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育論文
情感是人對待周圍現實和對待自身態度的一種穩定而持久的體驗。美術是人類情感的溫床,是情感交流的場所。從某種程度上說,情感是美術教育的核心──美術教育即是情感教育。
筆者認為,以小學美術課堂教學活動為載體,多點整合,多層推進,能有效加強情感教育,長足促進學生健康情感的發展。
一、引導賞析,激發情感。
情感,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所以,教師要善于采取靈活有效的策略,積極創設生動真切的情境,用真情去撥動學生內心的情感之弦。
如,一身廚師打扮的教師在大屏幕上展示“今日的菜譜”(人教版小學美術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上冊,以下簡稱人教版二上),面對色彩繽紛、形狀奇特、構思巧妙的各種菜肴、點心和水果拼盤,學生仿佛一下子走進了神奇美妙的菜譜世界,目不暇接,贊不絕口。教師趁熱打鐵,引導學生暢談菜譜之美,交流欣賞感受,有效激發了學生對各式菜譜的濃厚興趣,為課堂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作了成功啟動和必要鋪墊。
又如,教師為了加深學生對中國畫形式美的感悟和認識,激發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的積極情感,在指導學生欣賞山水畫大師李可染先生畫的《萬壽山諧趣園》(《水墨游戲──園林》江蘇版第9冊)時,采取對比觀察的教學策略,注重對中國畫形式要素的分析與探尋,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如,金秋時節,孟河鎮苗圃運來了數百盆品種多樣的菊花,把校園裝扮得格外亮麗。教師臨時增加了幾節室外寫生課。一次,教師建議六年級學生分組選一兩盆自己喜歡的菊花,先仔細觀察,再用恰當的詞句來夸夸菊花的美麗,并用自己最喜歡的方式來談談自己的感受。隨著賞菊活動的深入,學生的情感如泉水般奔涌而出,情之所至,妙語連珠。其中有一組學生別出心裁地用“改詩、一人吟誦一句”的方式,大膽表達了自己真切的感受:“吾家洗硯池邊菊”“個個花開淡墨痕”。對此,教師由衷地大加贊賞,學生更是眉飛色舞,賞菊的興趣更濃了。
二、巧用資源,體驗情感。
如,筆者在《紙風鈴》(人教版一上)和《會搖的玩具》教學中,啟發學生思考解決“如何將線穿過紙杯底、不讓杯子上下移動”和“怎樣讓紙圈搖起來”的問題時,請那些通過自主探索、獲得成功的學生做“小老師”,讓他們拿著自己的“杰作”上臺,為大家示范、講解。由于教師巧妙利用了課堂教學活動中的生成資源,在使學生體驗到了大膽探索、相互學習而取得成功的快樂和自豪的同時,難題也迎刃而解。
《美術課程標準》指出:“盡可能運用自然環境資源以及校園和社會生活中的資源(如活動、事件和環境等)進行美術教學。”這給師生的美術教學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創造空間。同時,也要求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使用好原有的課程資源,還必須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并加以有效整合、靈活運用。
如課前,教師發動學生收集有關中國古代青銅器(江蘇版第11冊)考古發現、介紹欣賞方法的短文等,在指導學生欣賞青銅的過程中,巧妙引用,幫助學生由表及里地體悟、理解作品的思想,引導學生真切體驗從青銅器作品中表露出的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和拼搏抗爭等積極情感,使之受到了潛移默化的情感熏陶。
如在教學《淅瀝的小雨》(人教版一上)時,恰巧外面下起了小雨。教師就不失時機地讓學生到教室外面去看雨、玩雨。由于教師能根據活動目標和學生需求,采取了靈活務實的教學策略,充分利用了天氣資源。在真實鮮活的活動情景中,學生與雨點們零距離親密接觸、真誠“對話”,所獲得的情感體驗真實、豐富、細膩。這是任何人為的高超手段創設的情境所不能替代的。
另外,我們還要正確對待學生在美術教學活動中不經意犯下的一些錯誤。只要我們多動腦子,這些“美麗”的錯誤就會變成更具影響力、更有利于學生情感發展的生動鮮活的可貴資源。這里面也是大有文章可做的。
三、精心創作,表達情感。
創作出一件美術作品并不是美術創作活動、也不是情感教育的終極目標,而美術創作活動也沒有統一的標準模式。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個人獨立創作、小組合作或師生合作等多種形式的游戲活動,讓學生充分感受不同材質帶來的新奇與樂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
