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通用7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論文是討論某種問題或研究某種問題的文章。你所見過的論文是什么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1
摘要:
當銀行和地方政府之間存在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這種關系有助于雙方之間相互促進和發展。地方銀行與政府之間的關系從股份結構上看,要不要政府繼續參與,在當前的金融環境和政治體制下,能否實現地方政府與地方銀行之間的雙贏是需要進行考察和研究的問題。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受到政府干預的情形比較普遍。
關鍵詞:
地方政府;商業銀行;經濟學;金融機構
隨著市場經濟改革機制的不斷深入發展,地方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地方政府應該抓住機遇,彌補中央政府的不足。地方政府要通過各種影響手段獲得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相關的利益,各商業銀行遍布各個鄉鎮。地方上的金融機構要更多體現出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在國家的全局性利益和地方的局部性利益之間要找到屬于自己的利益,為地方的商業銀行改革奠定了基礎。
一、地方政府與商業銀行之間的密切關系
1.商業銀行與地方政府之間關系密切
政府對國有的商業銀行基金進行干預既有歷史的必然性,也有商業銀行發展的需要。地方政府應該根據國內外的金融環境變化,重新界定政府在國有商業銀行發展中的職責,為國有銀行的轉型制造一個獨立的制度環境。地方商業銀行和地方政府之間的關系日益密切。
2.地方商業銀行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地方的經濟發展和財政稅收的改革不斷深化,地方的財政預算大大增加地方政府自主的運用資金的能力,也逐步增加地方的經濟和地方政府發展的管理能力。地方政府需要金融機構為地方性的城市發展建設做出貢獻,地方性的金融機構只有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才能夠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與國有銀行相比,地方的商業銀行在創立之初就有先天的不足。
3.地方商業銀行的主要特點
地方商業銀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商業銀行規模較小、資金不足、商業銀行的網點較少、商業銀行的技術手段比較落后。商業銀行的從業人員素質比較低,嚴重影響到了商業銀行的發展。隨著地方銀行的不斷發展,在地方業務發展中需要依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的資金主要來源于一地方的財政稅收,地方商業銀行需要采取靈活的經營機制。
4.地方商業銀行服務的主要對象是中小企業和廣大市民在不同的地域上商業銀行需要采取了不同的金融手段、辦理不同的金融業務、服務不同的客戶群體,才能夠形成良好的商業文化氛圍。地方商業銀行需要具有較低的服務成本,服務對象多為中小企業和廣大市民。
5.地方商業銀行具有較強的競爭能力地方商業銀行經過幾年的努力已經在市場上具有了較強的競爭能力,但是從目前的問題上來看來地方商業銀行與政府之間有著不可密不可分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是有助于商業銀行競爭能力的提高,同時地方商業銀行促進了地方城市發展。當前的商業銀行和地方政府如何進行密切合作,地方商業銀行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的改革,促進自身競爭能力的提高。
二、政府參與地方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分析
1.針對地方政府參與地方商業銀行的“鞏固論”觀點
鞏固論的觀點認為,地方政府作為利益的主體,對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負有主要的責任,地方的經濟發展客觀上需要地方掌握大量的資金支持。地方政府通過參股、控股的方式對商業銀行進行控制、對地方的商業銀行負責。地方政府可以分擔金融風險,使商業銀行更加具有競爭能力。因此,地方政府對銀行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2.針對地方政府參與地方商業銀行的“擺脫論”觀點
擺脫論的觀點認為,地方商業銀行的產權是地方政府和地方國有企業的。因此,商業銀行的.產權不方便的轉讓和流通。地方商業銀行的結構不合理的,最為直接的表現是地方政府也沒有足夠的財力為商業銀行提供大量的資金補助,又不愿意放棄對商業銀行的控制權利,這使得地方商業銀行在發展上依附于地方政府,管理者由地方政府任命,地方商業銀行沒有獨立的意志,必須要聽命于地方政府。地方商業銀行自己發展的空間很小,受到地方控制和行政干預的地方比較多,最終導致商業銀行缺乏經營能力和自主權,造成地方商業銀行在經營上保守僵化,不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因此,地方商業銀行的經營困境源于其產權,具有很強的局限性。地方商業銀行要求得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要擺脫地方政府控制,走上產權改革的道路,地方政府沒有必要非要做地方商業銀行的大股東。地方政府應該鼓勵地方商業化銀行重新進行重組,使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不斷地進行融合。
3.地方商業銀行具有國家銀行不具有的一些優勢
地方商業銀行了解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降低了企業和銀行之間的不誠信程度。地方性商業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后,能夠很好地對中小企業的貸款進行監督和管理。地方商業銀行能夠減少貸款的風險,地方商業銀行由于出身和身份成了中小企業借款的主要選擇。地方商業銀行使得中小企業自己的貸款不會心存僥幸,不會不歸還銀行貸款。地方商業銀行從管理制度來說機構比較精簡、管理成本較低、沒有不良的貸款、沒有退休人員等歷史包袱。地方商業銀行能夠克服官僚機構的弊端,減少商業銀行經營的成本。結束語商業銀行的股份結構是非常不合理的,政府對銀行的控股和運用政治權力進行強行干涉,嚴重地影響了商業銀行的發展,與此同時要擺脫地方政府的干預是不可能的,政府干預銀行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非常普遍的,地方政府必須要對地方的商業銀行進行干預,才能夠保證銀行的正常運轉,同時商業銀行也只有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才能夠不斷的增強其發展的競爭能力。
參考文獻
[1]李璐.我國商業銀行參與地方政府債券發行的法律規制研究[D].南京大學,2015.
