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高中生物論文

時間:2024-10-22 17:12:02 生物論文 我要投稿

高中生物論文【精品15篇】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許多人都有過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都不陌生吧,論文寫作的過程是人們獲得直接經驗的過程。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中生物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生物論文【精品15篇】

高中生物論文1

  摘要:教學語言不僅是一門學問,而且也是一種藝術,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引導學生分析知識和與學生溝通交流的載體,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依靠語言順利實施的,因此教師課堂教學語言藝術性的高低直接影響了教學效率。但是,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部分教師未充分重視語言藝術的影響作用,教學語言藝術水平處于較低狀態。本文就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化的策略,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化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語言是促進與推動各個教學環節順利、高效進行的手段,也是教師授業解惑的主要載體。因此,教學語言作為一種課堂藝術,要想充分發揮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積極作用,就需要教師充分重視語言藝術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措施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化水平,從而推動高中生物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高教學語言的藝術化,是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提高教學語言的靈活性

  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靈活的語言指的是恰當而生動的語言,不僅富有情感,而且詼諧幽默。這就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善于挖掘生活中和教材內容相關的鮮活事例,借助擬人、比喻等手法將原本抽象、艱澀、復雜的生物理論知識以更幽默、形象、簡潔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得學生可以在輕松、積極的環境中學習知識,從而在課堂教學中體會到快樂,最終對生物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1“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一節課時,教師就可將光合作用中的光反應與暗反應發生的場所比喻成工廠的車間,將反應過程比喻成車間的生產流水線,使得微觀的、抽象的光合反應知識變得更加客觀與生動,以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感知與理解教材理論,從而大大降低教學難度,進而使得學生更加精準而全面地掌握教材內容,最終切實優化教學質量。教學實踐表明,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靈活的教學語言可較為容易地激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可將呆板、枯燥的教學活動變得生動、有趣,有助于教學質量的大幅提升。

  二、提高教學語言的準確性

  生物學科是一門自然課程,其中有大量的概念、專業術語,都和日常生活中我們所說的方式有很大差異。因此,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標準的普通話授課,在講解生物概念與專業術語的時候應盡可能用標準的、準確的語言進行闡釋,從而為學生提供一個更為專業、嚴謹的學習生物知識的環境與平臺,進而使得學生能更加準確、恰當地理解生物理論知識,真正提高教學效率。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3“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一課時,教師應用十分準確的語言引導學生學習“體液調節”的概念與內容。只有教師的教學語言足夠科學、嚴謹與恰當,才能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教材重點與難點知識,才能為學生深層次理解與掌握生物學科內容奠定基礎!绑w液調節”指的是激素等化學物質通過體液傳送的方式對生命活動進行調節的形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深度剖析“體液調節”概念中的重點與核心內容“激素”“化學物質”“體液傳送”“生命活動”“調節”,然后用科學的語言對這些內容進行解釋,以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這些內容,從而扎實掌握“體液調節”的概念,為深層次學習“神經調節與體液調節的關系”奠定基礎。

  三、提高教學語言的精煉性

  受傳統“滿堂灌”教學模式的影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只能被動地接受生物理論知識,這種“囫圇吞棗”的學習形式不僅不利于學生思維與探究能力的發展,而且還極易挫傷學生學習生物學科的積極性與興趣。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將“簡明扼要”作為組織教學語言的基本原則,盡可能減少說教性語言,努力提高教學語言的啟發性;盡可能降低教學語言的敘述性,努力提高教學語言的.引導性;盡可能減少語言的復雜性,努力提高教學語言的精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深度了解學生的特點,詳細解讀教材內容,并適時把握學生的學習與探究情況,以便及時用問題及啟發性語言引導學生高效思考與分析,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把握生物知識的本質與根源。比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2“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課時,教師就可以用問題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可深度分析教材重點與難點知識,并用問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思考與探究,在發展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還可優化教學效率。總之,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提高教師教學語言的藝術化水平,可幫助學生更加精準地理解教材知識,能讓學生感知到教學活動的趣味性,還可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教學質量的顯著優化。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有針對性地提高自身教學語言的靈活性、準確性與精煉性,從而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明顯提升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朱健.高中生物教學語言藝術化初探[D].揚州:揚州大學,20xx.

  [2]姜永豐.高中生物學科教學中滲透語言藝術的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xx.

  [3]朱宏輝.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口頭語言[J].教書育人,20xx(23).

高中生物論文2

  [摘要]隨著新課標課程的實施,課程改革也隨之開始,課改的核心任務是轉變傳統的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參與教學當中,把學習變成人的主體性、能動性、獨立性的不斷生成、發展、提升的過程。本文主要針對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進行了初步探討。

  [關鍵詞]高中生物 探究性 實驗教學

  一、引言

  21世紀,科技飛速發展,面對新的時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標是為學生的終生發展負責,最大的任務是如何培養可持續發展的人才。而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實驗大多為驗證性實驗,學生先被告之結論,再由教師手把手教如何進行實驗操作,學生成了完成實驗的機器,完全沒有思考和創新的過程,扼殺了學生的自主性和能動性。重結果,輕過程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對高中生物實驗教學進行重新設計,變原來的驗證性實驗為探究性實驗。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進行探究,積極主動學習,并得出結論,從而獲得知識。本文淺談了高中生物探究性試驗教學,以供同行參考與借鑒。

  二、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概述

  1.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的特點

  高中生物開設探究性實驗可以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科學探究的過程。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的特點包括:(1)自主性。探究性實驗需要學生自己設計并完成實驗,就要求學生熟悉教材內容,并能運用實驗設計的原則方法和原理設計出合理的實驗方案,并會觀察實驗現象、分析實驗原理、解釋實驗原理、得出實驗結果。這樣,才能夠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造的潛能,也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的自主性,符合現代主體性教育理論的要求。(2)探究性。探究性實驗不同于驗證性實驗,這使得實驗中出現什么現象,學生不能直接從課本中找到答案,只能通過細心的觀察和思考得出。正因為其過程和結果的不確定,對于開拓學生視野,養成求異思維品質,提高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是十分有效的。(3)靈活性。探究性實驗對于所探究的問題,可以提出不同的假設;可以有不同的探究方法;可以有不同的材料用具;只要能夠解決問題就行。對于一些硬件設施較差的學校來說,他們可以采用簡便的方法和現成的材料進行探究性實驗,甚至可以根據自己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課程教學,取消或增加一些探究性實驗,從而,有利于素質教育的開展。

  2.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難點

 。1)實驗設計難。由于學生以前沒有這樣的經驗,同時受學生年齡的限制,他們的思維往往有較大的局限性,因而,學生難以完成一個比較完整合理的實驗設計方案。

 。2)實驗完成難。由于以往認識的偏差和條件的限制,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不夠,而且學生對實驗儀器的認識和控制能力較差,因此,學生獨立完成實驗較難。

 。3)實驗分析難。限于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獨自分析實驗結果、探索和思維獲取結論。學生獨自分析實驗結果、得出正確結論比較困難,特別是對實驗中某些條件的忽視或控制不好而造成的實驗結果的偏差,難以得出合理的解釋。

  三、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方法

  1.加強驗證性實驗的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了解實驗儀器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有利于他們進行探究性實驗的設計和實施。

  2.教給學生進行實驗設計的思路和方法:(1)確定課題;(2)提出假設;(3)設計實驗方案;(4)預期結果;(5)觀察和記錄;(6)實驗分析;(7)得出結論;(8)修改實驗方案;(9)重復實驗。以上各環節不一定每個實驗都需要。

  3.組織興趣小組活動,培養學生骨干,把他們分散開并與其他同學合理搭配分組,以點帶面,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4.及時督促、檢查學生按照實驗設計方案進行操作與觀察,認真做好實驗結果的記錄,不但要記載符合預期的現象,還要記載與預期相矛盾的現象,以便于對結果進行如實的分析。

  5.組織學生進行實驗總結交流;教給學生認真分析實驗結果的方法;引導學生利用事實進行科學的推理,得出相應結論,完成實驗報告。

  6.使學生在學習中意識和感覺到自己智慧的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對學生出現的新思想、新方法、新舉措,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指導和鼓勵,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因。

  7.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他們的群體意識、團結協作精神。

  四、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課的教學環節

  科學探究通常包括通過實驗來探究、通過調查來探究等不同形式。生物學實驗教學在生物學教學中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應積極提供機會,讓學生親自嘗試和實驗進行探究,并將其內容要求盡可能多地滲透到各主題內容的教學活動中去。以探究為本的生物學實驗教學與一般意義上的探究是有區別的,也與科學家從事的科學探究有著明顯的不同。中學生物學探究性實驗是基于中學生物學實驗前提下的,由教師給予學生指導的`科學探究活動。在科學上,實驗的結果、結論或許早就有了,但為什么還要組織學生去探究呢?因為要教會學生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考察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操作表現,思維表現,學習能力表現等。探究性實驗一般以小組合作開展,提倡“以問題為中心,自主探索,小組交流,重在發展”,它要求學生既要對所研究的課題開展學習活動,同時又要對實驗過程開展學習活動。

  高中生物探究性實驗課的教學過程結構歸納為以下六個環節。

 。1)背景下提出問題→(2)假設→(3)設計實驗(包括實驗A、B、C)→(4)實施實驗(包括實驗A、B、C)→(5)結論→(6)表達交流。

  以上六個環節可以解釋如下:

 。1)教師提供背景材料或學生從日常生活、生產實踐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的問題,并以書面或口頭表述這些問題,描述已知科學知識與所發現問題的沖突所在。

 。2)應用已掌握的知識,引導學生對問題的答案提出可能的設想,估計假設的可檢驗性。

 。3)制定探究計劃,提出實驗步驟,列出所需要的實驗材料與用具,選擇控制變量,設計對照實驗。

  (4)實施計劃,觀察實驗現象,收集實驗數據,評價這些實驗現象和數據的可靠性。

  (5)描述實驗現象,處理實驗數據,得出合乎實驗的解釋,形成結論。

  (6)撰寫實驗報告,口頭或書面表達交流探究實驗過程、結果和結論。顯然,開展探究性實驗從整體上應體現上述六個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充分體現其一般課型特征。但是,也不能把這些環節絕對化。例如第一個環節,要求學生能夠獨立提出問題,這些問題可能是由學生自己提出來的,也可能不是。如果學生在教師提供的諸多問題中選擇一個,或者他們受到某些問題的啟發,提出新的將要探究的問題,能說這樣的問題就沒有探究意義嗎?當然不是。再如,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方案和得出實驗結論,這三個環節之間有著前后關聯關系,若實驗方案的設計存在某些失誤,就會影響到實驗結果的準確性,甚至得到錯誤的結論。這樣的話,教師也不能指責學生,因為學生已經努力參與了實驗過程,他們的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

  參考文獻:

  [1]龍家良.淺談探究性實驗的教學.青海教育,20xx,(1-2).

