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初中生物課堂中教育智慧的滲透論文
一、營造和諧師生關系
如果教師能夠把學生當做朋友,尊重學生的個性與人格,給予學生多一分關愛和溫暖,那么,師生關系就會多一分融洽。在平時的接觸中,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尊重、信任每一位學生,常與他們溝通,與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課堂教學朝著良好、健康的方向發展,使學生朝著文明、民主的方向發展。
二、保持快樂和寬容的心態
快樂是一種能力,能夠把笑聲帶給別人的人,他本身就有一種能力,叫感染;喜歡把痛苦帶給別人的人,他也有一種能力,叫傳染。教師面對的是一群正在成長的學生,他們需要在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學習、成長。可以說,犯錯是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必然障礙。學習本來也是一個不斷犯錯、不斷糾正、不斷成長的過程。如果教師不能容忍學生的錯誤,就相當于剝奪了學生成長的權利。因此,在學生犯錯之時,教師應先冷靜下來,然后深呼吸,三思之后再做決定,切勿讓望生成才之心沖昏了頭腦。
三、制訂適當的懲罰措施
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藝”,表揚、批評、獎勵、懲罰……什么都應該有。沒有懲罰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它與賞識教育一樣,都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激勵和鞭策手段,是制止學生某種行為的強制性糾正行為,是在學生身心完全能夠接受的前提下采取的教學措施。恰當的懲戒,能使犯錯誤的學生懂規矩,從而在正確的人生道路上健康成長。因此,教師必須正確認識和使用懲罰,勇敢地行使手中的懲戒權力,斧正學生的錯誤,才能使教育懲罰發揮不可或缺的積極作用,為學生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每當學生犯錯時,有些教師總是疾言厲色,大聲呵斥,甚至實施體罰,似乎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記住這次錯誤,以后不會再犯。可是,教師們,你們聽過學生內心的吶喊嗎?假如教師沒有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沒有傾聽學生的聲音,而是僅憑自己的主觀判斷,讓學生寫保證書、罰站、罰抄,那么會給這位學生的心靈造成多大的傷害?作為一名教師,要時刻從“順從人性,培養個性”的理念出發,懷著對學生深切的愛,把教育和人的自由、尊嚴、幸福、終極價值緊密聯系起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每位學生都感到生命的價值和生活的樂趣,讓每位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的發展。教育方式是多樣的,采取哪種方式來處理師生關系、解決師生沖突,均反映出教師的智慧,它能發展學生的探索求異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只有重視學生,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方法入手,多給學生創造動手的機會,多創設探究思維訓練的情境,才能使學生從枯燥的初中生物教學中解脫出來,主動獲取知識,在理解的基礎上完善生物學知識體系,使探究性實驗教學充滿活力。
【初中生物課堂中教育智慧的滲透論文】相關文章:
在課堂中滲透道德教育04-29
情感在音樂教學中的滲透教育論文05-04
德育在《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5-03
職高英語課堂中如何滲透德育的教育學論文05-02
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與感恩教育感悟的論文05-02
環保意識在化學教育教學中的滲透論文05-03
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論文05-02
在化學教學中滲透人文教育論文05-04
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論文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