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

時間:2023-05-28 13:01:10 語文論文 我要投稿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5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那么一般論文是怎么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語文教學理論論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5篇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

  摘要:小學語文課堂中會傳授給學生一些優秀的傳統品德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教學和班級管理兩者相輔相成,在學生的學習生活中共同作用,會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素養和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成為高素質人才,為學生以后的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班級管理;結合

  新課標課程中對于小學教學工作有新的要求,在要求學生學習好科學知識的同時,又要求教師正確地引導學生,不能僅以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為最終目標,要注重培養學生的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就要求教師將教學和班級管理相結合,在實現理想的教學效果過程中,同時有效地進行班級管理。

  1小學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的關系

  1.1兩者具有相似的目的:以人為本是小學班級管理中提倡的原則,而同時也是小學教學中的核心教學理念和最終目的,“以人為本”的思想是從根本上注重了人的教育。這一點在小學語文的很多課文中都能體現出來。這些文章能讓學生們對生活產生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同時也能幫助學生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獨立和自律的良好習慣。而在班級管理上,同樣是為了更好的管理一些自律性差的學生,使他們不管在學習或者生活中都能夠養成嚴于律己,誠信為人,遵紀守律的好習慣。由此可以看出,小學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目的是相似的。

  1.2兩者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小學管理水平是可以直接影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因為小學課堂良好的班級管理會提高班級的整體水平,提高班級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課堂紀律。教學質量同時受到學生接受教師傳授知識的能力和教學課堂紀律的影響,這兩方面則是通過良好的班級管理實現的。小學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將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優良品德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在生活中親身實踐語文教學中的語文素養。同樣這樣的語文教學目標可以應用到班級管理中,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中大力倡導尊師重道的優良傳統,注重培養團結友善方面的素養,這樣就會幫助學生將在語文課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班級管理中,發揮語文教學在班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作用。[1]小學語文教學和小學班級管理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都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因此,將小學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結合起來,能夠為學生未來的成長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有效地將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結合起來呢?這就要求我們教師能夠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一些有助于班級管理的德育內容,幫助學生的成長,規范班級管理。

  2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規范班級管理

  2.1樹立團體意識,讓學生懂得班級就是一個家庭:語文教學中,有很多文章中的正面人物例子是能夠對學生起到良好的激勵作用的,當然也會有許多有關于團體的文章,作為語文教師和班主任,我在教學過程中會充分利用課文中的例子和這種思想的滲透,來告訴學生,我們是一個大家庭,一個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團體,讓他們明白真正的班集體的意義。例如,當班上有同學因為意外情況而休學耽誤功課時,我會在語文課堂上倡議同學們給這位學生寫信,來鼓勵他早日回到課堂,并且讓同學們幫助他補習,以免落下課程。在這種互相幫助和鼓勵的氛圍下,讓學生意識到,我們這個班集體就是一個大家庭,不管其中的哪一個遇到困難,同學們都要力所能及的幫助他。

  2.2情景教學,使學生感同身受,加深理解:情景教學在教學實踐中是具有不錯效果的一種教學方法,它能夠幫助學生應對教學內容,設定熟悉的情景,使得學生融入其中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在日常教學中我會在課堂上給學生放映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同時又能夠對學生的德育發展有幫助的教學視頻,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能夠將學生帶入到所創設的情景中,讓學生能夠感同身受,在深入理解文章的同時,幫助學生學習到優良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樣有助于班級擁有良好的風氣,對于整個班級的管理也會變得更加得心應手。[2]

  2.3充分發揮語文課文對小學生的引導作用: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環節,那就是語文教師要充分的發揮語文課文的引導作用。作為教師必須要擔負起學生的長遠發展使命,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們不能僅僅局限于課文中所提到的內容,要盡可能的將內容向外擴展,來極大地豐富課堂內容,引導學生獨立思考,以便理解和掌握所學習的內容,培養學生遇事獨立思考的解決的能力,為他們的發展奠定基礎。[3]小學教育階段是學生的基礎階段,這個階段是學習語言最好的階段,小學語文教育會影響到他們的一生,是老師最重要的任務。語文教師應該做好自己的工作,將語文教學和班級管理相結合,為祖國的教育事業做貢獻,為祖國培養更多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萬菊.小學語文教學與小學班級管理的巧妙結合[J].新課程學習(下),2014,(04):82.

  [2]郭聃.淺談小學語文教師管理班級的“四勤”[J].讀寫算,2011,(5).

  [3]郭占霄.小學語文教學與班級管理工作結合初探[J].好家長,2014,(5):4.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2

  【摘 要】對于職業院校的語文教學工作來說,其復雜性和系統性較強。由于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所應用的教學方式也不同。采用成功教育理論來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是相對比較重要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這種教學方式和職業院校學生的特點以及學習狀況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本文中,筆者主要對成功教育理論的相關內容進行研究和分析,并且對其在提升語文教學質量方面進行了闡述,僅供參考。

  【關鍵詞】成功教育理論;職高語文;教學質量

  現如今高校學生的數量在不斷增加,教學的高質量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標。很多職業院校的學生很少和教師進行溝通,從內心深處體現出自卑感。所以說,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很少會了解到學生們的內心。在教學方式上很難達到標準。為了改變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們加強對學生的了解,采用成功教育理論的方式來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成功教育從本質上就是指教師通過某種方式來對學生的成功動機進行激發,進而指導學生的行為,讓學生們按照自身的目標來進行努力。現如今,成功教育理論已經被很多院校采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1.成功教學以良好的師德為前提

  從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上可以看出,在課堂上,教師起到主導作用,學生應該處于主體地位。但是,由于入學時學生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能力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教師應該在教學方式上進行改進和完善,有針對性,有重點地對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改進。教師要處理好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了解學生,加強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要改變傳統的學生服從教師的現象,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教師身上的閃光點就是良好的師德,只有做好這一方面的工作才能夠為成功教學理論的實施奠定基礎。

  2.要做到尊重和信任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應該是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學生們之后感受到自身的存在感,才能夠和教師產生情感和知識的共鳴。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相互信任會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動力。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水平參差不同。如果教師采用和藹的態度來對待學生,必然會提示學生們學習的信息。讓學生們可以將自身的觀點提出,提示語文課堂的高效性。

  3.營造良好氛圍,活躍學生思維

  寬松、愉快、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能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以自由發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應積極為學生創造學習語文的愉悅環境,給學生創設成功的機會,使學生獲得成功的經驗,讓學生從成功中嘗到甜頭,從而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4.調整教學目標,創設成功的前提條件

  調整的原則是:從職高學生語文水平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當前社會對職高畢業生語文能力的實際需要,有效體現中等職業學校語文《大綱》基本要求,爭取學以致用。

  5.以學生為主體,改善課堂教學結構,改進教法和學法

  5.1訂好教學目標

  目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教學內容,即在規定的教時內要學生學習的知識、技能及方法等;二是達標程度,即學習這些內容應該達到的廣度和深度。目標的確定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和教育效果。

  5.2實行分層教學

  將整堂課的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地分解為若干個環節、層次,引導學生不斷接近目標。

  分層的數量、設多少臺階,要從學生實際出發,以學生原有水平為基礎,跳一跳,能攀登,這樣的“級差”是合理的。“級差”太小,學生不用花多大力氣就能“上去”,缺乏挑戰性,難以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積極性;“級差”太大,學生幾番跳躍,撞得“鼻青臉腫”,依然掉將下去,這當然是教學的失敗。對于學習困難學生,開始階段以“小步子”、“多臺階”為宜。一般來說,一堂課分三、四個層次是適當的。

  分層教學中要貫徹“舉一反三”的原則。集中精力教好典型范例,再放手讓學生模仿練習,先集體訓練,由幾個成績好的學生率先獨立嘗試;然后可分小組訓練,由骨干帶動小組成員;最后讓全體學生各自獨立完成。這樣由“點”到“面”,點、線、面結合,教得扎實,學得鞏固。

  5.3強化語文素質訓練

  傳統教學中,教師在課堂上的獨自講解占了統治地位,忽視了學生的語言實踐。而許多知識要牢固掌握,要轉化為能力,則非學生親自實踐不可。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創造條件,讓學生多參與語言實踐活動,強化語文素質訓練。要擴大學生對教學活動的參與面,使人人都有表現的機會。

  5.4及時進行反饋調控

  反饋的'意義在于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隨機調控教學要素。如果學生學得好,教師可鼓勵、促使他們更積極地投入下一階段的學習;如果學得不好,就應采取措施,調整教學進度,重新安排環節,設法當場補救。以往學生學不好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有了問題、困難不能及時反映,教師較得盲目,學生的問題則日積月累,積重難返,因而學習一再失敗,于是,這些學生也就成了學習困難學生。

  5.5開展擴展閱讀

  成功教育的語文學科在課堂教學結構方面的一個大膽改革是開展擴展閱讀,就是讓學生到閱覽室閱讀各類報刊書籍,使學生了解到,學習語文,除了課堂和教科書外,還有課外閱讀這一極其廣闊的天地,可以到課外書籍這個知識寶庫中去汲取營養。

  5.6鼓勵學生在嘗試學習中增強成功體驗

  成功教育的語文課堂教學應重視激發學生的嘗試欲望。如在教白居易《琵琶行》之前,先帶領學生尋找有關白居易的傳記故事,讓大家對作者作品有所了解,然后在班上進行交流。通過交流,白居易的生平及其寫作《琵琶行》時的狀況使學生如見其人。這樣,一些學生根據現代文中的故事,參考課文中的有關注釋,大致上就能翻譯了,且正確率頗高。

  6.重視鼓勵性評價,促使學生“成功”

  筆者認為當學生回答了問題,教師應及時地給予適當鼓勵與評價。另外,教師在批閱作業時,批不批鼓勵性的語言,效果完全不同。我教過的一個男學生,語文基礎很差,可學期剛開始第一次交上來的作文卻行文如流水,顯然是從別處摘錄的結果。當我在作文上做了如下批語“你的眼光不錯,發現了一篇好文章,要是你能模仿寫一篇,就更好了”之后,情況大有改變,以后每次這位同學均能自己寫作,按時上交作業,而且完成情況不錯,文中也能寫出一些佳句,平時也更愛向教師請教問題了。

  7.總結

  語文教學是一門藝術,而且是“教”與“學”的雙向性很強的藝術。要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就必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滲透“成功教育”的思想,使“教”與“學”都能走向成功。這將是筆者今后在語文教學中不斷實踐、摸索的問題。 [科]

  【參考文獻】

  [2]劉京海(策劃),陳德華(著述).《成功教育理論與實踐》(第一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3

  摘要: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已經深入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在課堂教學中,信息技術尤其展現出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有利工具,更是深化教學思想、改革教學方法的有效手段。本文從信息技術視角出發,具體探討信息技術影響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關鍵詞:信息技術;多媒體;小學語文;教學

  法信息技術為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有目共睹,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深入,這種信息技術引發的巨大變革以更加多角度、多層面的姿態呈現出來。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而言,在近年來更是產生了推動課堂教學改革的卓越作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當中,信息技術扮演了一名“教學助手”的職能:不僅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同時也幫助教師開拓思路與教學視野,通過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將信息技術、多媒體應用到教學過程中,以起到既改革了教學方法,同時也積極促進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意義

  在當今社會,信息技術就像是無縫不入的空氣一般存在于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當中,不僅改變著學習方式、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同樣改變著人們的思維方式,信息化思維成為當代最為具有普適性的概念。信息技術對于課堂教學而言,更是起到了重要的推動改革的作用,尤其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信息技術更加呈現出其創新性、靈活性的積極屬性,讓小學語文教師們越發地感受到信息技術之于小學語文課堂的重大作用和重要意義。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和一本教材完成所謂的“填鴨式”教育,課堂上的教學氛圍與學生的學習狀態的調動,完全依賴于教師的個人魅力———肢體動作和幽默語言等,為了能夠上好一堂課,優秀的教師在課前就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備課,才能夠實現自己理想中的教學效果和教學目標。而信息技術、多媒體的出現,打破了課堂教學的僵局,重新開啟了教師的教學視野。利用多媒體工具,教師不僅可以將課堂準備板書的內容事先寫入PPT課件之中,更加可以靈活動腦,將這些教學內容以一種更加生動有趣的靈活方式展現出來。這種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結合的方式,不僅節省了大量的板書時間,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極大的以多重感官刺激的方式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了他們的探索欲。因此,信息技術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產生了既深刻又廣泛的積極效果。

  二、信息技術應用于小學語文課堂的具體方法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尚未完全成熟、完善的理解能力是他們學習語文這門學科的巨大門檻,對于很多課文、段落、詞句,小學生往往只能依靠教師的積極的語言點撥,而教師的這種點撥正是基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的年齡段的理解共性上,這種點撥并不能夠以點概面地改善所有學生的理解能力,所以教學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信息技術尤其對小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等相關知識內容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例如,在講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節選自鄭振鐸《海燕》的課文《燕子》時,由于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在現實生活中真正見過燕子,對于課文中描寫的春天里的燕子靈活、可愛的姿態,并不能夠在腦海中建立一個具體的影像,因此也就對于課文中的內容談不上任何理解了。這時,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課前準備的燕子相關視頻,讓學生能夠直觀地看到燕子的具體形象和飛行姿態,利用具體、形象的動態圖像在小學生的腦海中建立起一個完整意義的燕子形象,從而結合課文的語句內容,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和意境。類似這種憑借學生的已有經驗無法完成形象建構的內容,信息技術與多媒體顯示出無可比擬的教學優勢,在動態的圖像和聲音的展示下,學生由抽象的想象到具體的觀察,加快了學生思維方式的`成熟。同時,利用信息技術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時候,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與主動思考的能力,教師更多的可以嘗試利用多媒體營造一定的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與課文內容相符合、相一致的氛圍當中,感受作者描寫的詞句,以及理解文中的重點詞語。通過多媒體設備,一段旋律,一段視頻,一組圖像,一首歌曲,等等,都能夠幫助教師完成教學氛圍的建構,也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因此,信息技術和多媒體對于小學語文教學而言,更多的教學輔助功能是對于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以此為教學核心目標,經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學習欲望,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等教學目標才能夠順利實現。

  三、結語

  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學科相結合已經成為當今的主流教學形式,在多媒體的輔助之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得到了更好的改革發展,小學語文教師已經能夠憑借已有經驗生成相關的教學框架。但是,在今后的多媒體應用過程中,仍然無法忽視這種工具的兩面性,有效規避其負面影響,才能夠讓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孫曉莉.有效利用多媒體,優化小學語文童話教學[J].求知導刊,20xx,(21).