[2]王繼升.地方政府干預對城市商業銀行績效的影響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2
摘要:
隨著我國逐步加強農村建設,社會農村的發展問題有著更多的關注,在新形勢下,農村經濟管理中信息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我國發展農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尤其現如今我國的農村建設仍落后于很多發達國家,所以對于新形勢下信息化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
經濟管理;信息技術;體制;服務
信息化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只有把信息化技術應用到新農村的建設中,才能提高農村經濟管理的水平,保障農村經濟管理的質量,推進農村的經濟建設。
1信息技術的影響
基于互聯網的電子模式已經成為一種流行。互聯網的使用,使企業與供應商,生產商之間通過電子商務實現各種交互。電子商務能突破時間地域的限制,高效的運作模式,對企業的研發,銷售,管理及服務都產生巨大的影響。網上購物,網上銀行,網上銀行等,都是飛速發展的互聯網技術的產物。這些都極大的促進了人們生活中的便利,使人們足不出戶,享受各種服務。信息技術的使用,極大改變了人們的勞動方式。不僅提高了勞動者的勞動素質,也解放了生產力提高了勞動效率。勞動者素質的提高,為信息產業的發展準備了人力資源條件,促使信息產業不斷的發展。這些都間接的將國家經濟推向世界經濟,不斷適應全球一體化經濟發展。
2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農民使用網絡成本過高
由于信息化網絡的使用成本是比較高的,所以一些農民沒有能力支付這些費用。農民自身沒有過高的收入,對一些硬件的設備也是沒有能力維護的,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2.2缺乏健全的網絡配套設施
我國很多地區的信息化網絡設施建立是比較落后的,服務項目也是比較單一的,嚴重影響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農民沒有健全的網絡配套設施就不能及時接收到有效的信息資源。由于信息化技術在農村經濟管理中的應用時間是比較短的,我國缺少這方面的專業人才。農村的經濟管理沒有專業的人才就會降低經濟管理的水平。
3我國農村經濟管理信息化技術應用對策
3.1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
在新農村的建設過程中,信息化的管理是很復雜的,涉及到各級政府,而且是一項巨大的工程。政府在農村的信息化管理進程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的政府應該積極引導農民建立農村基礎網絡設施,建立一些大型的網站,為農村的信息化進程打好基礎。
3.2加強對農民的信息技術培訓
我國農民的文化水平是比較低的,因此應該首先對他們進行信息技術的培訓,使他們學習到基礎的信息技術知識,為信息化技術的工作打好基礎。在觀念方面,農民應該樹立創新觀念,效率觀念,服務觀念,民主觀念,科學觀念,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適應迅速發展的`信息技術。在業務能力方面,也應該會使用電腦,利用電腦和網絡獲得信息,來進行農業的經濟活動。農民具有了一定的信息化技術才能夠更好的進行農業的經濟活動,帶動農業的經濟發展。
3.3制度控制
在農業的經濟管理中建立高層領導負責制,能使領導參與到信息化建設中,能讓領導對農業的信息化建設有一個清晰全面的認識,從而能督促經濟管理工作的進程,增進部門之間的溝通。領導對經濟管理活動有了深刻的認識,能更好的進行決策,保障廣大民眾的利益。在實行高層領導負責制后,領導人會對工作更加負責,對人民更加負責,會積極接受上級和民眾的監督。這種機制的建設,能提高農業經濟過的的管理水平,使農業的經濟的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學,更加的全面,更加的民主。
3.4建立農業信息的數據庫
農業經濟活動是我國的幾大經濟支柱,在我國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發揮信息化技術在農業活動中的作用,建立農業信息的數據庫是最有效的手段。在農村建立了信息數據庫后,就能對不同地區的資源信息進行一個整合和規劃,幫助其科學地利用信息技術,來提高農業的經濟管理水平。
4結語
信息技術的使用,能大大提高農業的經濟管理工作效率,能為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信息技術在經濟管理中扮演者極其重要的角色,包括政治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通過制度,等方面的控制,能有利的規范農業的經濟管理工作,能有效的保證農業的辦公效率,及時的解決廣大民眾的民生問題。在經濟管理中,只有具有了這些控制,才能促進農業經濟管理工作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慧.淺談信息化在農業經濟管理中的應用[J].達州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
[2]田春玉.推行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探討[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13(06).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3
摘要:隨著全球化趨勢的不斷加強,經濟發展中的跨國貿易越來越多,而對于我國而言,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國家的金融環境不斷改變,這些因素都使得新形勢下金融風險較傳統的金融風險相比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新的國際國內新形勢下,尤其是美國次貸危機席卷全球經濟后,各國政府對金融風險的估計與防范逐漸提上了重要的位置。本文通過對于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發展態勢,進而展開對金融市場風險估計的論述,并就新形勢下金融市場應如何防范風險展開論述。
關鍵詞:新形勢、金融市場、風險估計、防范
一、我國經濟面臨的新形勢
(一)通貨膨脹問題仍然存在
2014年我國宏觀經濟數據表明,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41990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4%。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7.4%,二季度同比增長7.5%,三季度同比增長
7.3%。從環比看,三季度增長1.9%。這說明,我國通貨膨脹程度雖然已經大幅度降低,但通脹問題仍然可能長期存在。主要由于以下原因:一是引發通貨膨脹的根源并未消失,而是輸入性通脹因素依然存在,大宗商品進口價格持續上升,三是中下游企業消化上游產品價格上漲因素的能力已經減弱。四是價格管制無法長期繼續。
(二)證券市場大幅波動
從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業到現在,我國證券市場發揮了籌集資金的功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也較好地發揮了市場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加快了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增加了居民的投資渠道和投資方式,為全體人民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和增加人民的財產性收益提供了良好的機制和途徑。但是,從證券市場的實際運行狀況來看,由于證券市場的大起大落,導致鉤子環境復雜,投資風險巨大,證券市場的投資功能受到很大影響,弱化了市場的投資作用,嚴重影響了投資者的投資信心和投資行為,甚至影響到我過實體經濟的發展。證券市場的最突出特征就是大幅度波動性。
“從本輪行情上漲的邏輯看,龍頭在于以券商為代表的大金融,其他板塊并沒有明顯的輪動。畢竟實體經濟增長放緩、產業轉型道路曲折,只有資本市場還有想象空間。但困境也在于此,實體基本面不支撐股指如此快速拉升。高額增量資金依賴于杠桿(現在是8000多億元,上限是1.3萬億元),同時股指上漲依賴于券商等板塊,單邊牛市的擔憂,即使存量資金不快速抽離,杠桿資金增長也可能有限。”?這則2014年12月9日刊登于網易財經的新聞也說明了,目前的證券市場,風起云涌,經常出現較大波動。
