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論文
1 概述
在網絡計算機、智能手機、以及一系列社交媒體中介的飛速發展背景之下,信息化教學指利用此類信息技術手段,將現代化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相結合,提高教育者教與學習者學的效率。在信息化教學改革的浪潮之下,教育界涌現出諸如網絡資源共享課、微課、慕課(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私播課(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等新鮮名詞,社會各大教育教學機構也競相開展教學信息化改革,基于教學信息化的網絡課程如雨后春筍,百花爭艷。
針對教育教學信息化的相關研究文獻資料隨之而來,百家爭鳴。筆者發現大部分的研究集中在相關課程內容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之上,較少有研究者針對信息化教學效果進行調查研究,并且相關研究缺乏一定的教育理論支撐,難免流入經驗之談。基于高職院校學生的特殊學情,學生基礎普遍較差,對學習興趣不大,傳統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后自主學習能力低下。手機與網絡的頻繁使用和濫用占用了學生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利用高職學生對手機與網絡的依賴心理,一些高職高專院校為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相繼采用了信息化教學。本研究在教育生態學相關理論指導下,探究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模式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提出相應改進意見。
2 教育生態學
“教育生態學”概念由美國學者勞倫斯·克雷明(Cremin,L.A.)在1976年率先提出,中國的教育生態學的探究熱潮始于著名的教育學家方炳林。在方炳林所著的《生態環境與教育》中提出了教育生態,這在國內尚屬首例。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開始教育生態學的相關研究。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吳鼎福和諸文蔚翻譯的《教育生態學》與范國睿著《教育生態學》其研究對象為教育及其周圍包括自然、社會、身心等生態環境之間相互作用的規律以及機理。教育生態學依據生態學相關原理,特別是生態系統、生態平衡、協作進化等原理與機制,探究各種教育現象及其成因,進而掌握教育發展規律,揭示教育發展趨勢和方向。
3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研究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的可行性分析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2014)中提到:“要提高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的有效機制構建,在各區域跨行業推動共建共享優質的職業教育資源,逐步實現優質數字教育資源在教育方方面面的全覆蓋,加快建設先進的信息化管理使用平臺,通過針對教師的現代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培訓,并將此作為教師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為高職院校大規模開展信息化教學提供了肥沃土壤與適宜的成長環境。
信息化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把握學習者的生理、心理特點對提高信息化教學質量至關重要。信息化教學強調情境對信息化教學的重要作用,協作學習起關鍵作用,利用學習環境的設計以及其他各種信息資源支持學習者的學習。信息化教學情境與教育生態學中的教育生態環境有異曲同工之妙,協作學習亦與生態學的協作進化理論不謀而合。筆者認為運用教育生態學相關理論指導大學英語信息化教學具有可行性。
教育生態學認為教育活動應按照被教育者的生理節律進行,體現教育主體與教育活動的主客觀統一,有利于教學與教育質量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合理的習題與測驗能夠促使學習者合理安排學習計劃,為完成相關學習任務不得不提前預習、按時學習、并及時復習,提高學習效率。與生物群聚性一樣,在教育生態過程中也有各式各樣的社會群聚性。信息化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習者自發組織學習小組,利用小組成員之間的凝聚力與溝通機會提高學習效率。學習者構建學習小組的規模依據學科性質、教育內容和手段而定。
4 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完善策略