  [2]侯明輝,王金鈴.對探究性學習的實踐和探索.鞍山師范學院學報,20xx,6(2).

高中生物論文3

  [摘要]: 本文介紹了問題鏈教學法的概念、理論依據和實例說明

  [關鍵詞]: 高中生物、問題鏈教學法

  1、問題鏈教學法的概念

  問題鏈教學法是教師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問題,把這些問題按照一定的順序連接起/文秘站-您的專屬秘書!/來組成一條或幾條問題鏈,課堂教學過程緊緊圍繞解決這些問題而展開的一種教學方法。問題鏈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共同解決問題的過程,設計一條符合教學內容本身特點的問題鏈是實施問題鏈教學法的重要基礎。

  問題鏈教學法的提出,是基于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第一,知識是培養能力的載體,知識的學習與能力的提高是相輔相成的。把課堂教學的過程看作是一個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把落實知識點和培養能力緊密結合起來。

  第二,知識問題化是分析教材和教學設計的一種策略。一般情況下,把課本上的基礎知識,轉化為一些具體的問題,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引發學生的思考。通過課本內容的問題化處理,使知識點更加明顯突出。

  第三,問題具有目標指向作用。課前預習時提出問題鏈,對學生的預習有目標指向作用,特別是針對學生在閱讀課本過程中可能會忽視的地方提出來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本,可以提高學習的效率。課堂教學開始時,提出問題鏈,可以使學生明確一節課的學習任務,要解決哪些問題,要掌握哪些知識點。

  第四,問題鏈具有加強知識內在聯系的作用。在問題鏈教學法中,一個小問題就是一個知識點,一條問題鏈就是一條知識線。通過問題鏈的解決,讓學生更好地了解掌握知識點,理解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的內存聯系,加強了學科內部知識的綜合。

  根據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問題鏈可以分為主鏈和支鏈。問題鏈教學法既可以用于授新課,也可以用于復習課,特別是小專題的復習。

  2、問題鏈教學法的實例

  問題鏈教學法一般分四步進行: 1、設計并展示問題鏈,2、學生針對問題鏈自學,3、師生共同解決問題,4、課堂練習檢查反饋。

  下面以“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為例,說明問題鏈教學法的實施。

  高中生物第一冊第三章第六節“人和動物體內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是教學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時,多數同學感覺到知識點多而雜,條理不清,難以記憶。做糖類、脂質、蛋白質代謝的綜合習題時,經常出錯。為幫助學生更好學習掌握這一重點內容,在認真分析教材,了解學生答題錯誤原因的基礎上,采用問題鏈教學法,受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上課時告訴學生,要學好這節內容,應該抓住一條主線。這條主線實際上就是一條問題鏈。在黑板上展示設計的問題鏈:什么物質?→在什么地方(細胞或組織或器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什么條件下發生?→發生這種變化有什么作用和意義?→這種變化與其它變化有什么聯系?→這種變化發生異常時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在生活中我們應養成怎樣的飲食習慣?

  本節教材包括五方面內容:糖類代謝、脂質代謝、蛋白質代謝、三大營養物質代謝的關系、三大營養物質代謝與人體健康。通過上述的問題鏈,把五個方面的知識聯系在一起,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點的落實,又有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有利于理清學習的思路,加強學科內知識的聯系。

  限于篇幅,只以糖類代謝中的部分內容舉例說明。①什么物質? ----葡萄糖。②在什么場所?----肝臟細胞內。③發生了什么變化----葡萄糖合成肝糖元。④發生這種變化的條件是什么?----葡萄糖作為能源物質氧化分解之后還有多余,(或者表述為血糖濃度高于80至120mg/dL。),此外,還需要胰島素的參與調節。⑤這種變化有什么意義?----將多余的葡萄糖以肝糖元的形式貯存起來,實現了能源物質的暫時貯存,以備后用。⑥這種變化與其它變化有什么聯系?----葡萄糖氧化分解消耗葡萄糖的量,肝糖元分解成葡萄糖,胰島素分泌的多少,等等。⑦這種變化發生異常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葡萄糖合成肝糖元受阻,可能會導致血糖濃度過高,出現高血糖,嚴重出現尿糖。⑧我們應該養成怎樣的飲食習慣?每天保證攝入足夠數量的糖類食物,保證能量的供應,但是,不能攝入過多,以防止多余的糖類轉化為脂肪,導致脂肪積累過多。

  再如:①什么物質? ----葡萄糖。②在什么場所?----組織細胞內。③發生了什么變化?----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④發生這種變化的條件是什么?----有氧的參與和酶的催化。⑤這種變化有什么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⑥這種變化與其它變化有什么聯系?----葡萄糖氧化分解受阻時,體內的脂肪和蛋白質的氧化分解會增強。⑦這種變化發生異常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組織細胞供能不足,影響生命活動,嚴重時會出現休克。⑧我們應該養成怎樣的飲食習慣?----每天保證攝入足夠數量的糖類食物,保證能量的供應。

  高中生物中有很多教學內容,可以采用問題鏈教學法。再舉兩條問題鏈如下:“遺傳的物質基礎”問題鏈:遺傳物質是什么?→在哪里?→有何證據?→具有怎樣的結構?→有什么功能?!熬G色植物的新陳代謝”問題鏈:綠色植物從外界環境吸收哪些物質?→分別由什么組織和器官吸收?→吸收的原理和過程是怎樣的?→這些物質是由什么結構來運輸?→運輸的動力、途徑方式是什么?→運輸到什么部位?→在植物體內有什么作用?

高中生物論文4

  摘要: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模式也要能有相應的轉變,并要能充分重視教學中的問題解決.只有將教學中的問題得到了清除,才能為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營造良好教學氛圍.基于此,本文主要就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學的主要問題進行詳細分析,然后結合實際探究高中生物教學問題的有效應對策略,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理論研究,對高中生物教學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問題;現狀

  高中生物課程是學生全面素質培養的重要課程,對學生認識生物和生活的聯系和重要性都有著積極作用.高中生物教學的內容比較廣泛,涉及到的知識點比較多,并且在教學內容上都相對比較抽象,對學生的理解就有著很大的難度.加強對高中生物教學的理論研究,對實際教學問題的解決就有著實質性意義.

  一、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以及教學的主要問題分析

  1.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分析

  高中生物的教學中,在內容上雖然不像化學以及物理課程那樣有難度,但是涉及到的抽象內容也比較多,如果沒有通過科學化的方法加以應用,學生在學習起來就有著很大的難度.在傳統的教學思想觀念的影響下,對高中生物教學就存在著諸多的不利,尤其是處在當前的教學改革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模式改革就更為重要.我國的高中生物課程有文科和理科之分,高中生物是屬于理科的范圍,在當前的教學中,隨著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施,對學生的.素質教學比較重視,這就使得在生物教學的重視度也有了加大.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還有著一些不足之處,這就對整體教學改革有著很大的影響.

  2.高中生物教學中的主要問題分析

  從當前我國高中生物教學的情況來看,還有諸多層面存在著問題有待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體現在學生在基礎知識上有著很大的層次差距.每個學生的生物學習的狀況都有著比較大的差距,這就對生物課程的開展有著很大的難度.由于在教學的方法運用上不能滿足全面學生,所以整體的教學效果上不佳.有的學生在知識接受能力上比較強,而有的學生在知識接受能力上就比較差,在成績上也逐漸的降低,逐漸的對高中生物課程的學習失去興趣.再者,高中生物教學中,一些教師在課程教學的理念認識上不全面,對自己的角色沒有明確.有的教師還是采用傳統的教學觀念開展生物課堂,這樣就對學生的學習積極主動性有著很大的影響,不利于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興趣培養.在生物課程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這些教學的錯誤觀念就對整體的教學課堂效果有著很大影響.另外,生物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生物知識的把握沒有準確的體現.對新課程標準的教學要求理解不透徹,以及在理解過程中存在著誤區等.這些方面的原因都會造成教學效率不高.還有是教學的方式單一化,對現代化教學技術的應用認識不足,這樣就不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效果上也不能有效呈現.

  二、高中生物教學的問題解決策略探究

  對高中生物教學的問題解決,要和實際教學情況緊密結合,充分的重視和學生的實際現結合,將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培養作為基礎.高中生物教學要能夠將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作為重要教學目標,學生的興趣激發作用下,就能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意識培養.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作用要能得到充分有效的體現,通過以學生的興趣為引導的基礎,從學生興趣作為教學的突破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入到課堂教學氛圍當中.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對減數分裂的教學內容講述中,就可通過對多媒體技術加以應用進行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教師用ppt打出“受精過程”和“胚胎發育”的動畫,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為進入學習目標做好心理準備.然后和學生一起討論人類是由什么發育而來的.教師提問:假設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以有絲分裂的方式產生兩性生殖細胞,這個假設成立嗎?通過學生的假設,從而進入新課《減數分裂》.通過這樣的課程導入的方式,對學生的興趣培養就比較有效,能夠讓學生在積極主動性方面得到有效激發.再者,對高中生物教學可以通過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生物知識就打下了基礎,在這一教學模式的應用前,教師要能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然后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對不同成績層次和學習能力的學生,要能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和方法,在學習任務的分配上也要能夠有所區別.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就能使得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到相應的生物知識,在學習的信心建立方面也比較有利.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地位突出,讓學生的自由個性的發展在教學中得以呈現.并要能夠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通過多種教學方式來激發學生的獨特個性呈現,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教學課堂氛圍中獲得生物知識.總而言之,對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對教學中的問題能有充分的重視,并要能詳細的進行分析問題原因,找到針對性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能不斷的提升教學水平質量.此次在主要就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問題以及具體策略的應用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通過此次理論研究有助于學生的生物知識學習,在學習效率上能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劉文玉.高中生物課堂的探究性教學[J].學周刊.20xx(23)

 。2]劉學勇.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xx(01)

  [3]王曉榮.淺析如何構建高效的生物實驗課堂[J].生物技術世界.20xx(12)

 。4]劉春麗.淺析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考試周刊.20xx(83)