(三)干預外匯市場的機制存在隱患
近年來,外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呼聲日漸強烈,人民幣升值的壓力日以巨大。所謂物極必反,從其他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匯率持續快速升值,熱錢打量流入之后,往往伴隨著匯率貶值,熱錢反向流出。然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強,國際金融市場更加呈現出“牽一發而動全身”的趨勢。一旦我國為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采取措施,在短期內向外拋出打量美元資產,必將導致相關產品價格大幅度下降,國際金融市場發生動蕩,對全球經濟的發展產生不利的影響。
二、新形勢下金融市場面臨風險的類型
(一)市場風險。市場風險是伴隨著金融出現就一直存在的風險,隨著經濟全
球化的加強,國際貿易迅速發展,市場風險愈加復雜。金融市場本身就是一個復雜的存在,其風險主要是指證券市場中因股市價格、利率、匯率等的變動而導致價值為預料到的潛在損失的風險,包括權益風險、匯率風險、利率風險以及商品風險。今天的市場,是全球化、國際化的市場,其開放性、靈活性、多變性對于中國的金融市場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因此,不管是權益、匯率、利率還是商品,在今天的形勢下都變得更加復雜,其為金融市場的發展帶來的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二)運營風險。運營風險主要是指金融機構內部運營以及內部管理無法應對
外界金融環境變化而導致的無法實現金融回報的一種風險。其主要原因有兩點:
1.財政與銀行耦合過緊,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金融機構“政策性壞賬”。
2.銀行信貸成熱門行業,資產價格部位定,資產不良率可能惡化。
3.銀行資產負債的期限錯配嚴重,資產負債管理和流動性管理面臨調整。
4.中小金融機構雨后春筍般出現,很大一部分規模不達標。
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有效遏制民間借貸泛濫的狀況,國家大力扶持中小型金融機構發展。但是,金融機構規模不達標的現象比比皆是。這也造成了許多中小型金融機構資本充足率普遍較低的現象,甚至有些因為資金周轉不足而倒閉,給國家財政造成了巨大損失。
(三)數據風險。數據風險按照風險的載體劃分又可以算作是責任風險。是指金融機構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數據由于多種原因可能會泄露,而這些數據直接關系到金融機構的資金情況和客戶情況等,而最終導致的一種風險。互聯網的普及,無紙化辦公的發展使得數據的保護以及數據泄露的風險,更加成為了金融領域的重要問題。
(四)操作風險。操作風險又稱為經營風險。金融活動的操作人員必然由人來擔任,人是金融活動的主體,人的本性決定只要有人參與的環節,金融領域的風險就是不可避免的。而隨著高新技術的應用與高科技產品的大面積普及,技術操作的內容不端增多,這樣,技術風險也在不斷增加。
三、金融風險產生的原因
1.網絡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進入網絡對于金融領域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金融市場又是直接和貨幣打交道的市場,因此對于操作渠道的安全性,穩定性的要求就要提高標準,網絡本身就是一個不穩定的存在,在增加了簡便的操作之后,也帶來了更多的可變因素,使得金融活動更加難以掌握,增加金融風險。
2.國際金融貿易規范的滯后性
目前針對各國之間的商業活動已經出臺了很多國際政策或者國籍法規,對于國際金融貿易更是有各種法律規范,但是這些規范相對于不斷變化的國際金融市場來說是時候的.。這就致使很多金融活動沒有有效的規則對其進行制約,于是金融風險更加容易產生。
3.金融活動主體不合格。
4.金融活動主體是整個金融領域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對金融活動影響最為重要的因素,金融活動的主體不合格,金融活動沒有明確的市場準入管理,能力不高、素質較低的人很容易進入金融領域,極大地沖擊了金融界的信用,增大了金融市場的風險。
四、 如何度量金融市場的風險
根據風險的概念,我們可以通過以下三種常規的方法度量金融市場的風險:
五、 新形勢下金融風險的規避措施
(一)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加大金融體制創新力度,緊跟國際金融市場發展步伐,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現代金融機構體系。一是要培育真正的市場主體和競爭機制,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二是金融市場的對外開放要有目標、分階段、深深有序地進行,避免對外開放操之過急,影響金融穩定和經濟安全。
(二)加強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力度
一是要對金融市場進行內部約束,建立有效的內部監督系統。二是要進行金融行業自律,做好可能出現的風險和違規行為的預防與處理。三是加強法律法規制度建設。重視資金的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提高呆賬準備金率,建立存款保險制度。
(三)借鑒先進經驗。
要采取綜合性、國際性的監管策略、政策、手段,與金融全球換發展趨勢一直,爭取早日達到先進水平。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開發新道路,使我國的金融市場逐漸與國際接軌,甚至走在國際發展的前沿。
五、結束語
面對變幻莫測的國內外形勢,只有時刻以敏銳的視角觀察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以創新的思維不斷調整金融策略,適應新形勢、解決新問題、開辟新道路,才能促進我國金融市場又好又快地發展,才能促進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網易財經2014-12-9 瑞銀證券 市場或將大幅度波動,關注國企改革
【2】周旋 金融風險的種類與規避
【3】鄭萬春 金融不良資產處置關鍵技術研究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7-12-31
【4】李平 《現代經濟信息》 金融市場的監管問題分析 2012年08期
【5】陳偉忠 金融經濟學教程 中國金融出版社 100-103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4
摘要:
本項目在設計和運用案例的基礎上對衛生經濟學課程實施小組式教學,分別在實施過程中與課程結束后進行即時評價和課后評價。結果發現,小組式教學法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實踐能力,激發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提高了教學效果。
關鍵詞:
衛生經濟學;小組式教學法;公共事業管理
衛生經濟學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事業管理方向)的重要專業課之一,其主要是運用經濟學理論與方法來研究醫療衛生領域中投入和產出的經濟關系及經濟規律的一門醫學社會科學。這門課程的交叉學科性質和特點給其教學帶來了一定難度。加之傳統的“一言堂”和“灌輸式”教學模式也使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及學習主動性與能動性。因此,設計案例并改進教學方法顯得較為迫切和必要。課題組成員從2013級和2014級公共事業管理專業學生入手,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熱點,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式教學法。
1、小組式教學法的內涵和優點