  [2]張惠英.淺談小學語文有效教學的策略構建與運用[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xx,(Z1).

  [3]茌月芹.浸潤書香,享受閱讀的教學研究———讓閱讀陪伴學生一路前行[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xx,(12).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4

  摘要:語文是一個重點課程,對學生人生世界觀的形成以及未來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至關重要。本文筆者將針對有效教學理論和語文教學過程優化的問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有效教學理論;語文;教學過程;優化分析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展,語文教學的任務和目標都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是提高語文教學水平的必然要求。而想要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必須要全面了解有效教學理論,并對語文教學的過程進行優化。鑒于此,本文筆者將結合自己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經驗重點闡述語文教學過程優化的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一、有效教學理論的內涵

  所謂的有效教學就是指通過一段時間的教學活動,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獲得的進步和發展,簡單來說,在有效教學理論當中,學生有無進步和發展是判斷教學有效性的指標,學生是判斷的對象[1]。

  二、語文有效教學和教學過程優化的策略

  (一)明確教學目標,保證教學目標的有效性

  明確有效的教學目標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時要對教學的目標進行明確。首先,教師一定要加強對新課標要求的研究,結合教材的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教學的目標,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其次,教師一定要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對教材內容的掌握,并結合實際的教學活動對教材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增減和整合,注意學習重點和難點知識。最后,教師還需要認真備課,保證課堂教學活動順利進行。例如,在學習《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教師就需要對課文進行全面的'掌握,認真備課,明確教學的目標,從而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2]。

  (二)重視利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對于小學生而言,很難長時間保持精神高度集中,這就需要教師采取有效的措施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而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就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一個重要措施,因此教師要善于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認真設計課件,在課件中融入視頻、圖片等形式來充分調動學生各方面的感官,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3]。例如在學習《圓明園的毀滅》這篇課文時,教師就可以播放一些關于圓明園的視頻和圖片,銘記我們民族遭受的重大災難,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三)活躍課堂氣氛,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輕松活躍的課堂氛圍有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質量。首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使用風趣幽默的語言講解教材的內容,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交流,主動關懷學生,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創造良好的師生關系。

  (四)提高對課堂導入的重視程度

  課堂導入的質量直接關系到整個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教師需要進一步提高課堂導入的重視程度。小學生在課堂開始的一段時間仍然處于比較興奮的狀態,導致課堂紀律比較混亂,這時候教師要想順利的進行課堂教學活動,就需要認真的設計課堂導入環節,利用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步驟進行課堂學習。

  結語: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背景下,優化語文教學的過程,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有效理論的研究,對教學的內容和教學的方法進行優化,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高語文教學的水平。

  參考文獻:

  [1]曲道鵬.基于有效教學理論下的課堂教學[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xx,(4):109.

  [2]宋睿.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xx,(33):209.

  [3]孫瑞鵬,代玉萍.淺析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的基本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xx,(12):60.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5

  柏格森是生命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深刻闡述“生命沖動”“綿延”和“直覺”等基本思想,呼吁對個體生命的關注,強調自由體驗的重要性。其理論為生命化語文教學智慧的探討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語文教學的獨特智慧在于釋放師生的生命活力,激發師生的無限潛能,達成學生的直覺體驗。而構建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引進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創設自由體驗的教學情境應是語文教學生命化的重要途徑。

  語文學科是一門既擔負著將歷史、民族文化代代傳承和發展的重任,又潛藏著滋潤心靈、發展個性、健全人格、豐富情感、潤澤生命的功能。語文教學理應是關涉生命成長的教育活動。因此,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具備煥發生命活力,引領生命成長的教學智慧。本文擬從柏格森生命哲學的角度,結合語文學科的生命特性進行探討,試圖為構建生命化語文的教學智慧提出一點新的意見。

  一、柏格森生命哲學理論概述

  亨利·柏格森是生命哲學研究最具影響力的學者之一,其生命哲學理論以生命沖動為基石,以綿延為本質,以直覺為方法,強調關注人的生命價值和意義,把對世界整體和人的存在的認識推向非理性的直覺。

  生命的沖動是萬物進化的本源。這一思想乃柏格森生命哲學的本體論學說。柏格森認為,整個宇宙是一個不斷創造進化的過程,其動力主要來源于內在于生命中不可遏止的“生命欲”——亦即生命的沖動。有了這種沖動,才能促使萬物像噴泉、像火箭一般保持向上噴射的運動狀態,從而表現出一種動態生成的、生生不息的無限活力。

  綿延,為生命真正的實在。在柏格森的生命哲學中,最核心的概念是“綿延”。如果用河流的源頭來比喻“生命沖動”,那么“綿延”就是川流不息的狀態。而把“綿延”與生命聯系起來,它則是一股“生命之流”,柏格森稱之為生命的“真正的實在”。柏格森曾經從“時間”、“生命”和“變易”等方面為綿延作界定。但不管是從哪一方面的闡述來看,都能從中概括出“綿延”具有連續、不可分割、運動變化發展等本質特征。也正因了這一動態生成的特征,才使得綿延在前進的過程中不斷實現新的創造,新的超越。

  直覺,乃通達生命本真的路徑。柏格森認為,人具有一種特殊的直覺能力,他試圖通過直覺體驗認識論的闡述來揭示生命的奧秘。由他在《創造進化論》和《形而上學導言》兩本著作中對直覺的闡述可以得知:直覺,是意識的向內運動,是“用一種精神的聽診法去感觸原本的東西的心靈的博動”,即直接通達生命的本質——綿延,并與之相融合的體驗和路徑。而這種純粹的、不自覺的精神活動也正是實現人類認識返璞歸真的重要途徑。

  二、語文課程的生命特性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的人文學科,具有區別于其它學科的獨特性質,其教與學都離不開人的聽、說、讀、寫、思等生命活動的參與。也就是說,不管是語文學科本身,還是語文教學活動,都具有突出的生命特性。

  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和不確定性與學習主體的情感性和個性化是息息相通的。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和不確定性主要體現在文學形象的塑造與文學作品的閱讀鑒賞過程中。首先,文學創作的過程正是作者捕捉、體驗與提煉現實生活的生命過程,文學作品形象則是積淀著作者情思的生命化了的意象表達,它是作者認識和情感融合、感性與理性統一的生命智慧的結晶。其次,“言有盡而意無窮”是對語文學科特征的準確概括,有限的語言往往承載著無限的閱讀情思。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在閱讀、鑒賞文學作品的過程中,總是會表現出理解的差異性和個性化,這正是語文學科的特性與個體生命的主觀能動性相互作用的結果。同時,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還能不斷喚起主體生命新的體悟,讓學生常讀常新,獲得綿延不絕的精神滿足。這更是語文學科的生命特性的直接體現。

  審美過程中的非理性和模糊性,以及教學主體智慧的獨特性,決定了語文教學的創造性和生成性。語文教學的創造性主要體現在對教學資源的深度開發與利用,對教學內容的.靈活把握與重組以及對教學活動的巧妙安排與組織。語文教學的生成性特點則主要體現于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等多方面的動態生成,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智慧地、動態地把握的結果。一個充滿智慧的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不會僅僅局限于教科書的內容,而是結合“生活”這部百科全書,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條件等,在教授預設知識的同時,隨機創設新的教學情境,適時導入新的相關的信息,完善與生成新的教學目標。而在教學中開放地接納始料未及的信息,針對具體的教學情境調整預定的教學環節和步驟的同時,必然也要改變教學的手段和策略。因此,整個語文教學過程從最初的教學內容的創造性安排,到實際教學中教學方案的靈活變動,都充分體現其創造生成的特性。而這一點又是時刻伴隨這師生的思維活動和創造活動進行的,教學智慧的參與讓整個教學過程時刻呈現出生命的活力。

  語文學科的情感性和不確定性必然形成語文學習的內隱性、體驗性。內隱學習是指有機體在與環境接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獲得了一些經驗并因之改變其事后某些行為的學習。語文學習的內隱性一方面表現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不知不覺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思想的啟發而產生新的生命感悟;另一方面表現為學生會無意識地將自身已有的文化素養、知識經驗、情感態度和需要興趣等一同參與到閱讀、鑒賞、寫作等學習活動過程中而獲得新的生命成長。體驗學習是體驗主體的身心與外部世界產生交往并生成反思的認識與實踐活動。語文學習的體驗性突出地表現在文本閱讀和寫作的過程中。一方面,語文文本是學習主體審美愉悅的最初源泉。在審美欣賞階段,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用自己的全部感情與整個心靈去擁抱作品,在情感與理智的相互交融中,達到審美體驗的高潮,精神生命在體驗中成長。另一方面,語文文本本身又是“作者心靈、語感對象化的一個整體性反映”。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總是會在充分調動感知、情感、想象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平時的體驗,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用文字記錄下來,以滿足生命的情感需要和表達需要。而這個投入身心的作文過程本身也就是生命體驗的過程。

  三、生命哲學對語文教學智慧的啟示

  所謂語文教學智慧,應該是教師在深刻地把握語文課程和教學對象的生命特性后高屋建瓴地開發和利用各種語文課程資源,在洞見課堂氛圍以及學習者認知與情感發展方向后機敏、巧妙、高效地進行教學引導與生成的能力。它是“教師全身心融合、全過程投入后達到的圓融貫通、自由和美的一種藝術境界,應該洋溢于課內課外的每一個角落,體現于整個教學過程的每一個階段、每一個步驟之中。”

  作為一門具有生命特性的特殊學科,語文教學不僅擔負著“教書”的責任,而且必須扛起“育人”的重任。然而,在“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持續蔓延的現代語文教育中,生命嚴重缺席了。因此,尋找回歸生命的軌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智慧必須解決的問題。而柏格森呼吁對生命的關注,通過對“生命沖動” “綿延”“直覺”等生命活動的深入研究,主張用非理性來認識事物的生命哲學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對現代教學,特別是對具有生命特性的語文教學智慧的生成具有不容忽視的指導意義。

  構建動態生成的教學過程,釋放師生的生命活力。語文學科具有情感性、審美性、體驗性等特點,但語文教師該如何引導學生在個性化的學習過程中體悟生命至真的情致,實現語文課程的生命特性,從而成就語文教學的獨特智慧?柏格森生命哲學指出,生命沖動具有強大的、永恒的力量,是世界萬物的源起,又推動著世界萬物持續地創造和進化。這種內在于人本身的“生命欲”,使人成為一種具有超越性的存在體,它推動每個人不斷學習,創造生活,展現出生命獨有的光彩活力。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像珍視藝術家的創作靈感一般重視和保護這種生命沖動,并且,創造機會充分地釋放這種生命活力。

  釋放師生的生命活力必須注重教學的動態生成。而這個過程是以保證學生學習的主體性為基礎的。首先,語文教學應該注重交流討論,通過師生之間真誠、平等的對話讓雙方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在相互傾吐、碰撞與接納的過程中實現新的精神交融與生命覺醒。其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的、開放性的探究課題,并給學生留足思索的空間和時間,讓學生在自主的體驗、感悟與分享中享受生命的高峰體驗和創造樂趣。最后,教師還應用心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根據學生的閱讀見解即時創設一些新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相應的情境中更好地獲得思想的陶冶和情感的升華,也由此獲得人性的解放與心靈的自由,從而達到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

  引進內在于生命的教學內容,激發師生的無限潛能。柏格森的“綿延”本體論向我們闡明:世界并不存在一個絕對靜止的本源,它是處在永恒流變和生成之中的。柏格森認為,每一個人都擁有兩個“自我”,一個是表層自我,另一個是深層自我。表層自我處于自我的外層。為適應社會生活的需要,時刻會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因而是不真實的。深層自我則是“真正的自我”,這種自我內在最本真淳樸的自然狀態“是混雜紊亂的,變動不停的,不可言狀的”。人的“深層自我”所表現出來的不受束縛、自由創造、自由成長正是人的生命本質之所在。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作為這樣的個體生命的存在,處于一種不斷生長發展的狀態,具有無限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而語文學科的不確定性和語文教學的創造性、生成性正好吻合了教與學的過程中師生生命的自由創造性和不斷發展性。有人說“語文生活是人的生命的棲息地”。師生或者在對由有限的文字符號構成的文本的解讀中,獲得無限的思想碰撞和情感的共鳴;或者在對語文教學情境的適應及相互作用中逐步把預設的教學目標變成現實,同時又不斷生成自己新的理解、新的領悟。因此,語文教師必須具有激發師生生命無限潛能的智慧。

  激發師生“深層自我”的無限潛能要求引進內在于生命的知識。柏格森曾說:“我們幼時的感受、思考和希望無一不延伸到今天, 與現在溶為一體, 使你欲棄不能。”“沒有任何知覺不是充滿了記憶”。意在強調任何知覺活動都必然有著個體內在的經驗和能力的參與。也只有具備內在的經驗和能力,才能順利進行新的學習與活動。而平時我們語文教師教授的,諸如文字的辨識、語句的表達、詩文的積累等內容,卻幾乎始終是直接存在的、占有空間的、可以計量的,也即 “外在于生命的知識”,這樣的教學無法幫助學生真正形成內在的經驗和能力。只有引導學生根據自身的內在需求,結合自身已有的經驗和充分地理解,對這些表面存在的有限的文字和符號進行大膽地想象和聯想,達到盡情盡興的審美體驗,實現生命與知識的一體化,最終獲得有助于生命的創造和成長的刻骨銘心的記憶,才稱得上真正的知識,即“內在于生命的知識”。“內在于生命的知識”在語文教學中的順利引進需要師生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需求,并根據其需求搜集開發有價值的教學資源,創設有趣的學習情境,或借助直觀、形象,或通過實踐、活動,著力引導學生進行生命的體驗,探尋師生之間內在的心靈共振,幫助學生將一串串直觀的文字內化為內在于生命的知識——內在的體驗和感悟、深層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也使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得以無限提升。另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必須全神貫注,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要有意識地拓寬自己的視野,并嘗試開闊思維,豐滿想象的羽翼,從而在體驗中獲得深層的情感體會和能力素養。

