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體驗型活動教學方式的探究與實驗
體驗型活動教學方式即學生自主參與閱讀實踐活動的一種主要的學習形式。
體驗,是通過實踐活動來認識周圍的事物。“體驗型活動”即是在閱讀課上,學生以教材為載體,在教師的引導、點撥下,自主參與的一種閱讀實踐活動。它要求學生一定要通過參加各種教學活動,用眼、耳、鼻、手、腦多感官去體驗,從中獲得種種發現,繼而進行各種思維活動,最后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不僅能逐漸學會以語言文字為依托分析語言現象,善于從段與段、句與句、詞與詞的聯系中去揣摩語言文字的內涵,準確地把握在一定語言環境中所表達的特定的含意,理解語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不言之語”。而且,學生還能在體驗生動的問題情境中,豐富他們的人生經歷,讓他們在身臨其境中發展思維,增長解決問題的才干,學會從體驗中認識世界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并發展學生的個性、情感、意志、態度。
“體驗型活動”如何進行操作呢?
一、創設情境,引導體驗
兒童的思維處于表象思維的階段。他們通過自己的視覺、聽覺這些感官接觸客觀事物,經過大腦的綜合,在大腦皮層上留下所感知的外界事物的感性形象,即映象。這就是通過感性認識而獲得了表象。而兒童的思維活動主要就是運用表象來進行的,即直觀的形象思維。以后才逐漸向抽象的邏輯思維階段過渡、發展。創設情境,能讓兒童從感受、體驗形象開始,而兒童在感受、體驗形象時,觀察的客體,和詞語之間就會建立相應的聯系,就會使詞語與形象構通起來。與此同時,語言及思維也必然隨之發展。
在閱讀教學中創設情境,兒童會情不自禁地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腦子去想,這樣,主客觀一致,智力、非智力的和諧,使整個情境,成為一個多向折射的心理場。兒童置身于這種特定的心理場中,對具體情境的體驗、領悟,一般要比所表述的語言更加深入,處于“未盡之意”中。這種整體和諧的情境的體驗,必然使兒童知識、能力、心理品質協同發展,從而保證語文教學任務的全面完成。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的詩歌、寓言、童話、各類故事,它們或表現了大自然的美,或富有生活情趣,或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何創設情境,如何讓學生在情境體驗中,在學習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的過程中,對這些課文感其美,動其情,明其理,可作如下嘗試:
1.利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在身臨其境中體驗。
電教媒體是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它將形、聲、光、色綜合運用,能有效地渲染氣氛,創設生動的情境,使學生如臨其境地體驗課文的內容、思想、情感。如教學《長征》前,可將《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線圖》,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搶渡大渡河的電影剪輯,《長征》歌曲、《長征》朗誦等集合,制成電腦光盤,在課堂教學中隨機運用,再現當年紅軍長征的歷史。這樣,學生在生動的情境中能獲得切身體驗,對詩歌的學習、討論會自覺而主動,積極而熱烈。從而,深刻地體會到全詩所抒發的“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英雄氣概和大無畏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教學重點、難點迎刃而解。此外,在詞語教學中,也可用電教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明白詞語的意思,學會詞語的用法。
[1] [2]
【體驗型活動教學方式的探究與實驗】相關文章:
讓實踐體驗在實驗探究中翱翔04-29
探究性教學方式之探究04-28
啟發式、自主式實驗教學方式探究05-02
實驗探究課教學反思04-30
任務型探究式教學模式初探04-29
實驗課教學的體會及對學生心理活動的探究04-28
探究型教學設計案例--獅子和鹿04-28
探究型實驗復習課設計應關注的三個問題04-29
生物探究實驗的教學策略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