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

時間:2023-05-01 23:10:11 教育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1

http://www.cavtc.net/jpkc/site-network/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2

  【論文關鍵詞】網絡技術 寓教于樂 內容拓展 教學資源整合

  【論文摘要】缺乏學習興趣、基礎差、底子簿,這是當代中職學生普遍特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職學校各學科教學都必須要面對的首要問題。《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知識涉及面廣,內容抽象,專業性強,是典型的疑難學科。教師只有抓住該學科自身的特點,以激發學生興趣為突破口,理論聯系實際,從多角度挖掘課堂教學潛力,才有可能從困境中掙脫出來。

  現代教育提倡注重人的發展,然而基礎差、底子簿、對學習缺乏興趣,這是當代中職學生普遍的特點。要想強化中職教育,提高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中職學校各學科教學都必須要面對的首要問題。《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是中等職業學校計算機專業的一門專業理論課,該課程內容不僅涉及到通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相關知識,還與物理學、數學等學科知識密切相關,內容抽象,專業性強,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很多抽象的理論環節教學設備很難發揮作用,而有些地方現有設備嚴重滯后于理論發展水平,針對這種理論性很強的專業課,教師該怎樣進行教學的組織,才能改善教學效果,引導學生走出學習困境呢?以下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希望能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專業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一、密切聯系生活,開展討論教學法

  雖然《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尖端技術,但它畢竟是一門應用技術,所以許多原理的產生都來源于生活,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在教學中應該抓住這一特點,讓教學從生活開始,首先鼓勵學生思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然后逐步過渡上升到教學理論,從而完成對理論的認識和理解。例如在對網絡協議部分,介質的訪問控制方式的教學中,先讓學生分組而坐,以小組為單位各自進行討論,討論題目:當前的討論過程該由誰發言,請制定一個規則。(要求:規則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要能夠避免相互干擾。)制定過程應在中間有一、二次結果展示,教師作進一步引導和修正,最終各組均完成規則制定后,教師對各組結果進行評價總結,以上討論可在20-25分鐘內完成。接下來教師提出教學任務,結合前面的討論結果,很快完成CSMA/CD和TOKEN RING兩種協議的講解。如此一來,把本來很枯燥的理論,通過學生自己的討論弄得明明白白,課堂也顯得生動有活力,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另外諸如停止等待協議、信息傳輸方式等內容都可以采用類似的教法。

  二、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完成教學

  教材中還有一些內容,象ISO的OSI網絡結構模型,內容抽象,歷來是教學中的難點,由于各層是按功能劃分的,而功能往往又是為解決針對網絡通信中遇到的某一問題而設計的。例如在講數據鏈路層時,課前我們可以把學生分成2組,然后布置做一個模擬通信的游戲比賽。到時要求每組在每一次對決中派2名隊員參賽,并由對方派一名隊員協助完成比賽。在互不相見的2名同組隊員之間分多次進行傳送一篇文字信息,傳遞任務則由對方所派隊員完成,對方隊員必須擔當起在2人之間傳遞信息的義務,但允許有3次隨機設置故障的機會(丟棄、亂序或增減字數)。針對比賽中對方隊員可能設置故障的種類,參賽方必須要解決好信息被對方丟棄、信息傳遞順序被打亂及內容被篡改(這些實際上對應于數據鏈路層差錯控制,流量控制等處理機制)識別和應對措施。比賽以在限定時間內傳送信息最完整正確的一方獲勝。這樣布置完后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積極想辦法做準備,無形中督促學生去預習,并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正式上課時,教師將準備好的要傳遞的信息(可將一段文字分解為每10個字為一段的信息包,在字條上留出少量空間共參賽者標注使用)及傳輸故障信息(為傳遞信息者設置傳遞故障之用,可將原信息包中關鍵字更換,以歪曲信息含義)分別交給參賽隊員和信息傳遞著,按預定規則進行。完成競賽后教師應結合教學內容對比賽結果進行評價和總結,通過這樣的競賽活動學生對通信協議的理解一定是深刻和終身難忘的,學生在游戲中也會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如僅為一節課,這樣做或許有些麻煩,會顯著增加教師的工作量,但OSI模型這塊內容如果揉合到一起,都通過這種方式,每節內容只要對競賽要求稍作改動,便可適用于其它各層的教學,甚至分組交換也不在話下,這樣準備工作相對就輕松多了。

  以上方法應用于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在于課前的準備階段,要注重細節的設計,要求教師要有很強的預見性,充分估計到實施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制定合理的應對措施。這些方法雖然對教學設備依賴性小,卻能很好的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應用的好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適時運用多媒體手段,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

  現代化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已經非常普及,合理的應用可把抽象內容直觀化、枯燥內容形象化。可以化解知識難點,優化教學效果。例如通過交換機訪問其他網段的計算機,通過路由器訪問其他網絡主機的過程;域名與IP地址解析等過程本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抽象過程,利用傳統方式教學方式講解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利用多媒體課件,以動畫的形式將其展現出來,學生一目了然,一看便知。這樣不僅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而且會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教學效果。

  四、注重教學內容拓展,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這門課程中,對于某些網絡設備的學習,只注重了工作原理,而忽視了應用的細節部分(或許是因為這些內容屬于其它課程)。如網卡的學習,主要介紹了網卡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分類情況以及性能指標等純理論的知識,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結合網卡的性能指標以及分類情況介紹網卡的選型以及網卡的安裝等實用知識,將網卡相關的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這樣純理論不枯燥,學生反而會覺得理論能指導實踐。課程在網絡應用技術中主要介紹了電子郵件、WWW服務、FTP等的理論內容,如電子郵件系統的工作原理、使用的協議等,既枯燥又難懂,在教學中可以結合電子郵件的.收發工具進行教學,有助于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對實際應用的重新認識。結合相應的社會實踐活動,純理論的教學也會變得繪聲繪色、張馳有度。適合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學習特點。

  五、推廣新成果, 應用項目教學法

  近些年,教育改革不斷取得一些新的成果,項目教學的推廣無疑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計算機網絡技術》這門學科中,有很多內容很適合采用該方法,例如:在網絡操作系統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把各種服務器的架設,當作一個個項目。通過使用項目教學法,不僅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職業能力,學生在項目實踐過程中,理解和把握課程要求的知識和技能,體驗創新的艱辛與樂趣,學生通過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領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想和方法。

  六、充分整合資源,建立多功能實訓課堂

  工學結合是近年來我國職業教育在人才培養方面發展的必然趨勢。但在理論教學階段,也必須注意加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為學生順利進入實踐環節做好準備,在這種狀況下,要發展職業教育,還必須要加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對于《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這門課程而言,可以充分整合現有資源,建立起多功能實訓課堂。就目前情況,即便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職業學校都有若干供教學用的機房,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設備,適當添置網絡硬件(若干臺交換機、路由器等),根據自身需要把其中一個或若干個改造為多功能實訓室。該實訓室可以完成諸如組網、網絡硬件配置、網絡操作系統及服務器配置等大部分與《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課程相關的實訓。這樣我們可以把課堂搬進實訓室,邊學習邊實訓,在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

  教育是一項復雜的工程,職業教育又是其中最具靈活性,也是問題最多的部分。在教育改革呼聲最高、最關鍵時期,作為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沉著冷靜,既要勇于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又要善于挖掘傳統教育的靈光。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職業教育必將會迎來一個又一個春天。

  參考文獻

  [1]計算機網絡[M].機械工業出版社,蔡開裕20xx.