如在師生合作“大閘蟹” (《今天的菜譜》人教版二上)的過程中,師生分工明確,愉快合作。教師以飽含積極求美情感的言行作紐帶,隨時保持與其他學生的“熱線聯系”,多方引導學生大膽思辨,精心創作,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與眾不同的方式來表達內心的真實情感。這樣,學生的情感表達能力得到了大力培養,藝術情感之花也得到了茁壯成長。
在指導學生以《鮮花送老師》(人教版一上)、《媽媽的生日》(人教版一下)等命題畫創作活動過程中,教師采取以情育情、以情促情的策略,先自己講述親身經歷和感受,再引導學生通過回憶思考、小組討論感受老師和媽媽對自己的關愛,然后通過夸一夸、畫一畫的形式來歌頌崇高純潔的師愛和母愛,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對老師和媽媽的尊敬與真摯情感。
同時,教師切實以人為本,采取活化教材、拓展教材、整合教材等多種積極策略,讓教材“站起來”、“動起來”、“唱起來”,大大激發了學生參與美術創作、表現內心情感的興趣。在教《閃光的煙花》、《美麗的印紋》、《魚兒游游》、《繁忙的交通》(人教版一上)和《瓢蟲的花衣裳》、《有趣的半圓形》、《分蛋糕》、《太空里的植物》、《運動場上》(人教版一下)等內容時,教師能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既作線形的深入,又作點上的泛化,把一課內容分成有共同主題統領的幾課時完成,又注重美術與音樂、語文、科學等學科的有機整合。在連續展開的學習活動中,教師采取說一說、比一比等靈活的手段激發學生表達自己情感的熱情,加深對美術符號的特定意義的認識和理解,并發揮想象、大膽嘗試將內心體驗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泥塑或工藝制作等不同的方式加以表現。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把內心情感外化為顯性的物質作品的能力和水平,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創作的快樂,鞏固并強化了自己已獲得的審美情趣和情感體驗。
四、評價交流,升華情感。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必要針對實際情況,積極引導學生在賞析美術作品(包括大師作品、老師作品和學生作品等)過程中,或針對自己與他人的創作情況、參與美術活動的態度、與人合作的精神以及社會上出現的某種美術文化現象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點評等多種形式互動交流,鼓勵學生講出并不斷更正自己的感受,加深學生對美術活動過程、結果的反思和內心體驗,及時梳理自己的情感,建構起新的開放性的健康情感體系,時時增強學生參與美術活動的興趣和自信心,并長久促進學生的健康情感不斷向更高層次發展。
當然,我們還需要樹立大美術教育觀,立足小學美術課堂,積極向外拓展和延伸,大力開發并有效利用各種美術課程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課外、校外美術活動。這樣,課內外相互配合和補充,形成美術教育的合力,以此實現情感教育的多元化目標,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美術課程標準解讀》(實驗稿),尹少淳,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
【美術課堂中的情感教育論文】相關文章:
幼兒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論文04-27
語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論文05-02
音樂教學中的情感教育論文05-02
教學中應向課堂要效益教育論文05-01
學生審美情感美術教育論文05-02
體育課堂中的德育教育解析論文05-02
特殊教育課堂中的教育信息化論文05-02
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情感教學論文05-02
課堂中的插嘴現象論文05-02
中學教育教學中容易被忽視的情感教育論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