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看花燈的說課案
教材分析:絢麗多姿、內蘊豐富的彩燈文化,是我國傳統裝飾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中國儀態萬方的歷史文化長卷中十分耀眼。在本冊教材中,《節日》和《看花燈》為第一單元,學生恰好剛度過我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即“燈節”。彩燈那精致巧妙的造型、鮮艷明快的色彩給孩子們留下了絢麗而深刻的印象;燈市上琳瑯滿目的花燈,節日里溫暖吉祥的氣氛給他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和遐想。
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孩子已經具備了對身邊事物較為細致的觀察比較能力,因此欣賞和繪畫花燈是學生很喜愛的事情。在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和比較形成自己的獨創風格。
教學目標:
1、通過觀看各種花燈,引導學生感受傳統節日,回憶豐富多彩的燈會場景,抓住燈會活動中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讓學生回憶、想像,讓學生了解花燈這種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特色。
2、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讓學生在感受、討論、繪畫、制作、表現彩燈的有關探究活動中,更好地體驗花燈給我們的生活、學習帶來的樂趣,從而掌握繪畫花燈或節日燈市的表現方法,加深對傳統節日文化、風俗的了解。
3、培養學生對民族藝術的了解和認識,增強民族自豪感。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及表現事物的能力,發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能力。
1、重點:引導學生觀察花燈,收集有關花燈的資料,著重利用多方面的信息讓學生感受、表現花燈。在課堂上,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看看、說說,由淺人深地感受元宵節——花燈活動,掌握花燈和節日燈市的繪畫方法,并引導學生主動探索研究民間藝術和傳統節日中的風俗活動。
2、難點:回憶豐富多彩的燈市場景和各式各樣的花燈,抓住燈市活動中最具有表現力的一面,讓學生學會運用不同材料、不同繪畫方法,發揮想像,表現熱鬧歡快的燈市場景或繪畫出造型獨特的花燈。
教學準備:
1、師:有關燈市活動和花燈的大量視頻錄像、圖片、磁帶,各種與元宵節——賞燈活動有關的文字介紹、范作、課件等。
2、生:收集各種花燈的風俗圖片和文字,以及繪畫工具。
板書設計:
投影幕布
教學過程:
一、聽賞
1、聽音樂,感受氣氛。
師:從音樂中你能聽出是什么樣的氣氛嗎?(——歡樂、喜慶)
師:哦,原來是過節時的場面。你們知道在過年期間南京的夫子廟每年都會舉行什么展覽嗎?(——燈展)
2、揭題:你去看過燈展嗎?你知道什么是彩燈嗎?人們為什么要在過年時扎燈呢?今天,我們一起就來學習“彩燈”這一課。
二、認識
1、介紹“彩燈”
師:彩燈又叫花燈,是我國傳統的民間工藝品。逢年過節,人們在客廳掛個宮燈,孩子們拉著兔兒燈,提著荷花燈……不僅體現著節日的喜慶和吉祥還寄托著老百姓對幸福的期盼。(出示各式彩燈。)
師:你知道徐老師帶來的分別是什么名字的彩燈嗎?
(——荷花燈、兔子燈、馬燈、金魚燈……)
2、認識彩燈形狀、結構
師:你能概括出這些彩燈分別是哪些基本形嗎?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總結并出示相應基本形圖例。)
師:可是這些只是彩燈制作時的大體骨架,它還有許多可受漂亮的獨特造型,我們還需進一步描繪。(教師板演畫一個兔子燈。)
師:你也試試在基本形基礎上變出一個彩燈來!
(請3-4位同學上黑板畫,其他同學在紙上畫)
三、嘗試
1、掛彩燈:這些燈是掛著的呢?還是被人提著的呢?或是有其它更有趣的擺放方法?
(請幾個同學取出若干個彩燈嘗試在教室中如何懸掛或自己如何拿、拎、拖……)
2、畫彩燈:同學們都擺放甚至表演好,大家看,有節日燈市的氣氛嗎?
(學生討論提意見。教師在示范畫上補充添畫,注意燈的布局,人物的動態、表情。)
四、創作
1、抓住某一彩燈造型特點細致描繪、色彩鮮艷、喜慶。
2、學生完成作業,教師巡回指導。指導重點:花燈的造型。
五、小結
1、展示學生作業,在班級內舉行“小小燈市”相互評議。
2、小結本課,對下節課提出要求。
【看花燈的說課案】相關文章:
苗嶺的早晨說課案03-02
將心比心說課03-03
《搭石》說課03-04
《山中訪友》說課03-13
圖形的平移說課03-03
山村的早晨說課09-28
那達慕之歌反思說課03-03
分數初步認識說課03-25
《鞋匠兒子》課前說課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