  [2]夏冉. 關于“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 職教通訊, 20xx, (02)快樂作文20xx年第6期輔導與習作輔導與習作20xx年第6期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3

  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與核心課程體系的構建是實現高職網絡人才培養目標的關鍵。文中就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構建原則進行了闡述,并提出了推進教學改革的保障措施。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計算機網絡;專業建設;課程體系

  進入21世紀后,隨著網絡經濟時代的到來,IT產業的高速發展,網絡經濟、信息產業,已經成為知識經濟的主要特征。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網絡通訊、多媒體、網絡教育、電子商務等等,讓人類生活、工作天天變化。在此背景下,各高職院校紛紛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了適應社會的需要和時代要求的發展,我們就需要對該專業培養目標與定位、專業建設與核心課程設置、實習實訓內容及條件等方面進行探討,構建新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建設與核心課程體系,滿足社會對網絡人才的需要。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界定

  計算機網絡的定義是將多個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計算機系統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由功能完善的網絡軟件實現資源共享和數據通信的系統。這個定義包含著三層含義:一是網絡硬件層面上,通過通信設備和線路把不同位置的計算機聯接起來;二是網絡軟件層面上,通過網絡服務軟件實現資源管理和共享;三是信息應用層面上,通過制作工具軟件和網絡編程進行資源制作和整合。作為計算機網絡技術主要包括三大方面內容,計算機網絡管理、局域網技術與組網工程、互聯網及其應用,這主要涉及到網絡設計、組網建網、網站制作、媒體運用、網絡運行、調試、維護和管理。五年制小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培養目標就是將這些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根據網絡工程與網絡應用設計方案組織實施、監督、檢測、分析、技術服務、管理等工作。

  二、專業技術課程構建

  高等職業教育與基礎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不同,其目的是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素質要達到一定的水平,并獲得某種職業資格,高職教育要實現其培養目標就必須有一個由職業資格決定的、具體、明確的課程目標。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要培養的學生是具有高尚職業道德、一定的專業理論基礎,較強的實際工作能力和熟練的基本技能,能站在技術前沿掌握信息技術,熟悉網絡工作規范,適應網絡行業需求的生產服務一線網絡人才。培養目標是通過專業課程設置來體現的。所以,專業課程構建是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重點和難點。主要包括專業課程體系和內容構建、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及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

  1.專業課程體系和內容構建

  專業課程體系是單個專業課程之間既相對獨立又相互連結的有機整體,是專業培養方案的重要內容,課程是實施專業人才培養的主要載體。所以,必須按照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力培養規律和素質形成規律科學地組合在一起,形成富有高職教育特色的專業教學計劃。課程體系的構建是整個專業建設的重點,其思路就是將目前以學科為主的教育模式,改為以職業崗位需要為主的教育模式,以學生的能力培養為中心。

  2.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能力本位”不同于傳統普通教育的“學科本位”,“學科本位”注重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和理論的嚴謹性,而“能力本位”則強調專業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所以,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模式的革新是教學改革的關鍵。教學方法改革的目標就是要提高教學的形象性、生動性和通俗易懂性。應根據課程的性質和內容、施教對象以及有利于職業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選擇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3.課程考核模式的改革

  考核的目的是對學生知識與技術掌握的評價,也是對教學效果的一種評估。對于網絡學科的'專業技術課程,傳統單一的期末考核模式已不再適應了。應注重過程考核,也就是通過過程的監控手段實現教學目標,原則上多種方式并舉。①形成式考核:與傳統考核模式的區別在于:形成式考核的過程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考核的形式是多樣化的;考核的內容除知識點外,還包含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學生完成課程任務過程中表現出來的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多方面,是對學生的全方位的考察,是一種更科學的評價體系。當然,在形成式考核中,如何準確地把握評價標準?如何合理地分配各方面的分數比例?是值得我們深入探討的問題;②答辯形式進行考核:實踐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考核的重點應該放在對學生把握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諸多方面的能力上面。通過答辯,能充分反映學生的全面素質;同時,通過答辯過程中學生對問題的回答,也能較為準確與全面的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從而幫助學生掌握知識;③作品評價方式進行考核:對于操作型課程,如《多媒體創作》、《網頁制作》等,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最終能制作出一幅幅作品,如開發一個教學網站,最好的考核方式就是評價學生所做的作品。

  三、推進課程改革的保障

  1.師資隊伍建設

  網絡學科是一個與實際接軌且不斷發展和更新的學科,教師知識更新速度應與網絡學科的發展相適應。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又具有較強動手能力的應用型復合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具備雙重資格,既具備有一般高等學校講師素質,又具備生產第一線技術骨干的工程師素質,這是有別普通高校之處。一是要求所有教師應有明確的“雙師型”意識,把成為“雙師型”教師作為不斷提升自己素質的目標;二是專業課教師都應成為名副其實的“雙師型”教師,真正成為既是講臺上講課的好教師,也是本專業、本行業實踐操作的行家里手;三是每個“雙師型”教師都應具有指導、示范、教會學生專業技能的能力;四是一個學校的“雙師型”教師應和學科、專業建設配套,努力建成結構合理、數量適宜、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在擁有一定數量的專職老師基礎上,要著力打造兼職教師隊伍。

