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教師的建議》有感
《給教師的建議》是杜殿坤先生根據我國教育的實際情況和需要,選擇了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的精華部分翻譯而成,另從蘇氏的其他著作里選擇了有益于教師開闊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條目,作為補充,全書仍有一百條。
第一,內容全面而又清晰。
這本書是將原書的兩冊合并而成,是一本沉甸甸的“厚書”。它囊括了學生與教師、上課與下課、勞動與學習、時間與知識等各方面的問題,內容充實。它又將這些內容用一百個小標題分別標注,每一條談一個問題,相互割裂而又有機統一。比如說,它的第2條建議談到,“教師的時間哪里來?一晝夜只有24小時。”結尾時它指出,“教師的時間問題是與教育過程的一系列因素和方面密切相關的。”緊接著,它的第3條建議就談了“教師的時間和教學各階段的相互依存性”。就這樣,它在追求完整性的同時注重獨立性,把一本厚書變成了一百篇小文章,讓讀者倍感輕松。
第二,見解通俗而又深刻。
作為一本教育著作,理論的表述是及其重要的。而這本書與其他教育著作的不同之處在于,它的理論分析十分精辟,但通俗易懂,而且都是由生動的實際事例揭示出來的,對讀者在教育實踐中碰到的各種問題有很強的指導意義。比如說,在第19條“對學習有困難學生進行智育”的問題上,它根據很多教師要求后進生只讀教科書,甚至只背書不思考的現象,提出自己的觀點:“那是完全錯誤的。”“不要靠補課,也不要靠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閱讀、閱讀、再閱讀。”然后,它用一位姓特卡琴柯的優秀數學教師的成功事例佐證了自己的觀點,讓人信服。
第三,語言樸實而又生動。
追本窮源,這是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作品,它富有獨特的幽默,但在杜殿坤先生的編譯下,它同樣具有了語言的樸素美。比如說,在第14條建議的開頭這樣寫“民間教育常說‘復習是學習之母’,可是,善良的母親常常變成兇狠的后娘。”試問,這么樸實的詞語,這么經典的比喻,我們又能在多少教育著作中見到呢?再比如說,在第76條中論述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時這樣說“正像醫生細心地研究病人的機體,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著手進行治療一樣,教師也應當深思熟慮地、仔細耐心地研究兒童的發展……”類似深入淺出的文字在本書中比比皆是,極便閱讀。
《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好書,閱讀這本教育著作,正如向名師學習,又如和同事交流,輕松而又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