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淺談普通高校和聲教學芻議論文

時間:2023-05-03 19:46:56 議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淺談普通高校和聲教學芻議論文

  論文關鍵詞:和聲學 教學內容 課程結構

淺談普通高校和聲教學芻議論文

  論文摘要:和聲學這門學科的發展已經歷了300年,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聲是多聲部音樂寫作的基礎,也是高等院校音樂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本文就當前普通高校和聲課程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針對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以及課程結構設置等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自從拉莫于1722年完成他的第一部理論著作《還原到其自然原則的和聲學》至今,和聲學這門學科經歷了300年的發展,形成了一套科學的、完整的理論體系。和聲學是研究多聲部音樂寫作技巧與創作原則的作曲技術理論課程,是高校音樂專業的一門重要基礎課程,同時也是必修課程之一。

  長期以來,普通高校音樂專業和聲學課程教學一直沿用音樂學院的模式,以四部和聲寫作訓練為主要內容。誠然,這樣非常細致、系統的訓練,對于作曲與指揮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對于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這種教學模式就不相適應了。

  普通高校音樂專業的和聲課一般開設一年。此外,學生入學時的基礎也不盡相同,有的學生甚至連基本樂理掌握得都不夠扎實。在這種情況下,高校的和聲教學如果還走以“四部和聲寫作為主線”的道路,勢必會使學生在學習和聲的過程中感到吃力,并且會覺得和聲課枯燥無味,從而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由于對和聲學掌握得不夠扎實,自然會對后續課程如鋼琴即興伴奏、曲式與作品分析、復調、配器等的學習產生影響,乃至對其專業的發展、今后的就業都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學生在學習和聲學這一課程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小心翼翼地避免“平行五、八度”、“反向五、八度”等不良聲部進行。這樣,本應該充滿絢麗音響色彩的和聲課就成為了只有理論沒有實踐的、枯燥的“數學課”。學生越學越沒有興趣也就可想而知了,更別說去感受和聲的美感了。真正能夠學得好、用得上的人更是寥寥。

  而且,由于課程開設的時間一般很短,學生所學的內容勢必會大大縮減。學生剛剛學完前面的自然音體系部分,后面很多重要的內容還沒有接觸,或者對其只是有粗淺的了解就已結業,從而對和聲了解得不夠全面,形成一知半解的局面。由此,在對某些作品進行和聲分析時,就會有很多解釋不了的和聲現象,其實踐能力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如此,一個緊迫的問題就顯現出來。即在新形勢下,和聲課程教學在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結構的設置等方面就急需改革,以使之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以往的教學內容是進行到一級關系調轉調,后面的內容只涉及一部分,這樣就會影響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可是如果照顧到了知識的全面性,由于時間關系就勢必會形成囫圇吞棗、淺嘗輒止、掌握得不扎實的情況。那么,怎樣才能解決好這個問題呢?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下面的方案具有一定可行性,并且具有一定的成效:

  一、教學內容總體安排

  總體上說,就是有些重要章節的內容重點講解,有些章節則可以合并到一起講解,而有些章節的內容了解即可,可作為自學內容或略講。

  1.自然音體系部分以合唱織體的四部和聲寫作為主,和聲分析為輔

  自然音體系部分是基礎,需要掌握得非常扎實。因為變化音體系中的內容都與自然音體系部分的內容緊密相關,如果前面基礎部分掌握得不夠扎實,就會影響到后面的深入學習;而如果前面的基礎掌握得非常扎實,那么在學習后面與之有關的內容時,就會形成“遷移”效應,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加入鋼琴伴奏編配與合唱編寫的內容,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從而解決學而不會用的問題。

  2.變化音體系部分以和聲分析為主,寫作次之

  在基礎和聲當中,所有的基本和弦連接方法都已經學習過。所以,由于時間的關系,有了前面扎實的基礎,后面變化音體系部分中寫作的內容就可以適當減少,留下更多的時間來分析完整的名家名作。通過分析優秀作品,學生從世界藝術寶庫中充分汲取營養,把一些優秀的和聲語匯、和聲手法變成自己的藝術財富,并增強學生對和聲藝術的感受能力和審美能力。

  二、課程結構設置

  課程結構的設置分為四部和聲寫作、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為單聲部的歌曲旋律編配合唱及和聲分析四個教學模塊。

