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10篇)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那么優秀的反思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
《品德與社會》經過一段時間的教研教學,我發現這門課程的課前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而我在平時的教學中比較注重課前參與環節。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貼近生活、真實反映社會的課程,它把學生的思想教育溶入到學生的社會生活中。通過對本教材的實用,我覺得課前參與是教學活動的起始階段,也是教材內容拓展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不再拘泥于課堂上的40分鐘,而是把學習的內容拓展到課前,延伸到課后。課前讓學生體會與教材有關的內容,或者在家庭中,到社會上、學校里去觀察、調查、了解、搜集、整理一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的材料,已成為《品德與社會》課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課前的"熱身"為課中開展"討論""辨別""創造"和"表現"提供了前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保障。課前參與的情況直接影響到課堂教學和課后延伸活動的效果,課前可以使用的策略和方法很多,在這里我給大家介紹兩種我學到的方法,可能也是大家經常用到的。
(一)資料搜集法。資料搜集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家長的幫助下,通過多種途徑搜集文字、圖片、視頻與音頻、實物等資料,豐富自己的學習內容。例如:本學期六年級三單元第一課《天有不測風云》課堂上,請查到相關資料的同學給大家介紹自己查到的內容,發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作用,調動了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文字資料的交流使全班同學對自然災害的種類和成因、破壞力有了全面了解。各種資料的搜集,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二)調查訪問法。調查法是指兒童到現場觀察或與當事人交流,使兒童對所關注的問題能通過親身體驗,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如:本冊書第二單元《為了美好的生存環境》主題三《我們只有一個地球》中有個活動是調查學校和家中每天的用水狀況。課前,我請學生回家和父母根據每月繳納的水費計算出每天水的使用量,再與父母思考其中哪些是被我們浪費掉的,又有哪些是可以節省下來的。并用同樣的方法調查學校的用水情況。進而更深刻的感受我國水資源匱乏和污染嚴重的情況。使學生獲得直觀的印象和更加深入的了解。
總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中,我們要創設學生樂于接受的學習情境,讓學生在自主、合作中探究,在探究中發現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常言說: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中,在學生充分課前參與的前提下,教師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靈活的變換自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2
新課程背景下的品德課教學整體上進步顯著,成績突出,但局部問題逐漸顯露,特別是大多數的兼職教師,在精力和時間上得不到保證的情況下,如何深化新課程改革,怎樣改進自己的教學,提高德育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在此,我就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現象進行了粗略的反思。
一、盲目奉行“拿來主義”,課堂教學生死搬硬套
新的《品德與生活?社會》課給德育課程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生了可喜的變化。但是,隨著新課程改革實驗的深入,一些深層次的問題也隨之出現,比較典型的是在課堂教學實施中生搬硬套,其表現如下: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中倡導活動化教學,注重相互溝通、與生活的聯系以及與其他學科的融合,但不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種他人田,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在探討某一個話題時,把很多時間花在唱歌、跳舞、繪畫、游戲上,一節課下來,學生興奮過度,課堂倒是熱熱鬧鬧,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和體會方面的收獲卻令人懷疑。筆者認為,課堂活動不等于課堂活力,學生參與活動的多少并不是活動化教學的精髓,品德與生活課也不應是完全的“唱游”課、“游戲”課、“美術”課、“舞蹈”課。我國第八次新課程改革之所以有不同學科的課程設置,就在于學科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每一門學科有自己的教學任務。
2、學習培訓中的一些案例和套路原本只是一種示范,個別教師“照葫蘆畫瓢”,原封不動地搬到自己的課堂上,失去了原來特定環境下的幽默與風趣。品德課十分強調回歸兒童的生活,教學一定要結合不同環境、不同地區、不同年齡的`學生實際。教學的活力來自于每位教師獨特的教學風格和依據自己的真實體驗對課堂教學的重構與創新。
二、刻意追求“師生民主”,主體主導主次不分
新課程強調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體現師生民主。可是,不少教師為了展示師生民主氣氛,走向了極端,以下幾個方面值得反思和引起重視。
