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數學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探究的論文
一、現代教育技術應遵循的原則
1.科學性原則
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服務于教育教學的目的在于優化教學。因此,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開展過程中,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要適合時宜,貼近教材與教學實際,絕不可“為賦新詞強說愁”,勉強為之。只有從教學實際出發,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所提供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視頻乃至三維虛擬現實等充實、豐富教學內容,幫助突破教學重點、難點,使教學內容呈現更加豐滿、形象,以助于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掌握,才能達到優化教學的目的。
2.實效性原則
優化教學不止是優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學有效性也是要實現的目標之一。在教學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存在認識誤區,流于形式,一節課下來盲目疊加使用多種技術手段,課堂教學眼花繚亂,反而使學生陷入認識上的混亂,不知道教學重點所在,這種本末倒置的教學方式,不但無助于優化教學過程,反而費時費力,事倍功半。因此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過程中,必須要結合教學目標,靈活選擇合理的方法和手段,保證教學的實效性。
3.最優化原
現代技術教育手段多種多樣,如上文所述,教授指出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就有七種之多,要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優化,教師就要做到對諸多技術手段特性的全面了解,包括構成特點、表現形式、呈現特點、教學優勢等等,以便在教學方案的設計中對各種技術手段加以對比,從而選擇最適合的輔助方式。
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相較于其他學科具有枯燥、缺乏趣味性、需要反復訓練的特點,極易導致很多學生形成畏學心理。而如果在教學過程中巧妙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更加形象的演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內在聯系,更具趣味性的呈現教學內容,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形象展示知識的形成過程、內在聯系
學生了解、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內在聯系,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示圓柱、圓錐的.展開過程,教學內容一目了然,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又如,在復習面積的計算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件動態演示梯形和三角形之間的聯系,通過動態課件的演示,學生們可以清楚的認識到,當梯形的上底逐漸由直線縮短為一個點時,梯形也就轉變成了三角形,由此,可以把三角形視為上底為0的梯形,這時,學生就會意識到,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S=(a+b)×h÷2=(a+0)×h÷2=a×h÷2,教師還可以據此引導學生自主探索梯形與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的內在聯系。信息技術的運用不僅使教學過程簡化明了,充滿吸引力,更在教師的引導下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使學生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和探索熱情。
2.提高課堂教學容量,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傳統的課堂教學,教學內容都是由教師口頭組織描述并加以板書輔助呈現的,呈現方式單一、抽象,而多媒體技術由于其本身的特點,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傳遞遠遠超出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學信息,節約時間,保持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更可以圖片、動畫的形式將口頭無法掩飾的教學內容加以呈現,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自覺形成思路,形成認知,從而優化教學模式。
【小學數學現代教育技術教學探究的論文】相關文章:
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論文02-22
小學的數學教學探究論文02-18
現代教育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論文01-19
小學數學教學探究式學習探究論文01-18
高校現代教育技術工作探究論文01-21
小學語文信息技術教學探究論文05-04
小學數學科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論文12-13
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探索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