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空間經濟學的淵源與發展
一、空間經濟學的傳統與演進1.德國的古典區位幾何學
德國經濟學家運用地租學說和比較成本學說,創立了古典區位理論。
(1)馮·屠能(Von Thünen)的農業區位論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德國仍然是一個封建割據的農業國,英法等國卻已走上工業化道路。英國工業化前后,農產品價格上漲,一些目光敏捷的德國農場主通過與英國的農產品貿易而獲利,于是盡量多買土地,擴大生產規模,德國農業開始向大型化商品化過渡。為了研究德國農業經營模式和產業化問題,馮·屠能潛心經營農莊十載,收集了極為詳細的資料,于1826年撰寫了巨著《孤立國同農業和國民經濟的關系》(簡稱《孤立國》)。馮·屠能設想了一個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為荒地所包圍的孤立國,其中心是一個大城市,這個城市是孤立國制造品的唯一供給者,而城市的食品則完全由四周的土地(一個農業大平原)供給;孤立國內各地自然條件和運輸條件相同,農業生產的利潤V=P-(C+T),其中P為農產品價格,C為成本,T為運費。馮·屠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函數,得出這樣的結論:為了利潤最大化目標,農場生產的品種選擇與經營方式的首要決定因素是距離,即生產地與市場的距離。農場種植什么作物獲利最大,主要不是由自然條件決定的,而與特定農場(或地塊)與中心城市(農產品消費市場)的遠近密切相關;農業經營規模,也與距離密切相關,增加投入必須使價格與邊際成本之差能償付追加的成本與運費。當生產成本一定時,離中心城市越近,追加的運費越低;邊際產量需償付的越少,生產規模擴大的可能性就越大。
馮·屠能研究的是農業區位問題,他的理論離不開對土地利用和地租的研究(注:克魯格曼在《發展、地理學與經濟理論》一書中總結歸納了經濟地理學的五大傳統,他將馮·屠能的思想列為第五個傳統“地租和土地利用”。其他四大傳統是:德國幾何學、社會物理學、積累因果夫系、當地外部經濟。)。馮·屠能認為地租與距離是負相關的,可以想像從中心城市向外圍平面延伸,隨著可耕地與市場的距離的不斷增大,可耕地的地租是不斷下降的,這樣便可形成一個個以城市為中心的同心圓環,半徑距離小的環上土地昂貴,宜種植運輸成本大或單位面積產值高的作物,而半徑距離大的環上則種植土地密集型或運輸成本大的作物。于是他設計了孤立國六層農作物圈層結構(注:馮·屠能設計的孤立國六層農作物圈層結構為:第一圈層為自由農作圈,主要生產鮮菜、牛奶;第二圈層為林業圈,主要生產木材;第三圈層為輪作物圈,主要生產谷物;第四圈層為谷草農作圈,主要生產谷物、畜產品,以谷物為重點;第五圈層為三圃農作圈,主要生產谷物、牧產品,以畜牧為重點;第六圈層是荒野。),這就是著名的圈層布局論。當時德國經濟學家們對農業生產和農產品貿易發展的基本觀點是:農業經營方式應該全面地從粗放經營轉向集約經營,集約化程度越高越好:農業布局方面則應根據自然要素稟賦的不同,各地應種植最適合本地生長的作物。馮·屠能的理論使人耳目一新:農業經營方式上,并不是集約程度越高越好,離中心城市越近,集約化程度越高,離中心城市越遠,經營越粗放;農業布局上,并不是哪個地方適合種什么就種什么,與距離有關的地租、運費倒是最重要的決定因素。
(2)勞恩哈特(W.Launhardt)和韋伯(A.Weber)的工業區位理論
19世紀末,德國已完成了第一次產業革命,并迅速成為第二次產業革命的策源地之一,產業的大發展,使得產業遷徙和工業布局問題為學者們重視。勞恩哈特利用幾何學和微積分,將網絡結點分析方法應用于工廠的布局,在德國《工程師協會期刊》上發表“確定工商業的合理區位”(1882)一文,第一個提出了在資源供給和產品銷售約束下,使運輸成本最小化的廠商最優定位問題及其嘗試性的解法。他構造了一個區位三角形,尋找使“里程運費在生產的區位中必須保持平衡”的最小值點,即區位三角形的極點。他的這種尋求最優化的“極點原理”方法被喬治·皮克(Georg Pick)給出規范的更為一般的數學證明(注:喬治·皮克應韋伯之邀,為韋伯的《工業區位論》(第194-215頁)寫了一個“數學附錄”,以“梗概出一些對理解區位問題來說很必要的普通數學公式”,其中提到勞恩哈特的工作。于爾格·尼漢斯(Jurg.Niehans)認為:勞恩哈特的
[1] [2] [3] [4]
【空間經濟學的淵源與發展】相關文章:
弗協調邏輯的理論淵源和歷史發展04-29
發展經濟學與經濟發展04-30
淵源04-29
經濟學發展史整理10-20
經濟學的發展與人性進步04-29
范式轉型與中國理論經濟學的發展04-27
城市經濟學理論與發展04-26
《起信論》淵源辨證04-30
環境經濟學理論發展的評析04-28
教育發展目標:計量經濟學的解析04-30