小組式教學法或稱小組討論式教學法,是在以問題為基礎的討論式教學法(PBL)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該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通常以設計和運用案例為載體,以互動開放式提問與分組討論為形式,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過獨立思考或集體討論,提高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并在此基礎上深刻理解與掌握相關理論知識。小組式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做好本職工作,還要扮演學生學習的管理者、促進者和參與者等角色,師生之間從原有的權威—服從關系轉變為合作—參與關系,這既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能充分體現學生學習主體地位。有研究表明,小組式教學法避免了PBL教學法的所需資源多及時間多等缺點,同時又保留了PBL教學法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活躍課堂氣氛、加深對知識理解、培養解決較復雜問題能力等優點,近年來已在國內外各教育層次中得到廣泛應用,但目前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僅局限于實驗課程。
2、小組式教學法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2.1課程案例的設計
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熱點設計案例:課前案例、課中案例和課后案例。
(1)課前案例一般簡短并具有啟發性,旨在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學習興趣,為后面的教學做鋪墊。
(2)課中案例針對性較強,學生通過案例分析、討論,將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3)課后綜合性案例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若過于簡單,則達不到教學要求,且會降低學生參與興趣;一般采取連環設局方式,將幾節課的重要知識點融合在案例中,或圍繞一個主題將數個相關案例串聯起來,以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鍛煉綜合思維能力。
2.2實施過程
根據案例的設計,選擇以部分課中案例或課后綜合性案例為載體開展小組式教學(由于課前案例主要是為了將問題提出,吸引學生注意力,因此,一般不將此類案例納入小組式教學中)。
(1)學生分組,根據班級學生規模,將每個班分為3~6個小組,每3~10名學生組成一個小組,每組由學生推薦一名組長和一名記錄員(組長和記錄員由每組成員輪流擔任);
(2)展示案例;
(3)小組討論;
(4)各小組組長發言;
(5)教師點評。
根據課程時間安排和案例特點,教師可嘗試多種形式開展小組式教學:
(1)課上展示案例,課下討論,下次課上組長根據記錄員的記錄發言;
(2)課上展示案例,課下討論,下次課上組長根據大家的分工進行PPT匯報;
(3)課上展示案例并討論,組長根據記錄員的記錄發言。在此過程中,教師通過提問、釋疑解惑、討論等方式,增加與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此外,也可采用互動開放式提問模式,該模式要求問題的設定不局限于課本,發問也不局限于教師,而是鼓勵學生相互提問。為調動學生參與積極性,教師根據提問記錄隨機確定發問和提問學生,同時對其發問與應答情況進行評分,并納入平時成績。由于該種提問模式沒有標準答案,因此,基于每個人的知識積累和經驗所得答案均是個性化并富有創造性的,這對發問者和應答者而言,有一定挑戰性,既能考查學生知識掌握情況,也能調動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知識的積極性。
2.3教學效果評價
應用小組式教學法后,需及時采納學生的意見及建議,以便不斷改進教學方法,達到最佳教學效果,為此我們就學生對小組式教學法的評價進行了調查。評價分兩個階段進行:
(1)即時評價,即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交流,根據交流反饋的情況及時改進教學方法。
(2)課后評價,即在課程結束后,對采用小組式教學法的2013級和2014級3個班共130人進行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30份,收回105份,有效回收率80.77%。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絕大部分學生對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式教學法滿意此外,80.95%的學生認為應用小組式教學法,有利于調動學習積極性,61.90%的學生認為有利于其成長為實用型人才;對于“你更喜歡哪種教學模式?”,有81.90%的學生選擇“互動式學習”,僅有18.10%的學生選擇“傳統‘灌輸式’教學”;對于“通過該門課程的學習,你覺得自己哪些能力有所提高?”,分別有76.19%、84.76%、60.00%、60.95%的學生認為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關于“為了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你認為分組討論中每組多少人最合適?”91.43%的學生選擇“4~10人”。
3、教學改革成效與經驗
通過在衛生經濟學課程教學中應用小組式教學法,不僅明顯提高了學生學習主動性、能動性和實踐能力,培養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還為師生交流搭建了平臺,增進了師生關系,實現了學生與教師、學習與教育的雙贏和雙向互動,改革成效明顯,并獲得如下經驗。
(1)精心設計案例,使案例既符合學生專業情況,又貼近生活,接近現實。充分的準備是開展互動式案例教學與小組式教學的前提條件。
(2)應根據班級學生規模決定各小組學生人數。每班分3~6組,一組3~10人較為合適。
(3)小組式教學中,應根據不同情況采用不同教學方式,但為了減輕學生的課下負擔,應盡量采用課上展示案例并討論,組長根據記錄員的記錄發言的形式。
(4)小組式教學中,學生分組應盡量統一,一方面有利于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另一方面也方便教師課后的統計評分。
4、不足與改進措施
4.1進一步篩選和設計案例
案例是開展小組式教學的重要載體。基于衛生經濟學課程特點,選取的案例應圍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熱點和教材重點,緊密結合實際,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就目前課題組設計的案例來看,有部分案例在課程教學過程中應用效果不理想,因此,篩選和設計合適的案例是課題組教師下一步的重要工作。
4.2逐步提高小組式教學考核在課程考核中的比重
根據考核評價方法改革要求,衛生經濟學課程考核已經改變了過去一考定成績的方式,而是將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其中,期末考試占50%,平時成績占50%;平時成績中,出勤占15%,作業占15%,課堂提問占10%,小組討論占10%。由于該門課程的小組式教學法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小組式教學考核在課程考核中的比重偏低。隨著小組式教學法的逐漸成熟和完善,課程教學考核中,將適當減少期末考試成績所占比重,注重過程性評價,提高平時課堂表現和小組式教學考核的分值,促使學生加強平時學習,提高自學能力。
4.3進一步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主導作用和掌控能力在小組式教學中至關重要。比如,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把握課堂節奏、掌控學生討論的進程和方向、引導學生的思路以及針對性地總結等,都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并具備包容的態度和足夠的耐心。同時,教師還要及時對教學效果、存在問題及原因、改進措施等進行總結,以便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馮毅.論公共事業管理專業衛生經濟學教學案例的設計與使用[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5(3):260-262.
[2]宗安民,李熾民,康惠生,等.關于醫學生學習模式選擇狀況調查結果淺析[J].醫學教育,1994,132(6):23-27.
[3]張蓉,左曉園.試論小組討論式教學方法的實踐與改革[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3):77-78.