高中生物論文5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已經廣泛的應用到社會的各個領域,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普及,為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可以有效的把文字轉化成影音,讓學生形象、生動的進行課堂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本文將進進一步探討如何提高高中生物多媒體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中生物;多媒體;探討;有效性

  多媒體教學是科技發展的產物,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進行靈活多樣的教學設計,對教學的內容及其重難點進行優化突出,運用多媒體將先進的教學理念進行實施,結合傳統的教學方法,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現結構。下面就一些提高生物多媒體教學有效性的途徑進行探討:

  一、多媒體教學的“輔助”作用

  多媒體的特點可以使其在教學中發揮很好的輔助作用,有效的活躍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多媒體并不能代替教師,在教學中仍然要注重常規的教學形式。就一些教學中的重、難點問題來說,雖然多媒體可以讓學生進行直觀的觀看,更容易的理解,但是也需要教師進行板書以及口頭的引導,單單依靠多媒體課件還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和學生進行有效的互動,積極的交流,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情感,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這些都是多媒體所不能具備的。不論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形式,教師都要堅持學生主體性原則,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和探究。相對而言,傳統教學可以為學生展示一些生物標本,帶領學生去野外進行調查,親手操作生物實驗,觀察生物現象等等,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的成長,并不是多媒體就可以代替的。但是在另一方面,生物中的一些實驗、理論、結構或是過程,在現實中由于重重限制不能進行,光靠教師的傳授很難讓學生理解,這樣多媒體教學的優勢就可以充分的發揮了,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借助多媒體的輔助作用,更加牢固的掌握知識,理解生物過程及其原理。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和學校的設施情況,因材施教,科學合理的利用好多媒體,有效的提高教學質量。

  二、制作精品課件、提升學生素質

  雖然網上有很多的有關生物的多媒體課件,但是普遍質量不高,沒有針對性,不適合在具體教學中使用,因此,高中生物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內容,進行精品課件的制作。首先,這就要求教師要有一定的計算機技術基礎,對一些作圖和動畫會進行一些編輯,對視頻有簡單修改剪輯的能力,這樣才能進行課件的設計和制作。其次,教師要有專業的知識素養,對大綱和教學內容有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根據教學內容針對性的進行課件設計,融合一定的趣味性,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最后,為了便于學生理解,教師可以運用技術手段,對教材知識的一些抽象內容進行具體形象的轉化,給學生直觀的影響,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一些重難點知識。比如在進行基因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用Flash動畫進行基因動畫的制作,運用生動、形象的圖文、動畫來演示基因分離和重組,基因突變等內容,讓學生直觀明了的理解基因的作用和過程,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生物是一門以研究生命活動和現象的學科,內容繁多,涉及到很多的微觀結構和抽象的理論,這些知識學生生活中并不接觸,學習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因此,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教學氣氛,提高教學效率。以往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常常采用圖像描述或是掛圖的形式對一些微觀結構進行教授,學生也是比較難以理解,如在云里霧里。多媒體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多媒體可以對生物的微觀結構進行形象的展示,揭示抽象理論的發現和推導過程,還可以把一些耗時比較長的實驗或現象進行模擬,在短時間內完成實驗步驟、過程、現象和結論,不僅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還可以為教學節省了大量時間,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四、多媒體在高中生物實驗中的應用

  一些高中的生物實驗,耗時比較長,或是在微觀中進行,或是收到學校實驗條件限制,不能讓學生在實驗室進行操作。高中生物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用課件或是視頻的`形式給學生展示生物實驗的過程,幫助學生理解實驗的過程和原理,掌握重難點知識。比如受精卵形成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給學生進行演示,由于這個過程只能在微觀的過程中進行,并且持續時間長,需要用顯微鏡等設備才能進行,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顯然不可能實現,而借助于多媒體教學,可以輕松的讓學生掌握和理解受精卵形成的過程,教學效果明顯。此外,對于一些動物解剖,或是神經刺激觀察的實驗,高中階段的學生很難接受和進行,加上現在動物保護意識的增強,這種比較殘忍的實驗一般都不要求學生進行實際操作。這樣,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教師,對實驗視頻進行編輯和整理,或是構建模擬演示實驗課件,通過學生的觀看和教師的引導,讓學生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思考,增強學生知識的同時,也節約了教學資源,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積極性。此外,多媒體教學在高中生物中的應用,也要求教師不斷的提高現代化教學水平,進行教學模式和理念的轉變,多進行軟件的研究,熟悉使用各種多媒體設備,借鑒和上的多媒體資源,有效的結合教學實際,運用多媒體教學有效的促進生物教學效率的提高。

  五、結束語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多媒體教學,可以為教學提供很多的便利,輔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有效的降低知識的難度,有助有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行高效的自主學習和探究,建立同一的教學資源庫,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有效的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智研.高中生物探究式學習研究[J].黑龍江科學.20xx(07)

  [2]陳夢琪.高中生物解題思維與技巧探析[J].低碳世界.20xx(22)

  [3]冉春學.構建高效高中生物課堂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xx(31).

高中生物論文6

  針對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首先要提高教師教學的熱情,積極開發教學語言的獨特性、豐富性;其次要從對學生的關懷入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有效學習習慣;最后要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這樣才能提高高中生物教學的課堂效率。

  一、以獨特、豐富的語言促進生物課堂效率的提高

  語言的應用是知識傳播的關鍵,在生物教學中,重視語言應用的特色、幽默以及豐富,能有效地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如《人體的內環境與穩定》的教學中,細胞生活的環境和人體的內環境是一個非常微觀、抽象的環境,如何引導學生掌握知識,就需要注重語言應用的獨特性。如果將人體內環境與實際的自然環境進行對比,再將微觀世界的細胞具體化,并結合以前學習的《細胞的基本結構》的相關知識、圖片、圖像等,就可以為課堂教學營造一個直觀、真實的情景,促進學生對生物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又如,在《遺傳因子的發現》的教學中,先用語言描述相關的`遺傳現象,如孩子像父母、豌豆雜交試驗等,再讓學生結合老師的描述舉例,讓其自覺地探索知識的奧秘。語言應用有特色,也能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例如某一男性老師,講課時聲音很柔和,甚至很小,坐在后排的學生甚至聽不清晰。在和學生聊天時說道:老師這樣講,你們不會睡著嗎?學生的回答是:老師講得很有意思,我們要努力聽才能聽到,而且每次老師提高聲音的時候就會提問,而提問的這些內容往往是考試要考的。事實證明,老師的這一語言應用方式很成功,全班學生的生物成績很不錯。還有一位老師,講課時始終一個音調,且有些“唱講”的感覺,課后發現很大一部分學生模仿老師發音的特點,特別是調皮一點的孩子,以前生物課上睡覺,現在卻用心聽講。這就給我們一個啟示,生物教學中重視語言應用的獨特性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關懷學生身心發展,促進生物課堂效率的提高

  教學中,教和學都非常關鍵,學生如不能很好地參與教學,就不能進行有效的學習,老師即便講得再好也是“白費口舌”。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關懷學生、準確掌握學生的狀態很重要。例如,學生于某,學習成績一般,在生物課堂上總是做其他學科的作業,影響了其對生物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對其直接提出批評,不僅會擾亂課堂秩序,影響到其他學生的聽講,也會影響到于某的情緒,很有可能將其推到對立面,對老師形成“敵意”,那樣他不僅自己不會好好學,還可能在課堂上故意搗亂,影響整個課堂秩序。對待這樣的學生,老師首先要“忍”———寬容其行為,但不放縱,在適當的時候要指出其行為的不當。當然,一定要注重教育學生的方式、方法,使其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愛護。例如,注意語言的表達形式,在課外單獨地問該生:老師留的作業是不是會做,如果不會給你單獨講講?完成其他學科的作業很困難嗎,用不用老師幫忙?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可以贏得學生的尊重和愛戴,使其由喜愛老師進而轉變成喜歡生物學習。此外,還有些學生對生物課堂沒有興趣,自己不學習還愛搗亂,對于這樣的學生也要有足夠的關懷,以促進生物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設計一些簡單的課堂提問,針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提問”,使其具有“存在感”和“學習信心”,從而提高學生整體的生物學習效率。又如,表揚策略,對學生在課堂上的“好表現”給予夸大化贊揚,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某某同學這堂課表現很好,能夠主動發言?傊,多關懷學生,體會他們在課堂上的情緒、心態等,能夠更好地解決他們在教學參與中的問題,激發其生物學習興趣。

  三、以教學方式的多元化促進生物課堂效率的提高

  生物學科的“文科”性很強,很多學生認為生物學習只需課后背背就可以了。作為生物老師,絕不能被學生的情緒左右,并且要不斷地創新課題教學方式、方法,以提高生物課堂的效率。第一,創新傳統教學方法。例如,在傳統教學中教師精心設計的問題往往會在學生的沉默中失去效用,問題教學成了老師自問自答的“游戲”,那么如何創新呢?可以翻轉角色,將課堂提問變成學生問、老師答,如果學生能夠難住老師,又能給出大家滿意的答案,老師可以適當地減免作業,以資鼓勵。也可以問答表演,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問、一組答,可輪換進行,使學生在游戲、愉悅中有效地學習生物知識。第二,多種教學方法聯合應用,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例如,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教學中,可以將分組教學與討論教學、翻轉課堂教學相結合,給每個小組不同的課題、觀點,如A組:人口增長對生態沒有影響;B組:人口增長對環境有影響;C組:人口增長對環境的影響可以有效控制;等等。學生先在課外收集資料,再在課堂上進行小組內討論,并結合本組的觀點準備材料進行演講、辯論,最后老師在辯論之后總結該章節的主要內容,闡述教材中觀點,給學生以深刻的知識印象,以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教學是一個反復實踐、探索、思考的過程,生物教學課堂效率的提高不僅需要老師不斷地優化自己的教學能力,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還需要學生緊密的配合。因此,研究課堂有效教學不僅是研究教學的方式、方法,更要研究老師如何與學生相處、交流。

高中生物論文7

  論文摘要:新課程要求改變教學方式,導入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環節,文章結合導入的類型,對蘇教版必修一模塊的多個內容進行了導入分析。

  論文關鍵詞:新課程高中生物導入

  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應包括導入、講授、組織、結束等過程,能否在教學中使學生產生學習興趣,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導入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一、導入的概念及作用