  2.教材建設

  教學體系的實施必須有配套的教材作保障,教材建設任務非常艱巨,專業課程的教材要強調應用性,理論以“夠用”為度。按照“綜合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應用能力”的要求去組織教材內容,將知識點融人到實際工作中去。客觀上要求必須由既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又要有網絡實踐經驗的雙師型教師來編寫。一要使理論知識難度降低,突出實用性。依據網絡職業技術人員今后從事的崗位需要設置知識點,掌握書中的知識點,經過適應的技術訓練,能夠很快地成為適應市場需求的,有計算機網絡技能能力的畢業生。知識點自始至終都與具體的網絡職業實踐相對應,技術和專業理論不再抽象,而是企業、社會和技術人員相互作用的具體體現。二要實踐知識具體、規范,可操作性強,具有真實的指導意義。

  3.加大實訓基地建設力度,構建先進教學環境

  要保證計算機網絡專業技術課程的先進性、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培養出適應網絡工程應用、管理、服務等一線高級技術應用性人才,必須按照網絡崗位要求,搞好網絡實訓基地建設,滿足學生了解、認識、施工、設計、維護、規劃等技能訓練的需要。同時,必須加強校企合作,構建一線的實訓實習環境,與企業合作辦學,資源共享、互利互惠,取得企業的教育資助,在技術、設備、教材、教學方法等方面與國際接軌。定期組織學生去網絡企業實習、組織教師去網絡企業進修或參與研發,或定期組織網絡企業工程師來校講課或開設講座。

  參考文獻

  王明福 徐人鳳《高職軟件專業技術課程的改革與探索》《職教論壇》

  陳慶合《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職課程體系的構建》《職教論壇》

  虞付進《高職高專機電一體化專業建設與課程體系構建》《職業技術教育》

  黃克孝《構建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的理論思考》《職教論壇》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4

  高職院校的辦學宗旨是培養生產建設一線的高技能型人才。除掌握必要的理論知識外,更重要的是通過大量的課程實訓掌握實際操作技能。計算機網絡技術作為計算機網絡專業核心主干課程,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需要培訓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因此必須加強實踐環節的教學。在課程教學中,最基本的實踐環節是對常用聯網設備進行拓撲設計、配置和管理,組建滿足實際需求的網絡。計算機實驗實訓室的建設頗為重要。除部分有實力的高職院校實訓條件優越,能充分滿足學生實訓要求外,當前仍有相當數量的高職院校實訓條件不理想。因此,探索應用計算機虛擬仿真、云計算等新技術,構建虛擬實訓室,改進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具有重要現實意見。

  1當前計算機網絡課程教學中存的問題

  1.1構建網絡實訓室成本高

  常規網絡實驗室需要配備路由器、交換機等設備。所使用的網絡設備一般會選用市場占有率較高的廠商,如思科、華三、銳捷等。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IDS、IPS、SAN網絡存儲等這些網絡設備廠商由于競爭壓力以及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設備的更新非常快。實訓室需要每隔3-4年更新網絡設備。客觀上造成網絡實訓室建設成本過高。

  1.2網絡實訓室利用率不高

  一般網絡實訓室都僅僅是采購幾臺樣機,學生以分組實驗的方式進行實踐使用。實訓室并不能保證每個學生人手一臺設備,學生的'實訓實踐效果會打一個大大的折扣,實際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在日常的實訓操作過程中,頻繁對設備進行通電、插拔等操作,也會加速設備的損耗。設備一旦損壞,將嚴重影響教學。再加上網絡實訓室只能為計算機網絡專業所使用,綜合利用率非常低。綜上所述,為了減低網絡實訓室建設成本,充分提高實訓室的利用率,提升實踐教學的效果,可以考慮引入網絡模擬器等虛擬仿真技術構建虛擬網絡實驗室,改進網絡實驗教學。

  2虛擬仿真技術

  2.1虛擬仿真技術概念

  IBM對虛擬化作出了定義,“虛擬化是資源的邏輯表示,可以是各種硬件資源,也可以是各種軟件環境,如網絡虛擬化、桌面虛擬化”。仿真技術主要是應用于網絡協議的構建,計算機是仿真技術主要的工具和載體。綜合運用虛擬化和仿真技術,可以稱為虛擬仿真技術,是用計算機創建一個可視化實驗操作環境,通過操作這些虛擬實驗儀器或設備,即可進行各種實驗,達到與真實實驗相一致的教學目的和要求。

  2.2虛擬仿真軟件

  (1)網絡仿真軟件比較常用的網絡仿真軟件有BosonNetSim、PacketTracer、RouterSim等。RouterSim是完全按照CCNA的實驗設計的,非常適合學習CCNA的實驗內容。最大的不足是RouterSim僅局限于實驗,不能自定義網絡拓撲結構。PacketTracer是Cisco公司設計的產品,對Cisco公司自身的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兼容性最好。BosonNetSim由網絡拓撲設計器和網絡仿真模擬組成。BosonNetSim可以模擬交換機、路由器等設備,并可自定義網絡拓撲結構,可以模擬局域網環境以及廣域網環境。BosonNetSim軟件對PC運行環境要求不高,實驗環境的配置較為簡單,適合要求不高的實驗場合。

  (2)虛擬主機及云桌面VMware和VirtualPC是當前使用率非常高的兩款虛擬主機軟件,能在真實的物理主機上運行多個虛擬主機,并安裝Windows/Linux等多種類型的操作系統。基于云計算技術的桌面虛擬化,將計算機終端系統(也稱作桌面)進行虛擬化,可以通過任何設備,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通過網絡訪問桌面系統。

  3應用虛擬仿真技術改進網絡實驗教學

  3.1構建虛擬網絡實訓室

  使用普通機房就可以構建網絡實訓室,并不需要專門的網絡實訓室。普通機房中每臺學生機都安裝網絡仿真軟件(如BosonNetSim)及虛擬化軟件(如VMware)。通過BosonNetSim的模擬能力,能仿真模擬教學中所用到的常見的網絡交換設備,如路由器、防火墻、交換機等。利用BosonNetSim靈活搭建各種網絡結構,并模擬網絡故障,可進行便捷快速部署,節省人力及硬件環境,為網絡實驗教學節省額外的環境部署時間。在學生物理機上安裝虛擬主機軟件(如VMware),虛擬多個主機并安裝所需的操作系統。這樣可以大大節省物理主機的數量,而且可以快速激活實訓所需的操作系統,進行網絡實驗,提高網絡實踐的效果。