[4]何汶靜,祝元仲.小組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當代醫學,2011,17(1):159-160.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5
摘要
隨著全球經濟發展與WTO的推進,世界經濟聯系日益密切,現代國際經濟與貿易呈現經濟全球化、區域一體化、貿易自由化等新發展趨勢。我國應抓緊機遇,密切融入全球化的貿易進程中,積累知識、沉淀經驗、創新方式,積極帶動國貿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關鍵詞
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全球化網絡化自由化
一、國際經濟與貿易發展新趨勢
(一)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既是一個經濟蔓延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歷史過程:一方面世界范圍內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組織相互聯系,相互合作,相互影響,最終相互融合為統一整體,形成所謂的“全球統一市場”;另一方面則在世界全球范圍內建立規范經濟行為的全球經濟機制,并以此為基礎建立了經濟運行的全球化戰略。在經濟全球化的過程中,國際市場成為向全球經濟開放的大市場,各種資源、技術和資金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自由流通和優化配置。
(二) 貿易自由化
經濟全球化一定程度上有內在地驅動貿易的自由化。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由于科技的躍進式發展和國際分工的深化,貿易的全球化無論是在其參與的主體還是在其承載的客體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時代要廣要大。從其參與的主體來看,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不管它是主動介入還是被動卷入,都把經濟的觸角伸向了世界各地。從其承載的客體來看,由于大經貿觀念的形成,國際貿易的對象已經超越了單純的貨物貿易范圍,發展到包括直接投資及金融、服務、技術等在內的要素方面的貿易。貿易全球化的迅猛發展,說明各國的經濟已經和世界市場及國際交易緊緊地捆綁在一起了。世界經濟這種相互依存和互動的加強,內在地要求各國最大限度地拆除阻礙國際交易的籬墻,使資源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從而降低成本,增進全球福利。上世紀90年代成立的世界貿易組織,順應了這種世界經濟發展的趨勢,使貿易的自由化有了制度性的保證和實質性的進展。
(三)區域經濟一體化
區域集團化是指由國家出面,為了對內加強經濟合作和對外加強競爭實力,通過協定或條約的形式,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或區域,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并具有超國家性質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貿易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等,消除區域內的各成員國之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障礙,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優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超國家集體。區域集團實質上是一種區域性的一體化經濟組織,像歐盟、亞太經合組織等。進入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全球各種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不斷涌現,區域化經濟愈來愈來呈現出多元化、自由化的活躍跡象。現階段,經濟一體化正逐步突破洲際局限,向泛洲化方向發展。
(三) 國際貿易交易方式網絡化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國際貿易交易日益借助國際互聯網來完成,出現了所謂的網絡貿易。網絡貿易是指通過計算機網絡,如萬維網、因特網等現代化電子方式所進行的貿易或商務活動,整個交易過程包括交易磋商、簽約、貨物交付、貨款收付等大都在全球電信網絡上進行。目前,網絡貿易發展十分迅速。據美國《商業周刊》登載,2001年全球網上貿易總額達2051億美元,2002年達3490億美元。正是由于網絡貿易具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它才引起世界各國和國際經濟組織的關注,紛紛制訂各種政策和采取各種措施來維護和促進網絡貿易的發展。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由40多個國家參加的部長會議上,一致同意在網絡貿易中維護自由貿易原則,各國不得自設關稅和非關稅壁壘,同意網絡貿易不得征收新的稅種,其中29個國家在通過的文件上簽字;此外,WTO和APEC等國際或區域經濟組織對網絡貿易也十分重視。顯然,網絡貿易將會得到迅猛的發展,已成為21世紀國際貿易領域中一朵鮮艷的奇葩。
二、立足現狀,尋求貿易新突破
(一)加大科技投入,鼓勵技術發明與創新,加快我國產業的升級換代
加快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必須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第一,進一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形成符合市場經濟要求和科技發展規律的新機制,進一步解決我國科技與經濟發展相脫節的問題。第二,加大科技投入的力度。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科技投入嚴重不足,這是我國面向知識經濟發展的重要制約,它阻礙了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因此,必須增加對科技的投入。第三,改善科技投入渠道單一、科技投資結構不合理的狀況。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建立風險投資機制,設立國家科技風險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體系,促進技術產業的發展。第四,樹立技術創新意識,發掘、培養、保護高技術人才,加強產學研結合,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或轉為企業,培養產業技術的創新能力,提升產業的技術水平,加快我國產業的升級換代。
(二) 規范網絡貿易的發展,開拓對外國際市場