  導入是引起學生注意,激發學習興趣,激起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目的和建立知識間聯系的教學活動方式。導入是一節課的開始,雖然只是一個很短的環節,但是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導入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動機;導入可以引起學生注意,集中精力;導入可以開拓學生思維的廣闊性和靈活性;導入可以起銜接新舊知識的橋梁作用;導入可以揭示課題,體現教學目的;導入可以帶領學生進入到學習情境中。

  二、導入的類型

  1.直接導入:直接闡明學習目的、學習要求和各個重要部分的內容及教學程序。

  2.經驗導入: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已知的生物學素材為出發點,通過教師引導,激起學生的求知欲。

  3.原有知識導入:以復習、提問和做習題等教學活動開始,提供原有知識與新知識之間聯系的支點。

  4.實驗導入:通過教師演示已知實驗,向未知實驗過渡,使學生產生探索欲望和興趣。

  5.直觀導入:采用直觀教具,如標本、模型、圖表等。

  6.設疑導入: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提出形式多樣和富有啟發性的問題。

  7.事例導入:用學生熟悉或關心的事例進行導入。

  8.懸念導入:提出帶有懸念性的難題。

  9.故事導入:利用生物學科中發現史和科學史中的故事。

  三、內容舉例與導入分析

  內容選自蘇教版必修一模塊。

  例一:第一章第一節(身邊的生物科學)。本節內容是必修一模塊的第一節內容,對學生今后的生物學學習有著重要影響,包括:人類面臨的健康問題,生物科學與社會(基因診斷和基因治療)等內容。由于學生在初中階段的生物學中以及生活中已經熟悉了一些影響人類健康的疾病,如癌癥、艾滋病、肺結核等,本節導入可采用經驗導入類型。如:同學們,隨著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你們聽說過癌癥嗎?(可讓幾個同學回答)回答結束后緊接著介紹教材中提供的兩個事實,并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提問,能夠使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回答問題,能夠激發學生興趣,同時還能自然過渡到下一問題的分析與討論中。 例二:第二章第一節(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包括:組成細胞的原子和分子,細胞中的無機化合物等。對于原子和分子的概念,學生在初中階段的化學課程中已經有所了解,但由于細胞、分子和原子都屬于微觀概念,學生不易理解,為此,可采用直觀導入類型。上課前,教師準備一些分子、原子模型帶到課堂上。導入:同學們,自然界中生物的種類有二百多萬種,然而組成細胞的化學元素卻基本相似,今天我們結合模型來共同學習細胞中的原子和分子。模型能對學生的視覺起直接作用,學生的注意力很快被吸引到上面來。同時為了加深記憶,可讓幾個同學用模型演示原子間的相互作用。對于微觀和宏觀的事物,我們不容易觀察,用模型來學習則能夠取得很好的效果。

  例三:第三章第一節(生命活動的基本單位——細胞)。包括:細胞學說的建立與發展,生物科學研究的重要工具——顯微鏡等。在顯微鏡的發展歷程中,列文虎克制作顯微鏡的故事是導入的最好素材,屬于故事導入類型。故事能激起學生興趣,同時,科學家的經歷對于學生的情感教育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

  例四:第三章第三節(物質的跨膜運輸)。包括:被動運輸、主動運輸等。物質如何進出細胞主要取決于細胞膜的結構,可采用原有知識導入類型。如:同學們,細胞膜是細胞與外環境之間的屏障,它能保障細胞對基本營養物質的攝取、代謝廢物的排出和細胞內離子濃度的調節,使細胞內環境保持相對穩定。物質是如何通過細胞膜進出細胞呢?要想了解這個問題,我們先要來回顧一下細胞膜的結構,同時請大家思考組成細胞膜結構的各部分對于物質進出細胞有什么樣的作用。這樣,既回憶、強化了學過的知識,又帶著問題進入了新內容的學習。

  例五:第五章第一節(細胞增殖)。包括:細胞周期與有絲分裂,無絲分裂等。初中階段,學生對細胞分裂的內容有了一定的接觸,可采用設疑導入結合的形式。如:同學們,對于多細胞而言,細胞分裂是細胞增殖、分化的基礎,在初中生物學中我們已經學習了一些細胞分裂的知識,那么,細胞在分裂的過程中到底發生著什么樣的變化?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學習本節的內容。學生對于細胞分裂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細胞發生的變化認識較淺,通過設置一定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導入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既是傳授知識的開始,又是溝通師生情感的過程。在新課程的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生物教師要深挖資源,認真設計導入,構建良好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想學、愛學、主動學!敖虩o定法,教有規律”,生物教師在教學中要不斷積累經驗,結合實際,真正把導入的作用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駱豆豆.導入——課堂教學的點睛之筆[J].中學生物教學,20xx(5),21.

  [2]劉恩山.中學生物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56—57.

  [3]汪忠.分子與細胞[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xx.

高中生物論文8

  一、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為了改變高中生物教學現狀,在新課改的積極倡導下,我們極力推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具體有以下幾點應用:

  (一)課前準備

  老師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學習成績給同學分組,確保每個組間有各個層次的同學,使各組間的學習成績相當,組間競爭力懸殊不大,然后老師再根據教學課程制定出本堂課的學習任務。

  (二)學生自學

  同學在老師分配下學習任務后獨立學習,找出疑問,劃出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對于自學效果比較好的同學,老師要給予表揚,激勵同學的自學意識,并給予考核加分。

  (三)老師導學

  老師根據本課內容和學習任務,設計出本堂課需要解決的問題。老師的目標要鮮明,能讓同學清楚自己在小組中應該做什么,要解決哪些問題,達到什么樣的學習目的。

 。ㄋ模┬〗M討論

  在小組討論時,同學們要互相提問,討論自學中遇到的問題以及老師提出的問題,記錄小組中發現及解決不了的問題。

 。ㄎ澹┱故境晒

  各小組之間在討論結束后向全班同學展示本組的討論成果,并提出小組未能解決的問題,虛心接受別的小組提出的不同意見和見解,也要接受其他小組的對本組討論結果的質疑。

  (六)歸納總結

  老師作為主導,通過同學們展示的內容,進行歸納總結,強調重點,帶領同學們反思學習過程中的收獲和出現的問題。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要做好充足的準備,合作前要有詳細的描述,正確處理異質同學間的關系,以激發同學的自主性,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學習目標。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小組合作學習要把握好“動”與“靜”的關系

  教學中有動態和靜態兩種形式。從寫、說、議中,我們能感覺到學生在“動”;而從他們的`默讀、傾聽中,我們能感覺到他們是靜態的。學生的動態活動的開展依賴于靜態活動,在小組學習開始前,老師要給足學生自學時間,這樣才能保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反之,學生如果沒有自學就進行小組討論,那么就會出現討論不起來的現象。

 。ǘ┮晟菩〗M合作學習的評價機制

  評價不是為了要對同學進行分等級和互相比較,而是為了激勵同學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研究教育心理學證明,正確的進行學習成績評估,適當的表揚和鼓勵是對學生的學習成績和學習態度的肯定,它可以激發同學的上進心。完善評價機制要從個人評價和小組評價著手進行,個人評價可以改進我們的不足,提升自我;小組評價的中心從鼓勵個人競爭轉到共同學習達標上來,以達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目的。

 。ㄈ┱n堂上不分條件的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生物課中,有一些比較抽象的知識或者是超出了學生認知能力的知識,比如DNA的結構等比較抽象的問題,就需要老師的詳細解釋,不能因為學生對這種知識陌生,就認為可以進行小組合作交流,老師完全放手的話,根本達不到共同學習的目的。

  三、結語

  以上,通過描述小組合作學習學習的內涵,對高中生物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如何具體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并提出了小組合作學習應用于高中生物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傊〗M合作學習在新課改的教育體制下,對于培養新型人才的培養有獨特的作用和意義,小組合作學習既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又能培養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正是社會所需的全能復合型人才。

高中生物論文9

  摘要:在學習高中生物知識時,我們要把所學的知識和實踐應用結合起來。在學習的時候還要思考,當前這些生物知識被應用在哪些方面,針對高中生物在高新智能行業的應用,分析了高中生物在新醫藥領域、新能源與節能領域及其資源與環境開發領域的應用。

  關鍵詞:高中生物;高新智能行業;應用

  在學習生物知識時,我們不能一味的埋頭在書本中學習理論知識,還要抬起頭來思考,當前這些生物知識被應用在哪些方面,它成為了一種什么樣的生產力量,推動了哪些產生的發展。思考這些問題,一方面能從實踐應用的角度再次審視學過的理論知識,讓我們能對理論知識有更深的理解;一方面了解了知識的應用效果以后,能讓我們更堅定學習知識的信念,令我們更加愿意自主的學習知識。在學習生物知識時,我們發現高中生物知識在高新智能行業中被廣泛應用。

  一、高中生物在新醫藥領域的應用

  傳統的西方醫藥技術,是指當人們發現了一種病癥以后,以去除這種病癥為思路開發藥物。隨著社會向前發展,中西文化開始融合,西方醫藥技術接受了一些東方中醫的理論。東方中醫提出,好的醫藥思路應當“治未病”而不應“治已病”;一個健康的身體,全身的器官運行應當是處于調和狀態的,生病,就是指器官運行已經不再調和,治病的目的,就是為了讓身體重新呈現調和的狀態。西方接受了中醫藥思路以后,開始從生物學就髟的角度開始嘗試以強壯身體為目標,應用“治病”的手段讓身體調和。新的醫學思路在高中課本中就能找到理論根源。高中課本中提出了人體的能量攝入與新陳代謝重新平衡的理論。課本上提出,當人體代謝過慢時,身體的能量是不調和的;當人體的能量攝入不足,身體也是不調和的。課本中還提出,細胞是在一種內環境中生存的,如果內環境失去了平衡,細胞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讓身體調和的目標之一,就是要恢復身體內環境的平衡。應用了這些理論,人們開發了新型免疫治療技術、新型細胞治療技術、小RNA藥物開發技術、降低免疫原性的多肽的新修飾技術等。這些新醫藥技術應用的原理,不再只是針對病癥進行治療,而是嘗試應用修復人細胞的內環境,或是應用調節身體能量平衡的方法,增強人體身體的抗病能力,應用人體自我代謝、自我修復的功能攻克病癥。高中生物的理論知識與當前的新醫藥技術應用的理論知識是一致的。我們可以一邊閱讀高中生物理論知識,一邊理論新醫藥理論知識應用的機理。再應用這些機理思考高中生物知識的理論是如何被應用的。應用這樣的學習方法,我們可以重新整理理論知識,對生物理論知識有更深層次的認知。

