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歷史是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也是文科學生高考的一門必考課。要使學生學好歷史、考好歷史,教師必須 注意平時對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
近年高考試題在考查學生所學歷史知識的同時,注重考查學生的學科能力。這些學科能力歸結到一點,即 歷史思維能力。筆者多年擔任高考文科班歷史教學任務,在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提高歷史高考成績上積累 了一些經驗,特寫出以求教于同行。
歷史思維能力是學習、研究歷史問題的能力,它主要包括記憶、理解、分析和應變能力(另外發現問題、 研究問題能力對學生不作要求)。平時注意培養記憶、理解、分析和應變能力,考試時學生就可以取得較好成 績。
一、記憶能力的培養
歷史教材中有大量的知識需要記憶,而學生往往反映“記不住”。我采取以下方法使學生少花些時間多記 一些知識。
首先,要求學生采用分散記憶法。學生往往把某一段教材一次背上七八遍或十幾遍,當時記住了,過幾個 月差不多就忘光。我要求學生分開進行學習:當天看一遍,一周復習一次,
一月重復一次,考試前鞏固一次。 總費時少而記憶的知識多。
其次,要求學生采用趣味記憶法。我傳授一些,也要求學生自己創造一些。如清朝先后12個皇帝在位,時 間跨古代近代兩段,學生往往理不清順序,我要求學生記“努皇順,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押韻上口, 學生念一兩遍就記住。又如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統治時期,當政派別先后為:大資產階級、吉倫特派、雅各賓 派、熱月黨人、督政府、拿破侖等。
我要學生記成“大雞鴨,熱都拿”,派別次序無人再錯。再如黨的十三大 內容要點可記成“一二三,大發展”,即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三步走,溫飽,小康,中等發達目標。
再次,引導學生記憶綱要。先把大量內容歸納為綱要,使用時由綱要再擴展為詳細內容。
如康有為的活動 歸納為“上書、變法、保皇、復古、復辟”5個詞,反映出康有為歷史活動的演變過程。再如美國獨立戰爭經過 ,可抓住萊克星頓槍聲、組建大陸軍、《獨立宣言》發表、薩拉托加大捷、約克鎮戰役和英美和約6件事即可。 記憶綱要也易于了解事物之間的關系。
第四,記憶示意圖。在教學過程中,我先把復雜的歷史問題用示意圖表示,學生易于掌握并記準。例如: 中國共產黨在建國前后各有兩次工作重心轉移,涉及知識很多,我用下列示意圖,并要求學生記憶,效果很好 :
(附圖 {圖})
再如中國古代用人制度變化,我設計成下列示意圖,一目了然,易于記憶。
禪讓制→世襲制→軍功制→薦舉制→士族制(九品中正制)→科舉制。
二、理解能力的培養
理解能力也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基礎能力之一,理解不了也就難以應用。我在教學中注重講清基本的歷史概 念和史學理論,同時注意各學科知識間的滲透,引導學生把前后知識聯系起來分析思考,以激發學生的思維,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