一方面,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運用,網絡貿易日益成為拓展海外的貿易的重要方式。然而,我國目前高級計算機、網絡技術人員缺乏,網絡基礎設施滯后,企業界還沒有充分認識到網絡貿易在未來經濟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沒有形成網絡貿易的國內環境和市場,這與美國等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反差。因此,必須切實推行網絡貿易的發展。另一方面,網絡貿易是一種全新的商業領域,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新的問題,如交易的安全性、網絡貿易的征免稅、知識產權的保護、電子合同的有效性及糾紛的處理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直接影響到網絡貿易的發展,而且由于網絡貿易的發展速度很快,業務方式沒有最終定型。在其發展過程中既有本身的新進展,又有與現有體制的沖突,這給規范網絡貿易的發展帶來一定的困難。因此,必須對市場的發展保持高度的敏感,加強對網絡貿易的研究,制訂和完善相應的政策、標準、法律和法規,保證和規范網絡貿易的健康發展,不斷開拓對外國際市場。
(三)參與國際貿易關系協調,維護我國外貿利益
在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的變化日新月異,企業因技術的創新所導致的無形風險日益增加,國際貿易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會產生一系列的國際貿易矛盾與糾紛。因此,我國在順應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經貿大趨勢的同時,一定要樹立良好的國際形象,要積極參與國際貿易關系的協調,這是我國在知識經濟時代進行國際貿易和維護自身利益的必要保證。我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發展中國家有共同的利益,在國際貿易關系的協調中應緊密聯合起來,協調彼此的立場和觀點,維護發展中國家的貿易優勢和經濟利益;同時,我國又是一個亞太國家,亞太地區是我國進行貿易、投資、金融活動的重要地區,搞好周邊國家關系,積極參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協調,是發揮我國政治經濟大國作用的重要表現,也能樹立我國的國際形象。
因此,積極參與國際貿易關系的協調,特別是參與知識領域一些問題的協調,這對我國知識經濟的發展將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陳明磊. 淺析國際貿易一體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J]. 現代營銷(學苑版), 2009,(11)
伍先斌. 中國貿易政策研究[D]. 中共中央黨校, 2002
王紀寬. 現代國際貿易的新特征[J]. 世界經濟, 1985,(05)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6
摘 要:20世紀80年代以來,西方理論的新發展主要沿著兩種思路展開:一種思路是在宏觀模型中加入貨幣的因素;另一種思路是從貨幣與各種金產的替代效應出發,提出所謂“新貨幣”。本文詳細探討了新貨幣經濟學的含義和主要分支,并揭示了新貨幣經濟學產生和發展對現代貨幣、金融理論研究的啟示。
關鍵詞:新貨幣經濟學 分支 啟示
1 導言
1900年,瓦爾拉在其《純粹經濟學要義》一書中提出了經濟學上著名的瓦爾拉斯均衡模型。隨后,瓦爾拉斯首創的一般均衡分析成為經濟學中最有影響的研究方法之一。然而,這個幾乎涵蓋一切的、一般均衡體系卻不能包容貨幣理論。貨幣就一直被當作是外在于均衡體系的擾動因素,相對價格的決定與貨幣價格(名義價格)的決定被視為互不相干的兩碼事,經濟學也因此被分成價格理論和貨幣理論兩個獨立的理論體系,這就是經濟學說史上有名的“兩分法”(Dichoto?鄄my)。為了體現均衡存在的一般性,統一價值理論與貨幣理論,打破傳統的“兩分法”便成為經濟學界要解決的首要課題。
近一個世紀中,多數經濟學家試圖通過為貨幣分析建立“微觀基礎”而最終將貨幣“納入”(Integrate)一般均衡理論體系,所謂“瓦爾拉—希克斯—帕廷金傳統”便是代表。但由于受到廣泛質疑,迄今為止,貨幣理論與價值理論相統一仍然是貨幣經濟學有待攻克的難題之一。
正當主流經濟學家沿著傳統研究路徑艱難跋涉之際,以尤金·法馬、列蘭德·伊格爾等著名貨幣理論家為首,推出了另辟蹊徑并號稱“新貨幣經濟學”(Neo-Monetary Economics,簡稱NME)的理論。他們同樣力圖證明瓦爾拉體系的合理性,與其他學派迥異的是,他們非但不想把貨幣“納入”一般均衡世界,反而欲通過取消貨幣以維護瓦爾拉體系的一致性。這樣,“新貨幣經濟學”框架下,不存在相對價格與物價水平決定相分離的問題,其實際上是通過取消貨幣而達成改造后的貨幣理論與傳統的價值理論相統一。換言之,瓦爾拉體系之不能“容納”貨幣,不僅不是其缺點,反倒證明它是對發達的自由經濟的最合理描述。鑒于新貨幣經濟學的與眾不同,它被稱作“沒有貨幣的金融學”(J.Smithin,1994)。新貨幣經濟學又由兩個分支組成,即“BFH體系”和“限制學派”。
2 “BFH體系”
1983年,格林菲爾德(Greenfield)與伊格爾(Yeager)注意到,在布萊克、法馬和霍爾先后發表的一系列文章中,均設想了一種完全競爭條件下金融體系的運作模式,它完全不同于現實中以“貨幣”為中心的金融運作機制,為貨幣理論研究提供了一種嶄新的角度,于是按上述三人的姓氏首字母將其命名為“BFH體系”。
布萊克(1970)是提出這種思想的第一人。他采用“思想實驗”的辦法,設想如果實行一種完全不受政府干預的競爭性市場機制,則的支付體系將不存在任何外在貨幣,或者說“通常意義上的貨幣將不存在”,支付將以五種方式進行:直接物物交換;以普通股票為交換媒介;以公司債券為交換媒介;以經“”確認的公司債券為交換媒介;以純粹的銀行負債為交換媒介。布萊克思想中最引人注目之處是他首先提出了分離貨幣職能的論點。
法馬(1980)設想了一種不需要使用貨幣的競爭性支付體系,稱其為“純粹的記賬交易系統”。在這種系統中,銀行的作用是運作一套可以通過科目之間的轉賬來實現財富轉移的賬簿系統,交易可以完全避免現金的媒介,“任何實質的交易媒介或購買力暫棲所的概念均告消失”。的。這樣的經濟當然是非貨幣經濟,它的好處在于只有相對價格的決定而避免了價格水平的決定問題,于是,瓦爾拉的一般均衡分析成為這種經濟的最恰當的分析工具。
盡管布萊克與法馬都贊同自由放任的支付體系,但他們主要還是以“思想實驗”的態度來對待虛構的競爭性市場條件,目的在于為現存貨幣金融制度提供一個對比,從而更深刻地認識現有制度的本質特性。
霍爾則當真把建構競爭性支付體系作為自己的使命(霍爾,1982)。他認為,在金融事物方面,政府的唯一職責在于指定用作記賬單位的計價商品,并強制保證各種的執行,除此以外,支付體系如何運作完全不關政府的事。他甚至推薦了一種稱為“ANCAP”的記賬單位,它由一定量的硝酸氨(AN)、銅(C)、鋁(A)和膠合板(P)所組成的“復合商品”來定義。但他同時強調,上述四種商品本身(單獨或共同)不能用作流通媒介,否則,ANCAP便成為現代意義的貨幣,貨幣流通常見的弊病(貨幣過多或過少)將損害它作為記賬單位的價值穩定性。
具體說來,“BFH體系”具有如下優點:由于取消了貨幣的發行特權,自動地使政府處于與一般公眾相同的金融約束之下,使其不能通過鑄幣稅和通貨膨脹稅獲得收入;自由放任導致的間的競爭使真正成為增進社會福利的手段。目前的金融創新多數是為了逃避政府管制,在管制與反管制博弈中浪費了社會資源;“BFH體系”下,由于交易媒介在支付時均按恒定的記賬單位計價,故不存在名義供給與實際供給的區別。于是,“BFH體系”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貨幣對經濟均衡的破壞作用。