  創設自由體驗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的直覺體驗。柏格森認為,直覺是“理智的交融, 這種交融使人們自己置身于對象之內, 以便與其中獨特的、從而無法表達的東西相符合。”也就是說,直覺就是當下的內心體驗,也是通達生命本質,感受生命靈動的途徑。雖然柏格森的“直覺”涉及到整個宇宙的運動、變化和體驗,其外延遠遠大于語文學習過程中的“直覺體驗”,但并不妨礙它對語文教學智慧產生巨大的啟迪作用。而當柏格森強調直覺的發生還必須具備一定的知識結構和經驗基礎,同時還有賴于超越理智的審美態度和想象能力的培養。這時,我們便能從中獲得更大的啟示。

  如前所述,語文學習的內隱性和體驗性清楚地表明語文學習的本真狀態總是未經理智的思考和抽象的分析,僅依據個體的體驗、感知迅速地對客觀對象作出判斷、猜想和設想,或者突然對問題的解決產生“靈感”與“頓悟”。此即語文教學中的直覺體驗。直覺體驗對語文學習具有直接有效的推動作用,它有利于學生將所學到的知識真正內化為自身的素養和能力,有利于實現學生在學習上的創造和超越。因此,一個有智慧的語文教師應該致力于調動學習主體內在的知識涵養和情感態度,使其精神穿梭在字詞間,尋找與“深層自我”相融合的本質,以達到最真實的,富有意義的直覺體驗,并最終形成內在于生命的語感能力。首先,要打破以往單向灌輸、生搬硬套、師者至上的教學格局,時刻注重學生的自由體驗。并且,還必須保證這種體驗不受自我主觀意識和外在功利的干擾,要潛心深入對象內部,以獲得對對象的本質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要著眼于學生對相關的語文經驗的積累和規律的認識,著力創設自由體驗的教學情境,營造輕松開放的課堂教學氣氛,引導學生大膽地展開聯想和想象的翅膀,培養學生正確的判斷力和審美的態度。

  尊重生命,彰顯人性,構建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大力倡導的教學理念。生命化語文教學智慧對于煥發每一個生命的活力,促進生命的不斷創造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實現語文教學生命化是每一位語文教學工作者應該為之努力的目標。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6

  【論文關鍵詞】高中語文 誘思探究教學理論 探究教學

  【論文摘要】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是符合當今教育教學實際和新課程教學理念、適用于新課改的現代教學理論之一。本文主要簡要地介紹了誘思探究教學理論及其重要性,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該理論,以及在運用該理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隨著教育教學問題的不斷出現,語文教育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加快,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和學生觀也需要不斷地進行轉變。以此同時,更多的理論和思考也在不斷涌現。其中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是一種已經發展的比較成熟并符合現代教育教學理念的教學理論和教學模式,符合現代語文教育的發展形勢與現實需要。

  一、何謂誘思探究教學理論

  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是張熊飛教授在教育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創立的,指的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通過循循善誘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并引導學生并用五官、全身心地參與教學過程,做知識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使他們能夠在切身體驗和感悟中達到“掌握知識、發展能力和陶冶品德”的三維教學目標,從而促進學生知識的掌握和人格的完善,使他們獲得全面發展。誘思探究教學論具有創新性、前瞻性和兼容性的顯著特點,它吸收了中國文化的“致和之道”,科學地論述了教學中師生的辯證關系。

  二、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

  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注重培養學生的生疑、質疑和解疑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做到變教為誘、變學為思、以誘達思,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而作為一門人文學科,語文本應引導教育學生求真、生智和向善,促進學生人格的完整和個性的健康,使他們情感的動力功能能夠得到最大限度的調動并能保持較好的學習激情。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2.1利用情境教學,創設寬松、民主的教學氣氛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情境教學,以情激情,以情激趣,創設輕松、愉悅、活潑的教學氣氛,為學生營造一個情境交融的心理氛圍,培養學生的學習需要,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在授課開始時激趣設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求知欲,使學生能夠自覺地、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同時,教師也可以在重要的或關鍵的知識處設疑,提供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此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也可以課堂教學結束時設疑,使教學在課堂教學之外得到延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能動性。

  2.2通過示范授學生以法,使學生獲得體驗

  學生往往是從模仿與借鑒開始學習的歷程。要想達到使學生善疑這一目的,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示范。教師的示范要從正確的立場觀點出發,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在學會教材的過程中總結出規律性的東西,培養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和發現、分析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也要使學生獲得切身體驗。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調動學生的全身活動,促進學生的心靈體驗,如鼓勵學生動眼看、動口議、動筆寫、動耳聽、動情讀、動腦思,誘導學生在全身的各種體驗中去勇于發現、敢于質疑和學會否定,在活動中獲得體驗,在體驗中促進活動。

  2.3注意激發引導學生,積極發揮好探索的作用

  學生的生疑、質疑和善疑的能力是在教學過程中逐漸培養出來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有計劃地使由教師自己提出問題轉化為由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生疑和質疑,并不斷地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擴展學生的思路,誘導他們開口,并引導他們反復深入地進行思索。這一培養過程是一個從提出單個的問題到提出系列化的.問題、從開始提出簡單的表面化的問題到能夠提出復雜的深刻的問題。同時,在語文教學中也要充分發揮好探索的作用。在教學心理上觀察是探索的表現,學生對客觀事物的認識開始于觀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在學生探究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展示經過充分準備的觀察對象,誘導學生以此為中心去進行探索——觀察,從而開始他們的認識過程。

  2.4充分備課,做好反饋

  在高中教學中教師想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必須備課要充分,這要求教師不僅要備教材、備學生和備教法,還要充分考慮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在備課中教師要努力使教學設計最優化,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課程資源,并在選擇體驗形式時注意其形象性和個性化,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充分懂起來。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要注意信息的反饋,及時掌握學生知識掌握的情況,并以此來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從而保證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既是一種探索實踐,也是一種在新課標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更新,對當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但教師在教學中運用該理論需要注意一下幾個方面:

  3.1注意探究的方法、內容和方向

  探究在教學過程中固然重要,但如果探究的方法、內容和方向不當,往往會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師必須講究方法的科學性,內容一定要重點突出,方向也要做到不偏不倚。

  3.2注意“誘思點”的選取

  在教學中教師“誘思點”要有輕有重,努力做到巧妙、合理,在實際操作中還要注意不能將誘思簡單地等同于提問。

  3.3注意情境的設計和呈現

  情境的創設有許多方法,但并非所有的都適合語文課堂教學。教師在創設情境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基于學生的學習基礎來確定教學目標,充分利用好現有的教學資源進行呈現,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他們的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誘思探究教學理論,我們既要遵循其客觀的規律性,又要注意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巧妙地發揮該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熊飛.誘思探究學科教學論[M].

  [2]張熊飛.誘思探究教學導論[M].

  [3]李興蓮.運用誘思探究教學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J].

  [4]《課堂教學策略研究——談誘思探究教學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7

  摘要: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獲得認可和推廣應用,不僅使小學生的身體成長個體性學習訴求得到尊重,而且使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得以多元化和靈活化。這就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進行深入學習遷移理論并挖掘這一理論與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必要性、可能性和現實性,審視當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的不足以遷移理論對其進行糾正和完善,從而促使遷移理論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富有成效性的動力因子。

  關鍵詞:遷移理論;小學語文;教學;活動

  深入對遷移理論的內涵進行剖析,從其本質上可以看出來,在教育領域內應用遷移理論意在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也著重強調教師要銳意進取而不斷轉變教學方式以多元化和多視域的方式來開展教學活動,以革新教學活動中存在的弊端和詬病,促使教學活動以現代教育發展的角度而富有現實性和導向性,最終一掃以往課堂教學活動中沉悶而單調的課堂教學氛圍,以便于學生的自我學習意識得以激活。這就需要廣大小學語文教師深入領會并貫徹這一教學理論,使這一個理論成為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不斷獲得推進的教學先導和主流方向。

  一、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對小學語文教學活動缺失成效性的原因進行深入剖析,會發現明顯的原因就在于小學生的學習是被動性地接受而不是自覺自愿地學習,同時,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只囿于課本教材開展教學活動而不是多元化途徑展開,顯然,這勢必導致小學生對語文教學活動處于抗拒狀態,也勢必導致小學語文教學整體水平處于低下狀態。而遷移理論是廣大教育工作者在長期教學實踐活動中總結出來的教學結晶,它一方面強調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狀態,要求尊重和確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另一方強調轉變教學的僵化無趣教學方式,要求教師要從學生個體訴求角度拓展教學方式的多元化途徑。由此可見,遷移理論是一種科學的創新性教學理論,把小學語文教學活動與遷移理論相結合,它彌補和深化了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在其理論的引導下小學語文教學活動必然會獲得推陳出新和革故鼎新的發展。

  二、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有效途徑

  1.注重引導教學,激活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小學生從本身來看就具有強大的求知欲和好勝心,小學語文教師只要順從小學生的這一成長天性并采取有效的措施給予引導,而不是小學語文教師一味地強調自己的教授和學生的接受學習,那么,小學生就不在糾結于自我成長天性追求的困境中,小學生就會基于自我的喜好以及滿足去自主地進行語文學習活動而不斷地使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升。因此,這就需要小學語文教師不再專注于對學生強化語文知識傳授而是注重學習引導,讓學生自己來做主自己的語文教學活動,并自行挖掘語文知識內在的關聯性和客觀規律以不斷精進自我語文素養。例如:在進行《烏鴉喝水》這一語文教學活動時,小學語文教師不再引領學生全面展開這一課語文學習,而是先讓學生根據以往漢字拼音的知識基礎上對新生字借助于漢語字典進行解讀和識記,而后教師以問題的形式把課文中識記知識、重疑難點、課文線索以及寫作目的等內容在多媒體視頻上展示出來,讓學生根據教師的問題引導來一一進行文章知識結構梳理以及內容解析。這樣的教學模式一下子就給予了小學生很大的自由空間和發揮度,促使小學生根據自我的認知以及學習習慣去積極展開這一課文的學習研究,最后,在小學語文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積極有效地回答了教師所指引的'問題,使得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創造性得到極大化的激活和彰顯。2.注重教學探究,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小學生思維認知正處于不斷開發階段,他們對于一切新穎和有趣的事物和活動充滿了不竭的追求和認知欲望,特別是他們比較樂于參與知識和想象力空間都比較寬闊的探究性活動,在這些活動中他們總是從新知識的獲取中不斷獲得滿足,那么他們就由被動學習自動地轉化為主動積極地學習。因此,這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多以教學探究方式來展開語文教學活動,在活躍的課堂教學氛圍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趣味性。例如:在進行《小蝌蚪找媽媽》這一語文教學活動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探究的形式探討小蝌蚪可以通過哪些有效方法找媽媽,小蝌蚪與青蛙的關聯性在哪里?這樣有趣的探究話題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進入熱烈話題探究之中,而后每組學生根據自己的無限性理解和想象給予了不同的回答,而這些回答凸顯了學生具有無限的學習潛力和創造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語文素養。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入遷移理論,是對小學生自身成長、成才、個體性學習需求的尊重和滿足,也是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教法的高標準要求,更是響應小學語文素質教育的培育目標的現實性需要。只有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引入遷移理論,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我性才能得以激活,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氛圍也才充滿鮮活動力,小學語文教學成果才更有效力,這也正是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所應有之義。

  參考文獻:

  [1]徐曉平.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課外語文(下),20xx,(4):77-77.