  3.2設計實訓任務,開展實訓教學

  教師可以設置眾多工作任務,每個工作任務都是基于實際問題而設立,把學生置身于真實場景中,學生需要獨立解決工作任務。在任務教學中,學生需要了解真實場景的需求,在網絡仿真軟件中繪制相應的網絡拓補結構圖,部署相應的防火墻、路由器、交換機、主機等網絡設備,配置各網絡設備的IP、鏈路、路由、網絡協議等,搭建模擬實驗環境。通過對網絡的反復配置、試驗和分析,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網絡技術,鞏固知識和提高水平。學生每完成一個任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入下一個遞進的任務,實施分層教學,充分調動各個層次學生的積極性。同時,教師可根據學生的基礎,利用BosonNetSim或RouterSim開展CCNA、CCNP認證考試訓練。這些試驗包內置了進行CCNA、CCNP所需的進階實驗,教師通過軟件的實驗導航器可以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實驗練習,為學生將來進行思科認證考試提供一個平臺。作為一個網絡管理員,要使網絡保持平穩運行,還必須及時排除故障,這需要非常豐富的經驗。這就要求日常教學中,學生不能僅僅照著葫蘆畫瓢,還應能排除網絡故障。教師在模擬器的幫助下,可以設置一些網絡故障點并以記錄配置形式保存后打包發給學生,讓學生分析,邊做邊學,積累排除故障的經驗。

  3.3應用虛擬桌面實現隨時隨地進行網絡實訓

  當前越來越多的高校建設新一代、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虛擬機房。在虛擬機房中,學生機不再是物理機,而僅僅是一個終端。各個終端通過網絡連接至中心主機,對應中心主機內的各個主機實例。學生可在普通PC端,甚至移動端,安裝客戶端,實現連接至中心主機的虛擬桌面,可以像操作本地物理機一樣操作云端主機。云端主機裝有網絡實驗所需的所有仿真軟件及環境,可實現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網絡實驗操作,打破傳統網絡實驗室的時空和人力限制,更好地提升實訓教學效果。

  4結束語

  本文分析了當前計算機網絡課程實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探索應用計算機虛擬仿真、云計算等新技術,構建虛擬實訓室,改進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采用虛擬技術構建的網絡實驗室,解決了傳統硬件實驗室經費投入大、管理與維護困難等方面的問題,提高了教學質量。但是虛擬仿真實驗不能完全代替真實的物理實驗,還需要在真實的環境中進行實戰。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5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化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漸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教育工作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應用也越來越普遍。作為一名中職學校的教師,在實際的日常教學中,對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便利和效果深有體會。

  一、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人類的發展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從人類設計出計算機至今,也不過短短一個世紀,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層次已經上升了好幾層,與其他技術不同,計算機網絡是一種新興的、高效的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信息社會到來的重要標志,在多種信息的處理中占重要位置。計算機網絡技術對現實生活中各種信息的處理有很重要的作用,也可以在很多方面上減輕人們的工作。不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對使用者也有較高的要求,傳統的手工技術要求多練、多做,以掌握熟悉感,而計算機網絡技術卻要求對新事物有較好的接受能力和應變的新思維能力,能在較短時間內懂得這項技術并靈活運用。人類文明的進步史就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史,而現代社會中,人們的需求增大,也推動了科技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便是時代進步的產物。

  計算機網絡技術具有便利性,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不管是人們的衣食住行,還是工作學習,都有計算機網絡的出現。現代化的教育在課堂上也引入了計算機網絡這項技術,不僅是順應時代的發展,也是對教學運行中設備缺失的補充。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當今社會,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人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育工作中,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引用也極大地豐富了教育模式和方法,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教學。

  二、課堂中網絡技術的便利和弊端

  計算機網絡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發揮著重大作用。這種方式克服了傳統教育中場地、教學方式的局限性,對教師的教育工作模式有了更多的改變。傳統的教學是黑板板書,極費時間,也考驗老師的水平和能力,遇到字跡潦草的老師,學生看著黑板也如同天書,時間一長,就會使學生對課堂不感興趣,而在課堂上開小差、不聽課。但網絡技術的運用,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網絡課堂通常是PPT教學,這對老師的板書要求降低,而豐富多彩的PPT結合多種圖片和文字,也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提高教學的效率。

  每件事都有其雙面性,課堂中網絡技術的運用在一方面可以使課堂的教學更加便利,但也會有很多問題。一個就是PPT雖然清楚,但沒有黑板板書那么具體,學生很多時候在課堂上可以接觸到很多知識點,但不能完全吸收。用計算機網絡技術上課時,筆者遇到過很多這樣的情況,課堂上,學生都很積極,看起來學習得很好,但面對做作業或者考試,網絡技術課堂的弊端就反映出來了,學生并不能完全掌握,作業不會做,考試成績也很差。如果出現這種情況,筆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在這一類的課程上。

  網絡技術課程雖然新穎,但現在的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對新事物也不像從前有很多的耐心和毅力,新鮮勁過了,就沒有啥心思去學了,這也是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三、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未來展望

  計算機網絡技術的使用有利有弊,但科技總是在不斷地進步,這些已經出現的問題也需要得到解決。根據個人在課堂中使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遇到的一些問題,對其未來的發展也有一些想法和認識。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堂中學生的積極性會下降的問題,筆者覺得需要老師自己調整上課方式,如創建幽默風趣型的課堂,在課堂中加入一些活動等,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進取心。

  在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中,筆者會在課堂上當場組織學生進行測驗,檢驗學生對本堂課程掌握情況,也可以鞏固學生對知識點的學習。同時也會詢問學生自己的意見,或對課堂的建議,如果可行,筆者也會在班內實行,主要還是要以學生自己的個性化為主,培養有主見、有知識的優秀人才。

  計算機網絡技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僅需要技術本身的提高,也需要根據所需要求創建更多的技術,當今主要是傳統通信協議過于復雜,占用太多的系統資源,降低了網絡傳輸效率,因此我們需要解決協議的輕型化問題。教育工作中的網絡技術也需要有針對性地改變,對學生新鮮感缺失的情況,可及時更新軟件或程序,創造出更多學生喜愛的模式。也可以征求學生自己的意見,將學生的建議融入課堂教學中。

  教學課堂中的不同教學方式,還是要以學生為主,網絡技術課堂也是這樣,選擇適合學生的并加入自己的教育模式,在現代化的教育中培育出高素質的人才。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6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改變了我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學習、生活、娛樂以及工作方式,這也就使“計算機網絡技術”成為了高職院校計算機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應用技能。傳統的課程體系也是以知識塊構建課程體系的,但作為高職院校,更多的是希望加強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本文就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為基礎,探討如何將其應用于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實踐當中,促進高職學生動手能力和職業能力的雙重提高。