1、課堂上教師主導作用不突出。教師該講的不敢多講,甚至對學生違反課堂紀律視而不見,惟恐侵犯了屬于學生的自由空間。有的學生上課自由過了頭,坐沒坐相,站沒站相,想看就看,想讀就讀,想說就說,必要的課堂紀律維護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被忽視了。
2、課堂上教師以問代講,“雙向交流”太多太濫。有的教師整節課上反反復復用一些類似“是這樣的嗎”?“是不是”、“對不對”的簡單問題發問不止,缺少信息溝通,學生翻翻教材就能異口同聲、準確地響亮回答。課堂上一問一答,學生似乎忙得不亦樂乎,但思維卻停留在同一水平上的機械重復,心靈未能受到震撼。看似師生互動頻繁,實則教師用提問方式滿堂灌,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直到學生認同教師事先預設好的答案,師生并沒有真正互動起來。
新課程強調“以人為本”,“以生為本”。課堂上學生不應當是客人,惟師獨尊不可取,惟生獨尊同樣不可取,兩者都是畸形的師生關系。“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必要的課堂紀律作保證,那么學生尊重他人、尊重集體的素養如何培養?缺少自我約束力的學生,難以養成刻苦認真、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難以成大器。教師在轉變教育觀念的同時,不應當步入“精講少講”的誤區。該講的就理直氣壯地講。課堂上,教師不敢講、泛泛講、過多講,都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
3、片面理解“合作學習”,形式多于內容。合作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不能簡單形式化。調查中我們發現,有的教師為了體現新課程標準精神,把合作學習變成了一種機械刻板的操作模式,不管是否需要,是否合適,每節課到采用分組討論方式,打上“合作學習”旗號。
合作學習無疑有助于合作交流,尊重他人正視自我的團隊精神的培養。但是,教學中如果合作學習目的不明確,過程設計簡單,時機把握不好,無論什么問題都采用分組討論的合作學習方式,導致學生能獨立完成時也合作,能夠自主時卻不讓學生獨立,有探究欲望時卻讓小組優秀者代替其他成員的意見,看不到合作的必要,感覺不到合作中的分工協作,合作學習無法達到預期的教育效果。這種形式多于內容的合作學習究竟對學生有益還是有害?因此,并非所有的學習領域和學習主題都要用合作學習的組織形式,不分青紅皂白地搞合作學習,必然有害無益。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3
在教育教學(此文來自)中我體會到,尊重學生,是我們老師必備的道德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友好的對待他們,理解和信任他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多和他們交流,多鼓勵和表揚他們,要尊重他們,寬容他們的過失,當學生有不足時,多給予鼓勵和贊美,對學生精心呵護,尊重學生人格、善待、寬容、理解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感受到在學校里比在家里還要幸福得多,老師就像媽媽一樣關心、愛護他們,感受到學校生活的開心和幸福,讓他們在學校里開開心心的學,快快樂樂的學。
現行品德與社會教材力求讓學生與教材文本對話,讓學生在參與調查、訪問過程中發展認知和情感,要實現這一目標,在課堂教學中應當把握好以下四點:
1、找準切入點。
2、抓好興趣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抓好興趣點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在一個寬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就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了。
3、注重知識點。課程標準盡管對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能力培養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知識的掌握和學習仍然是《品德與社會》課的重要學習目標。
4、挖掘出德育點。思想品德教育是《品德與社會》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品德與社會》課的指導思想就是指導學生的思想,規范學生的行為。教師在組織以社會知識為主的課文學習時,應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點,結合課程與活動,有針對性地進行品德教育。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4
學生們認為《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副課,沒必要認真學習,再說課文中的許多知識他們也不感興趣,還不如騰出時間學語文數學呢。聽了學生們的話,我連續幾天陷入沉思,《品德與社會》是一門很好的學科,為什么會陷入如此困境?怎樣才能使學生喜歡這門課程?經過思考,我認為《品德與社會》學科陷入困境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品德與社會》學科不受重視。
素質教育已經提出了多年,但在應試教育模式沒有真正改變的情況下,社會、學校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重視這門課程而使它微乎其微,所謂的副科,學生認為是可上可不上,可有可無的課程。
二、學生上課偷寫作業。
教師們布置作業,學生不按時交會受到批評,他們課余時間寫不完,只能在所謂的副科上偷著寫,而比起音樂、美術、體育課來說《品德與社會》課又是他們最不感興趣的課程,于是《品德與社會》課堂成為他們偷寫語數作業的最佳選擇。
三、教師的`身教作用發揮不好。
教學方法較單一,對學生缺乏深入了解情況,學生不能得到良好的身心輔導,其生理、心理健康不能得到應有的重視。
讓學生喜歡這門課程,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認識,思想上重視《品德與社會》課
《品德與社會》學科是對學生進行德育的重要工具。因此,對《品德與社會》課要提高認識,就要從思想上重視,加強《品德與社會》的教學工作,教師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做到“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讓品德與社會觸及兒童的內心世界,影響他們的心靈。
