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與思考

時間:2024-08-31 04:47:47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與思考

  一、當前課程教學的不足

《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與思考

  1.課程內容缺乏系統性

  《自然地理學》具有較強的系統性,雖然多媒體教學相對普遍,但課件內容與課本內容脫節、課件表現形式豐富卻內涵不足等現象較多;其次,大部分高校更多注重學科內的學術性和理論性,課程之間內容重復,缺乏全面和系統的綜合研究,不能反映學科的最新動向和最新研究成果。

  2.教學方式缺乏研究性

  當前高校雖然在教學方式上做出了很大改革,但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基本以書本內容為主,很少對教材外相關知識進行討論;課時計劃沒有創新性,教學過程與教師本身的研究課題不相符,不利于教學的全面化,也缺乏研究性。

  3.實踐教學缺乏創新性

  當前的《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主要表現為重視理論知識、忽視實踐教學,且兩者之間聯系不緊密。注重對《自然地理學》各部門學科原理和方法的普遍理解,忽視利用現代技術對自然地理綜合性進行調查與分析,各學科內容條塊分割,內容重復或疏漏,學生創新能力培養受到限制,實踐教學效果不理想。

  二、課程改革創新的策略

  1.加強理論教學

  (1)多樣化輔助教學手段。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有助于推動教學現代化發展。《自然地理學》可適當采用網絡教學方法,延伸課堂教學。教師可借助微信、QQ以及網絡課堂等交流平臺進行網上交流學習;教師建立一個群,在群里提出問題,引用案例對該專業的最新研究成果進行分析;學生也可在群里討論交流和學習。其次,學校方面可采取一定措施,創辦一個開放性、透明化的網絡交流平臺,設立專門網站管理人員;由各學科的專業教師及學科帶頭人撰寫專業方面的稿件并上傳至平臺;學校對網站進行管理,及時更新國內外最前沿的研究成果。學生也可以儲存自身需要的知識稿件,在網站上自由進行交流學習;同時也要求每個學生提交學習交流心得,由各專業教師具體負責;國內外教師也可參與專業知識的解答和交流。

  (2)多途徑培養教師素質。提高教師素質是學校提高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也為學生各方面能力的發展起著推動性作用。在此方面,學校可多與其它高校合作,舉辦教師之間的交流會、學術研討會,以促進學術能力的發展、教學方式的交流;校內教師也可舉行相關活動。加強與社會工作者之間的合作交流,以提高教師對社會形勢和學科新動態的及時了解。與此同時,學校還可以與校外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合作,為其提供優秀學生,吸引企業和知名商人對學校教學建設的支持,對教學積極、研究成果卓著的教師設立專項基金,以激發其研究和教學的積極性。最重要的是,教師自身應不斷轉變教育觀念,更新教育思想,加強實踐反思,構建終身學習體系,以身作則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3)多層次開展研究性教學。研究性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資源,將探索性問題、研究性學習課題與課本知識相結合,充分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可結合具體實際在《自然地理學》課程教學中實施研究性教學。教師可將自己的研究項目與學生進行交流,以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其對科研的熱情、提升科研能力;多引用身邊實例解釋相關現象,激發學生研究性思維,讓學生自主觀察身邊的事物和現象,并能對該現象做出合理的猜測和解釋。同時,也可讓學生自己制作與課程相關的多媒體課件,上臺講述對該現象的認識和對相關知識的拓展;給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平臺等。

  2.加強實踐教學

  (1)加重開放性實驗教學。開放性實驗教學應包含三個方面:時間和空間開放、實驗內容開放和教學環境開放。整個教學中,除必修的實驗外,學生在開放性實驗室中自行選做實驗,自行安排時間,學校提供基本器材,具體實驗工具學生可向學校申請也可自行解決;同時,學校可將開放性實驗課作為專業公選實驗課,學期結束時檢查學生的具體實施情況。選做實驗教學內容應以綜合性、設計性實驗為主,充分反映《自然地理學》課程應用性、靈活性和前沿性的要求,加深各學科之間的聯系。