3 法律限制理論
“BFH體系”主要采用“思想實驗”方法,從上推論,如果取消貨幣管制,未來金融體系將如何運作?與此同時,新古典學派著名代表人物華勒士、薩金特創立了“法律限制理論”。該理論繼承了源于奧地利學派門格爾、米塞斯等人的貨幣制度研究的進化論方法,從史實出發,分析和解釋過去及現在貨幣金融制度的成因。他們認為,現有的貨幣金融體系并非市場力作用下自然演進的結果,它在很大程度上為政府的法律限制所決定。
華勒士(1983)以聯邦儲備券(美元現鈔)、美國國庫券、美國儲蓄債券為例,指出:它們均無違約風險(但第一種不附息,后兩種則支付利息或者采取折價發行),但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后兩種附息無風險不能像美元現鈔那樣充當流通手段呢?通過分析,華勒士發現,儲蓄債券和國庫券的大面額和不可轉讓發行特性雖然是使它們與美元現鈔相區別的重要原因,也是它們不可充當流通手段的必要條件,但是它們還遠不能成為充分條件。套利動機會仍然會促使金融中介機構來解決大額和不可轉讓問題。
華勒士指出,之所以付利息的政府無風險債券能夠與不付息的法償貨幣保持共存局面,原因在于法律限制———中央銀行壟斷了將大面額國庫券拆細、發行小面額法償貨幣的.業務,并限制私人的流通,因此能夠使國庫券利率高于零,能夠使公開市場操作有意義。一旦法律限制有所放松,則各種附息的非貨幣均會不同程度地起到流通手段的作用,蘇格蘭、印度、美國、法國均出現過這種情況。
盡管“BFH體系”與“法律限制理論”在研究方法、論證角度上均有很大差異,兩派學者也極少相互引證,但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他們得到了相似的結論,可以互為犄角,使理論體系更加圓滿,因此將兩派并在一起,稱為“新貨幣經濟學”。
4 新貨幣經濟學的啟示
新貨幣經濟學之所以稱為“新”,是因為它一反傳統理論先接受“貨幣”的存在,然后研究“貨幣”的作用這種思維慣性,出人意料地提出“取消貨幣會如何”這樣的問題,盡管新貨幣經濟學仍帶有濃厚“思想實驗”色彩的理論體系,但其全新的思路給正經歷著貨幣體系迅速變化的人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
4.1 對現有的貨幣金融理論基礎和貨幣政策要進行認真的反思
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的傳統貨幣金融理論中,貨幣銀行學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美國新凱恩斯主義經濟學家杰特勒(Gertler,1988)曾經抱怨說:“貨幣成了宏觀經濟學中惟一的金融變量,商業銀行也因此成為宏觀經濟學家研究的唯一金融機構”。新貨幣經濟學對金融學研究最重要的意義就在于讓人們重新對傳統的理論格局進行反思。當前世界各國都快速地向高級的信用經濟過渡,即便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其金融業的發展也往往變化神速。自1999年美國實施《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以來,金融業的綜合化(或金融百貨公司化)經營已是大勢所趨,使得各類金融資產對貨幣的替代性越來越強,貨幣及貨幣機構的獨特地位日益喪失。且不談貨幣內生性越來越強,即使中央銀行能夠控制貨幣量,它對儲蓄、利率等的影響也日漸消減。反過來,如果金融體系的其他部分出現問題,則引起的經濟震蕩也不亞于上貨幣危機所產生的沖擊力。新貨幣經濟學提出要構建“沒有貨幣的貨幣經濟學”或“沒有貨幣的金融學”雖然有些矯枉過正,但對糾正時弊不無好處。
4.2 要加強對傳統貨幣本身特征規律的研究
國內的教科書習慣于照搬傳統的貨幣定義,貨幣是價值尺度與流通手段的統一。新貨幣經濟學的可貴之處就在于打破了思維定勢,猝不及防地提出為何二者必須統一?兩者分離又如何?現在看來,這是關系到貨幣經濟學微觀基礎的重大問題,貨幣經濟學要存在、發展,就必須首先解決這個問題。從邏輯上說,既然貨幣本身是分工與專業化的結果,貨幣職能發生分化也完全可能。現實生活中這類例子其實并不鮮見,瑞士法郎曾在我國與蘇聯東歐國家易貨貿易時用作價值尺度,但它并不擔任流通手段;20世紀70、80年代糧票、油票、國庫券作流通手段的歷史至今為人們難以忘懷;近年來邊境內外地區用此幣標價彼幣支付的情況也不時見諸報端———它們都是價值尺度(或記賬單位)與流通媒介相分離的例子。網絡金融活動中,“虛擬貨幣”替代真實貨幣而產生的貨幣無紙化趨勢,將對中央銀行運用貨幣供應量來調控宏觀經濟的政策帶來哪些沖擊和影響?更應成為現代貨幣金融學前瞻性關注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陳觀烈.金融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
2 陳野華.西方貨幣金融學說的新發展[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 篇7
摘要:
隨著我國房產稅改革方案的提出以及滬渝兩市的試點情況,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必將迎來全新的挑戰和機遇。工商管理對規范房地產經濟發展,平衡行業內部競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文章對工商管理的特點進行了簡單分析,針對房地產經濟和工商管理之間的內在聯系作了剖析,探究了工商管理對房地產經濟的促進作用,以期對相關工作起到一定參考作用。
關鍵詞:工商管理;房地產經濟;內在聯系;促進作用
房地產經濟發展的好壞和國家整體經濟發展具有直接關聯,其既是國家宏觀政策的體現,也是市場環境的外在表征。工商管理是對各行各業的監督約束,通過明文規定對行業內的各種行為進行檢查和規范。對于房地產行業而言,通過工商管理加強其行業行為的合理性與合法性,對維持房地產經濟持續發展和保證市場秩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工商管理特點分析
工商管理從其性質上看屬于政府職能部門,但是,其和常規的職能部門又存在一定差別。工商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按照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對各行各業進行監督管理,以此確保各行各業經濟發展科學合理。通過工商管理的定義不難看出,其只是對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和管理,并不具備直接干預經濟活動的權力。因此,可以說工商管理是市場經濟的框架,市場經濟只有在工商管理的范圍內才能確保良性健康的發展,一旦超出工商管理的范圍,就可能導致一些違背市場規律、法律法規的行為出現,最終對市場經濟發展造成較大影響。從實際工作看,工商管理具有很高的靈活性,對于不同經濟體或是不同的行業,工商管理可以采取不同措施手段展開相關工作。但是,在這高度的.靈活性當中,又有一部分維護不變的核心內容,比如我國經濟政策、相關法律法規等。只有以我國的經濟政策和法律法規作為不變的核心,以此構建靈活多用的工商管理工作模式,才能取得最好的工作效果。工商管理從范圍上看是很大的,其不僅涵蓋了各行各業,在管理形式上也可以分為有形監管和無形監管兩種。有形監管就是工商部門通過既定的準則、確定的流程等展開相關工作。而無形的監管主要是憑借市場準入、市場競爭和市場交易等對各行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管,以此實現市場經濟平穩發展。
二、房地產經濟和工商管理的內在聯系