  [2]尤愛萍.試談遷移理論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語文天地(小教版),20xx,(9):13.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8

  摘要:高職大學語文課程面臨的困境由來已久,“嵌入式”教學理論的提出給大學語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以高職英語教育專業為例,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嵌入式”教學方法,充分利用大學語文人文性、工具性特點,把作家、作品作為組件嵌入英語教育專業教學之中,形成大學語文課程與專業交叉融合的有效模式。

  關鍵詞:大學語文;嵌入式;理論;實踐;英語教育

  關于大學語文具有人文性、工具性的功能已被大眾所接受,它的審美性的特質也逐漸被認知,因此以往各高校將大學語文課程作為非中文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以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人文素養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但事實證明過高的期望值是單單一門大學語文課程所無法承擔的,所以大學語文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種種詬病也逐漸成為人們爭論的焦點,以至于今天這門課程已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于是我們嘗試將大學語文放在通識教育的大背景下,與其他不同專業相融合,或者說是把大學語文課程嵌入進各個專業,使其既保有自己的獨立性,又能和其他專業成為有機整體,以形成大學語文新時期自身的學科特點。

  一、高職院校大學語文現狀

  高職教育在大多數人眼里就是單純的職業教育,培養目標是職業型、技能型人才,學生只要掌握專一的一項技能,將來就可以成為從事生產第一線的藍領。所以高職教育只是重視培養專業能力,其他的知識、素養都視為與此無關。這樣一來大學語文課程變得可有可無,甚至現在已經到了邊緣化的尷尬地步。高職院校中大學語文存在諸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一)高職院校對大學語文課程的輕視。職業教育的宗旨是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這樣一種指導方向勢必影響課程的設置。在高職院校,大學語文學科似乎成了雞肋,棄之不可,食之無味。何謂“棄之不可”?20xx年9月,教育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1〕同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在湖南召開會議,建議高校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xx———20xx年)》,明確規定了語言事業改革和發展事關民族文化傳承與社會經濟進步,事關國民素養提高的民族文化大事,而高校中能承載此任務的非大學語文莫屬。因此,大學語文這門課程必須要有,這是“棄之不可”。但整個社會目光齊聚經濟建設,都期望投入少回報快,這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又使很多人覺得設置大學語文這種人文學科實在是浪費時間。以我們學校為例,先前大學語文課程是全校非語文專業都需開設的課程,而從20xx級新生入學,全校僅剩下初等教育數學專業、英語系英語教育專業以及管理系文秘專業開設大學語文。學制也只有一個學期,每周2課時。不過形同虛設,留個花架子而已。

  (二)大學語文教學本身存在的問題。因大學語文長時期受冷遇,專職教師也極少有可能出去接受培訓、學習,導致教學觀念落后,教學方法陳舊。許多大學語文課堂依然是高中語文的延伸,強調知識的傳授,不清楚學生的需求,課堂教學缺少學生將來面對職業生涯的無縫對接,教學內容與學生將來的工作契合度低,所學與所用脫節,自然調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學生主動參與的課堂肯定不是成功的課堂,導致大學語文自身的尷尬境地。大學語文教材也缺少新意,雖然市面上大約1000種大學語文教材,但同質性很強,特點不突出,針對性不強,體現不出學生的需求和渴望。

  (三)高職院校學生文化基礎普遍較差,這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事實。全國高校擴招,三本已取消,但凡學習成績稍好些都可進入本科院校就讀,考入高職的學生也就是所謂的大學漏了,可以想見文化底子之薄,學習能力也相對較弱。況且這些學生進入高職院校,就是以技能學習、職業需求為目標,本身也不會重視文化課的學習。(四)社會大環境的影響。現在是互聯網+時代,如此快速的生活節奏使學生閱讀習慣以及認知方式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學生習慣于拿著手機了解世界,鋪天蓋地的信息量已使他們應接不暇,不斷有新信息抓住他們的眼球,攪擾他們的內心,這樣一個喧囂浮躁的社會現實要想讓學生靜下心來閱讀文學作品是件多么奢侈的事情。

  二、嵌入式教學理論提出的背景與內涵

  近年來,高職教育改革的熱點之一就是“文化課為專業服務”,但把高職大學語文只看作提高某種專業技能的手段,似乎也不太合適。學生在校所學專業并不一定就是他們終生的職業,因為他們還有升學的機會,更有轉型的可能。他們還面臨重新學習和繼續學習的可能。所以為了學生未來的終身學習,決不能忽視大學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陳洪指出:“大學語文課程在素質教育中具有基礎地位和特殊作用,只能進一步加強,不可忽視、削弱;大學生的語文繼續教育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學語文課程應成為各類全日制高校面向全體學生開設的公共必修課,成為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核心課程。”〔2〕在這樣一個知識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對人才要求是多元化的,單一的技能已很難適應時代并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長足進步。況且知識之間是相通的,薄弱的文化知識會導致學習能力的不足,也會成為專業提升的絆腳石。只有扎實的學識,深厚的文化底蘊才會對學生未來的工作學習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而大學語文課程恰恰可以起到這種支撐和輔助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是其他學科所無法取代的。面對高職大學語文的現狀,怎樣發揮大學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作用成為一線教師思考的重要問題。于是,嵌入式的教學理論與方法成為現實拯救大學語文的一劑良藥。所謂嵌入式教學就是以大學語文教學理論與實踐為依托,提出教學一體化的構想,充分利用大學語文人文性、工具性的特點,以及大學語文課程具備與其他各專業課相融通的可能性,把作家、作品作為組件嵌入不同專業的教學模塊中,嵌入不同的教學環節中,從設計思路、實施環節、教學效果以及總結思考等方面探討大學語文課程與各專業課相融合的有效模式,同時,進一步明確大學語文教學實質與內涵,它不是講字詞,不是分析句子、課文,而是發掘語文中所承載的傳統文化精神,讓學生感知中華文明的深厚內涵,激發學生對國家歷史文化的熱愛之情。那么,就要在教學設計上體現一體化的概念,即突破以往傳統語文教學模式,將課堂教學、學生專業融為一體,納入課堂教學一體設計。打破教材章節的排序,根據教學需要以及學生興趣、接受程度,將作家、作品作為組件,隨時嵌入相對應的教學環節中。這樣既保證了大學語文教學的'獨立性,又能起到文學素養與專業能力并駕齊驅的功效。考慮到各學科的相關性,形成各學科的相互交融與滲透,達到大學語文教學效益最大化。從交流的方向來看,呈現出單向性,大學語文課程就是要為專業教學服務。因此“嵌入”的內涵體現在:要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在大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嵌入專業知識與技能訓練。從效果來看,又是雙向的,實現大學語文課程與專業學科的雙贏。所以就現在的大學語文教學改革來看,“嵌入式”教學模式無疑是一次大突破,它改變了大學語文從屬地位,挽救大學語文于岌岌可危之中。

  三、嵌入式教學的實踐過程———以英語教育專業為例

  本次研究包括大學語文課程嵌入式教學理論與實踐兩方面的內容,在確定研究思路與方向后便是實踐的過程。實踐對象是16級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16級外語系英語教育專業共六個班,三個任課教師每人擔任兩個班的教學工作。由于全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班級明顯減少,所以授課方式由以往的合班授課改為小班授課,這也給嵌入式教學方法的研究和實踐提供了更大的可能。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應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教育,另一個是英語。那么大學語文課程嵌入式教學就要體現出兩方面的特點:一個是師范專業的特性,另一個是英語專業的特性。依據嵌入式教學理論具體操作如下:

  (一)課前一練,是針對師范院校師范生的專業訓練。這一過程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課前提問環節,每次課前安排兩名同學整理復習和預習內容,可以打亂課程順序,選取自己感興趣或認為有價值的部分,課堂上代替老師向其他同學進行提問的訓練,并對回答問題的同學給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復,教師在此環節中只是扮演引導者的角色,學生才是主角。通過此訓練,強化學生對自身師范性的認識,提高作為師范生的能力。第二部分是針對英語專業特點,選取提問內容所涉及的文學作品,采用英漢互譯的方式書寫在黑板上。當然由于時間有限,書寫的內容就是三兩句話,但就是每節課的這三兩句話,大大體現了學生英語專業性的特色,同時又對學生作為師范生進行了三筆字的訓練,可謂一舉兩得。第三部分是在提問環節過后,其他的同學還要對提問和翻譯的情況進行點評,這一過程可以說既是對古詩文的研究、探討,也是一次英語學習的機會。最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理解及表達能力,綜合其他學生點評,給出學生在此環節的成績。這種結合專業特點的課前訓練,將大學語文的基礎知識嵌入在課前練習環節,不但能極大限度加大參與的同學數量,激發每個同學的積極性,而且消除了語文與英語兩個學科的界限,在大學語文課堂也可以學習專業,在專業學習中也可嵌入語文。

  (二)制作小視頻。現在的學生人手一部手機,充分利用這種便捷有效的媒介,由學生自己制作與大學語文課程相關的視頻資料。具體做法是:根據課程進度,同學們自己選擇教學內容,將中文的詩詞歌賦或文章片段翻譯成英文,由自己朗讀制作成視頻資料。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在課堂上播放,由學生本人向其他同學和老師展示。這種時間短、趣味強的方式很容易引起同學們的好奇心。這樣做的好處體現在:老師滿堂灌的詩詞文講解成為同學自己要去了解的內容,在錄制視頻之前就要對眾多作品進行選擇。這個過程既能使學生涉獵更多的文學作品,又要對作品反復斟酌,選擇出適合自己的部分,繼而要熟悉所選內容,加強理解,才能翻譯成英文。這樣的話在老師分析講解之前就已經對這篇文章內容理解很深了,而且學生只有通過聯想和想象,才能將所讀文本呈現在自己的頭腦,觸發自己的情感,達到聲情并茂,繼而達到閱讀的更高層次審美體驗。這是我們在實踐過程中得到的欣喜發現。大學語文教材涉及作家、作品之多,學生不可能完成所有作品的閱讀與思考,通過其他同學的介紹、講解,使同學間形成一種交流,從而豐富完善自己的知識與認識,共享他人成果,更大限度涉獵文學作品。學習大學語文課程的同時緊緊聯系自己的專業,學生的關注度自然提高,學生的投入感也會大大提高。因為要制作視頻,課堂上給師生進行播放,同學們準備都分外認真,有的同學精心準備服飾,化了淡妝,有的同學還配上字幕,還有的同學制作了封面,背景音樂等等,使這樣一段小小的視頻成為自己在大學期間的美好回憶。

  (三)戲劇表演。這部分訓練是我們“嵌入式”教學改革的一個新嘗試,也是此次實踐的重頭戲。具體做法是:同學們自己選取篇目,自行組合,將大學語文教材的文學作品先翻譯成英文,再編排成劇本,最后由同學們分配角色進行戲劇表演。開始布置這個任務,學生普遍感覺很為難,因為學生們從未進行過此種訓練,所以感覺無從下手。經過老師引導,自己揣摩,逐漸脈絡清晰起來,做起來也有板有眼。到一個學期結束,學生嘗試改編、表演的作品包括《紅樓夢》《西游記》《荊軻刺秦王》等等。下面以《紅樓夢》為例具體說明:該組由八名同學組成,選取的內容是“林黛玉進賈府”部分。篇目選定后,同學們進行了嚴格的分工,兩名同學負責將課文改寫成劇本,兩名同學負責將劇本翻譯成英文,一名同學負責分配角色,一名同學負責排練表演,兩名同學負責制作視頻,所有八名成員全部參加演出。雖然拍攝過程只能運用手機,略顯粗糙,但同學們投入而認真的態度卻使表演很具表現力,得到師生一致好評。因為形式新穎,同學們積極性很高,不但能夠按時完成任務,而且還租借了古裝戲服以取得更好的效果。這種大部頭的文學作品在課堂上根本不可能有更多的時間介紹、鑒賞,而課后安排同學們去閱讀大學語文教材中的上百部文學作品也是不太現實的事情,那么這樣將課堂內容進行調整,讓同學們自己去選取感興趣的篇目,改編、表演,教師再提煉、點評,效果就好多了。即使其他沒有閱讀過該作品的同學也通過觀看表演對該作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同學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感覺所學的東西有意思,又能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葉圣陶曾說過:“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3〕這是對語文學科最簡潔的注解,而通過改編、表演,則是把口頭語言書面語言相連通的極好方式,還能提高專業能力水平。

  四、“嵌入式”教學方法的效果及意義

  (一)大學語文“嵌入式”教學的效果新生入校后即以這種方式與學生見面的大學語文,極大地加大了學生對大學語文這門課程的關注度。對于新生而言,不同學科的差異,可以幫助他們在學習專業課的基礎上進一步掌握中國語言文字,通過嵌入式教學模式,提高專業學科的思維能力,從而以局部帶動整體,點面結合。

  (二)大學語文“嵌入式”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的意義高職大學語文的“受眾”決定了我們必須結合高職學生的特點改革教學內容,從學生的專業實際需求出發,對內容進行取舍、對方法進行選擇,體現出專業的特點。只有這樣,大學語文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4〕。大學語文要與專業結合起來,學以致用,為專業服務,就必須找準與專業教學的結合點。只有與專業課緊密結合,以專業課為中心,為專業課服務,才能保持大學語文的活力,鞏固它的基礎地位〔5〕。通過理論探索與實踐,要改變大學語文在高職教育中的尷尬現狀,目前來看最好的辦法就是與專業融合,采用嵌入式教學方法,為學生職業能力的提高和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動力。實踐也證明大學語文確有此功效。人的思維活動包括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而文學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情節安排、意境等等都要通過聯想和想象才得以在頭腦中呈現,那么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都是不容小覷的。只有采用“嵌入式”教學模式,才能突出大學語文課程特色,只有緊跟高職教育發展步伐,才能使大學語文課程長足發展。大學語文教學嵌入專業勢必打破大學語文學科和各專業學科割裂的現狀,使大學語文和各專業相交叉,與專業共同發展,轉變學生對大學語文的輕視,扭轉學校輕文化重專業的偏見,進而使大學語文課程得到廣泛關注,確立大學語文應有的社會地位。“嵌入式”教學方法,它既能顧及到學生可持續發展,又能有效地把大學語文與學生專業相結合,既保留大學語文的獨立性,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又能促進專業學習,提高專業技能,達到共同發展的目的。作為一線教師,我們也將在嵌入式教學中進一步探索,共同推進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石國偉.大學語文教學中地方文化的開發與利用.現代語文,20xx.6.

  〔2〕陳洪.在改革中加強“大學語文”課程教學.中國大學教育,20xx.3.