  一、課程的性質及作用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是面向計算機網絡、軟件、計算機應用及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在教學計劃中,本課程起著承前啟后的基礎課作用。學生在學習《計算機應用基礎》、《操作系統》等的基礎上再學習本課程;通過本課程學習,對后續課程如,《網絡安全技術》《網頁制作》、《A SP.N ET》等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本課程設置上要求學生掌握計算機網絡的基本知識、數據通信基礎知識、傳輸介質、局域網技術、網絡操作系統、網絡安全等計算機網絡技術及相關技能,加強學生組網、管理和維護的實踐動手能力培養;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能夠學會局域網組建、互連、維護和因特網服務與應用等技能及網絡必須知識,網絡操作系統的安裝、維護、管理。因特網的接入、常用網絡設備的配置、維護等操作技能。

  本課程在對學生技能培養的同時,加強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如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處理事務及故障排除的能力,為學生參加以后的網絡管理員、網絡工程師等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以后從事網絡技術相關工作及絡其他課程奠定基礎。

  二、課程設計的理念與思路

  依據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理論,《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在設計上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及技能的訓練,將基礎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有機結合;通過與行業、企業單位相合作,共同探討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培養規格:

  (一) 在課程理念上,注重在如下四個方面的設計

  1) 創設學習情境,在學習情境中體現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思想,注重在學習情境中貫穿知識點的學習與運用;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2) 轉變以教師教,學生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將學生的“學”放在教學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由簡單學習情境入手,循序漸進,逐步加大學習情境的深度,在實際問題的解決中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最終達到綜合應用的能力。

  3) 在知識的習得上,教師對知識點的講授以金字塔方式變化,充分體現“教是為了不教”的思想。

  4) 改變傳統的考核模式,改變環節評估考核的權重及評價的方式,加強過程評價和階段性評價,在每一個學習情境的完成過程中,給學生三方面的評價,即:自評、互評、教師評。

  (二) 課程在設計思路上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

  1) 以學習情境劃分大學時塊,依據學習情境的子任務再劃分小學時塊,最后細分到課時的安排。

  2) 在課程的目標定位上,將課程的培養對象定位為計算機網絡的管理員,以企業單位日常工作為背景,以具體的案例為例,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的教學方法,培養具有解決實際問題的網絡組建、管理和維護人員。

  3) 整個課程內容實現三個轉變:a.主體的轉變:由原來的'“以教師為主體,以學生為中心”轉變為“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職業技能為中心,教師引導和輔助”。b.知識系統的改變:由原來的按理論知識體系講解轉變為理論知識為教學情境服務,需要什么理論知識講解什么知識,使學生能夠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c.知識性內容呈現方式的轉變:隨著學習情境的逐步加深,知識性的習得越來越少,能力性的培養越來越高。真正體現“教師為了不教”。d.環境的轉變:將原來理論知識在教室,實踐內容上實驗室打破,在實訓室中邊做邊講邊實踐。e.身份的轉變:學生由Internet服務的使用者向小型企業網管理員的轉變。

  (三) 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

  依據工作過程系統化理論在課程的教學內容上,對原有的知識體系進行了重構,以項目的形式展開,理論知識融合在項目實踐所需的知識中。

  在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小組形式組織實踐課程,以5~6人為一組,進行實踐環節訓練。一般由老師提出學習情境并出示學習任務卡片,學生通過需求分析——設計選型——方案實施——網絡配置——測試驗收——評估等環節完成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學習。

  三、結束語

  在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為基礎理論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在設計過程中,重點針對高職院校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的特點,充分考察企業行業對網絡人才的需求,以學習情景下的項目構建課程,把理論知識和現實崗位的情景聯系起來,實現了知識與技能的對接,激發了學生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興趣,也為學生的職業能力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7

  作為一門實用性較高的綜合學科,計算機網絡技術涵蓋了網絡通信、計算機技術等多個方面。其中,計算機網絡原理、網絡設備、網絡通信及協議,以及網絡的實際應用等為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主要講解內容。考慮到這一課程具備非常強的理論性與邏輯性,因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除了需要展開系統的講解外,還需開展相應的實踐操作。正是因為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復雜性,因而給學生的理解與學習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因此,探尋出科學、有效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方法,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1 不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很深入,人們對具備專業素質高、操作能力強的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尤為重視。在當代教育中,學校與教師應當對人文關懷予以高度重視。然而在實際開展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不夠重視,依舊采取傳統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導致學生的特長無法充分展現出來。由于不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教師無法做到因材施教,也未能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充分滿足學生個性化的教育需求。

  1.2 教師的綜合能力不高

  在一些中高職院校中,許多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師為畢業不久的大學生,缺乏足夠的教學經驗,經常出現不知道如何有效講解的情況。此外,有的教師未能深入理解課程知識,綜合教學能力不高,因而在課堂上,對教材過分的依賴,導致理論知識多、實踐教學少的局面,這也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

  1.3 采用了單一化的教學方法

  現階段,不少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采用簡單課堂講授的模式,缺乏與學生的互動。通常情況下,教師對著教材念,學生也只是一味的劃重點。在此種單一的教學方法下,學生只能被動接受學習,缺乏學習的積極性。而對于計算機實驗教學,學生們也只能根據課本上的步驟對理論進行簡單驗證,難以全面培養他們的理論應用于實踐的能力。

  2 改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實踐的相關思考

  2.1 轉變教學觀念

  在以往的.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大多數教師認為學生不掛科,能夠順利畢業就是教學的目的,從而忽視了對知識掌握能力的培養,尤其是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少之甚少,從而導致學生出現高分低能的現象。要想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其前提條件是轉變教師的教學觀念,將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與創新能力。教師還需要根據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在社會崗位中的需求進行分析,并對其進行職業定位,并將職業導向理論引進到教學過程中,以便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改變以往以教學為主的觀念,從而轉變為以學為主的教學觀念,將學生的能力培養以及就業導向等作為教學的指導思想。不僅需要轉變以往的單一的講授教學方式,還需要充分發揮出學生是教學中心的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2.2 提高教師的整體素養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起著非常中的作用,要想提高教學質量,需要加強對教師專業技能的培養,針對目前教師綜合水平較低的情況,需要開展各種培訓活動,可以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讓教師在有關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崗位中進行實踐訓練,以便提高教師的實踐操作能力,充分了解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就業趨勢。從而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以就業導向為目標,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實用性人才。

