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象學反思的兩難-胡塞爾、舍勒、海德格爾在反思問題上的不同態度及其內在根源
要想探討現象學方法在胡塞爾、舍勒和海德格爾哲學中的共通性,對本質直觀的分析顯然是一條可行的途徑,因為本質直觀一般被公認為現象學方法的第一共同內涵。反之,要想把握現象學方法以及與此相關的現象學研究領域在這三位哲學家那里的差異性,那么對反思問題的關注將是一個可能的切入點。在歐洲哲學的傳統中,尤其自笛卡爾以降,反思,即哲學的反思性始終是一個受到關注的問題。笛卡爾從外感知向內感知的回溯,康德對知識如何可能問題的追問,都是希望通過哲學的反思來把握原本的確然性。盡管后期的英國經驗主義重又強調對感覺與反省的先后次序之劃分,盡管黑格爾否認反思是達到永恒或真理的唯一途徑,但反思在近現代哲學中的重要位置是毋庸置疑的。反思在康德之后基本上已經被看作是劃分科學與哲學的界石。
較之于舍勒和海德格爾,胡塞爾距離傳統的位置更近。這一點也表現在:在胡塞爾的現象學哲學中,反思自始至終是現象學思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無論是在前期的《邏輯研究》和《純粹現象學與現象學哲學的觀念》中,還是在后期的《笛卡爾沉思》和《歐洲科學的危機與先驗現象學》中,胡塞爾的現象學描述分析都是在反思中進行的。甚至可以說,反思是胡塞爾現象學的最顯著特征。現象學之所以為現象學,之所以不同于自然的、非哲學的觀點,正是因為它不是直向的思維行為,而是一種反思的活動。我們只需引用些許胡塞爾的原文便足以證明這個對大多數現象學研究者來說已是不言自明的事實:
所有困難的根源都在于現象學分析所要求的那種反自然的直觀方向和思維方向。我們不是去進行那些雜多的、相互交迭的意識行為……而是要進行“反思”,即:使這些意識行為本身和其內在的意義內涵成為對象。
現象學描述是在對個體意指和種類意指之體驗的反思中進行的。
只要意向性還沒有通過反思而被揭示并且因此而本身成為課題,它就是隱蔽的。
現象學要求最完善的無前提性并且要求對自身具有絕對反思性的明察。它的本已本質是最完善的明晰性,從而也是關于它的方法原則的最完善的明晰性。
純粹現象學是關于純粹意識的科學。這說明,它僅僅來源于純粹“反思”。
如此等等。即使在胡塞爾思想發展的后期,即使在胡塞爾將注意力關注于“生活世界”和“交互主體”的同時,胡塞爾也從來放棄對哲學的反思性的要求。人類社會、生活世界在胡塞爾看來仍然屬于素樸的、自然的領域,從而有別于哲學或先驗現象學的反思領域。
胡塞爾的對現象學反思的這一信念當然與他對哲學的理解密切相關。哲學在他看來是對最終絕對性的追求,而最終絕對性只能起源于自身思義(Selbstbesinnung)和自身認識(Selbsterkenntnis)之中。在這個意義上,胡塞爾也將他的現象學哲學定義為一種
對自身認識這個觀念的最普遍和最徹底的實施,這種自身認識不僅是所有真正認識的原本源泉,而且也將所有真正的認識包合在自身之中。
在胡塞爾現象學意義上的反思當然不能等同于布倫塔諾意義上的內感知。布倫塔諾對內感知與外感知的理解是與他將萬物劃分為心理現象和物理現象的做法密切相關的:內感知是對心理現象(心理行為、心理作用)的感知,外感知是對物理現象(外在事物、客觀對象)的感知。與在笛卡爾那里一樣,內感知在他那里具有明證
[1] [2] [3] [4] [5]
【現象學反思的兩難-胡塞爾、舍勒、海德格爾在反思問題上的不同態度及其內在根】相關文章:
胡塞爾現象學的革命性及其內在矛盾04-27
科學之根與危機之源--胡塞爾與海德格爾的危機哲學的不同旨趣04-28
不同的態度 不同的結果教學反思04-28
略論萊布尼茨哲學與現象學的關系 --從萊布尼茨到胡塞爾與海德格爾04-26
舍勒對羞感心理的現象學分析04-26
胡塞爾現象學的人學意蘊05-03
論舍勒愛的思想及其當代啟示04-29
胡塞爾現象學的革命性及意義04-29
舍勒04-29
胡塞爾現象學對語言學研究的影響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