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重視初中語文的原生態課堂論文
語文“原生態課堂”,是從原生態學及系統論的觀點出發,用原生態的眼光審視語文教學,使語文教學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種課堂其理想狀態是構成課堂的諸要素彼此和諧協,生成最大效能。它強調以人為本,突出人的全面發展,重視學生的認識、情感、興趣、動機和潛能的發揮,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它能讓師生感受到生命的勃發、靈感的閃光、思想的碰撞和情感的激蕩。這種課以環境和諧相處為基礎,以生命活動為本質,以情感意志為動力,讓我們切切實實感受到原生態的和諧美。
一、語文“原生態課堂”概念的提出
時下,“原生態”是一個十分時尚的詞語。原“原生態”食品、原“原生態”人際、原“原生態”民歌……原“原生態”的觀念深入人心。由諸多的原“原生態”,筆者聯想到了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也應該返璞歸真,努力創建原“原生態”語文。什么是原“原生態”語文呢?筆者認為,就教學目標而言,原“原生態”語文應該剔除猶如“動物激素”、“農藥化肥”似的急功近利的心理和行為,以著力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塑造學生健全人格為己任,而不應讓學生在“題海戰術”中“馴化”為承載知識的“容器”,迷信考分的“奴隸”;就師生關系而言,原“原生態”語文倡導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的關系,而不應是教師高高在上、學生唯命是聽的“師道尊嚴”式的關系,使“大家又隔膜起來”(魯迅語);就課堂教學而言,原“原生態”語文應呈現出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原生態環境,應充滿生命的活力,而不應重現教師滔滔不絕地講、學生正襟危坐地聽的沉寂局面。
二、原生態課的教學應該是樸實的、精彩的、高效的。
原生態課是樸實的,新課程背景下的原生態教學,就是要從課改的精神實質出發,摒棄一切形式主義的東西,沒有花拳繡腿,沒有矯揉造作,有的只是自然狀態下的真實呈現,接近原生狀態,具有質樸的原力,不會因過濫、過繁、過度的雕琢和渲染而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原生態教學不是生搬硬套名人、名師的教學成果,而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本校教育資源條件、生源情況,教學更趨于實際,注重實效。原生態課也應該是精彩的,新課程背景下的原生態課要經得住反復斟酌,既著意設計,又渾然天成,既充分預設,又動態生成,在行云流水之中彰顯教師的功力,讓學生充滿夢想和希望,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使課堂煥發出教學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原生態課也應該是高效的,新課程背景下的原生態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真正為學生著想,在尊重學生、關注學生的基礎上,采取恰當的教學方式,上好每一節原生態課,才能真正達到“輕負擔,高效率”。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形成良好的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觸及課改的靈魂,提高課堂效率。
三、原生態課的課程應該是師生之間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動態過程。
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的師生之間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在大力提倡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教學改革中,“課堂交流”已顯得尤為重要。
然而,課堂上什么樣的交流是有效的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思考的問題之一,讓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課堂上的“有效交流”,不僅僅是讓學生大膽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的單向傳輸,而是一種對話——多種觀點的分享、溝通和理解,更是多種觀點的分析、比較、歸納、批判和整合的互動過程,最終形成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在“有效交流”中活躍思維、增值知識;課堂,在“有效交流”中靈動生成、智慧閃耀,教學由此而精彩無限。家常便飯最養人,教學也是這樣的。原生態課師生在自然狀態下,教師的應變靈活、適時介入,教師的一點水花,能引發學生的層層漣漪。學生在表達各自思維的交流過程中,彼此溝通、相互理解,催生出創新思維的火花。因為教師不必擔心一旦閃失造成的損失,學生學起來也比較活躍、自然,他們能互相啟發、大膽質疑、積極發言、有效交流。師生之間在自然合作、有效交流的動態過程中形成課程。
四、原生態課的教師應該依學而教,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
好的原生態課課堂能夠讓學生留下思考空間,讓學生充分發展。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提供必要的時間和想象空間,并引導學生思考,這樣才能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中,積極主動地思考。原生態課要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滿足不同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教師要能夠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發展水平,選擇適合他們的教學方法,靈活機智地應變教學中的“意外”,使所有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活動,并獲得成功的體驗。
五、以“活動”為載體,優化原生態課堂
1.精心設計導語,使學生“心動”。“心動”是指打動學生的心,使他們產生學習的興趣,產生一種探索答案、奧妙的欲望。筆者認為,讓學生“心動”的關鍵是設計好導語。因為導語是課堂教學的“第一道工序”,猶如一把錘,敲得恰當,敲到了點子上,就等于敲開了學生的心門,就能收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神奇功效。
2.創設問題情境,設計探究性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使學生“腦動”。探究是學生認知的重要途徑,它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加以整合,學以致用,有利于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可以說,通過親身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是學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屬于學生自己的。
3.讀寫結合,使學生“手動”。讀與寫是“靈犀互啟,密切相關”的,“讀”是“寫”的基礎與根本,“寫”是“讀”的擴展和升華,語文教學若能將“讀”“寫”結合,想必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重視朗讀與說話訓練,使學生“口動”。由于急功近利等原因(有人錯誤地認為:中考不考學生的朗讀能力),在實際教學中,朗讀往往被“粉身碎骨”式的課文分析或“堆積如山”的書面作業“擠壓”掉。殊不知,朗讀是一種傳統的行之有效的語文教學方法,是提高語文學習效率的必要手段。古人有言:“熟讀唐詩三百詩,不會作詩也會吟。”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各種器官可以相互溝通,相互作用,人體器官調動得越多,學習效率就越高,朗讀是一種眼看、手到、腦思多感官參與的活動,它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文的感知理解,增強語感,增加語言積累,而且使人的精神人格受到潛移默化的熏陶感染。朗讀教學突出教學內容的文本意識和學生的主體意識,強調作品本身的感染力,讓學生主動地感知、探索、創造和積累,這與現行的新課程理念不謀而合。
【重視初中語文的原生態課堂論文】相關文章:
重視課前準備切實提高課堂效率的論文04-27
[班主任論文]課堂教學要重視困難生04-30
初中語文趣味化課堂的探討與實現論文05-02
淺析初中語文課堂互動教學論文05-02
強調寫生重視生活論文04-30
重視化學課堂的總結教學04-30
對江西婺源原生態保護的研究論文05-02
自考論文指導:法學論文應重視格式04-29
重視幼兒提問能力的培養論文04-27
要重視合作學習 論文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