4.1 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過度封閉的信息化教學體系導致“花盆效應”
生態學中的花盆效應亦稱之為局部生境效應,教育處在一個封閉、半封閉的類似花盆的小生態環境時,在空間上存在局限性。一旦個體離開此小生態環境,個體、群體會失去生存能力。高職院校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薄弱與進入大學之前所受應試教育息息相關。各大高職高專院校開設的信息化教學課程相對狹隘的受眾導致課程缺乏與校外網絡課程的競爭機制,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課程的設計質量。學生被限制在教室中,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陳舊落后,缺乏與校外相關課程的競爭機制,生生互動主要體現在校內學習者之間,學習者知識與社會嚴重脫節。長此以往,學生的思想與創造力受到限制,以自我為中心,學習者缺乏持之以恒的學習自制力,遇見難點無法獨立思考,缺乏自制力與團隊合作能力。
2)對群體動力關系的違背
群體動力是指群體各成員間相互作用和影響。同一種類型的信息化教學對象可被視為一個教育生態群體,群體成員數量多少應隨著群體的性質類型以及客觀生態環境的要求而變化。學習者在參加信息化教學的互動討論環節時不能積極參與團隊合作學習活動,總是傾向于個體學習行為,影響了學習效率。極易過分迷信教師權威,不敢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見解,抑制了創新思維發展。
3)對整體效應的違背
教育過程中一個環節的變化會引起整個系統其他環節的變化。高職高專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實踐創新型人才。但是學生進入高校前重理論知識、輕實踐動手能力的應試教育,導致學生缺少探索精神。有些學習者在理解了知識點之后卻無法將其應用于實踐,最終影響技能習得。
4.2 信息化教學課程設計存在的問題
1)對耐度定律與最適度原則的違背
教育的個體生態,其承受力和耐受度是很明顯的。達不到或超過“度”,就會產生不利的或相反的影響。高職院校的擴招導致生源質量下降,學習者學習能力不足,相關信息化課程設計內容應考慮學生學習接受能力。高職院校教師教學科研任務繁重,再空出時間研究信息化教學壓力極大。加之建設經費不足,團隊人員配備不足,信息化教學內容設計效果并不理想。
2)對邊緣效應的違背
生態學邊緣效應指一個科研單位要有所發明、創造,必須進行合理的人才流動,通過學術交流,知識更新形成邊緣動態才可造就一流人才。有限的經費與短暫的建設周期,外加有些高職院校學科劃分太細、專業太窄,為信息化教學服務的相關課程建設不具備邊緣效應協和作用的條件。相關課程設計由各任課教師負責,并各自尋找技術支持。從設計到運行,各負責人來自校內外不同部門,學校并沒有選拔專門團隊對信息化教學課程進行管理。管理缺乏科學系統化,課程設定立項審批缺乏統一標準,忽視了學習者對課程的學習反饋數據收集。由于缺乏教學效果和社會認可度調查,課程的更新完善相對滯后,難免有虎頭蛇尾之嫌。所以,課程設計與內容相對模式化,缺乏新意,對學習者而言缺乏吸引力。
4.3 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完善策略
在教育生態學視域下,利用教育生態規律改進高職慕課課程的設計與運行,具有深遠意義。基于以上對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過程中所存在問題的分析,教育生態學理論指導下的信息化教學應重視學生的主體核心地位,強化學生學習動機;強化國家與學校在慕課課程建設中的積極作用,教務處、教育信息技術中心等相關部門協同參與,為信息化教學提供有效支持;積極建設數字校園,實現信息化教學的智能化管理;通過多渠道、多種方式解決信息化教學建設資金,將經費分批次按照建設進程發放,有利于充分利用國家和學校資源,在避免資源浪費的基礎之上充分調動信息化教學建設團隊積極性;在尊重學習者教育背景差異的基礎之上,利用教育生態學相關規律設計課程內容,科學引導學習者的學習行為。
5 結語
教育生態學是將教育及其生態環境相聯系,并以其相互關系及其機理為研究對象的一門新興學科。在教育生態學相關理論指導之下,高職院校以培養創新實踐型人才為目標,辦學各具特色。在深入調研本院教育生態的平衡與失調狀況及原因基礎之上,在國家與社會對高職教育的大力支持之下,各院校合理安排教育資源,實現貼合各院校辦學特色的高職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
【教育生態學視域下的高職高專信息化教學論文】相關文章:
管理視域下農村鄉鎮成人教育論文04-30
慕課視域下高等教育教學改革思考論文05-03
人文關懷視域下現代高校教育管理研究論文05-03
藝術教育視域下視覺傳達中形的感知論文05-03
自主學習視域下初中物理教學研究論文05-03
能力本位視域下的中職語文教學模式論文05-04
經濟學視域下農民工教育培訓論文論文05-03
信息化教育教學論文05-03
生態學背景下的大學語文教育論文05-04
新媒體視域下高職體育教學發展研究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