  二、高中生物在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的應用

  人類如果要生存延續,社會如果要向前發展,就需要自然資源的支持,如果失去了自然資源,人類就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根本,社會也就無從發展,F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已經過度的消耗了自然資源,如果再持續消耗自然資源,那么未來人們就將失去生存的空間。為了減緩自然資源的消耗,人們開始嘗試應用節能的方法來循環應用自然資源,或者嘗試應用可重復使用的新能源來替代短期間不能再生的自然資源。生物學科幫助人們開拓了新能源與節能領域的應用領域。比如過去在殺滅蝗蟲時,通常人們想到的是應用化學藥劑毒殺蝗蟲的方式滅蟲,這樣的滅早方法雖然毒殺掉了蝗蟲,卻影響了生物多樣性,破壞了自然生物鏈;應用了化學藥劑毒蟲后,生物的免疫系統會提高抗藥性,令煌災再次爆發;化學藥劑會污染自然環境,自然環境被污染以后,人類的身體健康便會受到危脅。為了有效的殺滅蝗蟲,人們開始借鑒生物鏈中相生相克的原理,嘗試應用自然生物來征服自然殺物,殺滅有害的蝗蟲。關于這一原理,高中生物課本的植物病蟲害的防治原理與方法的相關章節中有較詳細的描述。課本中提到了,當前人們正在開發各種安全、廣譜、低毒、無公害、易分解、與環境相容的農藥。并且提出,如果能用自然策略解決的病蟲害,就盡量不使用農藥;谶@種原理,人們提出了可以利用病蟲害的天敵來克制病蟲害,即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來治理病蟲害。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說,可以應用以蟲治蟲、以鳥治蟲、以菌治蟲三種方法來治蟲。鴨子,是一種常見的家禽,它不僅會吃掉蝗蟲,還能吃掉棉紅鈴蟲、蚜蟲、黏蟲、褐飛虱、螟。應用鴨子治蟲的方法,有幾大優勢:第一,鴨子能夠控制害蟲的密度,讓害蟲產生的病蟲害難以發生;第二,應用鴨子治蟲,尊重了生物鏈系統,不會對自然環境產生破壞;第三,應用鴨子治蟲,不會對植物本身產生影響,植物能適應自然環境對病蟲害產生抗性;第四,鴨子能對一系列的蟲害產生影響,能抑治病菌或病蟲產生;第五,鴨子本身是能產生經濟效應的家禽,人們養鴨子,不但能夠減少生產成本,還能增加經濟收益。隨著社會向前發展,人們需要更多新能源和節能環保技術。我們在學習生物知識時,不能只是死記硬背知識理論,還要主動結合學過的知識去發現生活中的新能源、創新節能環保技術。只有應用這樣的方法,我們才能夠靈活的應用學過的生物知識,優化我們的生活。

  三、高中生物在資源與環境開發領域的應用

  當前,人們能利用的自然資源有限,能夠讓人類生存的自然環境有限,如果能夠開發出新資源、新環境,那么人類將獲得更多的生存空間,能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人類類于自然生物的一種,如果要了解哪些資源能被人們利用、哪些自然環境空間能被開發,就要在生物學科中找答案。高中生物課本中談到了可以應用無土栽培技術來生物植物,提出如果應用了無土栽培技術,那么就能讓植物生長不再受地區和環境的限制,等于變了一種擴大土地面積的方式。課本中還談到無土栽培技術不需要使用天然土壤,這一栽培技術清節衛生、易于管理、易于控制植物生長。那么,這一技術是否能在生產實踐中使用?在學習時,我們不能只是在課本中找答案,而要動手親自實踐。通過實踐可以了解,并非所有的植物都可以應用無土栽培,適合應用無土栽培的植物為蠶豆、吊蘭、小白菜、辣椒、蕃茄、茄子。只有選擇適合應用無土栽培的植物,才能有效生產,達到讓植物豐產、高產的目的。在栽培的過程中,必須應用科學的方法進行栽培。首先,要結合植物的特性進行栽培。在進行無土栽培時,要保留根系的功能,減少植物根系的損傷。其次,要尊重生物的特性,比如在選擇基質時,要選擇透氣性良好的材料。做到有機物與無機物搭配,滿足植物生長的需求。再次,要了解生物的機理,科學的調配營養液,比如在調配營養液時,如果讓無機鹽離的濃度比細胞內的低,植物雖然能應用主動運輸的方法吸收營養,卻會出現無氧呼吸產生的酒精毒害根部,讓根部腐爛的情況。最后,在應用無土栽培植物的時候發現,如果栽培植物的時間為正適合植物生長的時間,那么不僅栽培時容易增產,而且病蟲害也會減少。在學習高中生物知識時,我們要學會轉化生物理論知識,嘗試把生物理論知識應用在資源與環境開發的領域。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要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結果起來。如果不實踐,我們是不會知識理論知識能不能轉化,要如何轉化的。只有在實踐時,才會發現生物理論知識應用的機理,轉化的具體方法、操作的要。

  四、總結

  高中生物理論知識不僅僅只應用在新型醫藥學領域、新能源與節能領域、資源和環境開發的領域。現在應用這三種領域的高中生物學知識應用的例子,是為了說明高中生物理論知識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在學習高中生物知識時,不僅要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還要發現它們在高新智能行業的應用。我樣要發現高中生物理論知識的應用,把它和最新的高新知識行業的生物理論知識結合起來,深入理解生物學理論知識;了解高中生物學科知識中的環保知識,建立以建立自然生態系統為目標的環保理念;自覺實踐應用高中生物學科中的知識,在實踐中掌握資源與環境資源的應用技術,發現更多的資源與環境資源應用的空間。只有應用這樣的方法學習生物,我們才能深入理解生物知識、掌握實踐應用技術、培養出學習情感。

  參考文獻:

  [1]于川,徐飛.現代農業生物科技發展困境及解決之道[J].科技進步與對策,20xx(6):15-19.

  [2]嚴金來.“細胞的癌變”的教學設計[J].中學生物學,20xx,26(1):28-30.

  [3]牟鈺.生物監測在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J].環境與健康雜志,20xx,26(26):456-459.

高中生物論文10

  摘要:新課程實施以來,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轉變,學生參與的機會和實踐活動大大增加。本文主要介紹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體會的新課程理念下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教師的行為轉變。

  關鍵詞:新課程;自主學習;積極性

  中圖分類號:G63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315(20xx)3-013-001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深刻感受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發生了很大變化,學生參與的機會和實踐活動大大增加。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應更新觀念,不斷學習,充實提高,在生物課堂中采取一定的方法和措施,適應新課程課堂教學,并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以下是自己在新課 程理念下教學實踐過程中學習體會的作為教師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行為轉變。

  一、真正落實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關注教,忽略學生的學,學生成為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課堂成為講堂,沒有留給學生進行充分思考、探究的時間。在新的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教師的責任主要不是“教”,而是指導學生“學”,提高學生終身獲取知識的能力。在我們學校,對這一點非常重視,教學的重點放在如何促進學生“學”上,變教學為導學,教師在課前應精心設計導學案,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的激發者、輔導者和培養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少講、精講,對有些問題稍加點撥,啟發誘導,不要反復說,反復解釋,占用過多的寶貴的課堂時 ,要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提供充分的時間。培養學生在學習過程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等認識活動,使學習過程更多地成為學生發現問題、 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給學生參與的機會。 通過一年多時間的教學實踐,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改善 在自主學習中教師處于輔助、引導的地位,幫助學生完成既定目標,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知識交流主體。而在接受學習中,教師是知識、真理的化身和代表,是知識傳授、技能養成、品德規范的執行者和監督者,與學生形成從屬關系。提倡促進自主學習并不等于自學,完全靠學生自學,學生是很難理解和掌握相對抽象的概念和觀點等基本知識的。自主學習也不是完全拋棄接受性學習,而是改變單一的接受式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中,教師的角色是要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課堂上教師要肯定學生在學習中所做的努力思考,肯定學生在課堂中的探討、創新等參與活動,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習動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逐漸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發揮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二、努力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

  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師生關系,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基本保證。師生關系的質量和水平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因素。以往是教師怎樣說,學生就得怎樣做,師生間缺乏溝通的師生關系,嚴重制約了學生主體性的開發。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尊重、贊賞、關注每一個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在這種氛圍中,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創造性會得到最好的發揮,自主學習會得到切實有效的開展和提高。如 教師用輕輕地拍手提示學生坐端正,用輕輕地鼓掌來鼓勵學生,呈現出濃濃的和諧師生關系。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生物課的環境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環境氣氛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對于生物教學更應大加利用。例如講到“細胞中的糖類和脂質”這一節時,我把含糖類和脂質豐富的食物的一些圖片打在投影儀上,學生一看,就對這節本來枯燥的糖類和脂質知識產生了興趣,學生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提高了學習主動性。其次,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創設情境,這種創設情境要有針對性、啟發性,讓學生產生好奇心,有了好奇心,學生就會提出問題,進行思考。在創設問題情境時,應注意:(1)精心設計問題。要緊密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面向全體學生。

  (2)提出的問題應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思考。

  (3)要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太難的問題讓學生回答學生也答不出來,這沒有效果。因此既不能使學生都答不出來,也不能特別簡單。再有,教師要帶著激情走進課堂,建立愉悅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感到學習的輕松和愉快,從而給整節生物課堂打下良好的基礎。老師的心 情和表情在整節課中起主導作用,對整個課堂氣氛的調動至關重要。教師以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將會使教師的語言本身具有感染力。教師情 緒飽滿,富有激情,以教師的情感帶動了學生的情感,教師用良好的形象吸引、感染學生,展示教學的魅力,提高教學活動的吸引力,用貼心 的交流走近學生,營造民主的課堂氣氛。

  四、科學評價

  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教師的評價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教師的評價必須科學,必須為學生的發展服務,要通過評價激發 學生努力上進的情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在新課程教育理念的指導下,教師在評價時,不要只是檢查學生知識、技能的掌握情況,也要關注 學生掌握知識、技能的過程與方法,以及與之相伴隨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通過這種科學的評價,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促進學生 的自主學習。在新課程的課堂中,學生有了更多的參與機會,更多的參與提問、回答、分析、討論和探究的實踐,因而在課堂中建立實施有 的獎勵機制,對于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很大的幫助。

