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淺探
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數學教學大綱,明確地指出:“小學數學中的概念、性質、法則、公式、數量關 系和解題方法等最基礎的知識,是進一步學習的基礎,必須使學生切實學好。”而小學數學教材中的上述知識 多達幾百個,由于在教學中,缺乏學法指導,學生往往采取“單打一”的方式,死記硬背,其結果造成記憶上 的雜亂無章和應用上的混淆。長此下去必然出現知識漏洞,影響學生學習新的知識。那么怎樣消除學生在學習 中產生的這種障礙呢?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教材和學生實際,發揮整體教學功能,使學生把知識的各部分聯系 起來,找出知識的本質和規律,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逐步掌握知識。這樣的教學活動才能為學生進一步學 習做好鋪墊和準備,消除學習障礙,提高教學效率。根據知識之間的關系,大體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運用整體 教學。
一、在知識的連結處實施整體教學
知識之間的聯系性決定了某些知識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連結緊密,如果學生對其中一個知識點含糊不清 ,必然影響后面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形成知識系統中的“斷裂帶”。如果教師在知識的連結處實施整體教學, 適時正確引導學生認識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就可以避免“斷裂帶”的產生。
例如,第七冊異分母分數加減法,以往的教學是輕算理重算法,一味地強調,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 數加減法的法則進行計算。一節新授課下來效果滿好,但在學習了分數乘除法后產生混淆,分數加減法做成分 子加分子,分母加分母。很明顯由于死記硬背,知識的負遷移,干擾學生正確掌握法則。
為排除干擾,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法則,教師首先用系統科學的觀點,把整數、小數、分數加減法 法則視為一個整體進行分析,它們雖然在敘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統一單位后方可相加減”這一宗旨,把三 個法則緊密連結在一起。于是在異分母分數相加減的新授課上,安排了這樣三道準備題:"479—163"、"134.2 6—32.1"、"1/5+3/5",先板演,然后教師設問:(1)“為什么整數加減法相同數位要對齊?”學生答:“數位 對齊了,記數單位就統一了,才能相加減。”(2)“小數加減法,為什么要把小數點對齊?說明什么?”學生答 :“小數點對齊也就是把相同數位對齊,說明記數單位統一了,才能相加減。”(3)“同分母分數相加減,為什 么分子可以直接相加減,分母不變?”學生答“因為同分母的分數單位相同,所以可以分子直接相加減,分母 不變。”緊接著出示例2,"4/5-3/8",教師問“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分子能直接相加減嗎?”學生答:“因為4/ 5的分數單位是1/5,而3/8的分數單位是1/8,這兩個分數單位不同不能直接相減。”教師問:“如何轉化為分 數單位相同的兩個分數?又怎樣減呢?”學生答:“把4/5和3/8通分后,轉化為`32/40-15/40',這兩個分數的 單位都是1/40,32個1/40減15個1/40等于17個1/40。”接著教師及時小結:無論整數、小數、分數相加減,都 要統一記數單位后才能相加減。
上述過程教師實施整體教學,由淺入深把三個法則串連組合起來,清楚地展示了三個法則的連結關系,使 學生從中可以看出:前面法則是后面法則的基礎;后面法則是前面法則的發展。這樣進行教學,學生自然對異 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印象非常深刻,學過分數乘除法后就不會發生混淆現象。
二、在知識的從屬關系上實施整體教學
某些知識之間不是前后連結的關系,而是集合中的元素與集合的關系。如果學生對這些知識分不清主次先 后,掌握起來就會出現錯誤或混淆,這就要求教師正確實施整體教學,在每塊知識教學后,及時幫助學生弄清 從屬關系,分清主次,把掌握的重點放在核心概念上,這樣就能用最經濟的時間取得最大的效果。
例如,當學生已
[1] [2] [3]
【小學數學整體教學淺探】相關文章:
數學美淺探05-01
淺探改進聽力教學的途徑04-28
英語情景教學淺探04-29
初中數學激勵式階梯教學法淺探05-01
小學古詩詞意境教學淺探04-29
瀚海的釋義淺探04-27
高校英語閱讀教學淺探04-29
新課程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淺探04-29
淺探機械專業實踐教學改革04-30
老子哲學的發端淺探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