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大學英語教學中媒介素養的教育論文

時間:2023-05-01 11:49:24 英語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大學英語教學中媒介素養的教育論文

  摘要:媒介素養是當今培養全面發展高等人才的必然要求,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實施媒介素養教育既符合大學英語課程特點,也有助于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針對我國目前媒介素養教育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大學英語教學可以從課程設置、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材選擇和考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進和調整,實現英語教學和媒介素養教育的互相滲透和融合。

大學英語教學中媒介素養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媒介素養;媒介素養教育;大學英語教學

  引言

  大學英語教學在我國的高等教育中一直占據重要的地位,其覆蓋面廣和學時多的特點使其在高等人才培養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即將頒布,其中強調的大學英語“人文性”和“工具性”特征,為當今大學英語教學的改革指出新的發展方向。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和大眾傳媒的廣泛使用,高校媒介素養教育的開展和改進的重要性也日漸凸顯,大學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文化、語言類基礎課程,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成為了一項義不容辭的任務。

  一、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發展現狀和困境

  媒介素養的概念最早由英國學者于20世紀30年代提出,其在歐美發達國家早已蓬勃發展起來。根據1992年美國媒介素養研究中心的定義,媒介素養指的是人們面對各種媒體信息時的選擇能力、理解能力、質疑能力、評估能力、創造和生產能力,以及思辨性的應對能力。(張開2003,2006)媒介素養是當今信息時代下人們作為終生學習者的必備素質之一,也是社會發展和進步的重要體現。媒介素養教育早已被許多教育先進的發達國家納入國家課程教育體系,開展的相關課程已滲透到國民教育的各個層次。在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相關研究和實踐都起步較晚,發展也相對緩慢。經過十多年的探索和發展,媒介素養教育的理念在一些高校已經生根發芽,初具規模。近十年,不少高校開設了“媒介素養”課程,一些高校設立了媒介素養教育方向的碩士點,南京師范大學還設立了“媒體素養教育”方向的博士點。(于瑩2010:10)然而,相對于國外媒介素養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我國的媒介素養教育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所面臨的問題和困難不容忽視。首先,我國教育界缺乏媒介素養的教育實踐,相關研究多數僅限于理論探討。目前,除了高校的新聞傳媒傳播專業教育、少數高校開設的媒介素養課程和中小學的新聞社團以外,我國的教育體系并沒有把媒介素養正式歸入國民教育體系中。即使在一些開設了媒介素養教育課程的高校,其教學理念、課程體系、教學模式、師資隊伍和教材建設等方面也還處于初步探索階段。這種教育發展的滯后與我國高速發展的大眾傳媒業和互聯網信息時代是極不相符的。其次,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對網絡信息和大眾傳媒的認識偏差,缺乏對信息的辨別、分析、鑒賞和創造能力。許多大學生雖然能夠快速地查找網絡資源,高效地獲取各種媒介信息,但是卻無法對媒介傳播信息的方式和內容做出客觀正確的評價,不能充分有效地利用媒介資源完善和發展自己,不能對媒介內容進行深層次、辯證地解讀和分析。這些問題對旨在培養全面發展、身心健康的高素質人才的高等教育來說是一個不容輕視的方面,直接關系高等教育的成效。

  二、大學英語教學中媒介素養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大學英語課程的特性適合在教學中實施媒介素養教育首先,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大學英語是一門面向全體學生、維持時間平均長達兩年的公共必修課,這是進行媒介素養教育的最佳渠道,具有開展媒介素養教育的良好基礎。(陳真真2014;方芳,李方華2011)此外,大學英語經過近二十年的改革發展,全國大部分高校的大學英語課已經實現紙質課本、多媒體課件和網絡教學平臺的“三位一體”式的立體化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的語言學習資源和課件許多都來自互聯網媒介,英語教學過程也成為了學生接觸、理解、分析和評價英文媒介資料的過程,英語教學和媒介素養教學完全可以實現滲透和融合。再者,我國大學英語課程一直走在高等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前列,多媒體教學、網絡平臺教學與建設都已經發展得較為成熟,這就具備了別的學科無法比擬的硬件和軟件優勢,也符合媒介素養教育的最根本要求。更為重要的是,大學英語是一門重要的人文課程,兼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特性,擔負著培養學生語言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雙重使命。媒介素養作為當代社會必不可少的基本素養之一,與大學英語課程的培養目標是高度一致的。2.媒介素養教育的有效開展有利于大學英語教學向縱深發展首先,《大學英語教學指南》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納入大學英語教學目標和主要內容,而基于傳播學理論的媒介素養教育與認知語言學、跨文化交際等學科有著密切聯系,成為了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其次,大學英語教改中倡導的“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強調“自主學習”和“互聯網與課堂教學結合”的交互式教學模式,也與媒介素養教育的“媒介融合的自主范式”相吻合(蔣學清,陳杰2012),兩者可以充分地實現互補互促的發展目標。此外,語言、文化和媒介的關系密不可分,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學生可以通過解讀和分析英語媒介,提高英語語言綜合能力和文化鑒賞能力;也可以通過操練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譯等技能,培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媒介理解能力和評價能力。再者,在英語課堂中進行媒介素養教育能有效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并通過營造生動真實的語境促進英語各項技能的操練,同時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文化鑒賞能力,是一項一舉多得的有益嘗試。

