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國外幼教課程體系比較
教育應該是一個極具分享的行業,社會屬性應當遠遠大于商業屬性,更何況是需要充滿愛的幼兒教育。但是,自從數年前西方幼兒教育理念和課程開始涌入國內市場,教育商業化與市場化的程度愈發嚴重。作為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我是有一點小小的不認同的。下面小編為您帶來國外幼教課程體系比較!
一、美國課程體系
1.科學教育的目的 通過科學知識教育,使兒童獲得基本的科學概念,激發兒童的求知欲,激發其發揮創造力,從小培養學習科學的興趣。
2.科學教育的主要內容 美國幼兒園科學教育的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有關于動物、植物、非生物、天體氣候一年四季中的變化等。教師對不同年齡班兒童進行的教學則要求排列出符合季節性的課程,并有系統、按順序進行連續性教學。
3.科學教育的方法 創造教學條件、建立幼兒園的科學中心、開展玩沙與玩水游戲、兒童烹調、科學小實驗。
4.美國現代兒童科學教育的主要特點 無統一的兒童科學教育大綱,教師可自由選擇科學教育方案,制定適合本園和本班兒童的科學教育計劃;兒童學科學的重要方式是個別的科學探索活動,其中教師的指導很少;非正式教育機構為兒童科學教育提供條件、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兒童科學教育網絡;兒童科學教育與早期閱讀、藝術等密切聯系;兒童科學教育中實施認知、技能和方法、態度、情感。
二、法國幼教課程體系
法國幼兒教育課程的內容主要有體育活動、表達和交往活動、繪畫和藝術活動、科學和技術活動。在不同班級,幼兒教育課程內容的側重點雖有所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交往和語言活動,尤其是科學技術活動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地位),但都強調教師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應適當選擇、運用科學而又合理的方法指導幼兒開展各種活動,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習,獲得發展。
三、日本幼教課程體系
日本幼教課程體系強調幼兒的自主活動、自主學習及生活體驗,把培養人際交往能力、基本的生活態度和行為習慣作為中心目標。課程目標和內容圍繞健康、人際關系、環境、語言、表現六大領域展開。
縱觀世界各國的教育改革,其特點:
1.注重人發展的全面性和教育的全體性。不僅要求具有健康的身體、廣博的知識、聰明的智慧,更要有良好的人格、健康的心理,同時注重人的潛能的發展,最終實現人的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教育目標內容上適應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傳統、不同家庭背景的兒童,強調每個適齡兒童都應有受教育的權利。
2.突出提到發展人的社會性品質、注重人格品質的培養。特別強調個體要有愛心、責任心、會關心他人,關心周圍生活,善于與人交往,會合作等社會性品質以及自信心、獨立性、主動性、自強自立等人格品質。
3.強調國際性與民族性的融合。理解并熱愛自己的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傳統,養成開放式和包容式的思維習慣。
4.注重為個人奠定可持續發展的良好基礎。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培養幼兒的求知欲和主動性及對待事物和周圍生活的興趣、態度、意識和探究精神。
5.注重創造意識和創造力的培養。培養幼兒的創造性想象及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廣泛地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和初步判斷的能力。
6.增強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教育內容。重視培養環保意識,加強科學教育和自我保護教育。
拓展:幼教課程體系相關知識
在我看來,教育應該是一個極具分享的行業,社會屬性應當遠遠大于商業屬性,更何況是需要充滿愛的幼兒教育。但是,自從數年前西方幼兒教育理念和課程開始涌入國內市場,教育商業化與市場化的程度愈發嚴重。作為一個幼兒教育工作者,我是有一點小小的不認同的。
想起我做博士論文時,屢屢碰壁,最終定下來并且積極支持的研究對象(早教機構),其實都是通過私人關系找到的。所有我通過電話、郵件和當面進行溝通的機構都給予了我否定的答案。甚至有些機構的校長同意我去做研究后,其總部領導專門打電話將我拒絕。想想那時我拿著厚厚的學校審核超過一個月給校長、教師及家長溝通的文件和表格而被一一拒絕時一臉狼狽的樣子,還挺無奈的。無論我如何強調一切數據和內容都應用于該研究,雙方要簽訂保密協議,我不拍照不錄像,觀課只會記筆記,中心名稱也會用假名等等,都沒有被接受。我能理解,從商業保護的角度,我的身份畢竟是敏感的。想想許多知名的幼兒教育課程的培訓,在培訓期間不允許錄音、拍照,不提供PPT和一切紙質文檔,只允許老師帶著空白筆記本記筆記。從專業知識保護的角度,我仍然是理解的,畢竟這個行業在國內,復制、抄襲的現象大量存在,每個專業培訓機構都希望在保護自己專業內容的同時讓機構發展的更長遠些。
但是,如果是我,我想我不會這么做。
當初我屢次被拒絕時,有一個聲音給予了我正面的力量。方校長,她對我說,“我們的課程很好呀,我們歡迎大家都來學習。”此后,她給予我的博士論文研究開了綠燈,所有參與的老師都積極配合。那一刻,她觸動了我內心最脆弱的一部分。曾以為那么簡單的事情,在現實面前發現困難重重,而當困難接踵而至的時候,仍然有很多溫暖和力量。還有曾總、穆老師、Candy Ren媽媽等等,都對我的畢業論文研究提供了極大的幫助與支持。
我告訴自己,當我自己邁入這個行業的時候,我一定要做個付出大于索取,熱愛分享的人。
和好多人詢問我關于幼兒教育一些理念和看法,我都是毫不保留的。關于幼兒教育體系這一部分,我之前有整理和總結過一點點想法,歡迎有興趣的幼兒教育從業者和我進行探討和交流。
當然,我所有的想法都是從個人角度出發。基于課程的多元化,其表現形式和特點可豐富多樣,不局限于某一種模式。就像蒙臺梭利、高瞻、瑞吉歐,華德福等等,他們都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和強調的重點,各有優勢與特點(可參考之前分享的《四個綜合型國際幼兒教育課程》),而且每個研究者或者實踐者僅僅對于“課程”這兩個字都會有不同的解讀。這里我分享的只是作為一個幼兒教育課程研究者,我對于課程的理解,對于幼兒教育體系的思路與框架建立都是基于我個人的認知與思考。
【國外幼教課程體系比較】相關文章:
國外高校教育技術應用比較研究12-08
老撾外資立法與中國外資立法的比較分析12-08
國外存款保險制度的比較分析及對我國的啟示12-09
飛機系統課程體系的改革與探索12-09
化學實驗課程體系改革探討12-11
數學建模課程體系的研究與實踐12-08
能力本位的培訓課程體系構建12-08
國外醫療體制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