  〔3〕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4〕李秉德.教學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5〕劉春生,徐長發.職業教育學.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xx.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9

  摘要:互文性,是關于文本建構和文本解讀過程中當前文本和其他文本關系的理論。互文性理論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提升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改善師生被動交流的局面,提升師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心性,給大學語文教學注入生命活力。

  關鍵詞:大學語文;教學;互文性

  《大學語文》內容宏大深厚,它擔負著傳承民族文化、弘揚人文精神、陶冶審美情操、營造大學文化氛圍等多項重任,理應受到重視,但一些地方本科院校,立足于社會需求,偏重應用型的辦學定位,對難以凸顯實用和實效的大學語文課程的設置作邊緣化處理;學生也在功利主義思想主導下,輕視大學語文課程的學習。如果大學語文教學不加以改革,一味按照傳統套路闡釋作品,課堂教學缺乏思維機智和感染力,必然受到冷遇,教學目的必然成為紙上談兵。互文性理論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提升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增加課堂教學魅力,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積極性,改善師生被動交流的局面,營造師生互動的學習氛圍,進而提升師生的學習能力和自我心性,給大學語文的教學注入生命活力。

  一、互文性理論簡述

  互文性,也被稱為“文本互涉”“文本間性”,主要是關于文本建構和文本解讀過程中當前文本和其他文本關系的理論。受蘇聯文學家巴赫金“對話”理論的啟發,法國文學家克里斯蒂娃首次提出“互文性”的概念,這一術語的誕生使描述文本之間關系的傳統手法在理論上得到了肯定和說明。繼克里斯蒂娃之后,又有不少文學家對互文性概念做出了闡釋。互文性理論認為,語詞的意義借助“互文”才能全面定義,因為“語詞(或文本)是眾多語詞(或文本)的交匯,人們至少可以從中讀出另一個語詞(文本)來……任何文本都是引語的拼湊,任何文本都是對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編”。這就是說,文學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文本都是對其他文本的吸收與轉化,它們彼此牽連,形成一個潛力無限的開放網絡,以此構成文本過去、現在、將來的巨大開放體系。他們認為,文本也不是作家獨創而是眾多文本蹤跡的匯集,而這些滲透了其他文本的無限的、游絲般的蹤跡是作為文化的一種表意體系而存在的,正是這些知識、代碼和表意實踐形成了一個潛力無限的網絡,在這個無處不在的文化網絡的影響之下,不同的文本意義才得以形成。而這些聯系文本間的蹤跡可以是充分顯性的,也可以是相對隱性的,所以對文本間的蹤跡,即兩個具體或特殊文本之間關系的考察是互文性理論在實踐操作中的第一步。因此,“互文性就是一種對話,而對話的實質是主體文本與接受者文本之間永無休止的交換,是一種主體間性、主體交流”。互文性理論從主體間性入手,將文學的理解、闡釋、再創造視為雙向互動的過程,這就逐漸放棄了只關注作者與作品關系的傳統批評方法,使文學交流實踐同文本研究相結合,從而轉向一種寬泛語境下的跨文本文化研究,這就將文學研究推向更為開闊的境界。

  二、互文性理論在大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傳統大學語文教學大多采用講授法,內容也多是立足于單篇文本,按照固定套路加以闡釋,視域狹隘,學生以記憶與接受為主,比較被動,教學缺乏活力。運用互文性理論將文本置于廣闊的文化背景中加以審視,拓寬了師生研讀作品的視野,讓課程教學變成了一種動態的思維成長過程,從而全面提高師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的自我成長。(一)運用互文性理論提升教師解讀文本的能力。教師是大學語文課堂上的引領者,在課堂上表現出來的思維方式、語用能力、人格修養等,都會成為教學效果的一部分,從而直接影響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思維品質和心性成長,而這些大多是在引領學生解讀文本的過程中展現出來。傳統的就單篇文本加以闡釋的教法,很難凸顯教師個人經驗、整合能力及獨立思考的魅力。互文性使得文本從封閉走向開放,教師可以借助文本之間的意義關涉引入大量相關其他文本,從而多元化解讀課堂教學所用文本,讓自我及學生的視域擴大,思維拓展,使課堂教學成為一個追尋的過程,充滿活力。林徽因的《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的創作意圖,一向有爭議:一說是為悼念徐志摩去世而作,抒發微妙情思;一說是為慶祝兒子的誕生而作,表達喜悅和充滿希望之情。了解創作意圖,對于詩歌的理解和誦讀都是非常有必要的。我運用互文性理論認真解讀文本,說出自己的看法,引發了學生研討興趣。首先,我從主題關涉引入互文本。“四月天”,是百花爭艷的最美春天,但她極短暫,因此在我國傳統的詩歌主題中,以惜春為主。如李清照的《點絳唇寂寞深閨》“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秦觀的《蝶戀花曉日窺軒雙燕語》“共惜春將暮,屈指艷陽都幾許,可無時霎閑風雨”;辛棄疾的《摸魚兒更能消》“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等。林徽因古典文學造詣極高,又極敏感,所以不可能把剛出生的兒子比作人間四月天表達喜悅主題,念及猶如艷美春天轉瞬即逝的志摩倒極有可能。再次,我從意象關涉引入互文本。“云煙”“黃昏”“星子”“夜”“月”“燕”等意象,在中國的古詩中多與思念有關。以“月”為例,如張九齡的《望月懷遠》、杜甫的《月夜》、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故林徽因用這些意象表達兒子誕生的欣悅可能性也不大。我還運用文本形式關涉等互文理論,引入相關文本來解讀這首詩,說明自己的觀點,從學生的眼神和互動中能分明感受到學生對教師的信服,對互文文本及當下文本的探索欲望。(二)運用互文性理論激發學生自主思維的積極性。教師運用互文性理論解讀文本必須有豐富的知識和相關的文本積累,將文本置于更寬泛的文化視域中加以理解,這都展示了教師獨立思考和深入鉆研的思維品質,展示了教師專業技能的高超,深深吸引并感染著學生,給學生帶來自由想象的張力和深入思辨的空間。這就自然引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大大激發了學生自主思維的積極性。學習蘇軾的《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要求學生運用互文性理論解讀,討論解讀的過程真是讓人驚嘆學生自主思維能力的強大無窮。一個學生從“吟嘯”一詞引入互文本來理解。他說魏晉時有《嘯賦》,描摹“嘯”乃“逸群公子”“傲世忘榮”“精性命之至機”“動唇有曲,發口成音”而出,不假聲器,不借外物,“唱引萬變,曲用無方”,“總八音之至和,固極樂而無荒”,故“嘯”是何等質樸自然,之人對生命有獨到的感悟,面對人生中挫折磨難及種種不平都能泰然處之;又《晉書阮籍傳》,言籍“尤好莊老,嗜酒能嘯”;又《世說新語簡傲》記,“晉文公功德盛大,坐席嚴敬,擬于王者,唯阮籍在座,箕踞嘯歌,酣放自若”,結合這些文本內容,我們知道蘇軾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雨,“何妨吟嘯且徐行”,實際是魏晉文人精神的體現,實在令人敬佩。有的學生從“竹”的意象引入互文本,有的從“蓑”引入互文本,還有的從背景引入互文本等,過程中有爭議,有共鳴,討論熱烈,思路寬廣,學生們對作品的文化內涵及作者的人格魅力都有非常深刻的認識,享受著經由主動思考帶來的情感欣悅。(三)運用互文性理論重建師生教學關系。師生關系是推動教學水平不斷提高的重要因素。傳統大學語文教學多是以向學生講授知識為主,課堂的知識結構基本由教師掌控,有好多時候教師如入無人之境,高高在上,滿堂皆我言,權威無限。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習慣于坐著安靜地聽課,記筆記,很少和教師討論交流,更沒有爭辯。課堂教學活動成為教師的個人表演,嚴重地忽視和壓抑了學生的能動性,嚴重地阻礙了學生自我思辨能力的發揮。

  運用互文性理論解讀文本打破了傳統的封閉式文本解讀方式,給大學語文教學帶來新的視角,也突破了以往一言堂的單一化教學模式。教學關系由操控走向解放,教引導學并促進學,師生的交流在文本相互交織的網絡中穿梭往復。教師的引導在于注意針對文本提煉能夠激發學生自主思維的問題,每個學生能夠循著這些問題結合自己不同的知識結構發現文本中存在的不同的富有文化內涵的互文符號,聯系到不一樣的互文本,這使解讀更多地顯現出了個性化,也更多地出現分歧,隨之而來的就是更多的辨析探討,師生在剔抉爬梳、分析綜合、參酌辯證的平等交流中解決疑難,深化對當下文本的理解。這樣的互文性教學,大膽地讓學生當主角,不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而且推動了師生關系的和諧發展。好多時候教師也會在知識層面寬厚、思維活躍的學生聯系的互文本中學到知識,受到啟發,從而實現教學相長。總之,運用互文性理論教學就是以開放性的眼光解讀文本,讓學生充分調動思維積極性,整合知識經驗,拓寬視野,深入理解所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實現自我的不斷超越。

  參考文獻:

  [1]王瑾.互文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祝克懿.文本解讀范式探析[J].當代修辭學,20xx,(5).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0

  一、基于對讀者(學生)“原來的知識”的研究。

  啟示我們要尊重和保護學生的個性在同一個班級當中,因地域、民族、性別、家庭背景、智力水平、生活經歷等方面的不同.每個學生都表現出強烈的個性,他們具有不同的生活知識和人生經驗,也具有不同的審美趣味、情感趨向和人生追求.這種差異必然造成閱讀心理圖式的不同學生對閱讀材料已有的背景知識的了解和熟悉程度也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圖式。一艘說來,學生的背景知識越豐富.對閱讀材料就越容易理解,且理解得越深刻。例如.在閱讀一篇散文時,有關散文的知識,如散文應該怎么寫、散文應具備怎樣的藝術風格、散文最適宜用哪些內容來表現等,就是一些有關散文的背景知識.一個讀者有關散文的知識越接近于散文知識結構的原型,那么他的閱讀理解就越有質量。曾梅爾哈特認為.圖式是閱讀理解的基礎,閱讀中的信息處理:輸入、儲存、編碼、輸出.其中的任何一個環節,都育賴于圖式的幫助.讀者頭腦中形成的知識結構對閱讀理解有重要影響大腦中所存儲的任何“圖式”,都可分為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兩大類。內容圖式是指讀者對_。篇文章內容的熟識度.如果讀者對課文內容已具備卡閂應知識.邪么只要看文章的題目或開頭部分,就能揣測整篇文章的概要形式圖式是指讀者對文章結構、格式等文體知識的熟識度.如果讀者掌握了文章中表達這些結構或格式的規則,即敘講述故事的一般規律,那么也就能從一定的線索或命題出發,推測文章的下一部分會怎樣表達..比如。“昨天我們在飯店吃飯,服務員得了一大筆小費”。這里沒有出現諸如“定菜、吃得很滿意、服務得很周到、餐館外陽光燦爛”等事項,但這些可以通過圖式的啟動補充到讀者的思維中,因而喚起了生動豐寓的生活積累,這樣的理解也就更有個性、更有審美價值了。總之.讀者大腦有一個龐大的網絡系統,其主圈式、予圖式縱橫交錯.大小、層次、經驗、知識各不相同.具有濃厚的文化特色和個性色彩。

  由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理解學生是獨特的人,獨特性也意味著差異性.學生與學生之間在理解能力、理解水平等方面存在著個體差異性.在拳閱讀課文時,生應帶著原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去和課文、作者進行直接的對話和交流.從而得出自己的感悟。因此.教師要誘導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大膽發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做到“讀出文本”、“讀出作者”、“讀出自己”,發別人之未發,及別人之未及教師還應與學生開展思想上的交鋒、交往。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是活生生的獨立的生命個體,學生的成長動力就來自于學生思想的創造性。語文的學習過程不是由教師把知識簡單地傳遞給學生.而是由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過程..學生不是簡單被動地接收信息.學生能主動建構知識的意義。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需要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探索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教師要善于因勢利導,抓住疑點、重點閃光點,通過師與生、生與生的交流互動.碰撞出知識情感、思維的火花,從中生成能力、方法、習慣。教師與學生可以展開思想上的交往,語言上的論辯.思維上的碰撞,激發學生創造的靈感。發展、張揚學生的個性.健全生的人格,是語文教師課堂教學的目的和精髓所在。學生是處于發展狀態中的、尚未成熟的生命個體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和極強的可塑性教師在挖掘學生的各種潛能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著重激發學生的內在動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全身心地專注于教學活動中.并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才能使學生成為活生生的獨立的生命個體.才能促進生的成長發展。

  二、基于對讀者(學生).‘推斷能力”的研究。啟示我們娶活和催化圖式的生成性

  魯梅爾哈特認為.圖式的各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著時間的、空間的、因果的以及局部與整體的種種相互作用的復雜關系,要使各種圖式活動起來.推斷就不可或缺。我們知道,一篇文章的主題是潛伏在語言文字背后的,作者不可能將主題直接訴諸于文字.讀者接觸的只是具體的語言文字,感知的卻是主題.這就說明中間存在著~個也許讀者本人都未必意識到的“推斷過程”。在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心理圖式不是靜止的、不變的,而是一種多變的、發展的動態結構學生的解讀經驗、解讀心理以及與文本相關的解讀知識都被相應激活,從而生成~種具有解讀指向性的整體心理圖式.也就是期待視野。學生在閱讀課文的.過程中,總要力圖把作品納于自己的定向圖式結構之內.而一旦受到作品的過強刺激,就會打破定向圖式結構而形成一種創新期待視野。這就要求作為解讀者的學生,一方面.在閱讀對象中發現缺少一特定的、實質性的信息時.啟動舉和催化相應的心理圖式.在閱讀過程中去補充有關這些部分的信息也就是說.由于心理圖式的補充功能這些被省略不述的部分會在閱讀主體的記憶中呈現出來并參與理解活動。另一方面,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圖式被激活后.它不斷從自身儲存的信息中選擇最適合的部分來解釋閱讀內容.圖式還會對文章中出現的新信息進行有選擇地整理、類化.并把它們納入到自己的圖式結構中圖式是由若干變量所組成的.各個變量之間被一種一般知識所約束..例如.故事的情節就是一種變量,每個故事的情節是不一樣的.但無論怎樣變化總是有一定的規律性的東兩存在其中我們對于這種規律性的認識.就是所謂的“一般知識”。讀者在閱讀時,大腦中的圖式活動起來以后.圖式所具有的變量就被一些特殊的信息所具體化了.而這個具體化的過程就是所謂的閱讀理解過程在閱讀推斷時.學生會運用原知{只(背景知識)和預測新知識(新信息),經過一定的信息加工形成后知識這樣的后知識在下一次推斷之中又轉化為原知識良好的閱讀推斷能力就在于促進原知識與后知識不斷轉化.循環往復.步步提高任何作品都存在“未定點”.這是一種多層面的未完成的圖式框架.其本身具有一種“召喚結構”.具有許多“空白點”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將自己的經驗圖式置于作品,對作品進行具體化.把作品中的空白填充起來的過程,作品的意義和價值才能得以真正的實現正如伽達默爾所說:“對一個文本或藝術品真正意義的發現是沒有止境的.這實際上是一個無限的過程.不僅新的誤解被不斷克服,而使真義得以從遮蔽它的那些事件中敞亮,而且新的理解也不斷涌現.并揭示出全新的意義。”正由于文本意義的可能性是無限的.文本的真正意義才是和學生的閱讀圖式一起處于不斷生成之中的。這就要求教師多方調動學生的記憶、想象、情感等多種心理因素,幫助學生理解、感悟、涵泳、體味.力求化課文的思想情感、語言運用規律為學生內在的自覺需求.構建自己的閱讀網式。

