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課的導入論文
“萬事貴乎始”,課堂教學也不例外。一堂好課應該是教師傳授知識,學生積極參與并有所得,是師生在配合默契的基礎上快樂學習的過程。剛上課,學生的心理準備與老師有一定的距離,而且參差不齊,因此,一節成功的課堂教學必須在導入這個環節精心設計,巧妙奪人,對學生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使學生欲罷不能,不得不聽,整個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也就不難進入最佳境界。
明白了新課導入的重要性,我們該如何把握這一環節呢?我認為,導入應從引起學生注意,激活學習興趣這個角度入手。因為興趣是求知的先導,濃厚的學習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能激發學生愉快而主動地學習。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現代教育學之父夸美紐斯說:“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學途徑”。因此,教師的新課導入應該使學生如沐春風,如飲甘露,讓學生不知不覺中“神入”到整個教學中去,主動地學習。做到這一點,對整個課堂教學的成功是大有裨益的。
這樣,我們就應該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并結合中學生的心理認知年齡特點,科學地設計新課導入。下面我就結合平時的教學,談幾種新課導入法及實踐體會。
一、故事導入法
喜歡聽故事是人的天性,男女老幼,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因此,在上課前給學生講一個或幾個小故事,一定能很快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當然,我們并不為講故事而講故事,目的是把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引到新課上來,所以,故事要精心選擇,首先要和本課內容有關,其次要有吸引力,再有就是新穎。
例如我在復習“語言運用得體”這一知識點時,先講了兩個小故事,一是秀才買柴的故事:從前有個秀才,有一次到集市上去買柴。他遠遠看見有一個賣柴的人站著,就大聲喊道:‘‘荷薪者過來!’’賣柴的人聽著莫名其妙,但‘‘過來’’兩字還是聽懂了,又看到秀才招手,便挑著柴走過來。秀才問:“價格幾何?”賣柴的人糊涂了,但“價”字還是聽懂了,于是說了價錢。秀才嫌貴,便說:“外實而內虛,煙多而焰少,請損之。”賣柴的人聽了這句話,不知道秀才說的是什么,只好走了。第二個故事是某飯店,一老先生生日宴會,老友熱情地點歌祝賀。掌聲響過,歌聲驟起,“西邊的太陽快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來到……”頓時主人容顏大變!盡管及時制止了樂曲繼續演奏,但整個現場的氣氛已十分尷尬。故事講完以后我問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紛紛回答“因為秀才講話沒有注意對象,而老先生的朋友點歌沒有注意場合”,由此,我順理成章地帶著學生進入本課教學,學生也表現出很強的求知欲。
二、情境導入法
現實生活是酸甜苦辣咸的綜合體,人的情感也是豐富而多樣的,語文課文重在引導學生進入某個作家的內心世界,一起了解感受許多美好的東西,從而上升我們的情感,提高我們的文學素養。但每篇文章的情感并不總是符合學習時的心境,作為教師,就應創設一種特殊的情境氛圍,使之與課文情境合拍,讓學生盡快進入角色,從而進入課文內容的賞析。
我上《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一課時,設計了一個場景:在黑板前面豎放一塊長條形的小木板,用粉筆寫上“×××之墓”,另外準備了一束菊花。上課后,我請學生們先醞釀情緒,然后在我設置的場景中為自己逝去的親人、朋友或心中的偉人掃墓,向他們表達內心的哀思。剛開始,沒有學生敢上臺,因為那節是公開課,學生比較緊張,不敢輕易表現自己,后來有大膽的學生帶動以后,就陸續有學生上臺,帶著真正悲痛的心情說了很多心里話,有兩個學生還當場哭出了聲,一時全場氣氛凝重,在這種氣氛中,我請全班起立,帶著感情朗讀課文,一起祭奠偉大思想家馬克思,了解他的生平和對人類作出的偉大貢獻,課后師生反響不錯,說明這節課的情境設置是成功的。
三、音樂導入法
托爾斯泰說:“音樂的魔力,足以使一個人對未能感受的事有所感受,對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高中生正處在情感變化的年齡,大部分學生對音樂很感興趣,特別是流行音樂,因此,用適宜的音樂導入新課,對營造氛圍,激發情感等大有裨益。