  三、大學英語教學中媒介素養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宏觀政策上,教育部門應將媒介素養教育納入大學英語教學目標,確立媒介素養課程的重要地位,指導和促進廣大英語教師轉變傳統觀念,建立媒介素養教育意識。大學英語課堂是實施媒介素養教育的最佳場所,只有明確媒介素養在英語課程教學目標中的地位,才能促使教研人員深入研究媒介素養教育實踐中的各種具體操作策略,才能促使英語教師加強自身媒介素養學習和培訓,才能真正實現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媒介素養教育的目的。具體教學上,教師可以從教材選取、教學設計、教學方法、評價方式等方面滲透媒介素養教育,使語言學習與媒介素養充分融合、互補、互促。大學英語課程在內容設置和課堂組織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和包容性,大量借助信息化技術和網絡媒介資源使其在教學手段、教學內容、教材選擇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均具有實施媒介素養教學的有利環境。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習背景、學習需求、認知階段、興趣和動機等方面合理選擇媒體資源作為教材,同時充分考慮所選教材的時效性、適用性和易獲得性,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正確地獲取媒介資源。其次,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加強學生對英文媒介內容的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培養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采取多元的、互動的靈活教學方法,把英語教材中所涉及的英語媒介素材進行深度講解和剖析,同時布置學生定期瀏覽和摘抄幾個國外主流媒體的相關文章,并定期組織小組匯報學習和討論,形成固定的英文媒介資源學習共同體。同時,教師還應發揮英語課程教學的特性,從語言學角度指導學生了解和學習英文媒體的特點,培養媒介語篇意識,提高媒介資源的分析能力和賞析能力。此外,教師和相關教學部門應及時完善和更新網絡教學系統功能,積極進行媒介教學資源庫的建設,優化課堂教學的評價和反饋方式,從硬件、軟件和考核方式上保證媒介素養教學的順利實施。

  四、結語

  媒介素養教育既是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在要求,是高等素質教育的迫切呼喚,也是現代化社會飛速發展的必然選擇。大學英語教學和媒介素養教育因其各自的特性可以實現完美的滲透和融合,兩者互補互利,相輔相成。高校教育工作者和科研人員應根據當今社會發展需求和學生的學習需求,調整課程設置和授課內容,使媒介素養教育逐漸成為一門普及的公民素質教育課程,為培養適應社會的、全面發展的新型高素質人才做準備。

  參考文獻:

  [1]張開.媒介素養教育在信息時代[J].現代傳播,2003,(1):166-168.

  [2]張開.媒介素養概論[M].北京:北京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94.

  [3]于瑩.大學英語教學中的網絡媒介素養教育探析[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12,(10):9-15.

  [4]陳真真.媒介素養教育與大學英語課程整合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6):64-69.

  [5]方芳,李方華.大學英語課程中開展媒介素養教育探討[J].新聞界,2011,(2):141-143.

  [6]蔣學清,陳杰.網絡時代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能的策略探究——以媒介素養教育為研究視閾[J].傳媒教育,2012,(8):117-120.

【大學英語教學中媒介素養的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談媒介素養教育與大學英語教學04-27

影視媒介素養的培養與大學英語教學04-27

小學語文媒介素養論文04-28

媒介素養理論框架中的受眾研究04-30

信息飽和時代的媒介素養教育05-01

情感教育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論文04-27

媒介素養教育與新聞教育之比較分析04-30

媒介素養教育的大眾化與實現途徑04-26

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論文04-30

英語教學中素質教育論文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