(一)房地產經濟是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
在市場經濟的繁榮發展下,房地產經濟也表現出了強力的增長。尤其是在我國經濟水平整體提高之后,普通居民對住房的需求不斷增長,直接刺激我國房地產行業大幅進步。但是,在房地產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也表現出了不少問題,尤其是在房地產規模迅速擴大之后,對應的監管制度和措施缺少,導致房地產行業出現了一些亂象。因此,作為工商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房地產經濟對工商管理工作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也是工商管理工作不斷進步的重要基礎。
(二)房地產經濟和工商管理可以實現互補互助
房地產經濟想要快速、健康、穩定的發展,離不開工商管理的監管約束。同理,工商管理工作的進步發展也離不開房地產經濟的支撐。房地產經濟作為市場經濟的重要環節,其具有風向標的作用,通過房地產經濟的發展情況,就可以對其他行業的發展情況作出基本預測。而工商管理是保證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重要手段,即工商管理工作不斷發展進步,就可以促進房地產經濟進步發展,而房地產經濟發展進步又可以反向推動工商管理進步。所以說,房地產經濟和工商管理具有互補互助的作用,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三)工商管理為房地產經濟發展助力
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具有許多關聯因素,比如市場需求、行業競爭、關聯行業發展以及工商管理等。在這些眾多因素中,市場需求和行業競爭等都屬于房地產經濟的直接關聯因素,而工商管理屬于外部刺激因素,這兩類因素在不同的層面發揮著不同的作用。雖然工商管理自身也存在一定缺陷,無法全面地對房地產經濟發展起到監管作用,但是,其仍然可以通過現有的制度和政策對房地產經濟發揮推動作用。尤其是在美國發生房地產泡沫之后,我國更應該加強工商管理在房地產經濟發展中的監管作用,以便為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助力。
三、工商管理對房地產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分析
(一)促進房地產市場更加規范合理
房地產市場在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了不少不合理的行業現象,給房地產經濟的發展形成了不小的限制。基于此,通過加強工商管理對房地產行業的監管,可以有效減少這些不合理現象。比如,拿地是房地產企業規劃布局的重要環節,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一個環節。但是,在某些地方,房地產企業拿地存在一些暗箱操作,或是一些不正當的競爭行為,這給整個房地產市場帶來了一股不正之風,擾亂了健康有序的房地產市場。因此,通過工商管理的強力作用,依據各項規章制度對房地產企業的各項經濟活動進行監管,對其中存在的不合理操作進行嚴厲打擊,以此逐步規范完善房地產市場,促進房地產經濟良性發展。
(二)維持房地產經濟發展秩序
在房地產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打破原本有序的經濟發展局面。加之金融危機對我國造成的沖擊,進一步擴大了經濟發展有序局面被打破的問題,導致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出現混亂。出現混亂會導致不正當競爭加劇、消費者利益受損、房地產企業經濟效益下滑以及關聯行業發展前景走弱等問題。因此,基于國家的宏觀調控政策,通過工商管理確保這些政策在房地產經濟發展中得以落實,對恢復并維持房地產經濟發展秩序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不僅如此,通過工商管理的強力規范作用,還可以最大程度減少房地產行業中的一些風險因素,確保房地產經濟可以實現有序發展。
(三)有效的風險防控
風險防控是企業乃至整個行業發展中所必須予以重點關注的問題,但是如何全面完善風險防控,卻有待進一步研究。對房地產經濟發展而言,風險防控的對象因素眾多,各種規章制度都會對房地產經濟造成影響。風險防控不僅僅是企業的事情,也是工商管理的重點工作,因為保證企業安全、良性的發展是工商管理的職責所在。于工商管理而言,其風險防控相關工作主要是從監督管理的層面入手,發現房地產經濟發展過程中暴露出的風險因子,并及時提出對應的風險應對措施,或是責令企業對存在風險因素的方面進行整改。
(四)保證消費者利益
工商管理的意義不僅在于維護行業的經濟發展,其還需對消費者的利益進行保證。就房地產經濟發展而言,消費者利益受損的事件出現頻率頗高,各類新聞中均報道過相關新聞。在房地產行業中,消費者遭遇最多的問題就是房屋質量問題。相對房地產企業而言,消費者屬于弱勢群體,其在利益受到侵害時難以得到客觀公正的對待。因此,通過工商管理打擊房地產經濟發展中侵犯消費者利益的問題,可以較大程度保證消費者利益。
(五)指引房地產經濟發展方向
工商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是國家政策制度的反映,其可以體現出國家未來經濟發展規劃的動向。不僅如此,工商管理是國家宏觀調控的一種具體手段,可以從外部對房地產經濟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在房地產市場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通過工商管理指引其未來的發展方向,對房地產經濟的進步具有積極效用。
四、結語
房地產經濟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在房地產市場不斷擴大的背景下,工商管理的作用逐漸凸顯。在房地產經濟中加強工商管理的相關工作,可以對房地產經濟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市場秩序、風險防控以及消費者利益等方面都發揮出顯著效果。
參考文獻:
[1]童伶,明偉菊。探究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現代商業,2014(09)
[2]李國瑞。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研究[J]。商業經濟,2014(08)
[3]曾美英。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探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0)
[4]陶連輝,苗博凱。論工商管理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19)
【將多屬性決策引入技術經濟學課課堂的論文】相關文章:
決策支持系統論文08-21
計量經濟學論文07-21
2012年經濟學門類將現眾多新專業01-05
關于西方經濟學的論文(精選10篇)05-25
教學課堂小結的自我評價多篇09-23
小學議論文:課堂08-08
圖像處理技術論文08-13
數學在經濟學中的運用論文(通用7篇)05-06
計量經濟學發展走向的幾點思考論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