  2.3 充分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模式

  首先需要根據新生入學時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基礎知識掌握情況進行分析,針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采取分層教學,將學生計算機網絡技術水平相似的分成一個班進行教學。針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基礎較差的學生,需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基礎知識,針對基礎知識較強的學生,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需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進行較高水平的計算機知識教學,讓學生熟練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強化實際應用能力。在教學的時候,需要遵循理論結合實踐的原則,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有機的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實際操作練習,規范學生操作流程。在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過程中,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運用多元化的方式以及手段進行教學。例如合理采用案例教學法、參與式教學法、過程控制法以及任務目標驅動教學法等。例如,可以采取任務目標驅動教學法,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逐漸引導學生在各種活動中進行學習。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始終需要圍繞著既定的教學任務來教學,明確每節課的教學目的和內容。通過教師設置的教學任務,讓學生自主解決,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相關知識點和實際操作的技能。例如,教師在講授《校園網網絡方案實例》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對教材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之后教師需要布置教學任務,其任務可以是讓學生針對本校的校園網絡進行設計。學生可以組成幾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的任務不同,組織一個小組了解學校的實際情況,包括:資金的投資、網絡主干設備以及服務器等設施的選擇、網絡布線以及網絡產品等;兩個小組負責網絡拓撲結構的設計;另外需要一個小組管理校園網絡與外部連接部分等,通過這種任務驅動教學方式來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

  3 結論

  在信息化的時代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尤為重要。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出來,針對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制定出有效的解決措施,以便提高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8

  摘要:中高職貫通培養不斷擴大,推進了我國現代職教體系的構建進程,隨之而來的一些現實問題也不斷顯現,課程的有效銜接尤為重要。本文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探索專業課程銜接,減少銜接過程中教學消耗,確保教學效益和培養目標的落實,為其他專業的課程銜接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中高職貫通;專業課程;課程銜接

  一、背景

  20xx年,上海試點“中高職貫通”教育培養模式,涉及4所中職學校、3所高職院校,4個專業,共招生480人。至20xx年,貫通培養已覆蓋全市33所高等學校、51所中職學校,涉及68個專業、100個專業點,在校學生9000余名,擴大了18倍。本文以上海電子工業學校和上海電子信息學院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以下簡稱該專業)中高職貫通培養模式為例,對其專業課程銜接進行分析和探討。

  二、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的不同

  中、高職教育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層次上的差別。一般通過企業調研、問卷、畢業學生回訪、頭腦風暴、專業指導委員會議等多種方式確定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見下表。根據企業調研、畢業生情況反饋、企業人事調研問卷確定該專業的職業生涯路徑,以及遷移崗位(詳見圖1)。中職畢業后第一份就業崗位有網絡工程施工人員、系統集成人員、網站運維人員、產品銷售與售后服務人員等。高職畢業后第一份就業崗位除上述崗位外還有系統運維人員、RFID施工人員、技術支持人員等。在培養學生過程中需考慮其職業生涯發展情況,在學校畢業3至5年后可能變為技術支持人員、項目經理、網絡工程監理師、也有部分同學轉到培訓講師、售前工程師、客戶經理等;畢業5至10年后可能升職到產品線工程師、高級網絡工程師、區域銷售主管,也有部分同學最終成為企業的技術總監和銷售總監。

  三、專業課程銜接探索

  1.中、高職階段專業學習層次銜接問題。根據不同階段課程標準,對學生職業能力要求較高,在一體化教學改革過程中,需實現中高職“知識階梯式增長、能力螺旋式提升”。密切與行業、企業聯系,邀請企業專家指導和參與校內實訓基地建設,根據企業環境要求改善校內實訓條件,為學生提供“身在企業”的仿真工作場景。建設校企結合、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校外實習基地,安排與教學內容銜接的實習崗位,讓學生在真實的企業環境中操作和體驗。將企業真實工作項目分解為若干教學模塊引入課程。根據企業實際工作流程,完成企業真實項目,以實踐體驗的方式培養學生職業能力,讓學生在完成項目過程中熟悉和解決就業崗位涉及的實際問題,實現教學實訓與崗位實踐的零距離對接。目前該專業有網絡綜合布線、網絡服務部署與管理、Linux服務配置與應用、網頁設計制作、Web應用開發課程貫穿在中、高職階段。在課程設計中職以單一課程操作、技能應用為主,高職以多門課程融合、理論聯合實際、項目綜合實訓為主。以專業核心課程網絡綜合布線課程為例,開設12個學分,共計192學時,開設在三、四、五、六、八學期。課程目標訓練學生運用綜合布線國家規范、標準,進行網絡綜合布線系統設計、施工、測試驗收的能力。通過學習,達到網絡綜合布線工程師任職資格相應的知識與技能要求,能從事綜合布線施工技術員、綜合布線工程師、工程監理及項目經理等崗位工作。課程主要內容第三學期(32學時)工程前期準備,施工測量與繪圖;第四學期(64學時)小型樓宇智能化信息系統集成,采用電纜布線;第五學期(64學時)FTTH寬帶接入網系統改造,采用光纜布線;第六學期(32學時)網絡方案設計、施工方案編制、工程項目管理、現場驗收、驗收報告編寫等。如完成這部分內容,可前往相關企業完成一線的施工工作。到了第八學期(64學時)需結合網絡服務部署與管理、Linux服務配置與應用課程完成一個企業真實系統集成案例。在小組完成案例過程中需考慮綜合布線設計、硬件與軟件匹配、工程施工、軟硬件安裝集成、項目驗收等問題。將之前所學再一次鞏固提升,而不僅僅是一個操作而已,需知道為什么這么設計。學習任務層次由中職封閉性到高職設計導向性轉變。2.中、高職階段專業課程教材銜接問題。目前公開出版各類教材品種很多,但教學跟實驗實訓條件、師資都有關系。本校和公開出版教材相結合是最好的解決方法。公開出版教材解決理論知識和典型問題,校本緊貼行業發展,依托校企合作機制,以職業崗位能力培養為核心,以企業真實項目為載體,結合學校實驗環境,為學生定制情境教學,配合課時完成工作任務。尤其是綜合實訓在某些情況下那可以使用企業內部員工培訓手冊等。3.教學方式方法銜接。在中職學生還未成年,自我約束力差,基礎薄弱,學習習慣不好,在教學上需要老師形式多樣,關注學生職業習慣養成,需要注重人身安全。到了高職學生已經成年,學習習慣有所改善。在課程設計環節,需考慮如何將之前所學進行鞏固和提高,不讓學生專業新鮮感和學習熱情下降的,最難的是如何讓學生去思考為什么這么設計,為什么這樣做。4.雙證融通銜接。該專業職業能力考證不是簡單統一對應的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互聯網管理人員(四級)、(三級)證書,需考慮個體差異,通過選修課使學生的職業能力資格證書多樣化。在中職可以選考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網頁制作人員(四級),高職可以選考思科網絡工程師(CCNA)、微軟認證系統工程師(MCSE)、紅帽認證工程師(RHCE)等證書,完成雙證融通。5.考核評價標準銜接。基于項目化教學的實施,制訂具體的考核目標和關鍵考核評價指標,分別確定知識考核與技能考核的權重。在課程學習的不同階段,根據學生學習進度、課程和項目特點,靈活采用項目答辯、原理測試、項目實施過程評價等不同形式、不同側重的考核評價。中職注重崗位實際操作能力的考核,高職注重職業綜合能力的考核。參照職業崗位要求,引入職業資格標準和行業企業標準,積極探索校內考核與校外考核相結合的考核評價方式,建立校企聯合評價機制。評價理念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過程與結果相結合,個人評價與小組評價相結合;評價方式采用學生自評、項目組互評、教師或企業人員評價;評價內容涵蓋項目原理的.理解和運用、職業能力的掌握、工作操守、團隊意識等綜合職業素質;體現課程評價的多元化、整體性。

