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素養的形成,從教學評價開始
科學素養的形成,從教學評價開始 科學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小學科學教師如何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孩子的科學素養呢?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一些經驗,認為孩子們科學素養的形成,應從教學評價開始。一、評一評,實驗習慣形成了科學課堂上要用到的實驗材料,大部分是教師為學生提供的,而小部分的材料,因為實驗室不具備或只憑教師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準備,就要由學生自帶。如:螞蟻、蝸牛、蝗蟲等小動物。這樣一來,許多問題就出現了。依賴性大的學生認為:帶實驗材料這么麻煩,我才不帶呢?反正我們組有這么多人,肯定會有人帶這些實驗材料回來的,我可以用別人的實驗材料做實驗。于是,每次上科學課,他只是帶了書本和筆。難得的幾個帶有實驗材料的同學中,由于自私和不平衡的心理在作怪,也不愿把自己帶來的實驗材料與他人分享,做實驗時,一邊做一邊用手遮擋,不讓別人觀看,更不用說是與他人一起合作完成了。這樣,一節由教師精心策劃的科學課,就在學生的遮遮掩掩、吵鬧和埋怨聲中結束了。我發現,若是光靠批評學生,不采取一定的評價機制,這樣的情形會屢禁不止!后來,我把實驗材料的準備情況、實驗過程的互相協助、實驗方案的設計、實驗操作、結論的得出都納入了學生的學習評價中。在實驗結束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組員間互相監督,并告訴學生:這學習評價將決定著他的期末成績的高與低。例如,在教學《改變物體在水中的沉浮》時,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評價:評價內容: 評價等級 自評 他人評價我帶來的實驗材料 能帶齊(A)缺一種(B)缺兩種(C)一種也不帶(D) 我設計的實驗方案 能很好地實行(A)經同學修改后能實行(B)根本不能實行(C)我不能設計(D) 我協助做的實驗 在我的協作下實驗做得很成功(A)在我的協作下實驗做得一般(B)我沒有協作(D) 我親自做的實驗 我做得很成功(A)我需要別人的協助(B) 我想出的結論 正確的(A)我需要別人的協助(B)錯誤的(C)我沒有想(D) 今天表現最出色的是 由于實行了評價機制,我驚喜地發現了學生自帶的實驗材料充實了,學生的互相協助、虛心聽取他人的意見的實驗習慣形成了。二、評一評,學習沖勁來了我發現,每個班上總有這樣的學生:由于平時寡言少語,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實驗操作能力和協作能力較差,造成了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這些學生,由于缺乏自信心,在課堂上的表現是懶懶散散、目光呆滯、愛理不理,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的。他們認為:自己永遠只配當觀眾和配角。《基礎教育(www.xfhttp.com-上網第一站xfhttp教育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評價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在教學《植物的一生》的時候,我給每個學生都發了三顆綠豆的種子,讓他們在學校的生物園里把種子種下,讓他們根據在課堂上和課堂外學到的知識在課余時間給種子澆水、施肥、捉蟲。每隔幾天后,我讓學生在課堂上觀看綠豆的成長過程,我還會發下這樣的一個評價表,讓學生對自己和他人進行學習評價。觀察日期 綠豆苗號 前三名高度(厘米) 種植人 根據評價表的情況,我讓榜上有名的學生向全班同學介紹種植綠豆的經驗。通過這樣的實踐和評價,學生的學習興趣濃了,他們都很關心自己的勞動成果。我驚喜地發現了:最先向我匯報綠豆生長變化情況的,是一些平時寡言少語,語言表達能力不強,學習興趣不高,實驗操作能力和協作能力較差,對學習缺乏自信心的學生;生物園里長得最高、最壯的綠豆苗,是屬于他們的,那是他們辛勤勞動、努力學習的結晶。從他們快樂的眼神中,我讀懂了他們對學習的樂趣;從他們滔滔不絕的演講中,我讀懂了他們對學習的信心。三、評一評,課外學習繼續了小學科學的探究活動,不可能都在課堂教學中完成,有相當一部分的活動是需要學生在課外繼續進行的。如觀察月相、星座的變化,飼養小動物等。為了能使這些科學活動得以在課后繼續開展,我采取了讓學生寫觀察日記、畫觀察畫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這些觀察日記、觀察畫,我先讓學生家長參與評價。通過家長的參與,指導和監督學生繼續開展科學研究活動。這些觀察日記、觀察畫,我每個星期收集一次,然后張貼在教室的黑板上,讓全體學生參與評價。他們評價的方式不是評分,而是寫出自己的心里話,如:你比我觀察得更仔細!你的畫畫得真美!你還要繼續努力!……這樣,學生的長期的課外學習得以繼續了,而且,學生在評價他人的過程中,學會了欣[1] [2]
【科學素養的形成,從教學評價開始】相關文章:
形成性評價的類型05-01
形成性評價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5-02
形成性評價與大學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改革取向05-02
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分級教學中的應用05-02
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04-28
形成性評價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04-29
試析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04-27
基于形成性評價模式的成人英語教學探討04-30
形成性評價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施與建議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