二、結合實際,讓道德教育工作有特點
要利用《品德與社會》課,與家長緊密配合,做到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僅僅停留在說教上顯然是不行的。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結合實際采取多種方法來教育學生樹立他們的人生觀、價值觀。
三、課堂教學,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開
要改變思想品德教育的現狀就要改變過去的以說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可采用自主探究法,問題討論法,合作表演法等。
四、把玩耍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的空間留給學生。
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接受思想品德良性意識,讓學生學會做人、學會自律、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樂群、學會審美、學會創造、學會健身、學會生活、學會勞動,從而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5
本節課充分體現了實踐活動這一特點,以學生實踐活動為主體,引導他們自由組成小組,相互合作,自主探索交流,增長了知識,活動方式多樣化。活動領域由課內到課外,由家庭到世界,感受家鄉的魅力,激起對家鄉的無限熱愛,立志為家鄉做些事,樹立為建設家鄉努力奮斗的豪情。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培養。本課教學有以下幾個突出的特點:
1、從生活出發,以學生為主體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體現了:“課程關注學生的現實生活,教育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在兒童現實生活中培養道德情感、形成正確的道德判斷;把引導學生熱愛生活,學會“做人”作為課程的核心;不僅關注生活體驗的本身,而且更加關注對兒童正確價值觀的培養,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性和參與性,重視學生主體性學習”品德與現實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都可以成為課堂的資源。所以這節課,我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調查:家鄉的旅游景點、土特產資源等;教師利用了這些生活中的資源,創設了一個生動有趣的教學場景,這樣能貼近學生的生活,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將課堂變成了活潑的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擴大了教學空間,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為這節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轉變角色,貼近生活,快樂體驗
新課程對教師提出:“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突出的是“把知識學習、能力培養與情感體驗相結合”的原則。現代的教學觀還要求課堂教學方式多樣化,要求教師要根據教學需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如角色扮演、觀察、比賽等方法,理解和內化知識技能。這些在本課的教學中都有體現。讓學生通過當導游這個角色,貼近了生活。從而參與學習、得到了快樂的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語文課程標準基本理念指出:“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我認為這不光是語文課要做到的,同樣《品德與社會》也要做到。所以課前我就讓學生分小組查閱資料,了解泉州各景點,搜集家鄉的風味小吃,民間故事傳說,地方特色文化等。通過課前課后讓學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將課內的活動延伸到課外實際生活中,使思品的實踐活動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6
這學年我們使用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品德與社會》,通過參加聽課和評課一系列活動,使自己的教育理念發生了很大的轉變,傳統的課程中,課堂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只有教師講學生聽,沒有學生的天地,而如今課程的改革也推動了課堂教學的改革,這種一個在上,多人端坐的.滿堂灌已不復存在,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做到師生交融,生生互動,教學活動應是一種相互交往,在教學過程中,強調師生間的動態信息。使學生在觀察,活動中得到情感的體驗,正好符合新課程中的探究思想——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課堂中的活動應是教師在指導或參與下的學生的自主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指導其行為,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自我感悟的空間,教師真正地成為引導者,學生成為教學過程的主體。如《自主選舉班干》這一課,我選擇了真真正正地進行一次學生自己選班委會的活動,教師只對選舉程序做說明和解釋,然后放手讓學生去做,讓學生懂得自己應有的權利,并學會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7