  四、總結

  真正的中高職貫通應該是在職業能力上的貫通,在不同階段能夠適應崗位需求。而專業課程是一種是培養某種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構建中高職銜接的一體化課程,對促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建立具有積極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蘭小云.現代職教體系內部有機銜接的現實思考:以上海中高職貫通為例[J].職教通訊,20xx

  [2]陳瑩,陸春華.中高職貫通背景下的課程銜接問題[J].探索改革與開放,20xx

  [3]蘭小云.中高職銜接亟須系統設計[J].西北職教,20xx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9

  【摘要】二十一世紀以后,計算機網絡技術得到飛速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逐漸成為各高職院校的熱門專業之一,與此同時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課程設置也出現了備受矚目和重視的現象。本文將對北部灣經濟發展狀況下將如何設置好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一些簡單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北部灣經濟;課程設置

  1前言

  現在是信息爆炸時代,計算機互聯網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瀾作用。社會呈現了需要大量的網絡方向的人才進行“組網”、“用網”、“管網”的現象。雖然各高校及高職院校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招生的人數也逐年在增長,但仍然出現能夠適應網絡發展需要的高端應用型網絡人才非常緊缺的現象。為此,高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需要變革迫在眉睫。而人才培養中課程設置是人才培養成果的關鍵和直接體現,所以人才培養的改革要重點抓課程設置。本文結合北部灣經濟發展現狀,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進行簡單的探討。

  2北部灣經濟區發展現狀及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需求

  20xx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發展規劃》之后,廣西的北部灣區域的經濟就如火如荼進行著,方方面面的經濟領域都得到了迅速的發展,與些同時對人才的需求量也逐年增長。據統計北部灣經濟區重點產業領域專業人才里20xx年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就達到3萬多,到20xx年增長到4.5萬左右,其中計算機網絡技術人才需要占到了三分之一,在這面臨著機遇和挑戰的時候,高職學院應該各方面聯動起來,加快改革,培養出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的人才。

  3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現狀

  很多高職院校都開設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每年也都有大量的畢業生,但很多畢業生畢業后就業困難的同時企業又招不到合適的人才。究其原因,有受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但主要是部分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培養的學生特色不突出,課程設置不夠合理致使跟不上經濟發展的步伐。使得有的學生與社會脫節,到單位就業基本上是無從適應,無法勝任工作。目前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現狀如下:(1)課程設置雷同較多,特色不彰顯。幾乎所有高職院校均開設有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里的課程設置上雷同率較高,各校的特色不突出,導致培養出來的人才差異不大,出現了有些崗位競爭大,有些崗位招不到人的現象。(2)課程設置與市場脫節,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需要。網絡技術是日新月異,很多時候課程的設置總是在出現新的技術而相應開設,并沒有做到有前瞻性,導致跟不上發展的步伐。(3)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成果不顯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是飛速更新的,但都是萬變不離其中。在課程設置中要合理把握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比例,使之培養出來的人才既要能夠掌握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原理和具有較強的操作技能。更要有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方法以應對時代的發展。(4)校企合作得不到很好落實。很多企業并沒有按照預約給學生提供與所學知識相關的崗位,而是把頂崗實習生當作其廉價的勞動力,把他們安排到單調并沒有技術要求的流水線上,從而并沒有達到實習為了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的目的。(5)校本教材開發的力度不夠。現在很多高職院校的生源多元化,學生基礎差異較大。如果沒有開發適合本校實際的校本教材,就做不到因生施教,教學成果就不顯著。

  4北部灣經濟發展狀態下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思考

  北部灣經濟如火中天地進行著,給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學生提供的崗位也越來越多,主要有計算機銷售與技術支持、數據錄入辦公文秘、局域網維護與管理、多媒體制作、網站管理與維護、軟件編程等。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設置應對學生進行能力、技巧和操作方法上進行優化與整合,為學生能順利走上工作崗位和服務北部灣經濟發展打好基礎。本文就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設置提出以下幾點個人見解。(1)學生的培養目標應該是用人單位的需要,并在課程中體現出來。課程設置之前,高校要到多家企業進行調研,意在了解用人單位提供給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的崗位都有哪些,這些崗位都需要的什么樣能力和什么樣的知識結構。同時也要多聽聽就業指導中心的意見,動用所有有用資源來獲得最有價值的參考,才能制定出最合理的課程體系結構。(2)課程涵蓋面要廣。既要包括基礎的綜合的基礎素養能力,又要包括專業的“建網”、“用網”、“管網”。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企業現代文化的逐漸形成,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是既要有綜合基礎素質能力又要有專業操作能力。綜合基礎素養主要通過開設公共基礎課程、計算機基礎課程和專業基礎課程來培養,從而達到讓學生獲得較豐富的基礎素質,以便應對日新月異的計算機網絡發展需要。專業的“建網”、“用網”、“管網”在課程設置上最好開設網絡編程、網絡安全、系統集成、網絡施工方面的課程,使得學生逐漸深入掌握網絡知識,并具備網絡各方面的.應用能力。(3)加強校企合作開發適應經濟發展專業教材。加強校企合作,開發教材時讓企業人員參與其中并多參考業內主流企業的認證標準和培訓資源。使得編寫的教材既符合企業發展的需求也符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這樣課程設置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到實處。(4)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設置的比例一定要合理。部分高職院校覺得高職院校主要是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而忽略理論知識的重要性。但高職院校也不能向本校及以上學校一樣追求專業理論知識結構的完整性。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理論教學要適度、要精。使得學生既能懂得操作的依據和原理又能應用已有的理論知識和基本原理解決未來出現的未知知識和未知技術。高職院校的學生受企業青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高職院校學生動手能力強,畢業就能走上工作崗位,節約了企業的崗前培訓成本。因此實踐課程在課程設置中占的比重相對與理論課程要重些。(5)課程考核要參考計算機網絡業內龍頭企業(如CISCO、華為、SUN,CIW等)國際IT認證的中級考試標準。有些課程考核可以采取考證方式進行,教師在制定課程教學大綱時可以根據這些認證的考試大綱制定相應教學大綱,相應的知識內容滲透到平時教學中。

  5結論

  本文對廣西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課程設置作了簡單的分析和探討。但高職院校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設置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每個環節都要經過深思熟慮。因為它既關系著學生的前途,又影響著學校的發展大計。

  參考文獻:

  [1]谷輝先.談我校計算機網絡專業課程的設置與改革[J].都市家教月刊,20xx(6).