  1.四部和聲寫作

  四部和聲寫作訓練是和聲學習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但不是全部內容。此項訓練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掌握和聲寫作總的原則及和弦連接的基礎方法。進行該項訓練可以根據教學的進度,將寫作的內容適當簡化。如在為旋律配寫四部和聲時,在給出高音部旋律的同時給出低音聲部或和聲功能,抑或給出關鍵部位的和聲功能等等。這樣,降低了四部和聲寫作難度的同時,在和聲寫作訓練的初期,還可以起到引導學生進行規范化寫作的作用。

  2.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

  在實際工作中,為歌曲旋律編配及彈奏鋼琴伴奏是一項很實用的技能。

  此項訓練主要是要求學生在掌握和弦的基本連接方法的基礎上,熟悉各種和聲語匯及音響,熟練掌握幾種常見的鋼琴伴奏音型,熟悉為歌曲編配鋼琴伴奏的基本方法。具體的訓練過程可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1)每次作業布置一定量的鍵盤和聲練習,主要是和弦連接,內容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2)將和弦連接用特定的伴奏音型彈奏。

  (3)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也要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

  這一教學模塊在訓練學生為歌曲旋律編配鋼琴伴奏的同時,還注重其為同一旋律選配多種和聲方案的能力。有的和聲學專著將這一訓練叫做“和聲的變奏性寫作”。經過這樣的練習能夠使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在和聲的音響上。在應用和聲時,能夠真正從音響需要出發,這對于拓展學生的和聲思維大有裨益。

  3.為單聲部的歌曲旋律編配二、三、四聲部的合唱

  每學完一部分內容,在進行和聲的四部寫作訓練的同時,進行為單聲部歌曲編配合唱的練習。通過這一練習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一邊學習理論一邊進行實踐,以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解決“只有理論沒有實踐”、“沒有興趣”等問題。在歌曲的選擇方面應注重實用性,即盡量選擇中小學音樂課本中的歌曲作為課堂實例、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的內容。以便使學生盡早熟悉中小學的課本,為以后的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4.和聲分析

  和聲的規則來源于實際的音樂作品,反過來又影響著音樂作品的創作。因此學習和聲就有必要對前人所創作的優秀音樂作品進行分析。在對前人音樂作品的分析當中理解和聲的真諦,學習和聲運用的經驗和技巧。

  “和聲分析是指對一首完整音樂作品結合音樂內容、旋律音調、曲式結構、織體寫法等諸方面對和聲(包括和聲風格、和聲序進、和弦運用、調性布局、和聲的陳述發展手法等)所進行的一種全面的綜合分析。”通過和聲分析使學生從感性和理性兩個方面去體驗和理解和聲在音樂作品中的藝術價值,使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音樂作品,由此提高學習者對多聲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自身的藝術修養。

  眾所周知,和聲學的學習過程則是本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是有一定順序的。而在音樂作品的創作當中和聲的應用則是“按需取材”,并沒有一定的順序。因此和聲分析材料的選擇就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是和聲材料的識別階段。在這一階段可多選擇一些片段性的譜例作為分析的材料。二是學習的深入階段。此時學生已經積累了一定的和聲知識,所掌握的和聲材料也已經達到一定的量,就可以增大對完整或相對完整譜例分析的比重,從而全面把握音樂作品的藝術特征。

  以上是對和聲教學內容的整體安排以及課程結構設置方面的一點想法。還有待于與同行進一步商榷,也懇請專家批評斧正。以使之更加合理、完善,形成理論,指導我們的和聲教學,使之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桑桐著.和聲的理論與應用.上海音樂出版社,1982年1月第一版

  [2]伊斯波索賓、伊杜伊波夫等合著.和聲學教程.人民音樂出版社,2000年1月

  [3]王安國著.多聲部音樂寫作.上海音樂出版社,人民音樂出版社,2007年9月

  [4]于潤洋編.西方音樂史通.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年8月第二版

  [5]劉春榮編.和聲分析.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

  [6]郭建勇.聲對師范音樂教學的思考.齊魯藝苑,1990年第2期

【淺談普通高校和聲教學芻議論文】相關文章:

和聲學與和聲風格的辯證關系論文04-30

淺談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學生的雙語教學探索教育論文05-02

中學英語教學芻議 論文04-30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環境的構建論文04-30

普通高校音樂教學的節奏訓練論文05-02

普通高校體育教學俱樂部的構建論文04-29

芻議發揮學生主體性教學論文05-02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論文11-03

淺談語文教學論文11-11

淺談教學中的體會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