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經濟發展中金融的貢獻與效率論文
任何社會的經濟發展都是由諸多因素共同推動的:政治的、經濟的、體制的、技術的、人文的等等。就經濟因素而言,古典經濟學把土地、資本、勞動看成是經濟發展的三大要素(馬克思把這三大要素概括為生產力)。現代經濟增長理論又把技術、資源配置、規模經濟、知識進展視為新的重要因素。經濟發展史的研究表明,當今發達國家在近500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有一個因素的作用在不斷增長,特別是在高度發達的現代經濟中,這個因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這便是金融。那么,金融是如何成長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它是通過什么途徑和作用機理促進經濟發展的,金融對現代經濟增長的貢獻程度究竟有多大,金融的數量擴張和效率提高對經濟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差異,以及如何把握金融發展才能保持其對經濟的持續推動力并提高整個經濟的發展效率等等,就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對于這一問題的研究,應該成為現代經濟理論的一個重要內容,并應構成現代金融理論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迄今為止,即使在西方理論界,也還遠沒有像對其他問題的研究那樣深入。本文試圖在這方面作一努力,并在此基礎上,探尋一條符合經濟發展內在規律的金融發展之路,以期通過建立高效率的金融體制使正在起飛中的中國實現高效率的經濟持續發展。
本文的研究共分五章來進行。
第l章主要考察了金融成長為經濟發展重要推動因素的內在規律和發展過程,研究金融在500年經濟發展進程中的歷史貢獻和金融作用性質的兩次質變,即從最初的“適應性作用”到“主動性作用”,再從“主動性作用”到“先導性作用”。第2章現實地考察金融與現代經濟的密切聯系,從經濟與金融的逐步融合分析經濟貨幣化、金融化過程中的經濟增長,從金融產業發展和金融國際化分析金融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增長,并在這種分析中,考察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尋找欠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緩慢的金融原因。第3章考察金融在現代經濟發展中的貢獻程度,分析金融通過促進資本和勞動量增長、促進資本和勞動生產率提高以及金融業自身產值增長對經濟增長作出的貢獻比率。第4章主要分析金融效率。金融在推動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金融效率起著關鍵的作用。金融效率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個經濟發展的效率。在歷史分析和數量分析基礎上,第5章對如何提高中國的金融效率進行了探討。
第1章的研究是從貨幣和信用最初發揮的作用開始的。
金融對經濟的推動作用最初是通過貨幣與信用這兩個相對獨立的范疇體現出來:貨幣以其自身的屬性方便了交換和貿易,提供了財富積累的新形式—積累貨幣,從而為擴大再生產提供了重要條件;信用使生產要素得到最及時充分地運用,并且使生產者能夠超過自己的資本積累從事擴大再生產,同時也促進了資本的積累和集中。但在15世紀之前,由于商品經濟處于很低的發展水平上,貨幣和信用的作用范圍還很狹小,對經濟的推動作用還只是“適應性的”。
15、16世紀,隨著商品經濟逐步占據主導地位,貨幣和信用的作用范圍急劇擴展。貨幣積累代替實物財富積累成為主要的積累形式,同時,信用的發展又使不流動的貨幣積累轉變為流動的貨幣資本,既加快了貨幣流通速度,又增加了生產資本。在這個過程中,貨幣和信用逐步融合為一體并形成一個新的范疇—金融。金融范疇的形成使貨幣和信用在它們以各自的方式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又以它們的結合提供了新的作用力,金融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迅速提高。但就總體來看,這一時期,金融作用的性質尚未發生本質的轉變。
金融對經濟作用性質的第一次質變是在17世紀初,其標志是新式銀行的成立。其中阿姆斯特丹銀行銀行券的發行與流通是這一質變的轉折點,也是金融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雖然銀行券的最初發行是為了節約金屬鑄幣和在支付體系內提高效率,但它卻為后來信用貨幣制度的建立作了重要嘗試,開辟了通過創造廉價貨幣以
[1] [2] [3] [4]
【經濟發展中金融的貢獻與效率論文】相關文章:
論金融發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05-02
企業家的經濟貢獻04-26
中國經濟對世界的貢獻04-30
論產業組織與經濟效率04-28
金融工程與金融效率--兼論金融工程在我國的應用與發展04-30
能源效率標準對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貢獻05-02
貶謫流放文人在民族文化發展中的貢獻04-27
立體農業在經濟發展中的地位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