  [2]朱曉姝,徐一周.高職網絡專業課程設置若干問題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xx(3).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10

  論文導讀:《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平臺課。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掌握處理絡問題的基本方法,使其日后具有繼續學習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才是這門課程的教學目的。理論與實踐的教學組織都要圍繞這個教學目的來展開。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實驗教學,理論教學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就業的重要途徑。論文格式。目前國家加快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加快推進職業技術教育大眾化進程,正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社會進步的需要。培養社會需要的實用型的中、高級技術人才是職業教育的首要任務,那么如何辦出職業技術教育特色,如何設計課程及教學內容,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是計算機應用專業必修的一門專業平臺課。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的教學,學生不僅要掌握較扎實的計算機網絡基礎知識和較強的實踐技能,還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眾所周知,高職學生的最大特點是學習沒有熱情,邏輯思維能力欠缺,依賴教師,自學習能力差。如何讓學生能真正地學到知識,獲得職業技能,提高自學習能力,是課堂教學中必須關注的問題。

  一、理論教學組織

  計算機網絡技術發展十分迅速,知識更新日新月異。作為一門交叉學科,它涉及計算機技術與通訊技術兩方面的內容,且與工程技術結合非常緊密。論文格式。計算機網絡的概念較多,因此要強調基本概念,而不是過多地講具體的計算網絡中所使用的專用設備。計算機網絡的發展非常迅速,新的技術不斷出現,因此應盡可能地講述較新的內容,使所學的內容不致很快地過時。有必要在教學中適當引入最新的網絡產品,重點講解一些最常用的網絡協議。

  對這些產品與協議的介紹將有助于學生對網絡理論的`理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例如:在講解網絡層次結構時,每一層的講解最好結合相應的網絡產品。在物理層的講解中,可以結合交叉線的制作;在數據鏈路層的講解中,可以結合HDLC協議及PPP協議;在介質訪問控制層的講解中,可以結合交換機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以及最新的無線網絡設備;在網絡層的講解中,可以結合路由器的使用與OSPF協議,等等。在講解過程中,教師還應提醒學生:現有協議可能會被新的協議所取代,現有的網絡產品也可能被升級,重要的是通過對當前這些協議的學習與分析,理解網絡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協議的設計思想,明白協議在面對問題時采用了怎樣的解決思路。一旦學生掌握了處理網絡問題的基本方法,就能夠在面對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時繼續學習。培養這種繼續學習的信心與能力,才是課程最重要的教學目的。論文格式。此外,教師應淡化教材的作用。教材僅是主要參考書,教師應引導學生多讀相關的書籍和報道。

  二、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探討

  《計算機網絡技術》課程工程性較強,教學中應理論聯系實際,重視實驗環節。學生只有通過具體的實踐,才能加深對所學基礎知識的理解;只有經歷了實踐的全過程,才能系統地掌握各個環節的基本技能。傳統的教學計劃安排是先講授《計算機網絡》理論課程,然后安排為期兩周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實訓,有時理論課和實訓課還不在一個學期,在指導學生實訓時發現很多學生已對所學理論知識忘得差不多了,實訓老師得花費大量的時間重新講解基本原理,這樣學生實操時間相對減少,往往很多學生實訓結束達不到相應的技能。為此我們學校采取理論與實訓一體化教學方式,使理論與實訓得到了充分的結合。任課教師既具有較高的理論知識又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講授一定的理論知識后,即進行實踐操作,使學生學完本門課程后,就掌握了本門課程的實踐操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在實踐課的教學方式上,首先演示和講解實驗目的、步驟、相關的背景環境以及需注意的事項,然后要求學生按照實驗指導人人動手,實際操作,完成實驗內容以及教師所給出的情景問題。遇到問題首先要求學生分析問題,教師在旁邊指導,引導學生逐步解決所遇到的問題,這樣不但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實驗教學組織

  對于網絡技術操作,實踐性強,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為學生提供實驗的機會,但是學生接受能力不同,學校提供的機會總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在改善實驗設備、實驗條件的同時,教會學生使用模擬環境,使學生能在宿舍自己的電腦上做網絡實驗,提高實踐效果。比如使用Virtual PC即虛擬PC技術,讓學生在一臺PC上同時運行多個操作系統,而且不需要重新啟動系統,只要點擊鼠標便可以打開新的操作系統或是在操作系統之間進行切換。學生可以把一臺機器當作多臺使用,彼此互不侵犯,從而可進行對等網絡、Windows 20xx Server組建及Linux網絡等實驗。而利用Boson.NetSim模擬軟件,學生能完成交換機和路由器的實驗。通過模擬環境,學生不僅能熟悉命令完成配置,也為學生自學提供了平臺,使學生真正成為社會發展需要的高級技術型應用人才。同時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宿舍組網,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組網,有助于學生對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提高對實際應用的認識,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

  四、結語

  計算機網絡發展更新迅速,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我們的教學目標。這樣,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夏菲,姜美珠,孫占學,等。計算機網絡專業教學體系建設研究與實踐[J]。遼寧高職學報,20xx,6(2):21—22。:—

  [2]崔軒輝。計算機組網工程[M]。武漢: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xx:173—180。

  [3]駱耀組。計算機網絡實用教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xx:150—200。

【計算機網絡技術 網絡課程】相關文章:

高職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課程組織的研究04-28

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開發-以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為例04-26

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論文02-17

《網絡技術基礎》網絡課程建設中在線測試系統的設計與實現04-29

車載網絡技術04-28

關于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論文7篇02-17

淺議《計算機網絡》課程的教學04-29

計算機網絡課程設計心得03-15

網絡技術教學計劃10-19

網絡技術的人文價值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