  五、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激發學習興趣現代教育技術如多媒體課件可以呈現生動的畫面和色彩,適當地解說,能激發興趣,并使學 記憶深刻。例如,在學習“DNA分子的復制”“、細胞增殖”等內容時,由于內容抽象,再加上有很多新的名詞概念,學生比較難理解DNA的空間結構及復制情況、細胞增殖中染色體的變化情況。但通過配合使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結合觀看課件進行學習、分析和討論,利于學生理解,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總之,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設法真正為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條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愛學、學好生物這門學科。

  參考文獻:

  [1]王金霞.有效課堂教學的事實與策略[2]孔凡哲.課堂教學技能知與行

高中生物論文11

  【摘要】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和進步的過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發展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對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的優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反思評價而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案,樹立學生的自信,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生物;教學;改革;反思

  在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很多教師都出現了“吃老本”的現象,課堂教學效率大受影響。眾所周知,教育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反思和進步的過程,只有通過反思,結合教學實踐而查找其中的不足,針對不足而思考相應的對策,這樣才能構建出適合教師和學生的教學模式,否則,舉步不前只能讓課堂一成不變,生物課堂教學效率難以提高。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提倡反思性教學,立足教學實踐,以新的課程理念為指導,通過反思而反觀課堂教學,從中汲取經驗,查找不足,從而更好地推進生物課堂教學改革。

  一、反思教學理念,樹立學生發展意識

  教學理念是廣大教師在長期的教育教學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共同的目標指向,是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指導。從高中生物教學來看,傳統的教學觀念是以能讓學生進入高一級學校繼續學習為目的的,故而該觀念落實到教學中就體現為以知識傳授為主。而隨著社會和教育的發展,這種觀念指導下所培養的學生已經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就明確指出要加強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而不能將生物課程限制在狹小的學科知識傳授范圍內,而要從學生發展角度來看待生物學科,要能從宏觀層面去剖析生物學習對學生的發展作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樹立學生發展意識,首先要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傳統生物教學以生物知識傳授為主, 教師成為課堂的控制者,以講授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在生物課程學習中較為被動。樹立學生主體意識,就是要在課堂中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主,無論是課堂提問還是課堂練習,都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來考慮。其次,要能擺脫升學率、優生率等傳統觀念的束縛,在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生物課程著眼于學生的生物素養培養,而這是建立在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的基礎之上的,故而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不僅要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還要注重讓學生在原有基礎上得到不斷發展。以概念教學為例,不僅要讓全體學生通過探究活動而掌握概念,還要讓學生在了解概念的基礎上理解其內涵,然后應用概念去分析并解決問題。

  二、反思教學流程,構建有效教學模式

  教學流程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為達成教學目標而安排教學內容的基本過程,在傳統高中生物教學中,從始至終都是教師在講,“一講到底”的流程讓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而新課程下的高中生物則提倡讓學生主動參與,要注重以情境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通過問題而引導學生展開討論活動,發揮好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探究活動進行指導,然后再輔以針對性的練習,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活動生物知識構建。反思教學流程的設計,以探究為主線,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獲得過程,這對提升生物教學效率意義重大。

  以《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學為例,以講授的方式而讓學生理解減數分裂的'概念和精子的形成過程較為困難,教學中教師先引導學生復習“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基因在細胞中的位置,以教材中的插圖為輔助,引導學生觀看并分析配子的染色體與體細胞的染色體的區別,從而引入減數分裂的概念,在對減數分裂的概念探究中,引導小組學生圍繞“對象”、“時期”、“特點”、“結果”而進行總結。以Flash動畫演示哺乳動物精子的形成過程,引導小組學生分析精子形成過程中減數分裂的過程,從而引出精子形成的過程,然后再組織學生對精子形成過程進行探究。如此,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展開探究活動,而不是被動接受,其學習體驗得到豐富,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提升。

  三、反思教學方法,科學優化教學手段

  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不難發現,學生對教師所采用的方法特別關注,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善于應用提問來啟發學生,而一些教師則善于引導學生通過活動而獲得對知識的理解。反思教學方法目的就是要結合課堂教學實踐而對自己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進行分析,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教學需要而選擇最優的方法用于教學實踐,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生物課堂教學。從當前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來看,以形象直觀的手段而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對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具有較好作用,因此,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對現代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在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展開探究活動。

  以概念教學為例,如果課堂中教師直接講解概念,學生雖然能通過背誦的方式記住概念,但無法理解其內涵,應用也就較為困難,而如在教學中能以直觀材料引入概念,然后再引導學生對概念的內涵進行剖析,輔以針對性練習就可較好地促進學生掌握概念。以《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中“雜交育種”的概念的探究,教師先以古代“選擇育種”的方式作為鋪墊引導學生分析其缺點,然后以幻燈出示案例,引導學生合作討論如何才能得到矮稈抗病的優良品種并繪制育種過程的遺傳圖解,在次基礎上引導學生總結“雜交育種”的概念,教師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給予補充、點撥,然后再以袁隆平雜技水稻的案例說明其在農業中的應用。

  四、反思教學評價,樹立學生學習自信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評價一直沒有得到重視,很多教師都習慣了以成績來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評價,而忽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從而讓一些學生失去了學習自信。其實,課堂評價并不是要對學生做出“優”或“差”的評斷,而是要以評價為手段,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取長補短。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反思評價,教師定要明確評價的作用,根據學生的實際而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然后展開評價。

  如教學中將學生分為A、B、C 三層,然后再結合層次學生的基礎知識結構和學習方法等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如C 層學生基礎較差,在預習中該類學生完成預習題只要達到60 分,教師就可給其加分,而B 層和A 層則要分別達到70 分和80 分才可加分。這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得到教師的關注,其學習自信得到提升,學習會更加積極。

  教學理念是教學實踐的指導,在高中生物教學實踐中,只有樹立學生發展的意識,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中通過對教學流程和教學方法的優化,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反思評價而建立科學、系統的評價方案,樹立學生的自信,這樣才能讓生物教學得到不斷發展,學生也才能在這樣的課堂中更好地構建生物知識,得到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全華.教師反思時認知沖突的生成途徑[J].教師教育研究.20xx(04)

  [2]張樂.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助推器[J].教育探索.20xx(05)

  [3]石兆勝,劉力.如何實施反思性教學[J].當代教育科學.20xx(19)

  [4]葉國坤.對反思型教師教育的認識與思考[J].教育探索.20xx(05)

高中生物論文12

  在現行的江蘇省小高考和高考生物試卷只有單選、多選、主觀題三種類型,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也采用上述幾種題型對學生進行訓練、但是經過筆者的多次嘗試,發現判斷題這種題型在平時訓練中不失為一種妙招,它有著選擇題和主觀題無法比擬的優點,只要教師能合理、靈活地運用判斷題,將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判斷題的特點

  1、身材小,容量大

  生物試卷中的選擇題和主觀題往往需要一定的篇幅,而判斷題則不然、例如:藍藻屬于自養型的真核生物、就這么短短的一句話,就是一個判斷題、要做對這個判斷題,學生要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養型,什么是真核生物,并且要了解藍藻的結構特征和生活方式、真可謂“小身材,大容量”!

  2、耗時短,知識點廣

  根據筆者在課堂教學中的觀察和記錄,成績中等的學生3分鐘能做15個左右的判斷題,但是只能做4個左右中等難度的單選題,2個中等難度的多選題、而且多數單選題和多選題的4個選項是圍繞著一個知識點展開的、例如:下列選項中,屬于動植物細胞共有的糖類是A、淀粉、脫氧核糖、乳糖B、葡萄糖、淀粉和果糖C、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D、麥芽糖、果糖、乳糖這個題目就是圍繞著糖類展開的,涉及的知識點非常狹窄、但是判斷題就不一樣了,每句話都可以成為獨立的一個判斷題,例如:蛋白質區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物質跨膜運輸中需要載體蛋白的一定是主動運輸、因此,在短時間的限時訓練中,判斷題所能涉及的知識點不是單選題或者多選題可以相提并論的,主觀題就更望塵莫及了、

  3、本領大,識錯率高

  與選擇題相比,做判斷題有利于教師更準確地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消除知識的盲區、可能有人會認為,判斷題不就是選擇題中的一個選項嗎?做選擇題也能發現學生的錯誤之處、其實不然、例如:下列關于細胞中化合物的敘述,正確的是A、膽固醇和磷脂屬于脂肪,都是細胞膜的組成成分B、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屬于蛋白質,都能促進細胞生長C、淀粉和糖原屬于多糖,都是細胞內的儲能物質D、DNA和RNA屬于核酸,都是細胞內的遺傳物質這個題目在筆者任教的一個選修班中,正確率達到了85%以上、但是在講評試卷的過程中,筆者提問了好幾個做對的學生,發現對于B、D選項為什么錯,這些學生一知半解,甚至有人回答因為C肯定是對的,所以選了C、其實這種現象的出現并不是偶然的,在平時的訓練中多次發生、這是由于受了單選題題型的限制,學生清楚地明白4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所以會選擇最保險的選項、如果只看正確率,不追根溯源,教師就很有可能會錯過這類題目的講解,日積月累,就會存在一大批學生對很多知識點存在疑惑、這也就是為什么看似之前已經做過的題目只要稍加修改,就會有很多學生栽跟頭、筆者在另外一個平行班把這4個選項拆分成了4個判斷題,發現正確率大大降低了,而且非常容易就能發現學生的錯誤主要集中在對“生長激素和甲狀腺激素屬于蛋白質,都能促進細胞生長”、“DNA和RNA屬于核酸,都是細胞內的遺傳物質”這兩句話的判斷上、這樣一來,教師在講評的時候就會有的放矢,不再錯過;學生也可以徹底的弄明白到底錯在何處、這就是判斷題和單選題相比的優勢所在、

  4、解題速度快,個體差異小

  由于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解題速度是不同的、但是這一差異在做判斷題時是最小的,做選擇題、主觀題會增大、以做20個判斷題為例,筆者發現最快的和最慢的學生耗時相差1分鐘左右、以做5個多選題為例,最快的和最慢的學生用時會相差一半、最快的學生做完之后就會出現相對較長的空白期,無所事事,如果當堂訓練以多選題為主的話,積少成多,學生會浪費很多寶貴的課堂時間、

  二、如何用好判斷題

  判斷題具有以上這么多的優點,那是不是意味著教師可以隨處、隨時使用判斷題呢?不可否認,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判斷題也不例外、比起選擇題、主觀題,判斷題也有很大的'不足之處,比如:大多數的判斷題是基于簡單或者中等難度的知識點設計的,不可能像主觀題那樣構建新穎的題干信息,然后再設計一連串相關的小問題,環環相扣,剖析知識點、因此判斷題不可能完全取代選擇題、主觀題、教師要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環節靈活運用判斷題,才能使其發揮作用,提高教學效率、

