模仿昨天從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或舊時商人處學到的吆喝(教師可適時組織評點) 3.如果時光倒流幾十年,我們這兒的大街小巷,人們經常可以聽到這種商販叫賣的吆喝聲。如今,這些清脆悠揚的叫賣聲大多已經淹沒在都市的喧囂中,要不是你們爺爺奶奶們還健在的話,它們就可能永遠地消逝了。知道嗎?你們昨天做了一件多有意義的事啊!你們昨天做的,是整理我們本土的文化遺產事啊!只不過我們昨天只做了第一步,如果將采集到的這些吆喝用文字整理下來,那才是大功一件呢。(討論如何動筆?) 4.看看著名的作家、記者、翻譯家簫乾是如何動筆寫《吆喝》的。作者作品簡介及處理課后生字詞 二、粗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課文主要寫了哪些吆喝聲?這些吆喝聲是按什么樣的順序組織起來的?課文的結構是怎樣的?(學生默讀,自我思索) a..文章中的吆喝聲林林總總,多而且雜,但作者卻介紹得有條有理。總的來說,文章寫了作者在北京聽到的大多數吆喝聲,從“我小時候,一年四季不論刮風下雨,胡同里從早到晚叫賣聲沒個停”中,可以得知是按時間順序來安排材料的。首先從早到晚介紹了“大清早賣早點的……到了晚上的叫賣聲也十分精彩”;其次按“一年四季”的順序有條理地介紹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吆喝聲。 b.課文也是按照“引入”(1~3)、“介紹敘述”(4~10)、“評論”(11~14)來安排結構的,脈絡清晰。 (教師在此過程中,要注意導的方法,導的藝術,把問題留給學生解決,及時總結,切勿包辦,教師應引導學生找總起句、過渡句來理清文章的脈絡,從而梳理出板書。 2. 你覺得作者對北京的吆喝聲懷著怎樣的感情?從文中那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來?你能從同學的介紹中聽出這種感情嗎? 作者在對老北京街頭吆喝聲的娓娓介紹中,包含著懷念之情,包含著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同時也對這些口頭文化遺產的逐漸消失而感到惋惜。(末段“倒還剩一種吆喝”即可體會出來) 3.本文是用地道的京白(北京口語)寫的,特別是描寫吆喝的語句,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試找出幾例,相互交流,體會其中的意味。 三、質疑解疑 1.為什么介紹“從早到晚,一年四季”中的吆喝時主要介紹賣什么而很少介紹怎樣吆喝?(對材料的加工剪裁功夫) 要點:因為各種的吆喝聲實在太多,沒必要一一描述,只要寫其中的幾種有代表性的就可以了,做到有重點、有目的地介紹,主題更突出。 2.為什么“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會嚇了馬趴?(自然寫實、幽默調侃) 3.為什么作者要大量運用“京白”口語?羅列這么多的吆喝聲,是不是繁冗了些?(學生分成小組討論后落實情感目標) 要點:作者運用“京白”的藝術語言,一是因為他對北京家鄉的熱愛,二是因為寫的“吆喝”都是當地的口語,用當地語言來寫更真實,更有表現力。 4.括號里的句子或詞語有什么用? 要點:里面的句子、詞語是解釋前面的方言或起補充說明的,如:“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這里是解釋; “過好一會兒(好像餓得接不上氣兒啦)”,這里是補充說明,方便了讀者對課文的理解。 5………(學生自己提出) 四.全課小結: 1、由珍惜民族文化遺產與汪奎元事件的正確與錯誤之處 2、本文值得學習的地方。 五、作業布置: 1.識記字詞,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 2.學生自由選擇文中提及的或課外的吆喝聲,進行模仿。并由學生從語氣、語速、語調、音量等方面加以點評。 3.自己為一種商品創造一則吆喝廣告。先弄清怎么創造(如:方言、事物特色、夸張、語速語調) 4.交流與討論:你如何看待當前街頭的吆喝聲? 六、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如今的中學生對于舊式的“吆喝”是相當陌生的,這就為教學帶來了難度。為此,教師可以借助錄音、錄像等媒體使增加學生對“吆喝”的了解,教師還可以根據當地條件,設計有關活動,如讓學生走上社會,走上集市,傾聽吆喝,搜集、調查、整理甚至可以學上一兩句當地的種種“吆喝”,了解其作用,分析其與廣告的關系。總之要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并借此開展語文研究性學習。通過這課的設計,我覺得文學和生活是息息相關的,讓我們這些遠離舊北京的人,對舊北京的文化遺產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從而更加的珍惜現在的生活,發揚和繼承古文化遺產。【八下第四單元教案《吆喝》1課時】相關文章:
第四單元教案01-26
數學第四單元除法的教案02-07
《吆喝》教案04-01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教案02-24
吆喝優秀教案03-07
《吆喝》優秀教案01-02
第四單元的作文11-16
第四單元表內除法二教案01-24
分數除法教案 (第1課時)04-28
五上第三單元教案1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