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思鄉詩”例說
“思鄉詩”例說
安徽 鮑亞民
《詩經·陟怙》寫一個服役遠征的士卒思念父母兄長的心情,愁腸百結,情意深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廣大人民對黷武戰爭的不滿情緒。《詩經·東山》寫一個戰士服役期滿,還鄉途中想象家中荒涼殘破的景象和夫妻團聚后的幸福情景,委曲周到,凄婉動人,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和平生活的向往,是一篇藝術性較高的作品,這些詩歌開了古代“思鄉詩”的先河。
社會動亂,戰爭頻仍,征人背井離鄉,百姓流離失所,思親詩就多。東漢王贊的《雜詩》“朔風動秋草,邊馬有歸心”,生動地表現了一個久在戍邊的戰士懷鄉思歸的心情,而王粲的“荊蠻非吾鄉”則以荒涼的筆調傾訴了時代給詩人心靈上造成的憂傷和痛苦。蔡琰的《悲憤詩》則把一個流落異域,無時不在思念故土、親人的詩人的強烈感情淋漓盡致地訴諸于筆端:“感時念父母,哀嘆無窮已。”
隋代薛道衡《人日思歸》詩曰:“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詩人抓住“雁后”“花前”這些形象事物,深刻地寫出自己思念故鄉,急切思歸的心情,委婉含蓄,頗近唐人五絕。
唐代岑參《渭水思秦川》詩寫道:“渭水東流去,何時到澭州,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詩人用憑添兩行眼淚,隨水流向故園,來表達自己思念故鄉的情愫,形象而又深刻。
清朝袁凱《客中夜生》:“落葉蕭蕭江水長,故園歸路更茫茫。一聲新雁三更雨,何處行人不斷腸。”落葉蕭蕭,觸動詩人歸思,但歸路茫茫,回歸無望,夜雨聲中,又傳來一聲雁叫,更使詩人愁腸欲斷,歸思難收。
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當時李白25歲出川,東游淮揚,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余萬,竟至囊篋空虛,又得了一場大病,躺在客店里,見明月而思故鄉。俞陛云《詩境淺說續編》評說:“前兩句,取喻殊新,后兩句,在舉頭低頭俄頃之間,頓生鄉思。良似故鄉之念,久蘊懷中,偶見床前明月,一觸即發。”
[1] [2]
【“思鄉詩”例說】相關文章:
李白的思鄉詩04-26
例說整式的加減04-27
‘教案’羈旅思鄉詩鑒賞教案04-28
說思鄉作文(通用31篇)11-07
托班墻飾例說04-30
例說求極限的幾種方法04-29
一材多用例說:永遠的責任04-29
高考語文古典詩詞“對寫法”例說04-30
從包公的明志詩說廉政為民04-30
古詩鑒賞總復習整體備課例說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