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論劉亮程散文創作的審美內涵 畢業論文
試析劉亮程散文創作的審美意義
·· 江春麗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中文系,廣東揭陽522000)
摘要:劉亮程的散文呈現了一個生命、鄉土和歷史意識缺失的文化語境,但可貴的是它同時也帶給我們一種精神的安慰,一種靈魂的呼喚。透過劉亮程的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我們看到了一顆樸素細微的心靈在執著而孤獨地追尋生存、活著的意義。本文通過解讀文本,試著探析劉亮程散文創作的審美意義。
關鍵詞:《一個人的村莊》;靈魂;詩意;家園
面對人們的浮躁、冷漠與無情,劉亮程深感傷痛卻無能為力,寫下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表達的是一種孤獨的精神追尋。換言之,劉亮程不滿于人們的精神缺失,他在尋求詩意地回歸人類的精神家園。他那些獨特而超越時空的生命體驗是渴望生命自由的自然流露,那些零零散散出現的關于生與死、時間與生命、存在與虛無的思考,正是一顆樸素細微的心靈在執著而孤獨地追尋生存的意義、活著的意義。對讀者而言,這既是一種精神的安慰,更是一種靈魂的呼喚。
探析劉亮程散文創作的審美意義,首先看到文集中蒼涼的文字呈現了一個生命意識、鄉土意識和歷史意識缺失的文化語境。
一、生命意識的缺失
劉亮程往往通過平平淡淡的話語來揭露人的自以為是和一味追求物質享受的幼稚無知。他的文字中很多生命不被尊重,弱小者往往備受欺凌。同樣是人的馮三被當成工具使喚,同樣是生命的動植物連生存、繁衍后代的權利都被剝奪。人隨意改變樹的長勢甚至命運,雜毛黑狗因看不了門而被扔掉,小黃狗一抱回家耳朵就被剪成三角形,只因“耳朵長大了耷下來會影響聽力”……本是眾生平等,人卻肆意蹂躪生命,總以為動植物的一切必須接受自己的安排。一條稱職的好狗得洞悉人情世故、受人擺布,但“狗一老,再無人謀它脫毛的皮,更無人問津它多病的肉體”。狗的一生,寫盡弱小生命的滄桑!這是人自私自利、自以為是所制造的悲哀。更令人觸目驚心的還有《野地上的麥子》,文中質樸無華的描述,深刻地揭露了人不顧牛的傷口如何疼痛難耐,只管把牛當工具使喚,甚至為達目的竟不惜放火奪取牛的生命這一殘酷面目!曾聽說牛一出生就流淚,我不知道牛為什么流淚,但牛會流淚卻讓我想起了人對牛所做的一切。人一味地盤剝和利用自然,是因為沒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價值。倘若人能正視和善待生命,用愛去維護一切生命的尊嚴,我想作者將無須因同情和關注弱小而身心備受煎熬了。
二、鄉土意識的缺失
劉亮程的筆下,許多人數典忘祖,漠視故鄉,羞于公開自己的生源地。本來“農村是每個中國人的老家”,生于斯長于斯的人們對于鄉村應當有著一種難以言傳的感恩和熱愛!但是,隨著城鄉距離的拉大,繁華和物欲的誘惑,落后和貧苦的逼迫使人們紛紛逃離家鄉。作者曾借馮三的口說:“村里有點本事的人都搬走了,到外面干大事情去了,剩下些沒出息的。”雖然中國人向來安土輕遷,除非萬不得已,不然不會輕易丟掉自己的家鄉,但我們卻看到許多農民還是費盡心思往城里奔。正如《有人死了》中所描述的,進城已成為多少人的強烈愿望!一戶戶農民,靠著四處托朋友、找親戚,一步步走近城市,最后徹底扔掉土地變成城市人。然而,這是一種“無根”的選擇,當有朝一日他們成功地進入城市實現了家族的興旺時,“城里的鄉下人”這一尷尬地位便形成。浮萍般四處漂流的生活也正開始,荒涼必將步步逼近,因為他們已徹底失去了自己的家園、失去了自己的“根”。劉小楓在《詩化哲學》中闡述“荷爾德林的預感”時也說了,人一旦“離開了自己的家鄉,陷入無家可歸的狀態”、“有如孩兒失去了母親”http://salifelink.com/lunwen/ 中國大學網論文頻道
【論劉亮程散文創作的審美內涵 畢業論文】相關文章:
劉亮程:野地上的麥子07-11
論審美經驗中的距離問題05-01
論諸葛亮作文10-06
論諸葛亮高二作文800字(精選17篇)12-18
畢業論文:論《圍城》中的知識女性形象 -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11-23
小臺燈“亮亮”作文04-11
答劉競,答劉競張籍,答劉競的意思,答劉競賞析 -詩詞大全03-13
一程山路作文12-09
卜算子程垓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