  (2)加快實習與科研結合。在當前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注重其實踐能力、科研技能和創新思維的培養。傳統的實習模式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野外實踐能力,《自然地理學》課程實習中應強調學生對實習內容和實踐方法的主動探究學習,同時輔以教師的引導和答疑。可建立以科研項目為引導的野外實習模式,主要表現為兩方面:首先,提前做好準備工作,對學生進行分組,教師向學生說明實習目的和任務,然后學生據此查閱相關資料,并且與帶隊教師相互討論,結合實習地點的具體狀況,讓各小組共同確立感興趣和可行的研究專題,在實習中開展相應的研究工作。其次,轉變觀念,即從以往的驗證性觀念轉變為探索性和驗證性相結合的思維觀念,改變傳統的實習模式,結合之前學生和教師共同擬定的專題和學生自身的基礎知識,以科研的方法讓學生去調查研究,學會辨別野外地形、地貌、水文、氣候,教師對學生不懂的地方進行針對性的解答,讓學生明確實習的重要性。

  (3)加強實習與實踐連貫性。實驗和實習之間具有很強的聯系性,正確合理地將實驗和實習兩者系統化,對學生理論知識的鞏固、創新實踐能力的培養具有很大幫助。當前大多數高校的實驗和實習運行模式都呈相互獨立狀態,這不僅容易中斷兩者之間的具體聯系,也會導致學生知識點的欠缺。以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為例,《自然地理學》課程中的實驗課時不僅相互分開,而且實驗與基地實習也相互獨立。因此,為加強聯系性,可將實驗與實習均放在假期進行,將之前的課時實驗集中在同一時間進行;將實驗節省出來的課時安排在學期結束的前兩周,讓學生熟悉實驗與實習的任務,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并且自行進行分組;每個小組擬定相關計劃并確立研究專題,將成果上交教師,再由教師根據學生上交的材料結合實際情況設定實驗和實習的總路線。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同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最后可對學生進行抽查,目的是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抽查方式由教師自行設定,同時要求每位學生上交實踐報告。

  (4)加速校企合作。加強學校之間、校企之間的合作,不僅可吸取更多的優勢和前沿性的研究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校的師資力量,讓學生擁有更大的學習空間,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根據《自然地理學》課程的特征,加強與國土資源、水資源利用、環境管理、旅游管理等企事業單位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可為學生搭建更好的交流平臺,讓學生將所學理論知識應用到社會實踐,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對學校實習基地的發展也有很大幫助。以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為例,其《自然地理學》共有四個野外實習基地,分別是灌陽的地質地貌實習、貓兒山植物土壤實習、桂林市氣象局和水文局的氣象水文實習,基地單一,并且每屆學生基本都是重復性地對這些地方進行考察,實習內容沒有得到更新,不能調動學生積極性,也不利于學生創新性思維的發展。所以,應拓展與校外的合作,開發更多野外實習基地,以更新實習內容和拓展學生知識面;舊實習基地可以作為開放性實習基地,讓學生自行組織考察,并且規定對舊實習基地的考察與每位在校大學生能否正常畢業有密切關系。

  三、總結

  《自然地理學》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課程,不僅融合了“天、地、水”等自然要素,對當代社會的發展也有推動性作用,所以《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改革和實施是一項復雜而又艱難的過程,從信息化教學、教程編寫到開放式教學、實習基地的建設都需要大量的人員與資金的推動和高校及當地政府的支持。加強對《自然地理學》課程的改革,可為國家未來專業人才的培養、促進自然科學的發展打下扎實的基礎,對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起著推動性的作用。

【《自然地理學》課程改革與思考】相關文章:

新課程改革問題的思考文章(精選13篇)11-21

課程改革教研體會08-09

實行新課程改革的反思08-10

淺議新課程背景下備課方式的改革06-14

關于時間的思考07-01

改革開放作文09-19

教學改革經驗09-08

【優秀】改革開放作文11-21

全民閱讀的幾點思考03-20

特殊課程作文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