本人從事小學三年級《思想品德與生活》教學以來,感受頗豐。三年級思想品德著重強調品德生活之間的關系,在生活中反映品德,在品德中滲透生活,針對小學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科書中圖畫比較多,語言較少,讓學生從圖畫中來受教育。針對教科書的特點,我試著將品德與語文、品德與網絡相聯系,收效較好。
一、思品與語文相結合
本科教材圖片較多,學生看教材學習的同時,讓學生說說圖片內容,從中明白了什么,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教師適當引導,達到本堂課的教學目的`,特別注意的是,這是品德教學,不是語文看圖說話,主要是讓學生明白做事的道理,而不是簡單的描述圖畫內容。授課完成后,根據本課的重難點,安排學生課外閱讀,或采取老師講故事的形式,鞏固學生所學到的內容(課外閱讀或講故事的內容一定要結合本課內容,故事所說的道理一定不能脫離本課重難點)。學過一課后,可適當讓學生寫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加深學生印象。
二、思品與網絡相結合
在當今社會網絡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人們利用網絡可以查找資料、可以休閑娛樂。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網絡來為教學服務。課前,我利用網絡來找一些和課文內容相關的資料,比如在教“我們的學校時”,學生在了解了書上的各個地方的學校后,我又讓學生觀看了世界各地的學校,學生看的很認真,既開闊了學生的眼界,又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整堂課氣氛活躍。如果課堂內容較多,當堂課完成不了,我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在網上看相關的資料,下堂課來集體交流,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了起來,變得愛學思品了。
綜上所述,思品從表面上看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實它與其他學科是有著聯系的,與社會生活更是緊密聯系,我們在教學時一定要多種渠道,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闊學生的眼界,使學生愛學思品,真正從思品中受到教育。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8
讓學生了解祖國的概況,明白我國是一個地域遼闊的國家,培養學生對祖國的自豪感和熱愛之情是《品德與社會》的教學目標之一。“我們共同的家”這一教學活動的設置正是在兒童日常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對祖國遼闊國土有個初步的了解,激發學生愛國的自豪感和親切感。
“教育即生活”,兒童認知的發展和品德的構成源于他們對生活的體驗、認識和感悟。將靜態的教學資料與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豐富和發展了學生的體驗,從中獲得知識,受到教育。教學中,我將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事件,即汶川大地震與本課的教學目標,即認識祖國面積大結合起來,以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使學生獲得認識,受到教育。不僅僅認識到祖國面積大,同時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互相關愛,互相幫忙,從而對偉大的祖國產生親切感和熱愛之情,落實了本課的情感目標。在“鎮江面積與全國面積比較”的環節中,同樣貼近了學生的生活,以學生熟悉的家鄉為對照,極大調動了學生的興趣,獲得了十分直觀的認識。
在具體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
1、對學生的學情不夠充分了解。
教學實施過程中,“計算路途遙遠”這一個環節,涉及到兩位數相乘的數學計算。由于沒有充分思考到使用的是下冊教材,學生還沒有掌握這方面的計算潛力,課堂上出現了學生不會計算,胡亂猜測的現象。
2、學生對數據的認識不夠具體。
三年級的小學生,思維水平主要還停留在具體可感的事物上,對抽象的數據還沒有構成清晰的認識。在計算路途的教學環節,雖然學生算出了兩省之間的實際距離,但很難從多少千米的數字中認知和體驗“遠”和“大”。如果教師及時將這些數據與學生可感的事物進行比較,如:一個人每一天能夠走約30千米,從哈爾濱走到海南島約需要137天,從臺灣走到烏魯木齊大約需要150天,將近半年啊。這樣學生對“遠”和“大”的概念就會更加具體。
總而言之,上好一節課真的很難,課前雖然思考了很多,但是還有思考不全的地方。如何提高品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將是我以后不斷探索的目標。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9
品德與社會課程是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的一門以兒童社會生活為基礎,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的綜合課程,本課程要關注每一個兒童的成長,發展兒童豐富的內心世界和主題人格,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社會的能力,成為有愛心,有責任心,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人。