  在閱讀過程中.學生是帶著自己的知識、經驗、背景,帶著自己的獨特感受,帶著自己的思維方式、靈感興致參與課堂活動的.從而使課堂呈現出豐富性、復雜性和多變性,因而就具有了生成性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開放式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要鼓勵閱讀過程中的學生即興創造.這是一種偶然出現的在復雜微妙的情境中迅速生成的教學事件.它是一種獨特的課程資源教師如果善于挖掘生成的可利用的課堂教學事件.巧妙利用這些動態資源。就會促成我們的課堂呈現給人更多的意外驚喜.出現更多的精彩和收獲。

  三、基于對閱讀作為一種“構造過程”的研究,啟示我們要突出和強調學生的主體性

  閱讀認知理論認為.讀者“原來的知識”以及以此為基礎形成的“推斷能力”.都是為了使閱讀理解成為一種真正的“構造過程”閱讀認知心理學家們認為“閱讀就是一種構造過程”.這個“構造”.是專指對人的認知結構而言的.它是人的知識、思維、情感等方面的有機組合一方面.當讀者“原來的知識”與文章內容相趨一致時,通過推斷,就可達到認知的同化,讓文章內容有機地融入讀者的“原有知識”之中.使讀者的認知結構更趨牢固:另一方面.當讀者已有的認知結構不能同化新材料時,就必須變更認知結構。順應新的材料從而形成更為高級的認知結構。這里.無論是同化還是順應,“構造”的結果都是形成更合理的認知結果。并由此而使人的認知結構更趨完善。也就是說。只有當文章提供的各種信息走進了讀者的認知結構.才可以稱得上閱讀理解,否則,囫圇吞棗、浮光掠影,就不能說是閱讀理解了。

  學生對文本的解讀是一種主體能動的參與行為是學生與文本的溝通和融合.是學生經驗、閱讀圖式與文本結構互為揭示、相互生成的探究與創生。這就要求學生充分調動起主體能動機制,啟動自己的心理圖式,積極參與對文本的解釋和建構——激活自己的想象力、直觀力和感悟力,通過對文本符號的解碼.重新創造出各具特色的藝術形象.甚至開拓、再構出作者在創造這個藝術形象或藝術意境時所不曾想到的東西.從而使文本的意義更為豐富而具厚度、深度和力度。凡是真正優秀的解讀者.在解讀過程中無不具有這種能動性的參與行為,無不能夠透過表層的文本結構.抵達文本的深層世界.以自己的心靈世界去和作者對話.以自身固有的心理圖式及情感需求去參與對象世界的建構.以至在文本構出的宇宙世界里忘卻自我而趨于同構交感.相互同化.從而對文本的意義世界作出深層性的開拓、補充和創構,見人之所不能見.感人之所不能感。

  論文關鍵詞:語文閱讀教學圖式理論認知理論理解過程代表人物閱讀主體閱讀理解相互作用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1

  本學期我擔任初三(1)班和(3)班的語文教學工作,學生面臨升學考試的壓力,在重大責任面前為優化下學期教學,現將本學期工作總結如下:

  一、端正思想,師生互賞

  認真學習實踐學校的教育教學理念,本著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的學生,加強個人的職業道德修養,把關愛學生作為立業之本,本著對一切學生負責的態度,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兩班學生經過初一初二兩年的語文學習,語文興趣、學習習慣、學業成績、學習品質等方面出現了較為突出的分化。端正學生的學科學習態度必要而艱巨。

  開辟“每周師生印象回眸”欄目,為優化師生語文形象起到了會診作用,師生坦誠交流,營造了健康而積極的師生取悅氛圍,在教學民主中贏得了更多的教育話語權。

  二、深入鉆研,認真備課

  連續四年的初三語文教學,容易形成吃老本的思想,教學倦怠情緒更易滋生,教學途徑更易走老路。怎樣才能常教常新?只有增加理論補養。課前認真學習語文課程標準,深入領會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再度深入鉆研教材,吃透教材,明確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加大學情研究的縱深度,認真備好每一節課,追求科學解讀教材。提前為初三下半學期就要進入綜合復習階段做準備,認真整合每一冊教材,結合考試考點對每冊教材進行多維度的系統分析,對知識點做好分類、歸納和總結,教學更貼近中考要求,為帶領學生扎實系統的做好復習埋下伏筆。認真研究近五年來中考題型,針對每一個考點進行分析,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教學重難點。

  三、講究方法,提高效率

  采用靈活有效的.教學方法。初三階段學生往往會出現浮躁心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尤為重要,在課堂上采用朗讀、講練結合、小組比賽等多種形式開展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設法令學生投入,不讓其分心,力爭使上課內容豐富,現實。語言力求幽默,例子援引力求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自然氣氛。當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無心向學,懶懶散散,或旁若無人的說笑,或毫無顧忌的睡覺等違紀行為時,要以平和的心態調控課堂教學,盡量不使課堂受到沖擊,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課質量。

  四、研究學情,有的放矢

  教學就是教與學,兩者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學者。學生是被教的主體。因此,了解和分析學生情況,有針對地教對教學成功與否至關重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學習習慣不良、學習意志力薄弱、學習基礎較低、家長因忽視對孩子的教育或過分溺愛等給孩子造成的各種不健康的心理障礙、學生的不斷劣化等諸多棘手問題,學期初就準備制定了具體的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學生堅持加大檢查頻度,適當降低要求,加強關愛力度,課余時間個別輔導。堅信只要堅持輔導,這些同學基礎重新建立起來,以后授課的效果就會更好。同時對部分優生進行能力強化訓練,爭取提高優生數量。

  五、針對考點重點,各個擊破

  1、夯實基礎,字音、字形、標點符號、擴寫、縮寫、仿寫修辭等基礎知識,一定要穩扎穩打,強化記憶,強化訓練,在理解的基礎上,學會運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提高。課后字詞做到每課三練——練字音、練字形、練詞語的運用;加強句式的訓練和仿些;加強古詩詞的背誦和默寫。

  2、強化文言文閱讀理解,“能閱讀淺易文言文”是中考命題對考生的基本要求。試題由課內已經延伸到課外,在復習文言文時讓學生認真掌握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學習文言實詞,要注意區別詞的古今意義,要積累實詞的一詞多義,要會識別通假字,要會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而且應該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內容、思想,學會對比分析,且動手翻譯。為加強文言文的學習,實行每課一考、人人過關、不斷復習、不定期檢測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文言文閱讀能力。

  3、加強閱讀指導,新教材淡化了文體的編排,但并未降低對文體的要求,特別是議論文的閱讀,學生一時感到摸不著頭腦,所以我計劃在向學生講清議論文基礎知識的同時,選擇典型的篇章,并配以典型的議論文練習,通過反復演練,爭取使學生掌握議論文的一般特點。

  結合考點引導學生總結每類習題的答題模式,積極向中考靠攏。

  4、加強寫作指導,為了使學生形成寫作知識系統,在學期初給學生開設寫作知識講座,并對話題作文,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進行專題講座,爭取使學生學作文的命題、立意、構思等方面都有較大的提高,堅持每星期兩篇讀書筆記,兩星期一篇大作文并落實作文糾偏糾錯力度,堅持讓學生閱讀優秀書籍,為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大語文學習環境,重視課外閱讀,開拓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培養學生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本學期重點訓練學生的記敘文寫作,以“一材一題”和“多材一題”為訓練模式,達成選材、結構、立意的訓練目標。

  本學期我的工作還存在許多不足,1班……等學生的不及格現象還時有發生,3班有近一半學生書寫差現象還沒有改觀。面對學生懈怠的狀態有急躁的情緒,對后進生的輔導沒有長效機制,課堂發言的主動性還沒有完全解決。在下學期的工作中我會極力補足,盡力把工作做好,爭取促使學生個體語文潛能得到挖潛。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2

  一、選題緣由

  我們課題組之所以要選定和研究這個課題,是基于以下幾個原因:

  1、信息化社會的需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已經跨入了信息時代,而獲取信息的一種重要手段就是閱讀,會不會閱讀將決定一個人向社會獲取信息的能力。曾祥芹和韓雪屏兩位閱讀專家曾研究,新世紀的人們必須迎接三個挑戰:一是無限的書籍對有限的閱讀時間的挑戰,二是呈幾何級數膨脹的信息對讀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戰,三是大量新知識對讀者理解能力的挑戰。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意識到閱讀在人的終身發展中的不可低估的作用,人們一致認為閱讀的深度、廣度、效率的形成,最佳時期就是中學階段,這就迫切需要提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能力和閱讀興趣又是相互關聯的,學生有了閱讀興趣,才能從內心深處對閱讀產生主動需要。愛讀是會讀的基礎,是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前提。

  2、教育改革的需要。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的實施,使閱讀在教學理念上也有了較大的變化。閱讀能力不只是指能夠解答好考試中的閱讀理解題,更重要的是指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能力。在閱讀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從而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越來越被擺在一個突出的地位加以關注和研究。當閱讀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的時候,學生發出了提高閱讀興趣的強烈呼聲。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的惰性和單向性積習已成常態,課堂教學缺乏活力,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大包大攬,占用了大部分時間,而學生只是機械應答、學習,處于極被動地位,自主性得不到體現,出現了一種高費低效、簡單機械學習的現象。學生的被動接受導致的一個結果是厭惡語文閱讀學習或無積極意識學習,只是課堂上為學習而閱讀,課外根本不涉及閱讀知識,這又導致了學生閱讀、寫作水平極低的現象。學生極期望一種開放、合作、探討的教學態勢的形勢,期望教師由知識的單向傳授的權威模式中走出來。因此,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學生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的大門。

  3、農村中學校情的需要。《課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然而在農村,由于父母雙雙外出打工,留守中學生數量劇增,即使有少部分在家父母,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能形成一種讀書的家庭氛圍,好多學生閱讀積極性不高。我校就屬于農村中學,正是由于辦學條件及社會、家庭的影響,學生自幼就閱讀興趣不濃,課外閱讀量少,閱讀基礎較為薄弱,閱讀活動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隨意性,閱讀能力沒有得到相應的提高。雖然老師也強調他們要多閱讀,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這就需要我們結合我校的校情,尋找有效途徑與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4、研究空白填補的需要。近年來,我校先后完成了國家級子課題、市級、縣級的作文教學課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閱讀教學的研究還不夠系統。我們在教學反思中發現,我們的日常閱讀教學存在明顯的弊端:很多時候我們在閱讀教學中,沒能讓那充滿人性美,洋溢人文意趣的閱讀成為教師的樂趣、學生的渴求,成為師生忘情的精神享受;相反,閱讀已成為枯燥乏味的一種技藝,一種望而生畏、做而生厭的訓練。我們時常只是讓學生粗略地“掃描”一下,便急匆匆地去提問、去分析、去歸納,最后便是梳理出幾條所謂的“規律”,讓學生記記。遇到公開課更是去追求表面的繁榮與新奇,而學生卻很少真正地走進文本,我們教師也并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是閱讀興趣的培養意識淡薄,培養方法盲目、混亂、低效以及閱讀興趣的培養理論缺乏造成的。因此,我校語文組的老師一致認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研究對我校來說既是一項研究的空白,同時又有較大的研究空間,應該去研究,也值得去研究。

  出于上述四個方面的考慮,我們選擇了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作為研究課題,希望能在這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

  二、研究現狀述評

  國內教育界對閱讀的探索和努力從未間斷。北京師范大學教育行動研究讀書會一直以來非常關注閱讀在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0xx年的主題是“讀書與未來”。于漪、曾祥芹和韓雪屏等閱讀專家長期致力于語文閱讀的研究,并強調閱讀興趣對閱讀能力提高的重要作用。

  教育一線的語文教師們也都紛紛投入閱讀興趣培養的研究,各類刊物都能看到發表的相關論文。這些對與我們的研究都有很好的指導和借鑒作用。但我們也發現,其中有些研究也只停留在短時效應和膚淺的層面上,既不系統,更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終身閱讀的興趣。

  因此,我們希望在專家的理論指導及學習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出具有我校特色的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的途徑與方法。

  三、理論依據

  1、“興趣”理論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參與某種活動的積極傾向。

  在中國古代,孔子曾提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主張。的確,正是因為提高學生興趣的重要作用,因此,古今中外的許多教育學家都十分重視興趣這種認識和能動的價值,明代學者王明陽指出:“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不能已。”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林斯基也說:“學習興趣是學生活動的重要動力,是教學促進發展的起點,是提高學習質量的保證。”杜威則把興趣看作是活動的原動力,他說:“除非一個對象或一個觀念里面有了興趣,其中便沒有鼓勵人去做的原動力。”

  就中學生的個性傾向來了看,興趣是最重要的意向心理因素,有興趣才會引起注意,有興趣才能激起情感,有興趣才能發揮動力。全國著名的特級教師魏書生在一篇文章里也談到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越濃,學習的積極性就越高,語文成績就會越好,所以,應該激發學生的興趣,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充分的調動起來。

  該理論應用到閱讀興趣的培養中,就需要教師激發學生對閱讀濃厚而強烈的渴望和需求的心理,從而讓學生產生出愿讀、想讀、會主動讀的讀書行動。

  2、建構主義理論

  20世紀70年代末,西方興起建構主義思潮。它對笛卡兒的教育認識論進行反思,提出了“知識主要是個人對知識的建構,即個人創造有關世界的意義而不是發現源于現實的意義”的觀點。之后,建構主義成為當今世界最有影響力的教育理論之一。建構主義理論提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