  1、適時代替默寫,有效防止厭學

  本校生源在本市只能算中等水平,而選擇物生的人數又非常多,因此物生班中的學生總體學習能力并不強,而且有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主動性較差、在這種情況下,新授課結束后適當的默寫是必不可少的、可是,默寫次數少了,學生基礎知識不夯實;默寫次數多了,學生反感,甚至會有一部分學生出現厭學情緒、而解決這種矛盾的方法之一就是部分內容以判斷題的形式代替默寫、例如: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這個默寫填空,教師完全可以改成判斷:占細胞干重最多的元素是O、相比較默寫填空而言,學生一致反映,更喜歡做判斷題、形式雖不同,但最終的結果是相同的,既夯實了學生的基礎,學生又不反感,一舉兩得、

  2、適當改變要求,實現分層教學

  學生的認知水平存在差異,教師可以把判斷題適當處理,從而實現分層教學、例如:固定化酶需要適宜的溫度、pH以及一定的營養物質、如果是在新授課結束之后做這個題目,對于成績中下等的學生,可以只要求他們判斷正誤;對于中上等的學生,可以進一步要求改錯、這樣對于中下等的學生降低了要求,有利于他們達成任務,建立信心、對于中上等學生,提高了要求,有利于他們吃透當堂課的教學內容、但如果是在高三階段做這道題目,則可以做出相反的要求、因為中下等學生要達B級,到高三階段就必須要把這些知識點吃透,而中上等的學生到高三時對于這種難度的題目基本都已沒有問題了、另外,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難度的判斷題,因地制宜布置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完成,再利用微課等新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課后自己校對、通過對判斷題的不同處理,可以和不同階段的教學、不同認知結構的學生有機的結合起來,實現有效的分層教學、

  3、適當重組知識,實現滾動教學

  高三復習時,最怕出現的問題是遺忘、當復習必修2的時候,必修1已經遺忘;當復習果酒果醋的制作時,酵母菌的呼吸作用類型已經模糊了……這往往會給教師和學生帶來極大的挫敗感,不利于復習的順利推進、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精選一些不同章節的判斷題,通過打亂順序,重新排版,在課堂上進行限時訓練、或者在復習某一章節前先把相關的知識點編制成少量的判斷題,要求學生在課前完成、例如在復習果酒果醋的制作時,教師可以編制以下幾個判斷題:(1)酵母菌、醋酸菌都屬于真核生物、(2)酵母菌無氧呼吸產生乳酸、(3)果酒發酵后期擰開瓶蓋的間隔時間可延長、(4)果酒的制作過程是在缺氧條件下,而果醋整個制作過程一直處于有氧條件下、(5)制酒時若發酵液表面出現菌膜,最有可能是發酵裝置漏氣、(6)葡萄糖在線粒體中徹底氧化分解叫有氧呼吸、這6個判斷題,學生1分鐘就能完成,這樣的滾動教學不但可以減少學生對知識的遺忘,還可以實現知識的遷移,加強知識點之間的內在邏輯性,系統性,有利于實現知識的融會貫通、

  綜上,判斷題作為一種輕巧的題型,在高中生物教學尤其是復習階段,能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當然,判斷題并非靈丹妙藥,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合理設計、科學運用,以起到事半功陪的作用。

高中生物論文13

  一、高中生物教學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缺乏問題及解決對策

  情感態度價值觀缺乏是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由于情感態度價值觀自身存在著復雜性和內隱性的特點,使得教師在講授生物學知識的時候,很難發現隱含于教學內容背后的情感素材,而沒辦法自然而然地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其次,由于現存的高考制度,使得應試教育占主導地位,教師片面追求升學率,把分數的高低作為衡量教學質量和學生好壞以及學校辦學水平的唯一標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只注重知識目標的實現。雖然近些年來隨著教學條件的改善(實驗儀器的配備、實驗設施的完善),教師也開始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是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教學目標依舊還缺乏足夠的重視。

  我國在20xx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中確定義務教育階段生物學課程的教學目標分為知識、能力以及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其中,強調指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新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重大課題。因此,要求教師加強對教材和《生物課程標準》的研究,在學生掌握生物理論知識體系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教材及一切教學資源中特有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素,時刻注意將鮮活的社會生活引入課堂,并結合當前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及認知需要,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價值觀念的培養。

  面對如何解決高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缺乏的問題,世界各國的教育家和學者都曾有過自己的論述。其中法國教育家讓·雅克·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在他的教育著作《愛彌兒》中提出“自然教育”(Nature Education)的思想。所謂的自然教育就是要服從自然的永恒法則,聽任人的身心的自由發展。他主張在自然教育的青年期(15~20)即高中階段,要進行道德情感教育,其作用是促使人的心中產生善良、博愛、憐憫、仁慈以及所有一切自然而然使人感到喜悅的溫柔動人的情感。他認為道德情感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培養善良的情感、正確的判斷以及堅強的意志。受盧梭自然教育思想的啟發,并結合生物學科的特點,試圖將盧梭的自然教育思想與高中生物教學相結合,來解決教學過程中情感態度價值觀缺乏的問題。具體提出以下三種方法:情感感染、哲理點撥和知識啟發。

  二、用情感感染學生

  用情感感染學生就是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氛圍,讓學生親身體驗,并將自己的情和他人的情相融合,以達到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目的。盧梭自然教育中強調青年期要進行道德情感的教育,他說孩子的第一個情感是愛自己,通過第一個情感愛自己產生的另一個情感就是愛他人,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和體會他人的情感,這樣就產生了最初的道德情感同情心。生物學是一門對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進行研究的科學,它所研究的'對象是有生命的生物體,所以生物教學必須充分揭示生物的生命活動規律,才能使學生正確理解生命活動過程,從而學好生物學知識。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可以用情感感染學生的方法滲透盧梭的道德情感教育進行教學。例如講“減數分裂”這節課,當講到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然后受精卵在母體內發育成胚胎最終形成新個體時,教師就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孕婦及其日常生活的視頻,視頻中伴著清脆的啼哭聲,一個健康可愛的寶寶誕生了,隨后老師問同學:寶寶的健康是誰給予的?大家的健康是誰給予的?此時學生們都會異口同聲的說“:寶寶的健康是他們的媽媽給予的,我們的健康是我們的媽媽給予的”.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和回答問題感受到生物科學中蘊含的極其豐富的人類情感,理解生命的來之不易、生命的美麗和母親孕育的艱辛,領悟對父母應有的感恩之心。如此不僅培養了學生珍愛生命、關注健康的情懷,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三、用哲理點撥學生

  用哲理點撥學生就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分析,最后學生得出自己的觀點。以達到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盧梭反對經院主義教育,也不提倡對學生進行“填鴨式”的知識灌輸,他強調教育應該注意學生的感覺,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生物學需要從生物進化和生命活動內部的矛盾對立統一的角度來介紹生物體,體現生命是運動、發展和變化的;需要從生命現象的普遍聯系角度來介紹生物學知識,體現生命現象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約、辯證統一的。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可以用哲理點撥學生的方法滲透盧梭的道德情感教育進行教學。例如講“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節課,在分析生態系統自動調節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狼不僅吃羊,同時還傷害人類,但人類卻不能將其趕盡殺絕,而只能控制它的數量,因為狼是生物鏈的一部分,對維持生態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這樣就使學生懂得了用辯證的思維去分析、解決問題,不僅讓學生樹立了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同時還使學生從內心中珍愛自然,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觀念,實現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

  四、用知識啟發學生

  用知識啟發學生就是教師時常給學生介紹一些有關生物領域最前沿的知識,來啟發學生崇尚科學、追求真理,以達到培養學生敢于探索的精神和不斷創新的意識。盧梭反對封建教育的照本宣科以及對孩子的強制性,強調應尊重孩子的自覺性,提倡自由的發展。他主張應該按照孩子的天性,對他們進行啟發式教育。生物學是關系到人類生存與發展的重要學科,開辟了一些新領域(基因工程、分子生物學等),獲得了許多新成就(如結晶牛胰島素的人工合成、人的基因在煙草植株中的表達等),而且這些領域的許多研究成果都造福于我們人類。因此在高中生物課堂中,教師可以用知識啟發的方法滲透盧梭的道德情感教育進行教學。例如“內環境穩態的重要性”這節課,教師在講述血液循環時,可以向學生介紹造血干細胞和干細胞的研究以及“干細胞工程”如何造福我們人類等相關知識。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到學習生物學知識是有用的,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生物科學的價值,生物科學和技術的性質,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上關心我國生物資源,熱愛家鄉,熱愛祖國,增強振興中華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提升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感,進而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小結

  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盧梭自然教育思想來解決情感態度價值觀問題是教學的一

  種創新,是對課程改革中所提倡的素質教育的呼應,不僅有助于生物課堂教學,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正確的態度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諧的發展。然而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自然教育思想是一個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和創新的長久過程,目前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要求高中生物教師必須具備自然教育理念,熟悉自然教育方法和目標,善于開發和利用生物教學中的自然教育資源,采用合適的方式和方法在生物教學中滲透自然教育。

  當然,生物教學中滲透自然教育的途徑也不局限于本文所討論的方法,還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高中生物論文14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我國教育教學的改革與發展,高中生物教學也出現了生機勃勃的景象。本人在新課程改革的這種新的教學形勢下,通過自己的教學實踐探索,對高中生物教學進行了研究和分析。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探索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感覺到在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中生物教學對教師和學生要求越來越高。如何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在不增加學生學業負擔的情況下完成繁重的課程任務且課堂教學模式能夠為學生所接受,已成為我們高中生物教師迫切解決的問題。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很多學生學得苦,老師教得累,卻沒有什么效果。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只能是優化我們的生物教學結構,達成有效教學的目標。

  一、教學中時常遇到的的問題

  傳統的應試教育下的生物教學課堂,教師認真履行"傳道授業解惑",在課堂教學中總是擔心某些知識點講不到位,講不透,總是力求"面面俱到"。一節課45分鐘,教師滔滔不絕,情緒高昂,充分利用了分分秒秒,知識點一個不漏,還配以大量的習題進行"針對性訓練",自認為是一節很成功的課堂教學,但教學結果卻不盡人意。另外,在讓學生獨立思考和小組討論及讓學生探究學習的把握上不夠準確到位,導致學生沒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怎么能在小組討論中提出自己的見解呢?有些教師為了體現自主學習的新理念,營造寬松民主合作的教學氛圍,往往只注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甚至對任何學習內容都讓學生"探究",一上課教師就組織學生自學小組討論等。結果浪費了大量的時間,什么也沒探究出來。

