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試論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的課程整合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中明確指出,“幼兒園教育活動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律,各領域的內容要有機聯系,相互滲透,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由此可見,新的《綱要》提出了幼兒園課程發展建設的整合觀。整合課程已成為當今幼兒課程的發展趨勢。
主題活動與課程整合的三種模式
1.目標導向模式
首先,老師根據幼兒園培養目標,幼兒的基本經驗、興趣需要、年齡特點等選擇主題,確立主題活動目標。
其次,圍繞主題活動總目標,結合學科識目標確立一、二級子目標。接著,根據子目標選擇有關的活動內容開展活動。
最后,根據活動中生成的有價值的內容或幼兒產生的新的知識技能的需要,調整預設的目標,形成新的目標。
2.學習方式導向模式
首先確立主題,創設相應的主題活動環境。
其次,確立學習方式,處理好自主建構與教師引領下學習的關系。
(1)幼兒自主學習方式。在主題開展過程中涉及有關科學、數學等學科教育內容時,或者幼兒自發生成的活動時,教師要鼓勵幼兒自主選擇操作材料、操作伙伴,自主學習,自主探索,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創新精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適時適度加以引領和提升。
(2)體驗、表達、表現的學習方式。在開展文學欣賞、美術、音樂等與主題有關的學科教育活動時,大多選用這種學習方式,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以及表達和表現的能力。
(3)操作練習、復習鞏固的學習方式。在開展與主題活動有關的生活、體育等教育活動時,教師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幼兒通過自身的操作和練習獲得相關的基本經驗,健康成長。
3.能力導向模式
首先,確立主題,提出能力培養要求。其次,根據主題中提出的能力培養要求,融入學科知識技能,老師預設并開展有關的學科教育活動。最后,教師鼓勵幼兒動用已有的經驗和能力去解決主題活動中碰到的實際問題,發展幼兒的多種能力。
我們認為,應在現實的、具體的、多樣化的活動中實現教育整合,應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在現實的、多樣的過程中實現整合
1.對活動的開發和創新
良好的活動應該是目標、內容、環境、材料及方式方法等活動的基本要素合理組合的、幼兒全身心投入的過程。如何才能使各種活動要素有機結合,實現真正的活動整合,重要的途徑之一就是對活動的開發和創新。
活動開發和創新不在于名稱的新奇,不在于材料的花哨,而在于活動能真正引發幼兒參與的興趣,在于能真正符合幼兒的需要,在于能引發幼兒的操作、探究和體驗,在于能與幼兒已有的經驗建立一定的聯系。由此可見,活動開發和創新的基礎是對幼兒需要和興趣的了解,對幼兒原有經驗的了解,對幼兒現實生活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從幼兒的學習特點出發,充分挖掘和利用現實生活中廣泛的教育資源,開發形式多樣、新穎活潑、具有趣味性的多種多樣的活動。這種活動應該能夠引發活動各要素的有機結合,能夠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應提倡讓幼兒從事探索和發現性的活動,觀察和參觀性的活動,調查和訪問性的活動,交流和討論性的活動,感受和體驗性的活動。避免只站在領域知識的基點上,無視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而選擇和組織活動的現象。
2.注重活動目標、內容和方法的生成
活動的情境是經常變化的,與當前活動相關的信息也在不斷涌現,有些信息與當前的活動有緊密的聯系,且對幼兒的發展具有重要價值,應充分加以利用。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和幼兒可以不斷發現新的活動線索,這些新線索,能把活動不斷引向深入。因此,要求教師營造一個有利于生成的氛圍,要求教師有一種生成意識和生成能力,對幼兒新的需要、新的興趣、新的發現有接納的態度。只有這樣,活動的生成才能實現,計劃的活動和非計劃的活動才能整合,幼兒現在的經驗才能與新的經驗實現整合。
課程整合中的幾個注意點
1.整合不是簡單的知識技能的拼湊,而是充分利用一切資源實現的有機融合。
真正的整合并不是由一個個帶著主題帽子、獨立的認知活動組成的“大拼盤”,而應該是充分挖掘和利用一切資源(如環境資源、家長資源等)實現的有機融合。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幼兒不斷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在單位時間內獲得更多的新體驗,促進幼兒全面和諧地發展。
以小班主題活動“可愛的蛋寶寶”為例,考慮到環境對幼兒的影響,在主題生成后教師立刻創設了相關的活動環境。如在教室一角創設了“誰會生蛋”、“各種各樣的蛋”、“蛋寶寶的城市”等游戲環境;在區角活動中投放了“蛋寶寶搬新家”(數學活動區)和“母雞生蛋”(結構角)等活動材料,讓幼兒置身于一個生動的主題情景中,從而自然地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整合并不是追求在一次活動中進行各學科內容的簡單堆砌,而是努力去實現在主題背景下活動的自然融合。
整合并不是要求在一次活動中囊括所有的學科內容。在主題活動“我愛媽媽”中,為了實現整合,教師在活動設計流程中安排了許多內容。可是,在活動的過程中,卻發現小班孩子年齡小,生活經驗有限,且他們的理解能力、表現能力都相對較弱,試圖在一次活動中幫助孩子了解多領域的內容是不適合的。為了更好地實現理想中的整合,教師將原本一個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變為一段時間內相互交織的活動內容。可見,要實現真正的整合,就要克服在單位時間內“求快”、“求全”的心理,應該幫助孩子在主題背景下充分感受活動的內容,從而達成自然地融合。
3.整合是在關注幼兒活動的過程中及時調整目標和策略、實現預設與生成的融合。
教育是個動態的過程,要體現“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就必須重視生成與預設的關系。在主題活動“我會關心”中,帶著課程整合的理念,教師設計了一個美工活動“爸爸媽媽的生日卡”,試圖將各種可以涉及到的內容融合進來。但在活動中,孩子自發生成的問題取代了教師原定的計劃,使活動變得異常精彩。如一個幼兒在公共汽車上看到了一個殘疾人上車卻沒人讓座,來園后和一些小朋友談起此事,于是教師和幼兒生成了新的情感體驗——“需要幫助的人”。幼兒通過體驗蒙眼走路,一只手穿衣服,從中感受到殘疾人的不便與痛苦,萌發了關心、愛護他人的情感。
此外,要更好地實現課程的整合,教師還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首先,必須熟悉和牢記幼兒園教育的長遠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這樣才能實現科學合理的整合;其次,應該不斷提高自己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這樣才能實現適時、適宜的整合;最后,教師還應該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和教育策略,這樣才能實現靈活多變的整合。作者:吳建清
來源:《幼教博覽》2007.6
【試論幼兒園主題活動中的課程整合】相關文章:
課程整合04-29
課程整合≠CAI04-30
試論先秦法家社會整合思想04-29
試論市場整合營銷04-27
試論信息技術與生物教學的整合04-27
幼兒園主題教育活動有效整合的策略探析論文04-27
對幼兒園課程整合的點滴感想學科論文04-27
論課程論與教學論的整合04-29
體育活動主題整合方案(精選8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