  教育部頒發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說:“閱讀文學作品的過程,是發現和建構作品意義的過程。作品的文學價值,是由讀者在閱讀鑒賞過程中得以實現的”,“鼓勵學生積極地、富有創意地建構文本意義”。從此,建構主義思想滲入語文閱讀教學中。

  該理論應用到閱讀興趣的培養中,就需要教師創造某種條件或利用學生已有的其它行為動機和需要的遷移,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閱讀成為他們生活中所必需的東西。

  四、研究思路

  1、研究目標

  本課題著力研究解決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不高或缺失的問題,探索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從而提高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水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升他們的文化品味和審美情趣,提高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質量。具體目標如下:

  (1)通過研究,探索出一套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解決農村中學閱讀興趣的培養方法盲目、混亂、低效的問題。

  (2)探討出語文閱讀興趣培養的基本規律和教學模式,解決農村中學閱讀興趣的培養理論缺乏和無模式可借鑒的問題。

  2、研究內容

  (1)農村中學學生閱讀興趣現狀的調查。

  采取問卷、訪談、個案分析等方式,調查分析當前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的現狀。主要包括:學校特別是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方面采取了哪些方法、效果怎么樣,學生對閱讀是否感興趣,對語文教師有哪些期待等。

  (2)農村中學生閱讀興趣教學實驗研究。

  通過教學實驗,探索并構建我校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與策略體系。具體來說,即在閱讀教學的各個環節怎樣真正做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采取哪些基本的策略、方法,堅持哪些原則,通過哪些途徑等。包括:

  ①“閱讀興趣的培養”的理論研究

  加強“閱讀興趣的培養”的原理、機制的學習與研究,為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提供理論支撐。

  ②“培養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的實證研究

  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體。本研究通過對“培養農村中學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的實踐探索,探討出激發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為教師創新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提供借鑒,提高教師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能力。

  如:培養學生詩歌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培養學生古文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培養學生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③“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研究。

  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點,也是本研究的難點。通過理論和實驗研究,我們探討農村中學學生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總結教育對策,主要解決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興趣不濃的問題,為教師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供實作方法,如:

  培養學生詩歌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培養學生古文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培養學生現代文文學類文本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3、研究方法

  本課題研究以行動研究法為主,輔以文獻檢索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即在整個研究過程中采取“預測—設計—開展—調控—反思—改進”的動態研究方法。

  (2)文獻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路徑(文件、會議、著作、報刊、網絡、實地聽課等)關注影響語文教學存在的因素及其對中學語文閱讀興趣培養教學的影響;及時了解最新語文課堂教改相關成果的內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與本課題相關的教學原理和理論,提升研究的理論層次。

  (3)調查研究法。綜合運用各種調查方法和手段(學生問卷、師生座談等),有計劃、分階段地展開閱讀興趣效益的調查研究,全面了解當前語文閱讀興趣培養教學存在的問題,征求良好的閱讀教學策略。

  4、研究原則

  (1)獨特性原則:即在課題研究中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新,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2)穩定性原則:從研究初期到形成成果、以及以后的教學中,長期堅持該課題的實施,確保該課題的研究成果得以不斷充實、完善。

  (3)主體性原則:研究活動以學生為主題,讓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閱讀,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實踐能力。

  (4)實事求是原則:如實總結和反饋研究過程中的得與失,不因急功近利而夸大或虛構研究成果,失敗和教訓也要實事求是地反映出來。

  (5)靈活變通原則:盡量靈活、巧妙地處理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障礙、挫折和失敗,以不同視角和方式改進研究方法和策略。

  (6)堅持不懈原則:不管研究過程中的困難有多大,阻力有多強,成功與否,均堅持到底,永不放棄。

  5、研究步驟

  本課題預定用三年時間完成。研究分為課題準備階段、開題階段、研究實施階段和總結鑒定階段。

  第一階段:課題準備階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1)成立課題組,對本課題進行論證。

  (2)設計課題研究方案,完成課題申報工作。

  第二階段:開題階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1)培訓研究教師,增強對本課題的認識,改變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明確本課題研究的內容與目標,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實施辦法。主要形式有:舉辦專題講座、訂閱教育刊物、郵購理論專著、印發重要資料、專題摘抄集錦、派員外出觀摩、理論探討交流等。

  (2)協調各方面的關系,組織團結一致的研究隊伍,爭取學校的政策支持和研究經費到位。

  (3)廣泛了解研究動態,爭取站在比較高的起點上開展研究,并且使研究在有組織、有計劃、有動力的環境中運行。

  (4)舉行開題論證會。

  (5)展開實驗研究工作。開展學生閱讀現狀的調查,完成調查報告。

  (6)撰寫階段實驗報告。

  第三階段:研究實施階段(20xx年7月—20xx年7月)

  (1)高質量地搞好主題研究工作。

  (2)組織與課題研究相關的活動。

  (3)在認識不斷深入的基礎上,對前期研究進行回顧總結,及時調整和改進后期研究思路,進行驗證性研究。

  (4)撰寫階段實驗報告,整理有關的資料,為結題做好準備。

  第四階段:總結鑒定階段(20xx年8月—20xx年12月)

  (1)開好結題工作研討會,理清思路,布置工作。

  (2)整理并完善附件資料。

  (3)撰寫結題報告,完成主件資料。

  (4)迎請專家結題。

  五、具體實施措施

  1、以良好閱讀環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人創造環境,同樣環境也創造人”,可見環境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是多么的重要。古時候有孟母三遷之說,今日強調校風校紀,成語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諺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趙多壯士”,所要表明的無非也是這個意思。良好的閱讀環境包括物質環境和人文環境。首先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可以選擇的圖書,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有利資源定期組織學生到圖書室借閱,當學生看到滿目琳瑯的圖書會不由自主地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學生對閱讀對象的選擇是不確定的,模糊的,針對這一點,我們應對學生進行適當地指導。我們還可組織學生組建班級圖書角,每人配備兩本或兩本以上的課外書籍,編寫好號碼,歸置于班級圖書角實行專人管理。這樣讓每位學生捧出兩本書,你就擁有全班一百多本書,同時這項舉措也能鍛煉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易于形成團結、互助、樂學、上進的良好的班風。學校的“廣播站”也可開辟佳作賞析節目,這樣,使學校有“書香”“墨味”,營造一個充滿人文氣息、文體底蘊的環境,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2、以各種形式的競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競賽活動不但能調動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且能促進學生能力的培養,素質的提高。如,經常在校內開展講故事比賽、朗讀名著名篇比賽、知識競賽、演講賽、背誦賽等多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并評選出優秀者。讓學生從中感受到閱讀帶來的快樂和成功,讓學生品嘗成功的喜悅,豐富個人的生活經歷,彰顯個性色彩,并且能讓學生在這樣的氛圍熏陶中逐漸培養起對閱讀的濃厚興趣。

  3、以教師閱讀興趣的外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教師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學生對老師有較強的依賴心理,尤其對學識淵博的老師有強烈的崇拜心理。所以,教師要以身作則,首先對讀書要有較大興趣,給學生以表率作用,產生強大的感染力,來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在平時的教學中,可與學生交流讀書心得,給學生介紹好書,做出個讀書的表率讓學生看。每天晨讀,教師率先朗讀,非常投入地讀,讓自己的閱讀作用產生“閱讀情感場”,使學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讀書的隊伍中去。

  4、以教學各環節的優化,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課堂教學既是學生的認知過程,更是學生生命活動過程,是師生之間多形式、多維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互動過程。課堂教學各個環節的設計中應該做到不僅要傳授知識,訓練技能;還要培養能力,發展智力;要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的能力、創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打好基礎。因此課堂閱讀教學不能只給學生傳授閱讀知識與方法,更要以課堂教學為陣地,以教學各環節(預習、導語設計、課堂研讀、作業設計與評價等)的優化,來促進學生閱讀興趣的提高,以培養學生終身閱讀的習慣。

  5、以寫促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借課堂教學的課文之“讀”加以延伸,以“讀”后之得之感,引發“寫”的動機,讓學生有得“寫”;在寫作課中,通過題目的設計,讓學生為“寫”而“讀”,“寫”的過程又是對“讀”的深化和拓展;在課外閱讀中,又以“寫”體現閱讀的成果,強化學生閱讀的興趣。我們所開展的以寫促讀活動,寫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發動學生動筆去寫,首先是為了更積極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去閱讀、感知、梳理文本。認真讀書,也許不一定有多少話寫,但不認真讀書,是一定沒有話可寫的。對我們的學生來說,寫要促進他們對課文的理解,寫的過程,是對課文閱讀理解的梳理。在閱讀中體會寫作的妙處,雖然表面上看要花費不少的時間,可是磨刀不誤砍柴工,收獲的是對教材內容更透徹清晰深刻的理解與感悟,進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使他們產生閱讀期待,為他們營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氛圍,釋放學生的心靈。

  六、本課題研究的預想成果及預想成果形式

  1、通過三年的研究,我們預期獲得如下成果:

  (1)培養學生課內外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2)培養學生不同文本閱讀興趣的途徑與方法研究。

  (3)培養學生不同文本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4)以寫促讀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教學模式的研究。

  2、本課題研究的預想成果形式:

  分階段完成論文及實驗報告

  (1)調查報告(基于課題實驗所進行的各項調查情況)

  (2)實驗報告(實驗總體報告、階段性計劃與總結等)

  (3)論文(基于課題研究的各類論文)

  (4)來源于學生的多樣化的延伸性的閱讀成果(讀書筆記、活動記錄、各類作品等)

  (5)實驗教師、學生的各項成果如案例、影像資料、發表或獲獎作品等。

  七、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保障條件

  1、教育教學條件優越。我校為農村遠教項目學校,教育教學設施設備齊全,有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

  2、過硬的研究基礎。我校已形成了濃厚的科研之風,涌現出了一批業務能力強、實干精神佳的科研能手,而且教師隊伍年輕化,富有開創精神。本課題組成員都曾參加過校級、縣級課題研究,有的還參加過市級和國家級子課題的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本課題方案在設計過程中,咨詢了許多專家,確保了方案設計的合理性、全面性及有效性。

  4、制定了全面細致的《課題管理制度》,確保課題研究的有序性和務實性。

  5、經費保障:對于課題設計的經費學校將專款專用,確保課題順利實施。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3

  通過研究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

  一、問題的提出

  1、從當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來看。傳統學習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從而導致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和獨立性的不斷銷蝕。長期以來課堂教學沿襲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學習變成了一種在外力強制下的被動行為、他控行為。學生常常在盲目、“無我”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和作業,很少能獨當一面地從事完全自控的學習活動。這種缺乏能動性、自覺性的被動學習,完全喪失了促進主體成長和發展的長遠價值與意義。從指導與自主的關系來看。傳統教育過于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牽得比較多,學生總是處于被動地位;實施素質教育以來,大力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敢多指導。因而,如何正確認識指導與自主的關系對推進素質教育顯得十分重要。

  2、從學校自身的發展來看。我校開展立項課題《自主創新教育》研究以來,營造了和諧融洽的校園人文環境,引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形成了教師潛心教研的氛圍。為了進一步深化教育科研成果,加強課題銜接,故提出本課題的研究。

  3、從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來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提出了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真正的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一定是自主學習。因此,倡導自主學習成為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首要任務。從教與學的關系來看。教學方式決定學習方式,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因此,研究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二、課題的界定

  “自主學習”是一個與“他主學習”相對立的概念,是對學習本質的概括,是高品質、高質量的學習。一般指在教學條件下學習主體自覺確定學習目標、制定學習計劃、選擇學習方法、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的過程或能力。

  “指導”是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實踐給予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有步驟、指點式的培養活動,它側重于對受教育者提供一種幫助和引導。

  本課題旨在通過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達到喚醒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的目的.。

  三、課題研究的目標

  1、構建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形成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得到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提高、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自主學習的品質得到培養。

  四、主要理論依據

  1、主體性發展教育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思想。馬克思主義認為,人的活動,即主體活動,是個體自覺地與客體(活動對象)發生相互作用的過程。人只有通過主體活動,才能對客觀世界發生作用,才能主動地認識客觀事實,并在這一過程中改進發展和完善人本身。

  2、統整的建構主義理論認為:知識不是被動接受的,而是由認知主體積極建構的。建構是通過新舊經驗的互動實現的。學生有特定的自然稟賦,在特定的自然社會和家庭環境中生活,接受不同的文化熏陶,產生不同的生活體驗、知識積累、思維習慣和認知結構。應該重視學習者先前所建構的知識和經驗,并將學習者已有的知識作為新知識的生長點。

  五、完成課題研究任務的條件分析

  1、自主學習不僅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發展的需要,更是新一代人才終身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2、參與本課題研究的人員有區教學能手、教學新秀,他們有較強的教育科研能力,又有豐富的教學經驗。

  六、研究內容

  1、研究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2、研究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自主學習能力、自主學習習慣以及自主學習品質形成的指導策略。

  七、實施思路、操作原則及研究方法

  1、實施思路

  具體實施時,首先從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入手,增強教師指導的意識;其次,把指導的側重點放在課內,并做到緊密聯系課外。

  2、操作原則

  為保證該研究的順利進行,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自主性原則。教師應根據課題方案和自身實際自主選擇研究內容,創造性地開展研究。教師要關注學生的主體意識,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去活動、體驗乃至創造。

  (2)差異性原則。受教育者之間是存在個體差異的,造成的原因有先天條件差異,有環境影響的不同,也有教育條件的不同。這些差異決定了教育工作不能只是要求有差異的個體都要達到統一的教育目標,而應當按照這種差異進行因材施教,使每個受教育者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礎上得到發展。

  (3)師生合作原則。

  教學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統一,這種統一的實質是交往。據此,現代教學論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于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學習共同體”。

  (4)整體發展原則。要把課堂教學與學生身心素質各方面看作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發展整體,使課堂教學與社會、家庭、學生生活形成一個相互協同的整體。教學力求面向學生整體素質的可持續發展。