  二、具體的生物教學策略分析

  下面本人結合"DNA分子的結構"一節,談談高中生物教學的幾點建議。

  1、巧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學習興趣比智能更能促進學生努力學習,提高學習成績。教學情境的創設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好方法。學習興趣首先產生于好奇心。對于學生而言,好奇心大多源自一定的生活情境。通過巧妙的創設教學情境,能夠極大的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DNA分子的結構"一節,教材介紹科學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歷程,并逐步呈現DNA雙螺旋結構模型的要點。在學生了解DNA雙螺旋結構模型構建歷程的基礎上,以簡潔的語言、圖文并茂地概述了DNA分子的結構特點,并通過課后實驗讓學生動手嘗試建構DNA雙螺旋結構模型。如果教師把這段科學史作為一種附加性的知識內容以"講故事"的方式進行教學,這只能讓學生簡單地了解這些"歷史",教學效率是極低的,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通過展示生活中學生熟知的熱點問題,關于"親子鑒定"的圖片及文字來創設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1)親子鑒定是鑒定體內的哪種物質?(2)為什么通過DNA的鑒定能夠鑒定親子關系?(3)DNA具有怎樣的結構使它適合作為遺傳物質?通過這一系列問題串即復習前面知識,同時又引出本節課題"DNA分子的結構"。

  2、巧設知識情境,促進學生聯想發散

  學生的學習過程是一個新、舊知識與技能相互作用的過程,是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與技能不斷獲取新知識、獲得新能力的過程。教學中教師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與技能,由舊知識的的擴展引出新問題創設新情境,讓學生感受這種知識產生、發展、變化的過程,這不僅讓學生對新知識、新觀念進行構建,而且也使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得到完善和發展。

  在"DNA分子的結構"一節,本人通過引入課題后,提出問題:(1)DNA分子的`組成單位是什么?(2)每分子脫氧核苷酸由哪幾部分組成?(3)堿基的種類有幾種?用什么字母表示?(4)脫氧核苷酸如何構成脫氧核苷酸鏈?通過上述問題帶領學生復習有關DNA的基礎知識,并通過多媒體課件介紹富蘭克林和威爾金斯得X射線衍射技術以及美國著名化學家鮑林搭建模型方式研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讓學生嘗試利用已學過的知識和教師提供的知識,并利用手上的模型元件進行聯想發散,嘗試構建DNA分子結構模型。

  3、利用問題設計,實施有效學習過程

  學生的主體要依靠教師主導,教師主導巧在引、妙在導,把學生的學習心理調節到最佳狀態,激起求知欲。理科學習和研究的特點要在日常課堂上體現,如分析數據、歸納演繹、對比、推測等科學方法,這些能力培養正是創設情境的一種途徑。讓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學到認識事物的方法,提高綜合能力。 在"DNA分子的結構"一節,找出不同小組針對建構模型進行交流,并指出面臨的問題:(1)兩條鏈位置關系如何?(2)兩條鏈又是怎么聯系在一起的呢?(3)堿基之間又是怎么配對的呢?引起學生思維,并通過展示奧地利科學家查哥夫的不同生物來源DNA堿基分析數據提出問題:(1)DNA分子含有哪幾種堿基?(2)生物體內DNA含量有何特點?(3)同種生物不同部位及不同種類生物體內DNA含量有何特點?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問題:為何A=T,G=C,堿基如何配對?通過層層提問,將DNA的結構特點逐步總結,使學生在不斷的思考中獲得知識。

  在生物學的教學中如果我們把科學史所蘊含的科學探究方法等教育素材挖掘出來,加以整理、轉化,使它做為教學內容的一個組成部分,做為能力培養的載體,融入教學內容之中,設計成為科學性、啟發性的探究性問題,就能夠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進行基于資料的分析探究活動,便能讓學生沿著科學家的思維發現知識,幫助學生實現了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展極大的增加了教學的有效性。

  三、生物教學應該注意的問題

  鑒于以上諸多問題,我們在授課時要課程教材的特點,合理安排課程,簡單歸納如下幾點:

  1、設置問題

  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圍繞著重點和難點,有目的的設置問題創設問題情景,在教學過程中用問題激發學生探索的欲望,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成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活動,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了他們的各種能力,也提高了其思維的敏捷性。

  2、合理取舍,適度整合,避免過度擴張,保證完成規定的教學內容

  新課程標準対原教材內容進行了合理的取舍和整合,教師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把握主干知識,去掉細枝末節,切莫為了將知識點將透徹講到位"深挖井",將以舍棄的舊知識甚至于將某些大學課程中的知識加進教學過程中,這種過度擴張不僅使我們無法在規定的課時內完成教學任務,也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宗旨。

  3、選擇合適的教輔資料

  為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選擇一本合適的教輔資料也是很有必要的。但在選擇資料時要特別注意,第一選擇的資料內容要系統,能將課本只是歸納總結,便于學生課外復習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第二要能對重點和難點知識進行精細講解,以使學生能準確把握。第三題量少而精,避免題海戰術,避免學生因大量做題而沒有了充分思考的時間。

  總而言之,在教學中只有采用了正確的方法才能增強教與學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和積極性,提高教學效率,有效地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保證學生能夠正確的領會和系統掌握知識、技能和技巧,實現新課改目標。

  參考文獻:

  [1]汪忠,劉恩山.生物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xx

  [2]余偉.創新能力培養與應用教程[M].北京:北京航空工業出版社,20xx

  [3]王仁君.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教學與管理,20xx,1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普通高級中學生物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

  [5]肖有明.新課改形式下生物教學中科學素養的培養探討[J].中學生物學,20xx,07

高中生物論文15

  摘要:廣大教師要在新課程體系下順利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教學目的,就必須首先從自身做起,轉變觀念,同時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并采用實驗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先進、高效的教學手段,科學、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生物;新課標;有效教學;實驗

  《全日制義務教育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頒布之后,對初中生物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未能明確和深入。

  筆者從事初中生物教學多年,對于如何在生物課堂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實踐能力等有自己的一些看法,愿與同仁們分享。

  一、教師必須改變傳統教學觀念,多做教法探索

  新課標對生物課程的實用性要求加強,對教師的教學、實踐以及應變能力也提出了新的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教師必須深入鉆研教學理念,找到一些新的方法來適應這些要求與變化。

  筆者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就適當地改變了教學流程的具體實施。

  比如,對于課前提問,筆者特別將它細分為復習提問和預習提問兩大方面。

  復習提問是對之前學習的課程內容的回顧和擴展,考查的是學生對之前學習內容的吸收情況以及課后獨自探索的成果;預習提問則是筆者在上節課程結束前根據新課程標準,對接下來要講授的內容規劃了提問的大致方向和可以適當了解的趣味知識。

  這兩種提問的設計加強了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的意識。

  在此基礎上,教師還應注意將多種教學方法相結合,比如,將比較教學和輔助工具教學相結合,將提綱教學法、引導教學法和伙伴教學法相結合等。

  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適當調整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每一節課都感到新鮮、有趣,又能將知識點較好地消化吸收。

  二、教師要從多方面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一)創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學生都有過這樣的經驗,如果一門科目的教師十分和藹或是幽默,就會對這門科目產生興趣。

  所以,作為教師,要努力拉近與學生的情感距離,讓學生可以通過教師真誠的關心和貼心的關注感受到師愛。

  當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信任與期望、尊重與體諒,自然就會信賴這位教師,從而積極地投入到該門課程的學習中去。

 。ǘ┮朴靡蓡柦虒W法

  質疑精神是人得以進步的重要因素。

  對于學生來說,學習過程中的“疑”是促進其產生學習興趣、提高其學習能力的基礎。

  所以,作為教師,應該學會捕捉教學中的“疑”,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求知欲。

  設置疑問的教學手段在導入新課階段是非常實用和有效的。

  比如,在學習“裸子植物”時,筆者就講了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松樹與楊樹、杏樹、桃樹的童話故事,用故事暗示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讓學生急于詳細了解故事情節發展的真正原因,從而激發學生積極地進入知識點的學習中去。

 。ㄈ┡c生活實際相結合

  生物學科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但是初中生學習生物,往往有種陌生感,甚至會產生“學生物有什么用”的疑惑。

  此時,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把生物書本上的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自然就會激發出他們對生物學科的`興趣。

  比如,可以把科學家通過研制“生物導彈”治療肝癌,從而有效地延長了患者壽命的新聞講給學生聽,讓他們了解生物技術的神奇,自然產生學習的興趣。

 。ㄋ模┳寣W生多動手、多實驗

  新課標中特別強調了生物課教學中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而能夠動手實踐也是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

  因為初中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的年齡階段,實驗過程中發生的事物的形、態、質的變化,能夠充分刺激學生的感官,讓他們對其產生興趣,進一步研究生物、利用生物,并從生物學習中體驗到生活的樂趣。

  (五)充分利用多媒體

  多媒體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通過立體的、多方位的影像呈現,充分刺激了學生的感官。

  在生物課堂教學中,多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景,呈現相關知識點,能夠擴展學生的視野,使他們感受具體的畫面,受到聲音的感染,從而激發求知欲望,使其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三、結語

  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要想教好初中生物這門課程,就需要轉變自身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針對學生特點,多方位激發其學習生物的興趣。

  只有將二者結合,才能有效提高生物學科的教學質量,全方位提高學生的素質及能力。

  參考文獻:

  [1]張立彥。淺議初中生物教學的方法[J]。教法研究,20xx(18):55-57.

  [2]彭曉亮。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探索與實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xx(7):60.

  [3]李玉玲。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學習興趣培養[J]。教育教學研究,20xx(8):186-187.

  [4]趙國華,王玉珍,趙文英。多媒體技術在生物化學教學中作用的分析[J]。教育探索,20xx(8):130-131.

【高中生物論文】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論文11-25

高中生物論文05-24

對高中生物新課改的體會論文04-27

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探索論文05-04

高中生物教學合作之我見論文05-03

高中生物備課方法論文05-03

高中生物中的對比教學論文05-03

高中生物理實驗探究論文05-05

高中生物有絲分裂特征及意義論文05-04

普通高中生物教學的體會論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