前幾天,在講授《生活中的快樂》一課中有這樣一個問題什么是快樂?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只要帶著一顆快樂的心去體驗,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快樂。你快樂嗎?這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一般有些人會認為事業有成,生活富裕的人快樂會多一些,窮人更多一些煩惱,科學家曾就這個問題對非中的絕對貧困人口,發展中國家的普通老百姓和發達國家的富裕人口和大人物做過一個調查結果大家回答的差不多,不是絕對貧窮的人就一定不快樂,生活富裕的人就快樂,每一個人都有快樂和煩惱的時候,這就教育學生在生活中總有快樂和不快樂的事,而遇到不快樂也就是煩惱和挫折的時候應該想辦法去解決,做好面對挫折的心理準備,挫折是個體在從事有目的的活動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或干擾,個人行動目標不能達到,需要不能滿足時的情緒狀態,面對挫折,不同人的態度是不一樣的其結果也就完全不同,要培養學生持積極態度正視挫折,要坦然地面對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一切,不回避前進途中的障礙,要想方設法解決和戰勝它,對于小學生來說,由于受身心發展和社會閱歷等的限制,還不能對自己和社會有清楚的認識,他們的目標期望值往往比較高,因此挫折是小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時常會遇到的問題,作為教師,應從積極的方面引導小學生正確對待所遇到的困難和挫折,使他們認識到困難和挫折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教育他們如何應付所遇到的挫折,提高挫折耐受力,要讓學生正確認識快樂和挫折,并掌握應付挫折的策略。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訓練學生在失敗面前樹立正確態度,要一平和的態度和堅強的毅力戰勝失敗的困擾,同時培養學生自我剖析和自我反思的能力。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10
《品德與社會》作為一門綜合性學科,主要將學生置身于社會生活中,讓學生學會認識社會,正確了解社會,同時還要養成良好品質,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合作、交流、實踐,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學習,加強理論修養,學會生活,學會做人。
教材內容大多取自日常生活,符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習四年級第1單元《由購物想到的》讓學生了解本地的一些商業場所,調查、比較商品的不同價格,學習選購商品的初步知識。體驗公共設施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知道愛護公共設施人人有責,能夠自覺愛護公用設施。開始具有獨立的購買簡單生活和學習用品的能力。
其中主題二“買東西的學問”《識別包裝上的信息》一課,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學會選購商品,知道怎樣合理購物,怎樣做一個聰明的小顧客。
本課時教學設計時我注意讓學生知道購物其實是個復雜的過程,里面包含著知識、規則,也體現著人們的智慧。幫助學生熟悉購物的過程和方法。四年級學生對購物已經有了一些親身的體驗,很多學生有隨父母購物或獨自買東西的經歷,對買賣過程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他們的體驗與經驗畢竟受到年齡的局限,對買賣過程的認識是片面的、零碎的,尤其在當前市場經濟的環境里,一方面,有些賣方魚龍混雜,假冒偽劣的商品出現,少數商業人員素質低下,缺乏對顧客的誠信。于是我先通過PPT的展示,讓學生了解正規的包裝應該包括哪些信息,學生分別認識了“商品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質量安全QS標志、條形碼、廠家信息”等重要信息,隨后補充了條形碼的識別知識,出示條形碼的形狀、結構,目的是讓學生知道識別條形碼的方法及通過條形碼辨別商品的生產國。學生們學得津津有味,連連點頭。之后,我讓學生親自實踐,用“慧眼”識破不法商販的“障眼法”。
想到學生一放學就蜂擁至小賣部買一些不健康的劣質零食,這一點在學校德育工作中被反復強調,卻收效甚微,我便到小賣部中預先買了這些食品作為樣本,在課上讓學生來觀察他們最熟悉卻又不熟悉的“美食”。學生們在實踐環節中熱情高漲,在小組內積極觀察、傳閱著這些小包裝,然后小組代表信心滿滿地說明著他們鑒定的包裝,“我們組觀察的是‘香辣雞翅’,它上面有生產日期、保質期、配料表、QS標志、條形碼……,它的配料有……,我們認為它是可以放心食用的食品。”六個小組相繼發言,其中只有一個小組發現他們手中的食品已經過期,不能食用。其他組的結果都是肯定的。
接著我進一步引申總結,“同學們,我們如果把這些小食品的配料表都放在一起你會有什么發現?”學生們的情緒稍有降溫,“這些食品的.配料都差不多,小麥粉、淀粉、香辛料。”“這些原料與他們五花八門的名字相符嗎?”“不相符。”“哦,原來它們都名不副實。我們在來看看這些QS質量安全的標志吧。”學生開始對比手中的印刷品和大屏幕上面的正規標志,“怎么樣?有什么發現?”,學生們紛紛舉手,說出包裝實物標志的“偷梁換柱”之處,隨后我們又一起分析了這種現象的成因,讓學生知道市場管理還不完善時,要練就自己的“火眼金睛”。相信通過這節課學生們對這些小食品會另眼相看了。
課堂不再只是教師表演的舞臺,它應該是學生的天地,讓學生走進課堂,成為的課堂主人,在活動中體驗,在動手操作的環境中學習,營造出師生交融,生生互動的平等和諧氛圍,讓教學活動變成相互交流,相互分享的過程。使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探究和領悟。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會繼續延續讓學生體驗的教學設計宗旨,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情境,充分利用情感推動作用,促進學生認知的內化和良好行為的形成;繼續重視養成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更要加強自身修養。
這就是我在這次課堂實踐后的所得,所思,所感。我會不斷完善自己,努力上好每一節《品德與社會》課,讓孩子們在娛樂中學到知識,在輕松中感到學習的快樂。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學英語教學反思08-03
《趙州橋》教學反思(精選15篇)07-07
永生的眼睛教學反思推薦03-25
《沁園春·雪》的教學反思(精選9篇)09-05
初中物理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02
抽屜原理教學反思(精選11篇)06-16
祝福教學反思(通用12篇)10-09
中班教學反思隨筆(精選21篇)06-14
《童年的發現》教學反思(精選10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