  (5)反思性原則。反思是回顧已經做過的工作,把握既定的目標、進展,提出改進的方案,應用從教學中或從他人身上所學到的知識的一種能力。實驗中,教師要具備反思的意識,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指導行為。

  3、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行動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經驗篩選法、調查法。

  (1)行動研究法。研究前制定計劃,研究中實踐計劃,觀察學生反應,研究后觀察效果,反思教學活動,改進教學活動。研究周期可長可短,范圍可大可小,研究人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集體。每一次研究都應該有計劃、實踐、觀察、反思這四個環節。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準備階段與實施階段。

  (2)案例研究法。教師記錄課題研究過程中的典型案例,進行分析、反思。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實施階段。

  (3)經驗篩選法。搜集、整理課題研究材料,篩選有用的,剔除無用的,然后把有用的材料集中起來進行總結、提煉。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總結階段。

  (4)調查法。運用采訪、座談、問卷、一般統計等方法了解、掌握課題研究情況。該方法適用于課題研究的全過程。

  八、研究步驟

  1、準備階段

  工作目標:

  (1)制定課題研究方案,申報課題,開題論證,修定課題方案。

  (2)搜集國內外關于自主學習的資料,了解自主學習研究的進展情況。

  (3)按照新課程標準和教材的要求,形成各學段學生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

  (4)開展調查研究,弄清各學段學生原有自主學習的情況,并對照自主學習的預設目標及國內外自主學習的研究情況確定本課題研究的若干個支撐點。

  2、實施階段

  工作目標:

  (1)點上實驗:如何指導小學生自主學習,促進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有哪些;怎樣認識指導與自主之間的關系;從他主學習轉向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有沒有基本的規律與原則可以遵循。

  (2)追因調查:弄清影響學生自主學習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應對。

  (3)驗證研究:在實踐中不斷驗證并修定小學生自主學習的目標。

  (4)課題研究中期評估。

  (5)下階段課題研究規劃。

  3、總結階段

  工作目標:

  (1)搜集實驗中積累的資料,從中總結經驗、尋找規律,篩選出能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通過面上推廣深化、拓展和完善本課題研究。

  (2)結題匯報活動。

  (3)完善校本培訓、公開課展示、實驗經驗交流、“新綠杯”優秀教育教學論文評比、教科研先進個人評選等制度。

  九、成果形式

  1、課題研究報告。

  2、小學生自主學習的具體目標。

  3、小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策略經驗集。指導策略分三個層次:一是帶有全面指導意義的指導策略,二是學科指導策略,三是個案型指導策略。

  4、小學生自主學習情況調查報告。

  5、其他有關本課題的研究活動和物化成果。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4

  一、圖式理論視域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優化

  1.補充圖式,促進體驗

  在學習一篇文章時,僅僅依靠之前建立的圖式可能達不到消化吸收新知識的作用,這時候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適當補充圖式,即通過列舉相關的內容,舉一反三,同化學到的知識,鞏固知識體系,促進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學習《桃花心木》時,教師不僅應該介紹種樹人的意圖,“使桃花心木可以在土里自己找水源,經得起自然的考驗”,還應該適當地為學生補充圖式,“如果將動物園中的動物放到大自然中,動物會不會生活得很好?”學生各抒己見。教師總結:“動物因為習慣了可以依賴的生活,所以放到自然中不能從容地面對自然的挑戰,不會生活得很好,因為自然就是一個優勝劣汰的環境。”在這兩個例子的結合下,點出文章主旨,“同樣,人也是一樣的,在不確定中生活,才能鍛煉一顆獨立自主的心,才能經得起生活中的各種考驗。”在不同例子的協助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對知識進行消化吸收,體驗所學內容的深意,快速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習效率。

  2.復合圖式,提高感悟

  每篇文章所表示的含義并不都是淺顯易懂的,有時候一個知識點的展開是需要多個圖式共同作用的,這個時候教師應該將所有相關的知識都告知學生,使學生在消化吸收后,通過知識間的聯系,可以把頭腦中緊密相連的內容整合,幫助學生提高對于課堂內容的感悟,促進學生在發展思維的基礎上培養創新意識。例如,李清照《夏日絕句》一文中,學習“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時,教師可以問:“同學們,誰能解釋一下這句話的意思呢?”學生:“直到現在還思念項羽,不愿意渡過江東。”之后教師介紹項羽不肯茍且偷生,烏江自刎的歷史典故。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詩的內容,教師還要介紹當時南宋正處于岌岌可危,朝廷投降,諸臣逃亡的狀態。在復合這兩項圖式的基礎上,教師詢問:“作者這句話想要表述什么內容呢?”學生深思,理解了這句話是詩人對朝廷投降的有感而發,在與項羽作對比后,表達對朝廷的不滿,以及自己的愛國情懷。所以對于這篇文章,在學習時就要整合項羽英勇就義的故事以及南宋王朝的歷史背景,對詩句進行全面的理解。教師的講授不應該僅僅限制在表層意思,還應該適當利用學生在頭腦中已經形成的圖式,巧妙地將其整理結合,以此提高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感悟。

  3.選取圖式,正確理解

  隨著閱讀的積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將會積累越來越多的圖式。隨著頭腦中圖式的'逐漸積累,學生在理解不同文章時需要適當選擇相配的圖式背景,但是這時將很可能會出現偏差。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注重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選擇適合的圖式,即在頭腦中搜索與新知識特征類似的相關聯的內容,達到使其正確而全面的理解文章內容的效用。例如,在學習《畫楊桃》時,教師在介紹課文時,應該偏重于“相信自己的眼睛,實事求是”的講述,選取合適的圖式,而不應添加變通,混淆思維。所以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或者提問時就要適當點題,提的問題不能模棱兩可,要具有準確性,幫助學生選擇圖式。教師:“同學們,誰能為大家舉一個生活中實事求是的例子呢?在這里大家能得到什么啟示呢?”學生討論,教師總結,“無論今后遇到什么事情,我們都不能憑空想象,隨波逐流,而要相信事實,堅持自己。”這樣學生在與自身聯系的過程中,理解了文章內容,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實現了學有所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幫助學生選取合適的圖式,將大大提高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效率。

  4.拓展圖式,多重解讀

  為了更好、更快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在學習一篇文章時,應該對知識進行適當拓展,也就是幫助學生將特征相似的內容一一列出,使學生通過聯想,掌握更多的內容,以形成堅固的圖式體系,為今后的語文學習提供便利。例如,在教授習《望梅止渴》這篇文章時,在解釋“望”的含義時,教師可以適當補充其他有類似含義的字,像環顧左右的“顧”,走馬觀花的“觀”等等,然后分別解釋這些詞語,找出這些詞語的相同點與不同點,使學生的圖式基礎更加全面,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更加到位。在教師解釋以及類比詞匯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建立更多的圖式,辯證地看待學習的內容。所以在今后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適當地幫助學生拓展圖式,使學生可以對所學的內容進行多重解讀,為提升自身的語文閱讀素養以及知識積累奠定基礎。

  二、利用圖式理論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評價與反思

  將圖式理論引入小學語文閱讀的課堂之中,使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過程得到優化,對于課后的評價與反思同樣可以起到完善的作用。教師需要依據圖式的特點、功能以及與閱讀理解的內在關系,在課后引導學生對于本節課所學到的內容以及自己在本節課中的表現做出評價,思考自身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例如,在完成《匆匆》一課的學習后,教師應該構建一個程序性的知識圖式,此圖式由文章大意、文章主旨構成,在組織學生回憶內容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在潛意識里形成類似的圖式,使學生可以在回憶的過程中對自身的學習狀態進行評價,思考自身是否完全掌握了課堂內容,是否從中得到珍惜時間的啟示。通過構建圖式,學生還可以在今后的學習中舉一反三,將大致的結構應用到其他文章的學習中,達到掌握評價與反思思路的目的,使自身能力得到提高。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15

  研究教學論的專家認為:情境之于知識,猶如湯之于鹽。鹽溶入湯中,才容易下咽、吸收;知識要融入情境中,才能顯示活力和美感。因為抽象靜態的文本知識借助特定的情境被“激活”了。語文教學就是引導學生把握文章內容,積累生動的詞語和優美深刻的語句;聯系生活體驗,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積極發表自己的見解;喚醒學生內心愛的情感。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思維特征、認知能力以及接受水平,需要找到一個從生活經驗到概念學習轉換的過渡“階梯”,而“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正好與之相契合。這種為教育教學而創設的情境適合小學生的語文情境學習,被賦予了感情、符合學科特點,它不僅降低了兒童學習的困難,同時也讓小學生得到別樣的情感體驗。

  1 帶入情境啟迪想象,發揮學生能動性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學習從低年級到高年級,從閱讀到寫作,都突出了“想象”。兒童的想象需要情感伴隨,兒童記憶屏幕中的形象要組合成新的形象,需要“力”的推動。兒童常常會因為好奇而想象;因為想改變眼前的現實而想象;因為可以獲得心理的愉悅而想象。想象可以展示孩子的聰慧;想象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樂的體驗;想象力是兒童擁有的巨大財富。

  小學生想象力特別豐富,具有好奇、愛探索的心理特點。語文教學中的情境教育是最受孩子們喜愛的一種教學方法。小學語文教材中選錄的多是生動有趣的童話、小說、寓言等文章。在小學語文教學課堂中,教師運用多種手段給學生創設一個環境、一種氛圍,讓學生能深刻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盡快進入文本描摹的情境中。課堂上借助音樂渲染情境、巧用圖畫再現情境、扮演角色體悟情境、通過語言描繪情境。這些情境設置能讓學生在想象的情境中自由翱翔,彌補了單純課程容易陷入知識系統狀態的缺陷,將知識的系統性、活動的操作性、審美的愉悅性和環境的廣闊性融為一體,憑借特定的氛圍,激起學生熱烈的情緒,在優化的情境中,促使學生主動參與。李吉林設計的各種“情境”,“無論是進行語言訓練,提供作文素材;進行審美教育,促進整體發展;還是考慮到多種題材體裁的教學:識字的情境教學、閱讀的情境教學、散文的情境教學、詩歌的情境教學、童話的情境教學、寓言的情境教學、作文的情境教學,對學生來說,都是種種新鮮的刺激。這些精心設置的“情境”具有顯性的目的指向,及時“提供人的自我意識、場景記憶、他心想象共生演化的學習環境”,因而引領著兒童邁向更優化的方向,促進兒章全面深入的發展。

  2 培養興趣指導觀察,注重學生實踐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思維能力逐漸增強。語文課堂上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就顯得尤其重要。如果只靠直觀性的教學情境,極容易使教學簡單化、表面化,不利于學生抽象思維的培養與訓練,也不能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滿足學生對真、善、美更高層次的追求。固情境教學提出了“強化感受、淡化分析”,即“通過優化情境,引導兒章從感受美的樂趣中感知教材”。小學語文教師非常注重課堂設計,所設計的每一個問題、所展示的每一幅畫、所吟唱的每一首歌、所分配的每一個角色能做到精益求精,能最大程度地引起學生的興趣。

  李吉林老師是把學生引入“形真、情切、意遠、理蘊”的情境,利用課文創設情境、聯系生活展現情境、運用實物演示情境、借助圖畫再現情境、扮演角色體會情境、錘煉語言描繪情境,極大地激起了學生的`學習愿望,培養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他們的熱情,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在情境教育的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那樣的欣喜、興奮,在唯美的活潑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情境中,他們感受、體驗、表達,語言能力、想象能力和創造能力得到自由、充分地發展。李吉林情境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課堂的實踐訓練使學生學習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訓練,潛在的智能也得到開發,學生情感的培養、知識的滲透出現一派生機,學生的實踐能力得到極大程度的提高。

  3 陶冶情操滲透審美,培養學生感悟性

  少年兒童在小學階段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情緒色彩明顯,非常注意那些直接的令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創設情景寓情于教,促進學生素質的主動協調發展,情境教育是一個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學生讀一些作品時,由于時空原因,由于學生年齡認知、修養、閱歷等原因,理解起來有些“隔”。他們也許會嘆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巧,卻不會被感動。而語文教學如果不能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就注定是失敗的。因此,語文課堂上,教師不能緊扣文學術語,應挖掘學生已有生活經驗、鼓勵他們去尋找周圍相似的人或事,充分調動學生情感,達到與文章的共鳴。

  從思維規律來看,人的思維具有多向性,教材中往往只提供了一種思維模式,我們不妨利用反向思維,為學生提供另一種拓寬思維的方式,讓學生去感知、想象、發揮。文學作品講究含蓄就如同繪畫講究留白,講究“言外之意”“意外之象”。從這個角度出發,運用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的語文課堂可以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想象力,在揣摩作者寫作目的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學生感知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尋根究底,有助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可以加深學生思維深度。

  從小學低年級到高年級,學生的審美感悟會有很大提升。學生從了解課本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到積極思考、開拓智力、發展能力。語文學習的目標不再簡單定位于識字、閱讀與分析課文,而應將其逐步拓展到文學這個藝術領域,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小學語文教學中注重陶冶情操滲透審美,能最大效果地培養學生的感悟性。

  4 結語

  情境教育的出現讓語文教師看到了希望,他們可以借助音樂、美術、語言、表演等手段刺激學生,讓他們全身心融入課堂。李吉林老師是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她開創性地提出了“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本文對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論在語文教學中的價值進行了分析,包括:第一,帶入情境啟迪想象,發揮學生能動性;第二,培養興趣指導觀察,注重學生實踐性,第三,陶冶情操滲透審美,培養學生感悟性。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探究出一條情境教育之路,摸索出一條相對適合的理論操作模式,使之更好地輔助初中語文教學。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理論論文09-06

教育教學管理論文03-07

物理論文07-05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論文01-25

小學教育教學管理論文06-21

有關面子理論的論文04-28

淺析合并理論論文12-15

初中物理論文02-24

工程監理論文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