例如,可用歌曲《過雪山草地》導入王愿堅《七根火柴》,用歌曲《回延安》或《延安頌》導入賀敬之《回延安》,用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導入《孔雀東南飛》,用《月滿西樓》導入李清照《一剪梅》,用《葬花吟》導入《紅樓夢》,用《懂你》導入關于母愛的作文主題,用《感恩的心》導入關于感恩的作文主題,等等等等,學生會覺得,老師是站在他們的角度來教學,充分考慮他們的興趣和內心的感受,這樣,師生的心理距離就縮短了,接下來的課堂交流也會變得很自然。
四、表演導入法
每個學生都有展現自己能力的渴望,只是有些人的愿望更強烈,表現更大膽些罷了。所以,作為教師,應當抓住學生這一特殊心理,引導他們把握機會,大膽表現自己,鍛煉各方面的能力,從中獲得自我價值的肯定。這一方法也可用在新課導入上,因為很多課文內容本身就是一個生動的故事,我們完全可以把它變成劇情,搬到教室的舞臺上演。
在教授《雷雨》、《歐也妮·葛朗臺》、《西門豹治鄴》等課文時,我提前一個星期布置學生把課文改寫成劇本,然后請那些想參加表演的同學報名,角色確定以后,學生根據改編的劇本自己找時間排練,有疑問時師生一起討論解決,準備好以后,在正式講新課那天向全班同學展示,然后請學生點評,提出寶貴意見,自然過渡到課文內容的講解與領悟當中。我認為這種方法很好,雖然要花去不少時間和精力,但可以培養學生思考、探究與合作的能力,讓他們在參與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語文的快樂,收獲是巨大的,當然,不可能每篇文章都這樣做,一個學期有兩到三次就很好。
五、圖畫導入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電腦的普及,課堂上使用ppt教學已經是很平常的事情,因此,我們可以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為我們的課堂效率添磚加瓦,特別是生動形象的圖片、動人心弦的音樂等,能給學生最直觀的印象和最深切的感受,在這些感受帶動下,他們會發自內心地想要了解更多的知識,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大大提升,課堂效果由此可見一斑。
除了用課件展示圖片,我們還可以利用課本上的插圖、教學掛圖、水彩畫甚至粉筆簡筆畫等導入新課,生動形象,深受學生喜歡。例如在學習契科夫《裝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之前,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課文前的插圖,并思考這個人有哪些特點,為什么會有這些特點,學生回答時教師及時引導點撥,即使不看課文我們也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的理解和把握,后面的學習難度就大大降低了。
以上都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總結出的一些新課導入方法和體會,這些方法并不孤立存在,有時可以綜合運用,而且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好的新課導入法比如設疑導入、溫故導入、實驗導入、競賽導入等,無法一一闡述,但無論怎樣,我們的教學都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感受,在此基礎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身臨其境,感同身受,意識不到在上課,從而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獲得知識,讓課堂導入起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但要掌握好度,控制好時間,畢竟,導入只是課堂的一個環節,并不是課堂的主體,不能顧此失彼,輕重不分。
【淺談語文課的導入論文】相關文章:
淺談語文課的導入04-30
淺談激趣導入讓小學語文課堂更精彩論文05-05
淺談如何有效導入新課論文05-02
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導入藝術04-29
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堂導入設計論文05-02
淺談初中數學課程導入的方法論文05-02
淺談文化導入的新模式04-30
淺談美術課的導入04-29
淺談高中物理教學新課導入技巧的教育論文05-04
語文課導入方法大觀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